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郭刻尔克大撤退可以说是二战史上最惹人猜想的一大谜题。这次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到6月4日结束,总计有34万人从郭刻尔克撤退到了英国,其中英军大约21.5万人,法军有9万人呢,比利时军队3.3万人,他们利用各种舰船,包括渔船,货轮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在短短的10天之内将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救了出来,为日后盟军反击德军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一个神话。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希特勒要下令停止攻击撤退中狼狈逃窜的英法联军呢?难道说他脑子进水了?

一直以来对于这次大撤退,存在不同的看法。当时德国已经发起了入侵波兰的战争,随后英法两国不得不向德国宣战,开始了战争史上最为奇怪的静坐战或者假战。英法两军本以为凭借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就能将德军“吓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敌我双方虽然宣战了,但只有零星的擦枪走火。1940年5月德军突然向南发动攻击,像一把利剑一样迅速粉碎了马奇诺防线,到了6月11日法国巴黎成为了一座“鬼城”。

正如电影《郭刻尔克》中表现的一样,为了避免遭遇更大损失,英军从5月开始就准备大部队撤退,英国将所有停泊在郭刻尔克的船只组成了一只舰队,冒着德军的狂轰滥炸,有700多艘舰船带着英军撤离了。这34万士兵能够安然无恙的回到英国,要感谢当时希特勒不顾手下多人的反对,亲自下达停止攻击的的命令。

那么希特勒当时是怎么想的呢?他难道要保存实力以便更快的灭亡法国,还是在取得闪电战后太过轻敌呢?还是他希望在苏联入侵芬兰的情况下和英国人达成某种协议,或者是战略上的失误呢?放着煮熟的鸭子飞了,等到日后成为一头猛虎,转过头来吃自己,这希特勒的想法真是太奇怪了。二战最后的结局就是这34万英法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将纳粹彻底赶出了欧洲,希特勒在绝望之余只好开枪自杀了。

最佳贡献者
2

说希特勒有菩萨心肠,亲手放掉敦刻尔克40余万英法远征军,这是开国际玩笑。

先听苍茫大地介绍一下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役经过。

1940年5月10日,德军实施“黄色方案”,以7个装甲部队为先导对荷兰、比利时、法国展开闪电攻势,一路势如破竹,20日占领松姆河口的阿布维尔。24日,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攻占了布伦港口、包围了加莱港口,进抵格腊夫林,英、法、比远征军四十余万被三面围困在格腊夫林与敦刻尔克之间狭小的三角地带。联军面朝大海,背有追兵,绝没有海子春暖花开的诗情,有的是万般无奈,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退。而德装甲部队已能望见敦刻尔克,并已沿运河一线摆好阵式,准备投入最后的厮杀。然而24日晚,德统帅部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直到26日夜。

当晚英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从本土动员了850多艘各类船只,直到6月4日凌晨,在德军眼皮底下撤出了34万大军!

希特勒为什么发出这样的错误命令呢?原因如下:

一、出于军事上的理由,他认为那里的地形不适合坦克活动,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要等待步兵参战。

二、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对英国心存幻想,目的是想使英国避免一场奇耻大辱,从而促进英德和谈。

希特勒已派副元首赫斯只身飞往英国谋求议和,这被德国总参谋长哈尔德认为元首突发性神经短路!

三、希特勒不希望全歼联军的荣誉全部被陆军获得,而希望由纳粹党头目出生的空军司令戈林指挥大轰炸,获得殊荣,借以提高元首和纳粹党的威望,同时希特勒过分相信戈林的保证和“斯图卡”轰炸机的威力。

可惜造化弄人,由于天气的原因,英空军的全力拼搏,戈林狗咬尿泡一空欢喜一场啊!

四、当地是日耳曼人聚居区,居民中纳粹党支持者甚众,他们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准备把佛兰德斯变成纳粹党的独立王国,与德国遥相呼应,歼灭战一打,佛兰德斯将一片焦土,这是希特勒不愿看到的。

五、希特勒低估了海军大臣出生的丘吉尔非凡战争动员能力和英空军的非凡战斗力。

英军抓住希特勒下达临时停战令的有利战机,执行“发电机计划”,从本土动员850多艘舰船,在英空军配合下,到六月四日,撤出34万大军!希特勒如得知大胖子丘吉尔行动如此迅速,肠子恐怕也要悔青啦!

望斧正!




3

我倒不觉得德军对英法联军手下留情了,战争就是个你死我活,都杀人了还谈什么留情就有点理想化了。


说到希特勒为什么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叫停了德军前进的步伐,给了联军两天的宝贵时间,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戈林的劝说。整个法国战役都是陆军机械化部队的功劳,空军的作用微乎其微,戈林为了在最后时刻让空军捞点功劳跑去劝说希特勒。他指出由于战局发展过快,德国机械化部队与步兵师之间的完全脱节了,以一战的坦克使用经验来看,完全没有步兵保护的坦克很容易被对方的优势兵力包围击毁,而前线的几个德军坦克师是德国的尖刀,在目前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如果损失过大不利于以后的东方战略,坦克部队应该停下来等待步兵的汇合,至于对包围圈内的英法联军的攻击可以交给空军,以德国空军的实力用几千架轰炸机就可以直接把40万联军完全消灭。第二个原因是希特勒错判了形式,二战初期的“闪电战”是以坦克作为独立使用快速突击战术,是个新鲜事物,没有形成完整的坦克使用体系,虽然之前在波兰战役取得过很大的成功,可是波兰军队和英法联军在希特勒心里完全不是一回事,说穿了希特勒被自己的战果吓住了,他甚至可能会怀疑这是英法联军给他挖的陷阱,目的就是让他在不小心的情况下把德国的所有精锐坦克师消灭光,所以他听信了戈林的意见,叫停了古德里安前进的步伐,虽然两天以后就认识到了错误,可是已经晚了。第三个就是运气了,停战的两天英法联军为了保命构筑了坚固的防线,正好这两天天气非常不好德国空军根本无法出动,联军没有受到干扰。两天以后德军恢复攻击的时候又遇到了地形的困扰,联军被包围在海滩边,这个地形都是软土和沙地为主,德军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的爆炸威力大部分被沙子和软土吸收,结果多日攻击均不能得手,只能要看几十万联军坐船逃跑。

4

手下留情,这四个字确实用的不大恰当,即便系统的,对于英国是情深深雨蒙蒙,但是在战斗方面,希特勒是决不会手下留情的,那么为什么敦刻尔克的时候,德国人没有夏令营经快要抵达敦刻尔克的德军装甲部队对英法联军实行包围呢?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装甲部队自己本身的问题,此时的德国装甲部队比起二战末期,德国人装备虎式,豹式,还有大量四号坦克的德国种装甲部队不同,此时的德国装甲部队可以用轻型装甲配备少量的中型装甲坦克为主,不行,坦克的性能有待考验,而且与敌人的坦克相比,此时德国人的坦克可以说是处于下风的,与此同时,长途突袭增加了坦克的故障率,还有就是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此时此刻如果跟英法联军发生正面冲突的话,那么德国人的坦克部队能否经受得住考验,是否会出现大量的伤亡,这都是一个未知数。此时此刻,战争已经接近于结束巴黎已经成为了德国人的囊中之物,为什么这时候还要徒增伤亡去拿下一个敦刻尔克呢?

如果这一切还都是纸上谈兵的话,那么德国人在向大西洋东海岸进军的时候,在路上遇到英法联军的那几次抵抗,就让当时的德国人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我们得提到法国人戴高乐,此时此刻,他就认一个坦克团的团长,他曾经对德国人的坦克的整个一个狭小的区间进行过冲锋,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确实给德国人造就了不小的麻烦,但是相比较于戴高乐的反击,给德国人留下更多心理阴影的是,联军在当时的阿拉斯发同的反击,正是这一场反击战,使得当时的德国所有装甲部队都放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此时此刻,敦刻尔克就是一个最后的堡垒能够把它攻下来,这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但是得付出多少代价,这就是希特勒比较头疼的问题,此时此刻的系统乐急于拿下法国吞并他的工业生产能力,然后为后来无论是进攻英国还是进攻前苏联,尤其是对于布尔什维克的进攻,希特勒是一直没有放弃,此时此刻,敦刻尔克这个地方绝对不能够出现太大的伤亡,这样对于以后得军像其他地方的进攻会有士气上的影响问题。

因此,本着装甲部队减少伤亡的初衷与目的,希特勒让装甲部队停止进军真一点是情有可原的低,你可以等待援军过来,等部队的实力增强了,你再率军进攻过去,这一点不就十拿九稳了吗?第二,你的部队主要现在不去进攻的话,就会减少相应的伤亡,第三,最最重要的一条,此时此刻有人跟希特勒打了保票说我能够。减少伤亡的前提下拿下敦刻尔克

这个人大家估计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当时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其实这个时候对于希特勒而言是比较纠结的,因为整个对于西欧乃至于对于波兰的进攻谁打的头阵,并不是装甲部队真正使得德国人能够纵横欧洲无敌手的是当时德国人的空军部队,在德国人开展之初,德国人拥有两个优势,一个优势就是他把装甲部队集合起来一起使用,但是他所面对的法国人还是英国人的装甲部队,无论是坦克的单个质量还是坦克的总体数目而言都比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有优势,第二个就是,那就是德国人的空军部的德国人空军部队,此时此刻,在欧洲可以说是排名第一的,也正是因为德国人在开战之初掌握了制空权,所以德国人才能够使得的自己的装甲部队能够一路飙车进巴黎。

但是空军部队所有的风头全都被装甲部队给拿走了,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说起德国人闪击战,那肯定就是德国装甲部队,关空军部队什么事儿啊?这一点让德国空军元帅戈林感到极其的不爽。德国空军元帅戈林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张扬的人。你们看,所有的历史的老的影片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所有的德国元帅全部是穿着那种灰色或者是军绿色的那种服装的时候只有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穿的是那种白色的服装,这是为了凸显他的独一无二。

不是这么一个张扬的人在面对自己的部队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的时候,他选择把敦刻尔克这个任务自己揽下来。敦刻尔克,我来解决,希特勒也觉得对不起这个曾经的老朋友,因此把这个任务就直接让给你吧。

其实让希特勒感到放心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敦刻尔克此时的通航能力,英国皇家海军曾经自己做过报告说,如果仅仅只出动军方的力量运送敦刻刻的话,那么在当时德国人进攻的间歇的时候只能够运输出来3万人左右的部队,就这么一点儿部队,能干什么?我相信希特勒当时也拿到了。当时海军方面或者是情报部门给他的这份报告,因此,安心心的让装甲部队等援军或者是让戈林的空军部队先上去骚扰一阵子,这一点对于希特勒而言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至少来说。从情报部门给的情报,敦刻尔克的这支联军是已经是煮熟的鸭子跑不掉了!

但是希特勒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倔强的英国佬,直接全国出动,发动民间的力量也一起过来,运输部队,这就让希特勒傻了眼了,也正是民间力量的奇迹开始的敦刻尔克部队能够撤出来这么多,是啥?即便是等到了德国装甲部队,热车启动,到达敦刻尔克,敦刻尔克的部队还是没有完全撤离完毕,这可能就是天意吧!

总之这几十万生力军的撤退,使得德国人接下来进攻英国的美梦破灭,武器装备可以临时生产,但是人没20年时光是培养不出来的。正是这一次的放虎归山时的德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面为自己的灭亡买什么最大的祸害。不列颠的幸存,让美国人和英国人借助不列颠岛这个跳板对德国实行的战略轰炸。对德国人的实力进行削弱。此消彼长之间对于东线战争的天平可以说有着微妙的影响。

总之,德国人战败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

5

有人认为,戈林才是希特勒的猪队友,墨索里尼并不是。戈林在两次关键战役上都坑了希特勒一大把,一次是敦刻尔克,另一次是不列颠空战。因为在不列颠空战中,戈林承诺,他所领导的战无不胜的空军,一定会将英国炸得遍地焦土。

当时德军已策划了登陆英国作战的“海狮行动”,只等戈林拿下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为登陆扫清障碍。然而,不列颠空战打了一年多,戈林的空军不但没有取得海峡制空权,还损失掉了2000多架飞机,而英国只掉了900多架。

敦刻尔克战役同样如此。伦德施泰特顾虑敦刻尔克一带的沼泽地,会让德军损失更多的坦克,他希望为后面的战争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因为在此之前对法国和波兰的闪击战中,德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各部队的坦克损失量高达30-50%。

当时,希特勒带着戈林等人正在巡视A集团军总部。听了伦德施泰特的分析后,一生夸夸其谈的戈林,向希特勒信誓旦旦地保证,他那战无不胜的空军,完全可以轻松地毁掉敦刻尔克的联军。据此,希特勒完全同意停止追击,让戈林赶快调集空军。

有人据此认为停止追击的命令是希特勒下达的,这完全不对。根据德国A集团军的官方战事纪录,停止追击命令的确是伦德施泰特下达的,但是希特勒向在场的所有将军强调了这一命令。所以,这个被认为二战德军犯下的大错误,应该由希特勒、伦德施泰特和戈林共同承担。

1940年5月24日,德军接到停止进攻的命令。此时,不但三面包围已经形成,德军的先头部队,离敦刻尔克不过10公里。5月26日,德军再次下达进攻敦刻尔克的命令。即便如此,德军依然有机会全歼或大部分歼灭滞留在这个海港小镇的英法联军。

5月24日收到停止进攻的命令后,有的部队已经开始休整甚至放假,辎重弹药等后勤体系也全面停止。26日再次接到命令,许多部队都来不及立即进攻。所以,真正大规模的行动,在5月28号以后。戈林的空军,也并没能发挥应该有的作用。

当时包围敦刻尔克的德军属于两个集团军,指挥体系本就比较混乱。28号再次开始的军事行动,推进缓慢,收效不大。而英国方面,高效的组织能力、全民动员众志成城,以及拼了命般的逃亡,“发电机行动”奇迹般地将33.8万士兵安全运回本岛。

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38万联军中,只剩下没来得及撤退的3万多法军,以及 4万辆军用汽车、2400 门火炮、700 辆坦克,各型舰船226 艘,各型飞机302 架。有人认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便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6

战争肯定不存在手下留情一说。为何不打?只有一个原因。

40年5月德军闪击法国,注意是闪击,并不是正面突破,所以法军主力还在,德军只是绕过了马其洛防线,切断法军后路。也就是说法军被包了绞子,但还没有被吃掉。

再来看德军先头部队,突破阿登森林,完成分割包围以后的德军其实只有能快速机动的坦克部队,而缺乏能够坚守和占领阵地的步兵,同时又面临着南北双线作战的困境。此时别说追击,如果南北方向英法联军同时反攻,能否坚守阵地都是个问题。所以穷寇莫追,稳稳吞掉嘴里衔着的,才是最好选择。

在英军撤离以后,孤立无援的法国6月只能选择投降,而德军在主力部队几无损失的情况下,获得了整个法国,可说战果辉煌。

因此整个法国战役希特勒都是非常成功的,并不存在要全歼英法联军的要求。同时,在希特勒的思想里,苏联才是最终目标,拿下法国以后,希特勒是希望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与英国议和的。当然这点英国并没有同意。

7

这是希特勒留下给后人的其中一个不解之谜,按丘吉尔的回忆录里,说是空军元帅戈林夸口说用空袭就可以解决在滩头的联军,没想到天气的因素,而使空军的出击率不高,其次就是由于是沙滩,很多炸弹掉到松软的沙上,未能撞击撞针引发爆炸,所以联军的伤亡不多。

在英国方便,更为动岸边有船的人,不管是什么船,只要可以驶向敦刻尔克载人回来的都开去,所以在极短时间把被围的34万联军载回30+万回英国,使英国保存到一定的兵力。

8

当时张伯伦与皇室在斡旋和谈,海峡地利及海军力量悬殊使希特勒无法迅速拿下英国,且希特勒需要尽快消化法国,此时双方是有和谈基础的,甚至敦刻尔克是希特勒的和谈筹码,边打边谈,结果丘吉尔用奇计撤回大军,鹰牌威信大增,英国士气大振,和谈成了泡影,从日后空军all in毁灭伦敦或许看出希特勒对于被欺骗的愤怒,也反应出德国海军力量的薄弱

9

不是手下留情,而是德军战略上需要这么做的。将驱赶英法联军的先头突击部调头向南攻陷巴黎。德国的目的是占领整个法国而并不是消灭抵抗力。抵抗力量已被压缩到敦刻尔克了。所部队停止追击转移主攻方向。

10

第一是戈林抢功反对陆军推进,结果天公不作美没有成就大业;第二后勤保障不力,装甲部队没油料,就是勉强到达海边也没有维持作战的剩余油料;第三法军拼死阻击令德军心有余悸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