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孩子去年上一年级。有一段时间,我也天天带着他预习复习,之后我还会给他出题目,让他做一下。孩子的反馈不错,但等到考试,同样类型的题目,换一个考法,他还是不会做直接空着,或者做错了。

当时看到他的考卷,看到被扣掉的分数,我真的是觉得很无奈。

事后我在反思,我可能要更专注两点:

1.孩子预习复习了,我出了两道题,孩子也做对了,是不是代表孩子真的懂了?

从好几次考试的情况来看,不是。考试的灵活性更强,题目一变,孩子反应不过来。

怎么办?继续讲!不断重复!

2.孩子当时的确是懂了,也会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又忘了。

这倒是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六七岁的孩子忘性大。

怎么办?交叉复习!

比如现在学到第四单元了,回过头来,把第二单元的内容再捡回来,给孩子复习一遍。

孩子还小,真的有一个开窍的过程,慢慢来吧,急不得。反正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样,现在二年级了,省事儿多了。您家孩子的希望就在前方。加油!

欢迎您关注我哦,我是小公主变形计,专注儿童教育。

最佳贡献者
2

问题出在一年级孩子对辅导的过度心理依赖上,在家里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是一对一,而到了班级里却失去了这种特殊“待遇”,因为老师面对全班同学是一对多。当你的孩子得不到老师一对一的关注时,他就跟不上正常的节奏,尤其是在考试时。

为什么一年级孩子一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呢?主要源于孩子识字量小,不能独立读题。不管是在单元测验还是期中期末考试时,都需要监考老师给全班学生读题目。而有些视觉和听觉缺乏专注的孩子,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了——跟不上或者干脆不跟老师读题的节奏。老师读完题了,你的孩子如果还没有完全理解题意,那他在答题时就要靠猜或懵了。

为了解决孩子注意力专注和思维反应速度,需要在家里专门对孩子进行好习惯养成,如读题时的视觉专注练习,闭上眼听题时的听觉专注练习,两遍读完后,你考一考孩子,刚才题目是什么意思?如果孩子说不出来,说明他刚才在听题时没有专注,或者理解能力跟不上。

而对于读题这个环节,家长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节奏,语速、停顿、轻重、语气都要表现出来,特别是语速和停顿,如果你不注意,只要速度快就容易让孩子听不懂,理解不了。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家长要采取先慢后快,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原则,让孩子逐步适应。

3

首先,为家长点赞!您确实做得不错,带着孩子预习复习,并且还能观察孩子的反馈,说明您是一位用心的家长。

现在我来试着分析一下孩子考试考砸的原因:

您可能陪孩子学习太多了!


当孩子习惯家长陪在身边的学习方式,那么一旦家长离开,孩子的内心可能就会失去依靠,容易茫然,恐慌。

因为平时可能孩子一遇到问题,就能够问到你。然而实际的考试中,孩子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可能就会不知所措。

孩子没有独立做过作业的,考试经常容易出现考砸的情况。

其实这是孩子有很多问题在平时做作业时没暴露出来。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反应也不错,记忆力也不错,总之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可能我们忽略了一个重点:孩子没有独立去完成过作业!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考试前,在家计时让孩子独自完成一套试题。如此这般,你就可以看出孩子的真实水平,到底是在学校考试不行,还是在家独立考试也不行?


另外,我建议您试着让孩子给你讲讲题,这一招能够让你轻易地把握孩子上课的吸收情况。到底是真的掌握了,还是离开家长的辅助就不行?


从您的描述中,您的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应该不少。试着让孩子试着独立做作业试试吧!

4

首先对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的态度点赞!

往往父母关注孩子学习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差。

但是题主说“一考就砸”那么肯定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题主没有发出来孩子的试卷,所以不是很清楚问题出在了哪里,我只能就我遇到过的和经历过的一些案例以及我的一些经验大概的罗列一下,题主看看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吧。

问题分析

一考就砸的问题最容易找到的其实就是看看孩子“砸”在了哪里。

一年级的孩子遇到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不理解”而是“不认识”。由于识字量的问题,导致他们在读题上会遇到两个困难:1、题目的答题要求读不懂;2、题目讲的是什么看不懂。

这种情况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早起阅读量比较大的孩子、幼儿园“小学化”过的孩子很少会出现这种问题,往往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是那些幼儿园真的就是主要光去玩的孩子。但是别担心,这个问题不会一直存在,它会随着孩子学习的往前推进慢慢的就得到质的改善,至于改善的速度,往往取决于孩子父母关注的程度。很显然,题主恰恰是非常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那么这段时间是很快就可以过去的。

分析试卷是必须要做的事儿。

因为它可以反映出孩子过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孩子比较常见的问题除了读不懂题之外还有:粗心、书写不规范、频繁擦除导致又脏又乱、答题太慢做不完题。

不读懂没关系,慢慢练都会解决的。

粗心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数学中体现的更是明显,一般来说还是练得少了的缘故。语文粗心往往是因为“字”不熟悉和做题少经验不足导致的,这都不是很难改正的问题。

书写是大问题,因为这个改起来会很慢,需要家长多点耐心要求孩子必须认真,橡皮尽量少用!

答题速度一般来说取决于日常书写速度和题目的难易程度,后者我们很难把握,前者我们却是可以在日常锻炼的,计时完成作业、做作业的过程中不许做别的事情等等这都是非常有效果的训练方式。


再有的可能性问题就需要看题主孩子的卷子了,必须说是字词不会?课文内容掌握不好?计算能力不过关?一些数学概念没彻底搞清楚?这个都是有可能的,需要看到卷子才好判断。


日常辅导学习建议

问题分析可能没有什么针对性(毕竟不知道具体错在了哪),那我就讲讲题主在日常辅导孩子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一些方法吧。

1、学习习惯上的要求。

正如上面所说,效率是很关键的,要让孩子能够坐得住——起码是学习的那个时刻是能坐得住的。能坐住了然后才能谈得上效率。禁止学习期间上厕所、喝水、吃零食、玩橡皮、玩尺子、抱着玩具学等等,可以在休息时间做这些事儿,一旦学习了就不许做了。

2、字词课文每天检查

只要是学完一课那就听写,需要背诵的一定要检查背诵,必须非常熟练才行。听写的时候建议你不要只填写生字,课文里的字词你认为孩子有不会的那也给他听写上。

3、给孩子读题、讲题的时候不要只

题主也说了,孩子“孩子的反馈都还行”,到底是怎么个行?你的“行”的标准是什么?我给你个标准吧:让孩子给你讲一遍!只要孩子能讲清楚了,那就真的“还行”!切记不要总是认为你只要说过的孩子就都能记住,根本不会的,因为你讲的东西会很多,而且是没有条理性的,这些东西在孩子听来是很难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概念的!而且还有一点——没几个孩子会靠听就能学会的,不是吗?

4、坚持抓计算

每天坚持做口算,计时做!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一定要快。

可以跟孩子比赛。

5、有规律的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奖惩机制

作息计划表应该做一个,不光是为了提高效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我认为是让孩子清楚他每天要做什么事儿,然后你还要给他讲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儿。

奖惩机制对于小低年级的孩子是特别有效的管理办法,不要奖励的太大,关键在于“奖”的本身,哪怕就是个小红花孩子也会喜欢的,这是一种认可和肯定。

5

从描述看,我觉得是方法问题!身为数学老师就谈下数学吧,一年级认知特点是动手实操+情景带入引导提问为主。而不是照着书本念。其实书本上很多情景导入,家长往往没有去真正让孩子去经历。这样他就无法通过自身经验来理解概念,更谈不上去运用已学知识了。考试分数不能代表孩子真实数学能力。还有就是发下来的教具,几个家长用了呢。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因为最近一直更新自己的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核心教育观是激发孩子自主学习动力。所以无论从形式还是趣味性,都精心设计,欢迎题主去了解。双11特惠中!

一年级数学学习过程

拿一年级数与形各举一例吧。

① 数的组成和分解

10的组成和分解,是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基础,是20以内加减法心算的基础。学习循序渐进,预习了,不等于懂了,懂了不等于理解了,理解了不等于能熟练运用了。也许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另外就是兴趣问题,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去专注,才会去保证正确率,才会更有自信,更愿意学,这就是学习的良性循环。兴趣是起点!可以从8个苹果分两个盘子实际动手来练习。

② 生活中的各种形状

先从摸得着的立体图形开始认知,然后剥离出点线面。这些不同图形的特征,往往直接来自于孩子生活里的经验,否则无法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背知识没有用,理解才重要,图形计数才会去按自己的理解去分类计数。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比较容易混淆的。

欢迎关注王老师头条号及数学专栏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认知方法

6

我孩子也刚上一年级,上周数学一二单元知识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孩子得了100分我认为能得100分一个关键点在于细心。

对于没有得100分的老师是这样说的,让家长帮孩子分析是否存在以下原因:

1、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巩固力度不够,存在眼高手低现象,会说不会写。

2、审题不仔细,粗心马虎,甚至遗漏一些题不做。

3、老师读题时不懂的认真倾听,导致读完题跟不上。

4、基础知识没学会,卷面写不上。

因为一年级知识点比较简单,孩子应该容易掌握。平时做练习题时会做考试时考不好,题主可以帮孩子分析一下是否存在以上原因。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7

有些孩子平时学习还好,一到考试就砸,老师觉得可惜,家长焦虑困惑,这到底是为什么?

第一,孩子不适应考试。

1、不明白考试规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考试还算新鲜事物,做规定的题,有规定的时间,还有老师在监考,这一切对考出来的大人们很正常,但对孩子来说都很奇怪。

朋友曾讲过他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时,考试竟然不及格,拿到试卷,发现孩子只做了一半,朋友非常着急,追问孩子是不是不会?孩子否认,又问是不是时间太紧?孩子也否认。最后,孩子奇怪的指着卷子问,这个一定要做完吗?

一年级的孩子还对规则和时间限制不适应,需要家长耐心讲解。

2、不能集中注意力。个别孩子不适应考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分心想别的,有的在试卷画小人,有的干脆不动笔坐着发呆。一些上学偏早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刚读一年级时较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3、独立学习能力较差。日常学习和作业,家长引导过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考试时家长不在身边,孩子就无所适从。建议家长逐步锻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并复习预习,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紧张情绪影响孩子发挥。

当孩子紧张或愤怒时,他的大脑会一片空白,这与孩子大脑发育有关。所以不提倡孩子写作业时在一边训斥孩子,或是不停的挑各种毛病,这会让孩子紧张且无所适从。如果孩子有过考试成绩不好被家长批评的经历,也可能因为害怕考不好影响考试发挥。

建议家长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以鼓励为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日常可以适当训练孩子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第三,学习不够扎实,不熟练。

孩子学习不扎实会出现题目稍微变化就做不出来的情况,或者是所谓的粗心现象。正是由于孩子不能达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的程度,在考试的紧张环境中更容易出错。举个例子,一年级的小学生再怎样紧张、粗心也不会算错1+1。建议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体系,深层次掌握。
总之,对孩子考试成绩家长平常心对待即可,批评指责只会加深孩子恐惧。日常,应该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引导孩子对所学知识扎实掌握,灵活运用。

我是一凡妈妈,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和关注,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8

刚上小学的小孩,你那么在乎他的考试成绩,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小孩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需要长期努力积累的结果。

刚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作为家长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第一,需要关注小孩的学习兴趣。我小孩读小学的时候,放学后我一般都是问他,今天在学校里开不开心,好不好玩啊?

第二,适不适应学校生活,与同学能不能和睦相处,能不能把前后左右或者全班同学的名字弄清楚。

第三,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能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第四,每天老师讲的内容,小孩有没有搞懂,如果没有,及时辅导,马上帮小孩弄懂。只有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小孩子才会专心听讲。

第五,每次考试前,都会嘱咐小孩,考多少分不重要,但是要认真对待,认真做。考完后,与孩子一起分析小孩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孩子不会做,马上辅导,帮小孩弄懂,如果是孩子粗心大意,则提醒孩子下次仔细一点。粗心导致的错题一般会伴随小孩子小学毕业。

第六,一年级主要是要孩子开开心心的上学,高高兴兴的回来。同时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一年级的孩子,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需要预习和复习,小学期间,我不准小孩回家后去读背语文书。回家除了写作业,有时间就看书或者背古诗词,学习习惯养好了,阅读量大,古诗词积累多,到了五六年级学习一点都不用操心。

9

看到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压力过大。

因为曾经遇到这样的学生,平时学习、考试成绩都还可以,可是每次大考必定考砸。

甚至在模考时,鼻子被弄出血了,试卷上一大滩血,老师改到试卷时,都吓一跳。

这当然和孩子的性格和心里素质有关。

可是熟悉这个孩子的老师,都知道这种状况和孩子的妈妈有很大关系。

妈妈在家里专门照顾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

孩子作业有两题不会,她会说:为什么有那么多题不会,上课怎么听课的,嗯?!

孩子爸爸简单分析,孩子就会做了,她会说:你看你,就是不认真思考,你爸讲一下你就知道做了,你说你做作业是不是胡?

孩子考试比上次考试低5分,她会说:你看xxx以前和你一样的,现在比你考高好多,你要发狠呐!你看xxx家长都不管,他都好得很,我都是为了你,每天都是围着你转,你看看你的成绩?!

和这位家长聊天的时候,从她说孩子的语气中,我们能很明显的感受她的急切和焦虑,让人有一种压迫感,很不舒服。

作为一个旁观者,也不是她针对的对象,我们都能有这种感受。

天天和她生活在一起,是她每天语言攻击的对象,可想而知她的孩子要承受些什么!

很遗憾!这个挺不错的孩子最,终没有考上很好的高中,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高中。

更让我遗憾的是,明明是想孩子好。只因为没有用对方式方法,最终让孩子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差。说不定这个孩子,在以后面对重要事情时,还会有今天留下的阴影。

所以我始终觉得,孩子的性格比成绩更重要,培养习惯比注重成绩更重要。

成绩是一时的,习惯和性格却是一辈子的!

10

这个问题好像是一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家长也在一起探讨这样的问题,而且显得特别焦虑。大家都觉得自己作为家长已经尽心尽力,可为什么孩子的成绩一塌糊涂?



首先,家长每天带孩子预习,复习,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预习复习的过程中,主导作用在家长这里,家长引导孩子,孩子跟着家长的思维常态进行,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给孩子一张卷子,问题就都暴露出来,说明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家长在辅导孩子预习,复习之后,也要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测试,那怕是几道简单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也锻炼了孩子的应试能力。



其次,一年级的小学生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不会审题。这也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一个原因,因为年龄小,认识的字少,加之练习少,对于题目要求,孩子理解不了,所以就产生误解,题也做不对。家长可以从审题方面下手辅导,也是提高孩子成绩的一个方法。



用对方法,积极辅导,不要焦虑,你的孩子也可以成绩优异。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