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嘉庆皇帝会汉语,汉文化修为极高,一手汉字写的极好。而且他母亲令妃是汉人,他的外公魏清泰,外婆杨佳氏也都是汉人。他身上至少有一半的汉人血统。

极高的文化认同加上一半的汉人血统。

请问:嘉庆是汉人吗?清朝是汉人王朝吗?

不是。

因为,嘉庆不认同自己是汉人。所以他那二分之一的汉族血统和汉文化修为是没用的。

很多人都爱拿血统说事,还有人拿文化认同说事。但偏偏不提一个重点——身份认同。

一个人是什么族,本人认同才是前提。

自己都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即便你的血统再纯,写汉字,说汉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举例子吗?对岸就是例子。

张开“你国”、“贵国”,闭口“死阿陆”。

这种黄皮白心的人,已经自绝于中华了。

从血统上来说,李唐皇室肯定是有非汉族混血的,北朝的几乎所有大一点的政权都是民族博物馆,上层社会之间通婚是再常见不过的。这无可否认。

但这不重要。

一方面,血统界定标准是随父系。沾一点母系血统就说人家是鲜卑人,这不是很可笑?

另一方面,唐王朝对汉人的态度、对汉文化的态度,非常正。

比如唐朝束发,皇帝按汉礼用冕服,官方和全国百姓都使用汉文。


还例如唐人作诗皆以汉称唐:“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汉皇重色思倾国”,“汉家大将西出师”。“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等。

唐人要是不认可自己是汉人王朝,总写这种吹捧汉朝的诗句干什么?


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李唐皇族,外戚窦氏(有可能是鲜卑族),外戚长孙氏,都认可自己是汉人,而非鲜卑人。

例如李世民在位时,崇道抑佛,高僧法琳和尚对此很不满,就对李唐自修族谱,自认为自己是陇西李氏,提出了反对意见:“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结果脾气一向不错的李世民立即怒了,你才是夷狄,你祖宗十八代才是夷狄!

愤怒之余,李世民恨不得砍了法琳。后来是法琳和尚道歉认错,才没被砍头,改成了流放三千里。

还有唐朝皇帝与群臣议事时, 君臣双方经常会用“虏”、“北狄”、“胡虏”、“胡骑”等词语。

例如:颉利可汗南下侵唐的渭水之盟时,李世民说:“一与虏战,所损甚多”。

李靖灭东突厥后,李世民说:“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在一个不认可是自己汉人王朝的时代,比如清朝,这么说试试?

总的来说。李唐王朝是汉人王朝,还是鲜卑王朝。不用听古人瞎哔哔。唐朝的法琳,宋朝的朱熹,无非是想借炒作李唐皇室的血统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现在的人也是如此。

一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说的普通话,跑到国外的节目上大放厥词。否定汉文化,否定汉民族。要说这背后没有政治动机,谁信?

唐朝的皇族自认为是汉人。这就够了。真轮不到一帮自绝于中华的人来说三道四。

最佳贡献者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以父系来认定民族成分,而不是母系。

今天很多男孩,仅仅因为母亲是少数民族,父亲是汉人,却将自己列为少数民族,在古代是很荒唐的。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曋印

他们的祖先为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他是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

李暠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历任郡守之职;祖父李弇则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封爵安世亭侯。

所以,李唐父系为汉人,这个没有任何只得争论的地方。



至于李氏家族历史上曾经娶了鲜卑女人,这个对于认定李家血统没有任何影响。

比如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你能说郑成功是日本人吗?

明成祖朱棣的亲生母亲很可能朝鲜人,你能说朱棣是朝鲜人?

再说,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很可能是汉人,但你能说康熙是汉人吗?在满清时期,你说康熙是汉人,恐怕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以上很明确了。

再退一步说,李唐历史上很多鲜卑族的妻子,但鲜卑族最终融入汉族,那么鲜卑族也就是汉族。

所以,李唐王室历史上的鲜卑血统,今天也叫作汉人血统。

李唐王朝是地地道道的汉人王朝。

3

说李唐王朝是鲜卑王朝的都是脑袋有坑的蠢货,怀疑李唐王朝是汉王朝的都是脑袋被驴踢的傻蛋!

李唐王朝就是汉人王朝。中国是以父系传承来认定民族归属的国家,而不是母系。

河北隆尧唐祖陵证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曋印O衷诶费Ы缫殉晒彩叮罨⒌淖娓咐钗酰盖桌钐齑停悸裨诤颖甭∫⑾卣钥だ钍霞易迥骨颍呛喝嗣怕の骼钍稀

所以,李唐父系为汉人,这是没有任何只得争论的地方。

此外,文明传承上就足以证明李唐是纯汉人王朝。尊周礼,优渥孔子,推崇老子。如果这还够,唐朝束发,皇帝按汉礼用冕服,官方和全国百姓都使用汉文。这总该没啥说的了吧!

此外唐朝皇帝与群臣议事时, 君臣双方经常会用“虏”、“北狄”、“胡虏”、“胡骑”等词语。

还有唐人作诗皆以汉称唐:“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庭中选重,更事五原西”。“汉皇重色思倾国”。“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

其中诗仙李白的诗歌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妨说一说《胡无人汉道昌》:海风吹霜百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将士三十万…………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共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如果是胡人,能对自己的族群有如此大的刻骨仇恨。他恨不得杀光胡人!

李白出生于碎叶,现在是国外。他的父亲是陇西汉人,他是汉文化的乳汁给奶大的,虽然母亲可能是胡人,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民族认同。李白是汉人,而且还是一位坚定的民族主义者。

李白是谁?李白可是当时李唐王室的本家兄弟,唐玄宗是承认的。

因此。无论从血统上,还是在文化上,李唐王朝就是汉人王朝。

最后,需要说的是网上早就出现了此类意在图谋削弱丶瓦解民族凝聚力的观点,其实并不可畏;因为早在30年代,日本侵华时一些日本学者就抛出了此观点。可畏的是有些人借此别有用心,造成那些没头没脑的傻蛋们跟着起哄,唯恐天下不乱……

4

李唐当然是汉人王朝,而且是非常典型的汉人王朝,虽然李唐王朝势力起自鲜卑族的北周政权,甚至更早的北魏政权,但是参与北魏政权的北方汉人家族太多了,李家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西晋王朝恢复分封制,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最终鲜卑族一统北方,对于鲜卑统治者来说,其他四胡也是政权隐患,所以能清除就清除,例如鲜卑统治者攻打匈奴族政权赫连氏,不光屠城,连城墙都给削平了,攻打南朝,正好征集四胡男丁当炮灰,南朝的护城河不知填进了多少胡人冤魂,填完之后鲜卑皇帝还修书一封,感谢南朝将领替朕清除隐患,云云。

四胡隐患清除差不多了,鲜卑人于是开启了内斗模式,先是六镇之乱,河阴之变,皇族死伤惨重,然后分裂东西两魏,然后双双被权臣篡位,互相攻杀,不死不休,北周鲜卑人口少,不得不联合关陇汉族势力共同对付北齐,汉人家族逐渐兴起,杨家,李家均是在这个背景下崛起的,杨坚篡了北周建立了隋朝,二世而亡,李家扫平群雄,建立唐朝,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汉族势力逐渐夺回国家政权的过程,实际上鲜卑族并非最成功占据中原的胡人族群。

历史上最成功的胡人族群是蒙古和满洲,他们比鲜卑族占领中原成功高了一个级别,蒙元统治全中国近100年,胡化了中国没有?陈友谅,朱元璋是蒙古人否?满洲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胡化中国否?袁世凯,孙中山是满洲人否?如果袁世凯建立的帝制长久了,或者曾国藩篡了满清皇位,是不是又有人要考证出袁世凯,曾国藩是满洲血统呢?

5

记住,李世民鲜卑说,是侵华日军为了动摇抗战士气,日本人金井之忠写了《李唐夷狄考》,妄图让中国接受外夷入主中原,主政中国。对这种侵华日军的造谣民国给予了迎头痛击,例如朱希祖先生,写《驳李唐为胡姓说》、《再驳李唐氏族出于李初古拔及赵郡说》,力辟此谣。来看看李世民语录: “今中华强盛,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夷虽众,有何惧哉! ”,“此夷不服王化,可戮之。” ,“戎狄之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


6

追索历史,探寻过去

【贝勒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得把李氏皇族和唐王朝区分开来看,李氏皇族有鲜卑血统,但唐王朝不是鲜卑王朝】

李氏皇族是否有鲜卑血统?

李唐皇室内部声称自己家族是陇西的李氏,家族血脉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

甚至为了抬高李氏皇族,更是尊道教始祖老子为李氏皇族的先祖,李世民更是向天下臣民宣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借口“敦本系之化,尊祖宗之风”,确立了崇道的国策。

李氏皇族有部分鲜卑血脉这个事实是有目共睹的,咱们从头开始掰扯:

1、元贞太后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第四女、唐国公李曋蕖⑻聘咦胬钤ê屯渤す鞯纳浮

2、唐高祖李渊还有一位纥豆陵氏的皇后,这个皇后也是鲜卑族。

3、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族。

这么看下来,无论李氏皇族如何追根溯源,但李唐皇族的母系血统中,大多都是鲜卑族,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身上也流淌着一部分鲜卑血脉的这个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李唐皇室拥有一部分的鲜卑血脉,难道这个王朝就是鲜卑族王朝吗?

首先、李唐皇室拥有一部分的鲜卑血脉这个是事实,但要明确的一点是这部分血脉源自母系。

而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封建时期的中国是父系社会,也就是说只要父亲时汉人,他的儿孙也都是汉人。李渊的父亲血脉是汉人,那么他们都是汉人,只是血脉中有四分之一是鲜卑血脉。

其实,以父系血脉族别来确认身份这一点直至如今也是这么操作的,很多混血儿都是以父系族别进行登记的。

其次、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朝历代中一直以来都有其他民族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从仕任职。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作为皇族的朝代,汉人官员比例依然不少,你能说这些王朝都是xx族王朝吗?

如今的我们,有能力的可以周游全世界,吃外国食物,身穿他国品牌服装,回国之后就可以称他们为外国人或者外族人吗?

再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几千年历史文明唯一没有断了传承的国度,其他诸如: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这三国,最初的文明和种族已经由于战乱等原因,早已被灭绝的消失殆尽,有的甚至直接被替换了。

但中国为什么能够传承几千年至今,最大的原因就是汉文化始终是持包容的态度,不断的接受新的外来文化,并将之吸收精粹去其糟粕,从而同化。

结语: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李唐皇室拥有鲜卑血脉,但李唐王朝是妥妥的汉人王朝,也是不可反驳的。无论什么民族,什么种族,只要能不背叛国家,为国家或是为人类作出贡献就是值得称赞并让后世人尊敬的。


以上就是@明贝勒对此问题的回答,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讨论,踊跃留言!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如涉侵权,尽快联系,速度删除。

@明贝勒 原创首发

7

这个很好回答,污蔑李唐是鲜卑王朝的左棍都是典型的双标——汉人有一丝胡人血都不算汉人,胡人有大半汉人血还是胡人。

李唐王朝289年,后宫能叫出名的非纯汉人也就李渊的母亲和李世民的皇后(关键这两个还有一半汉血,按左棍理论应归为汉人),轮到李世民撑死1/8鲜卑,后面的皇帝再没有过非汉人皇后,“胡无人,汉道昌”这种大X族主义的口号都能在唐朝大行其道,就这都能被黑成鲜卑王朝也是没谁了,换了满清一朝,李白、白居易不知道得死多少次。《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清朝268年,从皇太极开始,皇后基本都是蒙古人,康熙亲娘还是汉人,这会儿左棍再也不谈母系血统了。

总之左棍都是强盗逻辑,都特么21世纪了,还用母系血统论帮古人认祖宗,你和他谈李唐以汉文化为正统是汉人王朝,他给你玩一滴血原则强行让李唐被鲜卑;然后你和他谈清朝皇后都是蒙古人、汉人,他给你扯清朝皇帝都在文化上认同满族,你有什么办法?

其实污蔑李唐是鲜卑王朝的这帮人目的也很明显,无非就是想考证出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以此来说明唐朝不是汉家天下,从而论证蒙元、满清少数民族执政的合理性,同时证明中国历史巅峰都不是汉人创造出来的,必须依靠狗图腾似的异族输血才能造就中国的强大,这和现在第五纵队鼓吹外国人永久居留有什么区别?

关键是李唐鲜卑论最早是日本鬼子提出来的,无非就是为了给侵华做政治基础——“鲜卑胡人后裔都能当中国的皇帝,天照大神的子孙也可以”,可是就有沙雕愿意相信,还有一帮左棍历史发明家帮着添油加醋,觉得把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让给少数民族,这样就能民族团结,你们可笑不,这和当下的崇洋媚外有区别么,一味的讨好能换来互相尊重么?

8

肯定是汉人王朝。

先不说李唐的血统,争来争去说得清吗?开棺验DNA?

再说了,确定一个王朝、一个国家政权的民族属性就只看血统?

要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李登辉名义上是汉人...................

康熙皇帝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佟图赖的女儿。佟图赖是一位血统纯正的汉族人,父亲叫做佟养真 。佟养真是一位商人,1618年努尔哈赤攻克旅顺后,就投奔了努尔哈赤,编入了汉军镶黄旗。

嘉庆皇帝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汉人的后代,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辛者库出身的皇贵妃。乾隆25年(1760年)生下皇15子永琰(即嘉庆帝),一直到乾隆30年(1765年)才被晋封为皇贵妃;但是到她死了,乾隆也没有追封她为皇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是内务府管领魏清泰的女,而这个魏清泰也是拖了女儿的福,才被抬入旗籍的。

清朝入关的10位皇帝当中,多达9位有汉族血统,尤其康熙、嘉庆2位的汉族血统占了一半;其他7位则不到一半。那是不是可以意淫清朝是汉人政权?

要分析一个政权的民族属性还是要看她对待主体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政策,可以对比下李唐与满清的方方面面:

政治上首崇满洲

满汉双轨制,就是大清帝国的权力结构,在中央的阁部,必定双设首长。例如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无不双设首长并严分满汉。以六部为例,通清一代均设满汉二尚书,满汉左右侍郎各二名,就是说每部有正部长二、副部长四,而且都强调族群出身,凸显以满驭汉。而且满洲大臣得以任职主要来自八旗子弟世袭的身份及特权,与汉大臣主要靠科举晋身的尺度,有很大区别。

而管理“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的理藩院,专设满人理藩院尚书职位,禁止汉人担任。

除了中基层官员外,太平天国之前满蒙八旗占据了地方督抚及中央七成以上的关键职位,独霸了核心阶层。是清王朝等级民族统治政策的一个体现。

经济特权

入关时通过圈地、占屋、投充等暴力掠夺手段,满人就发了大财,占有大量田庄、土地等。满人不需要缴纳钱粮,清朝政府曾颁布法令“凡八旗壮丁,差役、粮草、布匹,永停输纳”,这意味着,旗人从出生开始便不再有缴粮纳税的负担。

更何况满人还有铁杆庄稼可吃,兵丁月饷4两银子,饷米46斛。除了每月领取的粮饷,八旗兵每个季度还可以领取“季米”一次。此外,满人还有一些福利收入。比如皇帝遇上什么大喜事,就会来个“遍赏八旗”,每个兵丁能额外领到一个月的饷银。还有遇上红白喜事,也有银两补贴。因此说满人出生带“”并不为过。

法律特权

司法方面,满人案件由特定机关审理。京师平民满人由步军统领衙门审理,贵族由宗人府审理,民事案件由户部现审处审理。地方涉及满人的案件,只能提出审理意见,交由相应的满人审判机关——理事厅处理,理事厅是类似“军地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八旗驻军和地方关系,官员也都由满人担任。满人的刑罚执行也不同于汉人 ,斩立决者可以减为斩候监,刺字不刺面而刺臂,徒刑则有专门的监狱。

犯死罪的满人,只要直系亲属及兄弟有阵亡者,可以免除一死,自己出征负有重伤或是立下军功的,也能免死一次。犯罪的满人可用鞭责、枷号代替正刑,同时免发钱,看到这,或许就有人忍不住道:还有天理么?还有王法么?

民族隔离

满汉不通婚是满族的旗制,祖制或祖训,后来渐渐成了全族人的定规,而并非大清律的一条。尽管没有律令方面的严格规定,但满族人几百年来基本遵守这条定规。自女真建国以来,历史记载的满汉通婚的例子很少。

乾隆年间有一个“曲线通婚”的故事,这就是乾隆嫁女的故事。乾隆把自己的女儿过继给大臣于敏中,于是公主就变成了汉家女。然后乾隆把女儿嫁给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这样就没有违反“满汉不通婚”的祖制。

直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十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发布懿旨:“我朝深仁厚泽,沦浃寰区。满汉臣民,朝廷从无歧视。惟旧例不通婚姻,..................,已历二百余年,自应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满汉官民人等,著准其彼此结婚。”

文化迫害

从文化上最容易看出一个政权的民族属性,满清对汉人是文字狱对满人则是满语骑射。

清代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之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以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

清朝文字狱的危害不仅限于当时,那些珍贵的历史文化典籍受到了严重摧残,导致现在所读的许多名著都是经过补撰的,对我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无法弥补的缺憾。

关于清朝文字狱方面的话题太多,对中华民族各方面的影响太深了,就不一一细说了。更不为人知的是满语骑射。

满语骑射又名国语骑射,清朝定满语为国语,又称为清语。从这个语就看得出大清国的民族属性了。

清朝规定“国语骑射”是满族的根本。雍正、乾隆两代皇帝曾多次下达谕旨强调“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提倡“国语骑射”的目的,是要求八旗保持本民族的特长、习俗,防范浸染汉民习俗而全盘汉化。

按清治者思维,汉语并不算“本国言语”,黄台吉曾对其诸王贝勒下谕说: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金)太祖、(金)太宗之业遂衰。……

到乾隆时更是时常下旨宣传“国语”,比如:……朕常躬率八旗臣仆,时时以学习国语、熟练骑射、操演技勇,谆切训诲。……俾我后世子孙臣庶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

乾隆十八年:

骑射国语,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著各省将军、都统等,将伊等不时教导,务使骑射优娴,国语纯熟。……

兵部侍郎虔礼宝的祖先曾因不能用满语奏对被剔除了满人的身份,从此改隶汉军。

“盛京将军”琳宁也曾因奏折用了汉语遭到过乾隆的痛斥。

光绪对不能用“国语”与他对答的满清官员加以呵叱、追责、免职。

满语不仅是满清内政事务的“国语”,也是外交事务的“国语”。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使臣要用满语,清末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正文也是用满文签署的。在清末对外条约的交涉中,很多清方官员并不通晓满语,在外语、满语和汉语之间的多重辗转翻译中,措辞已经走样,无疑带来了更多的被动和危险。

军事上

就说下子母炮吧!在明朝叫佛郎机炮,嘉靖年间入华,由于密封不严,射程近,但射速较快。就这么一个不怎么先进的装备都禁止绿营拥有,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太原总兵金国正请求造子母炮,被康熙明确驳回——“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即便到了道光时代,对子母炮控制得依然很严,秉持着大清一贯防汉的传统。对于清中期出现的赞巴拉克火枪更是只准八旗使用,绿营禁止执有。

清王朝统治者不知道欧洲火器的突飞猛进,已经远远超过东亚吗?绝非如此。对于西学有很深研究的康熙皇帝曾公然说过——“火器之害烈矣……西洋之器其大者能推数仞之城,能击数十里之远,当之者无不糜烂。自有其器而守者不可为守,战者不可为战矣。............设火器营于京师,京师而外不得用火器。诸边镇当用者皆自京师给遣,或四方有寇盗者亦然,事平仍归京师。庶四方不习其法不至流毒无已。”

显然,限制火器发展,尤其是限制汉人拥有火器,保持八旗对绿营的优势是满清一朝的基本国策。

更不用说满清搞的剃发易服、屠城、迁海这些了............

对比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明白唐王朝的民族属性了吧?

他在经济、政治、法律上优待鲜卑吗?歧视汉族吗?打压汉文化吗?推广鲜卑语吗?鲜卑族高人一等吗?组建纯鲜卑族军队吗?

李唐就是标准的汉家王朝!

9

毫无疑问李唐皇室是有鲜卑血统的,这个没问题,但鲜卑在北魏时就已经开始汉化了,到唐朝那会虽然还留有胡风,但总体而言唐朝还是一个汉人文化为主体的国家。

李唐王朝是一个杰出的多民族融合的王朝,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到了唐朝的方方面面。从服饰、妆容,甚至是民族性格,唐朝都受到了鲜卑的影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唐代当然也是如此,像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鞢劥庑┒际呛宋幕谋曛尽

一般而言在中国的大一统王朝里,凡是热衷于开疆拓土、疆域辽阔的大帝国,基本都是野心蓬勃的少数民族政权,比如元朝,比如清朝。少数民族以游牧或渔猎为生,居无定所,领地意识强烈,其扩张欲望普遍强于农耕为主、定居生活的汉人。李唐王朝疆域能深入中亚,远超西汉王朝的西部边界,不得不说是受到了鲜卑游牧文化的影响。

当然,个人认为争论这个问题没有太大必要,因为鲜卑也是中国民族,而且通过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语、嫁汉人等方式,早已完全汉化,彻底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

不要带着鄙夷的眼光去看待鲜卑,说不定你的血液里就有鲜卑基因,毕竟连李世民他们家都有。

10

其实,唐朝人就曾经质疑过李唐皇室的出身问题。

因此,觉得李世民等李唐皇帝为鲜卑后裔,并不是现代的观点,而是自古以来就曾经存在过的说法。

李唐皇室夺取江山后,为了让自己的姓氏更显赫,所以就把始祖追溯到汉朝的李广。更远一点的祖宗,还找到了先秦的思想家老子李耳。

例如,唐高宗就曾经对外公开自称他是李耳的56代孙,而唐太宗李世民自然也就顺延到第55代。

但是,这种自我标榜的宣传,在当时其实是个笑话。就像李世民的宣传,当时就有人公开“打脸”李世民。

唐朝初年,有个名叫法琳的高僧,就对李唐的“出自老子、属于陇西李氏”源流不以为然。他当着李世民的面说到:

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意思就是:

你们李家明明是代北鲜卑的后代,装什么根正苗红的汉人?

等到后来,宋朝时期朱熹甚至还说: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因此,李唐皇室源于鲜卑,这在古代是都知道的事情。问题其实在于:

祖先的源流,到底能不能决定你现在的身份的问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