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时的农村,到处是低綫破旧的草房,人们穿着青一色的破烂衣服,下雨天,走在泥泞的土道上,主食以地瓜干为主,只有逢年过节,吃顿水饺,馒头之类的算改善生活。那时农村没幼儿园,孩子们都到六,七岁才上学,直搂读一年级,三五个孩子成群,一块结伴而行。
一家几口人挤在二间屋里,点着煤油灯,女主人在灯下做针线活,孩子们则到户外捉迷藏,。一家人围在大锅头前,喝着地瓜面糊糊,吃着窝窝头,灬
现在的农村,道路宽了,到处都是水泥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公交,无数人开着自己的汽车,甭提多方便省事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衣着多样化,吃以白面,大米为主食,人们常说,今天的生活,天天在过年,一天比一天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去外打工,去城镇发展的人越来越多,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楼多了,人少了,乡邻之间的关系淡了,无数人靠手机维持关系,朋友间打个电话,家人视频聊天。一家人聚在一起都不容易。
荒地多了起来,无数人对土地没了热情,分田分地时,那股干劲激情不见了,一家人全年的收入,不如出外打几个月的工撑得多,谁还有心侍弄庄稼。
真的无法想象今后的家乡。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问的真好!要回答也比较难,且我只会手指在手机上比划,很累,所以只有简单回答哈,见谅。

第一个问,个人觉得现在的农村和儿时比让我高兴的变化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吃,普遍吃的饱,大部分人吃的好,不再有过慌月(没有粮食,靠买、借、讨粮度日)和打牙祭(三五个月吃一次肉甚至一年吃一次肉)的现象;二是穿,普遍穿的暖,大部分穿的好,看不到有衣不蔽体的农民了;三是住,都有自己的住房(无房或危房贫困户都经过帮扶修建或维修加固了住房),有不少农民还在城里也有住房,个别农民在城里还好几套;四是行,交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较好实现了公路硬化和村村通;四是各类保障,新农保、医保等让农民受益明显,水、电、气三通让农民生活更加清洁和方便,电视、冰箱、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普及,给农民日常生活带来新变化新享受,等等;五是观念,大部分农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对孩子读书更加重视,普遍接受了科学种养殖、环保理念等等。

第二个问题,比较担心的一些变化主要有:一是部分地方土地撂荒;二是化肥和农药使用比较普遍;三是垃圾等处理缺乏更加有效措施,环境污染现象部分地方仍然存在;四是一些地方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增收致富缺乏更有效手段;五是农村人才缺乏,缺乏村社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等。

谢谢头条推荐给我这个回答的问题。以上回答只是依据个人不全面的了解和一知半解的认识,不一定准确和正确,仅供参考!

3

现在的农业和儿时相比现代化省去了不少农民的力气,产量有所增加,这原本是最值得农民高兴的事,但又因粮价的低迷,土地又无法保障农民的生存甚至于连基本生活就无法保障而很难高兴起来。担心农业走不出私有制的沼泽,三农问题就很难在短期里全方位的给以解决。我有点答非所问,或说只答了问题的一半,但所答是一己之言,也是心里话,也只有我说:想把私有制下的三农搞好,让农民真真正的高兴起来,真不容易,真要本事[捂脸]

4

回答问题如下:

儿时记忆里的农村,一看便知是农村。比如泥泞的道路、狭窄不堪的街巷、满街跑的????????、还有排队挑水的人们...那个时候我们买菜都是1分2分3分的买,而且都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洗干净拿回家,时而还能带回小的鱼虾,洗菜的功夫就跟了上来??,看来贪也是个事啊!??

现在随着城镇化的步伐,村村通公路、村民健身广场???、林立的高楼??、条件好的还有地标性建筑??…一眼很难看出到底是城市????还是农村????。

最有感受的是楼多了地少了,耕种的就更少了,到底是土地的价值诱惑还是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反正是地慌的多了,卖地的多了,农民工多了,种地人少了。

将来农产品价格动了,又会给现在的你一个什么记忆?

前几天在快手上看了一个声音:农村不生产,粮食也是会出现问题的。如果他说的对,你是不是也担心呢?

现在党的政策好,人民生活好,国家从多个渠道发放各种补贴津贴??给人民,小有书读、老有所养,你能不高兴???

5

感谢这么多提供了意见的朋友们。我也来凑凑热闹,说说个人见解。

高兴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大家说的,都是我看见、见识、经历过的。现在的农村,真的不是以前可以想象的了。

说一点不是那么让人高兴的吧。


我生在农村。

我小时候,我们村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大沟。东边的大沟是不是有已经忘了,反正西边的大沟,沟的尽头是一个大湾。

夏天雨水多的时候,孩子们就在湾里狗刨。

我之所以还记得东边的大沟、但是不确认沟头是不是也有个大湾,是因为我们村小学在东山上。上学先下沟,再翻上去,会近好多。

夏日晚上,去东沟摸知了猴也是一种乐趣。

贯穿了我整个童年时代、我一直以为:东沟和西沟是天然就有的。从我出生之前它们就在了,它们也一直会存在直到永远。



可是,我错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告诉我:那些大沟不是天然就有的。是他们那一代年轻的时候一锨、一锨挖出来的。

那是水利工程!!!

那是为了防大雨而特意设计的!!!

……

大雨还在来,而且不知道哪天就会更大。

可是为了大雨而设计的大沟已经不存在了。早些的时候,还是一点一点填土意图增加一点种菜的地方。后来,就被一点一点的垃圾侵蚀,到现在被彻底抹平了。

一旦再闹大雨,村庄怎么办?


我真的不知道……


6

叫我高兴的很多事情,豆补地补植补车补从古到今从没有过,改革开放做到了,农业真正的实现了,四个现代化,淘汰了牛和马,还有农药代替了,古代的锄头,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还有黄豆的种子和其他种子都进行了改革试验,高产作物,尤其是转基因种子,对人民起着更大的作用,抗病虫害,抗倒伏,节短角密百粒大约都26克以上,这就是农民最高兴的事情。

7

谢谢邀请

就您的提问真的很难回答。

1.说真话是负能量,说假话是自己难过。所以您提的问题实在难回答。

2.说深了,被删;说浅了被骂……

所以很难回答。

3.七十年代,房子大,院子大,造价小,五间平房六七百元,简陋。院子'里是猪牛羊鸡马驴想喂什么就喂什么,一般猪与??是肯定有的。院子有的有院墙,大部分是篱笆墙,甚至于篱笆墙都没有。只是大队告诉你家的面积是多大……;现在房子空间大,院子小,干净,都是水泥面,猪牛羊鸡鸭鱼没了,狗也没了……

小的时候,上学听鸡叫,但不是高玉宝的鸡叫;放学有狗陪着玩

……

不想说了……

不过有一句要说,看了一个网友的帖子说,“说那个时候夜不闭户……”,那个时候有什么啊?……

是,哪个时候是缺少的东西多,但是没什么有人!至少没有或是很少有“偷人”的!还有,那个时候农村有“自留地”,收获的玉米、大葱等就在院子里放着……

现在是高墙大院,但也挡不住丢玉米……

8

现在的农村和儿时相比(一)生活相比,哪时农民在穿衣上,农民虽种棉花,但粮棉油是国家统筹物支。农民生产队在完成国家制定的粮棉任务后最多每人分棉二斤,国家发布票每人每人年发三尺到一丈左右。全家棉花由母亲纺线织布做衣服。那时大人小孩都设衬衣和线衣穿,直接穿棉沃。冬天三四个月汗水把棉沃里像柒染一样,早上小孩一穿又冷又冰,都是母亲在浇饭火上烤一下才穿。全年农村孩子没处洗澡,除过夏天在全村涝池里打扑澄。到六一儿童节还穿黑裌袄带红领巾。农民男女老少身上有虱子,老鼠在土房上地下存藏,在鍋案上,睡炕上到处行走。苍蝇蚊子到外都是。(二)吃饭上农民必须完成国家政府公钩粮和农业税任务,基本口粮不够吃,和野菜为主搭培吃,由于人工割麦和土场上碾麦。麦子里小石子和小土块除不净。面很黑。食用油完成国家棉油任务后生产队用棉籽榨油,棉花丰年可分七八斤灾年二三斤。猪肉生产队完成国家定额生猪任务后。每年春节可杀一头猪,每个社员可分半斤左右肉。农民家庭全年就吃酸菜和醋和盐。(三)村里社员家家养猪。猪圈和人厕所共用,每年七八月份下连阴雨。猪圈土墙倒塔街道到处跑的是猪。哪时的猪都能认清自家门户。哪时街道都是泥路,上县出外都要扛上自行车到几里外公路方可。妇女生孩子基本农村接生婆接生。妇女生孩子头怡可领国家照顾分配的红白糖各一斤半钱自付。二怡可领红白糖各一斤,三怡无有。小孩拉屎拉炕上叫狗吃。妇女小孩都不用卫生低(根本无有),农民男女老少拉屎擦屁股用土蛋来擦。当时农民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认为就到了共产主义。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记念永存,思念永远。

(二)

9

现在的农村和儿时相比,有让人高兴的一面,也有担心的一面。

让人高兴的一面是变化太大

山变绿了,二千年之前山是光秃秃的,那时做土坯房,楼梁、瓦梁、瓦角条,攀筋条需要量很多,山上大大小小的树木都需要砍下来,而且每家每户使用的还是柴火灶,很少人家用电器煤气灶,最通吃柴火的是大大小小的砖瓦窑,烧一窑砖瓦要吃掉几座山头。

水变清了,由于光秃秃的山头披上了绿装,洪水变乖了,再也不能横冲直撞泥沙俱下了,山沟、小河里的水温顺了很多,清沏见底。

房屋变整齐变漂亮了,土坯房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三四层的砖楼房,造型各异,装修漂亮。

道路变宽了、变多了,基本告别了泥浆路,小时侯记得从村头到村尾没有一条像样的村道,有的是蜿蜒曲折的河唇路、田埂路,两人对碰让都让不开,只能一人侧身站在边沿,让对方小心翼翼地先过。后来开通一条所谓“机耕道”(村道),二三十年没见一台机器经过,而且坑坑洼洼到了雨季不知多少人摔成了“泥猴”。现在硬化了,平整了,大部份人家也通到房前了。

交通工具变多了,小时侯只见过送报员蹬着一辆两轱辘,绿色的,不是满头大汗就是一身泥浆,村民们无论去哪都是乘“11号车”,如今两头尖的私驾车也走进了平民百姓家里。

餐桌变丰富了,过去“一稀二干加红薯干”(三餐);现在早饭叫“早点”,面包、馒头+牛奶或粥,午餐、晚餐八大盘,有鱼有肉,有人戏称“天天过年”,意思是以前过大年才有一点肉吃。

穿着变时髦了,过去补丁加补丁,经常打赤脚;现在一年四季都穿鞋,衣裤分春装、夏装、秋装、冬装、休闲装,尤其是女人,轻纱套短裙走路迈猫步。

说了这么多,还是请您下乡来看看人居环境新面貌吧。

说到担心的变化……怎么说呢?

我想还是一句话:变化太大

1、土地荒芜严重,无论城郊还是边远乡村,荒芜良田随处可见。

2、私利心越来越严重,什么奉献呀,大公无私呀,互谦互让呀,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愚蠢”。

我认为,物资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也要上去。

精神文明永不过时。

10

首先申明,我是个思想比较保守,又特别怀旧的70后。

常人大多好报喜不报忧。

因为人人都乐意听闻好消息。

常人大多先报喜,再报忧。

听闻之人的感受:先甜后苦,大多是苦味的结局。


少于人先报忧,再报喜。

然而我认为先苦后甜,才是最好的甜。

老家有句俗语:年轻时吃苦不是苦,老来时吃苦才是真的苦。

所以我认为还是先诉说:现在的农村和儿时相比,有哪些让我担忧的地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①担心农村会消失。

90年代以前,家乡村落间鸡鸣狗叫声24时相闻,田坝山坡中应季应时,春播秋收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春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个浅绿啊!

夏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个翠绿啊

秋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个金黄啊!

冬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个银白啊!

现时家乡农村,大部分旧房破败成危房,几幢新房孤单地挺立在,宽阔的村道旁。偶尔几声狗叫,还以为是天外来音一一天狗在吃月。

这孤单小狗是,孤独的留守老人的忠实陪伴,比儿女还要忠诚许多。

春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片大黄啊!

夏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片浅黄啊!

秋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片深黄啊!

冬天的山村,满山遍野那是一片枯黄啊!


山村四季的颜色太单调了,只有野草树叶的四时色彩,没有禾苗的颜色,兆丰年的瑞雪也没了!

②担心食品的安全同村人的健康。

儿时的童年快乐时光

夏日暴雨后,放眼田坝,碧绿茁壮的稻苗尽收眼底。水田蓄水过多,大人扛锄去放水。

清澈的田水一泻而下,顺着小沟渠汇入小河。河水在暴雨后,一片浑浊。

田水同河水在交合点,成了泾水同渭水,那就是泾渭分明。


小河中的鱼儿在浑浊的河水中缺氧,所以它们拼命游进流着清澈田水的小沟中。

此时此刻轮到小屁孩岀场了,提着铁桶飞一样冲进小沟渠中。可爱可口的鱼儿任你逮。

秋日割稻时的水田,更是小屁孩们捉鱼的战场。在浅水洼里,挤满了肥美的青色草鱼,更多的是通体青白的鲫鱼。

现在时常干涸的小河,基本无鱼了。就连早些时种稻时,也无鱼。

因为种田地用了好多化肥农药,都杀死了,鱼卵也没一个。

③担心农村生产后继无人。

70后曾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80后曾是农业生产的参与者。


90后曾是农业生产的旁观者。

20后就是农业生产的听闻者。

20后之后........

无法推算想象啊!

④最为担心男性儿孙辈的婚姻问题。

城市小伙娶亲难!农村小伙娶亲难于上青天!

怨天怨地无济于事,适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更多的只有无可奈何接受吧!

但无法成家立业,就无法有个完整的人生。终是憾事啊!


若任其现象恶性循环,那终将是个灾难吧?

好了,只能担心这些了,因为我知道担心过多,则会忧郁过多。再者会授人以柄一一他是杞人忧天。

再说现在农村和儿时相比,令人高兴的地方。

温饱早已成了过去式,当下衣食无忧。广大农民正奔走在,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