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碧蹄馆之战,是一场诡异的伏击战,由于中日朝三方史料对此战的记载大不相同,使得这一战的胜负争议颇多,充满了神秘色彩


一、背景


大明万历二十年四月,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在十四万日军的攻击下,朝鲜军队不堪一击,短短几个月,全国八道丢了七道,国王也被迫逃到中朝边界,向宗主国大明告急救援。

(日本侵朝战争)

同年十二月,万历皇帝派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率领四万明军入朝。次年初,明军在平壤战役大败日军大将小西行长,之后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向南进发,日军望风而走,明军半月之内收复失地五百余里,包括平壤、开城在内的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镜五道被收复。


屡战屡败的日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紧急召集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等在将领在王京召开军事会议,商量下一步对策。此时的日军粮草供应也出现了问题,无法长期坚守,所以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加藤光泰等武将提出与明军进行决战的作战方案,在会上得到了大多数日本将领的赞同。


二、战况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明将查大受率前锋部队继续南下,二十五日在王京以北的昌陵与日军一小股部队相遇,日军被斩首百余,余部逃回王京。


明军不知道的是,这并非一场遭遇战,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碧蹄馆之战)

日军之前定下的作战计划是这股日军遭遇明军后,且战且退,将明军引到马山馆地区,在那里设下包围圈,围而歼之。


但是日军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是,查大受速度太快,连夜追击,一下子就冲过了马山馆。此时日军大部队尚在碧蹄馆集结之中,根本来不及反应。


宇喜多秀家不愧是名将,他立即调整部署,将包围圈高在碧蹄馆。这里距日本大本营王京只有三十里,此战对日军来说,只能胜不能败。


我们先看看各方关于这一战的记载。


《明史》上是这样说的:“距王京三十里,猝遇倭,围数重。如松督部下鏖战。一金甲倭搏如松急,指挥李有声殊死救,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金甲倭坠马,杨元兵亦至,斫重围入,倭乃退,官军丧失甚多。”


《重订日本外史》的记载是这样的:“隆景以三万人,邀击于碧蹄馆。。。我军兵锐刃利,纵横挥击,人马皆倒,莫敢当其锋。遂大破明军,斩首一万,殆获如松,追北至临津。挤明兵于江,江水为之不流。”


《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如下:“提督方行路上,见彦柏军官,详闻贼势,遂驰往碧蹄。。。。进阵于野,于贼对阵。。。。。贼三千人直逼提督,提督且射且退,贼遂乘乱斫,天兵死者数百”。


三、伤亡


在三个国家的史料记载上,碧蹄馆之战中明军的伤亡人数差别极大,到底哪一个是真的?


在收复平壤和开城之后,李如松于正月二十四日举行过军事会议,商量取王京之策。在这次会议上,众将的意见并不统一,也没有最终确定一个最终方案。最后,李如松作出了让查大受带领三千人马去王京探路,再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方案。


也就是说,明军参加碧蹄馆之战的人数仅有三千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日本史料中记载的“斩首一万”的结果,日本史料明显是扩大了战果。

亲历过朝鲜战争的浙江游击钱世桢写过一本《征东实纪》,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明军伤亡大约为三百二十人左右,这与《两朝平攘录》以及明朝的战报上的数字是基本相符的,有很强的可信度。


而作为援朝总指挥的宋应昌,在给朝廷的报告中也说到:“虽碧蹄之战,我军亦有操作,然事在仓卒,如松率将领奋勇血战,以寡击众,射死倭酋,砍杀倭众,彼实败退”,并且还给将士们请功。如果这是一场大败,宋应昌绝对不会这么做。


从李如松能够从战场全身而退来看,这也不是一场歼灭战,应该是日军对明军的伏击战,双方各有死伤。综合各方面的记载以及战场亲历者的记录,双方的伤亡其实并不大,均在数百人左右。


四、后续


这一战之后,李如松的确没有发动对王京的继续进攻,双方在战场上呈现出一种对峙的态势。但是这种对峙状态,和碧蹄馆之战关系不大。

因为正月是朝鲜南方的雨雪季节,当时天气非常寒冷,又连日雨雪,道路泥泞,明军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且明军深入南方,战线拉长,后勤补给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正如《明史》所记载的那样,“会天久雨,骑入稻畦中不得逞,官军乃退驻开城”。


在这种天气下,明军的战马病死一万六千匹,士兵非战斗减员严重,李如松提出等天气转暖再进兵的建议是十分合理的,并不是碧蹄馆一败之后,立刻溃退到开城。


为什么说明军是主动撤退的呢?因为碧蹄馆之战是正月二十七日爆发的,二十八日明军仍向前推进了三十里,来到王京城下。明军的撤退是正月三十那天,是在王京城下三天后才撤的军。如果碧蹄馆之战明军大败,又如何向前推进呢?


五、和谈


明朝和日本的和谈,是双方的意愿。


通过之前的战斗,日本人对李如松率领的明军十分忌惮,包括他们的先锋小西行长都认为“明朝兵锐不可当,不早讲解,恐王京亦未可恃”,所以和谈是日本主动提出来的。

在得知日本想议和之后,万历指示首辅王锡爵给李如松下发了谕令:今已烧贼积聚,正我得胜算矣。正宜聚器械,保资粮,时出奇以挠之,此坐而制敌之策。通过这道谕令可以看出,万历还不大想与日军讲和,还想着把日本人打垮。这也说明,和谈,与碧蹄馆之战的结果是无关的。


当然,明朝也要做整体考虑。在王京城高墙坚,一时难以攻克的情况下,通过谈判得到想要的结果,也不失为良策。所以历史上最大的大忽悠沈惟敬才有了出场机会,也让后人看到了,什么是忽悠的最高境界。


六、结论


总体上说,碧蹄馆之战是明军中了日军的诱敌之计,被日本打了个伏击。但是由于李如松的辽东军(大部分是李如松的家丁)战斗力极为强悍,这一战日本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处。


但是明军在日军兵力大大占优,且是有准备的情况下,在这场遭遇战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撕破了日军的大网,突围而出,从这方面来说,至少在战略意图上,日本是失败了。

总之,碧蹄馆之战是这场战争中,日军唯一一个杀死李如松的机会。日本人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这是让日本将领加滕清正和黑田长政事后郁闷不已的结局。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碧蹄馆之战是一场双方平手的战斗,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至于《中国军事通史》上说的"碧蹄馆之战是第一次万历援朝战争的转折点。。。。明朝之后不得不采取讲和的方针"的说法,我是不太同意的。虽然我不同意起不了什么作用。

参考资料:《明史》、《征东实纪》、《朝鲜李朝实录》

最佳贡献者
2


碧蹄馆之战对于明军来说,是一场失败,不过这场失败也无关大局罢了。

平壤城攻防战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李如松率四万五千名大军与朝鲜军三千人到达顺安,准备夺取平壤城。与之相对的是日军在平壤城的一万五千人。平壤城的战略意义非常中啊哟,再加上这是明军入朝一拉的第一场攻防战,所以李如松所部近五万人将平壤城围的死死的。

李如松先是派了小股部队进行试探,其中朝鲜军队负责的平壤城南的含毬门出现惨败,日军直接从东侧的大同门瓮城绕过去,突然出现在朝鲜军身后,打得朝鲜军溃败。

不过李如松还是发现了日军的破绽,看出日军肯定不会放过夜袭的机会,他做好埋伏,结果日军三千人夜袭军营,被打得大败而归。次日李如松又故意派朝鲜军攻城,日军想故技重施,结果被明军反包围。

正月初八清晨,李如松对平壤城发动总攻。先是明军的炮兵对城头一片狂轰滥炸,把观战的朝鲜人给惊到了,他们后来回忆说:

“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
“响振天地,山岳皆动。大野晦冥。烟焰涨天,旁弥数十里。火箭布空如织,火烈风猛。直冲城里,林木皆焚。”

与此同时,明军占领了牡丹峰,切断了北城与平壤城之间的一切联络和通道。可惜日军发现了明军的企图,疯了一般的对北城发起猛攻,明军主将受伤,只能暂时退出北城,北城又回到了日军手中。

战斗开始后各城门马上陷入了胶着中,李如松亲自带着亲卫加入登城战,让其他明军都为之振奋,对七星门和普通门发动了猛攻。日军看明军攻势猛烈,就将含毬门的守军抽调了一部分调到七星门和普通门。结果伪装成朝鲜军攻击含毬门的明军,立马发动了猛攻,只用了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含毬门就失守了,另外两个城门也随后相继失守。

城门虽然破了,但是日军不打算投降,他们开始和明军开战巷战。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损失,李如松命令进行火攻。

就在平壤陈陷入一片大火中,一支明军精锐部队直奔风月楼而去。这风月楼是日军在平壤城的指挥中心。好几个日军将领活活被烧死在了风月楼里。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明军却突然撤退了。随后李如松派人说他不忍多杀生,要么投降,要么滚蛋。其实也并不是李如松自大,而是他觉得狭窄的小巷聚集了大量的日军,容易造成大量伤亡。现在他是帮朝鲜打仗,可是死的都是自己兄弟,如果能让日本人滚蛋,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了。

当天晚上,日军将领小西行长率领数千残部带着十天口粮离开了平壤城。至此,平壤攻防战告一段落。经历三天战斗,以日军撤退、李如松入城而告终。

碧蹄馆之败

平壤大捷算是明军的第一场大捷,随后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就率兵进占黄州,并占领了空无一人的开城。这时候李如松得到消息说日军主力都在平壤,现在平壤败了,其他日军都不足为惧。于是李如松率兵朝汉城进发,率领的只有三千人的队伍。

当李如松到达离汉城不远的碧蹄馆时,遭遇了汉城日军,双方立刻爆发了激战,虽然明军比日军打得更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增援过来的日军越来越多,没多久日军就增长到了三万人,几乎所有的汉城守军倾巢出动了。

一方是李如松带的三千人,一边是汉城守军三万人,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可是李如松已经没办法了,只好硬扛着开打。日军以为对方有诈,所以大部分的兵力都用来警戒,只有小部分兵力用来进攻李如松。

日军先是出动了六千人左右夹击明军,可是明军的铁骑也不是盖的,硬生生的把日军给凿穿了。可是日军兵力实在太多,最后明军只要边打边撤,希望进入高阳城坚守。

关于这场战争,日本的《黑田家记》里说:

“如松兵有节制,进退自在,两雄相会,战甚苦,自巳至午。”

就在明军已经陷入体力不支的境地时,幸好另外一名大将杨元及时赶到,带来了五千人还有一个炮营。李如松马上发动反击,日军以为明军主力终于出来了,吓了一跳,马上就开始撤退。此时实在不适合追击,于是李如松命杨元带人分几路交替掩护断后,全军撤到了惠阴山。

日军这时一看上当了,马上就折过头想要追击,结果李如松又发动了一次反击,追在最前头的日本将领战死了好几个。最后日军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李如松撤退,自己退回了汉城。

这场碧蹄馆之战其实是以明军失败而告终的,不过那只是因为李如松自己判断失误,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明军以三千人的兵力与一万六千名日军直接对抗,旁边还有一万五千人虎视眈眈。可以说这些明军打出了应有的风采。不过我还是要说这里的惨胜并不恰当,因为明军既没有达到占领汉城的战略目标,也没有歼灭掉日军的有生力量,所以这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失败。

3

碧蹄馆之战,在战术层面来看,没有胜利者。

但从战后来看,对明军反而负面影响颇大。

战斗结果,日军集中数万优势兵力,企图在碧蹄馆吃掉李如松亲自指挥的明军数千前锋,最终却还是被明军冲出包围,逃出生天,这个脸丢得不小,也对明军的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明军虽然脱困,损失也不小,尤其是李如松的亲兵伤亡数百人。亲兵对明末武将而言,就是直属的私人部队,只受自己指挥。他们从训练到装备都是最好的,许多人世代都跟随李家,比如在碧蹄馆阵亡的李有升,这个损失不是短时间可以弥补的,所以李如松一度意志消沉。

但从后续影响来看,它还加剧了入朝明军的“南北兵之争”。

南北兵之争,在平壤战役之后就已经出现,原因是入朝的南兵也就是浙兵和北兵因为战后的封赏闹出了矛盾。

南兵认为自己的将领游击吴惟忠和参将骆尚志“功无与伍,皆先登焉”。应该得到首功,最后首功却落到北兵将领杨元头上。

而且在战役中,南兵由于追击日军,没有来得及割取首级,北兵是骑兵,在朝鲜的地形里反而行动不便,落在南兵后面,导致的结果“平壤之役,南人先登力战,而得首级者,皆是北人”。

所以南兵从兵到将,都对北兵意见纷纷。

碧蹄馆一战,又把这个问题放大。

因为参加这次战役的,都是北兵。

南兵就认为北兵为了抢功,轻敌冒进,导致损失惨重。南兵将领王必迪甚至质问提督李如松“大军不为前进,只率先锋往击,一有蹉跌,大军挫气而退,以是言之,非不智而何?”

李如松也非常郁闷,自己手下精锐损失惨重,回来还要被经略宋应昌批评,这还不算,还要被手下南兵指责,所以他更加战意消沉。

碧蹄馆之战后,李如松干脆一退再退,先是从坡州前线退到开城,不久又渡江撤回了平壤,只留下少量兵马防守林津江对岸。

朝鲜君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他们来说,明军的损失是次要的,赶紧赶跑日军,自己好夺回朝鲜才最重要,所以朝鲜君臣多次催促李如松进兵,李如松一概拒绝,把责任推给了经略宋应昌: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俺(李如松)非不欲为,但经略令我往平壤留待云...武官受制于人,而不能自擅,故累请于经略,催兵进剿,而经略以为“讲和则朝鲜可以无忧”。

所以,从结果来看,碧蹄馆之战对明军主将李如松造成的打击相当巨大,如果日军乘势进兵,林津江对岸的土地很可能不复为明军所有。

顺便再说一句,南北兵之争的问题在之后也没有解决,直接催生了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之变”。

〖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4

碧蹄馆战役,在中日朝三国历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局很简单,李如松突围成功,日本和明朝两败俱伤,最终谁也不敢轻敌冒进。但是对于这次战役的整个过程,明朝、朝鲜和日本三国都有不同的记载。

你们始终相信史书的真实性吗?至少我认为,史书是那个年代,规避龌龊行径、耻辱形象,最好的遮羞布。为什么同一场战役,在三个国家里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版本呢?

01这是一场遭遇战,还是一场伏击战?

从整体战争的过程来看,这一战或许是一场伏击战,很多他们的史料都表明了这一点。可是在日本的史料当中,我们却看到了完全相反的一种记录。

明朝这边,李如松带着四万多人马援助朝鲜,、半个月之内,就帮助朝鲜收复了数十座城池,就连日本最引以为傲的重镇平壤,也落入了李如松之手。

这个时候日本人终于不敢小看这支援军,平壤的丢失,让日本人彻底丧失了争夺整个朝鲜的野心。他们开始收缩兵力,想要在南方跟明军来一场大决战。

在这期间,其实日本内部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一部分军官表示要坚守王京,跟明朝大决战。而另一部分人则已经有了撤退的想法。

最终留守王京似乎成了他们的最终决议。期间发生了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战,李如松这边得到消息,说日本放弃了王京。

可是李如松觉得有诈,便派遣了一支500人的队伍前去试探,结果在路上遇到了日本人的一支小规模试探的队伍。

这两支队伍是彼此的哨兵,这一战日本人被斩杀了100多号人,可谓是伤亡惨重,毕竟人数不足。不过余部逃回了王京复命。

由此可见,我认为日本在这个时候是以逸待劳,坐等李如松的人马前来王京。这里不存在什么遭遇战的说法,应该就是日本人的一场伏击战。因为日本人早就有了准备,就等着李如松来了。

02日本人的伏击有了成效,李如松吃了不小的亏。

在日本的记载里,李如松集团军是带着火炮前来的,而明军和朝鲜的记载里,李如松的火炮全都留在了开城,压根就没带上战场,唯一带来的那就是神机箭。

当时日本的军队大多数都埋伏在山谷两侧,伏击场地非常有优势。而且他们手里配有一定数量的火器,这是明军当时所比不上的。

这里有出现了分歧,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这一场伏击战,日本军队斩获丰富,可在明朝这边的记录里,却有严重不同的一面。

李如松看地形非常有利于伏击,所以派遣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小队前去试探。结果日本伏击兵全部出动,等于这场伏击就已经宣告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一场对决,结果明军大获全胜,斩杀数百人。

可是问题又来了,表面上看李如松的军队获得了巨大胜利。关键时刻日本的四万多援兵也赶到了现场。此刻碧蹄馆距离王京只有区区50里的距离,这里基本上就成了决战的场地。

记载有点混乱,这里简短来说,李如松带了顶天了六千人的队伍,结果跑进了四万多日本兵的包围圈。

谁也想不到日本军的山谷埋伏,只是这场大埋伏战的一小部分而已。由此可见日本人把这里当成了决战现场,四万多人全都聚集到了这里。

不过日本低估了李如松的勇猛,为了鼓舞士气,李如松带着自己的亲兵亲自下场斩杀敌人。士兵们看到主帅如此英勇,自然也就奋勇杀敌。可惜敌人的人数太多,这一战的损失确实很大。

03那么到底是谁赢了这一战呢?

我们看三国的记录都不相同,朝鲜是最会蒙混过关的,他说明朝和日本旗鼓相当,互有输赢,等于是各打五十大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录呢?因为朝鲜谁也得罪不起,而且谁也不想得罪。所以朝鲜的记录基本不可参考。

明朝这边带了五千多人前去,结果突围成功了三千多人,损失在两千人左右。而明军的斩获,却也达到了两千多人。所以对明军来说这一战的确打出了气势。因为五千多人在中了日本四万多人伏击的情况下,跟对方打了个平手,还想怎么样呢?

可是到了日本这边的记载,就完全变了模样。日本人的数据表示,日军在这次伏击战中,至少斩杀了明军一万多人。而日本方面的损失,居然只有百人左右。

这种造假的数据被他们后来的军事行动,彻底出卖。因为日本人并没有对明军穷追猛打,而是收缩不前了。

李如松一共带了四万多人到朝鲜战场,如果被日本灭了一万多人的话,日本军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我看他们早就会扑上来了。

由此可见,李如松所指挥的这一战,的确打出了大明军队的气势,让日本军彻底尝到了大明军队的英勇。伏击战尚且只能打平手,如果真正是遭遇战的话,日本还有多少胜算呢?

所以日本军停滞不前,他们失去了占领朝鲜的信心。只要有李如松的大明军队在这里,那他们就休想往前走一步了。

总结:碧蹄馆之战,迫使日军放弃王京南下。

其实不管这件事的记载到底如何,碧蹄馆之战,对日本军官们的震动还是非常大的。本以为可以稳赢的战争,结果却落得个不伦不类的下场。

日本军官的信心被动摇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当时他们占领王京,还打算继续北上,夺回失去的领地。可是碧蹄馆之战过后,日军彻底改变了作战方针。

他们没有信心占领朝鲜,所以不久之后,便放弃了王京,带着人马南下。这是丰臣秀吉当政期间所发生的战事。

因为丰臣秀吉的野心,日军虽然在朝鲜战场惨败,却始终没有离开朝鲜的意思。知道丰臣秀吉铲除异己,不久之后自己也去世了。日本在朝鲜的侵略才彻底结束。

5

关于这一战,说法真的很多呀。

明军主帅李如松在战后的揭报中称:职喝官兵争前砍杀,贼即披靡大溃,我兵乘胜追逐,当阵斩获首级一百六十七颗,内有贼首七名,系游击沈惟敬、通事张大膳辨验明,夺获倭马四十五匹,倭器九十一件,比贼迟奔,因稻畦深陷马难弛聘不及穷追,收兵回营,查计阵亡官兵李世华、贾待聘等二百六十四员名,阵伤官兵四十九名,射打死马二百七十六匹。

如果李如松所奏没有任何水分的话,双方之间的战损差距不大,算是谁也没有讨到便宜,以战损的情况而言,这场战役的规模也不算多么惨烈。

李如松的奏报,基本上就代表了明朝方面对这场战役的官方记录以及总结,此后的明人注述,比如钱世桢的《征东实纪》,宋应昌的《经略复国要编》所采用的也是李如松的说法。

而关于这一战的经过,从明朝方面的史料来看,大致是这样的:

查大受部为明军向导,南下哨探倭寇,结果小有斩获。李如松得知前方战报后,再遣祖承训等将率3000人南下王京。之后,李如松与杨元、李如柏等亲信爱将,率2000家丁随后动身。其主力仍驻扎在开城一带,并没有参加这场战役。

此时,“倭贼并集王京约有一十余万”。而在碧蹄馆,倭首小早川隆景率三万人严阵以待,情况岌岌可危。结果,明军遭遇数倍之敌,遂拼力死战,仅凭“五千孤军冲击数万倭寇”。此外,还有这样的记载“如松所领节北骑无火器,短剑钝劣”,而倭寇以逸待劳,步兵长剑皆三四尺锋利无比,在这种情况下,辽东铁骑仍左冲右突,纵横挥击,倭寇莫敢挡其锋。

战争结束后,《宣祖实录》记载,明军伤亡数百人而已,虽然参加战争的朝鲜方面的官员所说各有出入,但相差不大。《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就这也记载:“贼三千人直逼提督,提督且射且退,贼遂乘乱斩,天兵死者数百。李备御、马千总皆死于贼、提督下马痛哭。

而日本方面的记载,就比较夸张了。《重订日本外史·卷十六》记载:“我兵呼声动天,遂破大明军,斩首一万,殆获如松,追北至临津,挤明军于江,江水为之不流。

《征韩伟略》中记载:“我步兵皆三四尺锋利无比,左右挥击人马皆靡,无敢当其锋者。如松见势危,急征后军杨元来援,如松得力又进。隆景等戮力奋击大破之,如松落马,井上刺之,李有声殊死战救之被杀。如柏宁等奋前夹击,如梅射井上坠马,明兵扶如松遁去,明军遂溃,坠开城河,溺死无数。诸将欲追击,隆景止之,凯旋京城。此役明兵溺死外,兵死一万余

这一战之所以争议很大,除了双方记录的情况截然相反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役后双方形成僵持局面。李如松一面退兵开城,固守现有阵线,一面派遣沈惟敬再赴王京,同日军重开和谈,在谈判中仰赖战争前期取得的优势,成功破事日军放弃王京南撤。

如果这一战真的取得极大的优势,那么战争不会进入僵持的局面,明军应该乘胜追击,而不是固守现有阵线,所以令人怀疑明军在碧蹄馆之战中确实并没有李如松说的那么轻松。

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碧蹄馆之战跟后来的战争进入僵持局面,明军没有立即直捣汉城而再启和谈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日军的补给线在汉城已经达到了极限,他们即使继续西进,也无法寻求到稳固的立足点;明军的补给线在开城也达到了极限,斥候兵峰可及汉城,但主力军团却很难衣食无忧地越过惠阴岭。开城到汉城之间的区域,日、明双方谁也没办法彻底控制在手里,变成了一个军事缓冲区,碧蹄馆恰好位于两军极限攻击距离的交汇点。

‘换言之,即便没有碧蹄馆之战,受补给所限,明军也没办法攻克汉城,双方态势也不会有大的变动,碧蹄馆之战的意义,只不过是让这种战略态势变得更加醒目罢了。

要知道,日军拥有10倍于明军的总兵力,以近5倍的兵力直接投入战斗,围攻明军一个中午加半个下午,仅仅是将领级的伤亡,便包括十时连久、小川成重、安东常久、小野成幸、横山景义等数十人,而这些伤亡也几乎全部发生在日军最为得意的白刃战中。

6

碧蹄馆之战是万历朝鲜之役中一场日军企图对明军的一场伏击战,双方在当时朝鲜国都西北的碧蹄馆会战。由于中日双方史料的重大分歧,根据朝鲜所述,战后李如松军尚余三千余人,结合出兵人数五千余人的情况来看,损失应在两千人左右,比例大致符合减员近半结合当时情况来看确实是惨胜了,但数万日军伏击李如松部不但没有吃掉只有五六千人的明军还得突围明军战斗可见一斑!


7

“本月二十六日职先遣原任副总兵孙守廉、祖承训、游击李宁等选领精兵三千,前锋哨探王京道路,以便进兵埋伏攻取。去后二十七日,职率副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选带兵丁二千亲去踏看,至马山馆离王京九十里,留杨元领兵一千继后,职与李如柏、张世爵等领兵一千前行……”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而在这些战役中最为悲壮光荣的要数碧蹄馆之战。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一个驿馆,公元1593 年1月24日至25日,中日两国军队在这里所爆发的一系列激战,将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小驿馆永远载入了世界战争历史的史册。

为何称之为最惨烈的战役呢?

一、碧蹄馆一战,平壤之战胜利后,日本主力向后撤退,于是李如松派查大受率领50骑兵前往王京方向侦查侦查。结果与日本的前哨部队遭遇,前哨战经历五个多小时,日军三千人竟然没有吃掉这五百人的骑兵,随后明军的后续部队两千多人赶来,这两千多骑兵就是辽东铁骑,而日本方面不知情况,以为是明军主力部队,后续曾兵3万6千余人,日本主将——第六军团指挥官小早川隆景认为,这是明军总攻的前兆,消灭眼前这支孤军是在明军总攻之前消灭其有生力量的绝佳战机,他计划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这支明军,在短时间内迅速结束战斗。


战斗开始,李如松以本部多为将领亲随,战斗力最强,亲自领兵突击在砺石岭西部布防的粟屋景雄部三千人。明军先以神机箭覆盖射击,日军以火绳枪前出对射,明军乘势以骑兵冲锋,粟屋景雄部日军抵挡不住,退往砺石领山上。然而该处隘口两侧山丘延伸同样为碗状,明军前行之际,左侧翼则暴露在新院店丘陵及其砺石岭突出部,在此隘口右侧布防的井上景贞乘势从山上冲锋,袭击李如松部左翼。而借此机会,败退至砺石岭上的粟屋景雄也率军反扑,李如松部陷入数倍日军夹击之中。


此时小早川隆景绝没有想到,自己吞下的不是一块肥肉,而是一块烧红了的烙铁。被包围是由明军副总兵李如松指挥的3000辽东铁骑,曾经在关外与沙漠蛮族较量过的百战雄师,明军精锐中的精锐。次日李如松得知前锋交战,率领10名亲信赶到战场。就此明日双方大规模的遭遇战大响,这就是有名的碧蹄馆遭遇战。


三千辽东铁骑与包围自己的3万6千日军激战一昼夜,日军硬是没有消灭这只部队,第二日,李如松副将杨元率领两千骑兵赶来,直接进攻日军侧翼,这是日军阵脚大乱,本来就激战一天的日军,已经人困马乏,属于强弩之末,无力发动下一次的进攻,结果又来了两千多明军援兵,日军只得撤退。就此碧蹄馆遭遇战结束。此战,李如松报称明军阵亡二百六十四人,斩获日军首级一百六十七人;但从碧蹄馆之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来看,这个数字似乎不太符合实际情况。有考据认为明军的“阵亡二百六十四人”应该只是李如松直属部下伤亡。

二、史学考证

但是好多学者根据多方面的史料考证,而明君真实的伤亡应该在一千多人左右,而日军的伤亡人数则是3千多人,但是多方学者都认为碧蹄馆一战,是明军失利的一方,因为没有达到侦查的目的,并且使下一目标的作战计划落空,没有达到真正驱逐日本的目的。


因为明朝的总兵力才4万余人,战略目的被敌人发现,就很难在实施下一个战略进攻。但是日本也因碧蹄馆之战,领教了明军的真实军事实力,使之日本侵朝以来,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日军也失去了与明军野战的信心。是14万的日军面对4万明军,只能龟缩在城里而不敢与之对战,于是双方在汉成一线展开对峙,使战争进入僵持阶段。

柳成龙奏章:“是日(二十七日)晓,查总兵与防御使高彦伯驰到昌陵近处,贼多设伏于山谷间,先出数百余人诱引,总兵挥军掩击,贼披靡散走,斩获殆尽,彦伯军亦多射杀,欲引退之际,贼后队大兵继至……”  


后来李如松又密令查大受率领700骑夜袭龙山大仓,一夜之间把日军的粮食烧的干干净净,结果全线日军崩溃,促使日军与朝鲜和明朝停战义和。这一招也真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后来李如松归国,参与对蒙古的作战,又是率领两千多奇兵被围,据史料记载很有可能是被叛徒出卖,败露了这次军事行动,结果战死沙场,一代将星就此陨落。在李如松死后,李家已经没有了灵魂式的人物。辽东铁骑也就此衰落。

三、铁蹄激战

辽东铁骑能够如此勇猛,主要有一下几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家对辽东铁骑这只部队可谓是花了重金,不论是装备还是待遇都要优于其他部队,再一个就是,从历次的战斗中,李如松不论担任什么官职,都是亲身一线,带头冲锋,将有必死之心,使无贪生之念。李如松也算是明朝的一个名将,悍将。明史对齐评价,将门有将,得无愧乎。也是对李氏家族和李如松的最高评价。


“近日碧蹄被擒天兵,连续还来,提督亦以此为喜” --------吴晗

最后

为牵制后方明军,小早川隆景命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筑紫广门部5000人由新院店丘陵右侧绕出,顶着明军火炮射击,前赴后继突向望客岘。其本队则接替粟屋景雄部,立花宗茂部接替井上景贞部,保持对李如松压制,而粟屋景雄、井上景贞两部则乘势北上,逼近高阳近郊约九百米处,绕行至碧蹄馆西部隘口,试图包抄至明军侧后。眼见日军势大,李如松亲自殿后,退往望客岘,此时杨元部赶到碧蹄馆与李如松部汇合,封堵住望客岘与高阳之间的隘口,而此时宇喜多秀家部前锋户川达安也率军赶到砺石岭,眼见日军援军不断赶到,已经无法阻挡日军向两翼迂回的李如松,用辎重填塞道路之后,放弃碧蹄馆退往坡州,结束了这次仓促进行的遭遇战,为后人所铭记。

8

碧蹄馆之战是万历朝鲜之役中一场日军企图对明军的一场伏击战,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双方在当时朝鲜国都西北的碧蹄馆会战。

日本方面的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与由李如松、查大受、高彦伯率领的明朝及朝鲜联军相遇。明日两军在碧蹄馆(位于汉城以北十五公里一座小山丘上的驿馆)激战整整一日,最终以双方脱离接触而告终[1]。

由于中日朝史料的重大差异,此役在后来又成为争议颇多的神秘之战。 关于此战有中日遭遇战,日军诱敌伏击战两种说法。所以对于此战结果中日朝史书记载在过程细节上有很多不同和分歧。

名称

碧蹄馆之战

地点

朝鲜国都西北的碧蹄馆

时间

1593年正月二十七日

参战方

明朝、日本丰臣政权

结果

明军突围

战前形势

明军方面

1593年初,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明朝的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李如松的指挥下大举南下,日军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明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开城)五道(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镜)的大部分地区重回明、朝一方的掌控之中。

碧蹄馆之战

二十日,明军先锋李如柏、李宁所部进入被日军放弃的开城。二十三日,李如松率明军主力到达,开始救济灾民,安定人心。

日军方面

十八日,日军放弃开城,各部相继南下,二十二日进入王京[2]。 重镇平壤一战即告失守,这消息震惊了所有在朝日军。坐镇王京的侵朝日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紧急会同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等军监三奉行和南撤的诸将领召开军议,商讨迎战事宜。与会日军将领分成笼城和出击两种意见,石田等三奉行主张笼城据守,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加藤光泰等武将则坚决要求出城决战,最后出于城内军粮不多,难以长期坚守的考虑,出击派的意见在军议中占了上风[3]。而西国猛将立花宗茂得到隆景“立花家三千士兵足以匹敌他家一万(立花家の3千は他家の1万に匹敌する)”的赞誉,被委派出任先阵。


9

不仅仅是碧蹄馆之战是惨胜,连整个明朝援朝都是惨胜。大家不要被明朝那些事之类的小说蒙骗了。日军没有那么弱,明军也没有那么吹的强。我们可以从整个中日之战日本没有死一个有名的大名。而明朝损失巨大,特别是最后一战,中朝两员水师统帅阵亡,日军未死一个有点段位的将领,死的都是小虾米。谁再说日军没战斗力,是村斗,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战果摆在那儿,正视敌人才能百战百胜!

10

战术上来说,明军是大胜,因为明军只有三千,而且还是被埋伏和包围的情况下,能够大部分全身而退就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战略上来说,明军这一战是输了的,因为经过此战,明军士气降低,无力也不敢继续进攻了。

反观日军,出动上万人埋伏明军,且几乎形成包围的情况下,还让其全身而退,实在是难堪。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