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答。

在很早的时候,我曾听到过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金庸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曾经让人代写过一段。那个人把阿朱姑娘写死了。金庸对此很生气,但是文章已经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出去,所以也就没办法了。阿珠死了,金庸原来的完美圆满的结局思路被打乱,最后只好让乔峰追随阿朱姑娘而去。

但是在我看来,乔峰的死应该就是金庸先生的本来思路。金庸把乔峰塑造成正义凛然的形象。乔峰的身世离奇坎坷,起因是两个国家的人民相互仇杀引起,中间又因为国家种族间的仇视加歧视导致的身世问题而被各种冤枉。

而乔峰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了两个国家间的和平,以两个国家的苍生为念,把个人恩怨情仇丢到一边,牺牲了自己;这样就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乔峰的无私无畏,胸怀天下百姓的侠义精神。

这也是金庸先生作品中一直贯彻的“俠之大者,为国为民。”“腥风血雨的江湖中愿求和平”的崇高的中心思想。

最佳贡献者
2


第一层是赎罪,第二层是明志,第三层是解脱。

为什么金庸要让萧峰死。有人会说是为了宋辽两国的和平,这个在萧峰死前已经做到了,虚竹段誉擒住耶律洪基,逼他下旨退兵,发誓有生之年不再攻宋,目的已经达到,所以并不存在。

第一层是赎罪。如萧峰自己所说,他是契丹人,是耶律洪基的臣子,却劫持君上,威迫他退兵,已成契丹大罪人,所以身犯死罪,国有国法,不得不死。虽然从更高的角度化解两国兵戈是对的,但于自己的国家,确实是犯了死罪,那就应该受到应有的罪责。况且萧峰与耶律洪基层结为兄弟,此举同样违背誓约,所以如果萧峰不死,便难以再以契丹人的身份活于天地之间,他的死,是敢作敢当的责任。

第二层是明志。耶律洪基走时留下一句讽刺,说萧峰为宋朝立下盖世奇功,从此高官厚禄享受不尽。萧峰当然不可能有贪图荣华富贵之心,但耶律洪基此言一出,悠悠众口,契丹人必定会有许多鄙视萧峰,宋朝城楼上那些人也会这么想。如果活下来,却要听这些骂名,实在是很残忍的事。

第三层,最重要的,我认为是解脱。金庸的每部小说都是有主题的,天龙八部是一部带佛理的小说,它的主题就是世事的莫测,命运的无常。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在自己命运的轮回里寻求解脱。比如段正淳是个情圣,跟一群女人难分难解,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起死。如段延庆,一生执念报仇,但最后发现段誉是自己儿子,并且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心结已解,再无仇恨,飘然而去。比如萧远山慕容博,不共戴天之仇最终在佛法中化解。比如鸠摩智,执着于武功,在武功尽失后终成一代高僧。再比如慕容复,求皇位最终疯魔,也许只有疯了才能在精神世界中获得解脱。这种思想在新修版里更为明显。段誉最后在无量山洞里重新看到玉像,突然明白自己爱的是玉像中的幻像,而非王语嫣,对王语嫣的痴迷实属心魔作祟。而当王语嫣推倒玉像,碎了一地后,他对幻像的爱慕,对王语嫣的痴迷,都如镜花水月一般消散。这个结局有人说毁经典,但我觉得相当好,符合了天龙八部全书的思想。

言归正传,回到萧峰。萧峰的一生坎坷波折,这是他的命运,他轰轰烈烈活了一生,但命运加给他的实在太重。身为一个契丹人,从小生活在汉人中,最后不得不“背叛”自己的民族,而还会有许多汉人依然视其为契丹贼,这是无解的。唯一能给他安慰的人,阿朱却已香消玉殒。塞上牛羊空许约,当年跟阿朱的约定已再无法实现,世人依旧有许多不能理解他,如果再要他活着,去塞上放马牧羊,仿佛阿朱在身边,这不是不能这么写,但真的对萧峰太惨了。杨过等了小龙女16年,最终相会了,萧峰却永远等不到阿朱。所以死对萧峰是最好的解脱。

另外,萧峰的死也给另两个主要人物,阿紫和游坦之以解脱的方法。阿紫对萧峰的痴迷,游坦之对阿紫的痴迷,都是病态的,萧峰之死带动了他们俩也一起死,只有这样才真正能把这一团乱麻理清,只有死,才能化解这至死的纠缠。游坦之的命运可以说被萧峰毁了,他深爱的阿紫却无可救药的爱着萧峰。试问如果他们三个活着,究竟应该如何相处?所以——只有死。

3

老金再不写他死,估计要写不下去了,段誉和虚竹武功后面都强于他的可能了。



4

自己介于辽宋之间,生于辽,而长于宋,不希望二者再战,而自己虽武功超群,但对于二者交战,自己却无力阻止,最终以死争取一下吧!

5

萧峰一生坎坷,苦难众多,但他的磊落与豪气,让读者不觉得他有多苦、内心有多纠结。

他是一名契丹人,即使从小在大宋长大,接受着仇恨契丹人的教育,但流淌着他身上的血液,还是会让大宋的江湖豪杰所警惕。他登上丐帮帮主之位之难,接受考验之多,丐帮历史上难见。

可即使是做了丐帮帮主,一些长老们还是掌握着他致命的缺点,即是身世之谜。所以,在追查陷害他的“带头大哥“之时,也是他探寻自我身份的一个过程。

熟料,陷害他的凶手是父亲萧远山,这个情节设定,说明了萧峰在身份上是原罪的。对于宋人来说,他是可恨的契丹人,是大辽的南院大王;对于辽人来说,他是一个外来者,一个深受宋人文化影响的契丹人。他是否对辽国保持着忠心,也未可知。所以,虽然萧峰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身居高位,但身份上的摇摆不定,仍是他最大的心魔。

本来,阿朱是他唯一的眷恋。可阿朱却为自己所误杀。这样的悔恨,必然会一生折磨着萧峰。“塞上牛羊空许约”,萧峰活在人世间,着实已无多少滋味。误杀阿朱的时候,他还未找到陷害他的幕后黑手。所以,得给自己一个交代。他怀着悔恨去照顾阿紫,即使阿紫怎样地“顽皮捣蛋”,他也能容忍。一切,皆因阿朱。

身份上的摇摆不定,导致他需要向辽国缴纳投名状。是的,就是领兵攻打宋朝。对于萧峰来说,这是生父与养父之间的战斗。他要止住干戈,还有其他的办法吗?只有自己身死,才能从这时代困局、这自我的困境之中解脱开来。正如虚竹所下的玲珑棋局,死一子而活全局。萧峰便是那颗被牺牲的棋子。

当然,从写作层面上来说,萧峰活着不如死了。巨大的悲剧性,让他的一生成为英雄史诗。这,也是金庸所要的。

6

大家好,我是司徒少雄,我非常喜欢读武侠小说,题主的问题取材于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代表作《天龙八部》,因为,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萧峰的死,只怪一个人,那就是金庸本人。

我们都知道,萧峰是金庸笔下的人物,金庸要让他生,他千军万马之中也能来去自如,金庸要让他死,他不得不死。

自从阿紫从星宿派逃出来,中国这么大,沟壑纵横,阿紫恰好就来到了小镜湖,你说怪不怪?而且阿朱和萧峰这时候也来了。天下就有这么巧的事情,你说难道不是金庸的刻意安排?

萧峰要杀段正淳的时候,面对可能是自己的杀父仇人的段正淳,求证的时候,居然问你有没有做过一件大措事。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萧峰直接质问雁门关的事情。而萧峰却很反常的在这关键时刻,问的模模糊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作者金庸要在这里处死阿朱,就这么简单。

所以,当最后在雁门关,大辽皇帝都要走了,又回头过来对萧峰说,现在你好了,为南朝立了大功,高官厚禄等等。其实大辽皇帝本来不必要说这句话的,为啥?萧峰已经是大辽的南院大王,已经是高官厚禄在身,如果萧峰追求高官厚禄,何必非要到宋国?

所以,金庸为了展现萧峰的英雄气概,让耶律洪基多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说的太老火了,因此萧峰就自杀了。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金庸这个上帝在安排,想让萧峰死的时候,他岂能不死?

7

没有一定不一定,小说情节到那个份上,乔峰又不能背弃民族大义,又无法辜负浩荡君恩,一边是和自己一样流淌着契丹血脉的同族勇士,一边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奋起自救民族于危亡之中和他一起浴血奋战过的热血男儿,他既不能袖手旁观,又无法选择一个立场来大肆屠杀,无法逃遁于天地之间,只好选择自我灭亡。


但乔峰之死的意义并非只是匹夫自戕,而是象征着民族融合过程中的阵痛。他是金庸先生塑造的真正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他首先关心的是天下苍生的生活,而非个人荣辱。这就和挑动是非的小人慕容博父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扫地僧面前,慕容博愿意用死来换取乔峰挥师南下侵略大宋,目的就是造就天下大乱的局势,好让自己从中坐收渔利,乔峰不为所动,并且大义凌然地数落他道:

“你可曾见过边关之上、宋辽相互仇杀的惨状?可曾见过宋人辽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宋辽之间好容易罢兵数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铁骑侵入南朝,你可知将有多少宋人惨遭横死?多少辽人死于非命?”他说到这里,想起当日雁门关外宋兵和辽兵相互打草谷的残酷情状,越说越响,又道:“兵凶战危,世间岂有必胜之事?大宋兵多财足,只须有一二名将,率兵奋战,大辽、吐蕃联手,未必便能取胜。咱们打一个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欲让你慕容氏来乘机兴复燕国,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

此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人不由得不佩服乔峰家国天下的情怀和豪侠风度,无怪乎连少林方丈都不放在眼里的扫地僧却对乔峰青眼有加,觉得他有菩萨心肠。


一位叱咤风云的丐帮帮主,在命运的裹挟下不甘堕落而不断堕落,不甘被诬陷为异族禽兽而拼命寻找真相,结果真相就是他本异族契丹胡虏,这种身世像极了俄狄浦斯王。但乔峰用极大的魄力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世,寻找自己的族人,然后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创下了不朽的功业。但在面对要侵伐生养自己的大宋问题上,他退却了。他违背了君命,挟持天子下令撤军,虽然解救了大宋于危难,虽然让很多不想打仗马革裹尸的契丹同胞大为欣慰,但也改变不了他对自己君主同时兼兄弟的不仁不义和不忠,他无法面对自己的族人,又无法摆脱自己的身世,在这种两难处境中,唯有一死以明志。

8

乔峰为什么要自杀?因为矛盾,因为完美。

北国是亲生父亲,他也为亲生父亲打下了江山,作出了自己应该有的贡献;南国是养父,虽非根源,却含辛茹苦抚养其成人,给了他所能给予的最好的成长,他的亲情,他的爱情,他梦想中应该拥有的一切,都在南方。北国,只用一个名义,就改变了这一切,就让南国梦成空,如此残酷,何人能接受?

乔峰也是金庸塑造的一个完美的角色,武功天下第一,且堂堂正正;重情重义,心系阿珠,也有阿紫陪伴;能争雄天下,也能理好一隅;有高层器重,也有兄弟相随,还有下属归心;有名师教导,更出身高贵,纵有挫折,还可继承巨额家产;靠个人努力争得天下,却又不忘初心。大概在金庸先生的心目中,这就是江湖大侠所能够拥有的极限。且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刚不可久,深情不寿。

金庸先生对主角的名字极为讲究。姓乔名峰,原姓萧。峰,山尖,出场即为丐帮帮主,后为顶尖高手、南院大王、武林盟主、结义兄弟的大哥,无不为“峰”。萧萧者,落寞也,注定最终结局不好。

9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萧峰自杀,归根溯源是因为两个人:丁春秋与李秋水

萧峰在雁门关外自杀,是由于他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囚禁,又被中原群雄救出,在雁门关外逼迫耶律洪基答应永不侵宋。

萧峰被囚禁,是因为他身为辽国南院大王,却不愿领兵侵宋,引起耶律洪基的不满与猜忌。

萧峰会当上南院大王,是因为他曾为女真人擒住耶律洪基,两人结为兄弟,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叛。

萧峰与女真人结交,是因为他带着阿紫来到长白山寻找人参。

萧峰寻找人参,是因为他将阿紫打成重伤,需要人参续命。

萧峰将阿紫打成重伤,是因为阿紫心狠手辣,向萧峰发射毒针,萧峰为求自保,才出手攻击阿紫。

阿紫心狠手辣,是因为她加入了星宿派,被丁春秋培养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女魔头。

所以,如果丁春秋没有叛出师门创立星宿派,阿紫就不会成为心狠手辣、草菅人命的星宿弟子,也就不会有后来种种故事,萧峰便不会认识耶律洪基,不会自杀。

其实,不光萧峰的死要怪丁春秋,阿朱的死也要怪丁春秋。如果没有丁春秋,萧峰与阿朱本可在一起幸福生活,在塞上放牛放羊,十分快乐。

阿朱死在萧峰掌下,是因为萧峰以为段正淳是害死自己父母、养父母、师父的带头大哥,而阿朱发现段正淳是自己亲生父亲,所以乔装改扮,替父受死。

阿朱发现段正淳是自己亲生父亲,是因为她发现阿紫肩上有跟自己一样的刺字,而阿紫正是段正淳与阮星竹的私生女。

阮星竹发现阿紫是自己女儿,是因为阿紫落水,被阮星竹所救,这才发现了她肩上所刺之字,同时阿朱也发现自己是段正淳与阮星竹的女儿。

阿紫落水,是因为她向段正淳发射毒针,被段正淳打入水中。

阿紫向段正淳发射毒针,是因为她加入了星宿派,被丁春秋培养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女魔头。

所以,如果丁春秋没有叛出师门创立星宿派,阿紫就不会成为心狠手辣、草菅人命的星宿弟子,阿朱便不会替父亲段正淳受死。萧峰与真正的段正淳见面,说清了误会,萧峰找不到真正的带头大哥,自会履行诺言,偕阿朱回到塞上牧牛放羊,幸福地度过一生。

可见萧峰与阿朱痛彻心扉、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完全是因为丁春秋叛出逍遥派,自创星宿派而引起的。

丁春秋为何要叛出师门,创立星宿派呢?在新修版《天龙八部》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丁春秋他睡了自己的师娘李秋水。

此事还要从丁春秋的师父,渣男无崖子说起。

无崖子风流倜傥,见异思迁,他是《天龙八部》中一个令人齿冷的渣男。他曾两次出轨,害人害己。

当年天山童姥修练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身子停留在八九岁大小,不再发育,不过她容貌甚美,因此与师弟无崖子两情相悦。

在天山童姥二十六岁那年,本可以逆运神功,改变身材矮小的缺陷。没想到小师妹李秋水当时十八岁,也爱上了无崖子,她嫉妒天山童姥,于是在童姥逆运神功的紧要关头,在她脑后大喝一声,害得童姥内息走火,真气走入岔道,从此再难复原,永不长大。

无崖子见天山童姥相貌差了,于是暗地里爱上了李秋水,却对天山童姥矢口否认。后来无崖子与李秋水在大理无量山剑湖之畔的石洞中隐居,逍遥快活,胜过神仙。居士我推测,他们住在如此偏远的地方,正是为了躲避天山童姥。

在大理,李秋水为无崖子生了一个女儿,也就是王语嫣之母——王夫人李青萝。不过无崖子与李秋水的婚姻也并未长久,因为无崖子已经移情别恋,爱上了李秋水的小妹,也就是他自己的小姨子。李秋水与小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居士我完全搞不懂无崖子到底图什么,就算移情别恋,你也找个长得不一样的好不好?

无崖子得不到自己的小姨子,于是找来一大块美女,照着小姨子的模样精心雕刻成人像,也就是段誉后来看到的神仙姐姐玉像。当然,李秋水并不知道无崖子刻的是自己小妹,还以为他是照自己的模样刻的。

玉像雕成之后,无崖子整日价只是望着玉像出神,从此便不大理睬李秋水了。李秋水跟他说话,他往往答非所问,甚至是充耳不闻。无崖子的一颗心,全都贯注在小姨子的雕像身上。李秋水颇觉诧异:自己明明就在无崖子身边,他为什么不理自己,只是痴痴地瞧着玉像,目光中流露出爱恋不胜的神色?

最终,李秋水吃了玉像的醋,她为了气无崖子,从外面寻来许多英俊潇洒的少年郎君,故意在无崖子的面前调情。无崖子果真动怒,便离开了大理无量山。无崖子走后,李秋水也将这些少年尽数杀死,沉入剑湖之中。

居士我推测,李秋水的杀人之举,并没有瞒着女儿李青萝。因此李青萝,也就是王夫人,也变得残忍恶毒,动辄将人杀死沤为花肥,母女俩简直一个德性。

为了报复无崖子,李秋水又勾引了无崖子的弟子丁春秋,两人成了好事。

虽然97版《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是个模样滑稽的老头子,但书中描写丁春秋虽然年老,但面如冠玉,风度翩翩,十分英俊潇洒。也许李秋水也是看中了丁春秋的这一点吧。

李秋水偷情之事被天山童姥得知了,于是天山童姥向无崖子告密,以报复李秋水。无崖子勃然大怒,想杀死李秋水泄愤。李秋水为求自保,与丁春秋联手,把无崖子打成重伤,坠下悬崖。

这便是丁春秋叛师的由来,从此丁春秋便创立了星宿派,才有了后来阿朱被萧峰误杀,萧峰在雁门关外自尽的悲剧故事。

另外,如果不是李秋水在无量山洞中留下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秘笈,也就不会有段誉的故事了。李秋水以一己之力,成就了天龙三兄弟的故事,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配角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10

天龙写成后,金庸送给陈世骧阅评,陈世骧评价天龙八部,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金庸在释名中说的明白,“天”是指天神。在佛教中,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长久的福报而已。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也是要死的。

萧峰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天,神。

雁门关在书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雁儿南游北归,难以飞越高峰,皆从两峰之间穿过,是以称为雁门。萧峰面对雁门关也发出如此感慨:今日我从南来,倘若石壁上的字迹表明我确是契丹人,那么乔某这一次出雁门关后,永为塞北之人,不再进关来了。倒不如雁儿一年一度南来北往,自由自在。

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一生都没能跨越得了这个雄关。在他的一生,共有三次出现在雁门关:

第一次,萧峰尚是婴儿,家族经过雁门关,遭遇伏击,本已落下悬崖,被父亲萧远山推到地面,中原武林的侠士们意识到被骗,决议抚养萧峰长大成人。此为神人降临。

第二次,萧峰到雁门关验证自己的身世,不料遇到了挚爱阿朱。他验证了自己确实是契丹人,本应不复中原,却因为得到挚爱,重入江湖。亦没能过得了此关。挚爱使他在身世带来的巨大痛苦中获得了一丝安慰,也让他不会沉沦,沉沦即是死,与死无异。可以说有了重生的意义支撑。


第三次,众人救出萧峰,在雁门关入关而不得,回亦是死。阿朱也已丧命自己掌下。萧峰回忆往事种种。曾经执着理想与国家民族大义、可如今家国沦丧,亲人惨死,挚爱离去,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像春梦一场,遥不可及。自己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命运的掌控。萧峰死了,因为在这一刻,再也没有能够让他重生的因素。此刻的他是个必死之人。

他在大宋的所有苦难荣誉,俱来自雁门关,而亏欠大宋的,在雁门关前他一并还清;他出生自大辽,辽国给了他生命开始,给了他声望的顶点,雁门关一箭后,自此他也无愧故国。


萧峰是大英雄,大英雄必有大悲剧方能更突显人生之坎坷,命运之无常,所以,阿朱死在萧峰掌下就特别令人唏嘘不已,潸然泪下。可这不是萧峰悲剧的结束,而是悲剧的开始。最后在雁门关想起阿朱、想起父母,想起所有的一切。他无愧于心,无愧于生他的契丹,无愧于养他的大宋,却再也无法入关,亦无法出关。注定了他葬身于此。

众生皆相,尽归于佛。有情皆孽,无人不冤。命运轮回,谁能逃过!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