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中期齐国与秦国是两个巨无霸,一东一西打算瓜分华夏,他们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都实力相当。当时各国都僭越称王了,七大战国都是王国,就连第八战国的宋国也称王了!齐国与秦国觉得他们两国的实力远在其它国家之上,但是却跟其它国家的国君一样称王,很没有面子,所以齐秦两国相互称帝,彼此承认对方是帝国而王国。

其一、经济上看齐国GDP是战国第一。齐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发展经济,数百年下来商业十分发达,国家生产总值远远超过其它各国。齐国还在平定燕国内乱时,从燕国抢了不少财富回来,所以齐国的经济实力是战国第一。

其二、军事上看齐国当时军队总数战国第一。齐宣王时代,齐国有常备军60万人,而且战斗力还十分的强。秦国当时有50万军队、魏国30万军队,赵国40万军队,韩国15万军队,燕国20万军队,楚国60万军队。从军队数量上讲,齐楚相当,但是齐军强于楚军,那时楚国太子还在齐国为人质。齐军击败了横行天下的魏军,救了赵韩两国,又击败了燕军,平定了燕国内乱。

其三、政治上看,齐国平分秋色。齐宣王、齐闵王时代,齐国的小伙伴有燕国、楚国、鲁国等,这些国家以齐国马首是瞻。秦国则控制着三晋,但是控制力度远远弱于齐国对燕楚两国的控制力度。当时齐国是最有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一个诸侯国。

齐秦互帝表明的一个政治意图就是齐秦将华夏一分为二,各自占领东西两部分,然后齐秦再来一场大PK,决定谁来统一华夏。当然当时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其余四国的实力虽受损,但是实力还是很强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齐秦附属国。齐秦互帝这事很快就成为历史,主流还是六国伐秦,秦国连横!

最佳贡献者
2

春秋时期,经过连年兼并战争,百余诸侯国融合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诸侯国,至战国时期,这十几个诸侯国中又有七雄,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互有盟约,又交战征伐,从土地兼并战争,上升成了存国灭国之战,任何一国为了强我弱他,用尽手段,其中秦昭襄王自立为西帝,拥立齐国齐湣王为东帝,号称“东西二帝”,虽然不久两人都取消帝号,但为什么秦昭襄王会想到拥立齐湣王为东帝,齐国又凭什么与秦国并立?

一、秦齐相争,化敌为友

周赧王十四年(前301)齐湣王正式即位。即位之初,秦国联合齐、韩、魏三国攻楚,齐将匡章率领齐、魏、韩联军大破楚军于垂沙,迫使楚国屈服,从此楚国不得不依附于齐国。赵国“结秦连宋”,形成了秦、赵、宋集团与齐、魏、韩集团对峙的局面,两个集团谁也不能压倒对方,可以说,齐湣王在位的十七年就是秦、齐争霸的时代。齐、秦两强为了不受对方干涉,放手进攻临近国家,便主动由对抗走向和解。于是在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因为秦国在七雄最西边,齐国则在最东边,于是秦昭襄王嬴稷自立为西帝,派遣使臣尊称齐湣王田地为东帝,意图结成联盟,持强凌弱。

与齐结盟是其一,为削弱赵国为其二。那时赵国因为国君赵武灵王移风易俗,胡服骑射,赵国国力日渐强大,这也使秦国不得不未雨绸缪。互尊为东西二帝后,秦昭襄王又约定五国伐赵,瓜分赵国。而齐国邻居燕国恐惧瓜分赵国的齐国愈强、燕国愈弱,于是便派出间谍苏秦离间齐秦之约,骗齐湣王去掉了帝号,又组织齐、楚、三晋合纵攻秦,秦昭襄王被迫也取消帝号,恢复称王。

二、有帝业之资,无帝王之主

战国时期的结果,便是秦国统一天下,然而无论是春秋,还是战国中期,齐国一直是东方霸主,秦国的心头病,同时,齐国也是一个具有统一天下能力的大国。齐国第一任国君,乃是受功首封的太公望吕尚,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可以说齐国一开始便走向与其余六雄不同的强国之路

早在西周,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就极高,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齐僖公时期,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又借不向周天子朝觐之名讨伐宋国、郕国,又插手他国国政,逼使许庄公出走,联郑伐鲁,讨伐郑国,齐国始霸。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五年(前681),齐、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田氏代齐后,齐威王知人善用,励志图强,在位时期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开始称雄于诸侯。齐宣王时,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稷下学宫”人声鼎沸。齐湣王时,齐国大破函谷关,秦国被迫割地求和。

然而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逝世后,任用奸臣,导致齐国大衰。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各率党羽争位,桓公死后,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齐威王虽然励精图治,齐国形势大好,但其子齐宣王却不是中兴之主,虽然光大了“稷下学宫”,但他却不是个明君。同样,齐湣王即位时的齐国虽强,也有资格和秦国叫板,但再好的国情也经不起齐湣王折腾,连年征战,齐国国库空虚,苏秦离间齐国与盟国关系,齐国不得人心,当乐毅领五国联军攻齐时,齐国大败,齐湣王出逃莒城,被楚国将领淖齿所杀,齐国虽有田单复国,最终毫无建树。

秦昭襄王尊齐湣王为帝,不过是政治手段而已,也符合了“横强”与“远交近攻”的策略,秦王不敢单独称帝,因为那会成为众矢之的,以当时秦国的实力,还做不到以一国之力与六国开战;齐国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释帝号而代之以伐宋,可得实利。让秦国称帝,使秦得有虚名,而招天下憎恶。这是齐得以名卑而实尊。”当时的齐国,在楚、燕、三晋都弱时,还是有实力与秦国一争高下,只不过齐湣王最后不用能臣,听信苏秦、苏代之言,广数敌人,曾经强横东方的霸主,还是被秦国踩在脚底下,成为秦王政一统八荒的垫脚石。

3

都别抢,我来答。

其实,“拥立”这个词汇用的不太准确,“拥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逻辑,这个词汇在中国历史上应用的最为广泛,譬如拥立某某太子为皇帝,拥立某某人为皇帝,如宋太祖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拥立为皇帝。

可见“拥立”它的内在逻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崇,但秦昭襄王作为一代雄主,他对内结束了魏冉和宣太后专权的现象,稳定国内统治。对外,他采用范雎“今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的远交近攻政策,任用白起发动长平之战,击败世敌魏国,迫使其割地400里。

于是,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变得极度膨胀,接着又做了一件为当时的舆论所不齿的事情,那就是称帝。

赧王中二十七年(癸酉,公元前二八八年)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资治通鉴》

后来,秦昭襄王又干了一件很多诸侯都不敢做的事情,即占领周赧王寄居的诸侯国东周,军队开进洛邑(洛阳),俘虏周赧王,把象征着王权的九鼎迁到了咸阳,周朝800多年的统治实质上已经宣告终结。

秦王使将军摎攻西周,赧王入秦,顿首受罪,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秦受其献,归赧王于周……——《资治通鉴》;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史记·秦本纪》

但秦昭襄王害怕自己孤掌难鸣,势单力薄,于是拉着齐国君主一起称帝,他称西帝,齐王称东帝,其实秦昭襄王的这种做法并不难理解,那就是他在给自己寻找一个政治盟友,就像希特勒虽然知道墨索里尼并不怎么出色,但还是把他当成自己的盟友,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有一个队友总是极好的。

而齐国有什么底气敢于称帝呢?

其实它最初并没有底气敢于称帝,但是他又不愿得罪秦国,毕竟当时的秦国已经强大到可以单挑任何诸侯国,诸侯们想要压制秦国都不得不联合起来,这才有了五次“五国伐秦”之战。

所以当时的齐湣王拿不定主意,就问苏代“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毕竟这时候称帝也不是,不称又会得罪秦国,可见齐国这时候虽然也很强大,但是其野心还远远没有像秦国那样膨胀。

而秦国拉着齐国的原因其实就是“远交近攻”策略的驱使,给自己找一个盟友,壮壮场子。

秦昭襄王称帝的背后看似是像袁世凯一般倒行逆施的行为,但是却反映了战国晚期整个社会即将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及危机,而这种危机自然是秦国施加给各诸侯的,而秦昭襄王随即取消帝号的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那种微妙的舆论现状。


秦昭襄王和齐王称帝的资本和底气,以及当时的社会舆论现状

秦昭襄王一共就当了两个月的西帝,因为当齐王询问苏代该怎么办时,苏代回答说:

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王。

苏代是纵横家苏秦的族弟,这个人的洞察力很敏锐,一眼就察觉除秦昭襄王的真正意图。所以劝诫齐王放弃称帝的打算,但是又不能得罪秦王,于是齐王当了两天的东帝就撤销了帝号。

苏代为什么要劝说齐王放弃称帝呢?这就要谈到秦国的崛起和各诸侯的反应。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被中原诸侯嘲笑为夷戎,秦孝公决心振奋秦国,发出命令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于是商鞅出现了。秦国由此走上了强国之路。

到秦昭襄王即位时,秦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他任用范雎和白起,范雎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攻击领近的国家,结交地处滨海的齐国,一步一步的蚕食各国土地。而白起是一个富有军事谋略的军事家,长平之战打的赵国元气大伤。

可见,秦国军事的强大赋予了秦昭襄王足够自信的底气去称帝

当时的社会局势也已经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已经彻彻底底的名存实亡。整个社会未来的走向变成了“事秦”还是“图周”。

“事秦”自然是指把秦国当成老大,以后跟着它混,这就跟中东地区一些国家跟着美国混,一些跟着俄罗斯混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从这个记载来看“事秦”这种微妙性。

秦王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资治通鉴》

楚国在当时战国七雄当中是疆域很广的一个诸侯,非常强大,但是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也不敢去得罪它,所以秦王稍稍一施加政治压力,楚王就不得不妥协了,这就跟今天的美国声言要经济制裁,中东的一些国家立马就选择妥协。

韩、魏既服于秦,秦王将使武安君与韩、魏伐楚

而“图周”就是把周王室取而代之,自己来当诸侯们的老大。

当时的齐国就已经暴露了这种野心,“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不过当时的社会舆论很微妙,那就是周朝虽然名存实亡,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再加上各诸侯谁也不服谁,所以谁出来做这个老大都不能服众。

除了齐国,楚国也想自己当天子,其实当时很多的诸侯都已经蠢蠢欲动,但是下面这番话道出当时社会的那种舆论性的微妙之处。

昭子曰:“乃图周,则无之;虽然,何不可图?”武公曰:“西周之地,绝长补短,不过百里。名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国,得其众不足以劲兵。虽然,攻之者名为弑君。然而犹有欲攻之者,见祭器在焉故也。夫虎肉臊而兵利身,人犹攻之;若使泽中之麋蒙虎之皮,人之攻之也必万倍矣。裂楚之地,足以肥国;诎楚之名,足以尊主。今子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器南,则兵至矣。”于是楚计辍不行——《资治通鉴》

这句话的杀伤力最大的地方就在于“今子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传器,器南,则兵至矣”,袁世凯倒行逆施搞复辟,结果怎样呢?引来整个社会的强烈反抗,而当时许多诸侯们无法取代周王室的最大阻力就在这里,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秦昭襄王当了两个月的西帝后感觉非常压力山大,因为鸡贼的齐国打着秦国僭越礼制的名义联合其它诸侯要攻击秦国,迫使秦昭襄王不得不放弃西帝的尊号。


那么既然秦国有这个底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齐国又是凭借什么底气敢于称帝呢?

其实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齐王不愿得罪秦国,所以他当了两天以后就撤销了这个尊号。但这并不是说齐国就没有称帝的野心,尤其是齐国消灭宋国以后,野心也是极度膨胀,打算放弃秦国这个盟友,自己将周王室取而代之。

那么齐国真的有这个实力吗?别说,它还真的有。

齐国大家都知道是春秋战国时代都非常活跃而且强大的诸侯国,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劲的老牌强国,田氏代齐以后,涌现了邹忌、田忌和孙膑这些出色的政治军事家,使得齐国再度强大起来。

齐国取得的成绩也很亮眼,差点灭亡燕国,“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所以这才有了齐国和燕国之间的仇恨,也就有了后来乐毅连下齐国七十城,最后只剩下两座孤城,险些亡国的典故。

齐国的势力巅峰是在消灭宋国以后,“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这时候的齐国非常膨胀,多线作战,打算吞并二周自立天子。

这时候齐国的强大让社会的局势走向也发生了变化,“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然而,齐国的强势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在燕国的号召下,引来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的打击,以乐毅为统帅,由于齐国犯了战略性错误输掉战争,被打的差点亡国。

从此就一蹶不振。

其实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当时战国时代那个社会人心思变的那种既浮躁又微妙的现状,譬如连势力较弱的宋国也表现出那种意图自立天子的打算,“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

可见,秦昭襄王所处的时代已经来到了社会局势即将发生巨变的前夕,谁都知道周王室已经无力回天,所以这些诸侯们都在蠢蠢欲动,试图坐拥江山。但正因为谁都想当天子,结果谁都不服气谁,当谁表现出这种举动时,立马就会被群起而攻之。

但这时候的诸侯们还面临着来自秦国的威胁,使得当时社会的局势走向出现了“事秦”还是“图周”两条分歧,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看,这种分歧实际上已经预示了秦国占据的主动权以及各个诸侯之间貌合神离的被动。

当秦昭襄王吞并二周,俘虏周赧王时,诸侯们也都心照不宣的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更像是一种庆幸,因为拔掉了周王室这根心头刺,大家心里都敞亮了。但是面对崛起的秦国,各诸侯们似乎已经完全没有抵抗之力。

4

诸侯在战国的地位是靠打出来的!昙花一现的“东西帝”确是纵横联盟的产物。短短几个月后,齐国先去了名号,秦国接着也不敢独自称帝!

秦为西帝,燕为北帝,赵为中帝,立三帝以令於天下。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下孰敢不听?--《史记》

一年后苏代写了这样的信给燕昭王。燕为北帝!显然燕国没有那样的实力!

秦国称帝前的实力

秦国,自秦献公带回魏国的先进管理方式,秦国开始强大。到了秦孝公,启用了商鞅,秦国开始东进,首当其冲的是魏国和韩国。

秦惠文侯,杀死商鞅,但继承了秦国的法治基础,张仪入秦,秦国破纵连横,后方疆域扩展到巴蜀,后勤保稳固!

武侯层问鼎中原,但天佑秦国,武侯举鼎自戕而死。

穰侯和宣太后把持秦昭襄王的朝政,偏偏秦国的“外戚专权”,确是让秦国日益强大。穰侯启用秦国史上最厉害的武将---白起。

白起在伊阙之战中斩韩魏联军二十四万!这一战正处于赵武灵王去世后的第三年!(后来的赵国的“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赵国自认为秦国强大,就是这些原因,因为秦国和赵国这个时候还没正面打过大的战争。)

赵国当时的实力

赵国在魏国改革后,处于下风,“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后魏国开始弱,赵武灵王上位,主要精力放在中山国、燕、代、胡等北方的土地争夺上。强大的赵国,能让赵武灵王化装成使者进入咸阳,亲自侦查秦国的地理山川,想从代地绕过函谷关进攻秦国!

好景不长,胡服骑射十年左右的光景,灭了中山国后,赵武灵王没能处理好儿子之间的争斗,饿死在沙丘宫!离秦、齐称帝的时间不足十年!

赵国虽然换了新王,但赵国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单挑唯一打败秦军的赵国大将赵奢,大破秦军于阏与,就在秦、齐称帝十八年后。)

齐国称帝前的实力

马陵之战打败当时的强国魏国之后,齐国的“稷下学宫”吸引了大批人才。齐国的国力一直不弱。到齐国的孟尝君放弃秦国相位,齐国还联合了几国攻打到秦国的函谷关!“垂沙战”大败楚国。只是齐湣王老了还非常膨胀,不知就收哪位说客的劝说,竟然和秦国称帝。吞并宋国后还有代替周天子的想法!!

后来被各国联军直接攻下都成,齐湣王逃走到小国还不忘摆架子!齐国的地理位置和真正的实力还是“虚胖”的!

其他各国就像苍蝇,这边拍就往那边靠,那边拍再跑回来。楚国在楚怀王死后,新的王也不敢跟秦国作对,干脆娶了秦国的女人和秦国修好!

为什么要称帝?

既然还有强大的赵国存在,齐国和秦国为什么要称帝?

或许我们的离当时的年代太过久远,我们来看看当时人们的看法。

三十六年,王为东帝,秦昭王为西帝。苏代自燕来,入齐,见於章华东门。齐王曰:“嘻,善,子来!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来微,愿王受之而勿备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後也。且让争帝名,无伤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天下立两帝,王以天下为尊齐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释帝,天下爱齐乎?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曰:“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对曰:“夫约钧,然与秦为帝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桀宋之利,故愿王明释帝以收天下,倍约宾秦,无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卫之阳地危;有济西,赵之阿东国危;有淮北,楚之东国危;有陶、平陆,梁门不开。释帝而贷之以伐桀宋之事,国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听,此汤武之举也。敬秦以为名,而後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为尊者也。愿王孰虑之。”於是齐去帝复为王,秦亦去帝位。-- 《史记》

上门说的很多很长,但中心思想是,称帝绝对不是好主意,这坑爹的注意不能要,赶紧抛弃帝位,把祸水留给秦国!进攻肥沃的宋国才是真正的实惠!齐王不傻,赶紧放弃了东帝称号!秦国一看齐国不干了,自己绝对不做出头鸟,随后也放弃了“帝”号!

我们来找关键词!

“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桀宋之利?”从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伐赵!立约伐赵!

当然后来齐王听了苏代的话灭了宋国,差点导致齐国灭亡。这是后话!

但这个称帝的注意是谁出的就不知道了!反正不是什么好主意,不是毁秦,就是毁齐,结果毁了齐国!

结语

这时的秦国的确强大,但不足以单独称帝,于是拉了齐国下水。这时的整体形势应该是“三强”,秦、赵、齐!

5

这件事在《史记》、《韩非子》中都有记载,秦昭襄王想自己称帝(不是后世的皇帝),但是又害怕强大的齐国不同意,于是与齐国约定相互称帝。齐闵王(齐湣王)为东帝,秦昭襄王则为西帝。

那么,齐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战国中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接连挫败了魏国、楚国等大国,秦惠王时又吞并巴国、蜀国,成为西部最强大的诸侯国。无独有偶的是,在秦国称霸的时候,东方也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虎视眈眈,这就是东方的齐国。

齐国原是姜子牙的封国,后来被田和篡夺,因此分为姜齐(前1044-前386)、田齐(前386-前221)

齐国原本是姜子牙的后代建立的国家,在春秋时期就最早称霸,齐桓公姜小白因为“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名列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位置被大臣田和及其后代所篡夺,史称田氏代齐

在齐威王田因齐时期,偏安东方的齐国接连在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道之战(围魏救韩)消灭魏国主力,从而终结了魏国自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以来三代称霸的历史。从此,齐国取代魏国成为新的中原霸主,成为中原强国之首。

齐国最显赫的时代当属齐威王时期,齐国在马陵道之战中歼灭魏国名将庞涓所率领的10万魏军主力,使得秦国、楚国才有机会趁火打劫魏国。秦国趁魏国的主力在东线新败,才夺回了祖传的河西之地。当时,才刚刚完成商鞅变法的秦国显然还不是强大的魏国对手。

齐国曾是战国中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五国伐齐之后彻底变成了没有存在感的弱小国家

齐国占据了富饶的东方,有渔、盐之利,军力稍弱于秦国,但经济实力比秦国强大,综合国力强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

对于齐国的态度,秦国也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对临近的国家魏国、韩国发动进攻,另一方面则对远离秦国本土的齐国示好。

(在函谷关之战击破秦国的齐国大将匡章)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想自立为帝,但是又把齐国反对,索性把齐国一起拉下水。可是,齐闵王田地后来拒绝了这条建议,而秦、齐两国都不想成为诸侯讨伐的众矢之的,这场“乌龙”般的称帝事件也就无疾而终了。

《韩非子》记载:“穰侯相秦而齐强,穰侯欲立秦为帝而齐不行,因请立齐为东帝,而乃能成也。”

可是,齐闵王田地实在称不上是一个杰出的君主,别说和他的祖父齐威王田因齐相比,就连他的父亲齐宣王田辟疆都远比他能洞悉局势。齐闵王处在大争之世,没有统一的野心,只有称霸的想法。齐国的霸业从齐威王到齐宣王,也仅仅持续了三代就戛然而止了。

齐闵王时期,齐国的国力依然相当强大,但他四处攻伐得罪了周边的所有盟友。在灭宋战争之前,齐国仍然能击败完成了“胡服骑射”改革的北方军事强国赵国,并在公元前288年拒绝了“秦、齐互相称帝”的建议,可见这一时期的齐国在诸侯中仍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齐国极盛时期)

昏庸的齐闵王连年对外战争,导致齐国国力消耗巨大,最终在灭宋之战时耗尽了国力,招来诸侯的夹击。

还不等齐国稍微有所喘息,燕国就联合秦国、赵国、魏国、韩国发动了五国伐齐。处于强弩之末的齐国再也无法抵抗,于济西之战后分崩离析,齐闵王逃走后被杀,齐国首都临淄失陷。此后,齐国衰败,再也不是秦国担忧的强敌了。

(齐国衰落时期)

齐闵王死后,齐国虽然在田单等人的辅佐下再次振作起来,但已经完全成为了衰败的弱国。齐国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所扩张的土地全部丢失,甚至连富裕的淮北之地(宋国的故土)也被楚国人趁火打劫夺走。

由于五国伐齐给齐国的巨大影响,导致齐国在整个战国后期没有任何作为。在秦军、赵军血战长平的时候,齐国人过上了关门自守的生活。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齐国也是唯一一个国君(齐王田建)不战而降的国家。谁能想到呢,齐国也是曾经强大到能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国家。

6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齐国、秦国号称东西二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件大事发生于公元前288年,秦国的国君是秦昭襄王,齐国的国君是齐闵王,两位都是当时的枭雄,左右当时的天下大势。秦国在10月份称帝,然后约请齐国,齐闵王称帝两天结束,秦国自知无趣,12月份自去帝号,齐秦称帝事件结束。

这一事件,看起来像是一场闹剧,其实秦国包藏祸心。一来抬高秦国的地位,二来离间齐国与诸国的关系。因为,齐国是当时比秦国强大,齐闵王拥有极高的威信和号召力,可谓是天下霸主。秦国刚刚开始起航,正对六国准备远交近攻,各个瓦解。

这一阴谋,主要为了捧杀齐国,正好也对了骄傲无比的齐闵王的胃口,让齐国与盟友关系不断恶化,使其走向了六国的对立面。同时,这也是连横与合纵两派的争斗。由于苏秦是燕国间谍,导致了合纵派在这场争斗中失败,为后来合纵联盟的四分五裂埋下了祸根,导致齐国再也不参与合纵联盟大事。

公元前284年五国攻齐,齐国霸权终结,一直到公元前279年才复了国,从此很少与六国来往,齐国从此没落。

齐国为什么能让秦国如此忌惮?

也可以说是为什么齐国敢称东帝?


齐国自西周以来就是东方强国,开国是著名的军事家鼻祖姜太公,周天子赐予其管辖东方,征伐诸国的特权,在东方百国中是鹤立鸡群的存在,而且与周天子的关系密切,在朝中能说的上话,国君的爵位是公爵,地位显赫。从春秋时期的齐恒公开始,齐国就踏上了霸主地位,尊王攘夷,惩恶扬善。励精图治,九合诸侯。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一人。

反观秦国,历史较短,一直到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封于秦,只是秦的雏形。一直到公元前770年,秦国才正式成立。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秦国长期困于西戎等游牧民族的困扰,一直得不到稳定发展。而且国土贫瘠,人才凋落。再加上出身又不好,文化风俗与诸国不同,长期被六国看不起,难以挤入强国的圈子。战国初期,魏国率先称霸,打得秦国节节败退。一直到商鞅变法的到来,秦国才得以翻身

首先,战国中期,齐国凭借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三代经营,国力得到了综合提升。其本身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所以粮食方面根本不是问题。靠近海洋,煮盐炼铁,生产资料丰富。重视商业,经济发达,百姓富足。成立了稷下学宫,是当时的全国文化中心,人才济济,百家争鸣,就连孟子也在这里长期待过。齐国方圆千里,有七十余有规模的城池。同时营造五都,也就是五大一线城市,赋予其政治、文化、军事等强大权力和地位。这也是五国攻秦后,齐国仅凭两座城池就能复国,可见底蕴之深厚。


我们再来看看战国初期和中期的秦国。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灭蜀,得到了天府平原,此时秦国尚不是东方六国的对手,而且遭到全面排挤。一直到公元前293年后,司马错、白起等名将开始征伐,韩、魏、楚等国国力不断被消耗,秦国的地盘不断扩大,才有底气站在六国的对立面。这时的秦国,还没有那么强大,比起齐国尚有一定的差距。它不仅怕齐国的国力,更怕六国的抱团。

齐国从齐威王时代,开始走对外扩张路线。马陵、桂陵两场大战,重创魏国,军事力量首超魏国。公元前334年,齐威王、魏惠王在徐州会盟,相互称王,可见两国强大的自信。到了齐宣王时代,几乎将燕国灭亡。到了齐闵王时代,这个不安分的主,灭掉了墙头草—宋国,又把另一强国楚国变成小弟,三晋又是齐国的盟友,燕国对齐国唯命是从,不敢动静。

所以,在我看来,一是齐国自身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二来秦国本身并没有比肩齐国的实力,三来秦国害怕东方六国的抱团取暖,国际形势对于自己不利。因为在秦齐称帝之前,东方六国已经有两次联盟向秦国进军,要不是齐宣王未参与,秦国的局势将岌岌可危。而且,齐国与楚国以前是军事盟友,要不是张仪骗了楚怀王那个大猪蹄子,秦国很难实施它的扩张计划。两国称帝,不带楚国这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同时自尊心又很强大的国家,必然是遭到嫉恨的,后来楚国大将淖齿以援助之名杀了齐闵王。

这一招,先稳定住齐国,毕竟国土不接壤,不易产生利益纠纷。自己再一步步蚕食邻国韩、魏、 楚的土地,对于天下徐徐图进。这就是著名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大战略。

所以说,秦齐称帝,表面上是一场商业互吹,实际上是一场针对六国的阴谋。

战国初期,是魏国和齐国称霸。

战国中期,是秦国与齐国称霸。

战国后期,是秦国与赵国称霸。

战国末期,是秦国一家独大。

7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赢稷自称西帝。然而当时天下诸国都是称王,自己贸然称帝恐怕会引起联军再次合纵攻秦,故而为了化解这种危机,赢稷派出使臣向东海之滨的齐国表达其意愿,即两王相互称帝,齐国在东边称帝号称东帝,而秦昭襄王赢稷则在西边称帝,号称西帝。

齐湣王与秦昭襄王双双称帝则意味着战国中期的双雄并立。然而称帝的反响实在是太大,剩余五国的国君因为两国称帝的举动,开始动荡不安。齐湣王在大臣的提点之下意识到了秦国的别有用心,不久之后立马撇去东帝的名号,并祸水西引,引起了诸国的合纵攻秦,迫使秦昭襄王摘去了西帝名号之后才肯罢休。

那么齐国和秦国究竟有多强?何以变法大成后的秦国都得掂量掂量齐国呢?

世居西陲的新兴强国:秦国

秦国先祖本是一个替周王室养马的马夫,其他诸国都已经开国之时,他们的先人还在牧马,直至平王东迁,秦人才有了自己的土地,不过当时犬戎肆虐,故秦人的土地只能靠着自己去夺取。

春秋时期,秦穆公继位,秦国的强大也由此开始。然当时的秦国东边有一个强大的晋国阻挡他向东发展,屡次东出失败之后,秦穆公在其晚年便改变战略,从西边胡人的手里夺取了大量土地,也由此奠定秦国的版图。

然而秦穆公临死前因秦国陋习“殉葬制度”导致一大批贤臣由此随着秦穆公陪葬,由此秦国自穆公之后在春秋战国再无崛起机会,更可怕的是由于秦国的“殉葬”出现了“天下卑秦”的局面。

至战国初期,秦国已经衰落了近百余年,外加上战国首霸魏国的连番打击,秦国在战国初期的争霸之中毫无作为,而秦国国内四代乱秦,各公子为了王位自相残杀,导致国内政治动荡。

直到献公即位,他见证了魏国变法的成果之后便着手变法欲图解决秦国内部的公卿贵族,虽然变法失败,却为之后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之后秦孝公即位,继位之初便广发“求贤令”引的诸国学子入秦,其中有一个法家学子卫鞅吸引了孝公的目光,最终孝公任用卫鞅,秦国“商鞅变法”让六国为之震撼,而秦国的强大就是在于商鞅最大限度的调动了秦国民众的积极性:

  1. 秦军超强的战斗力:商鞅“军功爵制”规定了每斩杀一个敌军士兵,则可以升一级,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越往后则会越来越难,所以秦国士兵真正从底层成长起来的仅仅白起一人。与魏国魏武卒也有不同,秦国军功爵制是不世袭的,故而每一代秦国军民不得不为了爵位而奋勇拼杀。
  2. 秦国民众的凝聚力:秦国之强大不仅仅在于秦军超强的战斗力,商鞅变法之下秦国的凝聚力是很厉害的。商鞅变法之后,固然秦国强大起来了,然而事实上秦国当时并非无敌,秦楚蓝田大战,合纵攻秦之战数次都让秦国徘徊在亡国边缘,然而秦国则靠着其变法大成后的凝聚力存活了下来。在秦国不单单是杀敌可以立功,种田一样可以得赏,所以才有“国人只晓耕战,匹夫可封赏,奴隶可封侯”。

商鞅变法造就了一个新兴强国,秦国由此傲然于战国群雄之中,而列国则已“虎狼之国”称呼秦国,以“虎郎之军”称呼秦军。

之后秦惠文王继位,他只杀了商鞅却没有废除秦法,因为变法早已深入人心,所以秦国的变法是最成功的。

东海之滨的老牌强国:齐国

秦国有了“商鞅变法”,让秦国傲然群雄,而在战国初年的变法大环境之中,齐国也是不落下风,为了强国,齐威王任用“邹忌变法”由此齐国开始变强,然而邹忌变法的局限性让其无法与秦国一样彻底,然而故而齐国只能强大三世,在此之后则迅速衰落,秦国之强大强在秦军的战斗力以及国人的凝聚力,那么齐国何以如此强大呢?

  • 学术的开放

提起齐国就不得不说起“稷下学宫”,这个是由齐威王的父亲田午所开创的当时第一流的学府,“稷下学宫”的创立吸引了诸多士子的目光,因而学术有成的各地士子则纷纷涌入了齐国临淄。

在稷下学宫的舞台上,兵家、墨家、道家等等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治国方略,也由此开创出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战国奇观,这一历史现象见证了那时候的学术思想的发达。

在稷下学宫之中还不乏有诸多名家大师的身影,诸如儒家孟子、法家申不害、慎到等等都在此绽放他们的光辉,所以战国时期的齐国一直处于学术发展的最前沿,而稷下学宫也为他们提供诸多人才,然而拥有如此大量的人才却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不得不说其是齐国的重大失误。

  • 经济的发达

战国策.齐策》:“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根据这一段话我知道了当时齐国的富庶。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土地方面可能及不上中原列国,然而齐国有齐国的优势,因地处东海之滨,故其渔业和盐铁业异常的发达。

在古代盐是由官方所把持的,贩卖私盐在古代是很重的罪名,故朝廷的税收很大一部分则是来自盐业,商鞅变法之中其也是牢牢的把盐业给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允许私人势力染指。

而第一个实施盐业专营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他提出盐利“百倍归于上”,“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靠着这得天独厚的盐业优势,齐国的经济一直是列国之中数一数二的,而军事上的支撑还是要靠经济作为基础。

  • 齐威王强齐三代

齐威王刚继位之时,天天沉迷于酒色之中,与其后来的励精图治形成了鲜明对比,幸得邹忌提醒,齐威王幡然醒悟,之后开始励精图治。

在战国初期的各国争相变法大潮流之中,齐国也是不甘落后,因为不变法就意味着挨打,就意味着落后,故而齐威王任用邹忌进行变法,造就了齐国的强盛;军事上他任用田忌、孙膑在马陵之战中打败魏国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在政治上他澄清吏治,对敢于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人,他一律予以严惩,比如那著名的“齐威王烹阿大夫”;他把人才比作宝物,在和魏惠王著名的比宝事情上让魏惠王最终颜面无存。

齐威王的励精图治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祖孙留下了一批干才,如齐将匡章。

然而齐威王死后,其子孙则较之相对平庸,不能很好的维持齐威王生前的霸业,其子齐宣王子之之乱惹怒了燕国,为燕国灭齐埋下了种子;其孙齐湣王又滥用武力,在位期间东征西讨导致诸国怨愤,最终导致五国攻齐。

后言

正如商鞅所言,齐国之强非根本之强,其强在明君吏治,一旦后继者不能发挥齐国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最终又会给齐国带来祸患。

而压垮齐国最后一颗稻草的则就是齐湣王灭宋,齐湣王野心太大,妄图一口吞掉战国最富庶的宋国,然而与宋国接壤的国家甚多,他们不愿意看着齐国在消化了宋国之后继续壮大。

而燕国则趁此良机发起了复仇之战,五国攻齐之后对秦国威胁最大的东海之滨的老牌强国齐国最终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崛起。

8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觉得“王”这个称号已经与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了,怂恿齐湣王和自已一起称帝。齐湣王称帝了两天,觉得不踏实,就又恢复了以前的王号;秦昭襄王看齐湣王不用帝号,自己也很快收回了。

战国中期,魏国已经衰落几十年了,被秦国逼得俯首称臣;楚国在丹阳之战、垂沙之战中被打废了,一蹶不振;经过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赵武灵王去世后,改革陷入停滞,臣强君弱,只能做到自保;韩国、燕国实力差了一大截。放眼天下,能与秦国较量的,也就剩齐国了。秦国当时还没有凌驾齐国的实力,秦王就拉着齐王一起称帝。

01:齐国实力很强大

第一,齐国是老牌诸侯国,经过多代积累,实力一直比较强大。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地,当时封国的目的就是要他们镇守东夷,因此从西周开始,齐国就是大国。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齐国的国力达到巅峰,诸侯皆服;春秋末期,田氏家族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取代了吕氏家族,齐国重新焕发了生机;战国初期,和魏国多次碰撞,实力不降反升。

第二,齐威王改革后,齐国国力迅速壮大。

齐国的快速崛起,是齐威王田因齐上位后开始的。

  • 齐威王任用邹忌开始变法,虽然没有商鞅变法效果那么显著,但比起其他几个国家要好得多了;

  • 齐威王重用贤才,通过和梁惠王的对话就能看出一二;

  • 齐威王重视吏治,对溜须拍马、阿谀逢迎之辈,绝不手软(大国烹煮,很残忍),齐国吏治清明,官员奋发有为;

  • 齐威王重用田忌,齐国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打败了魏国。

第三,齐国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拥有非常丰富的盐业资源。

齐国大部分都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粮食产量非常高,人口众多;齐国靠近大海,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盐,通过控制食盐供应,齐国的外交关系搞得很不错,当然也赚取了很多财富。

02:拥立齐国称帝,暗藏祸心

齐国强大,让秦国十分不安,怂恿齐湣王称帝的背后,也包藏着祸心。

第一,让齐国树敌。

战国时期,称王就是僭越行为,用超过周天子“王”号的“帝”号,更是严重的僭越,容易引起诸侯群起攻之。当初魏惠王称王,诸侯十分不满,淮泗周围的十几个小国,不再朝奉魏国,转而向齐;现在齐湣王称帝,不满之声肯定不小,之前团结在齐国周边的小国,很有可能就会脱离齐国。

第二,让齐王骄横。

人性的弱点,得到的东西再失去了,总想再把它夺回来。齐湣王是个官三代,从小就在富贵乡里长大,一路顺风水水,为人张狂跋扈,一旦他认为自己配得上“帝”这个称号,就会胡作非为,惹是生非。

第三,齐王变得无法无天。

齐湣王还算有自知之明,“帝”这个帽子戴了两天,就自己摘了,可是宋国那个恶魔又把他的骄横劲儿引爆了。

宋康王是个比齐湣王更骄横的主,他把他哥哥赶走了,自己做王。之后东伐齐,西攻魏,还占了楚国几个城池,诸侯一片愕然;齐湣王忍无可忍,率兵灭了宋国,杀了宋康王。

灭宋后的齐湣王,走上了宋康王的老路,骄横更甚前者:觉得自己太牛了,打算把周天子拉下来,自己做天子。

诸侯怒不可遏,在燕国联络下,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伐秦,短短几个月,齐国丢掉了70多座城池,只剩下了即墨、莒两个城池苦苦支撑。之后虽然齐国收回了领土,可再也不复当年的盛况,不再干涉中原事宜。

齐国能够称帝,主要还是实力使然;在欲望的刺激下,齐湣王变得不可一世,最后家国受难,都是骄横惹的祸。

9

司马迁《史记》:“当是时,齐闵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

桓宽《盐铁论》:“及湣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

10

这是秦国的阴谋,是齐秦争霸过程中的一个片段,秦国在给齐国挖坑设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国初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强弱兼并,经过一百多年的较量,到了战国中后期,七雄当中最强大的莫过于秦齐两国,秦在西边,打败了韩赵魏楚,蚕食了四国很多领土,自然有点飘了,齐在东边,联合韩赵魏楚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宋国,瓜分了宋国土地,更是飘飘然了,这两国都想称霸,齐闵王与秦昭王一个称东帝,一个称西帝,毕竟两巨头只有一方称帝,当然会不好意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战国初期各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天下共主周天子尚在,虽然只是个摆设,大家名义上还得对周天子有所顾忌,毕竟天下舆论会影响人心向背,所以经常有诸侯国搬出周天子这块招牌来攻击打压其他诸侯国,以争取天下人的支持,从而占据政治的主动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称帝,也就是称天子了,竟敢与周天子平起平坐,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帝是高于诸侯王的,各国肯定心里不爽,谁称帝,谁就会与诸侯树敌,就会招来各国的联合讨伐,毕竟这两个强国谁也没有能力独自招架其他六国的群殴,在这时候,有大臣就劝秦昭王不称帝,让齐闵王一个人称帝,这样秦国就可以联合各国对付齐国,所以秦昭王才向齐王表态,愿立齐齐闵王为帝,其实是让齐闵王得虚名而受实祸。后来齐闵王也觉察到了秦国的阴谋,也就取消了帝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