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顾命大臣,是指皇帝驾崩前,因为太子年龄小,而托以治国的大臣。这些大臣要么是皇帝的宗族,要么就是权臣。
权力,人所欲也。说白了就是你可以让别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说到小处,比如领导有权要求我们加班。说到大处。比如国家有权向个人征收财物作为税款。
所以,太子一旦长大,摄政的顾命大臣就得交权,还政于太子。如果还得不顺当,君臣猜疑,矛盾扩大,就会围绕着权力而产生斗争。或者太子被废,或者顾命大臣被贬被杀,甚至殃及子孙,生旦净丑,粉墨登场。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顾命大臣。周武王在克殷以后两年就逝世了,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
本来周武王想把江山传给周公的,周公非常贤明,绝对适合做君主。但周公断然拒绝,于是周武王就进行了托孤:“我儿即你子,希望你辅佐他治理天下。”
周公辅佐期间,平定了管叔、蔡叔、霍叔发动的三监叛乱,营造成周,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周王朝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周武王可以说是没看错人。
但就是这样,周成王还是对周公产生怀疑,不知是听信周公谋反的谗言,还是想真正掌握权力,要做几次“恶人”来立威。周公为了避祸,逃到楚地。后来,周成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请回了周公,消释了误会。周公算是得到善终,有了一个好结果。
但有的顾命大臣就不一定像周公那么幸运了。
西汉王朝的霍光辅政理国的水平一点则不比周公差。汉武大帝驾崩前,因为自己儿子刘弗陵岁数小,将大汉江山和儿子托给了四位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看来汉武帝是比较聪明的,一托托了四个,有相互掣肘之意。但他没想到的是,上官桀和桑弘羊为了夺取权力,竟然联合燕王和长公主,发动叛乱。他们的举动被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识破,霍光先下手为强,把叛乱消灭在萌芽状态。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族诛。
汉昭帝死后,霍光继续承担了辅政的使命,先是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道,霍光就废了他,改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登基为帝。敢废立皇帝,霍光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人。
霍光虽然敢废立皇帝,但他对汉室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没有觊觎皇权,篡夺帝位。而且在霍光摄政期间,匡扶社稷,安邦定国,使汉朝稳定发展。实际上,历史上有名的“昭宣之治”就是在霍光精心的辅佐两位皇帝努力的结果。
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没有一个不知霍光是个忠臣。但即便如此,霍光一手扶起来的刘询也感到“芒刺在背”,惶惶不可终日,他对霍光不是亲近,而是敬畏,甚至害怕。即使霍光还政于他,他也不敢接受。终于熬到霍光去世,刘询才得以临朝亲政。
但令霍光万万内想到是,自己虽得到善终,他的巨大威望却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霍氏家族想继续维持霍光的荣耀,这是汉宣帝刘询所不能容忍的,就逐一剥夺霍氏权力。霍家被迫造反,失败后全族被灭。霍光可谓生前风光,身后遭殃。
实际上,更多的顾命大臣没有如此的幸运。权力喜欢折腾。如果新皇心胸狭窄,他会对顾命大臣采取极端的手段,纯粹是为了所谓的“立威”。或杀,或贬,比比皆是。
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驾崩前,遗命傅亮、谢晦、檀道济和徐羡之为顾命大臣。刘裕是真没看错人,比汉武帝强的多。这四位也是一心魏国,效法霍光,废杀少帝刘义符,立贤明的刘义隆为新君即为宋文帝。
不过,这四位缺看走了眼。宋文帝比宋少帝贤德是不假,但心胸一点也不大。当四位顾命大臣还政于宋文帝之后,噩梦随之而来。徐羡之逃亡未果自刎而死,傅亮逃亡未果被杀,谢晦举兵反抗失败被杀,檀道济更残,和他的八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像宋武帝的四位顾命大臣不幸的,历史上有许多。李仁罕是后蜀皇帝孟知祥给儿子留下的顾命大臣,因功高震主被杀。史弘肇是后汉刘志远给儿子留下的顾命大臣,因君臣猜疑而被汉隐帝诛杀。
再看比较近的大清王朝。苏萨哈是顺治皇帝给康熙留下的顾命大臣,在与鳌拜的政治斗争中被处死并诛灭九族。而同为顾命大臣的鳌拜因飞扬跋扈而被康熙用计生擒,活活气死在监狱。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命运更惨。与东西两宫争权夺利,还没来得及“顾命”,就被“一锅端”。
相对于被杀的顾命大臣,顾命大臣被贬,算是命运好的多了。比如唐太宗给儿子留下了两位重量级的顾命大臣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结果二人又碰到高手武则天,就只能贬到边远地区受罪了。这俩人都死在流放之地。其中长孙无忌的家族还受到株连。
那么,顾命大臣怎么就成了高危职业呢?功高震主?皇帝心胸狭窄?遭人嫉妒?被人诬陷?还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激流勇退?
都不是!我们还是来看一片段吧: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守君道,臣守臣则,是礼教的核心。这些顾命大臣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有了或杀或贬或子孙受牵连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