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汉开国,论功行赏,刘邦说过两段很有名的话。

第一段便是一再被后人引录的“三杰论”。


说这段话之前,刘邦先问了群臣一个问题,我刘邦因何能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了天下?

当时,朝堂上只有两三个人站出来,说了一些贬损项羽,拍刘邦马屁的套话,刘邦知道朝堂下的功臣勋将急于封赏,于是他绕过如何封赏的话题,说了下面这段话——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杰论”表面上看,是刘邦一时兴起的感慨之言,似在炫耀自己驾驭臣下的能力,但如果放在庙堂政治的语境下看,这段话绝不是刘邦的随口之言,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吐出的定调之言。

先看三杰论的比例,前两杰是文臣,后一杰是武将,文武比例二比一;再看三杰论的次序,搞谋略的第一,干实务的第二,带兵打仗的第三。

这个比例、这个次序,其实是向文武百官传递了一个基调信号:大汉开国后,政治高于军事,文臣重于武将。

这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刘邦虽然历来讨厌儒生,但治国是政治问题,天下要靠文臣治理,这样的理念他是认同并且推崇的;此外,扬文抑武,可以提高战功的封赏标准,这样帝国的蛋糕才好少切出去一些,因为有战功的武将实在太多了,而这样的文臣却是屈指可数的。总之,这是古今通用的一个政治手法,用少数做筛子,将多数过滤掉。

然而,当时的刘邦并没有绝对的帝王权威,所以他这“三杰论”并没有将蠢蠢欲动,一心要封赏的众武将压制下去。

对这个问题,刘邦想拖,但也拖不了多久。

很快,廷议谁的功劳最大被推到了台前。这时候,功劳是一个政治含义很浓的字眼,它是一个多方综合、多向平衡的结果,因此在廷议这个问题时,刘邦对先前的“三杰论”做出了微调。

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故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居文臣武将之首。

战功赫赫的武将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那时候君臣礼仪还没有那么严格,有的武将甚至直接进殿与刘邦争辩说,他们这些人披荆执锐,身经百战,出生入死,立了那么多功劳,反不如一个只会舞文弄墨,并无尺寸之功的萧何,是何道理?

这时候,刘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发表了一个很著名很直白的“人狗论”——

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随我,功不可忘也。

刘邦的意思是说,用打猎做个比喻,你们这些武将只能算“功狗”,只有萧何才是“功人”,况且萧何举宗数十人追随我打天下,不能忘恩负义。

封赏还没得到,反倒连人都不是,成“功狗”了,武将们不仅没有被说服,反而被激怒了。

于是,在正式排定列侯位次上,武将们抢先推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应列第一,并且刘邦很难反对的人选:平阳侯曹参。

武将们的理由是,曹参身上有七十多处伤疤,战功无能可比(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等等),所以必须排第一。

刘邦很难反对,原因很简单,曹参和萧何都是刘邦同乡,都是沛县功勋集团的核心人物,并且相互的关系都很好。

果然,面对武将们推出的这个人选,刘邦一时不好表态了,但作为一代开国雄主,刘邦有的是办法。

就在刘邦沉默难言时,一个叫鄂千秋的人,心领神会地站出来说了一番刘邦想说却又不便说的话。

鄂千秋说,列为大臣说得都不对。平阳侯曹参攻城略地虽多,但那都是一时之功,难与酂侯萧何相比。当初皇上与项羽相争,前后共历五载,丧师失众,屡次败北,生死攸关之时,幸有萧丞相镇守关中,不待皇上诏令,便能随时遣兵补缺,输粮济困,我汉军这才得以复振,我汉王这才得以夺取天下,这是万世之功也!诸公怎能以一时之功贬抑万世之功!臣意以为,少一百个曹参无虞,失一萧何汉必无成。故应列萧何第一,曹参次之。

根本之论,高屋建瓴!

萧何第一,故有刘邦的帝王之谋,却也毫无毛病。

萧何第一,几乎成了后世功臣排座次的范本。

难能可贵的是后来,萧何病重之时,惠帝前往探望,问萧何,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萧何说,知臣莫如主。

惠帝说,曹参如何?

萧何顿首说,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于是乎,这才有了千古佳话“萧规曹随”。

所以说,萧何的政治胸襟与气度,也是堪称第一的。当然,曹参当大汉帝国二代相国,也是恰到好处。

大概没有比萧何第一,曹参第二,更完美的政治排序了。

最佳贡献者
2

表面“萧曹争功”,背后却是刘老三的一箭双雕!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汜水河畔登基称帝,建国号汉。一个旧时代结束了,天下即将走向安定。真的安定了吗?经验告诉我们,结束就是开始,比如楚汉争霸结束了,汉帝国内部的斗争,以另一种形式同步拉开,虽无刀枪碰撞,却剑影闪烁。

登基大典一结束,刘邦立刻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分封功臣?

大伙儿提着脑袋跟着你刘邦,等的就是这一天。有人说,这还不简单,做到两个字就行了——公平。夫子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只要做到公平,哪怕少一点都问题。

好吧,就按公平原则行事。没想到满朝上下,争吵了一年多,都没“公平”得了,看那架势,就怕把刘老三吵崩了,都不会有结果。心浮气躁的将军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脸贴脸窃窃私语。

刘邦很奇怪,弄得跟丫头片子似的,这是干嘛?

张良说,他们要造反啊!干等你分封也等不到,估计你又要耍流氓赖账。

刘邦那个委屈啊,想俺刘老三视金钱如粪土,从来跟大家有福同享,什么时候都忘了兄弟们的荣华富贵?这不有难题,拖延下来了嘛。

一个公平,有这么难吗?难,真的很难。对刘邦来说,他宁可大伙儿“患寡不患公”,公平两个字太难了。同样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一个馒头就满足,肚皮饱了一盘饺子他都要挑三拣四,何况面对不同的人?

比如,武将说老子的功劳是用命换来的,谁能跟我比?谋士说,如果没有我的奇谋良策,你的命如粪土。文官说,没有我们默默贡献,你们吃什么喝什么,还有机会站在这里跟我们争功?

像不像马季的相声《五官争功》?

可是如果单单是功臣们掐架,倒也好办,大不了搞“公投”,有皇帝这个“裁判员”在,不至于有多难。难就难在“裁判员”,他居然忘记了身份,赤膊上阵,参与了争功。

以我们的眼光看,刘邦此举实在无厘头,跳出来跟武将打擂台,非要让萧何压曹参一头,怎么看都有吹“歪哨”的嫌疑。

退一万步,我们回到“公平”二字上做文章。世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要让大多数人觉得公平,社会就可以安宁了。既然这样,刘老三为何跟多数派较劲,他这么做岂不是创造不公平?

按史书说法,刘邦似乎就是为了“绝对的公平”,为此他还创造出了“功狗”、“功人”的说法。他说,你们这些武将都是“功狗”,萧何是“功人”,打猎时抓住猎物的确实是狗,但是你们会认为狗比人还重要吗?

这话出自刘邦的口,大伙儿习惯了他的粗俗,否则有炸营的危险。刘邦文化水平不高,武将们更是糙哥组合,居然被问住了,要是我在场,就会反问刘邦:你和刘太公谁是“功狗”?

不能这么比嘛,萧何与曹参是好猎人与差猎人的关系,或者是优质猎狗和劣质猎狗的关系,不是狗与人的关系!可惜武将们肚子里没墨水,不会拽词。

所以,刘老三,你少胡搅蛮缠,你这么做就是故意吹“歪哨”,心怀叵测!

刘邦肯定会一脸尴尬:你们坚持让曹参排第一,不也是心怀叵测嘛,谁也别笑话谁!

刘邦跟这些武将多年摸打滚爬在一起,有些还是光腚玩伴,他们一撅屁股,刘邦就知道他们要拉几个粪蛋:你们哪是为曹参争功,分明是在为自己争功!

功臣集团按工作性质分类,大致就三类:一类是以曹参为首的武将集团,占绝对多数;第二类是以张良为首的谋士集团;第三类是萧何为首的文官集团。

每一类功臣,内部功劳大小一目了然,谁攻克的城池多,谁砍掉敌人的首级多,造不了假。同样谁的计谋更见效,也很好辨析。唯有这三类人之间怎么比,太难了,“跨学科”的横向课题。

其实这些武将们根本不是一条心,分了好几个派系,之所以在“萧曹争功”问题上,表现得如此团结,因为他们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把第二、三类功臣踩在脚下。

后来,第一功臣萧何获封三万户,武将第一功臣曹参获封一万户。萧何位居丞相,曹参则做了齐国国相。

待遇悬殊!

假如刘邦“公平”一下,让曹参位列开国第一功臣,会发生什么事?散朝后,所有武将都回家“做作业”,把自己的功劳与曹参做一个定量和定性的比较,不等刘邦开口,他们就会按自己的“公平”,伸手要待遇。

这就是武将们拼命替曹参争功的真正动机!

要就要呗,反正刘老三也大方,不差那点待遇,何必搞得那么急头掰脸,差点闹出兵变?

如果你认为刘邦舍不得给待遇,还真是小看了高皇帝。刘邦不惜当黑哨,也要把萧何推到第一功臣的位置,背后有更深的政治思考。

坐上皇位的人,第一件要考虑的事,就是如何坐稳龙椅,别搞得跟秦二世似的。谁是刘邦最大的威胁?功臣集团啊,握着枪杆子的功臣集团啊。

由于历史的原因,七大异姓诸侯王已经够刘邦头疼了,如果武将集团势力也遏制不了,刘老三恐怕还不如秦二世。

所以,刘邦压制曹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压制整个武将集团。请注意,一万户桌上的菜绝不会比三万户少,房里的美女也绝不会比别人丑,但是能养多少门客,能提携多少拥趸,差别非常大。

刘邦会玩心眼,萧何能懂,而且积极配合。老大问一句“萧何忙什么呢”,萧何就知道老大不放心了,赶紧将何家子弟派上前线。老大一不高兴,萧何立刻自污名节,让他把心放到肚子里。他们是高手对弈,默契得很,换做连“功狗功人”都搞不清楚的武将行吗?他们光知道手中有枪。

这才是刘邦的第一个目的,他还有一招一箭双雕的棋:让文官集团与武将集团失和!

文官集团反叛没资本,武将集团反叛没能力,怕就怕文武勾结。刘邦表面上看是在吹“歪哨”,其实是“黑哨”,真正得利的并不是萧何,而是他自己。

自从“萧曹争功”之后,萧何与曹参摆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遂了刘邦的心愿。不光如此,很多事情上都闪烁着刘邦分裂文武两大集团的影子。

比如鄂君,因为公开替萧何争功,刘邦当场封他为关内侯,就让你成为武将集团的靶子。再比如随何,我就公开说你们这些动嘴皮子的,根本没法跟武将比。我就让你们在相互对比中心理失衡,最后谁瞅谁都来气。

刘家老三心机深呐!

3

萧何没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也无陈平奇计迭出、佐汉安刘之策;若比军事,他更无韩信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之能,然而他能在楚、汉角逐中原之时,数年坐镇关中,为刘邦管好大后方,兵饷不绝,足食足兵,西汉建立,于功非浅。

故被刘邦称为“三杰”之一,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萧曹出身

曹参与萧何完全是一道投身革命的,在秦时沛县,萧分管文字,曹分管刑狱警与樊哙等不同,他们是刘邦早期革命队伍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有身份的革命者,作为吏,在当时也应属白领阶层,起来造秦的反,主要还是迫于周边的形势,当初心底是有不少顾虑的。

一方面担心不造反,若被造反者攻下沛县,身为秦政权的一分子,身家性命难保;一方面对革命前途信心充分不足,一旦造反不成,不仅自身性命,九族恐怕都要被诛。于是,他们抱定反不可不造,但绝不可为首的信条,先是鼓动原沛令牵头起事,继而又鼓动招回也已造反但尚流于草野的刘邦来为头。原沛令终究胆气不足,对革命形势又分析不够,甚至怀疑这两个家伙莫不是要借刘邦之手来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反而动起杀萧曹之心。也幸亏萧曹见机得快,连夜出城,投奔了刘邦,从而走上了光明大道。

萧曹争功

随着刘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萧曹二人的工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确,从巴蜀到关中,萧何主要为刘邦踞守根据地,从照料根据地内大小事务到安抚民心,从战争物资的筹集到兵源的不断输送补充,均由萧何独当一面。曹参则跟随刘邦战斗在第一线,是拎着吃饭家伙为刘邦攻城略地,平叛杀人,自己也身受创伤七十余处。待天下归刘,曹与萧同封为候,萧为酂候,曹为平阳候。

封候之时,与各朝开国时情形差不多,除一些突出者外,谁都可以列出这种功那种劳,除了表功的,还有争功的,弄得刘邦很是头痛,最令他头痛的是,大家对曹参倒没有什么异议,对萧何封候,群情却有些激愤。

不少中层以上干部大发牢骚,甚至跑到刘邦面前群访,说萧何是什么东西,一场仗也没打,一丝血腥也没沾,一点伤也没受,连汗流得也不多,只不过写写画画,凭何德何能居然也被封侯?而我等出生入死,为你刘邦夺得天下,都有汗马功劳,到论功行赏时,你刘邦怎么就想不起我们了?

当然,话肯定是不敢这么直说的,但想讨个说法的意思是明显的。刘邦也不是省油的灯,对封萧的立场异常坚定,不惜得罪群臣,搬弄出一番“功狗”“功人”理论:你们有功只不过是猎狗之功,人家萧何是操纵猎狗的人,是功人,你们比什么比。他硬是将事态压平了。

萧何干后勤

平心而论,萧何封侯也是无可非议的,后勤与战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后勤的作用往往决定战争的胜负。只不过在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勇”是“力”。

作为刘邦,他对萧何的所作所为之于刘家夺取天下的贡献和作用,无疑体会得比别人要深刻得多,但刘邦也未能好好总结,将之上升为战争理论,并以此来说服教育大家。

如果仅仅是封侯的话,萧曹二人同为侯,我想应是无大碍的,但偏偏还要摆座次,谁前谁后的问题尽管刘邦拖了一年多,还是无可奈何地要提上议事日程。

封侯之时,曹参是一致公认,萧何非议最多,按常情,曹参肯定以为我老曹当然要摆在面前,而且这种想法还带有普遍性,民主评议时,曹参果然得票最高,不用自己摆谱,众人纷纷推崇,弄成了刘邦最担心又在意料之中的局面。

世事难料,正在刘邦大伤脑筋甚至难以驾驭局面的时候,有个叫鄂千秋的在刘邦最需要挠痒的时候和地方,及时地伸出了手,他奏曰:曹参固然战功卓著,但像老曹那样勇于作战的人不下几十上千,即使少他一个也不影响大局;而萧何的工作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所以,应该是萧在曹前。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不知别人听后有何反应,反正刘邦是求之不得,他当即拍板,萧在曹前,不再复议,并且当场加封鄂千秋,给他封了个安平侯。鄂千秋也不知是喜是悲,虽封了侯,但也成了历史上不入流的马屁精之一。

这场萧曹列位之争,老曹显然跌了面子,而且心理上可能还毫无准备,因而失衡感无疑是强烈的,不满也肯定是有的,史书上只记载萧曹“有隙”,虽无细节,但两人关系至此疏远却是事实,其中因素,大家都是明白的。

4

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建立了大汉,成为金字塔顶尖上的人。

有一天,刘邦邀请大臣喝酒,酒至半酣,刘邦趁酒兴,向群臣问了一个问题:我刘邦能得到天下,为何项羽不能呢?


大臣在底下窃窃私语,心想你刘邦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能有今天,还不是靠我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嘛!

大臣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这么说:皇上,您是真命天子,是上天注定的,皇位就该是您的,别人抢都抢不走!

刘邦一听,都是拍马屁的,可这马屁拍的还挺舒服的。

刘邦又说话了:“说我是真命天子不假,但我能有今天,有三个人功劳最大?大家知道是谁吗?”

大臣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说张良的,有说韩信的,有说曹参的,还有说郦食其的!


刘邦笑道: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说的三个人,分别是张良、萧何和韩信。

众大臣听了,纷纷点头称是,但内心却不以为然,不少人认为韩信功盖古今,应当入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当入选;可萧何,就是一个搞后勤的,凭啥入选啊?

大家对萧何最为不服!

后来有人私底下讨论,认为萧何是刘邦老乡,是最早跟着刘邦干的,所以刘邦才故意抬举他的!

其实,刘邦选的这三人,大有深意,不是脑门子一拍,脑袋一热,就信口胡扯的!

张良,代表着贵族,他是韩国人,他的爷爷任三朝宰相,爸爸任两朝宰相,他本来也是干宰相的料,可惜韩国被秦国灭了,他成了没落贵族。

刘邦选张良,是为了安抚一众贵族的心。


同样的道理,萧何是文人,代表着文官,韩信是武将,代表着武官。刘邦选此三人,贵族、文官、武官三股势力都照顾到了,这样一来,人心才能顺,刚刚建立的大汉政权才得以安稳。

至于曹参!虽然战功赫赫,但比起韩信,还是略有不及,所以刘邦没选曹参。

刘邦是个聪明人。

5

如果我要说萧何比曹参的官更大,大家一定认为这是笑话。但是,翻开历史书一看,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情。

刘邦在沛县时,人家萧何就比曹参更大,更高一级。萧何是主吏,而曹参是主吏下的一个小官。

后来,萧何曹参劝沛县县令让刘邦回来当反秦的指挥官。刘邦来了,沛县县令反悔。不开门,还要杀萧何曹参。这两人只得从天拥而降。逃出来了,跑到刘邦一方。刘邦飞书,怂恿沛县人杀了沛县县令。他们拥立刘邦为沛县老大。历史上叫刘邦为沛公,就是这么来的。看来,刘邦萧何曹参几乎与桃园三结义差不多。也就分不出高下了。

对于刘邦而言,萧何一样的人才只有一个。曹参一样的人才却有无数个。比曹参强的也多,比曹参弱的更多。在刘邦大营里面,曹参这样的人才有如过江之鲫。不信你看看韩信,鲸布,彭越,周勃,灌婴,樊哙。

但是,萧何这样的人才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萧何本人。举个例子来说,刘邦入咸阳,大家都去抢财物。只要萧何去收拾秦朝的图书档案。曹参去没有去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曹参一定加入了抢钱大军的。这就说明萧何是唯一的战略性人才。而曹参也只不过是一个大将而已。

曹参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功劳,关键问题是曹参跟对了领导。他的领导就是韩信。在楚汉时期,曹参一般是跟随韩信的。比如攻打齐国,韩信称王了,在王府办公掌管全局,曹参继续清除齐国的反抗势力。为韩信平定齐国立了大功。但是,因为有韩信在,曹参的光辉被黯淡无光了。

曹参真正出彩的机会是作为齐国的丞相。在刘邦与北方陈希作战时,带兵帮助中央平定了北方之乱。鲸布叛乱时,曹参带三十余万齐兵,帮助刘邦平定了鲸布的叛乱。

后来刘邦封诸侯时,大家看到的就是这两次大仗。再把曹参历来的攻城掠地加起来,成了身被七十余创。看上去比文弱书生萧何高大上了。曹参的功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萧何呢?没有上过战场,成天坐办公室。几年如一日不出关中。有什么功劳?萧何的功劳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他们认为曹参第一,萧何第二。

刘邦认为,国之大事,在于戎与祀。打仗是打粮食和草料。没有吃的,打什么仗?没有祭品,怎么能祀?曹参拿得出粮食和草料吗?但是萧何拿得出,刘邦才会有粮食有士兵打仗。因此,国之大事的两个方面,萧何都占了。他比曹参就厉害多了。

这一点,刘邦的认识深刻。他一听大臣说曹参第一,他很失望。当他听说鄂公说萧何第一。很高兴,认为还是有知音的。立即赞成。把萧何塑造成功臣第一的形象。曹参第二了。

刘邦的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巧合,他是有深刻的政治背景的。标志着刘邦要下马任用文官治国了。萧何第一的政治意义,就在于此。曹参第二,其实就是需要武官转变思路,认真学习,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与时俱进,成为治国人才。

后来,曹参在齐国,请教治国大才盖公,学习为民为国之道,咨询治国方针。

如此一来,曹参的命运就打不同了。而与他同列的大功臣们,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6

刘邦评功臣的时候和将军们发生了冲突,因为第一功臣人选上是有很大的争议的。很显然每一个人都想当第一功臣,但是,是不是第一功臣,必须要用实力说话。

在刘邦看来,萧何就是第一功臣?

为何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因为刘邦有私心。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张良这个谋士退隐了,若是治理天下,张良是指望不上了。

韩信是一个武将,若是让他打仗可以,但是,让他治理天下是不可能的。况且韩信已经被封为了楚王,他要去楚国当他的王。

韩信也是不可能当这一个第一功臣的,不能好事都给了他。

这么看来被刘邦视为汉初三杰中的两个人都已经排除了,最后就剩下萧何了,而且萧何确实是能够帮助刘邦治理天下的。

萧何起义之前就是沛县的县长秘书,每年的考核都是整个泗水郡的第一名,萧何对治理百姓是有一套的。

还有在整个刘邦起义过程中,萧何一直都是给刘邦守护着大后方,不管什么都是管理的井井有条,补充粮草和人员也是萧何的事情。

这样的萧何若是想要继续重用他, 若是想要继续让他给大汉发光发热,就必须要给他一点甜头。

这个甜头就是让他当第一功臣。

当刘邦提出萧何当第一功臣的时候,所有的武将都不干了。武将推举的是曹参,因为曹参攻城掠地最多。再说了这个天下确实是武将帮助刘邦,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攻城略地的他们也是干的最为危险的活。

当他们听说没有杀敌的萧何,是第一功臣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服气,甚至是鄙视萧何的,凭什么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人,没有杀过人的人,反倒是第一功臣了呢?

刘邦想要搞定他们还是很难的,这件事还是议论了很久的。后来,刘邦说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才让所有的武将住嘴了。

刘邦是这样说的,你们都熟悉打猎吧。知道打猎的时候猎人和猎狗的故事吗?追逐猎物的就是猎狗,指挥猎狗的就是人。

你们攻城略地的人,其实就是功狗,萧何就是站在你们背后,给你们提供子弹的功人。若是没有萧何,你们的口粮怎么解决,若是没有萧何你们的伤亡怎么解决,你们的人员替补怎么解决?

刘邦说完这个事情,似乎还有那么一些道理。重要的是刘邦已经下定了决心,让萧何当第一功臣了。

若是这个时候武将们还不让步,估计就要到了倒霉的时候了。事实上不当这个功臣,也是没有什么的。若怒了刘邦,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了。

所以,最终是刘邦赢了,他让萧何当了第一功臣。

但是,为了不至于让曹参没有面子,刘邦给了曹参一万多户的食邑,萧何也就是八千多户,排在曹参和周勃之后,也就是说在食邑上来看,萧何排在第三。

刘邦做得还是不错的,曹参和萧何两个人都是得到了不同的好处的, 但是,因为第一功臣之争,他们两个老死不相往来了。

事实上这个第一功臣真的是不好界定的,皇帝是可以内定的,皇帝想让谁当,谁就可以当得上。谁当对皇帝利益最大,皇帝就可以把第一功臣给谁。

正如他内定了萧何,先是给了萧何八千多户的食邑,让曹参得到了一些心理上的平衡,但是,后来刘邦又给萧何加了两千户,给他凑了一个万户侯。说这是他报答萧何早年对他照顾的恩情,总之,最后萧何的第一功臣是实至名归的。

7

在将军们的眼里,萧何是“吃软饭”的人,曹参才是真正靠本事混出名堂的人,但是刘邦有“扬文抑武”的意图,所以在分赏问题上二者观点背道而驰。但归根结底,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当家人,他在关键时刻不会妥协,所以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往萧何脸上贴金。刘邦的目的是什么呢?抬高文臣,贬谪武将。因为相比较文臣而言,武将才是社稷稳定的最大威胁,刘邦要时刻保持不能让他们太骄横跋扈了。

刘邦于沛县起兵后,让萧何做了沛丞,负责后勤及行政诸事物。简单说,就是解决士兵们吃喝拉撒的问题、闲暇之余为刘邦出谋划策。如果把沛县比作一个微缩版的朝廷,那么刘邦是皇帝,萧何就是丞相。刘邦入关后得到汉王封号,随之暂入汉中蜇伏,萧何被封为丞相。当时刘邦辖汉中、巴、蜀三地,虽较偏远一些,但也是货真价实的诸侯王,所以这时的萧何也真正体会到了当丞相的充实感。楚汉战争开始后,刘邦逐鹿中原,萧何留守关中,看家护院。所以,在大汉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萧何也能称得上是英雄,那么他只能算是一位幕后英雄。

刘邦登基后,功臣翘首以待分赏,萧何必然出来“凑热闹”,因此由幕后被挤到了前台。此时汉朝处草创阶段,百废待兴,刘邦更需要萧何大显身手,而那些武将们最好都能“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安享天伦之乐,尽管目前还没到时候,但需未雨绸缪。因此,刘邦在“论功封赏”的时候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接下来,武将们一脸茫然,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抛头洒血的倒不受待见了呢?这样我们不服!而武将们虽然直肠子,但还不能让刘邦觉得太过“现实”,于是将挨过七十多刀的曹参抬了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

(曹参剧照)

那么,武将们为什么要拿曹参同刘邦争理呢?其实并不是曹参功劳无人能及,而是他同萧何是同样的出身,二人曾经同为秦朝官吏,品级还相当。如果单论战功,攀哙、周勃等人也不比曹参逊色多少,尤其是樊哙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数次救刘邦于危难之中。所以,武将此举等于是“将了刘邦一军”,看他如何将一碗水端平。接下来,刘邦有些急眼,于是气急败坏地抛出了一个“功人功狗论。”意思是把武将比作猎狗,把萧何比作猎人,没有猎人的指点,猎狗就找不到猎物。最终,萧何是功人,武将们为功狗。

刘邦此话一出,语惊四座,武将们顿时哑口无言。倒不是因为刘邦的话在理,而是对刘邦的“耍流氓”无语。道理很简单,萧何什么时候做过猎人?要说这个“猎人”轮到刘邦自己或张良、韩信等人来当,怎么也不可能轮到萧何头上呀!至始至终,萧何不过是刘邦的一个保姆罢了。所以,武将们不再去和刘邦理论,但内心还是愤愤不平。如此僵持下去,刘邦明显有些下不了台。不过,解围人马上就出现了。

为刘邦解围的人叫鄂千秋,这家伙很善于见风使舵。鄂千秋说:曹参攻城掠地,不过偶尔为之,又不是成天去战场拼命,反观四年楚汉战争,萧何可是一直为前线借给粮秣,增补兵源,如果没有萧何,陛下早被赶回了关中,而陛下并不缺少像曹参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即便得到了也不见得靠他能统一天下,但失去萧丞相,立马玩完。

鄂老汉说的对吗?其实只对了一半。首先,不可否认萧何在粮秣供应上功不可没,但没有萧何还会有别的“何”,地方球还会照转;其次,萧何只给刘邦提供过少量的老弱病残,真正给刘邦“补窟窿”的人是韩信,据史书记载,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从韩信军营夺走的士卒有近百万之众。鄂千秋的一番话明显起到了作用,再争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弄不好惹怒刘邦,将来有穿不完的小鞋。而鄂千秋也没白呼,刘邦一高兴,又给他追加了二千户的食邑。

(萧何剧照)

结束语:

秦汉之际,丞相有很大的实权,地位仅次于君王,而且分管的事物还多,如同皇帝的一个大管家。如此,刘邦抬高萧何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给萧何在武将面前立威,如果让曹参抢了风头,萧何日后会受制于人,甚至遭到武将们的轻视、掣肘。所以,说白了,刘邦并不看重那几千户的食邑,而是在玩一种平衡术。最终,刘邦将萧何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封曹参为平阳侯,食邑一万六百三十户。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8

将军们主张曹参列第一位实际上是为了自己,抬高武将之首的功绩,他们这些人的地位和待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刘邦以萧何为第一则是为了稳定平衡二者的关系,以防止武将专权,威胁国本。实际上,汉高祖时期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定。甚至于国家中枢对于“家天下”的概念还有所质疑。刘邦并不是消灭了项羽之后自动称帝的,而是在各诸侯王的拥戴下,因为功最高德最厚而成为天子。类似于举荐制,诸侯和刘邦之间有分庭抗礼的资本。各诸侯王也不是刘邦的手下而是类似于合伙人的存在,所以刘邦更要防范武将集团内部过分揽权架空自己。无论是萧何还是叔孙通、审食其等人都是刘邦刻意提拔出来的,直接官拜丞相诸卿,用来压制武将系统。


刘邦的政策十分巧妙,武将系统中的人封侯的数量多,文臣集团中掌握的权力大。这样就处于一种很和谐的平衡之中。武将集团享有了丰厚的爵位和食邑,就不再想要攫取更大的权柄,这样一来就变得十分安全。正如同刘邦当时所言,武将集团是猎犬,萧何是操纵猎犬的人,而刘邦就是管理猎人的主人。这样一来所有人都必须仰仗刘邦的权威,这也根本杜绝了他们勾结诸侯,篡逆朝政的可能。


最后,刘邦对于这些元老重臣还是非常仁厚的。只要不反叛,就可以保证得享天年,而不像我们所想的是刻薄寡恩,鸟尽弓藏的人。刘邦剪除的是合伙人,而不是手下。因为他很明白只要恩威并施,手下没有理由铤而走险。所以,他刻意抬高萧何,贬抑武将。在萧何在位时,还把曹参送到齐国担任丞相,就是为了避免朝中发生党争,这份帝王心术是非常明显的。

9

萧何在刘邦集团中的定位就是文臣之首的丞相,负责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论战功,萧何不如曹参、周勃、樊哙、灌婴等身经百战的将军们,汉承秦制,一直是以战功来论功行赏的,没有战功是不能封侯的,而计算战功的方法主要就是靠打仗获取首级、城池,虽然文官也有计算战功的办法,但是在秦汉时期,往往只有武将比较耀眼。

比如,战国时期的白起,从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因为战功被封为武安君,已经到了分封的最高等级,但是身为丞相的范雎仅仅是因为谋略被封为应侯,范雎的分封是因为谋略,那么萧何呢?

论谋略,萧何不如张良和韩信,张良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韩信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身处前线,按理说,张良与韩信的战功肯定比萧何大得多吧,但是在西汉开国功臣表中,张良的排名在62位,韩信的排名在21位,离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差了很远,为什么一个镇守后方、足兵足粮、管理后勤的萧何会成为西汉功臣表中排名第一的功臣?

刘邦

萧何之所以成为功臣表第一,完全是因为刘邦一手提拔的,与萧何的战功没有关系,可以说,刘邦提携萧何为第一,完全是违背了秦汉“非功不得封侯”的原则,刘邦给出的理由是“功人”与“功狗”论,刘邦认为萧何是猎人,而曹参、周勃、樊哙、灌婴这些武将是功狗,刘邦人为地把萧何抬高为发现猎物的猎人,然后猎人指挥猎狗追捕猎物,如果猎人没有发现猎物,那么猎狗们是无法发现并追捕猎物的。

刘邦的这个理论在今天看起来,完全就是强辞职夺理,整个楚汉战争中,发现猎物并指挥猎狗追捕猎物的人根本就不是萧何,而是刘邦,整个反秦战争与楚汉战争中,刘邦都是把握大局,并指挥猎们围捕猎物的人,萧何只不过在关中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食、兵员、补给,就算刘邦打成了光杆司令,只要有萧何在,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兵员开到前线来,这相当于有一个不断补充新鲜血液的造血系统,这是刘邦成功的一个关键,但远远不是刘邦所描述的功人与功狗的理论。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

其实,刘邦在说到功人与功狗理论,在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史记 萧相国世家》: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其实刘邦前面所说的功人与功狗理论就是故意放烟幕弹一样的效果,真正想表达的就是最后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再说诸位只是个人追随我,最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让自己本族里的几十人都来跟随我打天下,所以他的功劳是不能忘怀的

这话才是刘邦所要表达的重点,萧何把自己本族中的大部分人叫来跟随刘邦,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与刘邦绑在了一起,这等于是向刘邦表忠心的做法,刘邦把萧何的这种做法说给功臣听,这不摆明了是让所有功臣效仿萧何吗?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刘邦与萧何

楚汉战争时期,萧何负责镇守关中、汉中及巴蜀之地,这些地盘连在一起差不多就秦国统一六国之前的地盘了,谁拥有了这些地盘,就可以效仿当年的秦国统一六国,毕竟秦国统一六国到楚汉战争时期,不过才20几年时间而已,刘邦又是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控制地盘的重要性,就算是萧何,刘邦也有些担心,于是刘邦每次就会问萧何派到前线的使者:萧何在做什么?

使者如实告知刘邦,说萧何在关中爱民如子,有着巨大的声望,这更让刘邦担心,因为一旦萧何封闭函谷关,依靠声望自立,汉中、关中、巴蜀之地将成为一个完全的独立王国,这是刘邦最担心的事,最终萧何依靠自污名声才让刘邦放心,这说明刘邦对自己最信任的人,哪怕是你萧何这样的人,都是不放心的。

刘邦不放心的原因就是想维持自己统治的稳定,再加上击败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对齐王韩信动手,将韩信从齐王迁为楚王,然后改封为淮阴侯,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就是消除刘邦所认为的威胁,除了韩信,还有彭越、韩王信、英布、臧荼等,甚至连刘邦的发小卢绾也受到刘邦的怀疑而被逼反,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统治隐患,包括封萧何为第一功臣也是这个原因

曹参

一、萧何是文臣,刘邦抬文压武。

历来只有武将造反,哪有文官造反的?而且那些靠军功起来的功臣集团,个个都是能征贯战的将领,如果刘邦不进行打压武将的话,武将们很可能会持功自傲,有一个例子很典型,当年刘邦准备分封功臣时,有一天看到很多功臣聚在一起商量什么,刘邦就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商量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商量谋反。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大吃一惊,因为张良一向很有谋略,看得比较长远,连张良都这么说了,刘邦当然心里有看法。

张良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刘邦不好好分封这些功臣,那么这些功臣就会因此而造反,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就是这么个意思。最终张良建议刘邦分封自己最恨的雍齿,来堵上众人的议论之口,最终成功解决这事。

这事虽然解决了,但显然在刘邦心中留了个疙瘩,而且还是有个隐患的疙瘩,指不定哪天功臣们不满分封,就会起来造反,而造反历来只有武将造反,萧何作为文臣是不可能造反的,所以刘邦通过抬高萧何这样的文官,来打压日渐跋扈的武将

萧何

二、萧何做出了典范。

上文说过,萧何为了自证清白,做了两件事:1是自污清白,强买强卖,刻意抹黑自己的形象。2是萧何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交给刘邦,跟随刘邦在前线作战,这等于是把整个家族的命运放在刘邦手上,当时最残酷的刑法也不过就是灭族,萧何主动把族人交给刘邦当人质,这不就是为了让刘邦放心吗?

刘邦希望将萧何的这种做法推广到整个功臣集团,那样的话,刘邦就把控制所有的功臣,就会消除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这也是刘邦要大力推荐萧何为第一功臣的理由之一。

刘邦

三、稳定统治。

刘邦的天下是打来的,当战争结束后,整个天下就不需要战争了,武将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治国,而不是打天下,治国最重要的就是文官,而不是武将,当战争结束之后,打压武将已经成为历代开国之君的标准做法,像刘秀、赵匡胤、朱元璋等开国之君不就是这么做的吗,只不过手段不同而已。

刘邦做的是:抬高文官,打压武将。刘秀做的是:让武将放弃兵权,永享富贵。赵匡胤做的是:以和平手段在一次酒会上逼迫武将放弃兵权。朱元璋做的是:残酷屠杀武将。

所以,刘邦打压武将,把萧何这样的文官放在功臣表第一,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稳定统治,因为刘邦的年龄大了,而功臣集团很多年龄比刘邦小得多,当刘邦去世后,自己的儿子能不能镇得住这些功臣集团,也是刘邦需要考虑的问题,刘邦做的第一步是在功臣表排名上打压武将,第二步是白马之盟永保功臣富贵,最终的目的就是维护统治。

1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汉初大封功臣时的功劳排名(先列前8):

1.酂文终侯 萧何

2.平阳懿侯 曹参

3.宣平武侯 张敖

4.绛武侯 周勃

5.舞阳武侯 樊哙

6.曲周景侯 郦商

7.鲁母侯疵

8.汝阴文侯 夏侯婴

这里可以看出,功臣前列基本以武将、早期核心成员为主,“汉初三杰”除了最早跟随的萧何,张良和韩信都没有进前10的。

武将的话,曹参能力不一定最强,但他也是最早的核心成员,一路在战场披荆斩棘的功劳却是最高,功劳也是最看得见。

这就很容易就把文官的功劳忘记了,但刘邦作为开国皇帝,自然看得到别人看不见的,曹参的功绩更多是局部的,而萧何的功绩是关乎全局成败的。

萧何被列为功劳第一,至今却是没有争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最早的核心重臣

萧何原为刘邦同事,且跟随刘邦在沛县斩白蛇起义,为早期刘邦最重要的谋士,许多谋划、内政都离不开萧何,从最初起义一直跟随刘邦杀到关中灭秦,又陪刘邦入蜀韬光养晦,最后楚汉争霸夺取天下。

萧何对刘邦都是鞠躬尽瘁、不离不弃,这就决定生死相随的萧何所立功劳特别多、特别大。

二、支持汉军胜利的坚实后盾

萧何在刘邦发迹到夺取天下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多次在节骨眼给刘邦带来好的转折,如果说战争不断消耗水流,那萧何就是汉军生生不息的泉眼。

1、深谋远虑,掌握天下重要信息。

在刘邦攻克咸阳后,所有人想着夺取财宝时。唯独萧何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以率先掌握了全国的重要信息。

他这独具慧眼的做法,在刘邦的战略布局起来重要作用,为刘邦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2、稳固后方,保障后勤供给不断

楚汉战争时,萧何留守关中巩固后方,安抚百姓,约束法令,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坚实后盾,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到前线支援汉军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两军在荥阳相持。这时的一切关中事务都由萧何管理。刘邦把后方完全托付给萧何,也证明萧何是值得放心将江山托付的人,要知道,后方失火,那前方战线就不能安心。

而萧何不仅是忠心程度让刘邦放心,内政能力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周恩来:“刘邦百战百败,却屡败屡起,靠的就是萧何为他当宰相,经营关中作他的根据地,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项羽百战百胜,却经不起一败;一败涂地,一败就亡,原因之一是没有萧何这样的宰相。”

要知道刘邦的军队被项羽打败过多次,单睢水一战就让睢水为之断流,断送60万大军。这些兵员、粮食、军饷、军械损失是多么惨重,而项羽几乎没有败过。

此时,萧何坐镇关中,后勤供给源源不断地补充给刘邦的军队,是何其重要!

三、力荐韩信,开启楚汉争霸

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在转投到刘邦麾下后,刘邦只让他管理粮草,韩信大失所望。

只有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多次向刘邦推荐,但没有引起刘邦重视。

最后韩信失望离去,也就有了经典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正是能带领刘邦翻身败楚的人。

但幸好有萧何这个伯乐,才能留住韩信,并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

四、评价萧何

刘邦在开国评价汉初三杰是如此论萧何:

刘邦:“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刘邦在封赏萧何最多时,是这样压住不同意的将领的:

“你们知道猎人吗?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猎狗,而指示行踪,放狗追兽的是人。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

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

况且你们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带两三个家里人,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

众人听罢,都无言以答。

而在排名时,是鄂千秋的言论让刘邦的决定: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鄂千秋:“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

五、功劳之高,荫庇子孙

萧何的后嗣有四世因为犯罪而失掉爵位,绝封;

但皇帝总是又寻找萧何的后代,重新封为酂侯,其他功臣无人能与他相比。

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汉朝。

相比萧何,曹参则真的是上刀山了,但是从汉朝的全局而言,还稍逊于萧何:

一、曹参功高,但都是一时之功

曹参跟随刘邦沛县起兵,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定都长安后,论功行赏,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

在那么多将领的眼中,亲眼看到曹参浴血奋战,那自然在心中排第一。

众臣:“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但是,他的功劳都是在战争中获取,而在几次大战中汉军失败时,也只是其中一员,而萧何却能让汉军损失惨重后,快速东山再起、恢复元气。

二、萧规曹随,守而勿失

到了汉惠帝时期,曹参在萧何推荐下为汉朝第二任丞相,一遵萧何约束,对萧何立下的法令、规矩贯彻始终,丝毫不差,有“萧规曹随”之称。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这在往后历朝历代都是难得一见的。

“萧规曹随”,一个开拓,一个守成,成就了汉初百姓的安居乐业。这放眼哪个时代,都是极为难得。

总结

一、萧何最早跟随刘邦,直到平定天下;入关中,收集图书典籍;稳固后方,保障后勤供应;慧眼识韩信,助力敌楚。

二、曹参攻城掠地是一时之功,萧何多次以稳固的后方供应挽救汉军是万世之功。

三、“萧规曹随”也证明萧何的第一还是受到曹参认可的。

因此,萧何是真的排名第一,众臣的议论也被有效反驳。但二人都是汉朝重要的开国功臣,也应是万世楷模!

百姓歌曰:“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