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的事情我不了解,只记得58年大跃进,到处“放卫星”,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下,粮食亩产达到了3万斤!

有图为证:鸡蛋放在稻穗上不掉下去!

这是怎么做到的?原来,是当地有人脑洞大开,将已经沟头散籽的水稻连根拔出,N丘田的总到一丘田里,同时用木板将其推挤得紧紧的。

更搞笑的是有人声称发明三斤肉皮可以煎4斤油,原来只是熬了4斤肉皮冻!

最佳贡献者
2

1958年7月份,从农业战线传来喜讯,各媒体先后刊登湖北省长风农业生产合作社,早稻亩产15361斤,放了一个大“卫星”。

随即农业部公布夏粮产量同比增长69 %,总产量比美国还多出40亿斤。亩产万斤粮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

到了秋收季节,亩产万斤粮的报道,便接踵而来,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亩产不仅能够产万斤粮,而且还能够产十万斤粮。

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

到了10月8日和10日两天,《天津日报》又分别报道天津市双林农场“试验田”,亩产稻谷126339斤的特大消息,一时轰动全国,可称得起亩产之最了,真可谓压倒群雄独领风骚了。

......

农业战线上的高产“卫星”不断升天,丰收的喜讯不断传来,对工业战线也是个很大的促进。为了学习农业经验,于1958年10月份,由天津市共青团委员会组织青年干部,去河北省保定市参观农业丰收展览会,我有幸随团参观。

到了保定后,白天看展览,晚上搞座谈。看展览的过程中,我都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因为当时没有什么宣传材料,只有靠个人的笔记。

在保定市期间,我们还到徐水县参观。因为徐水县在“大跃进”的过程中,曾经放了一亩地产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皮棉5000斤、全县粮食亩产2000斤等高产“卫星”。

......

从此,徐水县这个名字响遍全国,一时成为“大跃进”的明星,各地的党政领导干部纷纷来到此处学习取经。

3

大一历史系年终考题:《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53年我国经济建设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工农业都有大幅度的提升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当时各地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尤其在在农业上,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粮食产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产80%,由3900亿斤达到7000亿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产50%,由7000亿斤左右达到10500亿斤。地方上根本没有条件这种目标,造成虚报风、浮夸风盛行。

当时农村一些干部为了造假,将几十亩快成熟的稻秧苗一直到一亩地中。这样明显的造假行为,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各大媒体报纸争先恐后的报导表扬。各地都是报喜不报忧,即使是“喜”也多是造假的。在当时的全国大氛围下,没有人敢揭穿这一现象。

4

中国历史上人人都在吹牛,都把皇帝吹成万岁万岁万万岁,唯独皇帝不吹,不吹牛的皇帝都很年轻就被亿万臣民吹死了。

5

大跃进时,单个地瓜过百斤,亩产粮食过万斤。

6

“不要像蒋某人那样,先说几个月消灭我们,后来又说还要几个月,到现在又说战争才开始”。在小河村会议上,毛主席对他的对手说过的大话很是不屑。

1947年,毛主席率总部主动撤离延安后,虽然在转战陕北的恶劣环境中颇为艰难,甚至迭遇险情,煞是惊心。但他对前程充满希望,并坚信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7月21日,毛主席在转战途中的小河村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及数名西北地区的负责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能有这么多军政首脑参加这次会议,十分的不容易。

在会上,与会者除了就急需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研究表决和交换意见外,毛主席还专门对考虑了很久的解放战争的进程,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说:“对蒋军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时间来解决,从过去一年的作战成绩来看,是有可能的,我们说五年也不用公开宣布,还是要做长期准备,准备用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而不要像蒋某人那样,先说几个月消灭我们,后来又说还要几个月,到现在又说战争才开始”。主席对蒋校长的大话颇不以为然,嘲讽中带着些许些调侃。

内战爆发不久,蒋校长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公开向他的将领们宣布:“五个月内打垮对手”。郑重其事的豪情壮志,很是让他的部下热血沸腾。

受到校长的影响,其阵营重要人物参谋总长陈诚也自信满满,在不久前于北平召开的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他:“总长认为战争还要多长时间才能解决”?

“三个月”。陈诚的回答干脆利落,不容置疑。

而且在不久后,陈诚被派往东北接替杜聿明主持大局,他再次爆出:“六个月内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东北一切失地”的豪言壮语”。但结果却是被林彪打的狼狈不堪,让人忍俊不住的是刚好在六个月后,陈诚托病请辞,铩羽而归。

虽然在召开小河村会议时形势颇为紧张,但主席却胸有成竹,可即便如此,他说出来的话仍留有余地。可战争的进程却也出乎了他老人家原来的意料,高瞻远瞩的他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年以后,他的设想就提前宣布完成。这与蒋校长和陈诚一本正经的说大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7

吹牛逼最大的是蒋粉,居然把大汉奸卖国贼,吹逼成民族英雄!

一、蒋介石用外交手段削张学良的“藩”,居然命令张学良向苏联开战,然后引日军进东北去踹张学良的东北老窠。

二、9.18东北事变后,蒋介石9.25居然派王世杰去日本,企图割让东北,来消灭可能和他争天下的对手。

三、武汉会战前,要不是被汪精卫抢先一步投日,惯抢第一的蒋介石不甘当第二,恐怕就向日本先投降了。

四、蒋介石在抗战中迫害抗战将领,吞削抗日军队,削弱抗战力量。

五、抗战胜利时,蒋介石卖国的行为,达到了最高峰。一、向美英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使中国走向被殖民化。二、为使苏联在国共内战中保持中立,向苏联出卖中国东北。三、承认外蒙独立,让弃琉球群岛主权。四、友好遣反日本战俘,放弃日本巨额战争赔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卖掉了中国的胜果,使14年中国抗战的鲜血白流。

六、割据台湾,抗拒国家统一,勾结外国势为,挟洋自重,企图永远分裂祖国。

8

史记中战国时期动不动出兵几十万就很有问题,冶炼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杀伤力不足生产力也不足,根本就不可能有那种规模的战斗。所以中国历史刨去拍现任马屁挖前任祖坟和故意篡改等情况,不合逻辑的臆测也是非常严重的。

9

最严重的吹牛莫过于亩产一万斤粮食,有什么比这个更厉害的吗,那还是在几十年前,现在仍然很多人知道的,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都远做不到亩产万斤粮食的水平,想当年这个亩产万斤可是上报纸的,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只是很多里面的一样而已,只是一个普通的代表,想象一下生产不高的年代竟然亩产值是现在的十倍,这有多吓人。

在更早以前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最好的证明,其实什么时候都会有这种事情,只是要看有多严重而已,全世界其实都存在这种事情,其中美国曾经也出现过,在20世纪初,美国处于经济发展快速的阶段,出现了一下非常夸张的现象,比如说马车大的马铃薯,马车大的南瓜,跟大象一样大的公鸡等等现象,说明了当时的美国也是需要这种现象存在。

在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同样不缺少这种事情的存在,粮食亩产几万公斤,各种农业工业方面的产能超出合理范围的一些报道,这些都是异常夸张的信息,其实这些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给当时的社会做一些刺激,让当时的社会有一股安定又积极向上的冲劲,其实就是想表达出来一种英明领导的作用。

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其实并不奇怪,没有十全十美的时期,只有的就是一种给人们希望的时期,所以现在的眼光去看,或多或少其实都看明白了一些事情,原因就是现在的人懂得多了,也在一些方面理性的,看待事情其实也更合理了,不像一些时候精神上面的某些现象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好是坏不好说。

就好比亩产万斤粮食的事情,那个时候饥荒,粮食根本不够吃,但是生产力有限没办法,只能通过这样的宣传来鼓舞人心,这样不会让大家内心产生一种担忧,毕竟亩产万斤这样的事情上面的人高兴了,下面的人安心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结果,所以存在这样的事情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像土地连年减少,种植粮食的也越来越少,土地翻种其他农作物或者留荒,但是粮食连年增长,不管天灾是否出现,这种事情你觉得正常吗?

10

吹牛不打草稿,吹牛现象实际上从1956年批判反冒进,从农业社、人民公社成立,从反右等就开始了,到58年大跃进达到顶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万斤十多万斤,也不闭着眼睛想想,十万斤粮食平铺地上该多厚!钢铁元帅升帐,煤炭元帅升帐......此后实际上一直没有杜绝。我59年上高中后,期末考试时,考前已把满堂红报喜喜报写好,锣鼓准备好,考前老师给几道题,我在黑板上反复给大家讲,直到都会了。考试当然很顺利,我们很快交卷,拿起红铅笔,很快批完每张卷100分,下课铃一响,全班锣鼓喧天给党支部送喜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