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末期王翦的灭楚之战是非常值得一提的,从此战当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为帅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将用兵的非凡谋略。

(图)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

公前224年秦王赢政决定发动灭楚之战,针对灭楚之战秦王同时问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万足矣”,而王翦回答则是“非六十万不可”。在秦王看来,王翦应该真是老迈无能了吧,于是将二十万秦军交给李信,出征灭楚。

应该来说李信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长,被楚将项燕以诱敌深入的战术击败,秦军被迫退回秦国。

秦王无奈,只好重新让王翦出征,并且同意了王翦坚持的六十万大军的兵力要求。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呢?

站在王翦的立场和角度上,熟读一下兵书,总结一下“长平之战“的经验教训,再观察一下楚国的国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战的关键就在实现战略目的——灭亡楚国,而灭亡楚国的先决条件就在于歼灭或者彻底击溃楚军。(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军)那么楚军在哪里?楚军因为封君制分散在楚国各地,所以灭亡楚军的先决条件就是让楚军集中起来。那么如何才能让楚军集中起来呢,办法只有一个——重兵压境,而且还是越多的军队越好,这样自己在完成军队集结,重兵压境的同时,楚军也会完成集结前来应战。为歼灭和击溃楚军创造有利条件。

(图)秦灭六国之战示意图

果然,当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到达楚境之后,楚军的四十万大军也完成集结同时到达,秦楚两军统帅的心理战开始打响。

首先说秦军,王翦的心理有必胜的信念,可没有必胜的把握。(这很正常,战场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没有人在未战之前有必胜的把握,只能随机应变)情况对于秦军来说并不好。拜李信所赐,秦军新败,逃回的秦军将失败的阴影传递给全军,所以王翦此时最重要的事是扎住阵脚,稳定军心。想想对面士气旺盛的楚军,王翦希望对方最好此时不要发动进攻。

而楚军这边携战胜之威,正准备和秦军放开手脚再次大战一场,可惜主将项燕不通兵机,被秦军的人数和气势所镇慑,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项燕不知道如果他此时发动进攻楚军至少有六成把握能够战胜,自古道,战以士为主,士以气为先,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战场的态势就在一年的对峙中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年以后,当王翦问自己的部下士兵都在干什么时,他得到的回答时他们都在扔石头玩,王翦明白,秦军已经彻底走出失败的阴影了,这样的军队只要稍加整肃就可以使用了。

而楚军这边项燕的判断完全失误,一开始项燕为秦军的人数和气势所慑,按兵不动,贻误战机。长达一年的对峙让他对于秦军重兵压境的目的产生了怀疑,他判断秦军可能不是来和楚决战的,而是战败之后,担心楚军报复,才重兵集结边境,应该不会发生什么战事(这个判断看似有道理,但在秦军没有主动撤退之前应该打起十二万的警惕之心。)另外一方面楚军的后勤供应可能也出了问题,所以项燕决定,全军回撤。王翦趁着楚军东撤之机,全军出击,楚军战败。(避其锋芒,击其惰归)

(图)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

有了王翦成功的案例,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李信战败的原因。

第一,李信战败输在器宇,格局上。

虽然有和王翦从军征战的战功,但李信毕竟只是一员勇将出身,所有的经历就是在前线领兵冲锋,根本不明白他取胜的基础都是在三军统帅帷幄之间运筹的,只是战争全局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第二,李信败在骄傲轻敌上。

在李信看来,只要两路大军奔袭突进,攻陷楚国都城郢都战争就结束了。孰不知,即便他两路大军攻陷郢都,只要楚国的贵族和楚军主将逃出,他们一样可以在异地完成军队集结,实力犹在。不但不能击溃楚军,反而激发楚军复仇决战之心(想想《亮剑》中的李云龙你就明白了,他绝对是让日本人头痛的角色)。而楚军的散兵游勇对秦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将产生重大的现实威胁。秦军的战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包哲威

最佳贡献者
2

秦朝灭楚的战争,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李信和王翦的兵力之争,相信很多朋友对此都很熟悉:悍将李信率领20万大军攻楚,大败而归;而后秦王请出老将王翦,给了王翦60万大军,才终于踏平楚国。

那么,为什么王翦坚持灭楚之战必须要60万大军呢?想要了解其中缘由,还是需得比较一下李信与王翦二人攻楚的过程。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大概情况。

战国末期,天下大势已经明显往西倾斜。起先称霸的山东齐国,已经在与燕国的争斗中元气大伤;而在马陵之战后,中原霸主魏国也从一流强国沦为了二流;即便是历经胡服骑射的赵国,也在长平之战与邯郸之战中实力大减。秦国东扫六国的势头,看似已经无可阻力。

然而,摆在秦军面前的敌人,还有一个南方的楚国。

楚国的领地从黄河直到长江,广阔无垠。即便历经秦楚数场大战,楚国的实力已经江河日下,但受惠于其广大的疆域,它的体量还是足以拖垮来犯之敌。就算秦军在兵锋上已能势如破竹,真正要和楚国打一场灭国之战,还是需要做好最大的投入。

不过,当秦王问及文武众臣如何灭楚时,年轻有为的秦将李信显然还是还是低估了看似颓靡的楚国,自称只需二十万人即可灭楚。只有老将王翦尚且看得清当时的形势,因而坚持要求动用六十万人马。

出于对当时秦国综合实力的考量,以及对王翦年龄的质疑,秦王认为老将王翦已经开始变得“迂腐”和“胆怯”,非常不满。因此,当秦国真正开启灭楚之战时,年轻的李信和悍将蒙武自然成为了嬴政的不二首选。

其实,早在灭楚之战前,李信已经在灭赵伐燕的战争中显露出十足的军事才能。但纵观灭楚之战前的几场战争,李信均没有统筹整场战争的经验:灭赵之战时,秦军主力的统帅权还是集中在老将王翦的手中,李信只不过率领一部与王翦完成对赵国的合围;而在伐燕之时,李信也不过率先遣部队突入燕地,有先锋之功。

因而,当李信的二十万大军攻入楚地之时,其本身的骁勇加上秦军的战斗力自然是势如破竹。但是,当我们认清李信的进军方式时,却不难发现他犯了兵家大忌——后方不稳:

一开始,秦军自颍川郡出发,向南进攻平舆(今河南境内)和寝丘(今安徽省西北),都大获全胜,可见如在正面冲突,楚军并无多大胜算。可当李信拿下鄢郢(今湖北襄阳),准备和蒙武会师城父(今安徽亳州)之时,昌平君却突然在郢地发动变乱,切断了李信的后路。与此同时,楚将项燕的军队也尾随在了李信大军的身后,最终乘着李信不备,突然杀得秦军不知所措,大败而归。

究其缘由,正是因为李信的贸然轻进,疏忽了后方的防备,才输得如此之惨。

遭此大败,嬴政只好亲自来到王翦的故乡找他,请他率军攻楚。但当着秦王的面,王翦再一次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六十万军队,只能多不能少。

为了统一大计,嬴政只好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公元前224年,王翦与蒙武率军60万南下攻打楚国,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要知道在当时,秦国所能动员的兵力不过百余万,除去各地的防卫部队和在提防燕、齐两国的军队外,这六十万人几乎是秦国剩下的所有家当了。秦第一次开启灭楚行动时,秦王嬴政首选李信的20万大军计划,也正是这样的原因。

而王翦这一次坚持要用60万大军灭楚的原因,则是基于以下三点的考虑:

一.楚国军事潜力确实不容小觑

虽然到了战国末年,秦国国力已经稳居诸国之首,但是占据了大片国土的楚国仍然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与秦军抗衡。楚地原属蛮荒之地,楚国人大多民风彪悍、勇于作战。如果秦军不能有足够的军力,就可能再次遭到向李信那样的失败。但在统一的征途上,嬴政不能承担第二次挫折。

因此,为了确保胜利,王翦更加明白必须以最强大的兵力压向楚国。以楚国的国土和人力,即使有一百万楚人抵抗秦军也不意外,李信想用二十万人彻底击垮楚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二.攻城容易,守城难

在李信伐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二十万秦军确实已能轻松打开楚国国门,纵使李信和蒙武兵分两路,也能迅速攻入楚地。由此可见,秦军要攻进楚地、攻下城池,都并非难事。可难就难在保住这些城池,同时要挡住楚军的反扑。

要知道,灭楚行动打的可不是一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不是为了求得一城一池,而是一场灭国之战,一场能把整个楚地彻底纳入秦国统治版图的全面战争。为了这些,秦军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正面杀敌、后方防御、保护粮道、探测敌情……如果仅凭二十万人,还要照顾楚国这么大的国土纵深,恐怕再强大的军队也分身乏术。

三.楚军方胜,士气正高

如果说李信出兵前,王翦的要求只是其个人的想法,那么李信伐楚之后,王翦的要求就更加坚定了。正如春秋战国过去数百场征伐一样,军队的士气对于其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楚国人在项燕的带领下刚刚获得大胜,如果秦军不以盛大的军容出击,那么秦军中颓丧的士气将会导致又一次溃败。

而当王翦入楚之后,为了避免像李信一般的轻进,从而避开项燕主力的尾随突袭或分割围剿,即使是带领着60万大军,他也没有第一时间与楚军展开生死决战。相反,王翦手下的秦军全然不像一个进攻者,他们在营寨中筑起高墙,日日只顾操练,即便楚军在城下叫阵好几天也没有人回应。当然,这也并非王翦懒惰,而是其看得出楚军旺盛的士气,明白贸然出击将带来的后果。

确实,王翦的担忧和考虑是对的。听说秦军再次来犯之后,楚国又一次动员大军前来抵抗。但秦军的坚守不出,就是让楚国人无可奈何。甚至于,秦军将士还在军营里玩起了投石游戏来进行锻炼,不管楚军如何叫阵,就是不管不顾。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指挥,内行看后勤”,秦军这一次凭借着强大后勤实力,与楚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消耗战。楚军面对秦军的高墙束手无策,而秦军又一直不出城,只是坚壁自守。最终,楚军的粮草难以为继,项燕只得无奈命令军队向东撤去。

就在此时,王翦抓住战机,果断进攻,跟在撤退的楚军身后穷追猛打。而此时的楚军士气和体力都已被消磨殆尽,根本无力应战,于是很快,秦军便踏平了楚军的主力,之后不费吹灰之力横扫了整个楚国。

3

王翦为什么非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呢?这是王翦用兵稳重老成的表现。王翦不像白起,能兵行险着,敢打没把握的战。他是在清楚秦国完全有能力提供六十万大军的基础上,对楚国的兵力做了全面的评估和考量才提出这个数字的。要灭人之国,单单几万、十万的偏师肯定不行。

当年日本不是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吗?他们这个结论从哪里来?几千人、几万人占领了东三省,但从1931年到1945年十四年时间里,东三省和华北反抗的斗争从来都没停止过,日本后来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投入来也不行。当然,日本要占领中国,这里面涉及亡国、亡种的国家民族大义的内容,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屈服。

对于战国时期的秦楚相争,还不存在这种东西,但,要像李信说的,二十万人是吃不下楚国的。而且,任何优秀的统帅,用兵都是多多益善。所以王翦要六十万兵,一点都不奇怪。《史记》也指明了这么做的原因——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这样,就可以通过一场超级大型的歼灭战消灭对方有生力量,一战夺取最终胜利了。

老实说,在秦秋战国时代,军事思想还没有现代这么成熟,所有灭国之战都是在歼灭性的大决战中完成的。如果楚国不为王翦的六十万大军所动,坚持依托有利地形展开袭击战、游击战,象越战中越军死死拖住美军那样,楚国就不会这么轻易灭亡了。

明人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也借王翦的口谈论了一番春秋、战国用兵的差异,进而解释为什么非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出征灭楚的缘由。当时,秦王说:“五霸威加诸侯的时代,出兵制国不过千乘,兵员不过十万。将军您却一定要用六十万,太多了。”王翦回答说:“五霸时代打仗都是君子式的,在指定地方开战,按约定日期厮杀,列阵和交战的步伐都要讲究规则,敌人倒地就不能再打,只分胜负而不侵占地盘,即使是刀剑相交,也要互相礼让,所以呢,帝王用兵,从不用众。齐桓公作内政,胜兵不超过三万人。现在呢,列国兵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逢人就杀,遇地就攻。围城动辄就围好几年。农夫都拿起了武器,孩童也报名参军,打起仗来都不会少于几万十万人。况且楚国地大物博,号令一出,百万之兵数日就可完成集结。我要六十万,还是保守的呢。”

4

王翦提出灭楚要六十万,其实就是问嬴政要了秦国绝大多数兵马。这主要原因还在于楚国势力强大,嬴政最初的心思认为王翦是年纪大了胆量不足,所以才给了李信二十万,而实际王翦也确实是保守派,对于拥有项燕等名将,强大的楚国,任何老将都不会认为二十万能够轻松摆平对方的。这种口出豪言壮语的人,要么就是瞎嚷嚷,要么就是自身条件不差,李信也是被后世的人因为伐楚失败说得一无是处,但能够被嬴政赏识,赋予重任一定也不会是个挫将。战争失败的原因其实也是多重复杂的,李信如果赢了,后面也没有王翦伐楚的一段佳话。不过,就当时情况而言,如果李信带六十万,如果蒙武带六十万,未必会输,当然,也未必会赢。那么王翦呢?也未必说百分百能赢,只是说他认为在秦国这个巨大的军队数字,胜率很高。窃以为,王翦带走这么庞大的军队有两个考虑:胜,回国稳坐功臣,败,远走他乡,重新建国。他一路上问嬴政要那么多的“好处”足见其老道的政治经验。在和楚国打仗的时候,按照常人想的,攻城兵力要高于守城,王翦到人家那儿就守营,最后急死的是楚国的人,叫战的也是楚国。项燕之所以失败,认为其一战略失败,其二在于李信交战过程中还是有大数目的兵将损失的。李信二十万人大败,那么楚国失兵必然也不会少。其三心理吃亏。秦国隔三差五,一年连续率大军过来进攻,这压力也非常人能够承受。

5

攻打楚国之前,李信自信20万兵力可灭楚,而王翦认为非60万不能为。秦王政果断选择李信,于是有了李信的狼狈而归。

临阵换将,兵之大忌。然而灭楚之战中,面对李信的失败,秦王政还是将王翦换上,且举全国之力组军60万交给了王翦。

而王翦不负众望,一年后与项燕正式开战,攻进寿春,灭亡楚国。可以说王翦的灭楚之战是秦国自长平之战后的又一次精彩之战。其实,自长平之战赵国战败后,局势发生很大变化,秦国的强盛已经不是任何一个诸侯国靠一己之力能对抗的,此时合纵应该成为主旋律,然而东方六国本就心不齐,又秦国还时不时派出间谍贿赂其臣,反间君臣。所以纵然合纵取得过部分胜利,还是阻挡不了秦灭六国的趋势,秦国首先灭掉了韩国,然后赵国,在灭魏之前,王翦之子王贲领军攻下了楚国北部十几座城池,消除了攻魏的后顾之忧,见好就收。灭魏之后,灭楚之战正式打响。

秦王政首先面临的是选将的问题,秦王政是想要培养新的将领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信很得秦王政的青睐,之前的灭赵之战中,李信表现不错,后来追击燕国太子丹也算是立了头功。所以秦王政首先想到了李信,问他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自信的说20万足以,然后秦王政又去问了王翦,王翦则说非60万不可,对于王翦的狮子大开口,秦王政明显很排斥,他认为王翦老了,怯懦了,然后就用了李信。而王翦则称病告老还乡。于是李信和蒙恬率军难攻楚国,李信攻打平舆,蒙恬攻打寝丘,然后又攻克郢陈,两人相约在城父汇合,攻打寿春。然而正当李信自信一举攻破楚国的时候,后方出了问题,昌平君在郢陈发兵攻打秦军,截断了李信的后路,而项燕又组织楚军也跟随在秦军后面,攻打秦军,李信不察,最终七个都尉被杀,两个营垒被攻破,李信狼狈而逃。

秦王政大怒,撤下李信,又亲自跑去王翦的家乡,希望王翦带兵灭楚,王翦依旧坚持要用六十万大军,虽然很肉疼,但考虑到灭楚大业,秦王政还是答应了王翦,王翦知道秦王政多疑,为了安心攻楚,王翦向秦王政为子孙讨要众多田宅园池。这才让秦王政放心将军队交给王翦。

王翦同蒙武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大军到了平舆,便安营扎寨,坚壁不出,无论楚军怎么挑战,王翦就是悠哉悠哉的不出战,而士兵们也是休息的休息,投石子的投石子,跳跃的跳跃。

秦楚对峙一年有余,楚军看到秦军一直不进攻,考虑到粮草储备问题以及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人心开始浮躁,楚军开始撤退,而秦国的士兵已经完全放松下来,于是王翦命令出兵,打败楚军,后来更是杀死项燕,楚军溃败而逃,不久,王翦同蒙武攻进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王翦为什么非要兵六十万。

其一、震慑楚军。六十万军队大军压境,其威慑力是相当大的,很可能楚军没有开战就失去了战胜秦军的信心。

其二、楚国虽然已经衰落,早已不是什么大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也曾是民风剽悍的诸侯国,在春秋时期一直和晋国争霸,实力可见一斑,虽然战国时期,楚国一步步衰落,但真要灭亡楚国,不是一般的兵力就可以的,李信的二十万兵力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虽然李信为将不具备统筹全局的能力,没有大局观,但二十万兵力确实难以应付楚人,顾头不顾尾。

其三、楚国反抗秦国的情绪最为激烈,当初,秦昭襄王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软禁了起来,直到三年后楚怀王死在秦国,这让秦楚势不两立,在灭国战中,必然遭遇楚人的激烈反抗。

其四、目的是灭楚。如果秦国只是攻打楚国,夺取一些城池,那么很容易成功,前文说过王贲在灭楚之前就攻下了楚国十几座城池,但一面临攻占楚都,灭亡楚国这个问题,所要考虑的就不是局部胜利这么简单,如何攻进寿春,如何保证攻占的土地不会重新失去,如何歼灭楚国的有生力量,如何调度粮草,甚至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这不仅需要将领的统筹调度,更需要大量的兵力。

而且李信战败后,王翦仍旧要求六十万大军,又多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唤起秦军的信心,楚军刚胜,士气正盛,较之从前更难对付。

6

@上弦月M 好友相邀!

因为这次秦王嬴政要的不是一次战争胜利,也不是打下一座城池。而是要征服整个楚国,要让楚亡,天下一统归为秦。

尽管战国晚期,秦楚之战,总是秦胜楚败,秦将白起、更是所向披蘼。楚国虽然从楚王至公卿将士颓废麋烂,但楚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且民风剽悍,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楚之根本还未动摇,楚也时有收复失地,两国也经常以和亲互相示好。

而嬴政此时是要以最短的时间灭整个楚国。你想占领一个国家,必须步步为营,且楚人,民风剽悍,谁愿意亡国,你即使打下一座城池,楚人必反扑,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打下的地盘还是人家的!

嬴政攻楚前,问将李信,言二十万大军,而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以为王翦怯,用李信、蒙武将兵二十万伐楚。李信、蒙武入楚之初,确拔城掠地,大破楚军。此时楚人面临亡国之难,军民同仇敌忾,楚将项燕骁勇善战。在李信与蒙武会合之时,随其后三天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败走!

嬴政只有亲自去请王翦领兵,对王翦将兵六十万之要求无有不允。王翦作为战国四名将之一,自然不是浪得虚名,楚闻王翦至,把国中之兵悉数以拒,王翦至,坚壁不出,无论楚军如何挑战,日久楚军无法只有向东移,王翦追击,大破楚军!

嬴政统一六国,王翦功不可没!

(图片来自网络)

7

从常理而言,无论上书还是面谈,王翦都必须阐明灭楚需要60万人的理由,但《王翦列传》并未详细写,恐怕只能理解为太史公自己也不清楚,或者主观认定这一点并不重要,因此略去。

结合楚国自身的情况,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楚国的大部分疆土都是森林水域,地广人稀,再加上旧贵族力量根深蒂固、整个国家一盘散沙,导致战国以来屡屡吃败仗,尤其是楚怀王时期开始,接连被秦军痛击,这也给了天下一种假象,楚国实力不过如此。

但换一个角度而言,楚国的实力却又深不可测。其疆域是七大战国中最广阔的,几乎是其余六国的总和,人口密度虽然低,绝对数量却并不少;分封势力之前各自为战,秦国之前能对楚国屡屡得手,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楚国贵族们的麻木之上,但当他们第一次意识到灭顶之灾即将到来时,应激反应下,势必会在短时间内团结起来,从而形成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强大合力。

这一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白起王贲等人的伐楚都能取得胜利、李信的灭楚却惨败、王翦的灭楚又最终取得胜利:白起王贲的战法以歼灭和破坏为主,仅仅是“攻破”楚国,即便能多次取得胜利,楚国依旧百足不僵;惯性思维之下,李信同样遵循着这种作战方式,但他的战略意图却是“灭亡”楚国,尽管作战方略没有问题(以进兵路线为例,王翦灭楚和他是同样的路线),但秦军除了歼敌,还要驻守城邑、防备叛乱等,需要兵力的地方更多,二十万人远远不足以吞灭楚国。

也正是因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王翦才会预先向秦王要求六十万大军。

8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消灭了魏国。秦王嬴政打算攻打楚国,召集将领们议论。他先问青年将领李信,打楚国需要多少人马。李信说:不过二十万吧。他又问老将王翦,王翦回答说:楚国是个大国,用二十万打楚国是不够的。依臣的估计,非六十万不可。秦王很不高兴说:王将军老了,怎么这样胆小?我看还是李将军说的对。于是就派李信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去了。王翦就告病回老家了。

李信带大军二十万到了楚国,不出王翦所料,打了败仗,士兵死伤无数,将领战死七位,自己也只好逃了回来。秦王嬴政大怒,把李信革职,亲自跑到王翦的家长清王翦出来带兵。

王翦还是要求带六十万军马才行。他说:楚国地广人多,他们要发动一百万人马也不难。卧说带六十万大军还怕不够呢?再要少那就不行了。秦王嬴政答应可王翦!

王翦带军六十万攻打楚国,楚国全国的兵力都用上了。王翦只修筑壁垒不让出战,楚国大将项燕一再挑战,王翦都不理睬,过了一段时间,项燕麻痹了,认为王翦是来驻防的,就不把王翦的大军放在心上了。可是,就在项燕不在意时,王翦命令六十万大军排山倒海般的冲杀,使得楚军一下子蒙了,慌乱中来不及抵抗,各自逃命。楚军越来越少,秦军一直打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西),楚王背俘虏。项燕得知楚王被俘,过了长江,想继续抵抗,王翦造了不少的船只,渡江追击,项燕看大势已去,拔剑自杀了。

9

楚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很大很大的国家,春秋时期一个楚国的面积相当于当时华夏的一半,人口也相当于华夏的一小半。尽管战国时代的楚国不断地被秦国攻取富饶之地,首都也丢了,但是楚国也吞并了越国(含吴国),多减一增的最终结果是:楚国还是一个巨无霸!

不要看楚国疲软不堪,国力不济,但是面对亡国之祸时,楚国还是爆发了最后的抗争!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兵器也先进,尽管军队战斗力不济,但还筹集了五十万大军抗秦。李信领二十万秦军击楚,如果正面列阵而战,楚国五十万大军必会灰飞烟灭!但是楚国名将项燕采取诱敌深入,多路偷袭的战术把秦军分散了,拖跨了,最终主力出动切断秦军粮道,千里追击秦军,将秦军击败,斩杀七万秦卒!

王翦作战稳妥,他步步为营排兵布阵滴水不漏,一旦抓住战机则如猛虎下山,杀伐果敢绝决!王翦要六十万大军击楚,不是说正面搏杀楚军需要六十万,而是要利用数量的优势围歼楚军,逼迫楚军与秦军决战,避免楚军化整为零潜入山林打游击。

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一步一步向楚国内地推进,每占一城就分兵留守,同时派行政人员接收楚地,吸收与消化楚地。王翦稳步推进的策略让项燕诱敌深入战术不能凑效,再后退秦军就占楚地大半了,项燕只好集中全楚军队与秦军决战!秦军五十多万,楚军五十多万,两军超过百万大军在楚国境内对磊一年而不战。楚国毕竟国力有限,不能长久支撑,于是楚国王室催促项燕主动进攻秦军!在楚军调动之际,王翦找到战机,立马全军出击,击溃楚国大军,斩杀项燕,楚王负刍献称投降,楚国灭亡!

王翦要秦国全国之兵击楚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利用数量优势,稳步推进,以破除项燕的游击战术;其二、逼迫楚国集中主力与秦军决战,这样可以一战灭掉楚国军队,避免以后四处平叛;其三、告诉嬴政灭楚之战是全国之战,要集中全国之力击楚,不能轻敌,更要除恶务尽,以免日后楚地有实力反叛!

10

王翦灭楚为什么需要60万兵,寒鲲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楚国是当时除了秦以外版图最大的国家

在王翦灭楚前夕(公元前224年、公元前223年),楚国是除了秦国以外版图面积最大的国家,楚国当时还占有淮北、淮南、赣江、江东等四个区块,而齐国只剩半个山东半岛,燕国只剩一个偏远的辽东半岛,代国(赵国王族后裔)只剩区区一片代地(以今天的蔚县为核心的晋冀交界地带)。行军打仗,除了需要消灭敌人,还需要驻守敌区,面对当时仅剩下的一个大国,动员的兵力太少,既不能有效消灭楚军剩余主力,也不能有效实施对新占领地区的控制,当然很容易失败。

楚国紧邻统治并不稳定的燕韩赵魏楚新附地区

当时楚国的西部紧邻秦昭王以来半个世纪秦军刚刚征服了的河北平原(燕赵故地)、上党高地(韩赵故地)、中原地区(韩魏故地)与湖北平原(楚国故地),有的地区成为秦国版图甚至都不到10年,在这些地区,秦军也需要不断进行强力镇压才能压服当地反秦势力。

一旦秦军开赴楚地作战,紧邻前线的便是刚刚灭国了的韩魏两国故地,当地民众反秦运动很容易与楚地反秦作战联动(张良刺秦甚至发生在秦统一以后、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也是在这片地区掀起来的),使得局势更加复杂。李信伐楚时,便是被后方的昌平君之乱打乱了节奏,导致昌平君与项燕的联动,最终导致伐楚失败的。

对于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将王翦来说,楚军本身并不可怕,楚国及其周边复杂的局势,才是最为可怕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在兵力动员上按照当年的长平之战那样发动足够多的秦军,方能在复杂的灭楚作战过程中,从容消灭楚军主力、从容接管楚地领土、从容应对各处不稳定因素。

【下图为游戏《三国志13》中的王翦形象】

综上,楚国领土本身的广大(当时还剩下楚国极盛时期的五分之二),加上楚国西部紧邻秦国统治最不稳定的区域,导致王翦灭楚必须动员60万兵力与后勤人员方能稳妥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

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或补充,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如果您喜欢寒鲲的文字,可以点击回答上方的头像关注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