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谦的努力下,瓦剌放回了明英宗,但明英宗复辟后却杀了于谦,为何?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实际上我们可以把问题再细分下,分为三个小问题:
第一,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一年后,瓦剌为什么放了他,于谦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二,明英宗为什么能复辟?
第三,明英宗复辟杀于谦的原因是什么?
只要搞懂了这三个问题,笔者相信对于谦被冤杀你会有深刻认识。
明英宗回朝始末
1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449年),亲征瓦剌的明英宗在回师途中,兵败土木堡,二十万大军溃败,扈从的公侯伯爵、文武大臣战死大半,就连皇帝本人也成了瓦剌的俘虏,大明国耻直追前宋。
八月十六日,居守京师的郕王朱祁钰与文武百官,得到六师失陷土木的消息后,无不惊怖万分。言南迁避祸的人大有人在,还是于谦等人力主死守,才没让大明王朝重蹈北宋南渡的覆辙。
为了收拾北京城的人心丧乱,恢复朝廷的运行秩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孙太后听从百官意见,于十八日敕命郕王朱祁钰暂摄国政,总算令混乱的京师有了主心骨。
但此时瓦剌太师也先手上有大明皇帝,可谓奇货可居,在带着缴获的庞大辎重返回草原的也先,一路上挟持明英宗差点骗开宣府、大同重镇,国防形势对战败的明军非常不利,只要贵为天子的明英宗一天在瓦剌手上,那大明就难免不受制于人。
为此朝臣议论汹汹,还抱有赎回皇帝幻想的孙太后,在当月二十日,又下诏册立明英宗庶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以安人心,并去掉了郕王头上的“暂”字,令其监国摄政,如此既保住了明英宗一系的帝位传承,又保证了国家大事的正常运转,随时可以等待皇帝回朝。
但孙太后的这套监国制度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皇帝若是赎不回来,反倒成了也先攻打京城的旗帜,有那样一副天大的牌面在,皇帝命你开城你开不开?到那时你听太子和郕王的,还是皇帝的,势必引起人心与行政系统的大混乱。
但让太子继位为帝呢?那就更麻烦了,太子不过三岁孩子,根本处理不了军国大事,到头来还得监国的郕王做主,那又回到了上边棘手的问题中,明英宗的命令你郕王听不听?郕王只是总摄百官,有啥名义抗衡明英宗的旨意?
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军民也容易信服,不至于面对乱命不知所从。
所以郕王为帝是远远优于年仅三岁的朱见深的,正是出于现实国情的考量,百官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无不上书太后早下决断,这才有郕王被立为新君之事。
2
郕王朱祁钰于九月初六继位,是为明代宗,景泰帝。
之后瓦剌大军在也先的带领下,分三路攻明,其中也先的西路主力军挟持明英宗攻破紫荆关,迂回北京侧方,直达西直门外。
为了瓦解明军的抵抗信心,瓦剌以明英宗的名义传令守城的于谦等人出城见驾,明显的诱杀企图,自然被于谦识破,他一面晓谕全军只可专心军旅之事,不能受外界干扰,一面另派使臣出城见驾,和也先商讨送还英宗的事宜。
也先当然没有送还英宗的意思,见不能诓骗于谦,开始派军攻城,此役从十月十三日开始一直到十五日晚结束,也先大败,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胜利,并且听到其他两路军攻打边关失败的消息,惊慌之下,忙带着英宗皇帝撤退,逃回了草原。
大明经历过惊心动魄的大变故,总算转危为安,接下来摆在景泰君臣面前的,便是如何巩固边关,迎回英宗的问题。
也先挟持明英宗逃回草原,这个被尊为太上皇的明英宗,在也先手里早就从“奇货可居”变成了“烫手山芋”。
为了防止瓦剌再次挟明英宗入寇,景泰帝与于谦多次令边将谨防虏情有诈,明朝已经有了新皇帝,边关将领有旨意可遵循,根本不会理会也先拿明英宗来讹诈。
想想看,已经有过一次北京保卫战,差点亡了大明,后果很严重,除了表面的尊重外,谁还会把太上皇当回事?景泰帝自战后,威望如日中天,全国上下都已经上表称颂,可谓士庶归心,帝位已经稳固了。
瓦剌以也先部最强,其余脱脱不花汗及阿喇知院两部已经率先和明朝恢复和平,再次建立朝贡贸易关系,只有也先因明英宗的关系迟迟被明廷拒之门外,正是明廷对瓦剌的严防死守,军事外交两厢强硬,让也先讨不到好处,这才生出了送回明英宗,重新与大明恢复朝贡贸易的想法。
3
也先多次放低姿态表达送回明英宗的请求后,明廷上下都开始相信也先的诚意,但却让景泰帝左右为难。
太上皇回来后,怎么安排,他是不是要退位?
因此在遣使迎回英宗一事上,景泰帝一直拖延不办。
最后还是吏部尚书王直和兵部尚书于谦代表百官表态,“天位已定,宁复有他”,这才使景泰帝勉强允许使者出使瓦剌。
景泰元年七月初一,景泰帝以礼部侍郎李实为正使,但却不提让李实迎回英宗之事,这次出使摆明了只是景泰帝的一次试探。
在李实出使后不久,也先又派了一支使团借脱脱不花汗的名义入贡请和,在使臣的再三力请,及百官的劝谏下,景泰又派了右都御史杨善为正使随瓦剌使者回草原商量和议。
而李实这一支使团在达到瓦剌后,受到了也先盛情款待,但由于李实没有得到授权要求迎回英宗,且也先也存了再讹诈明廷一大笔钱财的想法,迎驾之事自然没达成一致,李实返回时,也先迫切的希望明廷早日迎回英宗,并不惜放言威胁,若果八月初五前还不接太上皇,那边关百姓等着吃苦吧。
可实际也先也就是逼急了瞎咋呼,使团一来一回二十多天,等明廷要迎回明英宗,那也早过了也先定的日子,到那时难道会真开战吗?
反倒是李实回京后,也先主动将边境上的军队撤回了,释放最大善于来促成和议,期待明廷迎回明英宗。
李实带回的消息和也先和谈送还明英宗的诚意,令明廷上下都极力主张派使臣迎复英宗回朝,景泰帝拖延不得,只得遵从,可使臣还没选定,就得到第二支使团杨善等人传回的消息,太上皇迎回来了。
4
杨善一行随瓦剌使团于景泰元年七月二十九日,到达了也先营帐。
也先在拿到景泰帝赐下的敕书时,却看不到丝毫有迎回明英宗的话语,也先当然要询问怎么回事。
杨善这次出使也没有得到授命要迎回太上皇,可杨善却忽悠道:这是皇帝为了成全太师(也先的官职)的威望,若是太师主动送还,则表明太师是诚心所为而不是迫于朝廷的命令。
也先一代枭雄,不可能相信这套鬼话,只是这时也不好反驳,总不能真为此错过送还英宗的机会,和明廷再打一仗吧,于是顺坡就驴认可这个说辞。
但也先不甘心,又提出让明廷奉上财货,杨善又道:太师不要金银就送回太上皇,必然能博个美名,到时让史官好好写写,必然名垂青史。
见明使油盐不进,也先也放弃了最后占些便宜的想法,打着哈哈对杨善道,那回京后一定要在史书上好好写写。
最后本不是来迎英宗的杨善,就这么在也先迫不及待送回明英宗的情况下,居然轻易就迎回英宗皇帝。
所以看英宗回朝始末,虽说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明廷在对待也先的态度上,这中间于谦也是有大功的。
首先于谦力主抵抗,挫败了也先妄图挟英宗攻城的图谋,并且于谦整顿边防,充实边军实力,在军事上采取极其强硬的措施,令也先即便挟持英宗,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让一张好牌沦为鸡肋,也先无法讹诈大明土地、金钱,为了部族的经济,到最后只能和大明和谈,送还英宗也成了必然的事。
夺门复辟与于谦之死
1
回朝的英宗被景泰帝安置在南宫,严加防范,只是景泰帝福薄,唯一的儿子还死了,到了景泰七年末,景泰帝染病,无人继统,这就给了阴谋家暗中串联的机会。
内宫的太监曹吉祥在景泰七年十二月时,开始串联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图谋幽居南宫的太上皇复位。
为什么要选太上皇复位,其实还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当时景帝无子,病逝后最有资格继位的就属因土木之变退位的太上皇,以及太上皇的长子朱见深。
而朱见深在百官那里是最被认可的,毕竟明英宗有愧社稷,可朱见深之前是太子,大臣当然倾向于后者。
不过若是朱见深继位,那属于群臣拥立,就没曹吉祥等人什么功劳了,政治投机当然要选最大化的那方,明英宗肯定感激帮助他复辟的人,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曹吉祥等人能得到天大的权势。
于是在景泰八年正月初,景泰帝病重不能上朝后,他的亲信武臣石亨也生出异心,和曹吉祥走到了一块。
为了能使太上皇复辟成功,曹吉祥和石亨又找了文臣徐有贞出谋划策,最后定下了赶在文武百官约定于正月十七日早朝讨论立储事宜前,发动政变。
2
正月十七日凌晨时分,石亨和张軏率领几百人子弟兵混在守御官军当中,通过了长安门进入内城,然后直奔南宫崇质殿,破坏宫墙迎出了明英宗。
随后明英宗被石亨等人抬着入东华门,与守门的官军发生小规模冲突后,终于进入了紫禁城。当时朝会还在准备当中,明英宗入奉天殿,升御坐,鸣钟鼓开启宫门,令百官入朝。
当百官看到明英宗后,无不惊讶,英宗皇帝复辟虽说是通过非正常途径达成的,可此时是非常时期,景泰皇帝病重,估计没多久就会驾崩,到时总要有人当皇帝,而太上皇继位还有有合法性的,这一点无可置疑,在人心惶惶之下,即便有人疑惑,可看到在御座上的明英宗,考虑到英宗毕竟是君,在短暂错愕后百官也就都接受了事实,纷纷跪拜叩头,认可了此次复辟行为。
但当天中午,明英宗在宣告重新即位时,又下达了逮捕大臣于谦和王文,以及景泰帝在司礼监的亲信宦官的诏命。
其实这里边有个问题,那就是在英宗复辟时曾安抚百官,令百官仍旧用心办事,共享太平,笔者认为这可不是托辞。
大家想想看,明英宗经历过土木之变,差点毁了大明,这时候复位当然是底气不足的,按照逻辑只能是笼络重臣,以寻求他们的支持,这样皇位才稳嘛。
可半天不到,明英宗忽然翻脸,太过突兀了,只能是因为复辟成功后,政变集团着急要摘果实的原因。
何解?
3
政变集团多数都是武臣,在文官政治之下没有太多话语权,唯一的徐有贞官职当时不过是副都御使三品官,即便迅速入阁,可在一干老臣当中也是势孤,若是任凭政治轨迹还延续之前的惯性运转,哪会有他们的干政的事。
还是那句话英宗复辟虽不合规,但绝对合法,清除满朝老臣实际不符合英宗利益的,却符合政变集团利益。
为了快速在朝堂站稳脚跟,徐有贞。石亨、曹吉祥采用杀人立威的手段,自然是首选。那么,既然要杀人了,杀谁也是有讲究的。
被杀的人必须得位高权重,且杀了之后不会引起百官的强烈反弹。
在六部堂官中于谦为人正派,性格孤直,得罪人的事没少干,从私人恩怨上讲,徐有贞、石亨都非常恨他,而英宗在被俘期间,受于谦“社稷为重,君为轻”的政策影响,未必没有芥蒂。
所以杀了于谦,即便满世界都知道他是冤枉,也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极力去营救于他。
不像其他重臣王直和胡濙,都是五六朝元老,左右逢源、长袖善舞,门生故吏遍天下,选他们开刀,政治成本太高,很容易让他们运作百官抱团敌对,这就得不偿失了。
在于谦被捕的几天内,明英宗一直在犹豫,毕竟于谦有大功于社稷,怎能随意处死?
可徐有贞等偷换概念,给于谦按上图谋迎立外地藩王为帝的罪名,以此劝谏明英宗,说不杀于谦夺门复辟师出无名。
按照徐有贞给英宗的解释,英宗继位是为了阻止于谦谋立外藩的阴谋,才发动夺门之变的,这是偷偷隐去了英宗继位应有的合法性,让英宗陷入徐有贞等人营造的逻辑陷阱里,以为只有夺门这种途径他才能重新登上皇位,杀于谦才能令夺门复辟名正言顺,这才促成了英宗下定决心处斩于谦。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李贤给明英宗分析,告诉他根本不需要夺门冒险,景泰驾崩,百官自然会去迎,纵观全局获利的只是政变集团的小人们,由此明英宗恍然大悟,下诏彻底否定了夺门政变。
于谦死的冤枉,最后于成化初年被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