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看了刘封的奏表,大怒,便要诸葛亮发兵去擒拿刘封、孟达。诸葛亮说,不需出兵,派刘封去攻打孟达,以一箭双雕之计,灭掉两个贼子。
于是,刘备派人到绵竹传达命令,要刘封去擒孟达。刘封接到刘备诏令,立即领兵到襄阳五十里外下寨。继而,领兵五万,单搦孟达交战。
孟达投奔魏国,曹丕不敢相信,要他去襄阳取刘封首级做投名状。于是,两将在襄阳城外打了起来、
孟达不是刘封对手,只三个回合就大败而逃。刘封趁势掩杀二十余里,却被魏将徐晃、夏侯尚挡回。刘封不敢孤军深入,便领兵退往上庸,没想到襄阳守将申耽却也投魏了。刘封不能进城,徐晃等从背后杀来,刘封只得率领残部逃回成都。
刘封到了成都,刘备大骂他不救关羽。刘封申辩道,原本是要出兵的,因为孟达劝阻,才坐视关羽受难。刘备喝道,你非土木之人,为何要听孟达的话?此时,诸葛亮进来了,刘备问道:“辱子如此,何法治之?”
很显然,刘备其实并没有下决心要斩杀刘封。假如诸葛亮劝一句,或许刘备会就坡下驴,饶了养子。但是,诸葛亮却在刘备的耳边嘀咕道:“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
于是,刘备便命人将刘封拖出去斩首。可惜一员猛将,就这样死在了诸葛亮的刀下。为何刘封是死在了诸葛亮的刀下呢?因为,刘备马上后悔了。
却说刘封被左右押出,刘备便问刘封的随从,随从说,孟达曾经劝说刘封一并降魏,刘封大怒,扯碎了孟达的书信,斩了来使。刘备听说,大哭道:“吾儿虽然刚强,有此忠义之心也,凛然可爱。”于是,刘备立即叫暂停行刑,然而,刽子手早已“斩讫”。
刘封之勇,刘备应当是知道的,刘封之忠,玄德恐怕也不会怀疑。所以,当刘封的首级献来时,刘备十分自责,哭道,我一时头脑发热,斩杀了股肱之将啊。
从细节中看,刘封行刑如此之快,恐怕也是诸葛亮从中捣鬼。行刑刽子手应当知道,所斩之人是汉中王的义子,不会如此迅速的杀掉。所以,刘封是死在了诸葛亮的刀下。
那么,诸葛亮为何一定要置刘封于死地呢?
刘封是被逼上断头台的
刘备后悔杀了刘封,大哭不已。这回,刘备也是真哭,杀了这样一员大将,又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义子(《三国志》中是养子)。加上关羽新亡,荆襄九郡尽属他人,百感交集之际,刘备不会假哭。
诸葛亮知道刘备很后悔,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便劝说道:若欲嗣主久远之计,杀之何足惜也。作事业者,岂可生儿女之情耶!
诸葛亮的意思是,刘封刚强,日后肯定要危及已经被立为继承人刘禅,为了长远之计,杀了刘封没有什么可惜的。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养子不同于义子,是有继承权的。所以,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确立继承时,蜀汉内部就产生了诸多议论。
《三国演义》中说,关公困守麦城时,派廖化前往上庸搬取救兵。刘封得知,便要立即发兵去救。孟达从中挑拨道,你把关羽当叔父,人家却未必把你当侄儿。汉中王进位时,问孔明立哪个儿子做王世子,诸葛亮一推六二五,让刘备去问关张。
刘备依诸葛亮的话,致书关羽,关羽却勃然道:“立嫡不立庶,古之常理,又何必问于我乎?封乃螟蛉之子,使住山城之远,免遗祸于亲骨肉也。”
孟达这句话,果然刺痛了刘封,便不再发兵去救麦城,廖化大哭而回。
涉及到继承权的问题,事情就十分严重了。但是,刘封有没有抢夺继承权的打算呢?《三国演义》中没有提到,正史中也没有说这件事,恐怕刘封是没有这般心思的。
其实,孟达劝阻刘封不去救关羽是有道理的。上庸刚刚从魏国手里夺得,立足未稳。孟达说,吴兵有屯兵三四十万在荆襄九郡,曹操则有四五十万大军虎视眈眈,“量我等山城之兵,以敌两家之强兵,正如驱羊入虎窟耳。”
刘封的能力不在孟达之下,这样的形势是看得清楚的,只是碍于叔侄情面,才不得已要出兵。孟达后面的话,虽然有挑唆之嫌,但却是从大局出发,讲的是实情。刘封左右为难,也是借着孟达的话,以保上庸而放弃了对麦城的救援。
罗贯中笔下的刘封,位置十分尴尬,即便是他本人没有觊觎皇位之心,也很难消除诸葛亮等人的疑虑。所以,《三国演义》中刘封之死与曹丕逼曹植是写在一回书中的。
然而,诸葛亮劝刘备杀刘封的话,证明了孟达的话并非完全挑唆。假如孟达的话是错的,诸葛亮完全可以顺着刘备的责骂,以不救关羽而杀了刘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不仅借刘备的刀杀了刘封,还借马岱的刀杀了魏延。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诸葛亮借刀杀人的目的并非完全为了蜀汉的利益,而是夹杂了更多的个人意志。
诸葛亮假公济私杀了刘封
刘备并不认同诸葛亮的观点,反诘道,纵然刘封日后杀了我的儿子,我也不忍今天杀了这个忠义之人。
在刘玄德的心里,刘封是忠义之人。既然是忠义之人,刘备又怎么会认定自己的养子会谋逆呢?所以,刘备不相信刘封日后会对刘禅不利。而且,刘备是十分喜欢刘封的,荆州不救关羽,只是出于私人感情,责怪刘封不顾叔侄之情。
同时,从《三国演义》中也不难看出,刘备也承认刘封有继承权,说纵然今后刘封杀了刘禅,也是可以接受的。
刘备可以接受刘封杀刘禅,但诸葛亮却不能容忍。好不容易熬走了一个关羽,却又来一个刘封,在诸葛亮眼里,这也是个不听军师将令的刚强之人。诸葛亮不得不想到刘备身后,自己如何驾驭这个身份极其特殊之人。所以,诸葛亮乘机除掉刘封,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诸葛亮借刘备之手除掉刘封,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按照《隆中对》的战略部署,荆州是诸葛亮布局的。关羽孤身两面迎敌,必定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诸葛亮所谓“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荆州防守策略基本上等于没说。孙权一日不取荆州,便一日不得安宁,岂是一个“和”字所能解决的?
所以,杀了刘封,便造成了关羽之死是刘封拒不救援,而不是战略布局错误的舆论。正因为此,《三国演义》中才说,诸葛亮“附耳”给刘备出主意杀刘封。这件事是见不得光的。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自己的主张不容任何人更改。《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借马岱之刀杀魏延,也是担心魏延谋反危害蜀汉利益。其实,诸葛亮更担心魏延改变自己北伐战略,或者,魏延一旦成功,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地位必然受到严峻挑战。
孔明杀刘封是顾忌刘备身后之事,杀魏延则是顾忌自己身后之事。
“羽扇纶巾”其实说的是周瑜,罗贯中却把这把羽扇交到了诸葛亮的手中,是不是说诸葛孔明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呢?
正史上刘封是怎么死的
《三国演义》以《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为历史依据,以七分真三分假写成。因而,说《三国演义》难免不参考历史。那么,正史中,刘封是怎么死的呢?与诸葛亮有没有关系呢?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中说,刘封不救关羽,“先主恨之”。刘封在上庸被孟达、徐晃打败后,逃回成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
刘封自裁后,刘备为之流涕。
看来,《三国演义》写的基本属实,刘封之死,就是因为诸葛亮担心日后不能节制于他。所不同的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把正史中的话改为诸葛亮担忧刘封危害刘备的子孙。
史书中说,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入川后,刘封带兵与诸葛亮、张飞溯流西上,一路克敌,表现英勇。刘封时年二十岁,是刘备手下不可多得的少年才俊,也是蜀汉承上启下的一代将才。
遗憾的是,诸葛亮更多的虑及个人利益,斩杀了这员猛将。
当然,诸葛亮怂恿刘备杀刘封,其实也是蜀汉集团固有的利益造成的。刘关张个人情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蜀汉利益还要重,诸葛亮希望在刘备身后自己能够更好的发挥才干,而削弱固有的利益集团,刘封之死,与此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