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说一下,李鸿章听不听从都不会改变历史,因为他没有权力决定是否对日本开战。其次单纯就张佩纶的建议来说,属于典型的无知清流,毫无可取之处。

很多人对晚清政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李鸿章有着很大的权力,可以左右朝廷决策。实际上慈禧是个权力欲非常强烈,而且擅长权谋的人,连恭亲王奕?都斗不过她,被赶出了中枢。

奕?是满清皇族尚且如此,李鸿章作为一个汉大臣更不可能被慈禧完全信任了。事实上李鸿章连军机处都没进去,对于朝政的影响力有限的很。只是因为李鸿章熟悉洋务,在和列强打交道时,慈禧也不得不咨询一下他的意见而已。不过最终拍板做决定的,还是慈禧。

在晚清时节,李鸿章只是重臣,从来不是权臣

因此是否对日开战,决定权在慈禧而不在李鸿章。很明显,慈禧这种人只会关心自己的权力和享乐,并不真正关心国家利益,因此绝对不会冒险和日本开战。而且对于李鸿章来说,提这种建议还会引起慈禧的猜忌。李鸿章一直知道自己作为汉大臣身份的尴尬,因此他也不会听从张佩纶的建议。

从这点来说,张佩纶真的是太幼稚了,和李鸿章相比差远了。

更重要的是,即使抛开这个因素,张佩纶的建议也存在极大的问题。

张佩纶的这个建议到底什么时候提出的有多种说法。但是既然他提到了“定远”,那么肯定是在中法战争以后。在“定远”、“镇远”服役、北洋水师成军一直到1890年之前,北洋水师确实一度强于日本海军,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明显。北洋水师劳师远征的话,并没有把握击败炮台掩护下的日本海军。

而且日本海军的“浪速”、“高千穗”两艘防护巡洋舰服役以后,北洋水师只有“定远”、“镇远”的火力强于它们,但是速度却不如对方。唯二速度上能和“浪速”、“高千穗”相比的“致远”、“靖远”两舰在火力上又远不如它们,无法与之匹敌。因此日本海军依靠“浪速”、“高千穗”两舰袭扰渤海湾,就可以牵制北洋水师。北洋水师很难彻底夺取制海权。

“浪速”的260毫米巨炮,单从威力上来说,还超过了“定远”的305毫米火炮

更何况要击败日本光靠北洋水师还不够,需要陆军登陆日本才行。此时的日本陆军已经彻底按照西方军制完成改革,建立了七个师团。根据西南战争中日军的表现来看,其战斗力虽然还无法和老牌陆军强国的军队相比,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清军。张佩纶所谓日军“去中国准、湘各军远甚”这个看法不过是痴人说梦话而已。


甲午战争时的日军

所以即使不考虑清军运输能力的限制,如果真的按照张佩纶的建议直接攻击日本,那么估计清军要以惨败收场。而张佩纶这种货色在晚清还算才子,可见这清政府已经无知到什么程度了。

从照片中就可以看出清军和日军的差距

最佳贡献者
2

张佩纶乃一清流,只会空谈,日本绝非弱鸡,但是只有李鸿章明白,清朝出兵日本,只会两败俱伤。

但是,后来中日还是爆发了甲午战争,清朝惨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赔偿白银二点三亿两,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开放口岸,允许日本建立租界,给日本片面最惠国待遇及领事裁判权。

清朝因此沉沦,而日本因此而崛起,东亚格局从清主日从,变为日主清从。

如果李鸿章及清廷听从张佩纶之建议,进攻日本,即便战败,也不会如甲午战争败的那么惨,清朝不会因此沉沦,日本也不会因此而崛起,清朝会继续洋务运动,逐渐实现近代化,历史将会改写。

综上,张佩纶一生空谈,惟此建议乃良策!


3

垃圾主意

这个主意的关键是,李鸿章说了能算吗?

攻略日本,你李鸿章想干什么?

没看到我慈禧为了忌惮你,把你北洋水师的军费,都一减再减。

你要攻略日本,你想干什么,想在海外划地封王?

这就好比当初给光绪出主意变法的那些人,光绪说了能算吗?

李鸿章要是听从这个主意,他还没来得及出兵,他的人头就被慈禧拿下了。

李鸿章能拍板吗?说了能算吗?

他说了不能算,你给他出这个主意,就是要李鸿章的命,你说是不是垃圾主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