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万岁因与新任太子杨广交好,素与宰相杨素交恶。死于隋文帝的多疑、猜忌和宰相杨素的妒忌、陷害。史万岁(549年-600年),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年少英武,擅骑射,喜好兵书,武艺高强,曾经在行军过程中对其他人说,要射下天上飞过的第三行的大雁,立刻张弓搭箭,大雁应声而落,士兵捡起来一看,果然箭中第三行雁头。

史万岁自幼随父亲史静在军中摸爬滚打,弓马骑射、行军布阵样样精通。十五岁那年,北周与北齐两军对垒,身为周军主帅之子的史万岁,来到两军阵前观察后,大胆的预测周军必败。遭到了他的父亲的斥责,说他是蛊惑军心。谁知,事态发展真的就像史万岁的预测的那样,周军大败。从此,军中将领都知道了史万岁的军事才能。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率军平定北齐时期,史静战死沙场。史万岁作为忠臣之子,周武帝宇文邕让史万岁拜开府仪同三司,世袭“太平县公”。史万岁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史万岁初仕北周,杨坚称帝后,仕隋,因受大将军尔朱勣叛乱的连累,被贬敦煌为士兵。敦煌守边关的戍长素来勇猛,仗着自己武艺超群,膂力过人,经常一人单枪匹马深入突厥境内抢掠物资。史万岁听说后颇为不服,两人于是相互比试、较量了一番,打了大半天,也没有分出个结果。两个人就这样不打不相识,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深入突厥境内几百里,抢掠牛羊,射杀敌军,名声大噪。突厥人提起他们的名字,就非常害怕。

隋开皇三年(583年),随秦州总管窦荣定在抗击突厥时,突厥第一勇士叫嚣与隋军单骑比武定胜负,否则必决一死战。史万岁一马当先,与之交锋,不上十个回合,就将突厥第一勇士斩于马下。敌我双方都大惊失色,突厥军畏其勇,不敢抵挡,立马撤军。史万岁被授上仪同,兼车骑将军。隋开皇九年(589年),史万岁在灭陈朝、平江南战场中,战功赫赫,受封为太平公、左领军将军、柱国。隋朝开国名臣、宰相高颎评价他:“万岁雄略国人,将士乐为致力,虽古之名将,未能过也”。

史万岁从一个发配边境的小卒,通过战争这个舞台,表现得淋漓尽致,经常单枪匹马,展示自己的勇武。在双方交战中,带头冲锋陷阵,在刀光剑影中,斩杀敌军头颅,大叫一声,“幸不辱命,此番战而胜之”!史万岁由此成为传奇人物。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南宁州(今云南曲靖西)羌族首领爨翫反叛,杀了不少隋军官兵和官吏,气焰极为嚣张。平南行军总管杨素派史万岁带领两千人马,从南宁逆江而上,克服水土不服,历经千难万险,转战上千里,打了大小七百多场战斗,见到了诸葛亮南征时立的碑。碑的背面刻着:“万岁之后,胜我者过此”几个大字。史万岁令左右将碑倒置,继续向西挺进,渡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入渠滥川(位于云南下关东北),转战千余里,破西南羌族30余部,俘虏2万余人,羌人非常害怕,爨翫被迫再次投降。

南征期间。史万岁三四个月都没有消息,大家都以为史万岁已经战死了。史万岁在人困马乏、无力再战时候,将书信放在竹筒之中,放漂流瓶。下游取水的人得到漂流瓶后,就把这些书信给到杨素。隋军这才知道史万岁还活着,仍在前方打仗。史万岁从蜻蛉川(云南大姚、姚安境内),到达南中(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地区)。爨翫在前后各个要害的关隘把守兵将,都被史万岁一一击破。他们再从诸葛亮当年纪功的石碑的地方出发,渡过西洱河(洱海地区)、进入渠滥川(今云南普宁县),史万岁所到之处,西南各部纷纷来降。隋文帝听说了,非常震动,进封他为上柱国、晋王府军事。

开皇末年(600年),突厥犯边。杨坚命杨广、杨素出兵灵州(今宁夏灵武地区),杨谅与史万岁出兵朔州(今山西朔县),两方夹击。史万岁出塞,大军开进到大斤山(今内蒙大青山),与突厥方面军正好遭遇。两方对峙之时,突厥的主帅步迦可汗派人侦察,问道:“隋军主帅是谁”?侦察骑兵报告说:“史万岁”。步迦可汗又问:是不是当年的那个敦煌戍卒的史万岁?侦察骑兵回答说“是”。突厥首领步迦确定是史万岁领兵之后,连忙带兵后撤。史万岁带兵追击百余里,斩杀数千,追入大漠百余里,凯旋而归。

史万岁自大斤山回京后,杨素妒忌其功大,刻意压制史万岁等人,在隋文帝面前谮言:“突厥已经投降了,况且他们本来就不是入寇,只是放牧而已。”因此隐瞒了他的功劳,不予褒奖。

杨素嫉妒,杨坚暴戾。隋文帝杨坚因为诈术上位,性格猜忌多疑而又暴虐。杨素与史万岁本是上下级关系,对于贺若弼、史万岁等兴起之将,杨素一直想要抑制,将本来属于史万岁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大臣高颎曾经劝过杨素,说杨素你不过是坐镇指挥,而史万岁等人才是在沙场喋血,你就不要跟他们争了,杨素仍旧不听。大斤山之战,杨素刻意说成是突厥人在放牧,史万岁特意为之,就此掩盖功劳。此时,隋文帝从仁寿宫回到京师,并刚废掉太子杨勇,所以严防东宫结党谋变。隋文帝问史万岁在何处,其时史万岁就在朝堂,杨素见隋文帝正在发怒,故意说:“万岁拜访东宫去了”。隋文帝果然信以为真,非常生气,下令立即召见史万岁。当时出征将士数百人在朝称冤,史万岁对众人说:“我把你们的功劳极力地陈述给皇上,相信会得到解决的”。

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说:“将士有功,却被朝廷所抑制”!隋文帝杨坚正在气头上,闻言大怒,命令左右将史万岁暴杀在朝堂之上。过了一会儿,隋文帝杨坚醒悟过来,却是来不及了。作为皇帝,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过错的,于是下诏,加罪于史万岁,史万岁死后,天下人都认为是冤枉的。史万岁起于微末,凭借自己的勇武和敢打敢拼的精神,骑战、水战、丛林战,战则必胜,攻则必克,通过一点一点的功劳积累,最终位列上柱国,史万岁得位之正,无人不服。却怎么也想不到,因为忠心报国,没有死于战场上,却死在自己的朝廷手里!可悲可叹啊!

最佳贡献者
2

隋朝猛将辈出!但论第一猛将,非史万岁莫属。战场猛如虎,朝堂笨如猪。也是史万岁一生的真实写照。在战场上战功无数,凶悍无比的猛将,到了朝堂举步维艰。当时的隋朝内部,正陷与杨勇和杨广太子之争。很不幸,史万岁被卷入其中。而在600年,隋文帝确定杨广为继承人后,为确保政权顺利过渡,对杨勇幕僚开始大规模清洗。史万岁错估形势,被权臣杨素陷害,被隋文帝处死,暴晒廷堂。宋人徐钧曾写诗总结史万岁死因,“征南轻仆孔明碑,想见生平暴可知,一死虽因奸计陷,亦旧廷辯急招疑”。

3

谢谢。

史万岁作为短暂的隋朝第一猛将,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一是平定江南叛乱,其二是打败了突厥的屡次进犯。

但是作为朝廷要员,手握重兵史万岁的政治头脑显得非常幼稚,虽然熟读兵书,史书,但是没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懂得君臣之道,屡次犯上。

其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冤案,史万岁也不例外,有了皇帝身边奸佞小人的谗言,有了同僚的嫉妒,越是功劳大,越容易遭到危险,史万岁如此,岳飞如此,很多英雄如此!

其三,遇到一个好的主子很重要,隋文帝在恼羞成怒的情况下,当庭击杀了史万岁,相信过后隋文帝也会后悔,但是杀都杀了,后悔药没处去买。

4

因为史万岁功高震主,遭小人嫉妒。自己为人也过于耿直,不懂得韬光养晦,最终酿成了大祸。

史万岁最初的时候是北周的臣子,后来北周丞相杨坚趁主少国疑之时,自立,史万岁也就成为杨坚帐下的一员将领。史万岁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勇猛,熟读兵书,猿臂善射。面对尉迟迥,江南的叛乱以及在面对突厥的时候,都有突出的表现。因为其父史静战死,他也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开府仪同三司。

但是史万岁个人也不能洁身自好。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因为大将尔朱绩的反叛而被牵累,被发配到敦煌做一名戍卒。历来通过叛乱建立王朝的君主,都非常忌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所以,杨坚对于史万岁因为尔朱绩谋反而被牵连心里是十分忌惮的。因此,可以说,现在的杨坚就已经开始怀疑史万岁了,这种怀疑就像一颗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长大,最终成为绞死史万岁的煤山歪脖子树。

后来史万岁自荐攻伐突厥,屡立战功,但是因为之前的怀疑,杨坚也并不愿意让这个人拥有巨大的功勋和显赫的地位。君主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史万岁的才能和功绩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就会成为小人嫉妒的对象。杨素就是这样的小人。所以他不断的在杨坚面前构陷史万岁。应该说,史万岁是否想要谋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杨坚相信史万岁会谋反,所以他必须将这种可能性扼杀在萌芽状态。史万岁惨死在金殿上,也就可以理解了。

自古以来,这种忠臣见疑于君的事情屡见不鲜。不是因为他们是否真的想要谋反,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让君主心存疑虑,或者自身实力太过强大,如果想要谋反的话,是非常容易的。所以,皇帝必须要作出决定。这种事从来都是宁杀错,不放过的。忠诚如岳飞同样因为某须有的罪名被除掉,何况是名不见经传的史万岁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