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颠倒后就不押韵了,诗歌是必须要讲究韵律的。


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 古人的生活就是诗,目睹大好春色可以吟诗,送别朋友也可以写诗,就算是常人不那么开心的事情,到了诗人笔下也别有一番风味。今天我们要赏读一首唐代诗僧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苍松之下,诗人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踪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诗人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没能遇到有感而作的一首诗。贾岛,与我们学习过的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因为诗歌风格清苦,喜欢刻意苦吟,被诗歌所奴役,人称“诗奴”。文学上经常使用的“推敲”一词就来源于贾岛。 有一次,贾岛去长安城郊外去拜访一位朋友,友人不在,贾岛就留了一首诗给朋友。中间有两句诗这样写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第二天,他骑着毛驴回长安,在路上忽然想起昨天的诗里“推”字好像不妥,或许改为“敲”更好。贾岛就一边吟诗,一会儿做推门的动作,一会儿做敲门的动作,浑然忘我。街上的人看到他的样子,都十分好笑。这时,正在京城为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贾岛还沉浸在自己的诗歌中,居然闯进了仪仗队。官差就把他带到了韩愈面前。韩愈问他为何乱闯,贾岛就把自己的诗念给韩愈听,并说了“推敲”之事。韩愈听完,很感兴趣,思索片刻,韩愈说:“‘敲’好!即使朋友不在家,你也要敲门,代表你是知礼之人,再者,‘敲’在静夜无声中带来声响,不是更活泼吗?静中有动。”贾岛听了,连连表示赞同。韩愈不仅没有处罚他,并且两人因此结识,而成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写诗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这首诗不仅简炼,而且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得知不在,也就自然扫兴而归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二问三问,应该说了很多话,但诗人写得非常简单,用简单写复杂,越发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情谊深切。而且这三番答问,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希望变成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到了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如何能用大道至简的笔法写出内心最深沉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品味贾岛的深情: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最佳贡献者
2

诗要怎么改?

这首诗可以颠倒,也不可颠倒。这里其实是诗要怎么改的问题。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先说不可颠倒

1.落韵

简单的挪移,就不押韵了,去、处在《平水韵》去声【六御】,中,不押韵。

知识点:去、处两个字在平水韵去声【六御】和上声【六语】里都有,意思不一样 ,大家不要搞错了。

2.节奏

绝句虽小,亦有起承转合,扬抑顿挫。

松下问童子,一喜一扬。

言师采药去, 一忧一抑。

只在此山中,又喜又扬。

云深不知处,再忧再抑。

节奏是扬、抑、扬、抑,改动以后会破坏节奏。

3.结构 这首诗一句问,三句答。

童子的回答清新自然,逻辑清楚,打乱以后还能表达明白吗?

4.名人名作,自取其辱。

没人做这种事……

再说可颠倒

1.关于改诗

作品一般都是修改的而成,贾岛更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感慨。

有时为了一个字整句话、甚至整首诗都要变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改这首诗不为逞能,更不想自取其辱。只是和诗友探讨一下,必须用‘’处‘’这个字作韵、还是保留基本原义的情况下,怎么改诗,改后会是什么结果。

2.怎么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原节奏是扬、抑、扬、抑比如改为:扬、抑、抑、扬。扬、抑之后第三句再下一层,继续抑,然后第四句扬起,如有余味最佳。当然还有其他变化。

一问三答,可以打破看看效果。

3.哪个结果好一些

(1)一问二答三看四想(含问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举目白云深,仙踪竟何处?

扬抑抑抑

(2)一问二三答四动作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今日白云深,遥指翠微处。

扬抑抑扬

(3)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今日白云深,应在峰高处。

扬抑抑扬

(4)一问二答 三动作四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遥指白云深,人在白云处。

扬抑抑扬

(5)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莫怪白云深,人在云深处。

扬抑抑扬

(6)一问三答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是白云深,无人知何处。

扬抑抑抑

…………

不写了,这些可以说明问题了,可以看出,虽然诗料一样,但是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效果。

贾岛作为‘’苦吟诗人‘’,这些变化的都是他挑剩的。但对初学者而言,做到这一步并没有什么羞愧的。

我们写诗、改诗就是如此,从众多选择中挑出自认为最好的示人。


结语 4S管理

很久以前,风行过‘’4s‘’管理,搞什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其实作诗不也如此?

1.学问好见识多,搞来一堆诗料。

2.根据主题,有用的留下,没用的扔掉。

3.放在合适的位置,这一步好难呀!有些知识不高的人,这个能力强,就能做出比高知好的诗。

这就是‘’饱学士、状元郎,作诗未必胜厨娘‘’。

4.更难了,到了一定层次,作诗就水到渠成。

……胡言乱扯,北阮晒衣,南阮晒褌,自是俗人,聊复尔耳。欢迎留言指正!

@老街味道

2018-2-14

3

你颠倒一下试试?也没什么不妥!前者童子说:师傅就在这山上采药,可是山太大,我不知道他在哪?后者,山太大了我不知他在哪?但是肯定在这山上。贾岛就愿意整这事!比如推、敲的典故,如果换成李白肯定是“僧破月下门”。杜甫就会说“僧叹月下门”白居易必然写“僧入月下门”。贾大诗人岛有点“娘炮”

4

《寻隐者不遇》这是贾岛的一首有名的古诗,文学上有“郊寒岛瘦”。我想这“瘦”就是高度凝练!言简意丰吧。《寻隐者不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诗。经过千年的沉淀,在人们心中已经形成定势。有些人却突发奇想,想改变一种思维方式,想超越古人。以探求者去颠倒这首诗后两句,往往会得不偿失。

《寻隐者不遇》是采用问答形式。一问三答。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我们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一般布局时,都要注重一下文章的“起、承、转、合”

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是用问起。直接发问。寻隐者历尽千辛万苦寻访世外高人,终于见到古松参天之下,有一个童子,寻隐者欣喜若狂。终于看到希望。这“松”字,暗含隐者风骨,更多的是作者的钦慕之情。

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是承接上句问而做出的简洁回答。我的师傅采药去了。这就令寻隐者有一种扑空的感觉,而采药更增添了神秘色彩,这是什么样的仙山令人遐想。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这是转。当寻隐者失望之时,童子的回答又使人看到了希望,我师傅没远走,就在这山中了。

第四句“云深不知处”。这是合。结句点题,扣住题目“寻隐者不遇”。最后一句又使寻隐者感到一片茫然。又不知到哪里去找了。希望又一次落空。

这样布局巧妙,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如果三、四句颠倒,不太符合逻辑推理。本来慕名者也是寻隐者满怀希望而来,第二的回答已令寻隐者失望,但如果说出云深不知处,那么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位高人是云游四海去了,无法找到了。这就如同一盆冷水泼下。让人绝望。这也不符合童子的朴实单纯的品性。“只在此山中”。放到最后,这样可见这童子在故弄玄虚,他的师傅出去,应该是有所交代的。让人感到童子的虚伪。这境界全变,人性扭曲。高人也因此抹黑。

而原诗,“只在此山中”给人希望。“云深不知处”。则烘托山深,更衬托高人居处。情、景交融。大繁至简。这也是贾岛高明之处。

再则三、四句颠倒,也不符合诗的韵律要求,出现落韵现象,本来好好的诗,变成一首打油诗。这难道是笑谈吗?现实中往往这类人很多。像恶搞红色经典一样。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5

从写诗的格式规范方面来说的话,写诗是要押韵的,这是写诗最基本的要求,最后两句颠倒之后就不押韵了,这样的话,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

如果从描述意境方面来说的话,“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描述的意境是,隐者踪迹由童子附近的松树下逐渐扩散到山海云霄,营造出一种绝世隐者缥缈天地,超然世外的形象,让人心生向往想要一睹风采。如果变为“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话”,意境就变为把缥缈天地间的隐者给拉回到山中来了,格局变得小家子气了,也就没有了之前这种飘忽天地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感。

答题不易,希望各位观众老爷能赏个赞,多谢啦!

6

贾岛诗: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简单回答:

先说后两句不能颠倒。这首诗是压仄韵,子,去,处都是仄声字。我学问不深,不知平水韵,但普通话都是仄声,押仄韵就要仄结尾,所以不能换。其次,作者深入深山,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去,被眼前谷翠山壑,云雾迷漫的景色所惊艳所陶醉,也赞赏采药人的艰辛和毅力,感叹隐者生活的神秘。用今天的话说,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对隐者品位敬佩。所以最后一句是加强语势。如果换了,作者寻隐者不见,所感觉到的只是惋惜和惆怅。

最后说可以改,意思也不变,也没什么大了不起的。念一下,也很顺口。但细琢磨,有区别,说明诗作者在用词谋篇方面的能力。

7

先直接说答案吧:不能改。

《寻隐者不遇》是唐朝诗人贾岛的名篇,我从许多地方都看到有人问这首诗最后两句能不能颠倒,许多人从合辙押韵的角度来分析,那当然是不能颠倒的,但是,普遍认为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唐诗三百首编入五绝),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而且贾岛是什么人?能跟韩愈大大玩推敲的诗人,要推敲格律那还不简单嘛,所以若要从合辙押韵这方面来分析,恕我直言,没有多大意义,意境什么的也不多谈,这首诗之所以传唱千古而不衰,其妙就妙在结构,而这个意境,一旦打乱顺序,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先看诗: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最简单来说,从小老师就教我们,写作啊,要讲究个起承转合,这一首小诗共4句,起承转合是怎样的呢?

松下问童子:这句起,一棵松树,两个人,虽然只提到了童子,但是我们都知道这里面省略了主语“我(贾岛)”,贾岛在一颗松树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到哪里去啦?

言师采药去:这句承,承接了前面一问,交代了问话的内容和原因,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贾岛势必会问去哪里采药了,就没必要写出来,直接转到下一句。



只在此山中:这句转,可以想象一下,有人跟你问路,说太古里怎么走啊?你肯定是一边说就在那边,一边用手指着方向,童子想必也是一样,一边说只在此山中,一边指向茫茫大山之中。

云深不知处:这句合,如果是拍电影,镜头顺着童子手指的方向,定然慢慢拉远拉长,把这座山的高耸入云体现出来,而贾岛此时必然也问了许多问题:师父去哪了?到哪里采药了?在山顶还是山脚?在前山还是后山啊?

讲道理,贾岛也是运气,遇到个脾气好有耐心的童子,要遇到我这暴脾气,跟你说了师父不在就是不在,你还叨哔叨问个没完你试试?



整首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地点、人物、事件、范围,最后还有一句留白,言下之意就是:反正就在这烟云茫茫的大山里,你去找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就叫开放式结局。如果贾岛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导演,只用4个镜头,不但把这段对话写得活灵活现,更把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隐者的世外高人的模样嵌入了观众的心里,他仿佛就和眼前这座巍峨山脉融为一体了,在我们心中,真正的世外高人不正是这样的吗?

假如把最后两句颠倒,则:“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读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但起承转合的结构乱了,逻辑就不通了。而且以“只在此山中”结束,就缺少了“云山不知处”的开放式结局,观众的思维空间就被局限了,作诗画画拍电影,要懂得留白,而不是密密麻麻的信息轰炸。




8

《寻隐者不遇》,是“苦吟派”诗人贾岛的名作。何为“苦吟派”诗人?即作诗字斟句酌,善于推敲,长于某篇布局,“造语费力”。想必大家都应该知道,“推敲”一词的诞生,正是拜贾岛所赐。如果此诗后两句可以颠倒,颠倒后效果更好。那么作为一个尤其擅长推敲的苦吟派诗人,贾岛早就自己动手将后两句颠倒过来了,哪还能留机会给我们在这里“推敲”这个颠三倒四的问题?


这首诗后两句,显然是不能颠倒的,原因如下:

1、首先呢,诗歌是讲究“音乐美”的。一首诗,绝不是简简单单文字的堆砌,其节奏如何,平仄如何,押韵如何,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把握好诗歌的音乐美,一首诗读起来才能是朗朗上口。若此诗后两句颠倒过来,最起码的,二四句不再押韵,严重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

2、本诗是一首问答诗,每句之间有严格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不是随便就可颠倒的。此短诗之中,暗含了“三问三答”。

第一问,诗人问:你师傅在哪?第一答,童子答:采药去了!

第二问,诗人问:采药在哪里?第二答,童子答:只在此上中!

第三问,诗人问:在山中哪里?第三答,童子答:云深不知处!

短短四句,却暗含了三问三答,不愧是苦吟派诗人的代表,练字练句十分精炼!明白了这三问三答,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后两句不能颠倒。

3、此诗简单的四句,却层层深入,包涵了情感的起伏变化,将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松下问童子”,此时的诗人刚刚拜访到此,因为将要见到隐者,所以内心是愉悦的,充满期盼的。结果童子“言诗才药去”,诗人一下子就有些失望。在哪采药呢?诗人不死心地问,心想既然来了,怎么样也得见见隐者。一句“只在此上中”,让诗人多少又有了些希望,谁知刚刚有了点希望,一句“云深不知处”又让诗人燃起的希望之火破灭了。闲云渺远啊,看来今天是无法相见了。诗人那无限失望、失落之情无限延展到了云层深处!

4、以“云深不知处”结尾,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渺远的意境,给人无限的遐思。也衬托出了“隐者”果然乃隐者,采药在那山高云深之中。也暗暗透漏出诗人对隐者的羡慕——诗人为什么要拜访隐者?自然是对隐者的生活有所向往,而得知隐者在那云深处之中,享受那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怎能不更加羡慕隐者?

综上几点,所以说此诗后两句不可颠倒。我们不一定有苦吟诗人贾岛那么善于推敲,他留给我们的,一定是他推敲多次后的最好结果,我们无需“颠三倒四”!

9

中文是十分强调语序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强调的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如果倒过来,强调的就是肯定在山里。结合题目来看,显然前者更贴切。

类似的例子比如李鸿章把奏折里的“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一样的道理。

好好体会吧

10

一是平仄韵律不可变动,二是后三句是童子的回复,省去了访者的提问,循序而来,不可颠倒。过程就是:你师傅呢?采药去了;在哪里采药呢?就在这座山中;山中的什么地方呢?白云深处不知道的地方。颠倒了就是在叙事时颠三倒四。另外,有的读者也回复了:哪首诗的最后两句能颠倒?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