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姓刘,我今年54岁,东北吉林省桦甸市人,我8岁的时候,山东人,拖家带口去东北,我母亲,看着可怜,都让我给人家送点玉米面过去,怕饿着孩子,我们家当时八口人,就父母两人工作,我们家粮食当时也不够吃,这就是东北人,不要污蔑东北人好吗?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你算问着了,5年前有位老兄要写本书,我们开车去东北,实地走了1200公里调研了一番,东北的曾经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富裕。

当中国大多数地区群众还在点着油灯,日落而息时,东北爷们已经在电灯照射下,开始撸串听戏喝酒了。

今天我说说东北曾经的富裕,给现代东北人科普一下,老祖宗们生活多自在!

一、棒打狍子瓢舀鱼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七星农场考察说到这样的话: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没错,在中国没有那个地方能和东北的黑土区土质相提并论,千百年来形成的腐殖层,孕育了东北肥沃的黑土区,这里的土壤有机物质是黄土地的10倍,是全世界最适合耕种的土地之一,它也是全世界仅有四大块黑土区之一。

而“插根筷子就能发芽”的黑土区面积有多大?东北黑土区总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

所以有人说,东北就是米粮仓。

二、闯关东

随着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尤其是1927年以后,每年移民数量高达100万,也就是历史上的闯关东。

到1945年,东北人口突破了4000万,闯关东的人群为东北农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是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加速了东北的土地开发。

在1908年时,东北五大主粮的年产量总和为800多万吨,当时人均口粮已经达到了1000斤以上,1925年,东北人均占有粮食已达679.6公斤。而到1930年,东北四大主粮年产量总和是1501.8万吨。

尤其是大豆,东北产区大豆占了世界大豆市场的80%。

但是,再多的羊也架不住来回的薅啊!经过多年的拼命垦殖,东北地区黑土层已由50年前初垦时的平均厚度40至100厘米,下降到如今的20至40厘米,有的地方甚至已露出黄土母质,基本丧失了生产能力。

东北黑土区每年流失的黑土达1亿到2亿立方米,流失的氮、磷、钾元素折合成标准化肥400到500万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现在,东北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了4.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典型黑土区总面积的26.3%。再过50年,东北黑土地区将从地球上消失!

三、东方鲁尔

1931年,整个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为11.5%,1942年达到23.8%,1990年达到52.1%。而1990年中国城市化率只有18.96%。

1945年,东北地区工业规模达到亚洲第一,从沈阳到大连的沈大铁路两侧工厂、城市连成一片,而沈阳市铁西区被称为“东方鲁尔”。

但是遇到苏联强盗,将东北的工业设备抢劫了一空,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据统计,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苏联强盗把东北的工厂、矿山、电站等绝大多数机器设备等物资拆运回国,并且抢了7个多月啊!

仅拆运位居亚洲第二的鞍钢就用了40天时间,累计发运货车60余列,几乎所有高炉、电炉和轧机等冶金设备被抢运一空。

1945年11月15日前,从沈阳每天就有200辆货车开往苏联。到1946年初,沈阳市内90%以上的工厂都成空壳,连门窗都被苏军拆走。

据铁路部门资料统计,苏军在此期间共计抢劫铁路机车约占东北地区机车总数的75%,劫走的铁路货车则占东北地区货车总数的93%。

东北地区集中的当时中国的大部分铁路物资和几乎全部的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输车辆几乎被洗劫一空。

三、东北北上广

20年代末,由于张作霖所推行的经济发展“新政”,刺激了东北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于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了长江流域,

基本上形成了以钢铁、煤炭为中心的重工业体系;

以粮食加工、纺织、食品工业为中心的轻工业体系;

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商贸体系。

从而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而当时的亚洲第二国际大都市就是哈尔滨。

全球有34家外资银行在哈尔滨开设分支机构,各类金融店1280余家,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尔滨的金融动态可以左右全中国和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多达1809个。

依托东北产粮区的优势,哈尔滨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面粉、面包、酒精和啤酒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哈尔滨的火车站也是当时亚洲最繁忙的火车站,有直达欧洲所有大城市的车次,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有直接业务往来。


当然,东北当年有多富,我估计写一本书都写不完,今天暂且就写这些吧!

如果愿意看的话,庆祝下面留言,我每天都会上线的。

3

我是织株姐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60后,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当时生活在东北没出过门,不知道那时的东北其实比全国很多地方生活的好。

当年我的祖爷爷祖奶奶带着我爷爷从登州府蓬莱县大王庄步行出发,挑担子,边走边卖货,当时叫货郎,大家叫闹关东,我爷爷叫逃荒,再不走出山东就得饿死,东北地多粮多,起码辛苦了能吃饱饭。

到了我那个年代,六十年代,小的时候不知道啥叫穷和富,在农村大家都生活的差不多,粮食是生产队分,穿衣服是用布票买布,然后家里大人给做,就是知道粮食多,家里粮食有的是,人吃,猪鸡鸭鹅也吃,给它们吃的是玉米,豆粕,麦夫。尤其是猪,到了阴历十月,家家都到了杀猪季节,猪平时吃的都是玉米粕子,就是把包米用机器直接打成小颗粒状,大锅煮熟,再用大号锅煮一大锅土豆,加上糟糠,一混合,就是猪食了。到了杀猪的前两三个月,就要给猪加大豆(东北叫黄豆),每天给上一二斤,这样猪就肥的快,猪肉也更香,加料的猪肉放在热锅烧菜,肉上的油哗哗下,肉不沾锅,不加料的猪肉放锅里炒时,要先放点素油,否则肉就沾锅。

在包产到户前,生产队按人头分粮食,我记得每个人每年都分六百多斤粮食,每家都有自留地,还可以种一些粮食,每家房前屋后还有菜园子,可以种菜种瓜。每年秋天生产队拉庄稼后,大家都抢着去捡地里没收割干净的庄稼,捡大豆是最多的,能捡好多。妈每年都把捡来的黄豆还有自留地种的黄豆用大筛子分开等级,最次的一个等级的大豆就运到炸油坊换大豆油,放在一个大缸里,几十斤,还有每年都杀猪,猪最少二百斤以上,有的人家杀两个猪,炼猪油,也有一小缸,腌咸猪肉,夏天炖东北豆角吃。这些油和咸肉就够一家人吃一年了。家里最多的是土豆,每家都能产十几个四轮车,车上要绑上一圈木棍,为的是一车能多拉一些,也就是少跑几趟,家家都有土豆窑,放秋收的土豆,大白菜,大萝卜和胡萝卜,在村子的北岗子上,十几车土豆都下到窑里,窑口放个梯子,每个周末就得下窑掏土豆,我在窑下,因为我个子小,窑口小,只能我下去,姐姐在上面,放下一个拴着绳子的萝筐,我捡满一筐就喊姐姐往上拉,装满一推车豆,我和姐姐推回家,人吃不多,都喂猪,东北最大号铁锅,我妈说是十八刃锅,我把两胳膊伸开,正好是这个锅的直径,就这么大,每星期要给猪煮土豆,这活都是我放学后要干的,先用大盆洗,也不用洗那么干净,放进大锅加上水就烧火,有时烧拌子(就是木头用大劈斧子劈成一条一条的,再横向劈短),烧走来火特别旺,有时烧榛材(东北有榛子树,多年丛生小灌木,果实叫榛子,是一种美味的干果,它的枝干每年秋天割倒后就是很好的烧火做饭燃料,当地叫榛材,等二年重新生出枝干再结果实。)和豆杆(大豆结杆),我最喜欢烧榛材,边烧边捡榛子吃。

东北夏天就更好了,深深的印象就是挎个筐,跟我妈我姐上山釆野菜,好多名字的野菜,最喜欢釆的是卷帘百合花和黄花菜了,不但好看还好吃,还挖百合根,蒸熟也特别好吃,春天釆山杏,秋天釆榛子,有一次跟我妈还有姐釆榛子,一片片的榛材,釆也釆不完,我妈釆了一袋子,她累了,把肩上袋子往一片榛材一扔想歇会,一下碰出一只狼,这狼看我们人多,起来就往玉米地跑,边跑边回头就没影了,我们都吓的连喊带叫。

东北雨多,连雨天更多,雨停后,上山釆蘑菇,紫花脸,小黄蘑,真蘑,大白蘑等等,釆蘑菇就看草的颜色,如果这片草颜色深,又是一个大圈,那这里肯定是蘑菇圈,釆满筐了才回家,釆山货是个很累的活,釆完还要带回家,回家的路也都是山路,有时赶上下雨混身都湿透。

东北家家房前屋后都是菜园子,用木头围起来的菜园子把菜园子,如果这个篱笆墙有腐杇的榨木,恭喜你,下雨后榨木就自然生出木耳来,家里这个活就是我的,下完雨我就该釆木耳了,釆一夏天木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

到了秋天就晒干菜,茄子豆角西葫芦黄瓜都晒,土豆蒸熟后扒皮切片晒,老秋晒萝卜干,把长的不好的白菜晒几天,辫成辫子,放在外面晒,到了冬天把萝卜干,白菜干,用水泡一下,再用开水罩了,炸辣椒酱,吃蘸酱菜。其它干菜可以炖肉吃。

东北大碴子好不好吃?

做好了就是美味,做不好就难吃。东北大碴子是玉米做出来的,用机器把玉米的皮去掉,把玉米的胚也打下来,把玉米粒打成一分为二,大碴子就成了,必须是用东北的大锅,多多加水,下午一点下锅,放点面碱。烧柴禾煮,烧开后不用管它,灶底的余火一直都给锅以慢热,过一个小时再把烧开一次,再过一个小时再烧开一次,好了不用管了,晚饭揭开锅就能吃热乎乎香喷喷的大碴子糑了。

东北河流多小溪多,只要你不懒肯定有鱼吃。钓也好,用鱼顿子,用筛子捞,各种办法都能整到鱼吃。

我小学的老师,都是北京知青,听他们说,当时能来东北下乡就是比较幸运的,我因为当时小,不懂是为啥。

八十年代,我离开家乡,来到了外面,我才知道还有那么多不如东北的地方,他们说吃不饱饭,说到晚上饿了就吃西瓜,凑合填饱肚子,才能睡着觉,还有的人连鱼都没见过,吃供应粮的,供应啥就吃啥,玉米面发霉也得吃,不吃就没的吃了,还有地方干旱根本吃不到菜,一年四季土豆就是菜等等,这让我长了很多见识,原来我小时候生活相比之下是那么幸福,哪里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也许这就是人们说的东北当时的富吧。

4

东北是个好地方,我在黑龙江工作过几年。在六七十年代,吃饭还很紧张的时候,在黑龙江能吃饱饭,而且伙食不错。我所在的农场基本上都是大米,白面。玉米面也有,我记得好像是吃过一,两年。其他年份都是大米,白面。蔬菜也丰富,茄子,西红柿,豆角,辣椒,白菜,萝卜等等非常丰富。水果少,当地有一种大沙果。西瓜,香瓜也有。在当时肉比较少。过年过节有猪肉供应。探亲回家,还能给家里带点黄豆,豆油,黄花,木耳。生活应当不错的,每月伙食费开始是12元,后来15元。木材多,以红松为主,水曲柳,白松,桦木等等。煤炭非常多,品质也好,找纸报纸就先点着烧炕。不像有的地方,先把木柴点燃再放煤。东北黄豆多,经常吃豆腐。东北人山东人居多,人聪明也能干。老乡们待人实在,豪爽。到老乡家吃饭都是大碗,大盘子装莱,一大桌子菜,喝酒用吃饭的白碗,真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东北的粮食,煤炭,木材相当丰富,是个好地方。在当时东北是重工业基地,工业体系比较完善。辽宁的鞍钢,吉林的解放牌卡车,黑龙江的大庆油田等等。在东北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挺好的。

5

东北有多富?

最富的时候是上清朝末期到抗战胜利。那个时候,哈尔滨外贸生意最好,长春基建最好,沈阳工业最好,大连海运最好,这四个城市可以跟世界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群相比。

建国后,作为共和国工业基地,东北集结了大批的优秀的工业,技术及人才,每一个县,都要有自己重工业和轻工业,大街上最多的是工人。这一切结束于80年代全国改制,第一批下岗的就是轻工业工人和供销社工人,一直到后来,波及了所有工业体系。

本人坐标中朝边境某县,83年出生于工人家庭,国企双职工家庭,说几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同龄人比较一下,我4岁住取暖楼,记事时家里就有一台索尼彩电,小学二三年级,小霸王游戏机和游戏带,上初中以后放假时间就骑家里的野马摩托车,90年代吧,单位效益好,家长每月工资二百多,事业单位那时也就一百五六顶天了,且没奖金和福利,单位年终奖金一年小几千,跟全年工资基本持平,我妈就是90年代初从学校调入企业的,那个时候得县长签字才算,我家对门,辛姨,全国百强优秀教师,也是在90年代调入我们企业。单位的福利很多,平时发一些米面水果,床单被罩,从我家住楼直到90年代末企业改制,一直都是水电全免,医疗全免,教育全免,单位的车都是进口车,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就是丰田戴娜双排轻卡和三菱V6,现在我依然在这上班,虽说工资福利待遇大不如从前,勉强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最主要,以后没准我儿子就业困难,也能回来上班,国企的稳定性,任何单位都比不了。




6

解放初期,东北经济占全国的85%,最高峰时,重工业就占了中国的90%以上,重工业是什么?是一切工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必须资源。




7

谢邀!相传六十年代,因受各种原因所限,掀起一股举家老小闯东北的浪潮。东北疆土辽阔,土地肥沃。通过垦荒者数年的艰苦开垦,昔日北大荒已成北大仓,这都是东北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后,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居民生活水准也相对提高。然而,近二三十年间,陆续回返还关里居住的东北人有经商的,有上班工作的,也有开出租车的,随处可见。

由此可见,东北人与关里人的生活水准相差未必很大,至于“东北富得流油,我们还吃不饱饭”的说法,仅限某个时期,某个地域而得出的言辞而已。

纵观天下,任何地域都有生活条件好,也有生活条件差的,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社会。

8

要说以前东北富的流油,这话一点不假……可以说吃穿不用愁,只要能干活,都能吃饱饭。可以说很稳定。

那时候的东北,矿产资源,木材,粮食,煤炭,油田,重工业,都在东北!东北是有很大的优势……

自打建国以后,东北无条件支援全国生产建设,列车日夜不断的将物资运往关内急需省市!为了支援全国,东北人都勉强吃饱肚子!这一支援就是30多年,东北除了黑土地以外,都支援了全国的建设,资源基本枯竭,重工业也转移了,现在全国的状态好起来了,可谁又记得当时的东北的输出?谁有记得东北人的热心和真诚?

几十年过去了,东北现在又渐渐的回复了一些,又有了两大优势,东北是个大粮仓,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几十年的修养,林木业得到了很好的生息,林业虽然不比以前,但也好了许多……在东北,真正的东北人不多了可以说廖廖无几,大多数都是全国各地的后裔,东北,东北,东北!无偿的支援,你穷了,一块蛋糕,让大家分了。你穷了,大家却骂你!

不过,黑土地和山林是永远搬不走的!再过30年以后的东北,必定振兴,东北是个好地方,是一块热土,不信大家拭目以待……人无远见,必有近忧,记住我说的话!

9

有网友说“东北富得流油的时候,我们好还不饱饭那”,到底东北有多富裕?对于这个问题,作为土生土长六十年代的东北人,我有着亲身体验和思索,与大家交流。

至于东北有多富裕,我感觉不像有人说的富得流油,那只是个传说,生活条件与其他地方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能维持温饱。所谓棒打狍子,瓢舀鱼,指的是东北幅员辽阔,各种资源丰富,即使粮食不够吃,有其他野生动植物链,也能维持吃饱饭。

东北与全国其他地方比,有两大优势,一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开垦土地不受限制,只要你勤奋肯干,就有饭吃。不像南方一人只有几分地,根本不够吃。我们即使粮食不够吃 ,就平常多种一些土豆蔬菜,或者,秋季到生产队收获后的地上捡一些土豆,小麦,苞米等,也都饿不着。但即使我们盛产粮食,但也是定量供应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剩余粮食要上交国家,支援其他省市。我小时候,我们家最有一怕,就是怕山东老家来人,山东老家人都吃不饱,听说东北富裕,纷纷来东北投奔亲属,一年来好几波,真是让我们苦不堪言。老家来的都是年轻人,饭量大,也是总饥饿的原因,一顿能造七八个窝窝头。我们当时孩子老人每月供应18斤粮食,父亲是工人?? 干重体力活,每月32斤粮食,正常都紧张,何况又多了几张嘴,父亲上班必须吃饱,而我们有时只能吃个半饱,饿急了,豆腐渣,豆饼,各种野菜我都吃过。那时,还是奶奶有办法,春天让我们多採一些榆树钱,掺在苞米面中蒸窝窝头,夏天就多採一些野菜 ,钓点鱼,秋天我们就多捡点土豆,做土豆饽饽,节省了很多粮食。老家的人在我们这没有户口,当时叫盲流,在当地根本找不到工作,只能返家,临走就得拿路费,我父亲每月才30多块钱,除去路费,每月都所剩无几,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哪有富得流油情况。

东北第二个优势解放早,土地改革早,工业基础雄厚,地方经济发达,对全国贡献很大。各类行业齐全,工业,商业,运输业,粮食业,林业等,产业的人数多,基本上做到了,工人有事做??,农民有饭吃。

如果说当时条件好的还是产业工人,待遇很好,工资高,每月粮食供应多,每年都发工作服,夏天是劳动布的,帽子手套衣服全有,冬天棉手套,棉帽子,棉夹克,大头鞋。现在看来无所谓, 但在那个年代,解决了很大问题,既省了钱,又省了布票和棉花票??,机关都没有这个待遇,父亲常常引以自豪。父亲总跟我讲,1963年的时候,他去大兴安岭伐深山木头,当时,国家正逢自然灾害,加上偿还苏联债务,生活及其困难,特别是没有粮食吃,但好在临近内蒙,这地方有牛羊啊??,他们这些工人就天天吃牛羊肉,享了一冬天的福,这在哪个缺少油星 饥肠辘辘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朋友们富得富得流油吧!其实,那时候的人们,工资 生活都差不多,没有太富的,都是上班种地,不让做买卖,就是维持生活。

而今,南方改革开放早,及时抓住了机遇,地方经济实现了腾飞 ,个人都发家致富 ,富得流油。引得我们当地的很多山东人纷纷回老家发展。而我们东北起步晚,转型慢,观念陈旧,所以,在全国经济方面处于落后的局面。而今,国家 对振兴东北经济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各级领导也带领东北人民奋起直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利用我们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人文优势,一定会再现辉煌!

1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说几个概念。

第一,闯关东的原因,只是因为东北有土地。

闯关东以山东、河北、河南人为主,原因只有一个,这三地人口都非常多,土地严重不足,无法活命。

而清代的东北长期不允许汉人进入,人口极为稀少,有着大量的土地。

所以,当时闯关东的人比较容易得到土地,以此为生,仅此而已。

这并不是说当时东北有多富裕,实际上东北直到日占时期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但日本发展东北经济,目的是将东北建立成殖民地,享受的只是在这里的日本移民。

而当时东北中国人吃大米等细粮都是犯罪,可以随时逮捕。


萨沙看过很多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日本投降后进入东北的资料。

当时东北的大部分农民仍然很穷,辽南很多村子里面穷的揭不开锅,十四五岁大姑娘连衣服都不全,赤裸部分身体,平时都不敢出门。

就是因为日占时期农民穷成这样,才会支持八路军、新四军。

再说通俗点,日占时期东北富裕的是日本人,东北中国人只是三等公民,比南非种族隔离的黑人好不了多少。



第二,建国的繁荣,完全是国家重点发展东北的结果。

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其中,东北地区建设了56个156项目,这是全国最多,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占了三分之一的数量。

其中,仅仅辽宁省的156项目总计有24个,在全国排列第一。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

大家知道,经济发达的广东省有多少个156个项目吗?只有1个。

所以,东北建国后崛起,完全是国家大力投入的结果。

东北是享受国家的特殊待遇,才会有大量的企业和工人。在毛时代,工人是铁饭碗,很了不起的。

然而,一旦计划经济结束,国家停止对这些大型工厂的援助,东北经济一夜之间就会完蛋。

这也就是透支红利的结果。



第三,毛时代,东北人的待遇并不好。

陈锡联是刘邓大军麾下的“三陈”战将(另为陈赓、陈再道)。

有意思的是,他担任沈阳军区司令职主政东北多年,民间曾有“陈三两”之称。

什么叫做陈三两,意思是辽宁省每月每人只有3两油,供应非常差,低于全国水平。

六七十年代,辽宁下乡知识青年口粮,是每年600斤毛粮。这是毛粮,实际上的粮食是不够青壮年小伙子吃的。

而辽宁当地农民就更惨,他们没有国家的供应。

除了辽宁北部产粮区外,大部分地区农民口粮每年只有400多斤毛粮。

土地贫瘠地区收的粮食,根本维持不了生命的,就要吃国家供应的返销粮,数量很可怜,只有320斤毛粮。


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就不多说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