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德国人不愿意提及普鲁士,因为这个词代表着军国主义;少数极右翼分子会对这块象征着德意志精神的故土念念不忘;一些没有深入了解过历史的年轻人可能会单纯地觉得惋惜,因为曾几何时,他们的国土远比现在更辽阔……
图一:征服者,条顿骑士团
普鲁士,古老的荒原
在中世纪早期,普鲁士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当地的居民为古普鲁士人,与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属于同一种族;所使用的语言是普鲁士语,属于波罗的语族;他们信仰的是源于普鲁士神话的古老的多神教。
图二:13世纪的普鲁士部落(注:当时条顿势力已经侵入)
图三:《普魯士編年史》,11地区与10部落
9世纪至13世纪初,普鲁士人一直在以各种方式抵抗周边强邻如:波兰、神圣罗马帝国等势力的侵略,并试图摆脱基督教的意识输入。
图四:普魯士人杀死布拉格传教士、主教圣阿德尔伯特(波兰西部古城格涅兹诺城门浮雕的一部分)
直到一支可怕军队的出现。
普鲁士王国,军人的国家
12世纪时,德意志人的殖民运动开始进入波罗的海东岸地区。
1170年,波美拉尼亚的索比斯劳公爵在普鲁士地区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即但泽附近的奥利瓦修道院,1224年该修道院被古普鲁士人焚毁。
1226年,波兰王国国王之子、马佐维亚公国首领康拉德公爵(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也遭到古普鲁士人袭击,以此为契机,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地区发动为时近200年的东征运动,先后建立托伦、马林堡、库尔姆、埃尔平等要塞,普鲁士成了条顿骑士团的地盘,德意志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和欧洲其他种族纷纷前来移民。
图五:北方十字军的东征
条顿骑士团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语。16世纪后,普鲁士人同化于德意志人,所使用的普鲁士语也逐渐消失。
1226年,条顿骑士团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达成协议,获得普鲁士境内的所有贵族特权。1234年,条顿骑士团赢得瑟格纳战役的胜利,教廷控制普鲁士全境,将之租借给条顿骑士团,但直到1285年,条顿骑士团才最终征服普鲁士,迫使普鲁士人改宗天主教。
在1233年一次对普鲁士的进攻中,十字军方拥有超过21,000名战士,其中马格德堡城主带来5,000名战士、西里西亚公爵亨利带来3,000名战士、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一世带来4,000名战士、库亚维亚公爵卡齐米日带来2,000名战士、大波兰公爵瓦迪斯瓦夫带来2,200名战士、波美拉尼亚公爵共带来5,000名战士。主要战役发生在杰日贡河岸,双方都遭受重大伤亡。普鲁士人俘虏了主教克里斯蒂安,并囚禁他很多年。
16世纪后,普鲁士人同化于德意志人,所使用的普鲁士语也逐渐消失。
从普鲁士王国到德意志帝国
18世纪初,布兰登堡大选帝侯之子腓特烈三世(腓特烈·威廉之子)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国波旁王朝宣战,藉以换取国王级别的称号。
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创建新的国王称号并加冕成为"在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一世(名称上并不是普鲁士国王)。
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并从此展开普鲁士王国两百多年的侵略扩张史。
也是一段错综复杂的欧洲百年争霸史。
直到1834年,一个德意志人的铁血身影走进了普鲁士的历史。
他就是俾斯麦。
图六: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世称铁血宰相
1862年,焦头烂额的威廉一世因军事改革所需预算及税收问题,与国会发生冲突,本拟退位,但在前驻法大使俾斯麦的建议下收回成命。
俾斯麦表示支持军事改革,并称若任命他担任首相,他将不惜一切强行推行陆军改革和新兵役制度。于是在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担任首相。
俾斯麦上台后,即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俾斯麦主张建立将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小德意志”。
随后,普鲁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后在普丹战争中击败丹麦,以及在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并在1870年领导北德意志邦联及南方的德意志诸邦,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
1871年1月18日(即普鲁士王国成立170周年纪念日),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登基,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鲁士王国为首的德意志帝国。
图七: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德国诸侯的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德国皇帝
由于普鲁士拥有德意志帝国60%以上的人口和领土,并且在军事、经济、工业等方面远远超过帝国内其他欧洲王国、公国,因此德意志帝国成为普鲁士王国的扩大版。
另一方面,各邦国享有内政和财政的自治,但将外交、军事(巴伐利亚除外)、海关等权力交给德意志帝国中央政府。
普鲁士历史从此合并入德意志帝国历史。
图八:德意志帝国版图
帝国的夕阳
47年以后,也就是1918年,巴伐利亚发生革命,巴伐利亚国王退位。柏林旋即爆发革命,要求德皇退位。
11月9日,德国总理马克斯·冯·巴登亲王宣布德皇已经退位,并于同日将首相职务移交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威廉二世随即流亡荷兰。
11月11日,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就此,德意志帝国及普鲁士王国宣告灭亡。
……
直到1930年,一个年轻而激进的党派在德国国会取得107席位,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党,这时,又有一个身影走向了帝国的残阳。
图九:阿道夫.希特勒
今天的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盟军定下的奥德河-尼斯河线,界线以东的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及波美拉尼亚被併入苏联及波兰;普鲁士的西部地区併入西德,中部併入东德,地理意义上成建制的普鲁士已不复存在。而在1947年2月25日,联合国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第46条法令,宣布以普鲁士为名的国家正式灭亡并不获承认。
【关注历史,坚持原创,我是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