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算不上雍正的头号宠臣,李卫常年在地方任督抚,所以权力也并不是雍正朝权势最大的大臣,不过李卫确实比较深得雍正的喜爱和信任,在雍正时期各省督抚之中数鄂尔泰、李卫、田文镜最受雍正信任和喜爱。
所以李卫幼年因为家境富裕,不好读书,就喜好舞枪弄棒,在读书识字这方面来说确实和电视剧中有些相似,但是不像电视剧中那样大字不识,李卫只是读书识字较少,文化水平比较低而已,不会写文案而已,但是基本的书写他还是可以的,所以李卫当官以后都是常年雇佣幕僚师爷为其代笔写奏折。
李卫虽然读书少文化水平低,不能写文案,需要由师爷代写,但是李卫非常聪明,看待事物和问题很会抓重点。很多事情幕僚师爷找不到要旨,他两三句话就能切中要害把事情分析的很明朗。这就能看出李卫虽然文化水平差,但是智商还是非常高的。
李卫长大以后,天天舞刀弄枪也不是回事啊,于是他老爹老李花巨资给他捐了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
有李卫老爹老李的财力支持,捐官以后,李卫很快就被放任了实职,也是他人生仕途的敲门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年李卫被放任为兵部员外郎,于是在江苏徐州土生土长的李卫离开家乡去京城出任了这一职务。
员外郎在清代是六部之中的闲散官职,其实就相当于父母花钱给李卫买了个铁饭碗工作而已,出任员外郎这个官职的人大多都是天天混日子,闲得很。
但是李卫这个人做事很认真,可能常年在家里闲惯了,李卫有了工作以后在这个职位上做的非常认真,可以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于是李卫认真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当时分管兵部的康熙十三子胤祥的赏识,从胤祥准备提拔李卫这一刻他就注定踏上了雍正这条大船。
老十三将李卫推荐给还是皇子的老四雍正,后来历史上的老十三在康熙面前失宠,外加身体不好,基本在康熙晚年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直到雍正上台老十三才重获重用。
在老十三离开政治舞台这段日子,李卫和老四雍正越走越近,所以李卫在兵部员外郎的位置上没待多久,就被在皇子时期主管户部的雍正调到了户部,并且官升一级,成为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李卫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待到了康熙去世,雍正即位后,李卫就迎来了仕途巅峰期。
雍正需要有人才帮助推行新政,李卫由此步步高升
雍正即位后,由于雍正开始着手改革康熙晚年的社会积弊问题,所以雍正准备推出改革利弊的新政,但是新政触及到了很多权贵的利益,因此雍正找不到可以帮助推行新政的人才。
这时候田文镜、鄂尔泰、李卫三人就出现在了雍正考虑范围内,这三人的共同点就是在康熙朝郁郁不得志,尤其是鄂尔泰和田文镜,当时鄂尔泰年过四十,田文镜更是年过六十,李卫相比他们俩还比较年轻,当时不过三十多岁。
这三人在康熙朝都不过是五品闲职官员,想都不敢想自己未来会有一天成为清代九大封疆大吏总督的高官。
雍正为了找可靠的人在地方推行新政,于是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都被以火箭的速度开始了仕途的升迁。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前后,李卫出任浙江总督兼巡抚;田文镜出任河南总督兼巡抚;鄂尔泰出任云贵总督兼巡抚。
至此李卫、田文镜、鄂尔泰三人成为了雍正新政的铁杆支持者和推行者,三人也被雍正誉为左膀右臂。
但是三人之中却属李卫权力最大,李卫官职为浙江总督,所辖范围是浙江和福建两省军政大权都受他节制,不过后来两江总督范时绎因为对江南地区维稳不力,触怒了雍正,被雍正罢官,于是两江三省的地区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全部被并入李卫的职权中。
李卫由此成为江南总督,总督江南五省,可以说是清代以来总督官职中权力最大的总督之位,李卫调离江南后,这一职位才又恢复到原来的两个职位,即原来的两江总督和闽浙总督。
从这可见雍正对李卫的信任和喜爱,否则雍正不会把江南五省全部划归李卫节制。
历史上的李卫更善于管理盐政、治水以及维护社会治安
李卫这一生大多在地方出任督抚,主政一方,李卫在升任督抚之前,曾经被雍正派去管理云南盐政镀金,这期间李卫找到了他的强项,那就是管理盐政。
在清代盐政是清政府重要的税收之一,盐政是清政府非常重视的职能岗位,而李卫非常善于治理盐政,缉拿私盐贩子。
即使在后期李卫出任浙江总督,雍正依旧让李卫兼管江南盐政。
除了善于管理盐政,李卫还善于治水,江南自古多爱发生水灾,每逢雨季,江南多会发生水患,尤其是浙江沿海一带。
李卫在浙江总督任上对百姓最大的功绩就是他成功地治理了浙江沿海水患,这是踏踏实实的为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所以在李卫去世后,浙江百姓都依旧对李卫爱戴不已,给他上供烧香。
李卫在浙江任职期间,非常能体恤民间百姓疾苦,当他了解到水患是百姓最害怕的一灾难后,李卫一改之前总督对于水患不够重视的态度,李卫非常重视水患,于是李卫在浙江沿海地区修筑了海塘,用来抵御水患。
李卫在任浙江总督期间,几乎每年都要找雍正要一笔专门用来治水的费用,雍正对于这种实在的惠民工程也是大力予以支持。
由于李卫善于治水,乾隆即位后还特意让李卫在已有的直隶总督职务上兼署河道总督,让李卫专门治理河北境内的河道问题。
除了善于盐政、治水以外,李卫还有一个强项,那就是非常善于维护社会稳定。
在雍正时期江南地区江湖势力比较强盛,反清组织天地会在江南地区民间发展的是非常兴盛,李卫在任期间彻底剿灭了江南地区所有反清组织,尤其是对天地会给予了致命打击。
上面讲过李卫非常喜好舞刀弄枪,而且历史上的李卫身材魁伟,据史书记载李卫身高应该在2米左右,身材是非常高大且魁梧,李卫本人也有一身好武功,擅长击剑和武术。
李卫一直有一个从军梦,雍正初期,西北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派了大将年羹尧去平叛。
当时还是在云南盐道使的李卫,看着云南地区为西北前线进行物资提供,十分想亲赴西北战场与叛军打一仗,于是李卫给雍正上书恳请出任年羹尧的副手去西北前线。
李卫只是有一身武术,他对兵法并不通,而且当时雍正已经有了想提拔李卫出任浙江巡抚的想法,还需要靠李卫去江南地区推行新政,所以雍正很断然的拒绝李卫上战场的机会。
所以李卫一直有一个亲临战场的从军梦,但是没有实现,等李卫成了浙江总督,他就开始想实现从军梦,那就是缉盗,李卫把剿灭天地会等反清组织还有剿灭私盐贩子这些江湖武装力量当成了战场。
李卫亲自督办的大案就数江南地区反清一案,李卫亲自带兵上阵,抓获了当时素有“江南大侠”之称的甘凤池。
甘凤池是历史上著名的武术家,也是雍正时期民间反清组织领袖之一,后世很多评书和武侠小说都讲过甘凤池的事迹。
其实历史上的甘凤池是个大叛徒,他被李卫抓了之后,第一时间出卖了天地会的好朋友们,李卫通过甘凤池提供的信息,很快就顺利地剿灭了江南地区天地会组织,重创了天地会在江南地区经营很久的势力,同时李卫也彻底弹压了江南地区民间反清的苗头。
甘凤池由于出卖了天地会的人,所以李卫也很讲信义,亲自向雍正求情,雍正赦免了甘凤池,于是经历过这次死里逃生的甘凤池以后再也不敢在江湖上露面,隐居江南农村地区,以传授武术为生,活了八十余岁才死。
而李卫剿灭江南地区反清组织,即稳定了雍正的统治也满足了自己的战场从军梦,不过后来雍正看李卫热衷于军事,还是让他在总督职务上兼署了兵部尚书的职务,可惜李卫只是挂职,而且当时天下太平,根本没有太多用军的地方,所以李卫依旧没有实现真正上战场打仗的梦想。
李卫作为雍正的铁杆拥护者,大力在江南地区推行新政,还善于治水、管理盐政和弹压民间反清势力,这都是雍正对他非常喜爱和信任的原因。
历史上的李卫官声口碑都非常好,在民间有“李青天”之称
李卫当高官十多年,为官非常清廉,当然,李卫家资巨富,他也不需要去贪腐。而且他身居高位,却能体恤民间疾苦。为官清正严明,秉公执法,这都是让雍正十分喜爱和信任他的原因。
田文镜虽然也和李卫一样清正廉明,但是田文镜官声口碑却比李卫差太多了,就因为田文镜太过顾于遵从雍正的命令,他不懂体恤民间疾苦,所以田文镜所治理的河南与山东等地区百姓背后都管他叫做酷吏。而李卫则是在所任职地区深受百姓拥护和爱戴。
李卫在民间比较好的官声口碑,也是能让他善始善终的原因之一。
雍正去世后,乾隆即位,乾隆推翻了雍正时期很多的政策,而且雍正时期的心腹大臣也都遭到了乾隆的政治清算。
比如张廷玉晚年被乾隆罢官,还剥夺了之前的一切荣誉和赏赐,晚景可谓十分凄凉;再比如田文镜在乾隆朝都已经去世很多年,还被乾隆痛斥为酷吏,陪葬在雍正清泰陵附近的田文镜坟墓还莫名其妙的被乾隆推平了。
但是李卫却没有受到乾隆的清算,这其中有李卫情商比较高,善于迎合乾隆有关系,还有就是李卫在民间官声口碑太好了,乾隆不敢动他。
但是乾隆也并不是很喜欢李卫,因为李卫曾经逼乾隆处死过贪官。
河道总督朱藻在河道总督任上贪腐成性,还欺压百姓,毁坏了不少民田,朱藻的弟弟朱蘅更是借助哥哥的官威,勒索地方官员,私吞赈灾救济款。
当时正值雍正去世乾隆新君即位不久,李卫秉公执法,弹劾朱藻兄弟,乾隆本打算轻判朱藻,用以收买朝臣之心,但是李卫一副黑脸包公的嘴脸,再三向乾隆上奏折,逼着乾隆将朱藻兄弟满门抄斩,抄没了朱藻的家产。
事后乾隆让李卫以直隶总督的职位又兼署了河道总督,负责治理河北地区的河道问题。
李卫因此在民间得到了“李青天”的美名,而乾隆对李卫这种硬骨头,公正执法的性格其实不太喜欢。
但是乾隆碍于李卫在民间官声口碑都非常好,也没有对李卫做出太过分的事情,而且还非常尊重李卫,也因此李卫也成为雍正的心腹大臣中在乾隆朝结局比较好的一位。
在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去世,乾隆对于李卫病重期间还是非常重视,亲自到李卫的家中看望李卫,在李卫死后,乾隆还给李卫上了谥号为“敏达”,这一谥号也非常能概括李卫的一生,他确实是很符合敏达的谥号。
李卫虽然一生读书识字不多,但是他是真做到了“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能得到雍正和乾隆父子两代恩宠,可见李卫确实把人情练达,聪明机智发挥到了顶峰。
番外篇:李卫死后家产绝大部分都进了大贪官和珅的兜里
李卫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清官,秉公执法,死于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大贪官,一生敛财无数,李卫去世十二年之后,和珅才出生,这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代人,但是却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李卫一生的绝大部分家产都进入了和珅的口袋,所以他俩也是有那么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情是这样的,和珅在为官初期十分的清正廉明,通过秉公执法查办云贵总督兼军机大臣李侍尧贪腐一案,获得了乾隆的信任,乾隆认为和珅秉公执法,清正廉明。
其实乾隆哪知道李侍尧案也是彻底让和珅黑化的时候,和珅在此案中看似秉公执法,实际上他侵吞了李侍尧和其部属绝大部分家产,由此和珅一跃成为身家巨富的大贪官。
最为戏剧性和讽刺幽默的事情就发生了,在李侍尧案中还涉及到了为官清正严明和不畏权贵的李卫长子李星垣。
当时李星垣官至总兵,李侍尧是武将出身,李星垣曾作为部下跟随李侍尧征战沙场,所以两人战友情谊是很深厚,李侍尧贪污腐败一案中,李星垣也跟着李侍尧一起贪腐。
和珅秉公执法查办李侍尧一案时,李卫长子李星垣也牵扯在内,因此李星垣家产也在此时被和珅侵占。
李星垣作为李卫的长子,在李卫死后继承了李卫的大部分家产,可以说李卫一生的家产是为谁辛苦为谁忙,都进了和珅的口袋。
李星垣后来为了求生也只得依附于和珅之下,而和珅拿了李卫传给李星垣的家产,也是很够意思,拿钱办事,很快和珅就利用乾隆对他的信任,替李星垣开脱无罪,李星垣后来官至两广总督,也是靠了和珅这颗大树。
历史上李卫有五个儿子,但是只有长子李星垣的仕途最为显赫,最终李卫的绝大部分家产都被和珅所侵吞,所以说李卫这一生为谁辛苦为谁忙,合着最后都便宜了和珅。不知李卫泉下有知会不会气的跳出棺材来。
写在最后
李卫虽然一生深受雍正的喜爱和信任,但是他很少在中央,大多数时期都是在地方出任督抚,所以他的权势也只限于在地方上,不过李卫在任总督期间,总督江南五省,这是非常大的权力,而且自李卫之后,清代也少有能总管江南五省的总督,通常时期这都是属于两个职位。
所以李卫算得上是雍正的心腹爱臣之一,但不算是头号宠臣,李卫的权力也只限于在地方上面。
李卫为官清正严明,秉公执法,所以中央很多权贵都不太喜欢他,而李卫之所以能一直身居高位,就是因为雍正对他的喜爱,所以乾隆即位后,李卫相对低调很多,他知道喜爱他的人雍正已经死了,他的性格未必符合乾隆,也因此李卫能在乾隆朝得到善终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