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国古代,作战部队其实分三种:

一种为战兵,顾名思义就是负责作战的部队?

(战兵)

一种加辅兵,平时负责辎重,押运粮草,守备据点,战时为预备队?

(辅兵)

最后就是民壮,负责转运粮草,修建营寨,开山搭桥的?


所以有时候古代人喜欢把辅兵和民壮的数目也拉入军队总数,说起来好像是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但直打仗的时候,其实也就几万人在一起厮杀?

绝大部分,什么百万大军,其实都是号称的,超过十万就虚数百万了,这是古人常用的伎俩?


我们中国人打仗,很多时候都是相互试探,最后决战的时候不过是前期试探的成果累积,很少不一战而定战局的?


这个时候,几十万人的作用就是将统帅脑海中的战略思想啭化为实际应用?

你用车悬我用鱼鳞;你侧面山谷设下伏兵,我就在军偷袭你后方辎重;你设下九层防御,我就兵后撤再在半路设下伏兵……

其实真正在局部战场上拼杀,可能就是几千号人,或者上万人左在?

最佳贡献者
2

肯定是假的。古代生产力有限,路况差,运输能力弱,通讯不发达。集结10万人以上的军队都是很少见的情况,往往都关系到国运,甚至可能是灭国之战。集结军队,准备战争物资,往往都需要数年。比如三国时,魏国曹爽讨伐蜀国,动用了10万军队。结果对面临的情况准备不充分,在行军的山谷中严重缺水,负责运输的民夫竟然因此死亡过半。在山谷中行军艰难,还没真正开始打仗就挫了锐气。听到蜀国大将军王平前来阻击,就自己赶紧后撤逃窜了,物资和人员都损失严重。带来的结果就是曹氏被司马氏取代。李唐王朝和窦建德的虎牢关之战,窦建德有10万军队,李世民这边连5万人都不到。李唐王朝胜出,然后唐朝正式建立。所以说在古代,有一方能够动用到10万人以上的军队,那肯定都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战役,绝对不可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在历史上确实也有经常出现几十万人的武装集团的事情。这种情况都是出现一个朝代的末期。比如汉末、隋末、唐末、北宋末年,黄巾军、各个地方的义军这一类的组织。动辄几十万人,说是武装集团,本质其实是流民组织,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妇孺。 真正有战斗力的人可能还不足1/10。遇到数量上少得多的正规军,往往也都是一触即溃。从未听说过他们在历史上真正打赢过什么重要的战役。比如隋朝末年卢明月的集团有20万人,张须陀的军队不过两万左右,结果卢明月被张须陀消灭。又比如明朝末年左良玉的集团,说是有80万人。打起仗来,恐怕真正有战斗力的连5万人都没有,就没听说他打过胜仗。所以说这些武装集团,是不能够把他们称为军队的。

真正几十万人的军队确实也有,肯定不常见。比如土木堡之变明朝军队据说有50万。如此多的人,其实是分散在几十里,甚至更大的范围内,指挥上肯定是靠军官逐层控制。比较近的距离可以用旗号、金、鼓指挥。远距离要靠信使、通讯兵这类的。几万人站在一起听皇帝训话,还是有可能的,要靠太监用大喇叭传话,就这样恐怕也很难让所有人听到。几十万人站在一起听皇帝训话,就不要想啦!

3

根本没有那回事,怎么可能。

如果真是几十万人的会战,那么基本就是外围交兵的那层在打,又或是敌人突进己方兵阵才有可能与内部的士兵交战。

古代打战其实胜负就在几万人之间,一旦几万士兵溃败、后逃会带动后方士兵一起溃散,而如果此时主帅命令突击,那么就会出现自己人相互践踏,等于自毁灭亡。

因此,并没有小说中的动辄死伤几十万,那是不可能的,真正杀死大规模敌兵的,只有事后处置。

例如:秦白起坑杀40万降卒、项羽坑杀20万秦兵。这些都是战胜后处置敌兵造成的大规模杀敌

在古代战场上,一次十万人(双方总和)以下的会战,死个几千人就差不多可以决出胜负了。以少胜多往往是利用敌军自己人自相残杀或是追赶战术来获得胜利的,否则就算几十万人站着不动让你砍,那也要砍个几天吧,更何况他们还会反抗。

而古时行军安营,几十万人的军队往往都是覆盖几十里,这还是抱团的,那么如果几十万人混淆在一起,那么谁是谁根本无法辨认,出现误伤的可能太高了。

而一字排开,那么战场就延伸百里之长了,主帅怎么指挥调度?各自为战只会让人各个击破。所以,在视野之内是必须的,那么士兵肯定无法完全展开。所以古代打战,个人认为应该是交替式的拼消耗、士气、毅力的战争。就是前赴后继,直到一方完全覆灭或是溃逃。也许有些士兵根本没有与敌人交手就胜利了,也许直接被溃兵裹挟逃跑了。

4

假的。

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47万,实际八万八千多点,集结这么多部队花费了一年时间。

我们来看看十万部队的集结、后勤消耗、装备数量。

1、集结:

十万部队集结,或许有人会说了,一个府有80万人口,15-45岁男丁有30,三丁抽一就有十万,你看十万大军解决了。

看着好简单,可天底下有几个长时间运行的政权是军政合一体制?民即兵、兵即民,谁受得了?

那进入正常状态:

大明朝九边有70万部队,内地有60万,京师有十万。哇140万,随便调三十万出发即可。这又是想当然。

调兵有两个原则:第一、调有战斗力的部队;第二。不影响当地防务

九边有战斗力的战兵在20万,京营1万,内地6万左右。其他部队为啥没战斗力?看仓库的、负责运输的、给衙门站岗的、屯田的、看城门的、吃空饷的,他们需要有战斗力吗?没错,他们确实占大多数。

九边有四镇危机比较严重,战兵五抽一,有四镇不怎么严重,二抽一,大致可以调到5万多部队;

京营不能调动,居重驭轻,而且仪仗部队战斗力太差,关键是许多关系户挂名,让他们打仗死了影响更恶劣。

地方有危机的调不动,没危机的战斗力不行。再三催促勉强从西南调2万有战斗力的兵,从东南调1万人。

这才八万,怎么办?再募兵两万,终于凑够了十万。然后各地部队浩浩荡荡开向一个地方集结。

情况就是如此: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发精骑约三万;
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四处,发兵共约两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发兵共约两万人;
浙江发善战浙军步兵四千;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约七千人;
明军总数约八万六千人。

部队凑够了。应该考虑下后勤了吧。

2、后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师行粮从”。不管打赢打不赢,都得兄弟们先有口饭吃。

后勤需求

我们先算作战部队需要的物资:

十万部队,不能全是步兵。

3万匹马:骑兵需要

1万只骡(用来驮步兵的盔甲、武器、带水、几天粮食、帐篷)。

基本每个士兵一天消耗1.5升粮食、每天需要1500石;

每匹马一天需要一束草,3升豆。每天需要3万束草,900石豆;

每匹骡子一天需要一束草,1升豆。每天需要1万束草,100石豆。

也就是马三步七的十万大军每天纯消耗即有1500石粮食,4万束草(60万斤),1000石豆。这都是不算盐、菜、肉的补给;以及随军夫役的消耗。

后勤运输

后勤运输成本最低是水运,成本最高自然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陆运。但限于北方作战环境,基本是有人烟的陆运。基本发钱就可以,比消耗粮食强多了(前线粮食比银子重要)。

就用大车运输(独轮车直接累死也运输不够),每车需要两个车夫,每车十石(1000近),有5000辆车,每次可以运输5万石。草每车可以60束,每次可以运输30万束,而且有的地方可以就近采,一半需要后方运输。

假设距离前线500里(这并不算远,通州到山海关700里)。每天行走65里,往返理想状态下也需要15天,一个月可以跑两趟。

前线一个月消耗4.5万石粮食,3万石草,120万束草(需要运输60万束)。粮食需要7500辆大车运一次,草需要1万两大车运一次。也就是每月需要8750辆车运两次。

大车也需要牲口,也得吃;车夫也要发工资。古代的车跑一千里得大修吧。一个月能跑一趟就不错了。还得护送的部队。

这是一个月消耗,要是对峙一年呢?要是打起仗来,后勤被截了;要是部队推进,后勤线延长;要是部队转移,作战地变了;这些考虑进去,头大。

3、装备

看电视电影:士兵自己穿着盔甲,拿着长矛就可以打仗了,顶多骑个马。

但打仗真可以这样吗?喝水要水壶,安营要铁锹、吃饭要碗筷。这都需要。

我们以孙承宗车营为例:

每营共为将领材官一百二十七员;骑兵二千五百人(2400+800+100);步兵三千四百八十八(3200+100+77+111)人,辎夫五百十二人,偏廂车一百二十八辆,辎车二百五十六辆,官马二百九十六匹、兵马三千三十匹、火器?骡一百二十头、火器?驼 三十头、架辎牛二百五十六只、大砲十六位、灭虏砲十八位、佛朗机二百五十六架、架各子砲九门、鸟枪三百五十六门、三眼鎗二千七百二十八杆、弓箭撒袋一千二百七十三件、大弩二百五十六张,长鎗、长刀、长斧一千二百八十件,大棒二百五十六条,火箭七千六百八十枝,战牌二百五十六面,腰刀五千九百八十八口,盔甲二千六百二十八副 ;管队臂手九十七副,车正臂手一百二十八副,金皷旗帜响器二副,绳桩九十六根条,拒马鎗二百五十六架,火兵尖担二百五十六条,锣锅五百口,铁锅二百五十六口,水袋五百箇,水桶二百五十六只,火鎌二百二十八把,灯笼三百五十八箇,木梆一百二十八箇,铁锹七百五十六张,铁䦆二百五十把,铁镢二百五十六把,镰刀一千二百五十六把,一百二十八把,一百二十八把,?刀二百五十口,(火其)子、炒面各二百九十九石四斗。
这支部队有十分之一就是辎夫,就是随军的后勤人员。也就是10万大军,专门有1万是随军运输的。后方运输是另一个概念。

除了一般装备的火器、大刀、长矛之外。其他的绳桩,拒马鎗,火兵尖担,锣锅,铁锅,水袋,水桶,火鎌,灯笼,木梆,铁锹,铁䦆,铁镢,镰刀,斧,凿,?刀。而且火药消耗量很大,都是几千几万斤消耗的,也得运输。

这些运到前线的作战物资也得五千人,后方得有专门的厂局制造生产。

总结

支撑一支500里外十万人作战的部队,需要1万人随军运输,需要两万人后勤运输(粮食)、作战物资也得5千人。后方生产的也至少需要5千人。意味着至少有四万人脱产供给10万人的需求。

如果成为三十万大军,不仅仅是乘以三的问题。庞大的马匹管理、征调、补充就够你头疼了。这也是军事大数据吧。

5

在古代,能大规模维持正规作战军队的只有清朝,常备正规作战军60万。加上民团等超过100万。如果算上后勤,屯垦之类的那就多了去了。毕竟人口基数在那放着,供养个200万军队不成问题。

6

假的,古代人并没有现在多,另外国家分裂,所以不可能是真的。即使当时实行普遍的兵役制度,但是人也没有那么多。

之所以号称多少万之师,是为了鼓舞士气,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7

都是夸大其词,以声势吓唬对方,比如曹操赤壁之战号称八十三万水军,当时整个曹操占据的地方人口才几百万,连年战火人口严重下降,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兵员,最多也就二十多万兵员,都是鼓吹声势,想以声势吓退对方。古代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但是是冷兵器时代,把驻守地方的兵力一分散,参与直接对抗打仗的兵力我估计最多也就二三十万,其余的小仗,我估计也就五六万人。

8

古代打仗极限就是二十万人,穷兵黩武出兵三十万以上就得亡国!一个士兵至少需要三个人的后勤,骑兵则至少五个以上。算三个后勤吧,出征一次近百万人,没有公路,没有货车,粮食全靠肩扛背挑,还没到目的地就吃了大半。十二丁一伍。这就影响了一千多万人的生产。如果打赢了能抢点粮草还好,打不赢搞不好就亡国

9

数量是真的,当然有时候也会有虚报的情况。

我们首先要明确,古代行军作战说是几十万,但这几十万中真正上战场的也只有几万,最多十万左右。因为在古代军中,会把士兵分为战兵与辅兵,一般是1:3的关系。3个辅兵会侍候一个战兵。包括拿武器,穿戴装备、提供粮草等。所以虽然有几十万人,但是真正能打仗的只有几万,亦或者十万左右。

第二,我们要明确古代的士兵招募制度。我们现在质疑古代出征有几十万是虚构的,往往从明清时期找反例。但是中国古代士兵招募在不同时期是由变化的。

在最初,即唐安史之乱以前,当兵是一种差役,兵农合一,即在和平年代,一个成年男子会由于一到三年时间去服兵役。兵役的地点可能是本地,也有可能是京师,也有可能是边疆。例如在出土的汉代居延汉简中,便发现士兵是有来自四川地区的。在战争时期,成年男子也会被要求服兵役。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人,这四十万人不是职业士兵,而是赵国的百姓,他们只是在此时被强征入伍的。所以这四十万人一旦被灭,赵国将会元气大伤,无力抵挡秦国东侵略。因此才会出现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的事情。

但在唐朝时期,特别是唐后期,由于府兵制的瓦解,所以在唐后期出现了募兵制,这时的士兵已经变成了职业士兵,全职训练打仗,所以自此之后,对于士兵记载数量要远远低于唐之前了。

指挥问题

题主说这么多人该怎么指挥,信息该怎么传递。首先古代的军队不同于现代军队,上层的命令不需要让底层的每个人知道,底层士兵连字都不会认,怎么看懂上层的命令呢?所以当皇帝亦或者将军的指令下达后,主要传递给中层将领,例如都将、裨将、都虞候等等。然后这些将领带领士兵贯彻将军的命令。

如有不对,还请指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