1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戚夫人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丝毫不值得可怜和同情。

戚夫人。原名戚懿,戚夫人是刘邦给她的后宫封号,也就是后宫职称。生于公元前224年,死于公元194年,享年30岁。死的时候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给高祖刘邦生下了赵王刘如意。

必须承认。刘邦很喜欢戚夫人,当然男人都喜欢年轻的女子,戚夫人的年轻,美丽,温柔,让刘邦爱惜不已。对比之下的吕后的苍老,粗鄙,刚烈简直无法相比。但刘邦也许忘记了当年的吕后也是年轻,美丽,温柔的。岁月的沧桑,战争的蹉跎,项羽的囚禁才让吕后变成现在的样子。但已经成就天下的刘邦是不会记住这些的,现在的刘邦需要享受,去品尝一个帝王所应当所享受的富贵荣华。

吕后对此是切齿的痛恨,痛恨刘邦的无情无义,痛恨刘邦的荒淫好色,吕后想起了自己地狱般的囚禁岁月,想起了刘邦为了活命把自己儿子和女儿踹下马车。刘邦得到了他应得的一切,他去品尝他的胜利。去享受他的奢华,但这一切吕后认为也应该有有她的一份,但刘邦并没有给她,一个空头的皇后在吕后看来并不值得补偿她所失去一切,她也许更加希望得到刘邦的爱抚与亲情。但这刘邦并没用给他,也许根本没有去想。

刘邦登基为帝以后,立吕后也就是自己的长子刘盈为太子,这可以说吕后唯一的指望和期待,也是吕后认为这是自己最应该得到的。男人爱少妻,刘邦也不能免俗,既得陇复望蜀戚夫人希望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至于吕后,一个已经年老,年华易逝的女人。在戚夫人眼里根本没有放眼里。而且戚夫人知道刘邦很喜欢如意,很像自己,认为太子懦弱,不像一个有为之君的样子。于是就天天鼓动刘邦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刘邦不胜其烦,答应了戚夫人的要求。

而这个消息被吕后得知以后,吕后的心彻底死了,从此狠毒成为吕后的准则,残忍占据了吕后的大脑。野心成就了吕后天下。一个心狠手辣,果断坚决的吕后诞生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刘邦这个废太子另立太子的做法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废长立幼国之不幸,面对群臣的反对,刘邦也只有作罢。这才有了刚强的吕后给周昌下跪谢恩。也才有了吕后绑架张良出主意让商山四皓的辅佐太子的计策。其实刘邦根本不会更换太子,商山四皓不过是自己一个借口而已,换太子就是逗戚夫人玩而已,而幼稚的戚夫人当真了。吕后也许不会把刘邦咋样,但她把一切的罪责都记在了戚夫人的身上。戚夫人死期从这一刻已经决定了。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赵王刘如意就封在赵地。赵相是对吕后有恩的周昌。(由此可见,刘邦还是有所防范的,但死人管不了活人)刘邦已死。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而吕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给抓了起来,她要把对刘邦的一切怒火发泄在戚夫人的身上,吕后把戚夫人的头发剪去,让她戴上脚镣手铐,穿上赭色囚衣,让她干下人粗活,开始歇斯底里地折磨戚夫人。此时的戚夫人如果自杀是最好的结果,自己的儿子也许不会死,胸大无脑简直是戚夫人最好的写照,她天天哀叹:予为王,母为虏的话,希望自己的儿子来救自己。于是在她的提醒下她的儿子被吕后毒死了。戚夫人的最后希望也断绝了。

折磨戚夫人是吕后最的大快感。吕后想尽一切办法去折磨戚夫人,让夫人人砍去了戚的手足,剜去戚夫人的双目,用药熏聋戚夫人的耳朵,又给戚夫人灌了哑药,然后把不人不鬼、半死不活的戚姬扔到厕所里,称之为“人彘”,让戚姬受尽折磨而死。

与其说吕后是折磨戚夫人,不如说戚夫人是刘邦的替代品。吕后是把对刘邦愤恨发泄到了戚夫人的身上,但这一切都是戚夫人自找的,如果戚夫人对太子之位不做妄想,安守本分,如果再稍微对吕后有所尊敬和谨慎,戚夫人的下场一定相当的不错,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横死,所以是说,戚夫人的下场虽然有刘邦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自己造成的。丝毫怨不得别人。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戚夫人,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许多有趣的评论,说吕雉与刘邦乃结发夫妻,从刘邦一介小吏时,吕雉就帮助刘邦打天下,无论在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她对刘邦始终不离不弃,甚至为了刘邦,还坐过大牢,备受欺凌,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丈夫的支持,可以说,刘邦之所以能夺得天下,吕雉功劳不小。

吕雉为刘邦作出了那么多牺牲,而戚姬不过一后来的小三,居然通过媚惑之技,后来居上让刘邦立幼子如意为太子,来夺人家产和江山,在道德品质上就为人不耻,故后来为吕雉收拾,乃咎由自取。他们认为,这就是戚姬结局悲惨的原因。

这当然是一面之词,有道理没?我觉得有一点点道理,但这一点点道理不足以将人做成“人彘”。更多的原因,则是因为吕雉的狡猾和毒辣。在刘邦身边的女人中,吕雉是最狡猾的一个。当年,刘邦举事之初,他就与刘邦手下的萧何、曹参、樊哙们有了良好的关系,这说明她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一个樊哙,更是因为妹夫这层关系特别亲近,后来刘邦还因此不放心樊哙。

吕雉与张良、陈平这些高级幕僚的关系也非常之好,特别是刘邦称帝、吕雉当了皇后以后,张良、陈平对吕后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的。刘邦数次要改立如意为太子,当时张良已经半退半隐、不怎么过问朝政了,但在吕后的请求下,张良硬是帮她出主意、想办法,请动了“商山四皓”来辅佐她的儿子刘盈,吕后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真是既有男人的果断,又有女人的精明,算得上女强人一个。

但吕后的毒辣,最终决定了戚姬的悲惨结局。刘邦与项羽的四年楚汉战争间,其实与吕后是聚少离多的,无论是与项羽作战,还是后来平叛亲征,刘邦都带着戚姬在身边,这让吕后内醋意大发,心极不平衡;而刘邦多次要废刘盈而立如意为太子,也是因为戚姬献媚取宠、哭哭啼啼的结果,而且,今天废除刘盈,明天难道不会废我吕雉?这让吕后既忧惧,又痛恨。

这种痛恨一点一滴地加深,日积月累,就成了深仇大恨,最后将戚姬处以极刑,做成“人彘”,似乎成了一种必然。吕后毒辣的品性,在这件事中暴露无遗,因为将戚姬残害成“人彘”的惨状之后,还让自己当了皇帝的儿子刘盈去“观赏”,这就丝毫没有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仁慈了,为了自己的权欲不择手段,心肠之毒辣,简直无与伦比。

3

戚夫人自己主动卷入了惨烈的争储斗争中,且又不具备相应力量去实现,被之前你死我活的对手报复是理所当然的事。

刘邦贫贱时,娶了当地富户之女吕雉为妻,这桩婚姻刘邦算高攀了。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吕雉的兄长吕泽、吕释之均因功封侯。尤其是吕雉的兄长吕泽,可以肯定有极大的军功。吕泽的具体战功记载不多,但可以确定汉初多名因功封侯之人曾经在吕泽部下作战,如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蛊逢、东武侯郭蒙、博成侯冯无择、成陶侯周信等。

另外妹妹吕媭嫁给舞阳侯樊哙。

吕氏家族和汉初的丰沛功臣集团有很紧密的联系,除了外戚的身份,吕家本身也是功臣集团的组成部分。吕泽在功臣集团中也拥有很高地位。

(吕雉)

戚夫人的主要资本则是受到刘邦个人的宠爱。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得到戚夫人后,对善于歌舞的戚夫人非常宠爱。刘邦晚年出征的时候,常常带戚夫人在身边,而对吕雉很冷落。

备受宠爱的戚夫人想让自己儿子赵王刘如意做太子,而刘邦也对太子刘盈不满意。刘邦一度已经准备废刘盈而立刘如意。

(戚夫人)

不过至高无上的皇帝也不等于能够为所欲为。吕雉让张良出主意,太子请出商山四皓的操作,最终让刘邦放弃了改立太子。这番操作其实体现了吕氏家族支持下太子的影响力。戚夫人出身贫寒,也没有家族杰出人物被重用的记载,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显然坐不稳这个位置。

刘邦死前,对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的悲惨命运已经有预料。临终之前让陈平去杀樊哙,削弱吕家势力,但陈平没有执行命令。等刘邦去世,这个命令自然无效了。

刘邦去世,太子刘盈继位,吕雉掌握大权。等待戚夫人和其儿子赵王刘如意的,自然只有悲惨的命运。参与了争储并且差点成功,对手吕雉也一度被逼到死地,戚夫人其实也没理由期待吕雉会仁慈对待自己。

4

戚夫人深受刘邦宠爱,为何最后结局甚是悲惨?原因笔者认为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戚夫人是刘邦最为宠爱的女子,俩人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型,年龄相差了三十来岁,这种年龄上的悬殊,注定刘邦会先于戚夫人而去,戚夫人会失去了刘邦这把“保护伞”,二者的年龄差为日后戚夫人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二、戚夫人年轻貌美、温柔体贴、能歌善舞深得刘邦喜爱,但是后宫女子那么多,刘邦却整日围着戚夫人的石榴裙转,自然会招来其他人的妒忌,这群人中自然包括早已不再年轻貌美的吕后,所以戚夫人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吕后的眼中钉肉中刺。

三、戚夫人恃宠而骄,竟明目张胆的窥视太子之位,多次在刘邦跟前吹枕头风,劝说刘邦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吕后很快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更让吕后寒心的是刘邦竟然真的动了改立太子之心,他到处打听问自己的臣子,可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虽然刘盈最后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是改立太子事件最终成为了戚夫人“人彘”悲剧的导火索。

四、刘邦死后,戚夫人也从宠妃沦为了宫斗的牺牲品,她的心理自然是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的,她把自己的哀怨心思遍进了歌曲里,这首歌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舂米歌》,很快这首歌曲就传到了吕后的耳里,她极为恼怒,想起许多过往恩怨,就设计毒死了刘如意,彻底断了戚夫人的念想,如果戚夫人早能意识到夹起尾巴做人,也就不会让儿子枉死,自己也成了可怜的“人彘”。

戚夫人由一名养花女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可谓风光无限,但是都说漂亮的女人没大脑,此话用在戚夫人身上是一点也不假,用一些小聪明去触碰吕后的底线,最后落得如此悲惨,只能怪她自不量力。



5

这个原因很简单:

一、戚夫人与吕后争宠,吕后恨得牙根痒痒的。

吕后长期留守后方,而戚夫人在前线陪王伴驾;吕后作为刘邦的结发妻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自然会人老珠黄,而戚夫人貌美如花,又正当年。羡慕、嫉妒、恨,人之常情。

二、戚夫人还想恃宠让儿子如意上位当太子而取代吕后的儿子世子刘盈,戚、吕矛盾白刃化。刘邦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说如意与自己性格类似,甚至向大臣们透露扶如意上位的企图,加剧了吕后对戚夫人的恨意。

三、吕后残忍胜过刘邦。

《史记》中记载:韩信是吕后直接与萧何合谋把他诱捕并杀掉、夷灭三族;彭越被刘邦贬到蜀地,本能免死,彭越押解途中偶遇吕后,想让吕后向高祖求情放回家乡,结果这个鸟女人劝说刘邦以造反为由,诛杀并灭三族。齐王也差点儿喝了吕后的毒酒,后来用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作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才被放回封国。

四、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实权尽在吕后掌控之中。

刘邦在日,戚夫人恃宠而骄,吕后无可奈何。刘邦死后,吕后掌控朝局,吕氏多人封王封侯,吕产、吕禄统领南北军,连周勃、陈平等都消停了。儿子惠帝居然受吕后胁迫,娶了自己的外甥女!戚氏母子成了待宰的羔羊!儿子赵王如意虽蒙仁慈的哥哥刘盈、刘邦安排的赵国丞相建平侯百般呵护,仍被吕氏趁惠帝早晨出宫打猎,一剂毒药送上黄泉路,戚氏被砍断手只,挖去双眼,熏黑耳朵,灌下哑药,住在猪圈里,做成人彘。

这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超级悍妇,面对自己的情敌兼仇人母子,自是竭尽折磨之能事!有啥稀奇的?!

望斧正!

6

戚夫人深受刘邦宠爱,为何最后的命运甚是悲惨?

因为深受刘邦宠爱本身就是她的原罪。在深宫大内,集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集三千女子的的怨怒在一身,宫中佳丽众多,皇帝只有一个,别人都寂寞冷清,凭什么就你把日子过的风生水起,有滋有味?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她又因为刘邦的宠爱而生出了不该有的野心,希望把自己的儿子扶上太子之位,如此一来更是触及了吕后的底线。本来丈夫已经被抢走了,她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儿子了,现在又来抢儿子的储君之位,这让她怎么活?

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吕后四处奔波,大费周折,甚至不惜以皇后之尊给大臣下跪,估计吕后跪下去的那一刻,心中的恨意也燃到了极点,而戚夫人的悲惨命运也已经注定了。

后来,刘邦去世,如果她足够聪明就应该明白自己的靠山已经没有了,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低调一点,最好让人忘记她的存在。当吕后罚她去舂米的时候她就老老实实的干,让吕后出出气,毕竟形势比人强,毕竟她确实给人家带来了伤害。

可是她倒好,还唱起了歌,怒刷存在感,迫不及待的告诉别人她的不满,还寄希望于让儿子来解救她,如此一来吕后自然不能容她,而且还将她已经逃出生天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召回来毒死。可以说她也是个坑娃的母亲了。

所以说戚夫人最后落得个人彘的悲惨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真正的印证了不做就不会死这句话。

7

戚夫人,是刘邦非常宠爱之人。刘邦的正室虽然是吕雉,但后来因为吕雉年老色衰,而戚夫人年轻貌美,所以戚夫人深受刘邦的宠爱,并且还生下刘如意。然而戚夫人虽然得到刘邦多年的专宠,但是后来她的结局被很悲惨,被残害成人彘。

那戚夫人年轻貌美,得到刘邦多年的专宠,为何下场悲惨呢?

其实戚夫人之所以得到悲惨的下场,就是因为她年轻貌美,因为她得到刘邦的专宠,如此戚夫人就以宠而傲,有了非分之想。她想让其子刘如意为太子,就让吕雉非常的痛恨戚夫人,如此戚夫人也给自己埋下了后来悲剧的隐患。

因为吕雉那时年老色衰,开始被刘邦疏远,同时其子刘盈也曾因仁弱而不被刘邦看好。相反的,刘邦宠爱的是戚夫人,又因为觉得刘如意和他很像,所以就喜爱刘如意。

然而当时皇后毕竟是吕雉、太子毕竟是刘盈,但戚夫人却因为受宠而有了非分之想,所以他就劝刘邦废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

太子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谁的儿子将来做皇帝,那他的母亲地位也会提高,也就是母以子贵。吕雉热衷于权利,将来刘盈若登基为帝,那她就贵为皇太后。可是如今戚夫人却想断了吕雉的后路、念想,而想让刘如意为太子。

如此吕雉心里就非常痛恨戚夫人。刘邦在戚夫人的劝说下,也决定改立太子,当然最终没有成功,退一步说,若改立太子成功,到时哪还有吕雉、刘盈的日子好过,吕雉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故而吕雉就戚夫人、刘如意当作是她威胁最大的敌人。如此吕雉是很想除去戚夫人的。

但当时因为刘邦还在,所以吕雉也只得把这份恨意埋在心里,直到刘邦驾崩,太子刘盈登基也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而掌握大权。这时大权在握的吕雉,也开始对戚夫人、刘如意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打压。

而戚夫人虽然曾得到刘邦的专宠,但此时刘邦已经不在,掌权的人是吕雉,戚夫人已经没有靠山,她面对吕雉的打压无能无力、也无力反抗。最终刘如意被毒杀,戚夫人则被残害成人彘。所谓人彘,就是断其手脚、去其眼睛、熏烧耳朵、喝哑药。如此戚夫人的结局真可谓是很悲惨,

8

主要是两个方面:贪婪和不识时务。

贪婪方面表现在她为自己的儿子争太子之位。戚夫人是刘邦的宠妾,是刘邦在吕雉被项羽扣起来当人质的时候带回来的。刘邦这事做的其实有些不地道,老婆被对手扣起来,自己却只顾着风流快活。不过,作为一个王,后来的皇帝,这些也就算了,吕雉虽然心里可能一百个不乐意,但也无可奈何的承认了。



而事情后来的发展让吕雉忍无可忍。戚夫人自己受宠也就算了,她居然盘算上了太子的位置,想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换了吕雉的儿子,现任太子刘盈。为此,她天天在刘邦耳边吹风。这刘邦也是个心软的,经不住女人的枕边风,不但对别人说如意像他年轻的时候,还居然把换太子的打算拿到朝堂上,让大臣正式讨论。这等于明确告诉别人,他看好如意,看好如意的母亲戚夫人。



不过,大臣并没有附和刘邦,尤其是周昌,在朝堂上跟刘邦辩论,引出了成语“期期艾艾”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很多人也是站在刘盈和吕雉一边。后来,吕雉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为太子刘盈请来刘邦都请不到的商山四皓。刘邦一看,太子和吕雉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了,才无奈的跟戚夫人说不。



如果不是贪婪,不琢磨太子之位,有一个喜欢自己的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刘邦死后,戚夫人则表现出不识时务的特点。她本来是被发配到永春巷舂米,可她却不满于现实,觉得跟自己以前的生活相差甚远。她忘了刘邦已经死了,她的对手吕雉当了太后。她盼着儿子来救她,还把这个想法编成歌唱出来。这让吕雉很生气,起了害她的心。于是,就走了人彘。



戚夫人的结局很悲惨,不过,这一切都是她自找的。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不是贪婪和不识时务,她应该不会这么惨。薄姬也有儿子,人家就能跟着儿子去封地,过安生日子,这不就是很好的对比吗?

9

刘邦宠爱戚夫人,这是因为戚夫人年轻漂亮,按现在说法“戚夫人”好比是小三,想上位当皇后,刘邦也有这个心思,但吕雉这个原配皇后不同意,于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话说刘邦建立汉朝以来,都是吕后主内,刘邦主要对外战争。长期分居渐渐的和吕后感情疏远了。(敬请关注秉烛读春秋的头条号)

此时戚夫人来到了刘邦身边,戚夫人能歌善舞,年轻漂亮,很快刘邦对她“三千宠爱于一身”

关键是戚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个儿子,取名刘如意,看这名字就知道娘俩多么吃香了。

有一次,刘邦和戚夫人温存过后,戚夫人提出了一个不太合理的请求:“把小儿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吧。到老了我好有个依靠”。

刘邦想了想,长子刘盈立为太子多年了,没有什么过错,宽厚仁慈,现在“废长立幼”没有理由。

刘邦于是说:“这事不能着急,明天上朝我探探大臣的口风,然后再做决定吧。”

次日上朝,刘邦旁敲侧击的提出想废太子之事,宰相周昌极力反对。

周昌平时为人耿直,刘邦都怕她三分。周昌和刘邦极力争辩,刘邦问他理由何在,因为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是在非常气愤的时候,也就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

〖“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是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他这样一说,刘邦也被逗乐了。为此,也就暂时放下这事了。然而,这些话却被屏风后的吕后听的清清楚楚。

吕后听到要废了她儿子,感到很恐慌。就找到张良让他帮帮忙。

张良说,按说这是你家的家事,我没法管。不过我给你出个主意,你找到“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方能保住太子之位。吕后听后依计而行。

过了些时候,一次酒宴上,刘邦突然发现太子刘盈身边恭恭敬敬站着四个白头发老头,觉得奇怪,一问方知,原来是自己请都请不来的四个隐士――“商山四皓”。

“你们四个怎么到太子身边的呢”?刘邦有些疑惑的问道。

“我听世人都说太子仁慈贤良,故出山辅佐太子“。商山四皓纷纷说道。

刘邦听了若有所思。回到家里,就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满,废太子的事以后就别提了”。戚夫人泪眼婆娑,无言的跳起了“汉宫怨”舞。刘邦击筑和之。

刘邦竭想在有生之年,尽全力保护母子二人,他封刘如意为赵王,派周昌做他的相国。

为什么独看中周昌了呢?周昌为人坚忍刚强,敢于直言不讳。萧何、曹参等人对周昌都是非常敬畏。

所以,他觉得只有周昌能保护他的小儿子刘如意。

但刘邦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刘邦驾崩了,戚夫人的靠山倒了,她自己又不像吕后那样有自己的小集团。

刘邦一死,戚夫人的悲惨生活来到了。

吕后立即着手报复戚夫人,女人的报复是毁灭性的。

她先把周昌调离赵王刘如意,再用药酒毒死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然后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烂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哑药再将其丢进厕所里,吕后称之为“人彘,”

数天之后戚夫人惨死于这种极度暴虐的摧残中。

戚夫人命运凄惨,其实怪不得别人,戚夫人以为搞定皇上一切就万事大吉。当她失去靠山时,发现刘邦所建立的一切保护措施,“忽拉拉”如大廈倾倒。

戚夫人只是凭着色相受宠,她身边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帮手。她出身花农之家,远没有吕家的家世显赫。

反观吕后身边却有许多精兵强将。比如妹夫樊侩,妹妹吕媭,吕媭封为临光侯,也是最早封侯的女人。

刘邦晚年,吕家封王的多过了刘家。加之,吕后多谋,果敢,就连陈平,张良、周勃等大臣都畏惧吕后。

两相比较,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宫廷争斗中,戚夫人落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我是春秋君,欢迎点赞和留言评论,欢迎加关注】

10

女以色而死,士以才而亡。处才不才间,此语最深长。出至《戚夫人感歌》[宋] 姜特立

想必用以上这句诗来形容,大汉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应改非常恰当吧!刘邦“杀功臣”吕雉“杀情敌”(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戚夫人不止漂亮,而且还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歌舞创作人,歌曲家、舞蹈家、而这样的一个才女佳人,却被后人,称为:厕神!受到老百姓的祭拜!

戚夫人,出生于名门,有着周王朝的皇室血统,可随着周王朝的消亡,到了戚夫人父亲“戚鳃”这里时,以经算不上什么望族了,在"定陶(现在的 山东菏泽)"做一个秦朝的小将领,不过,毕竟也是出生于名门世家,所以家境还算不错!家风也挺好,戚夫人的父亲非常宠爱“小戚夫人” 自幼教她琴、棋、书、画。戚夫人也学得非常的好,长大后成为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据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在一次刘邦带兵到定陶时,此时秦军以败,而戚夫人的父亲“戚鳃”带领秦军将士去投靠”王离“,由于害怕在行兵途中,遭遇不测,并为带其家眷。刘邦来到定陶后,听闻!“戚鳃”之女,能歌善舞,慕名而去,戚夫人看见刘邦非常害怕,但是刘邦道明来意之后,戚夫人也渐渐放下戒备,为刘邦舞了一曲,刘邦听后!甚为感叹,更是想占为己有,于是令部下对戚夫人一家,威逼利诱,戚夫人在形势所逼之下,答应刘邦!(刘邦和戚夫人相遇的时间没有记载,也无从考证)

跟了刘邦之后的戚夫人,也再无他心,无论刘邦处于怎样的境地,戚夫人依然不离不弃!在刘邦受伤时,她百般照顾,在刘邦生心疲惫时,她唱歌跳舞!刘邦感动!对她更是宠爱有加。

在刘邦统一天下后,此时的戚夫人,以身为人母,处处为儿子“刘如意”着想!尤其是在刘邦立“刘盈”为太子之后,经常在刘邦面前提起“刘如意”的未来,而刘邦因为对戚夫人的喜爱,所以也非常喜欢”刘如意“,尤其是,看着:刘如意“和自己长得越来越像的时候,便有了像换太子的冲动,不过在他将他的想法告诉文武百官之后,激烈遭到百官的反对,但刘邦还是不以为然,不过在吕雉将当时在文人领域,威望特别高的”商山四皓“请来辅助太子以后,刘邦彻底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

这件事以后,吕雉对戚夫人更加怀恨在心,刘邦死后!没有依靠的的戚夫人和12岁的刘如意,成为待宰的羔羊,吕雉先是将,刘如意毒死,然后将戚夫人,挖去双眼、斩断四肢、踢去毛发、用药毒哑、将其扔进茅厕、煎熬而死。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人彘之刑》。随后吕雉还将儿子“刘盈”叫到茅厕去看怪物!刘盈好奇便去观看,一开始还没有认出是何物时,都被吓得不敢在看,当问了太监以后,20岁的一国之主被吓的失声痛苦!并感叹道:这并非人能之所为,两年以后刘盈病逝!(可怜古今,帝王家)欢迎留言补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