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盐铁论》,意思是:国家带头搞商业,百姓就会人人趋利,就会造成奢侈的社会风气,反之,以农业为本,百姓才能保持淳朴,社会才不会出现背义重利的不良风气。
背景
汉昭帝始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81年,国家搞了场大型辩论赛,探讨的是民间疾苦的问题。由民间推荐出来的贤良文学代表几十人进京与国家代表桑弘羊等辩论。文学代表们怼了一段话: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方。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国家带头大力发展商业,导致老百姓人人以为有利可图,结果都去搞商业不种地了。于是民风变得见利忘义,难以教化。百姓不种地了,就没有粮食可吃,即使有钱了也一样“饥寒生”。所以要求“重农抑商”。
这里有三个重点:
一,上行下效。以国家身份搞商业,等同于直接告诉百姓,这个东西最赚钱。
二,种地又苦又累,收入又少,更多百姓只是处于温饱边缘,而商业轻松又赚钱。结果大家都去搞商业,那谁来种地?没人种地,吃什么?有钱也没得吃。
三,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业有大利可图,那自然人人趋之若鹜。社会言必称利,那就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慢慢就会道德败坏,无法教化。
此情此景,放在今天是不是也感觉很熟悉?这就要说说“重农抑商”的现实意义了。
农业是基础
工业文明之前都是农耕文明为主,农业经济是基础。古代封建统治,士农工商排名是有道理的。士作为统治阶层自然是第一的,农民本身也没地位,但却排在士之后,就说明农民与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工商虽然赚钱,但他们必须建立在农的基础上。这就好比如你现在之所以能做大老板是不是得先保证有饭吃这个基础?如果一个国家连吃都没得吃了,会怎样呢?
著名的“管仲买鹿”的典故正好说明这个问题。管仲利用高价买鹿的策略,让楚国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无不趋利而来,导致楚国几乎无人农耕,田地荒废,最终被齐国不费一兵一卒轻易征服。
所以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础都没了,对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很危险的事?
当下重商失农的现象
看看我们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因为谁都会算数,外出打工一个月所得比种地一年甚至两年都要多,谁还要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大量的荒废农田。
房地产赚钱,于是炒房大热,谁都想去分一杯羹,最终良田变高楼,又有几人是真正的安居乐业?
当前,我们的农业主要面对两大难题:
第一,没地可耕。
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让耕地越来越少,加上土地板结,不用化肥已经很难高产,还有土地污染等其他因素,以后我们能在哪种地?网络上吗?
第二,没人种地。
可以发现,现在农村还在种地的几乎都是妇女与老人,年轻人已经不会种地。当老一辈这些会种地的人走后,还有谁来种地?
或许有人说,现代化农业生产,大规模机械化不是可以解决吗,何必杞人忧天?真的这样吗?机械化生产就会用上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化肥,农药等等,这些东西对人与土地的危害,我们在学过的课文《寂静的春天》里不是早就了解了吗?
袁隆平一辈子都在想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不论国家处于什么境地,我们都不至于粮荒啊!
解决之道,是要把发展红利给回农民
所以,农业稳定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而要稳固这个根本,就必须把经济发展的各种红利政策放回到农民身上。所以,国家现在已经开始放缓城市化进程,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农民留在土地上也能富裕起来,才会有人继续种地。大本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在其他方面安心发展,才能让国家更加强盛。
“重农抑商”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甚至被说是统治阶层的一种愚民政策,目的就是绑架农民,让他们安分守己为国家输出贡献。这是不可取的,它背后的现实意义绝对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