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文帝削藩:朱棣不一定会造反;

建文帝不削藩:朱棣没有理由造反。

削藩这件事,原则上没有问题。朱棣造反成功后,他也在削藩。就连朱元璋在洪武后期也在削减藩王权力。

但是朱元璋和朱棣的削藩,强调的是削减藩王的权力;朱允炆则是将藩王削爵为民,爵位俸禄一并削除,往里死逼。

所以,逼迫朱棣造反的,并不是所谓的削藩政策。而是朱允炆对他的态度,削藩只是一种手段。朱允炆的目的是让这些叔叔们都去死,或者生不如死。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对册立新天子的意图很明确的:

册立一个新天子,而这个人和藩王与功臣集团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确保天子的威严。

所以,藩王是不行的,与功臣集团有关系的人也是不行的。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是这个目的。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不是废话吗?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其实还真不是。

朱标有五个儿子,符合继位条件的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朱允炆只是庶长子,只因他的生母吕氏成为继妃,年纪比正牌嫡子朱允熥大,才被册立为皇太孙。

册立朱允炆,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有外戚干政的问题。而册立朱允熥就不行,因为他的背景太复杂。他的生母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常氏和蓝氏家族作为明朝开国的军功集团,而且又是朱允熥的外戚。如果立朱允熥为太孙,大明会不会覆倒东汉外戚干政的悲剧?

所以,只有册立朱允炆才最合适。因为他跟军功集团没有什么联系。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针对藩王的。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他也不符合继位的条件。

解决了正统的问题,朱元璋又干了两件事。

第一是,削弱藩王的权力。大幅度削减藩王的俸禄,只保留原有俸禄的五分之一;藩王职权也大幅度削减,兵马和钱粮收归布政司和都指挥使,藩王和官员相互监视。而不是藩王统辖地方官。

比如朱棣起兵时,他的封地也仅有北平一地而已。统辖三卫兵马,还不到两万人。就这都算是强的了,中原和江南的藩王还不如他。

第二是,破坏功臣和藩王的关系网。主要的手段就是杀功臣,毕竟儿子都是自己的骨肉,舍不得杀。

前面提到的蓝玉,不仅跟朱允熥有关系,并且还是还是蜀王的岳父。留着蓝玉,他会不会造反搞掉朱允炆,拥立朱允熥?或者蜀王?这是有可能的!朱元璋在册立朱允炆后,立即就处死了蓝玉,在斩首时还特意让蜀王从成都赶到南京观刑。难道这是朱元璋无聊吗?非也,杀鸡儆猴罢了,警告藩王而已。

还有冯胜,他是周王的岳父。周王曾因私下离开就藩的开封到凤阳与冯胜会面,导致朱元璋大怒。留着冯胜,他会不会拥立周王,搞掉朱允炆?

还有傅友德,他是晋王的亲家。晋王在藩王中排行第三,仅次于太子和秦王。秦王不被朱元璋宠爱,而晋王则是仅次于朱标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朱元璋杀掉傅友德,警告晋王,同时也警告了朱棣,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经过朱元璋这么一折腾,朱棣其实已经没有能力造反了,即使要造反,也要掂量掂量。

但是朱元璋这么干,他是希望藩王都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藩王的身份,老老实实的辅佐朱允炆。同时也希望朱允炆能够跟叔叔们和谐共处,大明朝要想稳固,没有藩王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只不过被朱允炆这么一闹,平衡被破坏了。而他又没有能力摆平这种失衡状态。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朱棣的处境非常被动。从建文元年到建文三年,朱棣能掌控的区域仅限于在河北,藩王中也只有宁王支持他。

朱允炆以绝对实力压制朱棣,朱棣拿什么跟朱允炆斗?如果不是朱允炆压制的太狠,尤其是湘王自焚事件,朱棣是不敢造反的。绝对实力摆在那里了。

但是,朱允炆做的太过火了。虽然号称“仁孝之君”,实际从他身上,却看不到半点的“仁孝”的影子。朱允炆干的事,明摆的就是要逼死朱棣。朱棣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个死。朱棣岂能不反?

更为关键的是,朱允炆重用的那些人,都不是干正经事的料。如果真的要削藩,就应该下决心,先拿掌控蒙古骑兵的宁王、燕王下手。而不是听黄子澄和齐泰的意见,拿无关痛痒的代王、周王、湘王等藩王开刀。

朱棣能盘踞河北三年,就敢不需要任何后勤,绕过山东直插南京。完全是因为他掌握了朵颜三卫,大明最精锐的骑兵部队。

更不应该新君登基,就把朱元璋留给他的老班底,拆的干干净净。导致最后,全国武将坐视朱允炆与朱棣争斗,连太监都不支持他,岂能不败?

所以,如果朱允炆什么都不干,维持朱元璋的制衡策略,朱棣想造反,其实是很难的。他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造反。

朱棣盘踞河北,连他自己都有点绝望了。而朱棣能造反成功,完全是因为摊上了朱允炆这么一个庸君。

庆幸,赢的太侥幸了。

最佳贡献者
2

建文帝朱允炆上位皇帝之后,不论削藩与否,他的这位四叔朱棣都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如果你削他的藩,他跟你急,他会破釜沉舟的顽抗下去。如果你不削他的藩,任其发展,到最后还是尾大不掉,时刻威胁朱允炆的南京政府。这也是任何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所以说,削不削藩,对皇帝朱允炆来说都是很矛盾的。

题主所说如果朱允炆不削他四叔朱棣的藩,朱棣是不是就不会争夺皇位的观点,我认为是不符合逻辑的。

朱元璋选定长子朱标为自己接班人的事情确定下来之后,其他儿子基本都能够坦然接受,毕竟太子朱标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是真正的实力碾压,众多弟兄也无话可说。朱标继承皇位乃众望所归,是既定的事实。

但是,太子朱标却在人生巅峰时期患病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曾经美好的规划。另外太子位置的突然空置对众多儿子们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说实话,每一个儿子都想成为太子,都想成为大明王朝新的继任者。

但是朱元璋随后的做法却是让儿子们大跌眼镜。他并没有在自己众多优秀的儿子里面选取接班人,而是把朱标儿子朱允炆推到了风口浪尖,让这个根本不能服众的年轻人做了自己的接班人。

选择朱标为接班人,大家自知技不如人,无话可说,心服口服。但是立朱允炆作为皇帝的接班人,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则是怨声载道,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说服大家,为什么选择朱允炆。

就这样,大家在老爸朱元璋铁的手腕下,不得不承认现实。不过从此也埋下了分裂的祸根。

所以说即使朱允炆上任之后,对他四叔朱棣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恐怕他这个四叔也不会放过他。燕王也会找出各种理由讨伐自己这个侄儿。因为他始终觉得,他应该是坐在皇帝宝座的那个人。

我们说建文帝削藩是对的,只不过时间有点仓促了,如果他能积蓄一段时间加强自己的实力,我想他还是有获胜机会的。

那种不对朱棣削藩的妥协方案根本就靠不住。加强自己的实力,以实力取胜才是硬道理。

3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有水平,似乎怎么说都有理由。首先朱允炆不实行削藩的话,朱棣依然会反了拿皇位,因为自古以来皇位就那么一个,人人都觊觎。普通人想当皇帝也就只能想一想了,但是皇帝的儿子们可就不一样了。

虽然说皇位继承人只有一个,但是其他的皇子们也是有自己的势力的,如果把握很足,兄弟相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削藩只是给了朱棣一个由头,他因此可以造反。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朱棣造反只是个时间问题,和削藩毫无关系。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削藩,朱棣绝无可能造反,首先我们一定要看历史,而不是从影视剧中去了解朱棣这个人。朱棣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身份必然让人们认为他有反的心,无论他有没有反的心,他的身份就在那里放着呢。

很多人说朱允炆软弱无能,并且太过善良最终才丢了皇位,那么真实的历史是这样吗?朱元璋尸骨未寒他就已经开始杀害自己的叔叔们了,举个例子,周王被流放,湘王被逼无奈自焚而死,谁敢说朱允炆是个善良的人?

帝王家中无亲情,朱元璋活着的时候,那样杀害功臣,他的宝贝孙子也都一直是学着呢,而且造反在文学家笔中写的往往很轻松,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复杂无比。真正的历史记载是朱允炆已经开始削藩了,朱棣才开始造兵器,这说明什么?说明朱棣在此之前压根没有想过造反,即使心里或许想过,最起码不敢干。

退一万步说,如果不削藩,朱棣哪来的由头?没有削藩朱棣便直接造反,那便是师出无名,其他藩王敢支持他吗?武将们会为其卖命吗?在太平盛世的时候,谁愿意帮一个乱臣贼子去篡位呢?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朱棣的确非常有能力,朱允炆个人能力还是差了点,并且削藩没有实行好,实际上削藩也是历史的必然,因此朱棣造反也是必然,不仅是想要皇位,更重要的是要保全自己,如果不削藩,朱棣这样的聪明人绝不会冒然造反,即使造反,成功几率也是非常的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4

分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放到整个历史层面去分析,抛去了个人化的因素,就能得到共性的史论总结!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大的削藩行动,其中有汉朝的景帝和武帝的削藩,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削藩,清朝康熙的削藩,还有就是题中所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

西汉景帝时期,晁错向景帝提出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景帝为了平息诸侯的火焰,甚至杀了晁错,但是,并没有让七国退兵,最后景帝派周亚夫,消灭叛乱七国,平定七国之乱后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最高权威,到汉武帝时期一个“酎金夺爵”就彻底削了割地藩王的势力;

唐朝从安史之乱后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朝的历次削藩,先成后败,暴露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强盛的唐王朝也为藩镇所灭,这为宋代提供了教训;

明建文帝削藩,最终引发靖难之役,朱棣(即明成祖)夺位后再行削藩;

清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平定三藩,取而代之的明清地方的布政使制度,中央政权有此最终确定了对地方的垂直有效管理。


从历次藩镇割据的情况来看,一旦地方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势力,中央必然要实行削藩,就是建文帝不得不削藩,但是,削藩之后,藩王不得不反,无论哪一次削藩,都会造反,这也是康熙后来总结的,三藩之乱,撤也是反,不撤也是反,不如早撤!

所以,如果建文帝不实行削藩,那么很可能是不想看到各地藩王逐渐做大,最终形成割据的局面,不要说,如果建文帝不削藩,朱棣就不会反,建文帝削藩之后朱棣才开始打造武器那样的话,第一,这样的历史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的,很可能是朱棣夺权后修改的历史;第二,如果不削藩,即使朱棣不反,朱棣的兄弟一个都不会反吗?朱棣的兄弟不反,朱棣的儿子和朱棣兄弟的儿子们不会反吗?

这就是为什么朱棣靖难成功后,干的第一件事反而是继续削藩,朱棣的削藩只是比朱允炆要柔和一点,但是,朱棣也确确实实削藩了。

当中央和地方有矛盾的时候,必然引发战争,如果中央力量大,那么就是平定七国之乱,平定三藩之乱,如果是唐朝之后,很可能陷入长期的战乱。

朱允炆和朱棣这段历史的诧异之处在于,明明是中央强势的朱允炆反而被地方弱势的朱棣给干翻了!这大概就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吧!必然是,一定会削藩,偶然是被反杀了!

5

削藩是一定要进行的,而藩王也一定会叛乱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从周朝开始,有了分封,就有了诸侯国,之所以分封,是因为当时的面积太大,管辖不方便,所以要有分封的诸侯国来帮助管辖国土。这些诸侯王都是有名,有权有钱的,维护这个机制的是周礼。所以再加上周天子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诸侯王对天子很尊敬,到了西周末期,周天子的实力下降,诸侯国的实力增强,诸侯国就有了问鼎中原的想法,这才有了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兼并,最后统一于秦国。

秦始皇吸取教训,设置郡县,不再进行分封!但是秦朝比较短暂,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藩王拱卫,所以他分封诸侯,开始还有异姓王,后来被刘邦一一消灭,就只剩下了刘姓藩王。藩王同样权利很大,既有军权,又可以铸钱,由于都姓刘,所以他们就有了,他能当皇帝,我就不能当皇帝的想法,这才有了七国之乱。

而到了晋朝,采用了分封,所以就有了八王之乱!后续的王朝吸取教训,只封爵位,不给实权,藩王作乱的就少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要恢复祖制,所以进行了分封,这些藩王也都有兵,有权有钱,按照以往的案例,这些藩王强大起来,造反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朱允文削藩是做的很对的,朱棣不造反他后代也会造反,即使剥夺了他们的军权,依然还是有造反的,比如宁王就是,所以削藩是必然的,只是怎么削的问题

6

朱棣为什么会反?是因为朱允炆削藩吗?

是,也不是。

如果朱允炆可以做的在怀柔一点,先削了藩,不动他们身家性命,安安稳稳过几年好日子,那么朱棣也不会反,也不敢反。

可是,朱允炆你一个黄口小儿,不仅削了藩,夺了兵权,没爪的老虎也不给个太平藩王,死的死,自焚的自焚。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

最后轮到朱棣了,此番身死家灭的下场摆在眼前,你说怎么办?

横也是死,竖也是死,横竖都是死。

所以,才会在绝境中起兵造反。

在古代,等级深严,儒家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忠君如忠父,而且当时天下刚太平不久,天下民心向太平。

朱棣身为一个藩王,起兵造反,这是令天下人所不齿的,一旦失败那就是永生永世不可翻身,钉死在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被世人唾骂。

因此,但凡朱允炆可以做的怀柔一点,朱棣不会造反,也不敢造反,况且,藩王造反,朱棣之前根本就没有成功的。

而且,朱棣不占天时(藩王造反),不占地利(当时明都在南京,朱棣在北平),不占人和,不占大义名分。

可以说没有任何牌面,如果不是朱允炆步步紧逼,再无退路,朱棣有怎么敢做这种事呢?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就是黑衣宰相姚广孝。

他是一个和尚,但是心心念念的想做一件大事,造反。

在他的坚持下,朱棣在狠下心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朱棣竟然赢了。

朱允炆可以说是,把双王四个二拆开打的那种。。

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自以为很聪明,竟然敢上台打乱他爷爷朱元璋的生前布置。

如果他肯乖乖的服从朱元璋的生前布置,别说一个朱棣,十个朱棣绑一块,都不可能造反。

随手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7

可能有些人会将西汉七国之乱联系起来,汉景帝年轻时期将吴王刘濞的儿子弄死了,这导致吴王耿耿于怀,后来晁错主张削藩而导致了以吴王和楚王为首的诸侯国的叛乱,事实证明削藩并没有错,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当时明朝朱允炆面临的局势则和汉景帝的局势有些类似,都是诸侯王手握重兵,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为了巩固中央的统治加强集权专制,削藩是势在必行之举。

其实朱允炆和汉景帝比起来,又有些不一样,汉景帝时期的诸侯国已经历经了三朝的发展和壮大,而且强大的诸侯国不少,他们俨然成为了国中之国;而朱允炆时期,手握重兵,实力强绝且镇守边疆的有辽王、宁王以及燕王,其它的诸侯王并不会起到太大的阻碍,就算是后来削藩,也就仅仅只有燕王靖难起兵,而辽王和宁王虽然也重兵在握,却还是选择了退让,毕竟和朝廷争斗,胜算并不大,燕王的反叛是经过姚广孝的多方挑拨,在局势危在旦夕之时,而无奈的决定,因为燕王心中是没有底的,虽然不否认他想成为皇帝,可是实力并不足以挑战中央,如果不是因为削藩的藩王有不少都落得惨淡下场,甚至同母胞弟周王还举家自焚,让燕王感到彻骨的寒意,相信朱棣起兵反叛的可能性并不会太大。

所以笔者认为,如若建文帝朱允炆不主张削藩,最终的结果是燕王隐忍不发,镇守北平,好好的做他的王爷,靖难之役不会存在,可是诸侯王的势力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壮大,终将挑战中央皇权,所以说来说去,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朱允炆同意削藩的举措笔者是赞成的,可是他的智囊团都是一群理想主义的书呆子,需要为建文王朝的覆灭而承担主要责任。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8

不削藩朱棣一样会造反,只是会有其他借口,这只是时间问题;削藩这只是个导火索;汉景帝削藩引起七国之乱,刘濞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汉景帝杀了晁错刘濞也没有退军,清君侧只是借口,赶汉景帝下台才是目的;同样,朱棣只是拿削藩做借口,实际上他早早的就准备武装力量谋反了,他不服朱允炆,手中还有兵权,这种优势得尽快用。

9

历史上有三次是削藩,引起了大动乱,第一次是在汉朝,汉朝的时候,景帝的时候实行了削藩,最后的结果是七王之乱晁错被杀,虽然七王之乱平定之后,但是汉朝当时也算是元气大伤。

第二次就是靖难,明成祖最后取得了天下,朱允文下落不明。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不清楚,反正记录的是朱允文的过失,就是激进式的削藩,最后导致明成祖造反,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如果不削的话,可能不会造反。但是真相是什么呢?不清楚,既然提出削藩,肯定是因为当时已经影响到了中央集权的问题,所以前不削和反不反,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第三次削藩是在康熙朝,最后导致吴三桂反,半壁江山落入吴三桂手中,最后总算平定三藩,完成了真正的有效统治

有效完成削藩的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为什么后世两位都没有采用呢?这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推恩令没有采用,相信其中肯定有限制。

10

朱棣有造反的心,但没有造反的胆。

其一 1385年,朱元璋从民间选出十名僧人分给各地藩王,讲解经荐福,朱棣后来的谋士姚广孝就在其中。自从朱棣选了姚广孝后,姚广孝天天劝朱棣造反,一直从1385年朱元璋建在时讲到1399年朱棣造反,其中间隔14年从未有过间断,但朱棣在姚广孝的整日催促下,虽动过造反的心,但一直没行动。

其二 造反是一种高风险但高回报的事情,一旦成功万里山河收入囊中,一旦失败家破人亡,这个道理朱棣不可能不懂。朱棣本来就看不起朱允炆,认为一个小孩而已,为什么就能得到他梦寐以求的位置,史书中也记载朱棣轻视朱允炆的做法,比如拍打朱允炆,用鄙视的眼神看朱允炆。但无奈,朱棣家中有几个儿子,几个老婆,还有一大批跟随他兄弟,一旦造反失败,自己家破人亡不说,跟随自己的那些兄弟也会家破人亡,而且自己手里的兵力仅仅有十几万而已,而朝廷的兵力是自己的好几倍,基本上是没有胜算。

其三 朱棣在造反之前看过不少史籍,发现从未有过一位藩王能够造反成功。这也使得朱棣在造反前想起这一件事时,心里打起退堂鼓。要不是当初姚广孝在场劝阻,朱棣都有可能还不造反,毕竟十几万的兵力对抗四五十万的兵力,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其四 最重要的一点是,朱棣如果真有造反的胆,干嘛不在朱允炆削藩之前拉拢各藩王造反,而是偏要等到朱允炆逼到门口才造反。由此可见朱棣完全是被逼到造反的。

总之,朱棣会造反,全由朱允炆一手造成,一年之内五位藩王,四位藩王沦为庶民,一位被逼自焚而死,沦为庶民可不是放任你在南京,而是发配到荒凉的地区当庶民,一下子从藩王沦落为庶民这种落差正常人都接受不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