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亡于外族,其教训有三:

第一,汉人政权是只有汉人自己能够灭亡,外族仅靠自己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我们看看宋朝也有这种情况。南宋最后一战崖门海战,元朝二万军队,消灭了南宋二十万大军。元朝领军的主将是个汉族人,叫张弘范。这个人在消灭南宋之后,在石头上刻了这么几个字:张弘范灭宋于此。后来,有个人看不过,在这几个字的前面加了一个字“宋”。这句话就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明朝也是这样。为清朝出谋划策的,有个叫洪承畴的人。这个人本是明朝主将,结果投降了清朝。更有后面的吴三桂替清军打头阵,替清朝从山海关一直打到云南,最后把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绞死的,也是这个明朝的武将。

第二,当朝者要爱护自己的人民,特别要珍惜忠臣良将。宋朝对武将的迫害是史无前例的,如岳飞之死。明朝,也是大杀功臣武将,朱元璋且不说,连崇祯皇帝也是这么干,搞得后来起义军攻打北京的时候,外地的军队都不敢进京勤王。杀害忠臣良将,搞得人心都凉了,没人愿意替它卖命。

第三,官吏队伍庞大,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中国实行科举制,长年累月下来,官员队伍日益壮大,为了供养这人蛀虫阶层,就要向老百姓收税。最后老百姓负担不起沉重的劳役赋税,只好铤而走险造反了。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般正常的朝代,能够延续三百年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的几十年就完了,这都与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有关。明朝末年郡王们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00多个,亲王、郡王们的子孙累计到一起,已经达到了20余万人。当时,明末每年财政收入才200多万石,而为了解决这些藩王及其后代生活开支就得300多万石,这造成了朝廷的常年财政赤字,可以说,明朝活生生地被自己的后代子孙拖垮了。还有为数众多的封建官僚,供养他们,耗尽了国家的人力物力。

所以概括地说,只要汉人不害己,别人是灭亡不了的;汉人若是爱护自己的人民,没有外族灭亡得了;注意控制财政支出,控制官吏队伍的规模,让国家有伤财对付内忧外患,别人奈何不了。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的历史从秦朝统一六国开始至今二千多年,中间出现过很多朝代。这些朝代就像是历史轮回一样,周而复始不断兴起不断灭亡在历史的潮流之中。农民起义成功的朱家王朝“明朝”也不例外,在中国的历史上也仅存在了二百多年,以同样的命运淹没在历史之中,成为中国历史的过客。

是什么严因导致以文制国的“明朝”也逃不过历史的洗牌呢!其实都差不的明朝也一样,每一个建国皇帝都有一定的智慧特长。每一个灭亡的王朝都有几个昏庸无能、玩物丧志、和压榨百姓的皇帝。明朝也一样,

明朝前期无于是强大的, 明太祖朱元璋是农民牧童出生,能做到“明朝”的开国皇帝,这可能是谁也想不到的。这样的一个人能灭元朝平内乱统一天下,做皇帝。

明成祖朱棣推翻自己侄子朱允纹的的皇帝宝座,自己做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重蹈惠帝覆辙,削夺解除诸王兵权,巩固了中央集权。为了防止元朝蒙古族的余孽复活,后迁都北京,北京成明朝的政治军事中心。

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即位后,他在位10余年间,他继承洪武时代的政策。休兵养民,取消讨伐政策,主动撤兵,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人力财力。

明孝宗朱祐樘,孝宗即位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这些皇帝都做出了为国为民政策。

后来,因明熹宗对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贤趁机干政,拉拢阉党。加大对东林党人的打击,多数被打入囚牢甚至有些遭到杀害。引发山东白莲教起义,各地农民起义、兵变等一系列问题。

明熹宗死后,崇祯朱由检继位,崇祯执意要铲除阉党改革朝政。铲除魏忠贤势力,处死奉圣夫人客氏,阉党其于分子也被贬黜或处死。因崇祯用人多疑、刚愎自用、举棋不定导致局势愈加糜烂。

后来,外有清军皇太极对明朝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军“大顺”李自成,明朝军队主力洪承畴等人降清后。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皇帝崇祯歪脖子树上上吊自杀,二百多年明朝灭亡。

明朝的灭亡告诉了我们,一个在强大的国家如果领导人昏庸无能,就会导致国内腐败重生。人民百姓将得不到生活保障,就会引发大量难民起义。甚至其它虎狼也会虎视眈眈,趁隙而入瓜分国土残害人民。

3

明亡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沉重在哪儿,我们看看当年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就知道了答案。

当时正处在抗日战争的关健时期,国民党的政策由最初的联共抗日,逐步转变为限共丶反共,针对目前形式,郭沫若撰写了这篇文章。

因为明未形式与当前形式大体相同,文章一发表,就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重视,毛主席多次指出要从李自成起义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并批示将《甲申三百年祭》作为中共整风的文件之一。

郭沫若在文章中对李自成大顺政权,因为自身难以克服的顽疾,最后功败垂成,感到痛心。此后,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所以明亡的沉重不单单是政权的终结,而是由于华夏内部不团结,带来的是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区区二十多万的满洲人战胜了拥有上亿人口的大明。

可以这么说满清得天下,8成靠的是汉人,这是它的经验,同时也是现代中国人应当吸引的历史教训,这在当前乃至以后,都是需要面对的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首先,在历史罪人吳三桂引狠入室后,厚葬崇祯,拉拢地主权贵,废除繁重的赋税,使为生计所困的穷苦汉人能够得到暂时的活命保证。在清朝的拉拢政策下,北方农民纷纷倒向清朝,而且一些明末将领也纷纷投靠满清,满清给予他们极高礼遇,这些有头无脑的东西,很快成为清朝消灭南明的急先锋。

次,南明内部和起义军的死磕,加快了清军统一的进程。外敌当前,不知一致对外,南明诸王为了争夺继承权相互使坏,而且大打出手。不成气候的农民起义和南明的不妥协在不断消耗着汉人实力。事实上真正灭南明的主力就是汉人,也就是以吴三桂为首的投降派。西南大部分都是吴三桂打下来的,尚可喜丶耿精忠等也是没少效力,福建、两广的地面大都是二人解决的。尤其残忍的是永历皇帝是被吴三桂追到缅甸,捕获后亲手杀死的,事后吴三桂还获得了“平西王”的封号。

再有就是江南等地也是依靠汉人平定的,自左梦庚率兵投降清军开始,江南最后的屏障也彻底失去,当时的弘光政权也因为内部党争导致灭亡。东南等地基本上都是李成栋和洪承畴平定的,满人没出多少力反而坐山观虎斗。所以说,汉人并不是输给了满人,是输给了汉人内部的争斗。

历史是无情的,但也是真实的。郭沫若于1944年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其意是告诉国人,只有团结,才能最终打败日寇。否则,民族的悲剧会重演。

尽管那段历史,汉奸助纣为虐,满清得以巧取天下,但郭沫若在文章中说,清朝统治的二百六十年间,华夏并没有亡,抗清的民族解放斗争一直都是没有停止过的。因为我们的民族总会有人用生命来捍卫文明的火种。

明亡历史并没有走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国人,这是应该牢记于心的。

4

不仅是明朝,元明清也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吏治腐败。朱元璋开国后第一个主张就是治国先治吏。把当官的治好了国家也就治好了。

明朝后期,朱由校专心研究木匠活,朝廷大权落在了魏忠贤的手里。国家政法制度遭到灭顶之灾,排除异己,吏治腐败。即使朱由检在勤奋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清朝从嘉庆开始情况也差不多,嘉庆和道光爷俩也是很勤奋,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不够狠,想整治力度不够。自己省吃俭用能省几个钱!皇帝自己在想着法的省,官员在想着法的挥霍。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贪官污吏们挥霍的是什么?是银子,是民脂民膏。百姓的日子又怎么能过的好?过不好那还不起义?李自成的起义在短时间内就达到百万规模。要是老百姓家里都很富裕,谁会跟着李自成玩命?

通过历史得到的教训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富民两个字。民富则民安,民安则国稳,国稳则国强,国强才不会轻易让外方势力有机可乘。

5

首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能偏听偏信。明亡的问题在于文官集团的势力过大而且没有制衡。如果是遇到了精明的君主,可以驾驭的很好,可是一旦遇到了相对昏庸的君主,那么只能是晕头转向,没有丝毫的方向感可言。而且从明亡的教训中看出,武将集团集体失声,除了后来的若干忠诚武将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外御强寇,内安国政。哪怕是二者得其一,明朝也不会骤然而亡于流寇。究其根本,就是明代后期太过于重视文官内阁,而忽略了武将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时刻警惕奸佞小人,他们往往会带上高尚的面具伪装圣人,实际上是害国误民。明代末年,有所谓的清流误国现象。一些文人为了可笑的主张动不动就胁迫君主,强制地把政策调整到他们认可的方向上。并不一定是出于公正的心态和专业理性的思考,更大的原因是要沽名钓誉。李自成进京之后,这些所谓的清流遭到了李自成的拷问,从他们的家中查抄出了比国库还要充裕的银两。百官皆贪,这样的朝廷焉能不亡。可见这些打着清流的旗号,戴着高尚者面具的人实际上暗地里都是蝇营狗苟之辈,贪官污吏之流。如果让他们所蒙骗,国家必然陷入危亡。


第三,警惕基层的变质。明朝的灭亡是从下而上开始的,明亡于流寇而并非亡于满清。而之所以会腐烂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基层的横征暴敛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可以说明朝的各项措施从中央看来板眼并不乱,可是基层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数倍而不止。这就激发了民变,黎民百姓生计无着,自然是小股为贼,大股为盗,久而久之,起义军就出现了。所以,政策全赖于执行,有正确的政策如果没有正确的执行人依旧没有办法收到效果。

6

①坚决杜绝一言堂,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皇帝身上的帝制。再好的皇帝,都不如一个好规则。

②好好使用和规范法律,而不是大搞皇上的私人秘密特务系统锦衣卫和厂卫制度。人心惶惶,上下敌对。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眼里文武百官都是他们家的奴才,想杀就杀,而没有法则。后期,土木堡之变之后,官场巨大反弹和报复。明朝皇帝之所以短命和无辜死亡,就是文官集团的逐步做大。但没有因,哪来的果?想想当年朱元璋,朱棣怎么杀别人的?再看看他们子孙被人杀,是不是报应?如果制定好一定的规则,相互制约,大家都按规则玩,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③抛弃文化里的一切垃圾。无论是儒学,还是儒学的分支程朱理学,把他们里面害人的东西全部删掉。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二十四孝,那些真的把人当人看了吗?其目地不就是为皇家服务吗?没有人文关怀,不给人自私发展的空间,结果就是人人虚伪,表面冠冕堂皇,背后男盗女娼。人心本恶,我们需要规则和真实,而不是道德约束。

④防止内斗。从戚继光抗倭到正德之死,从土木堡之变到天启而亡,那一件事不是阴谋?那一个案件不是内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老朱家开始太聪明了,想将所有人都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是人都想吃肉,都有朱元璋当时的想法。在这种要不吃人,要不被吃的环境内,恶斗内耗是必然的结果。

⑤放弃海禁、八股、户籍制度、太监制度、告密制度,一切按法律办事,建立法制社会。

综上,明朝的问题根本不是明朝的问题,是历朝历代所有封建帝制时代共同的问题。当上层把下层当猴耍时,最后他们的子孙只能变成猴,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历史规律!










7

无论明朝,唐朝,汉朝都是从强大走向没落,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避免的朝代结局,以新除旧,这是封建王朝的规律。

看看《走向共和》连续剧,非常好,解释了清末为什么要革新。

封建王朝的没落的共性无论是吏治腐败,司法腐败还有各种腐败,归根一点,权利过于集中,没有监督机制,所以权力集团很容易按照个人意志做事情,难免失去民心。

我们的民主共和国就对此现象有所控制,不信你问问周边的老百姓,幸福不?


8

一个政治制度没有经过两百多年而不变质的,明末的政治昏暗、官吏腐败等只是没有价值的笼统说法,明末的昏暗也不是因为政府的不作为,而实在是积弊已深。其实明末的一部分有民主的思想的文人已经总结了好多制度上的弊病。

(黄宗羲)

比如黄宗羲写过一本《明夷待访录》,他认为明朝制度上最失败的一件事就是废除了宰相,政府需要一个有宰相权力的人,而不是皇帝独揽宰相的权职。可以说从汉到唐,政府的首领一直是宰相,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皇帝,皇室与政府是有区别的,没有经过宰相的同意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而像汉朝的十三曹其实是宰相的秘书处,皇帝是插手不了的。

而宋朝之后则慢慢的把宰相的权力给收了回来,到了明朝干脆就没有了宰相。但是宰相的作用却是非常大的,他和他的下属要直接管理政务,当皇帝有了宰相的职权,他一个人是无法处理全国这么多的政事的,到后来只好出现内阁,而为了不让内阁有宰相的地位,内阁大学士被规定为只是五品官,而后甚至用司礼监来制约内阁,于是明朝大量的出现太监乱政。后来清朝继承明朝的制度,为了防止太监乱政,则干脆又设置了军机处。但是政府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政府的执行能力越来越低下,所以政府需要一个首脑。

这个政府的首脑其实是如今的总理。

而另一个就是地方政府的问题,顾炎武写《日知录》,他认为天下大乱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其实明朝却确实是如此,管官的官多,但是管事的官少。为什么呢?因为朝代越靠后,地方政府的长官越管不了事,管事的是中央派到地方的长官,比如元朝的行中书省,明清的总督巡抚,而明朝的地方长官其实应该是布政使,但是地方他管不了。到了府县则更多这样的监察官,地方的长官讨好上级还来不及怎么有机会去处理好政事,而明清负责地方政事的其实是吏,著名的所谓绍兴师爷,而这些吏地位低下而且有无晋升的机会,但是实际的政事却由他们操办,这怎么会不出问题。

(绍兴师爷)

这就引出了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明代的吏是不能考进士的,但是这些吏却又往往是某一政务上的专家。明朝的选官制度也是如此,官员的科举等级基本决定了出身,想要做大官则必须入翰林院,但是这翰林院确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因为科举(或者说如今的考试)只是选拔了人才,而并没有培养人才,一个进士被选了翰林则他晋升不成问题,于是在翰林院中他就一心一意熟悉政务、潜心求学,也只有这部分熟悉过中央政务的人,未来才有资格做大官,这是一个选拔之后又加以培养的过程,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科举本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的。而在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下,却可培植些人才。这种人才,无形中集中在中央,其影响就很大。”

所以只有有过这种培训的人,才有资格进入中央政府。

但是也因为这种分别,科举的人才也被分了层,因为下边的人(秀才、举人)基本没有做大官的希望了,而真正的地方行政官却又大多是管人的而不管事,最终处理实际的政务还是落在了这些“下边的”人才身上。

所以用钱穆先生的说法,从汉到清,地方政治越来越差。“两汉吏治,永为美谈”或许对比一下汉代的地方政治,明朝的弊病就显现了。到最后明朝积弊已深,就再也积重难返了。

这就是选拔与培养的问题,中央与地方的均衡。

此外还有兵制与财政的问题,明朝抵挡不住满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府兵制后来的腐化,还有要打仗时户部又拿不出钱,贪污已成风气,办事效率又很低下,而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以上几点造成的。

9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从努尔哈赤起兵的那刻起明朝就没有了翻盘的机会,本来可以依靠长城和山海关抵挡几十年,没想到李自成也成了气候,内忧外患的现实击垮了大明朝,这只能说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王朝最终走向了灭亡。

崇祯帝不应该自杀而退守也是良策

崇祯帝时期的明朝形势和蒙古也先入侵北京时期是非常不同的,当时的明朝内地安定,完全有实力翻盘。崇祯时代的明朝北方基本上被李自成起义军占据,而关外被清朝占领,明朝被夹在两大势力的狭小缝隙中已经完全不能独立生存,因此放弃北京迁都南京是明智的选择,而崇祯帝却选择了城破自杀,从战略决策上说的确是重大的失误。


崇祯帝死后南明群龙无首仅仅坚持了几年就被清朝打败,假如崇祯帝选择南迁入主南京,形势肯定会比朱由崧好太多。在南京总结失利的经验教训凭借稳定富庶的南方东山再起也不是没可能,所以说不能因时局艰难就破釜沉舟选择放弃,而应该更换思路继续坚持!

对清朝失去优势而急于求成多次战败就应该及时止损

明朝对清朝作战很难取胜,既然知道结果那就应该避免冲突。袁督师的防守策略就比较成功,依靠城墙和红夷大炮坚守,避免和清军城外野战才是明智的选择。只可惜崇祯帝急于求成对清军主动发起进攻,野战明军本不是清朝对手,那结果自然是明军惨败。


假如崇祯帝能沉住气以守代攻,关外的形势未必就是死棋,不抽调洪承畴的大军李自成也就很难翻身,这样的形势下对明朝是有利的。但崇祯帝抽调了洪承畴不但没有打败清军还让不受节制的李自成壮大起来,真可谓是满盘皆输了。

自努尔哈赤起兵起明军和八旗军作战就鲜有胜绩,这样的形势下崇祯帝更应该明白防守的价值和意义,只可惜他还是选择了放手一搏,结果丢掉了整个王朝的根基。

总结

明朝从万历帝时代就走向了下坡路,张居正改革的十年并没有改变明朝衰落的事实。崇祯帝虽然干净利落的除掉了魏忠贤却不能将清朝和李自成打败。


国家实力的严重耗损和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让大明朝已经不堪重负,只可惜崇祯帝没有选择以退为进放弃北京,而明朝也是随着崇祯帝的自杀而走向了灭亡。

1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是作为一个大国,一定要有战略储备粮食。

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导致粮食的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这个小冰河时期并不是一二年,而是持续了很多年。

基本崇祯上位以后,冰河期就变得严重了。

首先是全国出现了低温的气候,连以往温暖的广东,冬天也下起鹅毛大雪。

降温导致农作物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出现了大面积饥荒现象。


而随着而来的降水减少,引起了可怕的旱灾。

旱灾又引起了蝗灾和鼠灾,雪上加霜。

而鼠灾导致鼠疫流行,北京城都死了二三成人口。

重重灾荒叠加,导致崇祯时期出现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量农民多年绝收。

而明朝压根没有可以用于常年救灾的战略储备粮食,导致北方出现大规模的饿死老百姓现象。

这些老百姓觉得横竖是死,纷纷揭竿而起,为李自成、张献忠提高了数百万的兵力。

而粮食的绝收,大大影响了明朝的税收,导致国家财政逐步崩溃。


明朝其实是被灾民从内部打垮的,满清还没入住关内,崇祯就被农民军逼死了。

如果当年明朝能够有一定的战略储备粮食,用于救灾,灭亡的时间还会大为延迟。


今天的中国人口更多,战略储备粮是不可少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