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悉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日本的海军和陆军矛盾很多,互相看对方不顺眼,这种矛盾造成很多时候这两个军事单位之间不协调,还出现过陆军造军舰,海军弄坦克的事情。

虽然这两个单位同属一个国家,但双方有着解不开的梁子。在日本幕府时期,日本的长州藩和萨摩藩天天都在打仗,一日不打就手痒得慌,谁都不想让对方有好日子过。后来这两个军阀部队全部归属了日本“天皇”旗下,长州藩成长为日本陆军,萨摩藩成长为日本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双方的矛盾还没有明显显现,可在日俄战争中,两者矛盾彻底暴露了出来。当时攻打旅顺时候,日本海军没有给予日本陆军炮火支援,导致一仗下来死了4万多人。因为当时日本海军击落了俄国海军之后就直接撤了,根本不管陆军死活。后来面对日本陆军质疑时候,海军就狡辩说,我是来打海军的,陆军跟我没关系。此战为双方埋下了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以至于日本海军航母上的飞机刚一起飞,航母被美军击沉后,日本海军飞机要求停靠陆军机场,却遭到了直接拒绝,甚至发出狠话,如果飞到自己上空就要击落。而且日本陆军在装备和训练水平上远不如日本海军,因为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起了大作用,事后所获得的建设军费要比日本陆军多的多。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双方的思想和战略方针不一样。日本陆军师从德国陆军,日本海军师从英美海军,这导致日本陆军希望跟德国结盟,而海军希望跟英美结盟,但由于日军大本营中陆军大臣占据的比例比较多,才造成了后来的日德结盟。(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最佳贡献者
2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渊源很深,明治维新之后就已经萌生了,天皇一度也无法调解。在二战时,海军和陆军不能一致行动,分歧众多,谈几点看法吧:

第一,战略上的对立,1936年,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科科长石原莞尔代表陆军部制定了《国防国策大纲》,主张北进,以全部力量击垮苏联,与陆军相反,海军制定了《国策要纲》,主张北守南进,但是最后的广田内阁谁都不敢得罪,制定了《帝国外交方针》,主张南北并进,把美国和苏联列为同等目标。 第二,但是随着张鼓峰、诺门坎战役中的失败,陆军同意暂缓北进,现行实施南进,但就在此时,德国在欧洲战场初期取得了大胜,北进主张又开始兴奋起来。

1941年7月,日军实行全国总动员,准备实施北进,这是海军又反对起来了,其后,德军在苏联遭到重创,陆军的北进开始无限期推迟,南进开始成为了国策,所以,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第三,在侵华战争的脚步问题上,双方也有分歧,例如陆军主张先控制华北,打持久,海军则主张速战速决,重点进攻上海,在对待青岛的问题上,陆军想让青岛陆军管辖,青岛是日军华北的重要补给基地,而海军则主张把青岛改为海军港口和基地,设立华北海军部。

第四,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对于下一步作战计划,双方又发生了对立,陆军主张应以中国地区为重点,总体上实施防守,保住既得利益,海军则主张在太平洋与美军决战才是重中之重,主张进攻夏威夷和澳大利亚。 第五,中途岛战役失败后,海军颜面尽失,隐瞒战况,把责任推卸给陆军,说他们派出协调作战兵力太少。而且,战争后期,双方互相隐瞒战报。 最后,海军放弃了之前能够确保太平洋岛屿万无一失的豪言壮语,不得不求助陆军,陆军对此很鄙视。

双方还有对军费的争夺,很难想象,陆军抛开海军自己建造航母,自己建造潜艇,自己为岛屿上的守军运输物资弹药,这样的海陆配合,日本能不败吗?特约作者.一碗凉粉。

3

这故事要从很早时候说起了,当时明治维新倒幕那会,有四个藩最牛逼,分别是长洲、萨摩、肥前、土佐,称之为倒幕四大佬。后面两个乖宝宝就不说了,明治维新创建军队的时候,海军牛逼的萨摩主导海军,长洲则主导陆军,萨摩海军跟英美混,长洲陆军则先跟法国混,后来普法战争法国被德棍吊打之后又跟德棍混。

然后两者的思路和理想就越走越远。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本子觉得毛子简直辣鸡。于是陆军开始主张占我满洲,然后往北干毛子。海军则主张组件88舰队,往东南亚进军。

但经费就这么点~ 所以撕逼越来越厉害,其他什么互相看不惯生活作风之类的都是在利益互相不爽基础上添砖加瓦的玩意儿。

4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

其实,日本帝国时代陆军与海军之争早在“日俄战争”期间就有了,主要矛盾还是这次战争中到底是陆军“贡献大”还是海军“贡献大”!陆海军都有所谓的“战神”,陆军是乃木须典、海军就是东乡平八郎。陆军认为攻占旅顺要塞乃至后来奉天大战,都是打败沙俄的主要因素,你海军能上岸歼敌吗?而海军认为,没有“联合舰队”封堵旅顺港和在“对马海战”击败俄国远东舰队和增援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补给线被俄舰队切断,陆军没了后勤“吃屎”吗?

到了二战期间,不但邀功并且为了资源分配,陆海军也出现了极大的矛盾!二战初期,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都是“帝国陆军浴血奋战”的结果!与海军没多大关系……这个时候由于陆军将领占据了“帝国大本营”的要职,山本五十六孤掌难鸣还受了极大的排挤,陆军派占了上风!但是“诺门坎战役”蝗军一败涂地,帝国内部出现了到底是继续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争执,后来南下派占了上风……偷袭珍珠港以后,日本帝国海军派占了上风,总之随着战争持续进行,陆海军哪一派“打的好”,哪一派就暂时上了上风,但是两军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几乎到了不可弥合的地步!二战是大规模机械化战争,而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上面那个图表可以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钢铁的产量,哪一个军种都需要钢铁,而日本从七七事变到投降这段时间,生产最基本的子弹才29亿发!可见日本的钢铁缺乏和军工生产力的低下,而海军建造一艘军舰的的钢铁消费量甚至超过了一个“旅团”的钢铁用量……资源争夺的问题还涉及到了其他战略物质……甚至陆海军征兵员额分配的问题也搞的不愉快!

总之,日本军国主义时代的陆海军之争就是 对外侵略当中谁主谁次的问题、战争资源分配的问题,这些鸡争鹅斗都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败而被一起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5

长萨土肥,日本四强藩,是日本倒幕运动之中。日本天皇最坚定的支持着,在这其中,长州藩,萨摩藩可以说是力量之中的中坚。

长州藩,当时是日本天皇,尤其是日本的明治天皇最信任的一支力量,很多政界大佬军方大佬都是出自这个藩,日本历史上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关原合战里面,长州藩,当时的藩主,就是一种任西军的主帅,后来战败,被德川家康封在了长洲这个地方,后来明治天皇发布倒幕运动,当时的长州藩主要是负责近卫师团的组建,也就是保护天皇的部队,所以,随着日本军方的改革,当时长州藩逐渐演变成为旧日本陆军的主体和主导者。

萨摩藩,这支势力主管的是海军,同样,它的历史也是可以追溯的,例如,当时丰成秀吉入侵朝鲜的时候,他手里最精锐的舰队就是萨摩舰队,而明治天皇发布倒幕运动之后,萨摩藩有重新操刀老本行,组建起来旧日本海军。

这两支势力一开始的时候就互相看着不顺眼,在日本幕府时期的时候,两支势力就经常大打出手 后来虽然都一起同心协力帮助日本天皇恢复了自己的势力,但是二者却都看对方不顺眼,都认为自己才是日本天皇最得力的助手。或者说,再倒幕运动中拥有最大的战功,因此双方就一直互掐。

此时此刻,日本进入了军队的改革时期。当时的日本缺钱缺资源,呵呵,难有足够的资金,同时维持其两只军队的共同发展,陆军方面需要购办新的大炮新的火器,而海军方面需要购入新的铁甲舰。此时此刻,双方为了争资源,可以说在朝堂之上吵成一片。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把二者之间的争吵,给搁置了下来,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当时的维新大佬,也就是伊藤博文,实在是无奈,只能够选择设立一个联合指挥部把日本天皇还有一大堆的维新大佬们,一起搬到了这个指挥部里面,然后使得陆军和海军共同协作,一起打赢了这场战争,此时此刻,拿到了中国方面的赔款之后,日本的军队可以说的到了一种质的飞跃,不缺钱了,这个时候,明治当时的脑子里面可以稍微清净一下,但是接下来日俄战争,又出岔子了。

当时日本陆军方面为了消灭龟缩在旅顺军港里面的俄罗斯舰队。付出了数万人的代价才拿下了203高地,然后利用日本陆军的重炮把龟缩在港内的军队一举见面,但是日本陆军认为这次舰队应该是有你海军来消灭的,为什么我们为这件事情付出这么大代价,海军方面坚持认为说一阵支舰队,已经到了港口里面了,就应该归你们陆军管。

接着对马海战里面,日本海军一举歼灭了增援过来的前沙皇俄国的波罗地海舰队,东乡平八郎被分为了日本军神,但是在日俄战争,尤其是旅顺战役里面,乃木希典也被封为了日本陆军军神,一支军队有两个军神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来讲是很难想象的到的,放映证了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那种激烈的矛盾,双方都认为,日俄战争都是因为自己的功劳才赢下来的。至于说其他人的帮忙,这一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双方一直这种明争暗斗,到了明治天皇死了以后到了维新大佬死了以后。

这个时候没人出来管他们了,此时此刻,二者之间互相争权夺利,就已经摆上了台面。

海军的技术与陆军的技术都迎来了质的飞跃与发展,双方都在争夺一项资源,那就是钢铁,航空母舰站点前坦克这都需要大量的钢铁,但是想象下,日本陆军的豆丁坦克,在想象一下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那个大型的战略舰和航空母舰,你就知道在这项议题上面日本的政治部更加倾向于谁?

但是此时此刻,日本方面仍然还是单方面作战,比如说中国战场上是日本陆军单独作战,然后在太平洋战场上是日本联合舰队单独做成双方还互相搭不上界。此时此刻矛盾还没有真正展开。直到瓜岛战役

瓜岛上面一开始是日本海军将它占领,日本海军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因此派遣了工程兵在上面修建机场,但是这个举动没有通知日本陆军,然后美国人就一只小部队就把瓜岛给占领了,新修建出来的机场,日本人自己都还没使用的,直接便宜了美国人。

日本陆军觉得这件事情海军得完全背锅,然后声称自己可以拿下瓜岛,因此派了一个将军带领着1000多个士兵直接上去了,结果形成了添油战术。

实际上,陆军与海军之间的争吵,很正常。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相同的情况,你比方说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人最把太平洋上的舰队一分为二,一半儿归海军管,一半归陆军管,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海军与陆军之前的争吵,但是在莱特湾大海战里面也出了岔子,海军的舰队为了追击日本的航空母舰完全把防御的重任给丢下了,导致归属在美国陆军管辖的登陆部队的侧翼完全暴露给了日本联合舰队海军的主力,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在接到电报面前明明确确写着,全世界都想知道,美国海军跑哪去了?

但是及时的防止两支部队进行争吵,使得两支部队能够同心协力,尤其是在现代这种海陆空空地一体的协同作战,里面对各军种之间的配合要求极高的战争里面,两支军队之间的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日本的明治天皇一开始肯定是看到这种矛盾的,不过他更看到的是两支部队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功劳而不断地积极进取,不断地创造优势,他也万万没想到,本来是自己的一片好心,到最后演变成了无法收拾的后果。

6

事实上,各国不同兵种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着,美军就出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很多时候得要参谋长联席会议来进行协调,有时候甚至国防部长和总统都要来处理。不过,二战的日本,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行为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陆海军都需要某种武器的时候,明明是同一种东西,但是却要分开不同的房间制造,以表明这个是陆军,那个是海军的。而且很多武器零件很多不能够通用,陆军需要进行海运,但是海军不配合,所以最后陆军自己建立了海上运输部队。海军需要陆战装备,但是陆军不给,海军就自己花钱费力制造了坦克,装甲车之类的。陆海军的飞机操作方式也不一样,导致各自的飞行员不能开对方的飞机,陆军还有计划要造潜艇和航母,陆军武器的螺丝往左拧,海军的往右拧,如此之多的古怪情况,数不胜数。



究其原因,是明治维新时期就传下来的长州藩和萨摩藩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双方各自控制了陆军和海军,当时就有长洲的陆军,萨摩的海军的说法。双方在倒幕的时候就互相不和,后来这种矛盾一直延续下来。二二六兵变,陆军叛军就杀了内阁中海军出身的不少将领,首相也差点被杀。再就是,陆军最早学德国,所以热衷于和德国结盟。而海军学英国,对德国不怎么感冒。



在战争中,陆军和海军也互相扯皮,以至于陆军有个说法是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来和海军作战,陆军最大的敌人是海军。海军也不时拆陆军的台,双方互不信任,无法精诚合作。

7

日本是一个曾给中华民族带来过巨大灾难的国家,每当国人反思我们如此偌大一个国家被东洋弹丸岛国欺凌之时总会有一种说法就是:日本人团结,而当时的旧中国处于内乱之中。那么日本人果真团结吗?事实上日本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国家:他们黩武而爱美、尚礼而好斗、喜新而保守、忠贞而善变,前一秒还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可以在下一秒化身为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在国民的团结性这个问题上日本依然给我们呈现的是极其矛盾的一种状态:一方面日本人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全世界都闻名的,也正是凭借这一精神使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得以崛起;然而另一方面日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内斗严重的民族——历史上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关系正是日本这种内斗的典型。

日本的近代化陆军和海军建设始于1872年——这一年日本颁布了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由此确立起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并模仿西洋列强进行兵制改革。在此之前日本是没有一支统一的军队的,那时当兵打仗是武士阶级的专利,农民、商人子弟是不能当兵的,而武士其实并不是国家的正规军,而是分属于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据诸侯大名。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其实一直存在相当强烈的生存竞争,事实上正是这种生存竞争使日本在近代走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那么在日本还不具备挑战大陆国家的实力的古代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生存竞争问题呢?答案就是内战——本就是弹丸之地的日本曾一度分裂出66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大名,诸侯混战中的胜出者往往没收战败方的封地用以恩赏自家武士,也就是说用战争的方式缓解自家面临的生存竞争问题。整个日本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漫长的战争过程中日本人逐渐形成了这种既团结又对立的民族性:他们可以迅速凝聚起来对外扩张,而当外部矛盾相对缓和时他们就会展开内斗,因为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每个人都要争夺自己生存所需的资源。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表面上看结束了诸侯大名割据的状态,以废藩置县的形式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然而实际上原来各藩的领主贵族们摇身一变成为明治新政府的华族,然而原来各藩之间积累的矛盾并未消失,因为他们仍然需要争夺有限的资源。在日本建设近代化的陆海军过程中陆军主要出自长州藩,而海军主要出自萨摩藩。这两个藩仅仅只是在倒幕维新的过程中结成了暂时的同盟,而在此之前双方的关系相当糟糕:1863年长州藩派兵进入京都试图控制天皇朝廷,这时萨摩藩站在幕府一方对长州进行了打击,此后长州方面直接称萨摩为“萨贼”。尽管后来两藩携手颠覆了德川幕府,建立了明治新政府,但这一结盟是建立在有德川幕府这个共同的敌人之上的,当这一巨大的外部压力消失后萨长联盟也就走到了尽头。此后萨摩和长州两藩围绕在明治新政府内的权力分配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形成了日本近代史上独特的藩阀政治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出自长州和萨摩的陆军和海军的关系自然不会融洽。

除了长州和萨摩两藩在历史上的积怨之外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也存在现实利益上的竞争与分歧: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要想同时保持一支称雄世界的陆军和一支傲视全球的海军其实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在资源分配上向谁倾斜呢?陆军和海军自然都希望自己成为优先发展的对象。同时双方在对外扩张的路线上也是分歧重重:陆军主张北进同苏联争夺蒙古和西伯利亚,以确保他们所谓的“满蒙生命线”;海军则主张南进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石油、橡胶等资源。当日本陆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败于苏军之手时日本海军竟幸灾乐祸,陆军则针锋相对地讽刺海军迟迟不敢在南进路线上有所实际行动,尽管南进是海军的一贯主张,但海军方面的山本五十六等人一直主张缓进,因为他不希望过分刺激美国,事实上这是代表当时海军中一种普遍意见。当时的日本海军将领普遍有在欧美留学的经历,对美国的实力和日本的处境看得较为清晰,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普遍不大瞧得上陆军,这也是造成双方矛盾的原因之一。

归根结底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本质上还是资源之争——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谁获得资源的倾斜谁就能得到优先发展

8

熟悉二战的都知道,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非常之大,大到日本航母被美国击沉,而陆军却拒绝舰载机降落在自己的机场,而且双方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战争中甚至互相使绊子。由于两个海军和陆军互相的不协调,在战争中也不敢相信和指望对方,因此甚至出现了陆军造了大量军舰,海军自己造坦克的事情!

其实二战德国也是一样,国防军和党卫军互相看不起对方,矛盾也非常大,但这并不影响双方都效忠希特勒。而比起德国,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也同时效忠天皇,但是双方的矛盾之大简直无法调节,而且矛盾可谓自古以来都存在,甚至发展到双方在战场上互相使绊子!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早在日本幕府时期就打得不可开交了,当年长州藩和萨摩藩两大集团天天都打仗,一日不打手就痒痒,谁也不想对方有好日子过。后来天皇重新掌权,两大军阀同时为天皇效忠,长州藩成长为日本陆军,萨摩藩成长为日本海军,这也就是日本海军和陆军矛盾的源头!

最初双方还只是竞争,互相看不上眼,矛盾没有摆在台面上来,甲午战争是优于清政府避战,日本海军和陆军各打各的,矛盾也就没有这么明显。但是到了日俄战争时期,这这的矛盾彻底爆发,日本陆军在进攻旅顺港口的时候,日本海军并没有给予海军火力支援,在击败沙俄海军后选择了撤退,对陆军的死活不管不顾,导致这一仗打下来日本陆军死亡4万人(这恐怕是日本陆军旅顺大屠杀的直接原因,日俄打仗中国人受罪)。很快陆军到天皇那里去理论,而海军狡辩说主要是来和沙俄海军交战,而且不确定沙俄海军会不会反扑,因此没有顾得上陆军的进攻。这一次可以说彻底将两者的矛盾公开化,而且达到了不可调节的地步,从此日本海军和陆军从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发展到互相看对方已经是敌人的地步了,要不是有个天皇在那里,恐怕双方会像幕府时期那样又开始干上了!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贯穿整个二战,首先双方的战争思想和战略方针就完全不一样,日本海军本来就是在英国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师从英美海军,因此更希望与英美结盟;而日本陆军更倾向战斗力强大的德国陆军,而且整个亚洲已经被英美法瓜分了,陆军想重新洗牌瓜分利益,自然更希望与德国结盟,最终由于日本大本营中陆军大臣占据绝对优势,才促成了日德结盟。

另外在战争选择上们,日本海军提出了南进计划,日本陆军则提出北进计划,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愿意让步,最终日本不得不两个计划同时进行,当然最后陆军与苏联在诺门罕事件中打了一场后,意识到双方的巨大差距,因此也就放弃了北进而已!

七七事变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很快占领了大半个中国,而获得日本绝大多数军费和资源的海军却碌碌无为,成为陆军的笑柄,这时候双方在战场上还没有什么交集,矛盾基本都限于打口水仗的地步!

而到了珍珠港时间后,日本陆军和海军的矛盾就彻底爆发了,比如日本海军航母被美军击沉,而舰载机还在天上,于是要求停靠陆军修建的岛屿机场,结果却遭到了直接拒绝,甚至发出狠话,如果飞到自己上空就要击落,这就充分体现了海军和陆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且在战争资源分配不均,也促成了这种矛盾的加剧,日本这种岛国要想走出去必须依耐强大海军,在加上海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作用明显比陆军更大,因此在海陆军发展过程中,海军获得了大量的军费和资源,而陆军的装备就有些可怜了,所有的坦克装甲车不得不做成薄皮大馅,而且海军已经发展到了至少排行世界前三,而陆军则是一支传统步兵为主,有装甲车辅助作战的兵种(当然对付的是装备更差一大截的国军),这与欧洲列强们陆军差距可就非常大了,这样的资源分配不均也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9

一般认为,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对立,始于长州藩和萨摩藩的恩怨。

这种对立,也可以说这是日本社会结构导致的必然结果!日本并不算是大一统的国家,它大部分历史都是小国林立的割据时代,历史上的几次幕府都只能说是诸侯国的首领,改变不了诸侯割据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各个小国之间相互对立、瞧不起!幕府强藩之间有时候也是水火不容,德川幕府时代的藩国距离江户(东京)越远,与幕府的关系就越糟糕,这也是为什么长州藩萨摩藩土佐藩肥前藩那么着急倒幕了,总之藩国之间的恩怨可以用仇深似海来形容。(四强藩距离江户都很远)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后,天皇依然要依靠诸侯才能够行使权力,尤其是东京根本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持建立现代化军队,只能交给有能力的藩国负责。其中,长期控制海上贸易的萨摩藩负责打造海军,而相对传统一些的长州藩负责组建陆军,为了确保对这两大军种的控制,长州和萨摩都在军队里大量安插自己人,长此以往海军就成了萨摩藩的代名词,而陆军成为长州藩的代名词!两个藩国的恩怨自然就成了两个军种之间的恩怨,对立也就在所难免了!

那么长州藩和萨摩藩的恩怨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1853年日本大门被佩里舰队踢开之后,整个社会和我们的大清王朝是一样!当时的日本首都是京都,这里就是各大藩国、各个派系的汇聚地,大家都带着救国的使命而来,同时又各怀鬼胎企图取代德川幕府,称霸的传统思想仍然束缚着各藩国领主。就像大清王朝里的守旧派总是占据上风一样,日本各个势力中比较保守的长州藩曾一度掌控京都。

(长州藩的位置和标志)

长州藩的保守并不是说反对外来文化,恰恰相反,长州藩是第一个被列强打服,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藩国,这里说它保守是因为它主张激进的攘夷,就是把列强全部赶出去,加上它有最早的现代化军队,在日本国内的名气如日中天,成为幕府的头号对手。

而其它相对比较强大的藩国,诸如土佐藩会津藩萨摩藩等,包括德川幕府在内的势力当然都对长州藩不满了!再加上,长州藩的政治主张比较激进,它强烈要求驱逐外国列强在日本的势力,因此招致英国、法国、荷兰等列强的仇视;又因为它不断抨击德川幕府与列强签署不平等条约大开国门,为自己积攒政治资本,因此遭到德川幕府的嫉恨!而站在萨摩藩的角度看,大家都是经济和军事实力靠前的强藩,凭什么让你长州藩控制京都号令天下呢?(萨摩藩的位置和标志)

当这种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这就是“禁门之变”,以萨摩藩德川幕府为首的势力,企图驱逐控制京都的长州藩势力(据说连皇宫门口的侍卫都换成了长州藩士兵),不甘示弱的长州藩派兵进攻京都,与幕府、萨摩藩、会津藩等联军大干一场!把整个京都烧了个精光!天皇对霸道的长州藩早就忍无可忍,这次直接宣布长州藩为反贼,幕府找到了讨伐它的口食!于是组建联合军征讨长州藩,而萨摩藩的军队也在其中。

萨摩藩本就是将长州藩驱逐出京都的始作俑者之一,如今又作为帮凶协助幕府军队要灭掉长州,两国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但还好,萨摩藩和长州藩在漫长的尊王攘夷运动中都认识到了日本的渺小,两个藩国甚至不约而同的改变口号,从尊王攘夷变成了开港倒幕,也就是积极的与西方列强通商,学习人家的先进科技和文化,但一定要推翻丧权辱国的幕府。

所以当讨伐大军逼近长州藩时,萨摩人西乡隆盛说服长州藩认错(投降),与联军达成妥协避免了流血冲突!也就在这时候,长州藩和萨摩藩都认识到,日本没有实力攘夷,但一定要推翻幕府!于是在坂本龙马的撮合下达成了“萨长倒幕同盟”。这又引起了幕府的警觉,并最终爆发了幕府和长州藩之间的大战(第二次长洲征伐)。但结果出人意料,萨摩藩走私给了长州藩7300支步枪,协助它击败了幕府的10万大军,不久之后在萨长同盟打击下幕府倒台了。(倒幕运动示意图)

说到这里不难明白,长州和萨摩确实有仇,但也有情啊!要不是萨摩藩出力,长州在第一次讨伐中就会亡国了!没有萨摩提供的那7300支步枪,长州也不可能战胜幕府,那为什么两国的矛盾不能化解,而且还依旧给了后来的海军和陆军呢?

以下就是本文的主旨,也是日本海军和陆军对立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两大集团对资源、权利的争夺。

上文提到,萨摩负责海军、长州负责陆军开启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大幕,这个维新其实就是富国强兵的建设之路,萨摩和长州都有自己的政策和经济计划,说白了明治时代的日本是由两个政府管理的,一件事交给两个人干肯定会引起矛盾,更别说是一个国家交给两拨人来建设了。

萨摩藩借助英国人的支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和工业化,因此经济实力远在长州藩之上;而长州藩虽然也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但它在列强眼里远没有萨摩那样值得信赖,之前激进的攘夷政策让长州藩彻底得罪了列强,在靠做生意赚钱的资本主义时代,长州藩注定不如萨摩藩有钱,这是后来陆军生活艰苦的重要原因!

长洲、萨摩联合倒幕之后,历经了明智(45年)、大正(15年)、昭和(20年时日本投降)三代80年的演变,藩国军阀之间的对立已经转变为海军、陆军之间的利益之争,也就是两拨人对权利、财富的争夺,要说完全是因为长洲、萨摩两个藩国的恩怨,也是不正确的。

10

二战时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相当奇葩,彼此看对方都不顺眼。以至于日本的陆军要自己建造航母,日本的海军要自己建造坦克!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可谓是积怨已久,可以追溯到倒幕运动时期。

1853年,美国的军舰轰开了日本的国门,逼迫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史称黑船事件。黑船事件直接导致了倒幕运动的爆发,从而促成了明治维新。

倒幕运动的主力军则是萨摩藩和长州藩这两个“大名藩属”。在倒幕运动的初期,萨摩藩和长州藩倒是并肩作战,关系还不错。但是随后,随着倒幕运动的进行,双方的主张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长州藩主张以武力直接推翻幕府,属于热血革命派;而萨摩藩则是主张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实现权力的更迭,属于保守改良派。

倒幕成功之后,日本的明治天皇亲政。因为萨摩藩和长州藩在倒幕运动中都出了不少力,所以在新的政权中,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元老们都控制了一些日本军政主要部门。最终形成了以长州藩控制了日本海军,萨摩藩控制了日本陆军的局面。

因为倒幕运动结下的梁子,导致了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之间的关系相当恶劣,一直在争夺主导权。特别是在甲午海战中,日本海军击败了看似强大的清政府的北洋海军,让日本海军在陆军的争斗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于是,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不服气的日本陆军拒绝了海军的火力支援,宁愿使用人海战术。而在1939年日本和苏联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中,日本陆军大败,日本海军竟然高兴放起了烟花。

在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被美国人打得节节败退,不得已请求日本陆军的帮助,结果日本陆军竟然用飞机举行阅兵,也不及时去支援。

同样,日军在战略上,海军还陆军也发生了分歧。海军主张南下东南亚,而陆军则是主张北上西伯利亚。最终,诺门坎战役的失败,让日本陆军失去了话语权!

当然,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本质上还是资源之争。日本是个岛国,资源有限,所以才会发动侵略战争,谁能获得主导权,谁就能占用更多思源!

无独有偶,同为法西斯的德国在二战时期也有同样的情况,空军与陆军海军之间的纷争不断,同为陆军的党卫军看国防军不顺眼。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