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面几乎所有的回答都说是这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是为了“防止朝臣在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品论朝政”。

实际上,这只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这种“长耳朵”宋以前早已出现。

赵匡胤的传说流传极广,几乎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而且被演绎得绘声绘色:赵匡胤黄袍加身登基以后,大臣们还没习惯角色的转换,没尊没卑。某天赵匡胤见官员上朝交头接耳,勃然大怒,心生一计,下旨开发出一种特别的帽子,两边加两根长长的翅子,专供官员上朝使用,防止他们相互咬耳朵说悄悄话。

其实,“长耳朵”原来只是固定帽子的带子,早在宋太祖之前上百年,这两条带子就已经逐渐夸张伸长,人们以其长、挺为美,经历过一段长达数百年的逐渐变长过程,并不是赵匡胤看到大臣交头接耳不爽突然发明出来的。

这种官帽在宋代文献被直接称为“幞头”,是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而来。幞头原来是一块黑色的方形织物,有四个角,盖在头顶以后,两角在后面打结下垂,两角反折到头顶上打结固定,所以也叫“折上巾”

△ 初唐幞头的原始系法,两角反折到头顶打结,可以看到另外两个小角垂在背后,逐渐演化成长脚,就成了后来的“长耳朵”

在后面打结的两个角,就是宋代“长耳朵”的前身。

两条幞头角打结后垂在后面飘摇,人们觉得不太庄重,于是想方设法做各种夸张化改造,成为帽子的装饰重点。从初唐到晚唐三百年间,变得越来越长,并且加了骨架,拗成各种固定造型。或成八字外撇、或左右平伸、或斜向上,又出现长脚、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各种造型。晚唐时,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脚逐渐流行,成为一种常用的标准幞头。


△ 晚唐、五代的各种幞头脚,从短脚到八字、到平直、到上翘冲天,各种夸张都有。(燕王绘)

如上图,早在赵匡胤之前的晚唐、五代,就已经广泛流行各种夸张的幞头脚造型,其中就包括平直的展角,比如图1,长度已经超过肩膀,和北宋类似了。

关于幞头,宋代的官方文献以及文人笔记里本就有很多论述,在所有的宋代文献中,没有一处提及展角幞头是由本朝宋太祖为官员而发明反而更多还提及硬角、平角唐五代早已有之。

比如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就总结,幞头从北周出现以来,不断变换新的样式,两脚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角,当时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后”,又发展为“展脚”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

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

所以,长长的展角只是幞头角的逐渐硬挺化、夸张化、威仪化,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装饰彰显结构,这种情况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宋代也只是延续了这种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夸张化了。

所以第一,它不是北宋皇帝一拍脑袋而发明的。



其次,这种展角幞头,在晚唐到宋代,也并不是官员上朝专用,而是上下通用的帽子

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各种场合都会用。我们从当时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脚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如果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那为何皇帝本人和仆人也都戴呢?

△ 戴幞头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冠帽之一,甚至比官员还长,更显得威仪庄重

△ 五代、辽、宋壁画绘画中,有大量戴展角幞头的仆人、侍卫、乐师,并非官员上朝专用

△ 敦煌五代壁画里,甚至还有大量干活的百姓戴展脚幞头。

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一种帽子。《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脚幞头。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脚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

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


所以第二,它也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特别设计的。


就和欧洲中世纪二尺长的夸张鞋尖、清末一尺高的假旗头一个道理。


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

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旗人女性头顶高大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的项圈,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尖头鞋,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

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当长到极致,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到了元明时代,就变成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逐渐退出使用。


至于防止交头接耳这种说法,其实出自宋末元初人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认为平横的两脚起到避免朝见时“偶语”的功能。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长脚的实际存在造成的效果而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为“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穿凿附会不可信,由此也可见一斑。

元代以后,展角幞头已经不再在日常使用,所以出现这种推测也正常。至于附会到赵匡胤身上,就是更加晚近的编造演绎,不可当真了。

最佳贡献者
2

扯蛋,还防止交头接耳,大臣敢吗?在殿上头都不敢抬,为什么用笏板?看皇上都犯罪,更别说讲话了,要杀头的,你以为电视剧啊,大臣和皇帝打情骂俏称兄道弟,不怕死啊,得离三步以外还得低头跪着,帽翅是告诉官员时刻谨慎做事公平,因为有翅你就不能大步流星不能左右摇摆。

3

这种带有两只长耳朵的帽子,叫做翅帽。因为它的形状奇异,既像长了一对耳朵,又像长了一对翅膀,故名。

翅帽的发明者,是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这个人,在历史上实在是大大的有名。很多流传至今的成语和历史典故,都出自他。比如“黄袍加身”,比如“杯酒释兵权”,比如“斧声烛影”。

除了这些典故,其实他还做了很多影响深远的事情。比如,宋朝之前的宰相,上朝时不是站着的,而是坐着的,有自己固定椅子。

可是赵匡胤为了削弱相权,就把椅子给撤掉了,从此,宰相也和其他的大臣一样,站着奏事、议事。

老赵是怎么撤掉宰相椅子的呢?当然不会发一道圣旨。那就太笨了。赵匡胤的办法非常巧妙。

有一回,宰相奏事,赵匡胤突然说自己最近耳朵不太好使,听不清,让他走近一点,继续说。宰相不知其中玄机,就站起身,向皇帝走近了几步。等他说完事情,转身回去时才发现,刚才的椅子没了。

宰相多聪明啊,立即悟到了其中玄机,也就不事声张,从此就站着了。

拿掉宰相的椅子后,赵匡胤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上朝时,大臣们老喜欢跟周围的人窃窃私语。

他们说了什么呢?赵匡胤听不到。因此很烦躁。

于是,老赵灵机一动,就发明了翅帽。大臣们戴上翅帽后,必须跟周围的人隔着一段距离,不然就容易被帽翅戳到。如此一来,大臣们窃窃私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得不说,赵匡胤实在是太聪明了。

4

泻药。

说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在朝堂上开朝,发现大臣们一个个切切私语,讲也就算了居然也不给朕听见,朕就不给你讲了。

怎么不给讲呢?这货想了方法就是弄了题主说的耳朵,目的是给大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再讲的话就删人耳刮子了,疼得很。

所以说没事不要在领导面前切切私语,不然领导整死你。

距离产生美,谢谢。

5

宋朝官员上朝戴的帽子为啥有两个长耳朵?设计者真是别出心裁

相信很多人看古代电视剧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只有宋代上朝时官员们的帽子是长了两个长长的耳朵。每次他们并排站,我都担心他们会扎到隔壁的同僚。

其实,这种形状怪异的帽子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长翅帽,这种帽子传闻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两个长耳朵是为了更好管理朝堂的纪律。

难道这两个“长长的耳朵”对管理朝堂纪律有所影响?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顶如此有特色的帽子。

赵匡胤精心设计“长翅帽”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之所以能登场皇位,其实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登基为皇的,说白了,他的江山不像唐高祖李渊一样自己打下来的,而是通过发动兵变夺来的。

既然如此,赵匡胤这个老头子自然非常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刚开始,赵匡胤每次要颁布新政令的时候,下面的官员都会交头接耳,并不像电视剧里的那种“正襟危站”的感觉。

赵匡胤听到这些议论声,他会怀疑这些人是在讨论国事呢还是在讨论自己,但他又不能明面禁止官员们说话,所以他一度特别憋屈。

所以赵匡胤为了让自己能够舒坦一点,便想出了改变官帽的方法来治治这些大臣们上朝喜欢交头接耳的坏习惯。

因为当时上朝各位官员站的距离比较近,这也方便他们交头接耳,就跟我们学生时代跟同桌说悄悄话一样。

所以,赵匡胤在管帽的形制上加了一尺多长的“翅膀”,这些翅膀是用铁片、竹子制造二胡层,两边加起来两尺多长,也就是差不多八九十厘米的样子。

这样的距离就跟我们之前排队安全距离差不多了,不要说悄悄话,如果站的太近,就是轻微摇摇头都会打到隔壁,所以戴着长翅帽的官员们就会离得蛮远。

赵匡胤自从改良这些官帽后,杜绝了官员们上朝时交头接耳的现象,自然心里舒坦多了。

其实赵匡胤就算不改这些官帽,而直接命令大臣们上朝时保持安静也是可以的。毕竟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朝堂之上,这么严肃的场合,窃窃私语已经是一种藐视皇权、大不敬的行为,完全能够取缔官位。

不过赵匡胤改帽子这招确实也是妙计,整顿了朝堂的纪律,还提高了对政事的讨论效率,这一举两得。

赵匡胤在官帽上加两个长耳朵完全是因为他性格多虑

上面也跟大家说了,赵匡胤并不是用正常途径登基的,再加上他刚刚即位,自然统治不是很稳定,原本性格多虑的他,肯定会忍不住去猜测大臣们对他的看法。

你知道赵匡胤多虑到什么程度吗?他连自己饿了想吃牛肝都不敢对别人说。

赵匡胤有一次外出打猎,因为打猎完回宫已经很累了,所以他很早就食用了晚膳睡觉。但是到了半夜,早吃饭的赵匡胤自然肚子饿了,下床找东西吃。

这时候侍候在门外的人就走进来问赵匡胤想吃什么,因为这是赵匡胤第一次半夜用膳,所以大家也没什么准备。

当赵匡胤说想吃什么的时候,他又支支吾吾的,最后索性说不饿了,让太监退下。后来等皇后进屋,才把赵匡胤想吃的东西问了出来。

原来赵匡胤只是想吃一次牛肝,因为这是当时他被敌军围困,粮食缺乏,将军石中信冲出重围给他送去的食物。

这让赵匡胤一直难以忘怀,但是他害怕大臣们会用此做文章。因为在古代,牛是农业非常重要的动物。如果让御膳房知道皇上喜欢吃牛肝,每天肯定有一头牛会因为他的喜好而丧生。

如果有一些想博得他欢心的官员们,为了寻找到更多的牛,在民间强取豪夺的话,会有很多老百姓遭受无妄之灾,宋朝的农业也会因此受到打击。

不得不说,赵匡胤的性格确实太多虑了,因为一个牛都能够揣测大臣这么多的想法。这就更不用说,在朝堂之上大臣们窃窃私语了,这赵匡胤不怀疑到底才怪呢。所以,“长翅帽”的出现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实除了官员们,连赵匡胤自己也戴上了这个奇特的“长翅帽”

自从秦始皇发明统治者专用的“冕旒”之后,这种有流苏的帽子一直在历朝历代沿用。因为古代等级色彩比较浓厚,所以皇上和大臣们戴的帽子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官帽是区分官员等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哪怕不认识对方,也能够从戴的官帽分辨出对方的身份地位。

既然古代这么看重等级区分,赵匡胤为什么跟大臣们一同戴上长翅帽呢?其实这跟宋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有很大关系了。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家思想被认为是古代朝廷的正统思想,这自然也被唐宋统治者所吸收。宋朝还出现了程朱理学,让宋人们尊崇“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

要做到这一点,赵匡胤自然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戴上跟大臣们类似的长翅帽,这样可以彰显出士大夫阶级的地位。

不仅如此,唐朝的藩镇之乱也给赵匡胤提供了借鉴,所以他采取重文轻武的措施,对有治国能力但没有领兵能力的士大夫们格外器重,跟随他的那些武将都一一“杯酒释兵权”。

所以,士大夫阶层在宋代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包括以后继位的皇上们,都没有违背宋太祖留下的遗训,在朝堂上戴上长翅帽,为的就是彰显“和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理念。

戴帽子这一点做到做到位的就是我们的宋仁宗,他所戴的帽子不像赵匡胤等人还特意经过改良,他的帽子完全就跟官员们一模一样。

虽然说,赵匡胤对帽子的改制对朝堂进行了更好的管理,但是从这个举措透露出来的重文轻武的思想是不正确的。从后世“靖康之耻”就能看出宋朝对官员重视方面过于极端化,毕竟平衡发展才是上上之道。

不过赵匡胤在统一全国、消除中唐以来造成地方割据的动乱因素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功绩,可以说,从宋代开始,后世的统一王朝再也没有出现过分裂割据的局面,这完全都是我们宋太祖赵匡胤的功劳。

6

据说是宋太祖赵匡胤做了皇帝之后,每天上朝时,总有一些大臣窃窃私语,交头接耳,让赵匡胤很不爽。赵匡胤作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把这些大臣全拉出去治罪,于是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奇策。那就是给大臣们的官帽的左右两边各加一个长耳朵,这样以来,大臣们交头接耳时,帽子上的长耳朵就会互相碰撞,交流起来那是相当费劲。不得不佩服赵匡胤的聪明才智。

7

看古装剧的朋友都知道,宋代的官员们头顶上所戴的帽子两旁会有一个长长的延伸。也就是帽子的两旁长着一个长长的耳朵,相传这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

其实这样的帽子并不是赵匡胤所发明,它是从隋唐时的幞头演变过来的。在隋唐时期,幞头是一块褐色的方形织物,它有四个角。把它戴到头上后,把其中的两个角在头后面打上结,让它自然垂下去。而另外两个角反折到头顶上,然后打结固定住。

要知道唐朝人是讲究个性的,所以唐朝人也开始在幞头上下功夫,变着花样想玩出个与众不同。所以后来,他们给幞头加了骨架,把它拗成各种固定的造型。帽子的两边是八字外撇形,或着是左右平伸,或是斜向上。后来又出现了长脚、展角、交角、花角、局角、软角、舒角等各种造型。到了晚唐的时候,向左右伸长的平幞头脚就逐渐流行了。

到了宋朝,赵匡胤又将帽子做了改良,让宋官员的帽子都有两个很长的横着的耳朵,话说这样的帽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一、 长耳朵帽子是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上窃窃私语

众所周知,赵匡胤的这个皇位是黄袍加身得来的。在刚刚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赵匡胤虽说坐在龙椅上,但心里也是十分地不安的。

因为杯酒释兵权也只是赵匡胤的初步计划,那留下来的官僚依然会令他担忧害怕的。

尤其是在朝堂上,他坐在上面,若下面的臣子窃窃私语的时候,他心里就很不舒服。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太监说,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这表明官员有事情就要当着皇帝的面说。并且皇帝很忌讳官员们在私底下窃窃私语。

据说在一次早朝中,赵匡胤坐在龙椅上,发现站在下面的文武大臣,正在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赵匡胤是非常讨厌这种行为,不礼貌是小事,若是一些大臣跟自己闯天下时的同僚妄议朝政,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一大忌。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们,在朝廷上偷偷的评论朝政,就突发奇想在官帽上加两个耳朵,以此来拉开官员们的距离。他用铁片和竹篾做骨架,让帽子两边的长翅膀各长一尺多。

在宋元时期,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1.68厘米。据说后来帽子两边的翅膀做得更长,那戴上是什么样,大家在这就自行脑补吧。

赵匡胤下旨让众大臣都带上这种帽子,他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只要大臣们在朝堂上想要转头说话的时候,长翅就会摆动,这样高高在上的皇帝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是谁在破坏规矩了。

而且大臣们要想交谈,也只能面对面地交谈了,是绝对不会出现交头接耳的现象了。要是再有交头接耳的现象,那也只能啪啪地打脸了。

二、 长耳朵帽子也是为了规矩官员的行为

宋朝的帽子设计,其实是有一点类似古时候皇帝帽子的流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带上流苏的帽子,皇帝如果走路不端庄,或着是坐着没有形象而摇头晃脑的话。

这时,帽子上的流苏就会随着摆动而影响了皇帝的视线,有时还会打到皇帝的眼睛。

所以皇帝带上这样的帽子,是为了能端庄自己的行为。

而宋朝的这种长耳朵帽子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要头有抖动,那么帽子的长耳朵就会剧烈地晃动。这对于一个有身份的官员来说,帽子的耳朵剧烈抖动是很不雅的行为。所以带上了这样的帽子,官员们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

走路就不会大步流星和来回摇摆了。他们都会挺胸昂头,规规矩矩地正步走着。

要说带上这个帽子,还真是能规矩了官员的行为。据说当时有一名官员,打扮成书生模样微服私访,他遇见一个老农便一边走,一边攀谈起来。但老农在与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卑躬屈膝的,十分恭敬。

当他离开的时,老农还跪地拜别。他很奇怪地问老农,“我只是一介书生,老人家为何如此。”只见老农笑着说,“大人不必隐瞒自己的身份,你一看就是朝廷官员啊”。

官员一听就更加费解了,便问道,我们素不相识,你是怎么知道我是官员的呢。老农说道:“您在过窄巷的时候,总是侧着身,左看右看,生怕碰掉你的帽子,你这举动是常戴官帽养成的习惯吧。

所以官员带上这样的帽子,已经将这种规范自己的习惯带入了日常。

看来官员所戴的帽子还真是有作用的,不是随随便便就改成这样的。当然这种帽子也只在上朝和正式场合下佩戴,其他时候是不用戴的,要不然平时也戴就太碍事了。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8

去年去秦始皇陵博物馆参观时,看到了秦始皇陵中出土的石制铠甲。这件铠甲样式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奇怪的是材料,完全是用石头制造的。有一人这样解释:这种石头很特殊,能检验人的体质,秦朝征兵时,验兵官会让士兵穿上这种石甲跑两圈,士兵若有疾病或者体质不过关,汗液会在石甲上呈现不同颜色。

这个解说,引来许多听众的赞叹,一时间都在称赞古人的智慧。

说实话,秦汉科技水平确实很高,但这样不顾事实地吹捧就没意思了。我查阅了资料,秦始皇之所以用石甲,不是因为石甲能检测士兵体质,而是因为用土烧制容易破碎,用铜烧制又太浪费材料,所以折中用了石头。这样既能保存长久,又不会浪费铜料。

所谓“石头检验士兵体质”,说好听点叫牵强附会;说不好听,那就是欺骗别人。

很多有历史的东西,都会附会到名人身上,以此来增加名气,招揽生意。一些发明创造往往是长久的演变过程,也常常被附会到名人身上。其中较为有名的是赵匡胤和官帽的故事。

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为了防止部下效仿,所以他杯酒释兵权。他上朝时,见到大臣在大殿里交头接耳,热烈讨论很不高兴,于是他把官帽的帽翅加长,这样大臣们要离的远点,就不能互相讨论了。

这个说法深入人心,许多人还强行分析长翅官帽的好处,连个出处都没有。很不幸的是,这个说法是扯淡,长翅官帽也是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和赵匡胤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长翅官帽叫学名幞头,早在隋唐时期就出现,起初是个方形的帽子,有四个角,两个角系在后面,两个角折上去系在前面。因为要折上去系着,所以也叫“折上巾”。

不过,系在后面的两个角因为会垂下来,像两个小尾巴,不太美观,所以人们就不断改变,或是往两边拉直,或是往上竖起,还可以垂下来,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帽翅。为方便摆造型,人们还特意加了骨架,骨架是铁制,这样便于固定。

从初唐到晚唐五代时期,幞头的造型越来越固定,两边平直的造型成为主流,形成了宋代帽翅长直的幞头。

所以说,这种官帽是三百多年的演变的结果,和赵匡胤没关系。这从初唐到五代时期的人物壁画等也可以发现,帽翅虽然多样化,但的确是在逐渐加长。

另外,这种幞头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仆都可以戴,根本不是只有官员才能戴。还有,我们看宋朝历代皇帝的画像会发现,皇帝的帽翅也很长。如果赵匡胤是为了防止大臣们上朝讨论,而设计了长翅官帽,那为何连皇帝的帽翅都很长?

正因为是演变的结果,所以宋代的笔记小说中都没提到长翅幞头是“太祖发明”。相反,一些笔记中倒是有“其改为硬脚,史不载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时也”“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之类的记载。

很明显,连宋代人自己都不知道长翅幞头是怎么来的。至于说是赵匡胤所设计,则是出自元初文人的笔记。

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席上腐谈》

当然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是结果论,以结果推断其初衷。事实上,这本元人写的笔记,里面内容很多都是这样,要么穿凿附会,要么纯粹胡扯,毫无理由。

总而言之一句话:长翅幞头不是宋太宗赵匡胤的发明,也不是为了防止大臣交流,而是不断演变的结果。

不过这种故事老百姓最喜欢听,毕竟和皇帝相关,所以流传很广。就这么以讹传讹,传到今天,传了800年,终于有人当真了。所以,我建议大家,了解一件事情最好自己去翻阅权威资料,找到出处,找到根源,这样才算弄懂,不然只会人云亦云,遇到真正懂的人就要闹笑话了。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9

这两个耳朵的帽子叫直脚幞头,又称为乌纱帽。为什么造型这么奇特,相传有两个原因:

一、这两个耳朵最先是固定帽子的两根带子,其实早在宋太祖之前就已经有了,只是后来宋太祖在上朝的时候,发现官员们在下面经常交头接耳说悄悄话,于是就突发奇想改成了这样的帽子。两根耳朵叫直脚幞头,又称为乌纱帽。这种帽子只在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戴,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从此大臣上朝就不会在一起交头接耳影响朝堂严肃了。

二、另一个原因是说这种官帽的设计类似于古代皇帝帽子上的流苏,如果走路不端庄或是摇头晃脑的话,流苏就会随着摆荡而影响视觉。所以这样设计是要提醒官员走路说话要直立端正,才能自然而然产生威严,暗指官员品性要端正。

10

幞头并非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严肃朝廷而发明的文明之物,是经过历史演变的产物。

幞头作为中国男装的独特标志,历史悠久,诞生于南北朝,最终被清朝的满式冠帽所取代。历朝历代,除了幞头发生变化,幞头脚也在演变。幞头脚是指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因质地软而下垂,故名“垂脚”或“软脚”。后来这部分得到加长,被称为“长脚罗幞头”。

后来又出现了“硬脚幞头”,里面用铜丝或者铁丝为骨。样式也逐渐增多,宋氏展脚幞头便是其中一种。

幞头是中国服饰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