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在冬天不担心怎么避寒,只关心有没有足够食物!

首先,古人比我们现在要抗冻。

现在的我们,不穿羽绒服,就没法出门。而在古代,就没这么好的御寒衣服了。

宋朝之前,棉花还没引进中国。那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捣麻絮,用这种松软的植物作为衣服填充物。说白了,就是把草一类东西捣软,加在衣服中间保暖。那时候,两层单衣加一堆草,就能过冬了。条件好的,能搞皮衣穿,这属于少数。

唐-李白《秋歌》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那时候,首都人民都要捣“草”填衣保暖!

宋朝时,棉花引入我国。等黄道婆改进纺织车、棉花大面积种植以后,棉衣才开始大面积使用。一直到上个世纪,棉衣也是我国主要的保暖衣物。那时候,一个棉袄就过冬了。换到现在,只穿棉袄可不敢出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从国外引入了“秋裤”!从此以后,一到秋天,“你妈就开始逼你穿秋裤了。”立冬之后,人人都会穿上秋裤。进入21世纪后,比秋裤更保暖的保暖内衣开始流行,秋裤地位下降。

也是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开始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不过,当时的集中供暖只限制在机关单位。一直等到2003年(GBJ50019-2003)以后,北方城市才开始向普通家庭大面积收取暖费,普及集中供暖。。。

其次,说古人被冻死,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冻饿而死”。

我们是从树上的猴子过来的,只是冬天的寒冷,是死不了人的。真正导致人死亡的,是缺少提供热量的食物!因此,古人更关心冬天吃什么。冬天万物萧条,挖野菜都没地方挖。所以,要提前储备食物。

也是因此,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存食物的地窖。地窖的口很小(大户人家除外),只允许一个人进出,里面放着粮食和蔬菜。这种储存食物的习惯,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于北方农村之中。

(白菜放地窖的话,不容易冻坏。放在冬天的户外,外层的白菜叶会被冻烂。)

我小时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几十颗,四五百斤。现在条件好了,市场经济发达了,囤的少了点。但是,也是二三十颗的囤。去年去超市买菜,市区里面很多老人还是整袋子的买白菜。买回去放楼道、阳台、地下室,囤着吃也方便。

可是,以上都是百姓富裕的时候。真是要遇到饥荒,那就只能出去乞讨了。例如,1942大灾荒,一路走一路乞讨。顶不住了,半路一倒,就死了。你说他是冻死的吗?不是!这是饿死的!

正常情况,冻不死人,只会饿死人!

(文|勇战王聊历史)

最佳贡献者
2

人还是比较抗冻的,只是大家现在习惯暖气空调了,就觉得人并不怎么抗冻,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小时候,我家就是四川北部的,那些地方冬天可以结五厘米厚的冰的,也就到温度很低,那个时候,家在农村,根本就没有暖气,空调。房子还是透风的墙,当然也不是那么夸张的,反正多少有些透风。

过冬主要是围在火塘边烤火,火塘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像锅一样的坑,在坑里烧火。每天我都是提前进被窝睡觉,等我把被窝捂热了,我外婆也差不多过来了,然后我给外婆捂脚。

至于为什么不住地窖,地窖的温度要高一些,不过也容易缺氧啊,如果一家人都在不大的地窖,弄不好要出人命的。

其实古代就有半地下的房屋,为什么并没有流行呢,我想应该是与环境有关吧,在雨水多的地方,要住地窖,要是有雨雪,雨雪落地,地下可就不是干的了,那样会很麻烦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宁愿盖稻草。

还有古代的人并不懂得通风的重要性,不说别的吧,就说做饭的灶台吧,我小时候可没有什么炉篦子的,也没有抽烟的烟囱,看着很可笑吧,不过事实就是如此,烧火做饭都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不过在四川北面的陕西,住窑洞的就多,主要是气候比较干燥吧。反正在比较潮湿的地方,住在地窖里面,古人不懂的通风,死人的事情肯定是发生过不止一次,所以大家基本上没有住地窖的,两害权其轻,古人就不做地窖了。

3

问这个问题的,冬天自己到郊外,找个大坑猫一宿就知道了。

首先一点,所谓的地窖温度较高,也只是相对地表高一点而已,远不能达到寒夜里人体保温的需求。以前农村会有红薯窖、菜窖,包括部分地方的酒窖,进去之后阴冷异常。莫说避寒了,只怕冻死的会更快。

东北有人试过躲到雪窝里避寒的办法,那也只是极短时间内的权宜之计,作为固定手段显然不行。不然东北同胞还建房子干嘛,直接钻雪窝子好了。

新闻上曾报道过贵州有孩子躲到大垃圾桶里,生活取暖导致死亡的案件。

我们也从未听说过某地开放人防工程供人取暖的说法。如果地窖温度高,大家直接钻防空洞好了,省的供暖增加PM2.5.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既然摩擦可以生热,为啥古代穷人不天天在一起摩擦或者自己搓身体来避寒一样扯淡。

另外,挖地窖不是挖坑种树,这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需要一定的门槛的。

别的答案提到窑洞,这东西的成本可不低,不信可以找个陕北、甘肃的朋友问问现在箍一口窑要多少钱。

但凡有点可能的人都不会被冻死,被冻死的人你让他去挖地窖,这就像在问一家破产的企业为啥不去贷款、申请政府补贴一样。

4

由于大地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地窖中确实能够冬暖夏凉,小时候还见过,在空地上竖直的挖一个方形的坑,大约一间房子大小,深度有两米多,上方蹬上椽子,椽子上在铺上植物的秸秆,如棒子(玉米)秸、高粱秸等,上面再用挖出来的土覆盖起来,我们这里叫地窨子,农村的妇女晚上在里面纺线。

还见过一种在地面上围着挖好的坑,再垒大约一米高的土墙的,我们这里称它半阴半阳的地窨子。

亲自去里面感受过,确实冬暖夏凉,但也注意到,纺线的妇女都坐着厚厚的垫子(通常用植物的叶子编织而成),并且,天好时就拿到外面去晒,反映出一个问题,地窨子里比较潮湿,时间长了人就会感觉不适。所以,短时间使用,问题不大,但不适合长时间居住。要居住还是要盖房子,并且盖房子用的材料与挖地窨子差不多,墙体有用粘土加入麦秸和的泥,然后用铁叉子一下一下堆砌而成。也有用土坯(提前用粘土和成泥放入坯模中成形,脱膜后晒干)垒砌而成。也不用找专门的建筑队,农民朋友都很质朴,农闲时找几个人帮忙就能搞定。因为墙体较厚,一般都在50公分以上,保温效果很好,小时候住过,不仅冬暖夏凉,由于门窗通风,比地窨子干燥得多。

5

古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北京以南的地方。冬天最低气温也就是零下几度。而且时间不长。白天很暖和。

东北地区零下30度。在1980年以前基本小孩穿开裆裤在外边能玩一天。大一点的孩子,就是棉袄棉裤没有内衣,连续几个小时都没事。大人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个背心裤衩。城里的工人有工作的能好一点。晚上睡觉家里茶缸子里的水都会结冰。室外零下30-40度,室内0度到零下10度。这个温度和北京以南的晚上差不多了。

只要避风,有草垛基本上没问题。

地窖比较潮,不适合冬天居住。

冬天不怕干冷,就怕潮湿。

6

首先要了解古代百姓社会地位及基本生活状况。古代封建社会,有着森严的等级分化,最基本的社会阶层及士、农、工、商,而要满足穷人的概念,只有在“农”这个阶层里找,就是部分有田地的农民。

有田地的农民,勤勤恳恳的劳作,基本还是能满足一家基本生活,最惨的是被其他阶层占去土地大量的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又有一个称呼“佃农”。而佃农是给地主、士大夫、商人等阶层打工的。

他们的衣食住行,衣方面,佃农只能穿粗布做的衣服。乡下农民在耕作的时候,大多穿打了许多补丁的短褐。

食方面,一年四季所食用的,大多数是粗鄙的食物。至于精米、白面,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这些粮食都是辛苦为地主辛苦工作一年,大部分收成都给地主了,自己只有很少一部分。

住宿,只能住在茅草屋里面。更有甚者,很多人连茅草屋都住不上,甚至在当地主的长工。正所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立锥之地都没有,又怎么去挖地窖呢?

徭役方面。汉代诗歌中有《十五从军征》,讲的是一个十五岁汉朝少年被征发当兵后,八十多岁才得以回家。

三国时代蜀汉多次北伐曹魏。蜀汉国小民少,但是又需要支持不断的战争,这就导致蜀汉的男丁都去当兵,妇女负责农业生产并缴纳农业赋税——在没有杂交水稻和化肥的古代,粮食亩产不能和现代相提并论,由此可想而知,蜀汉百姓可以用赤贫来形容。

事实上类似蜀汉这样的沉重徭役负担,是古代社会的主流现象。农忙时为地主工作,而农闲时间则要为国家服劳役。一方面农民和佃农等阶层受其他阶层盘剥,一年劳作就只能果腹,还有向国家履行徭役,另一方面即便知道地窖暖和,也没有足够的生产时间和工具来准备地窖,更没有土地能用来挖地窖。

所以古代但凡有点灾荒、旱涝,对于普通老百姓都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古语有云: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地都没有,怎么挖地窖呢?




7

关于地窖的使用,较早出现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的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

同时,也多有史料记载,大明湖畔就是古代制冰的主要基地,而在冬天依靠地窖藏冰则是古代制冰的主要形式。对此,山东许多的老济南人都能如数家珍,讲出地窖藏冰的相关事迹。

此外,在地窖中储藏数十,或数百斤大白菜、土豆、大葱等蔬菜的场景,相信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的东北人印象应该非常深刻。

不过,也有些家庭用地窖储藏粮食。如:茹志鹃《关大妈》记载:“新下来的谷子,早已安安稳稳地堆在那边竹篱下的地窖里了。”

也就是说,无论古今,地窖多用于储藏食物,但并不是说古代穷人就想不到用地窖避寒。

那么,古代穷人真得不会挖地窖避寒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蜡烛》一文写到:“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作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科林的圣诞蜡烛》一文写到:“噢,用放在地窖里的那盏大油灯。”

清代周亮工《书影·卷二》记载:“吾乡贫民,冬月操作,惧寒僵手,则为地窖以居。”

以此来看,不只是中国古人会用地窖避寒或居住,就连外国的一些人也会用地窖避寒或居住。但是,地窖只能作为临时,或应急的“避难所”,而不能当成长久的住所。

那么,古代穷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挖地窖避寒?

其实,当下一些弱势人群居住在古墓中、桥洞中的报道,在媒体上并不鲜见。

所以,在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屋,包括茅草屋的情况下,古人选择地窖暂住避寒,本就很正常。但是,在户外被冻死的穷人,却不一定和住不住地窖有关。

例如:唐代白居易《卖碳翁》中写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为: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因此,并不是穷人不想躲在地窖中避寒,而是要外出谋生。也就是说,在户外被冻死的穷人基本都是在外讨生活的人,而单纯在家中冻死的穷人应该非常罕见,雪灾除外。

再说,在地窖中避寒,总比在露天避寒强,古人又怎么不会选择在地窖中避寒呢?

那么,为何地窖不能成为古人长久的居所?

虽然,地窖有所谓的“冬暖夏凉”之说,但这个“冬暖夏凉”也只是相对而言。

例如:冬天室外温度在零下20℃时,密闭较好的地窖(指地表深度4米左右)温度至少也会有零下5℃左右;若室外温度在零下10℃时,密闭较好的地窖温度至少也会有零下2℃左右。

所以,寒冬来临,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就算躲在地窖也会出现因饿饿而死人的情况。

关键问题是,地窖中的空气流动性极差,生火取暖反而不如外面。同时,不但地窖中的潮气较大,容易产生霉变的难闻气味或有毒气体,而且空气流动不畅,则会对人的身体造成较大危害。

特别是到了雨季,可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了。

总之,古代住地窖的危害远远大于住房,所以地窖也就无法取代住房了。当然,陕北的窑洞除外。

之所以,古今的人们喜欢用地窖储藏食物,主要还是看重它“冬暖夏凉”的特性。毕竟,地窖中的温度较为恒温,有点像个“天然冰箱”,对于食物有一定的保鲜保质作用。同时,相对地窖来说,总比在封冻的雪地中挖取埋藏的食物要方便多了。所以,古人才比较喜欢在地窖中储藏食物。

所以,“古代穷人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不过,因后世有通风、通电、防水、防塌等现代化技术,地下室、酒窖等地窖形式,却成了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建筑形式。

图片来源网络

8

挖是挖的,尤其那些喜欢夜生活的古代穷人。

冬日农闲,长夜漫漫,无家无妻的穷汉最是难熬。

在过去的年代,北方每一个村子几乎都有作为公共场所的地窖子,有的有一个,有的有两个,有的有好几个,全看村子大小,全看村子中的年轻人分为几伙。

这些地窖子一般并不是单属于某一家或者某一人的,多数是几个爱玩爱折腾事情的闲人出些免费劳动力挖一个大坑,上面再盖些稻草高粱秸什么的,留一个小门,再做一个柴门。

这种半地窖子等于是“公共客厅”。

灯油很费钱,有的地窖子是耍钱的窝点,去的一般都是些二流子,坏小子,他们不怕费油钱。

好人是不进这种地窖子的,好人另有基地,也是一个半地下的地窖子,领头的多数是一个会小手艺的老头子,比如是个卖麻绳的老头子,他会拿点钱出来生一个炉子,点上一个小油灯,每天晚上去守着炉子搓麻绳。人以群居,每天晚上要编草鞋的人也去了,出点油钱,两个人边聊天边干活,偶尔有一天干的累了烦了,也许弄点小酒,弄碟子小咸菜喝上几口也说不定。

也有那种就是闲聊天的地窖子,冬闲漫长家中父母妻儿姐弟一大群,说话是受拘谨的,几个要好的年轻朋友弄个地窖子逍遥也很正常,没有电视 ,没有手机,只好瞎聊胡聊打发时间了。

只是把打麦场搬进了地窖子而已。

穷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上面所说的穷人虽然穷,没有能力拥着貂皮坐在火炉旁逍遥,但这些穷人身上还是有衣,家中有粮的,要应付的只是漫漫寒冷冬夜,当然有功夫挖地窖子了,甚至地窖子是穷快乐的好地方。

有一等穷人就不行了,他们是真穷,身上衣单,肚中无粮,兜里没钱,上无片瓦之遮,下无立锥之地,栖栖遑遑天当被,地当床。

寒冬来袭,他们为什么不挖个地窖子挡寒呢?

铁锹呢?

有一把铁锹还不如换身棉衣穿呢!还不如换点粮食吃呢!

有一种穷是失去了生存能力的穷,悲惨至极,冻饿而死。

对,过去年代,户外冻死的穷人其实是被饿死的,他如果还有能力填饱肚子,就会有力气找到御寒的地方了,也不一定就是地窖子的,别人家的门洞子,柴火垛子,都可以凑活的。

9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句“何不食肉糜”的话。一般来讲,地窖是一个相对恒温,不受地表气候影响的地方,古代的穷人们为什么挖个地窖,呆在地窖里,至少也不会冻死在路边?


关于地窖这个玩意儿,在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西北,其实都还是比较常见的。大家喜欢把酒类、粮食、蔬菜贮藏在地窖里。还有一些人真的就住在地窨子(其实也算是地窖)里。

其实古人至少比现代人扛冻。在《荒野猎人》里,那种雪原森林环境之下,暴风雪来了的时候,受伤得几乎被同伴放弃的休·格拉斯曾经给我们上过两次教科书式的避寒的方法。

一次躲在雪窝子里面,虽然雪地本身很冷,但是当用雪建成一个房子一样的窝子的时候,实际上隔绝了外面的寒冷空气和风雪;还有一次实在无地可躲的时候,刨开刚死的马匹,脱光后钻进马肚子,用马的尸体的余温来给自己保暖。

当然这些保暖的条件过于恶劣,怎么也比不上。在用桦树建起的有壁炉的房子里烤着火,吃着牛排,喝着龙舌兰酒,让人感受到温暖。所以休·格拉斯自己能动弹的时候,就开始下河捕鱼,强迫自己去吃掉那些令人作呕的生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体力,才能够最终不被冻死。

所以有很重要的一点,其实在冬天人体取暖的最佳的方式,仍然是靠吃东西取暖。

而穷人之所以在大冬天风雪的天气里倒在路边,那是因为他们在去寻觅吃食的路上。找到一口吃日的,或许今夜的严寒又熬过去了,但是这一顿没有找到,明天的太阳只能照在自己的尸体上。

富人取暖方式有千万种,而穷人取暖,其实只有一种,得以果腹。地窨子也好,地窖也罢,除非里面有食物,否则即便是在大冬天都不值得待。

还有一种浪漫的取暖方式。他出现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那是陈清扬在瓢泼大雨当中,和王二为了不被冰冷的大雨把身体的热量耗尽,而想起的男女互相取暖的方式。没有食物的穷人,更奢谈爱情。

当年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一开始都是住在地窨子里,过着半穴居的生活,正是因为有出去找吃的动力,最终打下了一片江山。

10

古时候由于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在战乱之年吃饱穿暖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一些逃荒逃难之人被冻死到路边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些在农村生活的朋友都知道,其实农村的地窖在冬天是非常暖和的,而且打造一个地窖也不需要用太多成本,为什么有些人宁愿冻死在路边也不愿意挖一个地窖住进去呢?是因为懒吗?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稍有几分“何不食肉糜”的意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挖地窖住人的,毕竟我国境内适合挖地窖居住的地方还真不多。

——以最适合人们居住生存的平原地区为例,平原地区大多都是适合耕种的土地,只要是稍微努一点力,有那么几分薄田耕种着,盖一个茅草屋是完全没问题的。但与之相对比,如果要是挖一个具有居住功能的地窖并不是小事。

虽然北方的菜窖还有红薯窖看起来非常的方便,但这些菜窖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多都是直上直下,菜窖底部的扩展空间并不是很大。若是用来存放一些蔬菜和红薯还说得过去,要是住人的话最多只是够躺下睡觉的。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不懂得支护体系的运用,如果洞口很小而下面空间很大的话,极易出现塌方的现象,因此人居住到里面是非常的危险的。比如若是出现洪涝灾害的话,地窖很可能一瞬间就被填满了,逃生的机会都没有,最终只会落一个人财全失的后果。

古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中原地区曾存在着一些“半穴”式的房屋,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半地下室构造,既能够节约建筑材料又避免了塌方和洪涝。

但即便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等着他们,那就是环境太过于恶劣了。

——比如虫蛇老鼠之类的动物非常喜欢地窖这种阴凉的地方。古代由于社会自然环境比较优渥,到处都有很多毒蛇毒虫,但受制于医疗技术古代也没抗毒血清,因此若是被这些毒蛇或毒虫咬到一般都是死路一条,长久住在地窖之中被这些毒物所害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

又由于当时地下水位又普遍较高,长期住在地窖之中非常的潮湿,再加上空气流通不方便,居住久了容易体弱多病,且不利于钙质的吸收。用风水学来说是属于“极阴”之地,并不适合生存。虽然住在地窖之中可能以避免被冻死,但是因其他因素丧失生命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很多。

而且当时的大多数人们除了地窖也有更好的选择。

——比如地质条件如果允许的话,住在一些洞穴之中还是非常舒服的,所以在现在的陕西以及河南地区存在着大量窑洞的,甚至现在还有很多人住在窑洞中的,窑洞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冬暖夏凉。

而且与普通的地窖相比窑洞的安全性更高一些,毕竟窑洞并不是位于地面以下,一般都是从半山腰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挖的,遇到汛期洪涝灾害的话不可能被洪水淹没浸泡,而窑洞一般都是依托地质比较稳定的山体而修建的,在山体上面有一定的植被可以防止雨水冲刷。

再加上窑洞上层山体的土质比较厚,发生塌方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在古代的时候也出现过因为山体滑坡或其他因素导致一些窑洞损坏的情况,总体来说要比地窖是安全很多的。

当然,这一般也还是需要一些经济实力的人才能够享受的起的。实在是一无所有的穷人自然是没有能力和条件去住窑洞的。

而之所以地窖也不能挖,则是由他们这群人特有的性质所决定的。

——既然是太穷了,大多情况下都是因为一定原因无家可归,这些人根本没有办法获得稳定的生产资料,一般都是靠乞讨为生。

而他们所活动的地方一般都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所有的土地还有宅子都是有人有主的,自然不可能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挖地窖。而且这些逃难人员一般都是来回流动的,难找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所以即便退一步来讲,真能找到地儿来挖,他们也根本没有挖地窖的必要。

而最后要特别说明的一点,其实古代死到路边的那些流浪人员冻死并不是因为天气,而是因为饥饿。这句话看似有些矛盾,但确实是事实。

人类是从人猿一步步进化过来的,所以自身也是拥有了一定抵抗自然环境的能力,其中一点就是表现出一定的抗冻性。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全球气候还并没有变暖,冬天的自然温度要比现在低很多,而那个时候人们的保暖设备也非常的差劲。

在宋朝之前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人们的取暖方式主要是通过将麻捣碎做成填充物放在衣服里面御寒。这些东西看起来非常的绿色环保,但实际上保暖性能是非常的差,根本没办法和现在的羽绒服以及保暖内衣相比。

就算等到宋朝之后棉花进入了中国,但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普通老百姓冬天御寒的衣物少之又少。一般来说一件棉衣也就过冬了,虽说电视剧里面有一些人可以穿上一些动物毛皮御寒,但是普通老百姓没有几个人能穿起。

但古代大多数人依旧是活得好好的,因为当时的人更能抗的住寒冷天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即便古代人更能抗冻,还是有一部分人最终冻死了,这则与饥饿有关了。

——根据大家的一些生活常识也知道,冬天如果吃不饱饭的话,就算坐在屋子里也会感觉手脚冰凉;而反之如果吃饱饭,就算是在室外手脚也会温热起来。

因为食物在我们肚子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时候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自然环境消耗我们体表温度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我们并不会感觉到特别的寒冷。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天然性的保暖内衣就是我们身上的脂肪,如果我身上的脂肪足够厚的话,也可以抵挡一部分寒冷。

但在古代那些流落街头的穷人大多都是一些面黄肌瘦之人,他们肚中普遍都是空无一物,要有的话也是一些草根树皮这些物质,根本没有任何的营养。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被冻死的概率就很高了。

最后来做一个整体总结

——首先,地窖受制于当时环境,不仅能挖的地方少,而且条件还是十分恶劣,存在诸多风险;再者,穷人的特质也决定了他们大多数是无法随心所欲的建立地窖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大多数人冻死并不是由于天气,而是因为饥饿催使的寒冷,所以他们要避寒首当其冲的是解决饥饿问题,而不是想办法去弄地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