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百姓要的是幸福生活,谁当统治者实际上都无所谓,最好统治者是弱势的或干脆是民主政府更好!清朝末年的满人统治还不如西方列强来统治!

最佳贡献者
2

引用我在另外一个问题:八国联军进京前和进京后,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哪些影响?里面的回答,希望能解您所惑。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老百姓确实是无动于衷的,甚至是有些百姓开始翩翩起舞,拍手称快了。

当然了并不是说,当时的百姓是脏心病狂,没有人情味,不分好坏。这恰恰就是反映了民意,清朝晚期的统治者,他们做了很多伤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人民对他们的领导已经失望透顶了。所以,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生活,所有的百姓,都当起了看客。毕竟八国联军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在他们想来是能够惩恶扬善的。最起码清政府的领导者是百姓不敢惹的人,既然百姓不敢惹,总有敢惹的人吧。所以,百姓就把希望寄托在了八国联军的手里。

◆不得不说,这就是当时底层人民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呀。

◆试想,若是清政府平日里对百姓好一点,他们的统治是得民心的,试问哪一个百姓不会为他们抵抗外国入侵者呢?

◆百姓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群体,只要你统治的不是太过分,让利给一些百姓。百姓还都是很善良的,他们也是会拥护你支持呢的,很显然百姓对待清政府并不是如此。

◆说实话就是因为清朝政府太过于腐败了,他们除了对自己国家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手之外,对外国入侵者一直都是卑躬屈膝。

◆这就是百姓,最看不起当时清朝政府对原因▲八国联军

◆尤其是大清的最高掌舵人慈禧太后,她更是厚颜无耻,慈禧尤其说了这么一句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更是大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所以,有了慈禧这样的领导人,百姓都是不齿的,看不惯他们的,所以,就让八国联军来收拾他们好了。

▲八国联军

◆当然了八国联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进犯中国,其实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利益。一定程度上来说,当时清政府统治下的子民的生活,之所以加重了,就是和外国入侵者的巧取豪夺有关系。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到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是,一定程度上,这些都是清朝统治者的无能造成的。

3

这恰恰就是反映了民意,清朝晚期的统治者,他们做了很多伤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人民对他们的领导已经失望透顶。

当时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谁来了百姓都得交税。吃饱穿暖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至于谁当皇帝,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他们眼里,只有换来换去的统治者。至于统治者是谁,好像并不很重要,只要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是最重要的。

4

汉人并没有都盼望着八国联军推翻大清帝国

从而取代满人的统制

封建皇帝高高在上

统制阶级穷奢极欲

百姓们没有任何话语权

生活困顿

对封建国家缺乏好感度

你当皇帝

百姓贫苦

他当皇帝

百姓还是贫苦

于是麻木了

管他谁当皇帝

百姓都冷眼旁观

故,百姓对他国军队进攻封建的大清帝国

仅做壁上观

#凌远长著#

5

因民不聊生,自然灾害多,荷捐杂税多,再上社会上坏人多。因为造成所以,是一个定律。

6

大清后期就是一条破船,内部腐朽,外部不堪入目,当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慈禧过生日大肆铺张浪费,一顿饭好几百道菜,山珍海味只叨一口就撤下,百姓树皮都吃不上,当八国联军攻打紫禁城时各路丐帮纷纷帮忙架云梯,运物资,换点吃的,清朝就断送在这些败家娘们八旗子弟手里,架鹰玩鸟??抽大烟,不灭亡真说不过去

7

鞑清统治时期,各族百姓都是满族人的奴隶,但凡经历过封建社会的百姓,对于鞑清的奴隶统治非常不满。

几百万满人进关,其男性一出生就是当兵,整个满族人丁都是吃皇粮,国家供给。所以,但凡满人,都是提笼架鸟之徒,不事生产,而对于其他民族盘剥就很苛刻。

其罪恶统治,不仅仅制造了世界历史上最恶毒的剃发易服大屠杀,使中国人口至少减少一亿。而且,在其统治时期,但凡平叛,基本就是采用投降也要杀光俘虏的残忍办法。在中国大地上,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鞑清残酷的罪证。这样的统治,百姓怎么能希望其长久?

8

证明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9

关于这个题目,看了许多的回答者的答案,无非都是从清政府不顾民意,鱼肉百姓的角度来谈为何汉人盼望八国联军推翻大清的。个人觉得这个解释不够深入,只是泛泛而谈,如果上述原因成立,怎么解释义和团扶清灭洋?相对两方形成的结果,只谈一方,回避另一方是不严谨的;同样关于这个问题,只谈政府原因,而回避国民性问题也是不符合历史逻辑的。

清政府自嘉庆朝开始,已经开始逐渐走向下坡路!后期间的清朝执政者缺少开眼开天下的决定性人物。执政每况愈下,民众官逼民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府的腐败是无庸置疑的,百姓希望清政府执政结束也是真实想法。但是,这种想法真的是百姓协助八国联军推翻清政府的充分理由吗?我的看法是:绝对不是!

有人曾言,说中国的国民“麻木不仁、心怀自私”,那么这种国民性是如何养成的呢?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个统治是完全的人治,而非法治!历朝历代的更迭,让百姓已经习惯了“墙头变幻大王旗”,任是何人统治,对于百姓都是一个“苦”字!国民性也是在这种历史的变幻中逐渐形成。在经历了朝代更迭的百姓的眼中,无论是谁坐天下,百姓都是一个样子,该受穷的都还是受穷,“富贵于我何焉!”你翻史书,“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迎接造反派的例子不胜枚举!说白了,还不是因为被搜刮狠了,被逼的要推翻你了!

那么,执政者是有问题,在上诉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就应当配合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吗?显然不应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的分析是:

一、清政府入主中原之前同样也是外族政权,在百姓眼中和八国联军没什么两样!既然你清政府不给百姓日子过,不如换个外来者,或许对百姓会好些呢?

二、从封建时代的国民性来讲,国民缺乏教育,心中没有大局观、是非观!长久以来的封建教育说的都是统治者的“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民众不认为国家是民之所有,无论谁来占,反正占的不是我家的!与我何关!占的是你爱新觉罗皇家的!不管谁来当皇帝,我还是小民一个。

三、国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贪利轻义观念在八国联军入侵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八国联军的入侵是以劫掠为目标的,跟随侵略者的劫掠或许还可以实现个人暴富的目的。封建时代的国民无国之概念,唯以利字当头上。他们认为国破家未必亡,国与家是分开的两个概念。

综上:八国联军入侵时确实存在百姓协助外族劫掠以推翻大清的事实。但其中原因不能单单归结于清政府的腐败;卑劣的国民性也是一大原因,这也是执政当局在国民教育中的缺失,以致国与家观念分化,上下异心,国焉能不破!国家民族危急生死存亡时刻的到来,才真正唤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开始了救亡图存之道!

10

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任何国家的任何统治者都要牢牢记住这句话。怎样才能得人心呢?常言道: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统治者只要心系天下百姓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自由的创造财富,民富则国强,这样的政权就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如有外敌入侵,就会同仇敌忾保护好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自己的财富……大清帝国的统治者视人民如草芥,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国民赤贫,统治阶级腐败堕落,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一旦外敌入侵?老百姓当然会麻木不仁,袖手旁观了。历史上的诸多教训,皆前车可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