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雄师亲驻玉门关,不斩楼兰誓不还——左宗棠

1866年,左宗棠被任命为陕甘总督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剿灭西捻军,平定叛乱,但在他用兵陕甘时,新疆的局面却逐渐恶化。于是,刚刚平定陕甘的左宗棠,又面临新的挑战与使命。历史选择了左宗棠,而左宗棠也用收复新疆的壮举铸就一生的辉煌。

天山南北,狼烟四起

张骞通西域后,新疆就与中原内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汉就曾在此设置西域都护府,而到唐朝则改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后来,由于中原王朝的无暇无力西顾,天山南北多处于割据状态。

清朝入关后,朝廷经过几代人努力,终于在乾隆朝,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新疆再次归中原王朝管辖。

然而,好景不长,从1820年开始,在英国人的策动下,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好在大清余威尚存,道光派杨遇春、杨芳等人入疆,平定了张格尔叛乱。1864年,天山南北烽火重燃,形成几个大大小小,由当地上层人占据的力量中心,他们各自为战,彼此彼此相互攻击,为外来侵略势力提供可趁之机。

1865年,位于新疆西部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接受喀什噶尔首领金相印、司迪克的求援,派兵进入新疆。这一举动,如同引狼入室,带来严重后果。

阿古柏到喀什噶尔后,立刻赶走司迪克,夺取了统治权。之后,短短数年,阿古柏自立为王,不仅迅速占据南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而且将势力延伸到北疆。

与此同时,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并与阿古柏勾结。英国也不甘落后,与阿古柏窜通,承认他的政权,还给予其援助。这样一来,天山南北就面临被外国人瓜分的危险。

新疆局面的恶化,引起朝野的重视,朝廷立刻作出回应。在外交上,除派人与俄国公使交涉外,还派遣伊犁将军赴伊犁,与俄国帕科夫斯基谈判;在军事上,命令乌鲁木齐都统带兵伺机而动,并调遣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入疆。

左宗棠是陕甘总督,对新疆的局势十分关心,当俄国侵入伊犁时,他正在攻打河州。由于肃州是出关入疆的必经之路,因此,朝廷命令他尽快攻克肃州。除了派遣嵩武军攻打肃州,左宗棠已经开始布局收复新疆,一边召集旧部刘锦棠等人,一边筹措粮草。

1873年,左宗棠上书朝廷,详细分析新疆面临的形势和应对方案:

“宗棠所以有从内布置、从新筹度之请也,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如果乌城克复,我武维扬,兴屯政以为持久之谋……尺寸不可让人。”

国土尺寸不可让人,这是左宗棠对待外国的态度,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鹰派发出的呐喊。

“塞防”与“海防”之争

就在清廷准备收复新疆时,东南沿海又出现危机。1874年5月,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入侵台湾,清廷被勒索白银50万两才平息事件,但东南沿海局势骤然吃紧。沿海各地,因此加强防务,增加经费开支,纷纷要求暂缓对西北的军饷,这给收复新疆带来极大困难。

总理衙门针对海防,提出六项防务意见,分别是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并咨询各省都督意见。各地意见不一致,由此引发海防与塞防的大讨论。

海防论的拥护人,以李鸿章为首,他们主张先放弃新疆,专注东南,将资源用于海防建设。在《筹议海防折》中,李鸿章认为:

一、东南沿海比西北边疆重要,“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患愈棘”;

二、新疆位于边陲,不过数千里荒地,即使在和平时每年也要两百多万两军费,已为不值。而且新疆远离京畿,周边列强早有蚕食之心,即便勉强收复,将来也难以守住。

三、资源有限,海防迫在眉睫,塞防耗资巨大也未必见成效,不如先建设海防,等国运好转再收也不迟。

与李鸿章意见相反的是以湖南巡抚王文韶为代表的塞防论。他认为,俄国入侵伊犁,形势危机,我迟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而且西北安危与东南局势紧密相关。因此,他主张目前应该集中精力,全力收复新疆。

针对李鸿章的言论,左宗棠上《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明确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主张,他认为:

一、新疆是屏障,新疆无虞而蒙古保,蒙古保而京城安,否则,列强或叛乱势力自西而来,京畿难以抵御。

二、外部势力,主要目的在于通商,一时半会还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收复新疆的大好时机。

三、绝对不能撤兵,因为一旦撤兵,就会让侵略者看到朝廷的弱点,而给他们向东扩张的机会,到时不独陇右堪虞,蒙古也会不得安宁。

四、西北的饷银,本就不充足。海防也不需要挪用塞防军饷,无论船器还是兵力,都能就地筹措。

左宗棠做过闽浙总督,筹办过福州船政局,对海防不仅不陌生,而且是积极的倡导者,置身西北,对塞防的重要性又感同身受,因此,他提出的海防与塞防并重的主张,兼顾了东南与西北所面临的形势,很符合长远利益。他力排众议,得出必须保新疆才能保全国家安危的结论。

清廷历来将新疆视作乾隆留下的祖宗之地,自然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因此,最终采纳左宗棠的意见,在加强东南海防、建设海军的同时,全力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秋媚说:左宗棠、李鸿章是晚清少有的开明之士,他们的眼光,看到了世界,也看到清朝的落后。海防与塞防之争,是两种治国方略的碰撞,它不仅受内部局面影响,也被国际局势左右。这场辩论以及最后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大清国运。

最佳贡献者
2

出现“海防”与“塞防”之争的本质是清政府钱不够,各个利益集团只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努力争取资源,而清廷也有意扩大了这种对立。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渔民在台湾被生番所杀,出兵台湾。在清政府眼里,日本不过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国。所以此事发生以后,清廷震动,一面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军平叛,一面决定加快海防建设。

然而此时列强正在加快对中国的入侵,因此清政府面对的挑战并不局限于台湾。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派阿古柏入侵西北,沙俄也借口帮助清政府保卫领土出兵伊犁。此时的左宗棠正奉命西征去征讨阿古柏,忙于筹措西征所需军饷。

理论上来说,这两件事互不干涉。不过清廷内部还是很快因为海防和塞防哪个更重要而展开了大争论,而李鸿章和左宗棠分别成为了两派的领军人物。李鸿章认列强都是从海上入侵,因此加强海防建设迫在眉睫,西北不如暂时放一放。而左宗棠则认为一旦丢失西北,那么沙俄就可以从蒙古威胁北京,所以塞防比海防重要,台湾可以暂时放一放。

李鸿章和左宗棠当然不是真的认为西北或者台湾可以放弃,但是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清政府的财政一直很紧张,根本无力在保证西征所需军费的同时,筹措到建设海防的巨额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在海防和塞防之间做一个取舍。

此时李鸿章负责筹建海防,而左宗棠奉命西征,既然清廷的资源有限,只能保证一个,那么为了自己和自身集团的利益,也只能说对方不重要了。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政府因为没钱,不得不放权给地方督抚,特别是汉大臣,让他们自己筹饷自己练兵和太平军作战,结果导致汉人督抚的权力大增。这其中又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实力最强,权力最大,掌握的军队最多。适当的在这些人中制造对立,避免他们联合起来自然也符合清廷的利益。

因此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海防和塞防的争论迅速白热化,直到最后以左宗棠获胜告终才告一段落。

3

公元1865年,位于新疆西边的浩罕汗国的中亚屠夫阿古柏狼子野心,意图想要以武力占据新疆。在俄国的支持下,阿古柏在不到五年的时间之内就占据了南疆,后来更是意图染指北疆,建立一个纵横南北的汗国,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早在西汉武帝时期,朝廷就在新疆地区建立起来了西域都护府,专门为地区民族解决政治矛盾以及给来往客商兑换通关文牒,保障西域的平安。西汉覆灭以后,从内地到新疆的路途就被阻隔断了,一直到东汉班超的时候才重新打通到西域的道路。唐朝的时候,朝廷在新疆重设都护府,内地和新疆的联系被进一步加强。此后,内地对于新疆的把控时断时续,但是双方的交流往来却没有中断过。清朝建立以后,经过几代君主的开疆拓土,新疆终于重归版图。然而自1820年开始,新疆地区的张格尔在英国人的唆使下又想割地自立,道光皇帝派遣杨遇春、杨芳等大臣到新疆去击败了张格尔,平定了新疆地区的内乱。仅仅过了四十五年,新疆地区又来了一个阿古柏,新疆短暂的和平被击的粉碎。

阿古柏不仅加紧其侵略活动,而且还四处联系列强,行引狼入室之举动。在他的紧密串联下,英国承认了阿古柏所建立的汗国,并且还给予其支援。俄国也出击占据了伊犁,并且也是进一步加强其侵略活动。面对帝国主义和叛乱势力相勾结,清政府一边命令外交部门和英俄等国接恰,一边命令乌鲁木齐提督调集兵马严阵以待。新疆的局势不仅朝廷非常关注,各地督抚对于新疆的局势也是非常关心,尤其是左宗棠。当时的左宗棠是陕甘总督,他当时正调兵遣将打肃州。为什么左宗棠急于打下肃州呢?因为肃州是入疆的重要通道,只有打下肃州清军才能够顺利地进入新疆。左宗棠当时还给朝廷上了奏折,在奏折里左宗棠称朝廷应该先击败回部,打掉列强在新疆的代言人,这样列强就能够不战自退。再一个,收复伊犁之前朝廷需要先攻克乌鲁木齐,这样才能够完成收复任务。朝廷认为左宗棠所言非常务实,故而才开始准备粮草准备以左宗棠收复新疆之用,加强塞防。

但就在此时,朝廷里面却掀起了一场有关于塞防和海防的争论,到底因为何原因而起此争论呢?原来是大清东南方的海防出了问题。世界在发展,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此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慢慢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悍然进攻中国的宝岛台湾。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所以就找了列强前来调停,最终以五十万两银子解决了这件事。正是因为这件事让许多大臣看到了清政府的海防是有多么空虚,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来进攻也就算了,现在连小小的日本都如此嚣张,这还得了?东南沿海如此危局使得大臣们纷纷要求朝廷停止为西北筹措军费,主张加强海防。

第一个为海防开腔的人是李鸿章,李鸿章认为海防是当下最紧要的事情,他主要列举了三点以来证明海防重于收复新疆。一者李鸿章认为新疆处于西北边陲,它距离内地太远,朝廷每年在这里花费两百万不值当。二来新疆地区资源匮乏,为什么非要苦守这块地方呢?三者中国历来的敌人都是从海面上来的,为抵抗列强侵略,清政府有限的资源还是应该放在海防上,等到后面有钱了再去处理新疆之事。

李鸿章的海防论一出来就引发了各地督抚的大讨论,有一些人为其大唱赞歌,但是同样有一些人坚决反对其单纯的海防观点,而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左宗棠。左宗棠后来上折子说到海防重要,但是塞防同样重要。作为一名陕甘总督,左宗棠能深刻感受到新疆的重要性。他表示新疆如果不保则蒙古不保,蒙古不保则京师不保,痛陈收复新疆就是保京师。左宗棠深知列强现在染指新疆无非想通商而非占土地,所以现如今是收复新疆的大好机会,一旦错过新疆就不保了。再说资金问题,朝廷虽说每年有给新疆拨款两百万的额度,但实际上有几年能够做到足额拨款呢?所以把塞防的款项投入到海防中也是无稽之谈。经过清政府的慎重考虑,朝廷最终认为海防和塞防同等重要,所以让李鸿章在东南筹备北洋海军,让左宗棠在西北筹备收复新疆的事宜。海防和塞防之争就这样被平息下来了。

不过这里要说的是虽然政策定下来了,但是资金始终是问题,因为清政府不可能同时拿出边防和塞防所需要的两笔钱。这时候左宗棠上书如果朝廷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经费问题,他个人可以自筹经费。经过一番协商以后,朝廷给李鸿章拨款两百万两,另外三百万两由地方督抚筹措。剩余的五百万两左宗棠从红顶商人胡雪岩那里借得,凑足了一千万两白银的左宗棠终于可以率领军队出征了。于是,左宗棠自备薄棺一口以视死如归的决心收复了新疆,使得朝廷里面一直以来弥漫的恐洋症有所消减。

4

很明显,两头都出了问题。之所以出现争,是只能顾一头。

5

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身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他人生大戏最精彩的一幕。有诗为证:大将筹边奏凯旋,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但是,就在新疆乱局亟待平定的时候,在晚清朝堂之上,却掀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满清的国防战略重点,到底是要以东南海防为主,还是要以西北塞防为主。

说得再直白一点,新疆是留还是弃?

历史上把这一次争论称之为海防塞防之争,这是一次关系晚清国家命运的一次战略之争,因为争论各方均是位高权重,影响深远的关键人物,因此一直是历代历史研究者颇感兴趣的话题。

铁锤文史从三个方面介绍这个问题。第一,争论因何而起?第二,各方主要观点和理由。第三,争论的结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先说海防塞防之争因何而起?

之所以发生海防和塞防之争,是因为清政府当时西北边防和东南海疆都出现了危机。

同治年间,阿古柏在英国和俄国的支持下侵入南疆自立为王,奴役南疆人民。同治十年,沙俄又以边境安全为由,侵占伊犁。此时陕甘总督左宗棠花了7年时间平定了辖区内乱,正好可以腾出手来平定新疆乱局。但是清政府这间四面漏风的破房子正是屋漏偏逢连阴雨,东南又出了乱子。1874年日本以琉球商人被台湾土著杀害为由侵占台湾,在外国调停之下,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专约》,赔款白银50万两,日本随后从台湾撤军。这件事对朝廷上下都是不小的震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积极主张筹备海防。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筹议海防折》,力主放弃新疆,专注海防。李鸿章的观点,在地方上,得到了两江总督、山西巡抚、河南巡抚、闽浙总督的支持,在中央得到了醇亲王和刑部尚书的支持;而力主塞防海防并重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在地方得到了湖南巡抚、江西巡抚、江苏巡抚、漕运总督的支持,在中央则得到了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持。历史上把这次大争论称之为塞防海防之争。

这就是大争论的历史背景。

第二,各方的秉持的观点和理由又是什么呢?


李鸿章认为,海防比塞防重要,新疆安全的重要性不如东南沿海。

他说,中国的防务,古今之势已经大不相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就是说以前的边防重点都是在西北方向。可是今天已经不一样了。东南海疆一万多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这些外人聚集在京城和各个省的腹地,表面上打着和平友好的旗号,肚子里却怀着阴谋吞噬的野心。只要一个国家跟中国搞事情,其他国家就跟在后面煽风点火,这实在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因此李鸿章要求破除成见,以求实际,以海防为重点。此外李鸿章还说,从东北的奉天到广东的沿海,这是中国的心腹。尤其是直隶的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是京城的门户,江苏省吴淞到江阴这一片,是长江的门户。京都是天下的根本,而长江一带则是中国财富的大本营,新疆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他甚至说,新疆哪怕丢了,并不会伤害国家的元气,可是如果海疆的安全丧失的话,则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因此李鸿章认为应该专注与海防。

为了让自己的辩论更有现实性,李鸿章还算起了经济账。

当时大清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军费开支是个大问题。李鸿章说,新疆地区从乾隆年间开始正式纳入版图,太平年景一年也需要军费300多万,只是白白收取了几千里的空地,却增加了千百年的财务损耗,划不来。所以李鸿章建议放弃守卫新疆,停兵,撤饷,把节省下来的军费挪用到海防上面。要不然的话,清朝国库里面就这么一点银子,既要塞防又要海防,肯定是两头顾不上。

最后,李鸿章还出了一个馊主意。

他说现在俄国、土耳其、英国都在打新疆的主意,不如把新疆丢出去让他们互相内斗,我们大清政府暗地里跟新疆各地的地方首领谈好条件,让他们自己各自为政,只要像云贵地区苗族土司和越南、朝鲜等地一样,奉大清为正朔就OK了。说白了就是放弃新疆主权,听任分裂。

对于李鸿章的观点,左宗棠表示,不能忍。

左宗棠在西北地区征战多年,对于西北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认为塞防和海防一样重要,新疆是中国西北的重要屏障。从历史来看,中国的边患一直是西北比东南严重;从清朝历史来看,清朝定都燕京,蒙古部落环卫于北方,因此两百年来边境太平。保卫新疆就是保卫蒙古,保卫蒙古就是保卫京城。西北地区犹如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则敌人无机可乘,如果新疆不牢固,则威胁的不仅仅是当地安全,更会把危机传导到京都重地。

那么问题来了,钱呢,打仗的钱从哪儿来?

左宗棠一样有自己的考教。他认为只要理财有道,海防不用挪用塞防军费。海防支出主要是造船造炮和招募水师。现在福建马尾船厂造的船越来越多,将来的费用从造船变成保养,开支越来越小。而沿海各地大量渔民水手都是彪悍勇猛熟悉水性之人,直接征用他们,远比重新招募水兵要有效而且节省训练费用。

至于收复新疆的原则,左宗棠提出了“剿抚兼施”、“粮运兼筹”的方针。就是先安抚当地部落,拿下乌鲁木齐,然后在当地兴建军屯,民屯,往边疆移民。等到乌鲁木齐形势尽在掌控之中,伊犁的事情就好办了。

此外,在收复新疆的时机判断上面,再一次显示了左宗棠的过人之处。左宗棠分析,首先新疆的叛乱实力不够强大,盘踞在乌鲁木齐附近的白彦虎部落能打的只有数千人;南疆的阿古柏势力首鼠两端,窝在家里不敢招摇过市。其次,东南沿海地区暂时处于和平时期,清政府没有两路出击的危险。而且在新疆的外国势力暂时还不是清军对手,俄国人借口“代守”,只是图财,印度是英国人殖民地,无力侵扰,而英国人只是想要通商求财,没有领土要求。鉴于以上的分析,左宗棠主张在这个时候全力出击,一举平定新疆。

第三,争论的结局和影响。

支持海防的一方一开始人多势众,导致朝臣中出现了一边倒的态势,左宗棠挺身而出,在光绪元年上书《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据理力争,促使朝廷下决心收复新疆,海防塞防之争,最后以左宗棠一方的胜利而告终。实际上,朝廷接受的海防与塞防并重的观点。客观的分析左宗棠和李鸿章的观点,其实二人都有高明和欠缺之处,不应该厚此薄彼。李鸿章看到了当今局势和古代的不同,对东南海防重要性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他对新疆的看法则不符合客观现实,放弃更是错误之论。左宗棠对于新疆的战略价值分析的透彻完全,后来的实际操作也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可是他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有欠缺之处,他认为英国人,俄国人只是贪图钱财,没有领土要求,那是片面之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各地的殖民证明,这些豺狼不但要钱,也要地。

总结一下:晚清朝廷的海防塞防之争,是在西北塞防和东南海防同时出现危机之时,针对国家军事安全战略而展开的重要讨论,讨论以塞防海防并重的结局而告终,对于朝廷上下统一国防战略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思想交流。


我是铁锤文史,致力于创作有趣有益的文史作品。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欢迎您关注转发点赞,您的每一个鼓励都是前行的动力。

6

左宗棠和李鸿章之争,从来不是“塞防”和“海防”之争,左李之争说到底是政争,而非塞海之争。

站在当今的角度去看,对于一个同时拥有陆疆、海疆的国家而言,不论是塞防也好,或是海防也罢,皆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只有塞防,也不可只有海防。

当年的左公宗棠也并非只持塞防一说,而是塞、海兼顾,到后期之所以演变成为塞防和海防之争,纯粹是因为在政治上受到李鸿章压迫的缘故。

阿古柏和沙俄入侵新疆之时,不幸恰逢日本出兵侵台,这是引发左宗棠和李鸿章塞防海防之争的导火索。

左宗棠说要出兵驱逐阿古柏和沙俄,咱们的领土不能丢。

不过,让左宗棠没想到的是,阻挠他出兵收复新疆的最大阻力不是阿古柏和沙俄,也不是列强,而是清朝内部以李鸿章为首的政治利益集团的反对。

按说左宗棠出兵收复失地是好事,李鸿章理应支持才对,可他为什么却会绞尽脑汁地阻挠呢?

原因便在于李鸿章正在积极筹备海防之事,在李合肥看来,“东南海疆万里,一国生事,各国勾煽,一旦生衅,兵连祸结,防不胜防”,列强几乎全由海上而来,也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牟利,所以当然得海防为先。

反观西北失地,“徒收数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卮”,一片黄沙贫瘠之地,不能为清政府带来利益,反倒平白让清政府添钱,清政府每年在那耗了多少年钱?好几百万两呢!所以,还是不要了,沙俄想要那就给他。

左宗棠一听,这什么破借口,每年耗个几百万两就不要了?

说实话区区几百万两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还真不是事,晚清太监小德张回忆说慈禧一日生活费便需4万两白银呢!这区区几百万又算得了什么呢?相比于清政府后来赔出去的几亿两来说,那就更不是事了。

对于李鸿章总是一味求和的姿态,左宗棠早看他不顺眼了,所以听到李鸿章拿钱的事来搪塞自己之后,左宗棠又说了句,“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利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宴然”。

你倒是可以退,可是别人会退吗?不会,你越退别人越以为你软弱可欺,越要得寸进尺,到时候你干脆将自己所有的地盘让给别人算了!

理是这个理,李鸿章当然也知道左宗棠的话没错,但他还是不能让步,他总不能让人觉得自己不如左宗棠吧?不然的话,会危及他在朝中的地位。

所以,清政府不给钱。

左宗棠也不服输,你李鸿章不给钱没关系,我自己去借!于是,左宗棠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借了外债,然后拿着钱出兵。

这时候又有了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李鸿章借此良机,再一次将塞防海防之争推上了一个高峰。

这次事件是由于日本想要吞并琉球而引起的,不管日本出兵的理由是什么,既然这时候出了事,清政府这边总得解决吧?这就更给了李鸿章一个反对左宗棠出兵收的理由。

因为这次事件告诉了清政府,海防真的很重要,所以还是先搞海防。

李鸿章也很有意思,他虽然不想打仗,可是却还瞧不上这时候的日本,所以想着动手打一打,但是清政府不同意呀,赢了还好,万一输了怎么办呢?所以清政府决定用钱解决这件事,也就是用钱来换日本撤兵。

当时日本敲了多少呢?一口价,50万两白银。

李鸿章和清政府一听,哈,这么少?小意思小意思,随手一挥,签了字,赔了钱,了了事。

也正是因为此次事件,让李鸿章更加坚定了抓海防建设的决心,可是他也知道清政府不会慷慨地拿出太多的钱,毕竟钱就这么多,他可舍不得分给左大人,所以他只能极力反对左宗棠的塞防了,由此将塞防海防之争推上了一个新高峰。

这实际上是两个政治利益集团之争,显然李鸿章在朝中更有实力,所以左宗棠是争不过他的。

这也是李鸿章能拿着钱来建海军,左宗棠却只能借外债的原因。

塞防海防之争并不会因为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而结束,因为这次左李之争看似是塞海之争,实则一直是政争。

所以,塞防海防之争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左宗棠原本兼顾塞、海,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马尾船政学堂以及福州船政局即为左宗棠于1866年所创办,这等长远之眼光,哪能说左公只重塞防而无视海防?只是后来在政治上受李鸿章之压迫,李鸿章又是极力推进海防之人,海防之事由李鸿章一人把持,这才让左宗棠不得不在塞防之上一路走到黑。

左、李二人最后一次塞海之争则是中法战争时期,当时正是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的关键时期,耗银无数,他怎么可能支持左宗棠南下督师抗法呢?

所以,李鸿章又开始阻挠左宗棠了,为了破灭左宗棠抗法的想法,他和盛宣怀联手打垮了胡雪岩。

没了胡雪岩,左宗棠拿不出钱来,那还怎么打仗呢?没法打了。

李鸿章则跑去和法国人签订了《中法新约》,气得左宗棠痛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1885年左宗棠一死,左李之争这才宣告结束。

7

由于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左宗棠率领大军收复了伊犁,现代人提到“海防”和“塞防”,往往会追捧左宗棠,贬低李鸿章。实际上从清朝晚期的现状来看,无论是左宗棠的“塞防”策略,还是李鸿章的“海防”策略,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式。只是李鸿章的“海防”以全面失败告终,左宗棠的“塞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些“事后诸葛亮”才会认为李鸿章的“海防”是错误的决策。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的一些官僚为了改变清王朝落后的局面,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清王朝也准备建设一支近代化的军队,因为清王朝的国力有限,当时的清王朝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两大派系。“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李鸿章认为洋人能够轻易地入侵大清朝,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坚船利炮,所以清王朝应该将有限的银子用于海军建设。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来看,李鸿章发展“海防”的主张并没有错误。

“塞防”派以左宗棠为首,左宗棠认为清朝应该努力发展陆军,将有限的银子用于西北和东北的塞防建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着清王朝忙于对付英法联军,逼迫清王朝割让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在俄国对东北和西北虎视眈眈的背景下,左宗棠发展塞防的主张并没有错误。在“海防”和“塞防”的观点提出的时候,俄国已经渗透到了西北地区,因此当时的清王朝更倾向于“塞防”的主张。

1876年清朝大将左宗棠带领数万军队西征,击败了俄国支持的阿古柏叛军。左宗棠收复伊犁之后,“塞防”派逐渐占据上风,但是到了中法战争时期,法国凭借着海上的优势,一举控制了东南沿海地区。而且在中法战争期间,俄国再次从西北割让走4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塞防”的主张最终以失败告终。中法战争的失败极大地刺激了清王朝的统治者,左宗棠也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去世,“海防”派开始占据绝对上风,“海防”和“塞防”的争议也从此告一段落。

虽然“海防”和“塞防”的争议告一段落,但是李鸿章却没能获得足够的银子发展海军。慈禧太后在1888年宣布还政光绪皇帝,但是慈禧太后仍然拥有巨大的权利。光绪皇帝为了让慈禧太后安心退休,花费巨款为慈禧修建颐和园。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和李鸿章一直不和,翁同龢控制的户部不肯为李鸿章拨款。从1888年开始,李鸿章没能再购买一艘新的战舰,北洋水师的发展开始停滞不前。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海防”派也最终以失败告终。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是清朝晚期的名臣,两个人提出的“海防”和“塞防”的主张,也都是为了清王朝不再继续被侵略。然而清王朝的腐朽已经到了骨子里面,无论是李鸿章的“海防”,还是左宗棠的“塞防”,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8

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之后,就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出兵收复新疆。为此,左宗棠特地将他的陕甘总督署从兰州前移到了凉州,也就是武威,为出兵做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前平定陕甘回乱,左宗棠就已经消耗了不少钱粮,陕甘一带刚从动荡中恢复平静,原来的储备物资基本上都消耗完了。所以在确定将要出征新疆之后,左宗棠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筹集粮饷。这时候,如果他还要坚持出兵,那么就只有请求朝廷拨款支持了。

但朝廷当时的日子也不好过。先是太平天国起义席卷整个南方,尤其是东南财赋所出的几个省,刚稳定下来不久,捻军又在中原腹心之地愈演愈烈,先是曾国藩奉命堵剿,堵剿不成又改为李鸿章的淮军去继续堵剿。好不容易剿灭了捻军,朝廷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开始大搞洋务运动,银子也是花得如流水一般。

所以,朝廷一听左宗棠坚持要收复新疆,虽然觉得左宗棠忠心可嘉,但朝廷也觉得为难,钱只有这么多,如果给了李鸿章去办洋务,搞北洋水师,加强海防,就没钱给左宗棠去出兵新疆了。而且,左宗棠预算的也不是小数目,估计需要三千万两白银,这可不是小数目,也不是朝廷随便从哪儿挤挤就能挤出来的。

这样,李鸿章和左宗棠两个阵营就开始了争论,虽然他们俩自己没有出面,但各自的门生故吏等人开始不断的上奏朝廷,进行辩论,最后形成了所谓的塞防论和海防论。简单来收,就是朝廷现在只有这么多钱,到底是用来建设水师,加强海防,还是用在西北,去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陕甘总督,自然是塞防论的幕后推手,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当然是海防论的幕后主使。

其实,左宗棠做过闽浙总督、南洋大臣,也建立过南洋水师,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水师的重要性。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侵略中国,无不是从海上来,清军不是不能战,而是机动性不如列强的坚船利炮,所以加强海防是势在必行的。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大沽口登陆,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更是奇耻大辱。

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就只有这么多,所以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而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在朝廷占上风,各自自然也会攻击对手,于是出现了海防论一派认为西北苦寒之地,人口稀少,物产不丰,形同鸡肋,得之不足以强国富民,失之对国家也不算太大损失,所以不如放弃西北,把财政经费主要投入到海防建设上来,外御强敌,保卫京畿。而左宗棠一派则反复强调西北的重要性,新疆不仅不可失,而且收复之后还必须加强建设。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在于,李鸿章当时已经开始有了以夷制夷的外交思路,所以企图和沙俄结盟,以对抗英国,而沙俄当时侵占了北疆一部分地区,如果出兵收复新疆,就很难避免和俄国发生冲突,所以,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是让英俄双方去争夺新疆,为清朝争取加强海防的战略机遇。但他这种投机思路其实是错误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左宗棠坚持出兵,消灭了阿古柏势力,才为之后曾纪泽出使沙俄,讨回北疆打下了基础。

慈禧太后最后的裁决是,同意左宗棠出兵收复新疆,但却没有答应拨款,而是让左宗棠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其实等于只是给了左宗棠一个口头支持,具体问题并没有解决。左宗棠没有办法,只好借助胡雪岩去向列强借债。而清廷的财政拨款则继续交给李鸿章办洋务,办北洋水师,结果是左宗棠出兵之后为中国守住了六分之一的领土,而北洋水师耗费巨资,在甲午战争中一战而溃,清朝的财政投入也付之东流。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李鸿章当时急于让中国变成一个海洋强国,其实是不太现实的,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大陆国家,必须先立足于扎紧自己在大陆上的篱笆,让别人无机可趁,才有能力经略海洋。而在自己周边还存在比较强大的威胁的时候,都必须塞防优先,海防只能以防御为主,而不能过于强调建立以进攻为目标的大舰队。1949年以来,我国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9

早在先秦时期,七八千年以前,新疆地区便有了人类活动,在新石器时代的新疆,早就出现了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并发掘出了陶器。新疆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古代史中关于新疆最详细的记载是始于汉代,从西汉开始讨伐匈奴开始的,汉武帝时期结束了游牧民族长期分裂的局面,对西域进行了统一的管辖,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促进了多方的经济传播,西域的农作物也相继传入内地,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使得联系大大加深,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也通过丝绸之路通往到了欧洲。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因为政局的不稳,西域依附匈奴,到了汉明帝时期西域重新归属于汉,并设立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到了唐朝改为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此后由于王朝的动荡,新疆地区也没有像唐朝之前一样稳定过,一直到了清军入关以后,在清朝几代皇帝的努力下,新疆重新回到了中国的版图。但是新疆自1820年,新疆在英国人的挑唆下又想独立,道光皇帝平息了新疆的问题,仅仅过了四十多年,新疆又迎来了一场危机。

晚清政府内忧外患,各地的起义军迭起,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1年,太平天国爆发,占据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此后又有了捻军起义。而被誉为中亚屠夫的阿古柏却趁火打劫,意图侵占我国的新疆地区,并且在俄国人的支持下,趁机占领了我国新疆的大片土地,我国西部边陲地区一旦被占领,那么西部防线就会被攻破,很容易就会四面受敌,新疆一点成为了阿古柏的地盘,后果不堪设想。

并且这个时期,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也被侵略者垂涎,面对两面夹击的态势,本来就积贫积弱的清政府根本无法顾及到东西两个地区的战事,所以关于“海防”与“塞防”的问题大臣们开始争论不休。

那到底是海防和日本决一死战还是塞防守住这160平方千米的土地呢?孰轻孰重的问题在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两派开始争论起来。

李鸿章认为,新疆地区地处西北边陲,人烟稀少,有大面积的荒漠,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此外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生态环境落后,加上阿古柏背后还有俄国和英国的支持,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是没有必要去争夺的。而海防是重中之重,从明代开始我国的东南沿海就不断有倭寇入侵,他们看上的是我们优越的还上地理条件,侵占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他们就更加容易通商,贸易等等,所以海防相对来说比较重要。

而新疆占地面积就16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加上这虽然是在西北边陲,虽然条件比较落后,但是却深入亚欧大陆腹地,看起来荒无人烟,但是丝绸之路却是通往西域的,新疆地区不仅矿产资源,农业,畜牧业都是有发展空间,加上一旦失去了新疆地区,那么就意味着我国西北大门被打开,临近新疆的陕西,甘肃等地都会面临危机,而侵略者一旦占领了新疆,必然会狮子大开口,侵占我国临近新疆的其他省份的。所以新疆才是比较重要的。

这场辩论赛究竟是谁胜出,决定权其实在慈禧的手里,而这次慈禧力鼎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样看来的话,慈禧还是有先见之明的。

首先她要避免一个情况,满清本来就是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她要避免步入明朝的后尘,让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加上新疆地区本来少数民族比较多。另外就是新疆地处我国的西北边陲地区,面积比较大,一旦新疆被阿古柏全部占领的话,那必然会激发他的贪念,新疆都被占领了,那中国新疆周边地区岂不是更加容易占领,那慈禧背负的骂名岂不是更重了。所以权衡之下,慈禧还是听从了塞防的意见。

1875年命左宗棠管理新疆的一切军务,1876年8月便收回了乌鲁木齐,后又陆续收回了其他地区,成功收复新疆。

这个壮举,似乎是晚清外交史和对外战争的唯一一次胜利。海防和塞防之争,其实就是左宗棠和李鸿章政见的分歧,关键还是要看统治者权衡之下,更加侧重于哪方。

10

同治六年(1867年),侵入新疆地区的浩罕国高级军官阿古柏在天山南路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并向天山以北扩张,宣布脱离清政府的统治

而早就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的沙皇俄国乘机占领了伊犁英国也意图染指中国西北地区;

在东南沿海,日本早已派兵窥伺台湾

于是清廷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认为二者不可兼顾,主张放弃新疆,把原本用于西北边境的饷银用来加强海防左宗棠坚决反对这一提议,坚持要收复新疆,认为在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会招致英、俄等国家的渗透。最终,垂帘听政的两宫太后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让他去督办新疆军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