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这就是明朝的骨气。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时起兵推翻元朝打出口号就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正因为如此,既使明朝到了后期即将亡国,也从来不拿女人做文章,当时人们有一种和亲就是辱国的意识,堂堂明朝公主外嫁藩国是绝对的耻辱,宁可战,绝不和亲。
明朝疆域图
由于清朝修《明史》极尽诋毁、抹黑、污蔑之事不胜枚举,现代人看到的《明史》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篡改,所以,在许多国人眼中,明朝似乎是一个很窝囊的朝代。其实不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一、明朝在当时的世界上具有无法撼动的霸主地位
明朝国祚276年,期间有三大盛世。即明初长达70年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中间有弘治中兴,最后有隆万盛世。
明成祖朱棣(永乐帝)
其中长达五十四年的隆万盛世(1567——1620)较少为人提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一段开明、开放、繁荣、稳定的辉煌时期。“隆庆开关”后,明朝出现一个全面的开放局面,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 涌入中国,共计约5亿两。因此,这段辉煌的历史也完全值得今天的国人骄傲与自豪。
明穆宗朱载坖(jì)(隆庆帝)
明朝在军事上非常强大。明成祖朱棣曾五次远征漠北,每次都是大军五十万,这种规模还如此高频率,除了明朝是绝无仅有的。明代曾经有5次对外战争,都以全胜告终,这一成绩也是冠绝中国历朝历代。
一是明成祖朱棣远征安南(越南),以碾压式的胜利结束了战争。二是1521年——1522年与葡萄牙之间的一次战争,一战屯门,二战西草湾,均战胜了葡萄牙。三是1592年——1598年爆发的万历朝鲜战争,明朝军队跨国出战,在朝鲜半岛击败了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使得日本在300年间不敢染指朝鲜半岛。四是1633年与荷兰进行的料罗湾大海战,明朝军队在郑芝龙的帮助下,击败了荷兰与海盗的联军。五是1637年,明朝军队在广州击败了侵入中国内河的英国船队,迫使英国赔偿白银2800两。
这5次外战中,除了第5次规模较小外,其余几次外战规模都比较大,明朝军队取得了全胜的骄人战绩。特别是第4次和第5次,都发生在明朝末年。明朝统治摇摇欲坠之下,竟然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二、明朝皇帝代代相传,历代君主都具有血性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是九个大一统王朝中所仅有。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从未向外族低头,永远昂首,这就是最有骨气的大明王朝,称之为“烈明”。
为使后代皇帝必须重视边防,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距离九边之中的山海关、蓟门、大同都非常近,一旦边关有漏洞,虏骑就会直逼首都,就被称之为“天子守国门”。明朝皇帝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节操,即便是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的明英宗,也非常有骨气,无论如何对他威逼利诱,始终不投降(比较一下宋朝的徽钦二帝)。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明英宗朱祁镇
不论明英宗还是崇祯帝,几场在京城打响的大战中,都为后人展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与江山同在”的风采。而当大势已无法挽回,明朝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崇祯拒绝迁都到江南的建议,在送走太子、敦促后妃自尽、亲手斩杀公主后,上吊自杀,被称之为“君王死社稷”。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和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又说出了怎样的话呢?我们不妨对比一下。
明思宗(崇祯帝)煤山上吊
大明覆灭已成定局,崇祯遗书:“朕自己摘下冠冕,用头发遮住脸愧对先人,贼子们可以随意蹂躏我的尸身,但不要伤害任何一个老百姓!”这种气节的确使人敬佩不已。
日本占据东北后,满清统治已失去了最后的尊严,溥仪为了皇帝的虚名,竟然说道:“不论日本人在东北屠杀多少人,也不管他们抢走多少煤和粮食,他们不让我继续做清朝的皇帝,对于这一点,我是无法甘心的。”
三、从王公将相到普通布衣,明朝殉国死难人数之多、抵抗之强、遗民之多都是历朝最强烈的
早在京城沦陷的前一日,忠于明朝的大臣们便已掀起了殉国的浪潮,他们比自己的君主更早一步走向死亡,以此表达殉国之志。而殉难“比率”最高的,却是明王朝皇宫里的宫女们,城破之夜,选择自杀殉难的宫女,先后多达数百人。直叫诸多降将降臣羞愧万分。未死在北京之劫的忠臣们,大多在南明政权时期以身报国。
崇祯自杀后,明朝亡国了吗?并没有。接下来的南明旗帜不倒,继续反抗清朝。即便是南明亡了后,也一直不断有反清复明的声音。
公元1645年,清军多铎率军围困扬州,史可法率四千亲兵坚守孤城,面对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境,他誓死坚守。后来清军攻破扬州城,多铎再次劝降史可法,史可法大笑一声说:“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于是壮烈殉国。清军进入扬州城,进行了疯狂屠杀,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扬州史公祠史可法座像
到了南明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以死相殉的人就更多了,成千上万名字都已经湮没的人物,数不胜数。所有这些人,或为封疆大臣,或为布衣文士,国难之时,他们皆临危不惧,挺身赴难,百屈不挠,杀身成仁。
《明遗民录》作者孙静庵所著《异史氏与诸同志书》中说:“又思宋明以来,宗国沦亡,孑遗余民,寄其枕戈泣血之志,隐忍苟活,终身穷恶以死,殉为国殇者,以明为尤烈。”
被誉为南天一柱的李定国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烈士与遗民数量最多,事迹也最壮烈,但被刻意埋没与遗忘的程度最深。现在的人但知宋亡的崖山,但又怎知明亡时类似崖山的壮烈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