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给大家盘点古典音乐史上的女作曲家

1. 希德嘉-冯-宾根(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

希德嘉,德国女修道院长,一生创作了70多首曲子,其中《美德典律》是现存最古老的道德剧,包括尼古拉·德拉·谢奈(Nicolas de la Chesnaye)在内的许多著名男作曲家也从中汲取了灵感。希德嘉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空想家,她还修建了两座本笃会修道院。她一生忙碌,令后世钦佩。

2. 路易斯-法仑克(Louise Farrenc,1804—1875)

如今,女性在各个领域都普遍比同行业男性收入低,包括古典音乐。但如果没有路易斯的奋起抗争,男女不平的局面可能会更糟。她是个天赋异禀的钢琴家,包括莫谢莱斯(Moscheles)在内的许多卓越音乐家都想收她为徒。她的创作也广受认可,小提琴演奏大师约瑟夫·约阿希姆(Joseph Joachim )尤其喜爱当众演奏她的曲目。路易斯的演奏水平不凡,拿到的报酬却一直比男演奏家要少。她为此据理力争,从未放弃要求男女平等的权利。

在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她的作品,特别是钢琴作品获得了高度赞扬,在19世纪40年代,许多乐团都有演奏她的室内乐。她的室内乐被普遍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可以这么说,法仑克的室内乐作品与当时最知名的男性同龄人看齐。法仑克嫁给了一位出版商丈夫,所以有幸出版自己的作品,是19世纪唯一的一位有巴黎音乐学院教授职称的女人。法仑克夫妇合作编辑了钢琴音乐的历史文选《Tresor des pianistes》。

3. 范妮·门德尔松(Fanny Mendelssohn,1805-1847)

范妮一生创作了约500首曲子,包括室内乐、钢琴曲和华丽的背景乐。她的许多作品起初是以她弟弟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的名义发表的(这的确不那么公平啊!)。一直以来,费利克斯被认为是“无词歌”流派的创始人,但很多史学家猜测,是范妮提出了这个想法。

和克拉拉-舒曼一样,范妮-门德尔松从小便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才,包括钢琴演奏和作曲,其才能甚至不亚于她的弟弟菲利克斯。但她也生活在那个认为正经女人不宜作曲或抛头露面出表演的年代,父亲曾经这样告诫过她,“音乐将来可能会成为菲利克斯的职业,但对你来说,它最多只能是一个饰物。”所以,创作音乐只能成为范妮的一个业余爱好,她的天赋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扶植和发展。

尽管如此,范妮一生仍然创作了将近500首曲子,多为小型的室内乐,包括著名的钢琴三重奏、以十二个月份为题的Das Jahr,以及众多的钢琴小品集和艺术歌曲。她的作品都很精致很好听,这“六首旋律曲”只是她众多作品中普通的一例。

4. 克拉拉·舒曼(Clara Schumann,1819-1896)

克拉拉,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夫人,可以说是今日最出名的女性音乐历史人物之一了。克拉拉幼年时期的钢琴老师和作曲老师是她的父亲。14岁时,同龄人大多准备结婚孩子,她却创作出了第一部钢琴协奏曲。克拉拉的钢琴演奏生涯长达60多年,但却在作曲方面鲜有成就,难道是在更为出名的丈夫面前缺乏自信吗?“我曾以为我有非凡的作曲天赋,但我后来放弃了这一想法。”她说:“一个女人不应该想着创作,因为还从未有过一个女作曲家出现,我应该做第一个吗?”

5. 塞西莉·夏米娜德(Cécile Chaminade,1857-1944)

我希望有一天,在文学、艺术、工程、物理和音乐等领域,我们不用特意在职位旁边注明“女”字。著名作曲家昂布鲁瓦·托马(Ambroise Thomas)就率先实践了这一想法:他称塞西莉是一个真正的“作曲家”。她天赋超人,八岁就在乔治·比才( Georges Bizet )面前演奏她创作的曲目。她的创作类型还包括钢琴乐、歌曲、芭蕾乐和管弦乐,但大多被世人忽视。

夏米纳德幼年即展露音乐天份,8岁开始作曲,但父亲不允许她进入巴黎音乐院 ,于是私下求学,老师包括著名的歌剧《乔丝琳》Jocelyn的作者哥达德(Benjamin Godard)。18岁以钢琴家身份职业登台,演奏曲目包括自己的作品。除了欧陆,在英国也大获成功,成为维多利亚女皇的贵宾。1908年到美国演奏,并与费城管弦乐团合作她的《音乐会小品》Concertstuck Op.40),演出非常的成功,也使得美国境内成立了许多她的乐迷俱乐部。1913年成为首位获颁法国国家古罗马动章(Legion of Honor)的女性。

6. 艾米·比奇(Amy Beach,1867-1944)

结婚前她已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钢琴家,婚后她却将重心转向了家庭。丈夫死后,她重拾钢琴演奏,在欧州及美国开巡回演奏会,演奏她自己创作的曲目,受到广泛赞誉。

她常被称为“比奇夫人”,美国女作曲家,钢琴家。比奇夫人出生于新罕布什尔州乡下的一个富裕家庭。她从小跟母亲学钢琴,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875年随家人搬到波士顿居住,曾短暂学习过和声和对位,主要靠自学掌握了作曲知识。1883年她首次登台演出了莫谢莱斯的协奏曲,获得赞誉,后又多次举行音乐会。1885年她与一位大她24岁的外科医生结婚,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更着力于创作,并写出一批出色的大型作品。1910年她的丈夫去世,她到欧洲旅行演出自己的作品,广受好评,1914年回国时受到英雄式的欢迎。晚年她定居在纽约,坚持创作并参与许多音乐活动和慈善活动,1944年病逝于纽约。比奇夫人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美国作曲家,也是最出色的女性作曲家之一。她的作品很多,体裁和创作风格各异。她最擅长的领域是钢琴音乐,这些乐曲拥有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演奏技巧,有时也运用美国民歌和印象派的创作手法。她的交响曲,弥撒曲等大型作品也曾轰动一时,并在美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7. 热尔梅娜·塔耶芙尔(Germaine Tailleferre,1892-1983)

有一张颇具传奇色彩的照片,照片中热尔梅娜站在一群男作曲家中间,包括弗朗西斯·普朗克(Francis Poulenc )和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作为法国六人组(Les Six)里唯一的女性成员,她从不在意别人对她性别的偏见,不断创作有趣的音乐,包括钢琴协奏曲、竖琴小协奏曲及一些华丽的芭蕾舞曲。在20世纪,她的创作风格十分多变。直到91岁临终前,热尔梅娜还在谱曲和演奏钢琴。

8. 莉莉·布朗热 & 娜迪亚·布朗热(Lili & Nadia Boulanger,1893-1918; 1887-1979)

加布里埃尔·福莱(Gabriel Fauré)发现莉莉的惊人天赋时,她才两岁。19岁,莉莉就因创作《浮士德和埃莱娜》(Faust et Hélène)而获得了著名的罗马奖(Prix de Rome ),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曲家。不幸的是,她英年早逝,为纪念她,第1181号小行星莉莉丝(1181 Lilith)以她命名。莉莉的姐姐娜迪亚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老师,教授了包括阿隆·科普兰(Aaron Copland)在内的多位20世纪一流男作曲家。如果没有她的教导,现代音乐的光辉将会黯淡许多。

身为妹妹的莉莉很早就开始学习音乐,13岁创作了第一首作品《死亡之信》,大约是为哀悼早逝的父亲而作;还写过一些宗教合唱曲和管弦乐。由于身体状况不佳,直到1910年才开始接受正式音乐教育。1912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随维达尔(Paul Vidal)学习作曲。1913年以清唱剧《浮士德与海伦妮》赢得罗马大奖后,得到五年的奖学金和两年在罗马梅迪奇别墅游学作曲的机会。她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因此也遭到多方敌意。——今天看真实有病啊!一次大战爆发后,她与姐姐献身公益事业,成立了法美国家音乐院协会,帮助那些应征入伍的音乐院学生。直到战争快结束时才又动笔写作,但因健康状况恶化,于1918年3月15日辞世,年仅24岁,此时正是她的曲作被社会肯定的时候。

莉莉·布朗热在2岁时染上支气管肺炎,身体一直比较孱弱,由于健康不佳,事业屡屡中断,但作品显示出她具有特殊才能。作品有为梅特林克的诗《玛莱娜公主》(La princesse Maleine)配乐;2首交响诗;2首用乐队的诗篇歌,弦乐四重奏等,去世前的时间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歌剧《玛莱娜公主》的创作上,可惜未能完成。她的作品继承了福莱的精神,表现出法国晚期浪漫派的风格,并受到德彪西的一些影响。音乐语言又带有着细腻、娇贵的女性韵致。

9. 埃塞尔·史密斯(Ethel Smith,1858-1944)

埃塞尔·玛丽·史密斯,是英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女作曲家之一,并受封英帝国女勋爵。她还是女权运动的中的领军人物,她鼓励女性关注重大而富于挑战的工作,不要总是靠岸而行、而害怕扬帆远航。

埃塞尔·玛丽·史密斯作为二十世纪初英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女作曲家,同时也是英国少数有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除了1894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六部歌剧,她的作品还包括轻音乐合奏及1891年的D大调弥撒曲。史密斯1904年的歌剧《救援队》(The Wreckers)被托马斯·比彻姆(Thomas Beecham)称为“英国真正具有音乐天赋与活力的三四部歌剧之一”,而维多利亚女王更邀请史密斯到她在苏格兰的离宫演奏。1922年,史密斯受封英帝国第二等高级女勋爵(Dame Commander of the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

10. 朱迪斯·韦尔(Judith Weir,1954-)

朱迪斯的封号说明了一切:女王御用音乐家。自1626年以来,她是第一位任此职务的女性。她的声誉显然已经让很多男音乐家心生嫉妒。

2014年7月2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了一位新任御前作曲家——60岁的朱迪斯-维尔(Judith Weir)成为首位女性御前作曲家,任期10年。她接替的是2004年上任,届满荣休的前任御前作曲家彼得-麦克斯韦尔-戴维斯爵士(Sir Peter Maxwell Davies)。彼得爵士的音乐曾经随着诸如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和哈雷管弦乐团等的巡演得以在中国上演。

最佳贡献者
2

安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