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官方的科研成果,无论明末还是清初,其实都是各种灿烂,明末时候的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当时就是领先世界的水平。改装版的明清红衣大炮,不但性能世界领先,独特的钢管冷却技术,美国人甚至一直到十九世纪才掌握,还有康熙年间火器大师戴梓的连珠火铳,更是机关枪的前身。这些早就漂亮证明:中国人搞科学不差!

但这几样,说起来还都是官方研发成果,至于明清年间的民间成果,却更有逆天神作。首先一样,就是自行车!

研发明末清初版“自行车”的人物,就是清代扬州籍的机械发明家:黄履庄!这位生活在扬州地区的寒门青年,偏偏对当时传入的西方数学等学问兴趣浓厚,二十八岁之前,满身的创意就层出不穷。二十出头的时候,就制成了古代版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后来还开发出了利用反光原理发光的探照灯。仿制当时中国人叹为观止的西方钟表,更是相当轻松。

但他一生里最惹眼的一样发明,却是“自动双轮小车”,这种小车长三尺,上面还有轮轴,只要用手转动,就能载人高速前进,要是壮汉来操作,一天可以行进八十里。是为明清版的自行车!

而比起地上跑的自行车来,比黄履庄略早一些,苏州吴县一位发明家徐正明,却弄出了更逆天的成果:飞车,即明清版的直升飞机!

比起天生贫寒的黄履庄来,生活在明清易代年代的徐正明,却是早早声名在外,他一身手艺再苏州地区十分有名。如果安于木匠工作,发家致富不成问题。但这位徐正明木匠,却从年轻起就有个理想:一定要造一个能飞起来的飞车!

为了这个理想,前半辈子赚的盆满钵满的徐正明,后半辈子却散尽家财,放着大好的木匠事业不做,一门心思研发飞车。历经十八年的时光,付出了妻儿老小忍饥挨饿的代价,却终于换来了惊人的场面:他做成了一个椅子状带踏板的飞车,两边更装着“木翅”,以踏板驱动木翅转动,这个飞车竟然艰难飞了起来,甚至还飞到了河对岸。流传为当地大新闻。

但在实现这个理想后,贫寒交加的徐正明,却很快与世长辞,而他妻子看到这记忆着丈夫一生心血的飞车,想到半辈子的饥寒,更是悲从心头起,拿着斧子把这古代直升机劈成了一堆废柴。在古代中国即将闭关锁国的前夜,这神奇飞车腾空而起的场面,就是一抹古代中国的科学绝唱!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最佳贡献者
2

明未初清时期,也就是十一世纪中叶。在这个时间段是西方世界科研大爆发时代。西方人很重视科研。中国呢,在封建社会中,官方就不那么重视了。中国有四大发明,比如指南针,西方用来发展造船航海技术,中国则用来看风水,还有火药也是中国发明的,西方用来造枪炮,中国则用来做鞭炮,喜事放鞭炮,丧事也放鞭炮,一直很流行。

逆天发明有来自官方,也有来自民间

红衣大炮,是钢管领域的技术,当时领先世界发明。还有明末初版的自行车,苏州吴县徐正明发明的飞车,即明清版的直升飞机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各有灿烂的科学发明。很多事实证明,中国人稿科研并不差。但不同的是西方的创作发明多数能流传下来,并逐渐改造优化,而东方发明只是小范围,短时间流行,更多的都失传了。

有种炮叫“虎蹲炮”,也发明于明朝,还有一种炮是木头做的,据老人说还有地方用来打过“红毛”,(那时农村有叫八国联军为“红毛”,叫太平天国“长毛”。现在能绘声绘色讲本村人反“红毛”故事的人早已过世了,说到炮,不由想起木制炮,和一些儿传奇的影子

查了一下,虎蹲炮,是发明于明朝,这种炮是用铁制成的。还有一种炮,是用非常结实的一种叫黄檀的树木做的。我爸在我很小的时侯讲起过这种炮,原理样子都与戚家军常用的虎蹲炮十分相似。让人不可思义的是,我们民间,据然会想到用木头做炮,而且成功了,杀伤力还很强。查了一下,皖南解放时期樵山游击队用过这种也叫黄檀炮的特殊武器。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民间擅于因地置宜的聪明才智。

我的故乡,位于山势险峻的几百户人家的山村。小时侯听老人们讲过不少的战斗传奇。乡親们在战乱时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精神,打过鬼子,打过八国联军。这个村,人人习武,村中曾珍藏一把一百二十斤的关公刀呢。有次鬼子想进村,有位隐藏在这村中的女侠,就把这刀插在村口路旁大树边(有利于躲鬼子的子弹)坐在刀尖上,从容地梳起头来。鬼子也是怕高手,就这样一枪未放,退回了县城。后来这个村,不但用上了黄檀炮,还用上了千斤架。所谓千斤架,就是大山中有一种藤叫“千斤”,极俱拉为。他们用这种藤,悬住一个木架子,木架上放上千斤大小石块,利用险要的一夫当关,万夫莫进地势进行埋伏,一到开打,黄檀炮,千斤架,鸟统全用上,这威力真还不可小觑。

3

确实,明末清初(17世纪中叶),东西方都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区别在于,西方的创造发明多数都流传下来,并逐渐改造优化;而东方的发明创造,只是小范围短时间流行,更多的却失传了。

《武备志》

作为叙述最详细,图文并茂的古代汉族军事书籍,对研究明代及古代军事有着重要价值。而且是中国古代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一本综合性军事书籍。明朝军事家茅元仪辑,共计240卷,字数逾200多万字,其中各类图画达738幅。

丰富的介绍了历朝历代军事大家们的观点和著作,其中孙子最受作者推崇。且对明朝的军事讲解极为详细,诸如南平倭寇,北御建虏的“戚帅”戚继光、 有着“俞龙戚虎”之称的平蛮将军俞大猷等人的治军、练兵、作战等方面的言行。其中戚家军的练兵要术、鸳鸯阵法等等都有收录。其中郑和航海之术也有记载,可谓是集各家兵书之大成。

石油钻井开发

早在明朝,就有人注意到石油的存在,并加以利用。当时因为其有“硫磺味”,多称“硫磺油”。当时也是偶然发现,本意是开凿盐井,结果“泉涌油水,可以照夜,其光加倍;其价则半;沃之以水,其焰更盛,扑灰则灭”。

起初只在嘉州,犍为,而后在嘉定、眉州、井研、洪雅,开始广泛流行于四川(蜀地)

《神器谱》

由明代赵士桢编写,其中记载了集中记载明代火器使用方法,完全是一个技术宅的经验制作,UP主可以多学习学习。因为此书在清代被封禁烧毁,但有幸尚存孤本,得以留存仿制。成于万历二十六年,前冠《进器疏》,正文分《原铳》、《图式样》、《打放架势》及《神器杂说》四章节,其中包括火器原理、性能、优点与不足、具体制造方法、使用方法外,还有图纸集成。如今能见到,实属幸运,值得一观。

三眼铳

三眼铳其实就是古代“喷子”,现在多称“霰弹枪”“散弹枪”。封建王朝时期,火器依旧是作为火力补充,真正的决战还是要冷兵器硬碰硬的打出来。所以三眼铳就应运而生,作为明代人自主发明的利器,用途还多样。

三眼铳是用在北方战场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马背上使用,因此颠簸使起瞄准极为困难,所以加大装药量,加大弹丸数量,争取近距离一喷子撂倒一个。三下撂倒三个,而后这个枪体还可以当做闷棍。它还有个兄弟叫“四眼铳”。因此有流传“南有鸟嘴致胜,北有闷棍破敌”的说法。

虎尊炮

这是戚家军装备使用,为了在多山南方使用,随时随地射击,因此设了一个支架,像是猛虎蹲坐的样子,其声“猛若虎”故得名。即使是在沙滩、礁石区、树林、山坡上也能使用,而且重量轻,强壮的士卒2人即刻抬着走。

发射弹药上不挑剔,铅弹可以用,石子也可以用,装填量在几十上百个左右。尾部用重物压住,,发射时铅丸石子齐射,声震如雷,射击面呈扇形,范围极广,可达数百米。(用现代的眼光看来,这是野战火炮的雏形,发射的还是针对软体目标的榴霰弹)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4

明清时期是我国科技史上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落后于世界的一个历史时期。在大家的心目中,总觉得明清时期的科技已经乏善可陈。其实,明清时期在科技上并非一无是处,而是仍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下面试简要介绍明清时期的部分科技成就:

一、医学方面

明清时期,在医学上,通过总结前代医学经验,取得了集大成的重大成果,并有重要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其中重要的医学著作有: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朝) 全书共52卷,分16部、60类,收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附处方11096则,其中新增8161则,动植物插图1110幅。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博,超过古代一切药物书籍。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巨著,也是一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李时珍把1094种植物分为5部、30类,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详细、最科学的分类法,其分类原则与现代植物学分类法基本相符。它已被译成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



《医宗金监》(清朝) 乾隆时官修医书,共90卷。书中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和验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清朝) 其主要贡献是通过对尸体解剖研究,绘成《亲见改正脏腑图》25种,对人体内部脏腑的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

二、农学方面(含水利工程)

明清时期,在农学方面同样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在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和黄河水利工程的治理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了不起的成就。其中重要的农学和水利著作有: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明朝) 徐光启在吸收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农学、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方面都获得了新的成就。其《农政全书》共60卷,分为12部,约60万字,不仅总结了我国17世纪以前的农业生产知识,尤其侧重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技术政策,还将他与西方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一书的内容引入书中,介绍了当时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知识。该书综合介绍了我国的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是我国农学史上最优秀的农 学著作之一。

张履祥的《补农书》(清朝) 该书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对水稻增产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如强调精耕细作、合理密植等。

《河防一览》(明朝) 潘季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治黄专家,其治河理论和实践经验集于此书。书中有详细的治河全图、有关治河的奏章、关于河防险要的论说等,是我国治黄经验的珍贵记录,丰富了我国水利科学的宝库。

《河防述言》与《治河方略》(清朝) 陈潢是康熙帝时一位平民出身的水利学家,长期协助河道总督靳辅治理黄河,在治黄理论和技术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明末清初,黄、淮决口日益频繁,既给两岸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又使漕运受到严重影响。经过此次大规模的治理,黄、淮安流,漕运畅通,取得了清朝260多年中治导黄河下游的最大成功。陈潢的主要著作《河防述言》和以靳辅名义编著的《治河方略》是我国古代治黄的重要论著。

三、工艺学方面

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尽管手工业成就辉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却反其道而行之,潜心研究工艺技术,终于写出了重点介绍我国传统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重要著作《天工开物》。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末清初) 全书共3卷、18篇,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包括简单的机械、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特别是广泛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这已经接近了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该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录了不少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工艺措施和科学创见,是保留我国科技史资料最丰富的书籍,在我国以至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已被译成日、法等文字介绍到国外。

四、数学方面

明清时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特点是一方面总结推广前代的数学成果,另一方面开始引进和学习西方的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中主要成就有:

《九章算法大全》与《直指算法统宗》(明朝) 作者分别是吴敬和程大位。明朝商业数学兴盛,此两书即是代表。主要是推广珠算。

徐光启与《几何原本》的翻译 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将欧洲数学介绍到中国,并为我国近代数学的科学名词奠定了基础;他参加翻译的《测量全义》,介绍了西方三角术和球面三角术;他还引进了三角函数表(《测圜八线表》)等。

梅文鼎的数学成就(清朝) 梅文鼎学贯中西,著有天文历法和数学方面的书籍共86种。其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了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清朝) 明安图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族历算学家,经过30多年的深入研究,写出了此书。该书不仅创造性地用“割圆连比例法”证明了从欧洲传来的三个有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而且进一步创造了与原公式相关的一系列新公式。他是我国用解析方法对圆周率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李善兰的数学成就(清朝) 李善兰为清朝著名数学家,著有《方圆阐幽》、《垛积比类》等书。微分、积分二语为李善兰所创。他创造尖锥术,在没有接触西方微积分时,就得出了定积分公式,这是中国数学能够通过传统途径,自力更生地完成由初等向高等转化的一个例证。他还用数表形式列出了一系列高阶等差级数求积公式,被国际数学界誉为“李善兰恒等式”。

五、天文历法方面

明清时期,在引进西方天文历法知识的基础上,我国传统天文历法得到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成就。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徐光启的天文历法成就(明朝) 徐光启组织明朝“历局”工作人员编制了完备的恒星图,并采用新的测算法,更精密地预测日食和月食;他主持编译的《崇祯历书》是我国天文历法中的可贵遗产。

王锡阐的天文学成就(清朝) 王锡阐精通中西历法,著有《晓庵新法》等十几种天文学著作,促进了中国历算学的发展。他首创日月食的初亏和复圆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其计算昼夜长短和月亮、行星的视直径等方法,有许多和现在球面天文学中的方法完全相同;所创金星凌日的计算方法,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梅文鼎的《古今历法通考》(清朝) 梅文鼎所著《古今历法通考》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

六、地理学方面

明清时期,在地理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重大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明朝) 是我国最早的野外考察记录,也是优秀的地理学著作。该书有三大贡献:一是描绘了我国西南地区的溶岩地貌,这是世界上溶岩考察的最早文献。二是纠正了关于长江源头的错误说法。长期以来,人们受《禹贡》中“岷山导江”记载的影响,误把岷江或嘉陵江当作长江上源。徐霞客经过实地考察,认定发源于昆仑山南麓的金沙江才是长江的上源。三是叙述了西南地区苗、瑶、彝、壮、白、纳西等少数民族的经济、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是研究我国民族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

《乾隆内府皇舆全图》(清朝) 清代地理测绘方面有较大成就。康熙时,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大地测量,经过30年的测绘工作,制成了《皇舆全览图》。在此基础上,乾隆时又经明安图等人在新疆等地进行测绘,制成了《乾隆内府皇舆全图》。该地图里第一次详细绘出了我国的新疆地区。

从上面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表现在医学、农学、数学、工艺学、地理学、天文历法等方面,此外在水利工程(如治理黄河)、远洋航海(如郑和下西洋)、矿山开采(如使用火药爆破技术)、金属冶炼(如使用焦炭做燃料)等方面也有着重大进步。当然,其中的某些方面,例如数学,尽管引进了西方知识,中国自身也取得了不少新成就,但与宋元时期数学上的辉煌成就相比,就显得大为逊色了。这些科技成就好比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的夕阳余辉。到了近代,中国科技便无可挽回地落后于世界了。

5

我国古代的发明家,就像是一个厨师,能炒的一手好菜。但这手好菜只有厨师自己能炒出来。他没能教会别的人也炒出这样的好菜,厨师一死,这手艺就失传了。

对比西方,一个好的发明出来,马上全国普及应用。社会因此进步。

问题还是出在当时的体制上。在那样的体制里,即是有再多的发明,也很难推动社会的发展,发明也会失传。主流社会也只是把它当做奇技淫巧记载一下而已。

我国古代,人口众多,不缺高智商的人,不缺发明家,缺的是一种土壤。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