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削藩:朱棣不一定会造反;
建文帝不削藩:朱棣没有理由造反。
削藩这件事,原则上没有问题。朱棣造反成功后,他也在削藩。就连朱元璋在洪武后期也在削减藩王权力。
但是朱元璋和朱棣的削藩,强调的是削减藩王的权力;朱允炆则是将藩王削爵为民,爵位俸禄一并削除,往里死逼。
所以,逼迫朱棣造反的,并不是所谓的削藩政策。而是朱允炆对他的态度,削藩只是一种手段。朱允炆的目的是让这些叔叔们都去死,或者生不如死。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对册立新天子的意图很明确的:
册立一个新天子,而这个人和藩王与功臣集团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确保天子的威严。
所以,藩王是不行的,与功臣集团有关系的人也是不行的。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是这个目的。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不是废话吗?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其实还真不是。
朱标有五个儿子,符合继位条件的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朱允炆只是庶长子,只因他的生母吕氏成为继妃,年纪比正牌嫡子朱允熥大,才被册立为皇太孙。
册立朱允炆,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有外戚干政的问题。而册立朱允熥就不行,因为他的背景太复杂。他的生母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而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常氏和蓝氏家族作为明朝开国的军功集团,而且又是朱允熥的外戚。如果立朱允熥为太孙,大明会不会覆倒东汉外戚干政的悲剧?
所以,只有册立朱允炆才最合适。因为他跟军功集团没有什么联系。朱元璋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针对藩王的。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他也不符合继位的条件。
解决了正统的问题,朱元璋又干了两件事。
第一是,削弱藩王的权力。大幅度削减藩王的俸禄,只保留原有俸禄的五分之一;藩王职权也大幅度削减,兵马和钱粮收归布政司和都指挥使,藩王和官员相互监视。而不是藩王统辖地方官。
比如朱棣起兵时,他的封地也仅有北平一地而已。统辖三卫兵马,还不到两万人。就这都算是强的了,中原和江南的藩王还不如他。
第二是,破坏功臣和藩王的关系网。主要的手段就是杀功臣,毕竟儿子都是自己的骨肉,舍不得杀。
前面提到的蓝玉,不仅跟朱允熥有关系,并且还是还是蜀王的岳父。留着蓝玉,他会不会造反搞掉朱允炆,拥立朱允熥?或者蜀王?这是有可能的!朱元璋在册立朱允炆后,立即就处死了蓝玉,在斩首时还特意让蜀王从成都赶到南京观刑。难道这是朱元璋无聊吗?非也,杀鸡儆猴罢了,警告藩王而已。
还有冯胜,他是周王的岳父。周王曾因私下离开就藩的开封到凤阳与冯胜会面,导致朱元璋大怒。留着冯胜,他会不会拥立周王,搞掉朱允炆?
还有傅友德,他是晋王的亲家。晋王在藩王中排行第三,仅次于太子和秦王。秦王不被朱元璋宠爱,而晋王则是仅次于朱标的第二顺位继承人。朱元璋杀掉傅友德,警告晋王,同时也警告了朱棣,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经过朱元璋这么一折腾,朱棣其实已经没有能力造反了,即使要造反,也要掂量掂量。
但是朱元璋这么干,他是希望藩王都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藩王的身份,老老实实的辅佐朱允炆。同时也希望朱允炆能够跟叔叔们和谐共处,大明朝要想稳固,没有藩王的支持,也是不行的。
只不过被朱允炆这么一闹,平衡被破坏了。而他又没有能力摆平这种失衡状态。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朱棣的处境非常被动。从建文元年到建文三年,朱棣能掌控的区域仅限于在河北,藩王中也只有宁王支持他。
朱允炆以绝对实力压制朱棣,朱棣拿什么跟朱允炆斗?如果不是朱允炆压制的太狠,尤其是湘王自焚事件,朱棣是不敢造反的。绝对实力摆在那里了。
但是,朱允炆做的太过火了。虽然号称“仁孝之君”,实际从他身上,却看不到半点的“仁孝”的影子。朱允炆干的事,明摆的就是要逼死朱棣。朱棣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个死。朱棣岂能不反?
更为关键的是,朱允炆重用的那些人,都不是干正经事的料。如果真的要削藩,就应该下决心,先拿掌控蒙古骑兵的宁王、燕王下手。而不是听黄子澄和齐泰的意见,拿无关痛痒的代王、周王、湘王等藩王开刀。
朱棣能盘踞河北三年,就敢不需要任何后勤,绕过山东直插南京。完全是因为他掌握了朵颜三卫,大明最精锐的骑兵部队。
更不应该新君登基,就把朱元璋留给他的老班底,拆的干干净净。导致最后,全国武将坐视朱允炆与朱棣争斗,连太监都不支持他,岂能不败?
所以,如果朱允炆什么都不干,维持朱元璋的制衡策略,朱棣想造反,其实是很难的。他根本就没有那个实力造反。
朱棣盘踞河北,连他自己都有点绝望了。而朱棣能造反成功,完全是因为摊上了朱允炆这么一个庸君。
庆幸,赢的太侥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