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东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这几个应该排得上号。具体是谁,就让大家随我一起来吧。
一、六祖惠能
提到他,大家就想到了首诗: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生于新州,建立了禅宗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经过他的弘传,禅宗得为后世一切佛法的源流,甚至可以代表整个佛法。
他弘化于岭南,对海外文化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他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重视,皇室曾多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
二、张九龄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唐朝韶州曲江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岭南第一人”,著有《曲江集》,其中《望月怀远》是千古名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说道张九龄,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张九龄的母亲卢氏怀胎十月仍未分娩,他的父亲见妻子身体粗大,面黄体弱,怀疑得了闰,一天遇到了一个医生兼算命先生的老先生,经诊断之后,老先生说:腹中胎儿乃是非凡之物,因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须到在大地方出生。听了先生的话,张家只好迁到韵州。而张九龄据说就在那里出生的。
三、 余靖
本名余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韵州曲江人,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之一。
天圣二年,余靖考中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出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出任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跟随名将狄青打败侬智高。
宋英宗继位,拜工部尚书,病逝于江宁,享年六十五岁,追赠刑部尚书,谥号为襄,著有《武溪集》二十卷。
他一生为国家竭智尽忠,建策匡时,抚民治吏,三使契丹,两平蛮寇,光辉业绩彪炳青史,动人风采流芳百世。与余靖同朝为官的蔡襄赞其“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宋仁宗御笔亲题“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
四、崔与之
崔与之,幼名星郎,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人。南宋名臣、诗人。
崔与之是宋光宗绍熙四年的进士,他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主管淮东安抚使公事,秘书少监等职,为官廉洁奉公,曾在淮东练兵抗金。
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年八十二岁,累赠太师,南海郡公,谥号:清献。
五、翁万达
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 ,潮州府揭阳人,曾任兵部尚书等职,明朝中期名将,曾参与平定安南莫登庸叛乱,后期统理北方边防,抗击蒙古俺答汗侵扰,统边五六年间,屡立战功,又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使边境得以安定,被明世宗褒其为“文足以安邦,武足以戡乱”、“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著述甚丰,有诗、文、议、纪等各种文体,先存书札集《稽愆集》、诗集《稽愆诗》、纪念集《东涯集》 。
张居正曾评价道:“(世宗朝边臣)仅仅推公(翁万达)屈一指焉”。《明史》称:“嘉靖中,边臣行事适机宜,建言中肯寂者,万达称首”。其威望远播异邦,如在泰国,他被誉为“英勇大帝”,立庙祭祀多达100余处。潮汕人将翁万达与陈北科、林大钦并称为“潮汕三杰”。
六、林大钦
林大钦,明嘉靖壬辰科状元。字敬夫,号东莆。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幼家贫,聪颖嗜学。
1532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以母老乞归,结讲堂于桑浦华岩山,与乡子弟讲贯六经,究性命之旨。
1540年母逝,哀伤过度而大病。
1545年葬母于桑浦山之麓,在归途中病卒。
林大钦是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其学术思想主要是当时盛行的王阳明学说。后人集其生前作品结集《东莆先生文集》,潮学学者黄挺补充整理为《林大钦集》。
林大钦在潮汕地区民间有大量传说故事,不少潮汕熟语亦与其相关,他的蟾宫折桂,为一代代潮汕学子树立了一个奋发向上良好榜样。
七、袁崇焕
袁崇焕的名气,但凡学过历史都知道。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县人,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后官至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犯。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八、詹天佑
詹天佑,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19年4月24日因腹疾严重,心力衰竭逝世,终年58岁。
九、孙中山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广府人 。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十、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 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