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失败了?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期,面对西方工业列强的殖民侵略,东北亚几乎同时出现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一败一成,令人唏嘘,催人反思,予人启迪……
日本明治维新从1868年——19世纪末,中国的洋务运动从1861——19世纪末,两者都是自上而下、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自强新政,两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的国际形势: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全球范围内展开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化、民主化即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
不同的国际环境:
西方工业列强集中精力侵略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的中国,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历史背景的相似之处:内忧外患……国门洞开,民族危机,专制统治,人民反抗,统治危机。……
历史背景的不同之处:
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将军的军事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权(1868年),基本上扫除了改革障碍……
日本明治维新前的社会阶层……天皇(傀儡)——将军(幕府,掌控实权)——大名(地方诸侯)——武士(幕府统治的拥护者)……形成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等级分明……
中国洋务运动受到强大的顽固势力的阻扰,慈禧太后掌控实权,虽然默许支持了洋务派但并不真心改革,只关心自身的权力利益……
中日社会环境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十分稳固,传统顽固势力更强大,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改革的阻力更大……整个体制的腐败程度更高……
比如: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的《海国图志》1842年出版后,在中国无人问津,几乎绝迹……却漂洋过海,在日本广为流传,几乎人手一册,虽有夸大,但是,却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思想基础之一……
相对而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比中国的要发展一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这也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要比日本稳固的多,向近代社会转型也就困难的多……
目标目的的相似之处: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救亡图存,挽救巩固统治……
目标目的的不同之处:
日本明治维新,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不仅富国强兵,民族振兴,还要建立独立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脱亚入欧……(虽然带有盲目西化的特征)
中国洋务运动,求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挽救维护清王朝统治。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关键是维护业已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主体领导者的相似之处:都是当时统治集团的一部分……原有的统治者成为改革的领导者……
主体领导者素质的不同之处: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体领导者是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倒幕派以及从事工商业的西南四强藩(大名),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中国缺乏相应的政治前提)
新政权的领导者,既有旧的传统思想,更具有近代化意识,成为日本近代化的真正领路人,其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脱亚入欧,适应了日本迈向近代化的时代需要……
当然,也使得日本明治维新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保留了近代天皇体制和武士道精神……
中国的洋务派是以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实力派为代表,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没有本质区别,都不具有真正的近代化意识,只不过是在维护君主专制的手段和方法上有差异而已
其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也不过是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固守业已腐朽落后的专制体制是没有出路的……
当然,中体西用也具有历史进步性,有利于减少阻力,有利于西学传播,有利于近代化……
中国的洋务派最终也没能与后来的维新派相汇合,没能把君主专制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说明洋务派不是中国近代化的真正领导者……
中国洋务派的主要代表李鸿章主办洋务运动,功不可没……但是,在187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时,却凭借政治权力禁止国人十年内创办类似的近代企业……
甲午战争中,手握实权的李鸿章,却为了一己私利,为了确保在清庭的地位,一再命令北洋舰队“避战保船”,其错误的战略指导思想是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主要原因……
内容的相似之处: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一批近代企业,近代学校,翻译外国书报,增加自然科学知识,派遣留学生等……
内容措施的不同之处:
日本明治维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更加全面具体而且行之有效……
政治上,废旧建新……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废除武士特权,君主立宪(1889年,制订《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殖产兴业……改革币制,统一货币,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技术设备,建立官办样版近代企业,建立近代交通通信事业,政府大力扶持私人企业……
文化上,文明开化,和魂洋才……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的文化,建立近代教育体系,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大学近代教育等……
军事上,……军事改革,建立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武士道教育(忠义、尚武、孝忠天皇)
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等西化
日本明治维新中,政府大力创办近代企业,先是官办样板示范,在大力鼓励私人创办近代企业,甚至把官办企业低价转卖给私人,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发展……
中国洋务运动,以求强为旗号,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建立近代民用工业,……组建近代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水师,……建立新式学堂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相同的影响:近代化的起步……
不同的结局: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发展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独立的近代强国……
中国洋务运动失败了,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状况……
因此,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取决于国际环境、基本国情(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取决于改革的目标目的的差异,取决于改革内容深度、广度的差异……
更取决于主体领导者的素质和指导思想的不同……能否承担得起历史赋予的实现民族独立和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迪……
顺应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面向世界,学习借鉴,近代化是多样化的,不能照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科教兴国,科学发展,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