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题目的要害,不是庞统死得值不值,而是刘备为何要师出有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随刘备入川,进围雒县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212年,刘备入川已经一年多,庞统就给刘备献上三条密计:

上策,派精兵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

中策,斩杀蜀中名将杨怀、高沛,夺取他的精锐部队,占据关口;

下策,退还白帝,连接荆州,慢慢进图益州。

刘备认为中策有道理,依计而行。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记载:当初,刘备接受刘璋邀请入川,在涪城相会。庞统的确是建议刘备杀掉刘璋,不费一兵一卒就搞定益州。

但刘备认为初来乍到,恩威未立,就这么下死手,不太合适,没有采纳。

这个事与后来刘备采纳庞统中策进军刘璋,没有关系。

当然,刘璋当时被刘备杀死,或许庞统就不会死在雒城。

可能庞统是新员工,对老板不太了解。

老板喜欢把仁德的文章做足才下手,庞统不清楚这一点。

这个事不要汇报,找几个人直接把刘璋做掉,先斩后奏,木已成舟。

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刘备痛哭流涕,把庞统大骂一通,然后把他赶回荆州,替换诸葛亮前来。甚至还不至于如此,可能刘备把刘禅再一次扔在地上,说:我宁肯不要儿子,也不能杀我的宗族哦。然后,隆重开个追悼会,安葬了刘璋。

可庞统没弄明白哦,这给自己带来隐患。

传记没有记载,刘备采纳庞统提出的中策是为了师出有名。

刘备拒绝上策恐怕是考虑成功的几率不大,即便成功也难免会有阻挡,风险不可控。

这一点,的确看出刘备魄力不够,决策力不足。

这时候,刘备与刘璋还没有翻脸,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就刘备的套路,找个芝麻粒垫着腚是他拿手好戏,为了师出有名,做做文章是可能的。

刘备采用中策,也做了大量工作。

先是说孙权进攻荆州,刘备不得不回去增援;后说张鲁就是个守家奴,没有大的进取欲望,并不可怕;最后就是要借兵一万、钱粮若干。

这让刘璋感觉很不爽。

本来是想让你来攻打张鲁的,还给你配备了许多精兵强将,消耗了大量的物资。你刘备驻扎在葭萌关一年多,除了挖墙脚,从没有跟张鲁交战过一次。现在说不用怕张鲁,却只担心自己老窝丢掉。

这也就算了,但刘备不仅要把刘璋配给的部队带走,还要再借兵、借粮,这也太过分了吧。

但刘备也理直气壮,我替你守护边境,打工一年多,现在回家,工钱不开就算了,你总得给点路费吧。

于是,刘璋就给了四千人马,钱粮减半。

刘备很不高兴,你这是打发要饭的吗?但已经找到进攻刘璋的芝麻粒,还没有发作呢?

张松听说刘备要回荆州,就急眼了,写信给法正,让刘备不要走。

这事被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察知,就向刘璋告了密,把张松给办了。

刘璋与刘备就彻底闹翻了,这一闹,刘备就师出有名了。

依照庞统之计,斩杀杨怀、高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涪城。

但这不是刘备采纳中策的理由,更不是为了师出有名,更多是从战略上考虑的。

占领涪城后,刘备感觉很爽,就大宴将士,志得意满。

酒酣之际,刘备跟庞统说:“这个酒喝得爽吧。”

庞统这人不仅长得很丑,而且还很不会说话,更不会看事。

这会儿,老毛病又犯了,直接说:“讨伐人家的国家,不是仁者之兵。”

真扫兴哦,好好的一场酒局给搅合了。

刘备如果是真正的仁义之人,就会将庞统一军,说:“这不是你的馊主意吗?幸好没听你的,当时要杀了刘璋,还不知道你喝多了会说啥呢!”

但刘备看来不是真正仁德之君,借着酒劲说醉话:“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

刘备大怒,说:“你给我出去。”

其实,庞统清楚,武王伐纣那才是为了师出有名,给商纣王强加了许多的罪名;刘璋虽然心眼少点,但政事处理的很不错,对百姓很好,也不是武王说的纣王一样的暴君。

既然这么说,那你说啥就是啥。庞统也不吭气,直接拍拍屁股离开。

刘备一看庞统还真走了,就琢磨过来,赶紧叫人把他请回来。

庞统是真听话,叫走就走,叫回就回。回来后也不说话,只管低着头吃喝。

刘备就问道,:“刚才我们的讨论是谁的过失啊?”

庞统这会不一根筋了,不再说是自己的过失,本就不该操这份闲心。转而说:“是我们共同的过失。“

这话就好听多了,刘备呵呵一笑,宴会重新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但庞统这口气一直没出来,这不,在之后围攻雒城时,亲自指挥将士冲锋陷阵,被流矢所中,随即就挂掉了。

按说这怨不得刘备,作为一个军师,不必如此。

实在攻不下来,再想办法嘛。

看看诸葛丞相,每次指挥作战,都是坐在小车上摇着鹅毛扇,让人给推着,看上去多有范哦。

庞统死了,与刘备无关,与刘备为了师出有名更无关,主要还是庞统自己的责任。

至于说到值不值,庞统不死也可以,不是非死不可就是不值。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瓦罐常在井边碎,将军何惧裹尸还。

为了摧城拔寨,无论将士还是谋士,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是死得其所,值!

最佳贡献者
2

庞统为了刘备师出有名而死,这种说法太不靠谱了。无论是正史还是《三国演义》中都没有这么一说。

《三国志》的说法:

刘璋请刘备入蜀帮忙打汉中张鲁,刘备带庞统及数万兵马入蜀。

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计取益州。

上计:直接选精兵突袭成都。

中计:假装回荆州,诱杀杨怀、高沛,夺其兵马,攻往成都。

下计:退回白帝,再找机会取益州。

刘备选择了中计,斩杀杨怀、高沛,向成都进兵。一路上都很顺利,守绵阳的李严直接投降了刘备,诸葛亮和张飞、赵云也从荆州入蜀攻城略地,杀往成都。只是进攻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被流矢射死。雒县用了一年才打下。刘备打下雒县后,包围成都,数十天后刘璋投降。

庞统就是在攻打雒县时战死的,没有过多的解读。只能说刘备并没有把庞统当做军师或者谋士用,给了他兵权,要他带兵攻城。庞统也非常勇敢,率众进攻,但是运气不好,被射死了。

刘备与刘璋正式翻脸前,刘璋就已经不满刘备出工不出力,在蜀地收买人心。刘备以救援孙权为由找刘璋要兵要粮时,刘璋也只勉强给了一半,刘备非常不爽。张松与刘备勾结的事情败露,张松被杀,刘璋正式与刘备翻脸。

庞统战死在雒县,好像是现在的广汉,已经到了成都的家门口了。荆州的诸葛亮都已经带张飞、赵云入蜀了,这时已经是刘备攻打刘璋的后半场了,还哪里需要有师出有名的说法?

《三国演义》的说法:

演义中刘备以帮孙权为由,找刘璋要四万兵马,十万粮草。刘璋在黄权等忠臣劝说下,只给了十分之一。刘备因此要与刘璋翻脸,庞统进献上中下三策,刘备选了中策。

刘备用中策,假装回荆州,成都张松勾结刘备的事情败露被杀,刘璋也与刘备翻脸。

刘备杀了杨怀、高沛,进攻雒城。这时诸葛亮来信说他算太乙术,攻打雒城的将帅凶多吉少,劝刘备不要进兵。庞统以为诸葛亮担心他独占取西川功劳,故意阻拦,没放在心上,力劝刘备出兵。

庞统走小路,刘备走大路,分两路进攻雒城。张任在小路埋伏,将前锋魏延放了过去。发现后军骑着白马的庞统,以为是刘备,全都向骑着白马的庞统射箭,庞统被射成刺猬,惨死。

刘璝、张任等找紫虚上人算命,紫虚上人就说过:

左龙右凤,飞入西川。雏凤坠地,卧龙升天。一得一失,天数当然。见机而作,勿丧九泉。

诸葛亮也算出攻打雒城时,将帅凶多吉少。

刘备出发前做梦见被神仙打了,醒来手还是痛的,庞统出发后,他莫名其妙的心中不安。

庞统出发前,马失前蹄,把庞统甩了下来,刘备因此将的卢换给了他。

庞统死的地方叫落凤坡,正合庞统凤雏的称号。

演义中庞统之死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既有人算出庞统此劫,老天也在不停地示警。但是庞统逆天而行,最后惨死。

庞统之死是为了刘备师出有名的说法好像出自于电视剧《新三国》,我当初好像就是看在这里弃剧的。与其去看导演解读之后的三国,为什么不自己去读呢。关键是电视剧的解读实在是太扯淡了。

不说庞统死的时候,刘备已经打到成都家门口了。从另一方面讲,这种解读也是非常不靠谱的。

刘备仁义之师,追求师出有名。庞统作为刘备的军师,找个师出有名的理由有多难?非要用自己的命去换吗?这样的庞统只有忠心,没有脑子,还配与诸葛亮齐名吗?

3

在刘备去西川之前,曾收到孔明派马良带来的书信,书略云:“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刘备准备回荆州商议此事,而庞统则暗思:“孔明怕我取了西川,成了功,故将此书相阻耳。”于是不顾孔明的警示,急催刘备进兵西川。

进兵前往雒城途中,因要兵分两路,刘备、厐统各领一路兵。刘备叫厐统走大路,自己走小路,刘备先不同意,并说昨夜做了一梦,梦见一神人手执铁棒击我右臂,醒来犹自臂痛。此行莫非不佳。劝庞统暂时不去,还守涪关,但庞统却对刘备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后厐统坚持走小路,刘备走大路。

川中名将张任得知刘备等到来,叫其他将领紧守雒城,自领三千兵马在小路上埋伏,见来者中有骑白马的将领,张任认为必是刘备,传令将士集中射杀,可怜厐统竟死于乱箭之下,年仅36岁,此地名曰落风坡。

由此观之,厐统并不是为刘备师出有名而死,而是急于贪功,不听孔明的警示而死。

4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战争就有伤亡,谁死都是意外。

庞统战死之前,刘备早就率兵近攻刘璋了。这个时候还需要什么师出有名?

公园211年,刘备受刘璋的邀请,率军入蜀替刘璋防卫张鲁。刘璋派遣刘备都督白水军,刘备驻扎下来之后收买人心。

随后,早先建议刘备入蜀夺权的张松被他哥哥发现了他们的密谋,于是告发,张松被杀,刘备这个时候就与刘璋反目。斩杀了白水军的杨怀,吞并了白水军。然后整军杀向成都。

刘璋不愿束手待毙。调集人手军队阻挡刘备,但是刘璋部下吴懿、李严等人率军投降。刘备抽调人手平定诸县,另一方面调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自荆州增援。

大家注意,刘备为了攻取益州,庞统死之前就抽掉诸葛亮张飞等人增援。不是演义或者电视剧中庞统死后刘备无计可施才抽调的,所以这个时候就埋下了失荆州的种子。

刘备的战事也没有停歇,在进攻雒城时候,守将是刘璋儿子,誓死坚守,拉锯战坚持一年多方才攻破。

就在围城不下,作为主要将领之一的庞统指挥作战时候被雒城城上流失射中,不治身亡。并不是小说中的落凤坡。落凤坡的名字也是庞统在这里死后才有的称呼。。

5

起码在庞统自己看来,他肯定认为是这是值得的,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他的个人经历说起了,首先,我们知道庞统这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但是因为相貌丑陋的原因,到处奔走,为了是寻求一个能够用慧眼识英才的主子给他效力,始终没一个当时的英雄能入他的眼。

多年的奔走,始终没能让他的才华有用武之地,他就想到去投奔孙权,但是当孙权见到庞统的时候,看到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就很不高兴。并且在和孙权的交谈中多次侮辱周瑜,并且有意地抬高自己的价值,导致孙权非常的不悦。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周瑜在孙权的心中的位置,就好比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看到自己一直很尊敬的周瑜被庞统如此贬低的一文不值,孙权顿时心中是非常不满的,于是孙权就就告诉庞统,你先下去吧,等以后有机会我再用你好了。于是,庞统知道自己没戏了,长叹一声出门了。可以说,由于庞统的狂傲,让他失去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直至后来他辗转反侧,他终于来到蜀汉,一个值得用尽一生去效力的主公刘备。

然而这一切并非一帆风顺,他刚到刘备这边时候,刘备虽然也是求贤若渴,但一看到庞统奇丑无比,也是不愿意重用,于是给庞统安排了一个县令的工作。庞统上任后,整天醉生梦死,疏于政务,刘备知道后,非常生气,命张飞前去打探,张飞看到庞统醉醺的样子,也是很生气,要问他的罪,庞统却说,区区一个百里小县,有什么公务可问,于是让衙役搬出了积攒了三个多月的公文,庞统一边喝酒,一边批阅,不到一个时辰就处理完了,令张飞以及众人大开眼界。张飞立马回去报告刘备,刘备也是大吃一惊,知道小看了庞统,于是亲自把庞统接回到自己的身边,各种赔不是,封他为副军师,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庞统也深受感动,认为终于遇到了一个能够重用自己才华的人,从此就按下决心尽自己一生最大的努力报效刘备。

说完庞统一生的遭遇,为什么说,他为刘备师出有名的死值得了吧,当一个有才华的人,有人赏识,有人重用,这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话用到庞统身上一点都没错,他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肯定会把自己生平所学为刘备谋福利,创造一片大好的基业,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遇到了刘备,就好像千里马遇到了伯乐,自己的才华终于被人赏识到了,并且得到了重用,这也是为他辗转大半生,无处施展的才华,在这里施展得开,对刘备他是非常感恩的。

所以为了刘备可以师出有名可以顺利取得西川,他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来为自己的主公创造一番霸业。

6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人称"凤雏”,是三国时期一个很有名的人。

颜值的重要性,现代人越来越清楚。庞统虽然很有才能,但其貌不扬,所以一直未受诸侯重视。后来到刘备那里,开始也未受重视,直到鲁肃和诸葛亮大力推荐,刘备与之谈话,了解到庞统确有才能,才重用他,任他为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职位相当。

刘备取川时,留诸葛亮守荆州,庞统随军出征。在攻雒城时,庞统亲自指挥作战,中流矢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将士上阵,不死带伤,刀枪无眼。战死是极普通的事情。庞统之死,虽出于偶然,也有必然因素。但不知什么时候由什么高人提出一种理论,说庞统之死是有意自杀,而自杀的原因,有说是他看透了刘备的为人,不願再为刘备效力;还有一种说法,如此题,说庞统之死是为了使刘备师出有名。这些说法可谓新颖别致,但却是牵强臆造,没有什么道理。

庞统随刘备伐蜀,可以说十分积极主动,志在必得。这充分表现在他给刘备出的上中下三条计策上。其上策,是让刘备乘刘璋来迎接时,直接扣押或除掉刘璋。中策是,假意回荆州,在涪城擒拿蜀郡名将楊怀,高沛,然后攻打成都;下策是暂撤军,徐图取蜀。刘备采取了中策。

庞统所出三策,不可谓不高明。其中上策,尤其狠毒果断。他能出如此计策,表明他是全心全意在辅佐刘备,急切想助刘备取蜀成功。没有一丝一毫讨厌刘备,要寻机自杀以脱离刘备之意。

取蜀郡建立政权,是刘备和诸葛亮的即定战略。这个战略的基点是刘璋瘖弱,治理不善,不得人心。如果刘璋是曹操或孙权,那么,这样的战略根本不可能产生。其次,刘备取蜀战略付诸实行,先是得到蜀郡官吏张松献地图,后又得到蜀郡官史法正等人的支持,然后才开始具体施行的。也就是说,刘备伐蜀,并不存在道义上的障碍。如果一定说有一点点儿不方便的话,那就是刘璋刘备都姓刘,八百年前可能是一家人。但在古代的诸侯争战中,同姓从来没有起过障碍的作用,兄弟、叔侄,爷孙、甚至父子杀得你死我活的事例比比皆是。刘备与刘璋的关系,八杆子都够不上,刘备伐刘璋,以有道伐无道,名正言顺,势不可挡。丝毫也不需要庞统以死去为刘备争什么出师有名。况且,庞统是一个非常讲求实际的人,他办事有点儿曹操的风格,象他这样的人,怎么肯为了什么虚名牺牲自己的生命呢?

有大才能的人都懂得,而且也应该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以求有大的成就。庞统求功心切,急于求成,在一次极普通的战役中就轻易丢失了自己的生命,是极不值得的,令人惋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才智,是不如诸葛亮的。
l

欢迎点评。

7

我认为凤雏庞统之死,并不是为了使刘备师出有名,此说法不能成立。

庞统死的时候,刘备伐蜀已经出师, 不存在出师有名无名的问题,庞统是在伐蜀的进程中不幸牺牲的。

《三国演义》把庞统之死,写得很仔细也很精彩: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去取雒城,刘备走大路,庞统走小路。庞统骑着刘备的白马,迤逦前行,抬头见两山逼窄,树木丛杂,又值夏末秋初,枝叶茂盛,庞统心下甚疑,勒住马问:“此处是何地?”数内有新降军士,指道:“此处地名落凤坡。”庞统惊曰:“吾道号凤雏,此处名落凤坡,不利于吾。”令后军疾退,只听山坡前,一声炮响,箭如飞蝗,只望骑白马者射来。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三十六岁。

由此可见,庞统之死,完全是一次正常的军事行动中的意外。庞统早亡,对刘备集团是一巨大损失。

如果不是庞统早逝,否则以庞统之才,辅佐刘备,定鼎西川。诸葛亮就不必入川,坐镇荆州,荆州不失。过得三五年,待刘备羽翼渐丰,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诸葛亮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两路伐魏,西、南对进。说不定就真如《隆中对》说的那样,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

庞士元并非死于落凤坡,这是电视剧为了迎合效果而已,庞士元死于一次战争的流箭,原因也不是为了刘备进攻西川

9

那是电视剧。庞统是攻打雒城中矢而亡的。可见庞统并不是参谋型人才,而是将领

10

我认为不值,动因己成,行走在半路上,何必再琢。刘璋杀张松是诱因,好友被害岂能无动于衷,是刘备当时主要想的动因。再说刘璋作事唐突,偏激,又想把川蜀交给孙.刘政敌曹操,刘备当仁不让。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