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期间,美军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装备率远远高出其它国家,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结果。其中美国财大气粗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除了财大气粗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导致欧洲国家的半自动步枪换装率,不如美国的原因。



第一、半自动步枪的学习成本太高,欧洲各国忙于大战,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所有的士兵适应这一新生武器。

美国确实财大气粗,但是欧洲大国也不是穷光蛋。虽然半自动步枪的制造成本要比老式的栓动步枪要高很多,但是半自动步枪毕竟只是轻武器而已。欧洲大国再穷,还不至于穷的连轻武器都装备不起。

比如说,当时苏联和德国也装备了大量的半自动步枪。尤其是苏联,苏军二战前的构想和美军一样,步兵主以半自动步枪为主。可是无奈德军下手实在太快了,苏联自己研制的SVT半自动步枪还没来得及装备部队,苏德战争就爆发了。

后来苏军在战争期间的表现太差,精锐损失惨重。为了维持战线,苏军只能大量征招一些没有军事技能的文盲、农民士兵入伍。这些人对半自动步枪的保养和使用的掌握速度很慢,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太长。

为了尽快让部队有战斗力,于是苏军就把本该淘汰的莫辛纳甘又从仓库中淘出来,装备给这些新兵使用。而SVT半自动步枪就只能打入冷宫了。

但是尽管如此,苏军在战争期间仍然装备了大约100万支半自动步枪。这个数字虽然不如美军,但也是相当厉害了。当时的苏军部队中,相对有点文化水平的单位,譬如上了岸的水兵和城市产业工人组成的民兵,都是大量持有半自动步枪的。



第二、美军的轻机枪不行,如果不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近战非常吃亏。

美军大规模换装半自动步枪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换不行。

一战初期,重机枪被当做小型火炮使用,经常从一公里以外射击,是步兵防守和进攻的火力核心。但是由于重机枪太重了,无法跟随步兵在进攻的时候急速推进,而步枪又无法压制对方的火力。于是轻便携带,火力又不差的轻机枪就出现了。

到了二战期间,轻机枪(通用机枪)加步枪,是当时各国陆军的标配。比如说:

苏军的标配是DP轻机枪+手动步枪

英军的标配是布轮轻机枪+手动步枪

日军的标配是大正十一式+手动步枪

德军是MG34/MG42+手动步枪

美军是勃朗宁BAR+半自动步枪

在各国的武器配置中,苏军、英军、德军装备的轻机枪或通用机枪,都是当时非常经典的武器。相比之下,美军的轻机枪是最糟糕的,在实战当中被虐的很惨,所以美军如果不换半自动步枪,步兵近战很吃亏

例如美军参战初期,海军陆战队装备还是春田式步枪,步兵要是没有重机枪掩护,近战简直就没法打,不过好在太平洋战争的前两年,美军只打日本人,压力还不大。但是只要跟当时的德军一比较,轻武器的火力劣势立马就体现了。

为了弥补这种劣势,美军必须要大规模的装备半自动步枪。到了二战后期,美军全部装备了M1式半自动步枪和更灵巧的M1卡宾枪后,才算是扯平了勃朗宁轻机枪的劣势。

同时期的欧洲,由于手动步枪加轻机枪的组合非常成功,后期还有冲锋枪的加持,因此对换装半自动步枪的动力也就明显不如美国了。

这里额外插一句,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用半自动武器跟志愿军的三八式步枪打,其实也没有很明显的火力优势。这说明有轻、重机枪压制的情况下,半自动步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步枪真正起到重要作用,还是在越战期间,美军开始全员装备自动步枪之后的事情。



第三、美军参战时间晚,本土也没有受到战争威胁。因此美军有充足的时间换装,而其它各国都没有这个优势。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和后勤才是制式武器能不能换装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二战再晚几年爆发的话,欧洲各国以一战的经验和研发速度,迟早都会换装半自动步枪。比如说现在不就全部换装了全自动步枪么?有哪个大国会因为缺钱而装备不起全自动步枪?

然而回到二战那个档口,由于二战1939年就全面爆发了,当时欧洲各国都是赶鸭子上架,没有换装的时间。

但是,美国因为参战晚,并且美军也一直以海战为主(太平洋战场只有小型陆战),后期参加欧战时,参战时间也非常得晚。所以美军有充分的时间换装M1。

比如说珍珠港事变后,美国陆军扩招,但也只有一百多万人。早期投入到太平洋战场的精锐部队,仍然装备的是春田式,陆军还好点,海军陆战队基本上全是春田式。



到了1943年打北非、意大利时,前线的几十万美国陆军才完全换装完M1。而太平洋战区的美军完成M1的换装,则要等到1944年。也就是说,美军换装也有一个过程,并美国本土远离战争,它的换装压力不大

但是,当时的欧洲国家,由于已经打了好几年了,其中英国和德国打了四年,苏联和德国打了两年。各国的资源都消耗殆尽,也就没有足够的产能和后勤换装半自动步枪了。

所以,最后也就只有美军全面换装了半自动步枪,而苏、德的主力步枪仍然是莫辛纳甘和毛瑟98K。

至于英国,它比较特殊。英国人对新鲜事物一向比较保守,像半自动步枪这种还有待改进的武器,英国人一时间难以接受。英国人还是更习惯用自己祖传的李恩菲尔德式。



总的来说,半自动步枪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武器,欧洲各国战前在半自动的研发上,进度都差不多,并不比美国落后。但是由于欧洲的开战时间早,欧洲各国早早的就投入了战争。像半自动步枪这种需要重新让士兵熟悉,新开生产线,并且成品率也不高,小毛病一大堆的武器,是不适合欧洲战场的实际需求的。

相比之下,美国因为参战时间晚(陆军大规模参战的时间更晚),美军有足够的时间窝在家里改进半自动步枪的小毛病,建立新的步枪生产线,并悠闲的训练士兵熟悉半自动步枪。

最佳贡献者
2

自人类发明用火药推动弹丸离膛,飞向射击目标的步枪以来,提高步枪的发射速度,从而在战场上取得主动权,便成了一些国家孜孜追求的目标,美国包括德国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

从军械发展角度而言,装备半自动包括自动步枪,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半自动包括自动步枪装备部队的进程。

但半自动步枪包括自动步枪的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都要比单发栓动步枪复杂许多,造价也极为昂贵,要远超栓动步枪。

美军之所以用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装备部队,成为步兵的制式枪械,作为军迷个人认为有三大原因。(美制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

一是追求战场上绝对的火力优势,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大量弹丸,压倒对方的火力,是保护士兵,战胜对手的最主要手段。

二是美国力强盛,有丰厚的财力,才能源源不断地制造,二战时期,仅美军就装备了400万支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

三是二战期间,美军一直没有一挺可靠的机枪,只能用又长又笨的勃朗宁BAR自动步枪,来充当班用机枪,但其20发弹匣的容弹量,明显火力偏弱,是美军步兵班大量装备M1加蓝得半自动步枪的一个主要原因,即用此枪弥补轻机枪火力偏弱的短板。

二战时期,德军也装备有G41/43半自动步枪,但数量非常有限,20万把左右,主要是技战术性能差,常出现卡壳现象,所以并没有大规模装备德军。

(苏制SVT-40半自动步枪)

不是德国没有财力制造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都是德国率先发明并装备东线作战部队,而是与德军步兵的战术运用有关。

德军步兵班是以MG42通用机枪为核心,配2支MP40冲锋枪,其余步兵都是毛瑟98K步枪,二战末期,才配发了1-2支MP44突击(自动)步枪。

日军由于国家实力弱,各类资源紧缺,就没有装备半自动步枪,以38式和79式栓动步枪为步兵主要枪械,有武士道精神的步兵,上了军刺端着大枪口喊万岁冲锋,对付东方弱国时,此招屡屡成功。

但在太平洋残酷的夺岛战中,日军步兵却吃死了美军步兵枪械火力凶猛的大亏,想到了要装备冲锋枪,以弥补步兵火力不足,所以在战争末期,日军才装备了1万余支百式冲锋枪,但战争马上就结束了,此枪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德制G43半自动步枪)

苏军大都是农民出身,文化素质都不高,操控简单的莫辛纳甘栓动步枪,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此枪动作非常可靠,射击精度极高,射程高达900米。

SVT-38/40半自动步枪,结构过太复杂,由于发射药具有腐蚀性,开枪后擦拭很困难,导致半自动步枪的可靠性很低,这是苏军装备半自动步枪数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反而是冲锋枪,苏联人称此枪为自动枪,得以大量装备,是二战时期装备冲锋枪最多的国家,甚至整班、整排、整连、整营地列装,并在斯大林格勒巷战中大放异彩,71发弹鼓的波波莎,其火力彻底碾压德军引以为豪的32发直弹匣的MP40冲锋枪。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3

二战爆发时,人类已经进入全面热兵器时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已经是物大于人。

或者说,在士气、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结果。

二战时期,对于作为步兵主力武器的步枪,各国都非常重视。二战中唱主角的德国、苏联和美国,都先后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步枪——半自动步枪。

但美军的半自动步枪是参战各国中最多的。

步枪不是原子弹,不需要巨额研究经费,对于有研发传统和创新精神的民族来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

苏联人托卡列夫在1938年就研制出了SVT-38半自动步枪,1939年开始生产;美国在1935年就已经开始生产,1936年1月就开始准备部队;而作为科技大国的德国,在1941年才开始生产沃尔特公司设计的G43半自动步枪,1943年才开始大规模列装。

相比之下,美国的半自动步枪上马最早,苏联次之,德国最落后,英国和日本(三八大盖搁不到桌面上)就别提了。装备数量上,美国也是遥遥领先。

德国在二战期间,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步枪进入到了德国军队中服役;苏联的SVT-38生产半年就停产,共生产了10万支左右,其换代步枪SVT-40也只生产了100万支左右。

美军准备的半自动步枪,数量上比苏德加起来还要多,1945年8月M1步枪停产时,美国两家公司共生产了超过400万支加兰德M1步枪。

苏联研制、生产半自动步枪并不晚,为什么却没有大量准备呢?

苏联对自动步枪是非常重视的,但是1941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不但损失了大量军队,大量领土也被德军占领,苏联的工业设施不是落入敌手就是被敌方战机轰炸,制造能力大打折扣。不但生产步枪的原材料钢铁不能够充足供应,也没有足够的车床进行生产。

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候,苏联的很多原材料、战略物资、车床,甚至武器都来自美国援助,自己制造力不从心。

德国在战争初期国力雄厚,制造能力超强,为什么反而在半自动步枪制造上被美苏甩在后面?

主要是因为德国高层战略眼光不行,没有意识到半自动步枪的重要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军队广泛列装的Kar-98K步枪被认为可以满足需求;而且德军高层觉得冲锋枪已经足够先进,可以成为战场主宰。

1918年,德国著名武器设计师施曼塞尔设计、伯格曼军工厂生产的伯格曼MP18型冲锋枪就已经问世了,冲锋枪的杀伤力让德国人兴奋不已,奉若至宝。

德军于1938年装备施密茨设计的MP38型冲锋枪。这种枪在战场上大出风头,二战中一共生产了100多万支。

可是当半自动步枪出现在战场上之后,冲锋枪射程近,火力不足,精确度低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跟半自动步枪较量可以说完败,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这时候德国人在才开始重视半自动步枪,但是德国本土已经被美军瞄上,开始频繁空袭,制造能力下降了许多,自然无法跟美军那样大量装备。

美军之所以能够大规模装备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跟他国内环境和惊人的制造能力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二战中,除了珍珠港遭到袭击,美国本土是一片净土,是世外桃源,没有弥漫硝烟,也不担心飞机轰炸;所以美国人可以专心致志不受任何干扰生产武器,美国制造业产能不受一点影响。其次,美国原料充足,为武器制造奠定了雄厚基础。

美国在二战爆发,特别是1941年春天签署租界法案后,美国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工业生产能力扶摇直上。

以钢铁为例,美国1938年钢铁的年产量为2880万吨左右,到了1941年,已经暴涨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8132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呢?1944年,苏联(1230万吨)、德国(2800万吨)、英国(1300万吨)、意大利(220吨)、日本(765万吨)这五个资本主义大国的钢铁生产总量不到6000万吨,只有美国一个国家钢铁年产量的70%。

而法国就更提不得了,在1940年就投降了,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只要你了解到美军在二战中惊人的生产力,就明白美军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了。

  

4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财大气粗!没有金刚钻,也揽不了瓷器活!

首先来看看二战时期各国步兵最小单位的武器配备,再来看看这个问题!

二战时期美国步兵班,配备1挺勃朗宁轻机枪,1-2支汤姆逊冲锋枪,其余8支为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是二战初期乃至后期最豪华的步兵制式标配;

德国的步兵班,在步枪上采用的是6-7支毛瑟98K步枪,1-2支冲锋枪,但是德国的机枪比美国的实用性更高一点,前期MG34通用机枪,后期MG42通用机枪,可以当轻机枪,也可以转换成重机枪,如果这样的话,班级作战单位的火力可能并不输美国;

苏联的步兵班以1942年为界限,1942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和爆发初期,都是一挺轻机枪,1挺冲锋枪,剩下都是莫辛纳甘步枪,是最标准的步兵配置(可能还缺乏冲锋枪)。这种情况到1942年有了改观,苏联进行了制式武器大革新,大量制造冲锋枪,以取代步枪,配合装甲部队,深入学习德国在二战初期的策略。

从二战三大陆战强国的情况来看,苏军后期全员冲锋枪,德军班制机枪,美国的自动步枪分别都是各自的亮点。

由此可见,只有美国大规模装备了半自动步枪!

半自动步枪虽然不是全自动的,但是在射速上还是完全领先手动步枪的,因此,在二战时期,半自动步枪一度差点取代了手动步枪。

苏联和德国也并非没有常识,苏联研发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曾经也生产了上百万支,德国研发的G43半自动步枪也生产的几十万支。

但是无论苏联,还是德国都没有将其全员装备,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苏联为何没有全员列装SVT-38/40半自动步枪

苏联从三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就希望研制一款半自动步枪取代老式莫辛纳甘手动步枪,1938年SVT-38半自动步枪定型,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后二战爆发,10月份苏联开始批量生产SVT-38半自动步枪,在生产了15万支左右,在随后参加的芬兰作战中,表现并不好。

因此,在SVT-38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改进为SVT-40半自动步枪,在生产此款自动步枪后,苏联就开始减产莫辛纳甘步枪,想要用SVT-40半自动步枪全面取代莫辛纳甘步枪。

但是由于该枪结构较为复杂,生产速度较慢,虽然苏联高层很看好,但是有些士兵却很反感,认为还不如老式的莫辛纳甘步枪皮实,苏联最后只生产了上百万支。

相比之下,因为波波沙冲锋枪结构简单,制造速度快,上手容易,苏联在二战时期生产了六百万支,成为二战生产数量最多的冲锋枪,属于一步到位型的。

德国为什么没有全员列装G43半自动步枪

经过枪械专家的测评,德国G43半自动步枪在性能上完全不输给美国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在苏联和美国陆续列装半自动步枪后,德军的毛瑟98K在火力上显然无法较量,因此,德国生产了G43半自动步枪,作为应对之策,然而,德国步枪向来重视机枪而不注重步枪,再加上当时德国的生产能力和原料都跟不上,因此G43半自动步枪的产量很低。

德国在二战时的各种枪械,无论是步枪、机枪、冲锋枪、手枪、突击步枪都是二战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比较领先的,名气都很大,只有这款半自动步枪没有成名,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了。

相较于半自动步枪,德国后来更倾向于全军列装StG44突击步枪。

德国采取StG44突击步枪,就是因为StG44采用了金属冲压工艺,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制造研发。

苏德装备不起,不代表美国装备不起

从德国和苏联的情况来看,并不是说半自动步枪不好,虽然射速没有冲锋枪快,但是威力大,精准度高一点,是一款可以介于步枪和冲锋枪之间的中间值武器。两国早有研发意图,却都没能全员列装,跟两国的陆军作战思维有一定的关系,也跟德国和苏联的军工生产能力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首先,半自动步枪结构复杂,因而导致生产成本高,生产速度慢,作业时故障率高,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差,总之,没有结构简单的步枪和冲锋枪皮实,易于制造;

其次,相较于步枪,子弹消耗量惊人,对于缺乏机动性的步兵军队来说,后勤供应的负担特别大,二战后期,苏德敢于大量装备自动枪械,也是依赖于运输体系的提升;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半自动步枪比手动步枪、冲锋枪操作难度更大,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根本驾驭不了这款武器,到二战后期的时候,德国和苏联连小孩都要上战场了,根本没有时间给新兵训练,因此,冲锋枪无脑突突很适合新兵。

所有这些对于苏德而言都是困难,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而言,那都不是事!

看美国关于二战的影视剧,大概都会看到,美国士兵只要入伍,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新兵训练,体质上,身体有缺陷的想当兵还费劲呢!比如美国队长入伍后差点被整出军队。

正因为如此,二战时期美国士兵的作战素质应该是最高的,看《兄弟连》美军偷袭德军炮兵阵地的战术运用,想要不佩服都不行。

5

这个问题其实有些小错误,如果单纯说规模,那苏联装备的半自动步枪也不少,确切说是只有美国陆军基本换装了半自动步枪。

在二战期间,各国陆军装备的步枪主要还是传统的栓动步枪。比如德国的98K,苏联的莫辛纳甘,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中国的中正式、汉阳造等等,都是栓动步枪。只有美国陆军全面装备了M1式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其实在一战时期各国也都研制过半自动步枪,像英国的霍维尔M1915半自动步枪、法国的穆涅A6半自动步枪等等。不过早期的半自动步枪结构复杂,生产费时,可靠性低,价格也比较贵,所以没有普遍装备。

而在一战以后的和平时期里,各国首先面临的是经济压力,自然能省就省,没急着完善自己的半自动步枪。即使是美国的M1式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其原始的设计在1921年就开始了,结果不断改进,直到1936年才设计定型开始大量生产。

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进度更是慢。结果等到欧洲局势日益紧张时,大家再想赶进度就有些来不及了。

苏联的SVT-40半自动步枪

比如像苏联在SVT-38半自动步枪基础上加以改进,设计出了SVT-40半自动步枪其性能、可靠性、生产性等各方面都已经满足了军队需要。考虑到可能会爆发战争,苏军原本打算大规模生产以替换装备了多年的莫辛纳甘步枪,以提高部队战斗力。

然而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苏军损失惨重,加上大规模扩军的需要,此时步枪产量比性能更为重要。因此苏联决定停止改装生产线,而是继续大量生产莫辛纳甘步枪,以保证前线所需。SVT-40半自动步枪只能进行小批量生产,整个二战期间大约共生产了160多万支,显然不足以保证苏军全部军队之需要。

相比来说,美国生产能力强,参战又比较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转换,所以这半自动步枪的装备率自然就高了。

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第一,二战时期,不是只有美国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

苏军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生产了高达100万支。

德军的G43半自动步枪,生产了几十万支。

第二,对于装备半自动步枪,各国有顾虑。

原因很多。

其一是半自动步枪的结构过于复杂,导致、维护困难、故障高、造价高昂,对于复杂环境的适应较差。

相比起来,普通单发步枪的结构简单、故障率很低、造价低廉,可以适合各种环境。

比如苏军的SVT-38/40半自动步枪,很多苏军战士很厌恶用他,宁可使用老式莫辛纳甘。

这主要是半自动步枪有着很多缺点,故障率又高,容易卡壳,还不如单发步枪可靠。

其二,半自动步枪会造成后勤的巨大压力。

由于射速高得多,子弹消耗量也大得多。

众所周知,二战除了美国以外,几乎所有参战国都有严重的后勤问题。

苏德战争中,苏军德军的弹药供应都很困难。单发步枪子弹尚且供应不上,何谈子弹消耗量大好几倍的半自动步枪。

其三,连续射击后坐力大、训练难度大

战士有了可以半自动射击的武器,实战中会本能的连续开枪。

当时没有短步枪弹,半自动步枪使用的也是长步枪弹。长步枪弹后坐力本来就很大,经常导致士兵肩部红肿甚至淤青。

那么,连续半自动射击,后坐力就更大,训练难度也大。

7

很多人说是美国的强劲工业生产能力造就了二战美军统一制式化的半自动步枪装备体系,这其实是很不正确的说法,小日本不装备冲锋枪也不是因为打不起子弹,德国元首希特勒不同意生产半自动突击步枪也不是因为大规模贮藏的毛瑟子弹,而是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够。美国陆军在参战前仅有10万人,这样的装备规模根本养活不了多少军工企业;在德国弹药生产是女工和奴隶劳工都可以从事的生产活动,这样的低端军工产业想要重建多少都不是问题。

美国之所以率先装备半自动步枪是因为其自动武器发展出现重大失误,战争迫近的情况下前线步兵班火力输出密度严重不足,这个时候再像德国、英国那样大批量研发生产冲锋枪很难在短时间内满足军方需求。汤姆孙冲锋枪(机关枪)的生产成本太贵不可能人手一支,这时候原本在30年代就已经设计定型的M1加兰德步枪被顺手拈来,因为它不需要浪费时间重新设计只要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就可以了。

德国吞并的捷克有世界第二大兵工厂“斯柯达”,这里早在20年代就诞生了“zh-29”半自动步枪,德国人本可以节省设计时间立刻大批量生产,但是受到大日耳曼主义思想限制得过高层,连照搬T-34坦克设计的5号坦克方案都不能接受,自然也就没考虑过这款下等人设计的步枪。其实加兰德步枪也不是完全体它的改进型号M14直到越战才大规模装备也就是说美军人手一把的M1也只是应急货,因为前线士兵没有足够的冲锋枪可用。

但是德国的MP40、英国司登、苏联的PPS-43和波波沙等数量充足,他们前线上的步兵并不缺乏密集的火力输出因此就没有设计生产半自动步枪的动力,即便是英德苏意识到半自动步枪的重要性又因为战争紧张进行中工厂来不及组建新的生产线而迟迟不能向前线交付,德国的M-43半自动步枪不过40万支的产量、苏联没有受到战略轰炸因此SVT-40半自动步枪产量稍高。日本在战后军工企业满目疮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弹药生产,甚至尝试仿制M1加兰德步枪,一言以蔽之不是产能赶不上而是来不及。

8

其实,苏联人也大规模的配备了半自动步枪,只不过后来半自动步枪停产了,还是退回去大规模生产老式手动步枪了。
毛瑟步枪的不完全分解图。
莫辛纳干步枪的不完全分解图。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分解图,可以看看M1半自动的结构可是比手动步枪要复杂的多。

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前,正在大规模的扩军备战更换装备,作为士兵基本装备的步枪也是在更新之列,当时苏联研制了svt38/40半自动步枪,但是苏德战争爆发前后,由于部队对于半自动步枪的反应不佳,加上生产半自动步枪比原来的莫辛纳干复杂,所以苏联停产了Svt38/40转而继续生产莫辛纳干,而SVT38/40一共生产了约150万支,这个产量不少了。

不过,在二战中打遍全场的半自动步枪的确是只有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对于美国来说,可以说是慢慢的爬入了战争,美国人的运气好,有两洋的屏障,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战争,训练军队,半自动步枪虽然火力强大,但是结构也远远比手动步枪复杂,如果没有良好的训练,如何保养半自动步枪就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了,这件事苏军就是十分头疼,苏联陆军由于新兵太多,而且新兵收到的训练很少,所以SVT40保养都是问题,所以SVT-40在陆军的口碑很差。

但是同一支步枪换了人使口碑就不一样了。苏联海军步兵和德军以及芬兰军队都对SVT40赞誉有加,德国人借鉴了SVT的一些特点改进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推出了G-43这种还不错的半自动步枪。

二战是一场全面战争,能够生产出来足够数量的武器是第一位的,而且对于步枪来说,半自动步枪和手动步枪之间的火力差可以有很多的手段进行弥补,所以便于生产是第一位的。当时的几个主要参战国中,苏联不用说了坦克都是露天生产的,德国英国的工业产能不足,日本就更不用提了,而当时只有美国能够有足够的工业产能生产结构复杂的半自动步枪,至于弹药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主要还是枪的生产比较复杂。

美国本身就是当时的第一制造强国,第二是苏联,但是苏联由于国土的大面积丢失,整个工业都在忙着搬家,实在没有足够的工业产能在生产半自动步枪了。而美国国土没有收到任何值得一提的打击,日本人的气球只不过引起了几把不值一提的森林火灾,死亡的人数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这是德国极力想要消灭但是却无可奈何的生产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9

二战时期其实美国苏联德国都有了半自动步枪只是美国的装备量要大于苏联和德国……。

一,托卡列夫SVT-40型半自动步枪





托卡列夫SVT-40型半自动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步兵的主要装备,弹药使用“莫辛纳干‘’式1908型凸缘步枪弹,该枪曾作为狙击步枪在二战战场上使用过。 但托卡列夫SVT-40型在二战中被公认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维护且故障率高。也有少数苏军部队对SVT-40型评价较高,认为SVT-40型的性能要比莫辛-纳甘步枪好得多。 SVT-40型是一种合格的半自动步枪,但由于设计相对复杂,而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苏军没有办法做好维护,从而导致故障率高,加之二战突然爆发,其生产量跟不上消耗量,所以没有大量列装苏军。

二、德国的G-43型半自动步枪



G-43型半自动步枪采用的导气系统是长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该系统久经实战检验,闭锁系统的可靠性也很高,可拆卸的10发弹匣也可用5发弹夹填装。可以说G-43型步枪在设计上并不亚于美国的M-1型半自动步枪。 德国制造的7.92毫米的G-43型半自动步枪应该是二战中最精密的半自动步枪,总共有349278支普通的G-43型和53433支带瞄准镜的G43型步枪在德军中服役。

三、美国M-1型加兰德半自动步枪



此款枪型从1936年1月9日正式生产,至1957年停产,累计生产近1000万支,当之无愧的成为二战最优秀的半自动步枪。美军除了最初在太平洋岛屿上的一些战役中仍使用M-1903型春田步枪之外,之后基本全部美军都换装了M-1型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也成为唯一一种全面装备部队的半自动枪械,完全代表了美国在20世纪步兵轻武器技术的最高水平。 M-1型半自动步枪的可靠性和射击精度的稳定性都比较高,而且易于分解和保养。根据它在欧洲和亚太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被公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半自动步枪。 再加上M-1型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在盟军部队中广泛大量的装备,从而使其在当时的半自动步枪家族中名列榜首。

10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在现代也不过时,而且现代战争更容易受到后勤补给的限制。二战中的各个国家英国有能力造自动武器,但是本土没有足够资源,德国也是受制于资源和工厂的整合,意大利根本就没有进去战时体制,日本还是小工坊的制造模式如何能满足自动武器那么大量的子弹需求,苏联受制于工厂和化工原料,钢铁倒是不缺。

而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工业。只有美国有足够的工厂,有安定的环境,以及足够的产业工人,才能有足够的产量满足自动武器对于弹药的消耗,才能将武器转为半自动和全自动,而其他国家的自动武器只有精锐部队才能装备。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德国的g43.苏联sks,连日本都有4式半自动,怎么能说只有美国装备半自动?只能说美国装备的最多,这也恰恰印证了前文的工业实力因素。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