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谈论“德国”发动一战的目的,很容易产生误导。因为“德国”并不是一个如臂使指的整体,德国内部存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党派、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一战以前德国政治制度上独特的“二元体制”,更使得包括战争在内的外交政策,往往是这些不同集团之间拉锯和斗争的副产品。

这事要从一战的四十多年前说起。1870年普法战争之后,普鲁士统一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着手对德国政治制度加以改革,以便缓和普鲁士与被其统一的西部、南部德意志邦国之间的矛盾。

当时欧洲不少君主制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开放选举,但往往将选举权限于中上层有产阶级的范围内,下层阶级与无产者往往没有投票权。俾斯麦认为,如果德国也采取这种做法,将会让中上层支持的自由派政党得利,引起君主和保皇派的不满;所以他干脆直接推行全民普选,希望通过受保守派地方士绅影响比较大的农村选票,来压制新兴的城市中产阶层和自由派政党。

俾斯麦的这番改革,使得德国立法机构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超越于同时期其它欧洲国家的民主特征:广泛的投票权、多党竞争的周期性选举、大规模的竞选活动、以及议会对财政预算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可以说,在制度层面和社会发育层面,俾斯麦改革为德国真正的民主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内阁的任命权、以及外交和军事方面的决策权,却仍然完全保留在君主手中,不受到议会的管辖。在大多数重要的政策议题上,君主和政府内阁可以通过暗箱操作,轻易地绕开议会和民意的约束,并反过来操纵民意的走向。特别是在军事行动方面,议会与公众对政府和军方高层的意图完全一无所知,也无从问责。

这种议会与政府“二元化”的体制,既给保皇派精英提供了操作的空间,又放大了民主化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威胁。一方面,每当政府的预算案遭到议会的质疑和阻挠时,保皇派精英便通过对外国军事威胁的夸大、对殖民行动好处的鼓吹、或者对内部“人民公敌”——比如天主教徒、犹太人、社会主义者等等——的指控,来操纵民意、影响议会选举,进而在议会中通过自己提出的预算案。

另一方面,随着民众参政意识以及对君主制不满情绪的加强,以及社会民主党等进步党派力量的崛起,保皇派越来越坚信,民主化将让自己输掉全部家当,只有通过战争动员,才能将民众拉拢到君主和政府一方,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在这种思路与动机的推动下,德国政府高层一步步迈向了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自掘坟墓的结局。

最佳贡献者
2

一战从表面上看是由奥地利王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奥地利认为俄罗斯支持下的塞尔维亚策划了此次刺杀而对塞尔维亚宣战而引发。其实德国才是幕后的推动者,多民族矛盾冲突下的奥匈帝国在列强中其实是处于弱势,同时俄罗斯也敦促塞尔维亚接受奥匈帝国的的要求避免局势恶化,奥匈帝国实在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才敢宣战的。那么德国为什么急于开战呢?

德意志帝国自1871年普法战争后成立,一直存在议会和皇帝之间的权力冲突。在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权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议会召集主要是用于批准政府和军队的预算,如果议会的决定不满足其要求,皇帝还有解散议会的权力。这也是俾斯麦虽然长期对抗议会但是由于有威廉皇帝的支持却能长期执政的原因。但是德国议会民主化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到了一战前,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SPD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派,虽然到此时皇帝的权力仍然是最主要的,但是民主化趋势已经逐步推进。这种内部矛盾的存在使得容克地主阶级等传统力量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并通过爱国主义的呼声和思潮团结民众,达到根除内部不一致的目的。

其次,大德意志帝国的梦想关乎德意志民族的尊严。建立一个以德意志民族为中心的中欧“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是德意志民族的梦想,在德意志帝国建立前,就有过小德意志帝国和大德意志帝国的思路分歧,后者认为应包括在奥匈帝国境内的德意志民族。在德意志帝国成立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民族在东欧和巴尔干势力的扩张与大德意志帝国的野心是冲突的。同时,当时的思潮认为德意志民族必须抑制和压缩斯拉夫人的生存空间,因为其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优于斯拉夫劣等民族的。

再次,通过殖民扩充德意志生存空间的现实需求以及德国自身资源的局限。一战前,德国已经有6600万人口,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德国认为其生存空间是不能满足这么多人口的需求的。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通过殖民来拓展生存空间又面临英法等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一战前发生的两次摩洛哥危机,德国均不仅未得到殖民要求,而且使得德国人民觉得帝国没有或者应有的尊严抑或是被羞辱,因此当时思潮认为与其在漫长的痛苦中无止境挣扎,不如通过一次挣扎拜托无尽的痛苦。同时,以小毛奇为首的主战派认为越早进行战争对德国越有利,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迟协约国的战备速度和潜力是远大于德国的,因此德国抓住时机进行战争的动机已经完全具备。

战争的策划是居于国家利益的追求,德国策划一战也不例外。当时主流思潮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只是开端,真正的德意志民族的复兴在于通过战争建立一个中欧霸权。

3

1、1899年任德国外交大臣的布洛成说过一句“名言”——“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 蓝色天空 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有自己阳光下的地盘。”

2、改变世界格局

4

德国发动一战是被其僵化的国家对外战略,和其小弟奥匈帝国绑定到一战的。

1871—1890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灵活的外交手腕

1871年,德国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原神圣罗马帝国的地方,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此时,德国面临一定的战略困境。西边是世仇法国,法国一直想把在1871年被德国抢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回来。东边是关系并不太好的俄罗斯。此时,德国的国王是威廉一世,具体的掌权人是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虽然有铁血的称号,但却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战略家。

德国统一战争

首先,法国是自己的敌人,为避免两线作战,一定不能让俄国成为敌人。但是俄国树敌太多,我又不能冒着得罪很多人的代价,直接和俄国结盟,就先和奥匈帝国结盟了,而俄国和奥匈帝国有矛盾,俄国人一看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了,就怂了,也跑过来加入了同盟。于是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形成了一个“三皇同盟”。

俾斯麦搞了一个“三皇同盟”后,又利用它来威胁英国和法国,但是他又不完全站在一个国家的对立面,搞一点小摩擦,又搞一点共同利益。反正,在俾斯麦执政期间,德国的对外战略极其灵活,可以说将各个列强国家玩弄于鼓掌之间。但到了1890年,情况发生了逆转。

1890年后,德国对外战略的僵化—施里芬计划

1890年,国王威廉一世去世,他儿子登基没几天也死了,威廉一世的孙子威廉二世上台后,非常看不上俾斯麦搞的这一套对外平衡策略,于是将俾斯麦赶下台,德国的对外战略也从模糊变为明确。

首先,他觉得俄国人虽然和我们结盟了,但还经常和奥匈帝国搞点摩擦,还和法国不清不楚,就不再续约“三皇同盟”,把俄国逼到了法国那一边。

施里芬计划

然后,德国人觉得自己得罪了俄国人,为应对两线作战的局面,就制定了一个施里芬计划:就是一旦发生战争,德国要利用俄国落后,动员速度慢的缺点,先打西线的法国,用六周的时间把法国打趴下,然后再调转枪头打俄国。德国的外交策略僵化后,这成了德国应对战争的唯一选择。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德国被绑定,发动一战

时间到了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人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奥匈帝国就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人提条件。由于塞尔维亚和俄国关系好,俄国当然要保护自己的小弟,就发了一个动员令。

萨拉热窝事件

俄国一发动员令,德国就绷不住了。根据我的施里芬计划,我就是要利用你动员慢的缺点,避免两线作战啊,你现在发了动员令,那我只有开打了。于是8月1日,德国宣战,其它国家按照当时的同盟关系,依次加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