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大唐王朝的后梁,为何最终败给了后唐?请从双方战略运用和作战指导上分析原因?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群雄并起,社会动荡。梁王
【新锐历史】为你深入解读:
唐王朝在以黄巢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下,更加陷于分崩离析的局面,各地节度使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乘机扩大势力,拥兵自立,唐王朝名存实亡。
当时,全国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割据势力,它们之间经过不断的兼并,逐步形成势力最强且严重对立的两大集团:
一是,据有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等地的梁王朱温(后称帝建立后梁)。
二是,据有河东(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南)等地的晋王李克用(其子李存助建立后唐)。
后唐对后梁的战争,是五代十国初期两个封建割据集团之间的一次兼并战争。这场战争,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至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年),持续长达十四年之久,终以后梁的失败和后唐的胜利而告结束。
那么为什么后梁的朱温会败给后唐的李存勖?从双方胜败得失方面,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1、后梁政权的丧失民心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2、在后唐对后梁的长期战争中,李存勖在战略运用和作战指导上是优于梁太祖朱温的。
(唐军袭汴灭梁示意图)
朱温取代唐王朝建立后梁以后,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开垦荒地、奖励耕桑、减轻租赋等发展生产的措施,但仅限于宣武镇(今河南开封、洛阳一带)的局部地区。
朱温及其继承者为维持其统治和对晋战争的需要,用“黥面”(在脸上刺字)的残酷办法限制士兵逃亡,用屠城和烧杀劫掠的残暴手段来对待新占地区的人民。
又不顾河南广大地区人民的死活,多次掘开黄河来挽救其败局,从而大失人心,加之连年用兵,横征暴敛,更加激起人民的反抗。
贞明六年(920年),爆发了毋乙、董乙领导的农民起义,并迅速发展到陈(今河南准阳)、颍(今安徽阜阳)、蔡(今河南汝南)三州,建立农民政权。
这次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说明后梁的统治已岌岌可危了。
后梁统治后期,其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帝位,子杀其父,兄弟相残。
朱友贞在政治上极其昏庸腐败,他深居宮中不理朝政,一切军国大事皆操纵在其妻族张汉杰兄弟和朱温之婿赵岩手里。
他们依势弄权,离间将相,接收贿赂,买官卖官,致使统治集团四分五裂,在危急存亡之际,众叛亲离,不可收拾。正如宰相敬翔所说:“纵良(张良)、平(陈平)复生,难以转祸为福”。
(朱温)
后梁在战争初期,就其所占地区和军事力量看,比晋占优势,但最终被晋(后唐)灭亡,战略运用和作战指导上看,主要问题是:
1、树敌太多,使自己陷于孤立地位。
李存勖是后梁的主要敌人,力量也较其他割据势力为强,并极力策动河北诸镇合力反梁。
河北诸镇力量较弱,为了保持其各自的地盘,利用梁、晋争夺河北地区的矛盾依违于二者之间,以图自存。在此形势下,后梁未能采取积极措施争取河北诸镇,集中力量对付李存勖。
朱温迷信武力,根本不懂得争取同盟者对于战胜晋的战略意义,结果由于对河北诸镇采取了兼并政策,把本来已经归附于己的力量,推向李存勖方面,壮大了对方,孤立了自己。
这是朱温在策略运用上的重大失策。
2、兵力分散,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河北是双方势所必争之地,后梁面对李存勖步步东进河北的形势,虽有兼并河北的打算,但没有集中兵力阻其东进或歼其于河北。
当时,后梁是有力量这样做的,但朱温父子却逐次使用兵力与全力以赴的李存勖交战,这就失去了战场主动权,结果几乎每战必败。
魏州之战,李存勖几乎倾全力而出,远离河东,久战于魏博地区,使晋的后方处于空虚无备的状态。
面对此种有利形势,后梁未能派出较大兵力乘虚袭击晋阳、迫使李存勖不战自退或邀击于撤退途中,以解魏博之危。
朱友贞虽曾派王檀率兵出阴地关进攻晋阳,终因兵力不足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以致失去了挽救河北败局的战机。
3、盲目进攻,加速了灭亡。
晋夺得河北后,梁、晋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待到黄河沿岸争夺战结束后,晋已成兵临黄河直窥大梁之势,后梁已处于攻则力所不及、守则或勉强自保的困难境地。
这时,后梁如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转取守势,积蓄力量,伺机而动,或可争取转机。但朱友贞仍遣兵大举北进,而且任帅不当,造成大梁极度空虚,给李存勖奇袭以可乘之隙。
这种不顾主客观形势和彼己力量对比的强弱,盲目地采取攻势,不仅导致了进攻的彻底失败,而且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后唐和后梁魏州之战示意图)
李存勖即位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和对后梁进行战争的需要,一改其父李克用纵兵殃民的残暴行径,采取了一些收揽人心、团结内部、整训军队、巩固后方的措施,使国力得到加强,为进行灭梁战争打下了基础。
李存勖在用人方面较朱温父子为优,比较注意笼络有才能的文臣武将为其效力。
例如:他重用谋勇兼长、富有作战经验的周德威、李嗣源、李存审等人带兵作战,并能随时听取属下有见地的主张;任用有见识、有谋略的张承业、郭崇韬等人为其出谋划策,治理朝政。这也是后唐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存勖)
在后唐对后梁的长期战争中,李存勖在战略运用和作战指导上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用矛盾,争取反梁势力。
李存勖即位后,面临的形势是:
盘踞河南的朱温力量最强,极力北进争夺河北。河北诸镇力量虽弱,但其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们既想保持独立的割据局面,又慑于朱温的压力而不得不表面臣服于梁。晋虽欲争夺河北,但地狭兵少,力量不足,难以与朱温抗衡。
李存勖能较好地利用河北诸镇与后梁之间的矛盾,采取了结好诸镇、孤立朱温的策略。
多次发兵援救王镕等,不仅破坏了朱温先并镇定、再图河东的战略企图,而且与三镇结成了反梁联盟,为夺取河北创造了有利条件。
2、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
李存勖在对后梁的长期战争中,常处于南有后梁进攻,北有契丹侵袭,中间还有幽燕、镇定割据势力干扰的多面作战的不利地位。
面对此种形势,如分兵应付,势必陷己于更加被动,易被击败,李存勖看到了这一点,成功地运用军事政治手段摆脱了濒临多面作战的不利地位,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当李存勖集中兵力在柏乡予后梁军以严重打击之后,燕王刘守光南下进攻定州,威胁晋的后方安全。
对此,李存勖适时转移兵力,北上消灭大燕,然后转兵南下,接着乘后梁魏州兵变之机,集中兵力向梁军发动攻势,从而控制了河北大部地区。
这样,不仅改变自己所处的不利地位,削弱了后梁,而且在各个击破敌军的作战中壮大了自己。
3、善择战机,发挥骑兵的特长。
在柏乡和魏州两次作战中,李存勖运用了围困袭扰的战法以疲惫消耗守城之梁军,尔后用智谋调动梁军出城。
这就避免了骑兵不利于攻城的弱点,为骑兵进行野战创造条件,并抓住有利战机,迫使梁军在平原旷野决战,从而取得了数次歼灭梁军大部的战果。
唐军在夺取郓州之后,李存勖乘梁军主力北进,大梁空虚无备之机,以一部兵力坚守黄河南北要地,牵制梁军,亲率精兵对大梁实施迂回奔袭,高度发挥骑兵行动快速的能力,长驱西进,直取大梁,获得了奇袭作战的胜利。
李存勖在指导灭梁作战中,也发生过过失,造成一定损失。
如:在胡柳陂之战中,由于其“轻行徼利”,为梁军贺瓌部所迫,名将周德威战死,后虽挽回败局,却使攻汴灭梁的计划遭到失败。
但总的看来,李存勖在分析情况、采纳建议、战略决策、掌握战机,以及决心果断、勇于进攻等方面,都比较突出。
故在对梁长期争战中,能逐步取得战略优势,并最后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时期,后唐之所以能战胜后梁,从战略决策、作战指导方面,李存勖是优于朱温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方面,梁太祖朱温在争战前期树敌太多,使自己陷于孤立地位,同时在兼并河北的过程中兵力分散,失去了战略主动权,在后期于己不利的情况下,还要盲目北进,最终加速了灭亡。
另一方面,李存勖即位之后,能够利用诸镇之间的矛盾,争取反梁势力,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最后选择有利时机,迫使梁军在平原决战,从而取得了歼灭梁军的胜利。
—END—
梁晋争霸是李克用、朱温父子两代人持续近四十年的争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李强朱弱,但双方并不接壤交手次数不多;第二阶段是强弱逆转,朱温全面压制李克用;第三阶段是两个老的都死了,李存勖全面压制后梁,直到攻入大梁城。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哪方犯的错误多就会失败,哪方犯的错误少就会胜利。
(朱温、李克用)
这一阶段双方都在对外扩张,李克用受限在出身沙陀,为人又桀骜不驯,唐王朝朝廷及幽州、吐谷浑、成德等周边势力都把李克用视为敌人。于是,李克用在西进河北攻略横跨山西、河北的昭义镇五州时受到太多干扰,又有李存孝带着昭义邢洺磁三州叛逃的内乱事件发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灭吐谷浑、降服成德镇、攻占幽州之后,李克用才达到人生顶点,但同样是四周皆敌,各势力明里暗里都在想方设法削弱李克用;
与此同时,朱温先是与黄巢作战,又与同样是反贼的秦宗权作战,这两战都是“正义”的战争,一定程度上洗白了朱温黄巢降将的出身,在朝廷和周边各势力看来,这是个舍得钱粮士兵和反贼作战的老实人,于是在朱温发展最早期得到了唐王朝传统势力的支持,甚至同样有争霸天下野心的各藩镇也认为朱温是一个能够并肩作战的好战友。所以,这一阶段虽然朱温也从宣武军一镇之地偷偷摸摸的拿到了义成、河阳二镇,还有了蔡州赵犨、洛阳张全义两个长期坚定盟友,但周边如徐州时溥、山东朱瑄朱瑾兄弟等在内的各势力只有羡慕妒忌,并没有把朱温当做真正的敌人。
这个阶段李克用、朱温双方交手次数不多,较大规模交战有两次,第一次是围绕河阳三城的归属,双方也就是各万人级别的中小型战役,朱温全胜,并因此得到了河阳三城;第二次是朱温取巧得到了山西南部地区属于昭义镇的潞、泽二州,但被李克用派兵撵走,朱温白忙活了一场。
这个阶段双方军队战斗力及将领的水平应该是差不多的,李克用稍强但也有限,这两次胜负的根本原因就是距离,河阳三城离朱温近所以朱温取胜,潞泽二州紧挨着李克用的河东,所以李克用取胜。当时双方还都不具备兵力远距离大规模投放的能力,只能一波流,所以战争规模有限,战事持续时间也较短,主要看领军将领的随机应变能力。
(唐代中后期藩镇形势图)
这个阶段朱温越战越强,李克用开始走了下坡路。
李克用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不容易和周边势力及自己的盟友处好关系,另外多次参与关中保护援救唐昭宗的战争,虽然都是大胜,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更加让朝廷和关中李茂贞、韩建等藩镇忌惮,浪费时间不说还一无所获。在幽州刘仁恭自立背叛后,李克用开始走了下坡路,不但昭义镇河北邢洺磁三州被朱温占领,原本倾向李克用的河北成德、义武两镇也倒向了朱温,李克用几乎被压制在了河东一地。
朱温较好的利用了这段时间,先是克服了李克用的干扰,用时数年占领了徐州、天平、泰宁三镇之地,又把山东淄青平卢镇、河北魏博镇收为盟友,虽然在南下江淮时在杨行密那里吃了一个大败仗,但未伤筋骨,已经超过了李克用成为天下第一藩镇。随后朱温进入山西拿下河中镇,又西进关中夺取了唐昭宗,开始了挟天子令诸侯的篡位新阶段。
这个过程中,李克用救援徐州、山东投入兵力数量有限,对朱温来说只是干扰。双方有过的几次规模较大的战役都在朱温转守为攻后发生在河北,李克用攻打魏博镇时朱温救援,在魏州城下大败李克用,朱温还杀掉了李克用被俘的儿子李落落。此战朱温手下大将葛从周步兵对骑兵取得全胜,打得李克用彻底失去了信心,随后朱温攻打李克用的河北邢洺磁三州能够轻易取胜,就是有李克用已经失去战斗意志的因素在内;朱温进入关中后,曾经连续两次顺手攻打河东,兵临太原城下,但李克用运气不错,朱温军都是因为其他原因退兵,这才有了后来李存勖反败为胜的机会。
这个阶段朱温是处在上升势头,而李克用不但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极快,被朱温全面压制。但朱温这时已经把控制唐昭宗当做第一要务,一直没下定决心不惜代价也要彻底消灭李克用,这是朱温一生当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朱温鼎盛时期)
李克用缩在山西数年,地盘只剩下河东一镇加上山西南部的潞州,自己也在救援潞州时病发身死,李存勖继位。李存勖首战援助潞州破了朱温的夹寨之围,夹寨之战也成了李存勖的成名战,但即使如此,朱温也仍然没有认为李存勖是个威胁,又给了李存勖休养生息的时间,并且等到了朱温再犯错误的机会;
朱温之前压制李克用,河北成德、魏博两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朱温称帝后,先是要削藩成德,使成德镇倒向了李存勖,双方爆发了梁晋争霸转折点战役柏乡之战,李存勖大胜,朱温从此开始走了下坡路。随后的幽州之战,李存勖手下大将李存审又六百破十万,使本来想着报仇的朱温狼狈溃逃,并病重回到洛阳,又被儿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当皇帝不久被朱温另一个儿子朱友贞杀死,后梁帝国在内耗当中实力大损。
而朱友贞当上皇帝后又犯了与朱温同样的错误,准备削藩魏博,造成魏博镇反叛投靠了李存勖,双方爆发了河北大决战,李存勖再次取胜,全面控制了黄河以北地区,梁晋双方隔着黄河对峙;
后梁帝国实力犹存,李存勖有些冒进的渡过黄河,却在胡柳陂之战双方打了两败俱伤,晋军第一名将周德威阵亡,推迟了晋梁大决战的进程;
之后双方在黄河两岸爆发了持续数年的夹河之战,中间还有个山西河中的分战场,李存勖军再次在河中战役中取胜;
最后的决战到来了,后梁帝国由于内部争权夺利内耗严重,仅存的后梁大将王铁枪王彦章也不能挽回败局,李存勖先败王彦章,又绕过朱友贞制造的黄泛区突袭大梁城,大梁城守将投降,朱友贞自杀,后梁帝国灭亡。
(李存勖取得河北后梁晋吴蜀天下四分)
以上已经是尽量简洁的梁晋争霸四十年进程,朱温前期二十年多年打得好,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并未影响根本。而李克用“兴也勃焉,亡也忽焉”,熊瞎子劈苞米走一路丢一路;朱温称帝后过于自大,昏招频出,内部不稳,往往是因怒兴兵,犯下了很多兵家大忌。实事求是说,即使朱温柏乡之战失败有一定偶然性,但之后的幽州之战朱温输的毫无道理。这也是由于朱温后期愈发多疑猜忌,非要自己领兵亲征,否则以当时后梁帝国的实力,任命几员大将,设置好奖惩机制,靠人去堆也能推平河东。而李存勖年轻气盛,战略上是积极主动的,又有张承业、周德威、李存审、李嗣昭等文臣武将辅佐在战术上漏洞较少,虽然也走过弯路造成了损失,但在关键性决战上总是能够取胜,对军心士气提振影响极大。这就不单单是战略战术问题了,“气运”这种唯心的东西还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梁晋争霸四十年大战小战无数,前期朱温犯的错误少,才能生存下去并有了超越李克用的实力,而李克用犯的错误多,就处在了下风;后期李存勖犯的错误少,朱温、朱友珪、朱友贞父子三人一直在不断的犯错误,还都是严重错误,这才让李存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战事再持续几年,必定是李存勖首先坚持不住。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后梁败给后唐并没有什么战略运用上的特别之处,只不过是战术略有区别。根本不值得去深究,分析起来也很简单,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朱温逼哀帝禅位,然后自已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史称后梁,后梁共历三帝,前后16年。这后梁王朝为什么这么短命呢?
原因是:自朱温起……后梁内部矛盾不断,内耗严重……朱温因削除异己,听信谗言,斩杀大将,引起部下造反,导致国力衰弱,军事实力直线下降。
朱温称帝前后,与占据太原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相互争夺战,从没间断过,内耗加上外耗,不耗死他才怪。
开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温派大将王景仁率军讨伐成德王,义武王,李存勖率兵来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李存勖心生一计,告诉自己的士兵:\"梁军穿的都是缕金挂银的铠甲,只要勇猛杀敌,杀一人或擒获一人便可发财\"——因此晋军士气高涨,如狼似虎赴向敌军,以一当十,杀得梁军溃不成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直至逼迫梁军收缩至柏乡。
随后李存勖所部,以小股部队袭扰的方式,攻击至柏乡,弄得梁军疲惫不堪,人困马乏……然后李存勖全军出击,一举击溃梁军,柏乡之战改变了梁晋争霸的战略格局,晋军一方从此占据了战略主动地位。
后来朱友珪弑父登基,改年号为凤历,没过几年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联络宗亲政变成功,朱友珪被迫自杀,朱友贞夺得皇位。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率部五千骑,连夜冒雨渡河,一举攻破郓州,后来因兵力不济被追放弃,十月李存勖再一次进抵郓州。
唐末以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与朱温历时二十余年的中原争霸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战术上:李存勖采取的避实就虚袭击战术,以弱胜强。
战略上:李存勖利用后梁内部矛盾瓦解分化后梁,收拢降将为已所用。最后终于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
公元923年夏四月己已日,李存勖在魏州升坛称帝,国号大唐,史称后唐,他本人也就是这一帝国的开国者庄宗。这时的唐国已拥有五十个州的地盘。
而那时的后梁由于国主朱全忠随意兼并河北诸镇,滥杀无辜,导致众多地方势力背之而去,归附于唐军一方。这也就导致了己弱敌强的局面的形成。而他的后继者愚笨至极软弱无能,不懂用兵之道,更无用人之术,更是后梁灭亡于后唐的又一个原因。
这一历史过程的简况是,李存勖称帝的当月,即派大将李嗣源率骑5000攻占了后梁的战略要地郓州。而后他又亲自率军与梁军对垒于杨刘,斩后梁统帅王彦章于中都。到了这一年的11月19日,唐军抵达开封城下,梁末帝自杀,梁亡。
这中间,有一个关键的细节,那就是,后唐之所以那么顺利地灭掉后梁,还在于后唐庄宗充分地利用了一件事麻痹了后梁国主。
那是一件什么事呢?是后梁太祖朱全忠的头号敌人大唐晋王李克用在开平二年,即公元908年因病死亡。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后,趁梁军以为他正忙于丧事,戒备松懈之机,突然亲率大军,直扑潞州,打破了梁军围攻潞州而修筑的夹寨,斩梁军统帅符道昭,从此一下子扭转了多年来不利于己方的局面。
那一战,梁军阵亡万余人,委弃的资粮、军械,堆积如山。
那一战,李存勖不仅巩固了河东的广大占领区,而且直接形成了对后梁的统治中心河南地区的俯压之势。当时,后梁太祖朱全忠听到夹寨被攻破的消息后,就感到了大局不妙。他曾惊叹:我的儿与这个李存勖相比,真如猪狗啊!
后梁太祖朱全忠于公元907年灭唐称帝建国后,后梁的形势当说如日中天。他革除了一些唐朝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赋,迅速攻占了蔡、徐、郓、曹、齐、濮等州,扫除了众多的割据势力,基本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在那个时候,他完全有望实现统一全国的千秋霸业。可惜的是,公元 912年六月,他的二儿子为了篡夺最高统治权,在他重病期间,杀了他,随后,他的三儿子又起兵杀了这个二儿子,这种内乱也加速了后梁的衰落。
在后唐大军向后梁大举进攻之时,梁末帝曾令手下人掘开滑州附近河堤,引水向东灌注曹、濮及郓等下游地区,以阻挡后唐兵马。但那一招没有见效。
这一年的七月,梁将招讨使王彦章听说唐庄宗已率军扑向邹家口一地,慌忙解除了原对杨刘这一城池的围困,退守杨村。唐军趁势追击梁军,使梁军溺水淹死及中箭者近万人。
同年九月,有人认为,后唐已占之地郓州孤立难守,不如用它换取后粱的卫州及黎阳,跟后梁约定以黄河为界,休兵养民,等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后,再与后梁做最后的争夺。但李存勖没有听他们的。他的大将郭崇韬自告奋勇,建议唐帝留兵守住魏地,固保杨刘,他自己率军与郓州兵马合力直取汴梁。李存勖听了,高兴地回答:这正合我意!随后,李存勖便遣送家眷归故地,说:生死成败,在此一举。若我战败,你们就在家烧毁宫殿,不要再等我。他就是这样,安排了后事,开始了不失为孤注一掷的进军。
这一进军,便旗开得胜,该年冬十月甲戌日早上,唐军一战就将梁兵从汶水边上追杀至中都。
而梁末帝生性多疑,滥杀无辜也是铸成后梁败给后唐的原因之一。后梁原陕州节度使邵王朱友诲,本来是可以用做抵挡后唐马兵进犯的一位将才,但梁主听信馋言,怀疑他想诱使禁军作乱,在唐军临近跟前时,将之与皇弟贺王友雍、建王友徽一起杀了。
这一杀,再无像样的人可以委以重任了。等到唐军过了曹州,远望可见尘埃蔽天时,梁主只能是日夜哭泣,不知如何是好。
倒是这位梁末帝死得很悲壮。他是让他手下的一个叫皇甫麟的人砍下自己的头的。他当时见大势已去,对皇甫麟说:李氏是我家世仇,我不能等他们把我抓住,加以刀劈斧剁。我自己解决不了我自己,你砍下我的头吧。皇甫麒大哭,但执行了他的命令,砍下他的头之后,自己也用砍他的那把刀结果了自己。
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李克用生了个好儿子。
很多人说后梁尽失民心,倒行逆施。其实有历史学家做过研究,在后梁治下的河南百姓的负担是远远小于当时的河东和后来的后唐政权治下的。朱温虽然对待官员和骄兵悍将残暴不仁。但出生最底层的他还是深知民间疾苦的。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朱温。总觉得他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因为他失败了。
但在“飞虎子”李克用还在世时。天下强藩河东已经被压迫到两次晋阳被围。李克用在内忧外患中,在潞州围城一年多之后留下三支剪忧愤去世。
处于刚大学毕业年纪,以前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李存勖接班作为河东李克用的继承人。当时大部分人都觉得河东要完。连他叔叔李克宁都要投降朱温了。
朱温也觉得“飞虎子”死掉。大势已定,从潞州前线回到了后方。
问题是遇到的李存勖开挂了。可称为五代第一战神。一路以弱胜强,以蛇吞象之资吞并后梁,然后兵不血刃兼并岐国,三个月团灭前蜀。
而当时朱温已经风烛残年了。自己被儿子杀死。朱温的几个儿子也不是那种战场上杀伐决断能够对抗李存勖的人。
还有人说朱温想兼并已经投奔自己的军阀,最终把他们推向李存勖阵营是失败的一大原因。
可残唐五代本身就是兵强马壮为天子的时代。朱温即使待他们在好,如杨师厚也会为了保持自己的一方实力而割据自立。
从这点来说。朱温以及后来的李存勖等趁自己强势的时候选择削藩一点问题都没有。
所以朱温加上后来的李存勖,等其实都没有做错什么。他们的失败归根到底都是削藩失败。被大势所打败。
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朝毁灭后便又开始了混乱的时代,五代十国便是唐朝毁灭后的社会形态。我们今天要来说的便是唐朝毁灭后的另外一个新的朝代后梁,当时的后梁是由唐朝的末位大臣朱温建立的。
朱温即帝位,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 马步军都指挥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杀死其父朱温,即帝位,朱友贞为东京留守 、开封尹。次年,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 。凤历元年(913)即帝位。923年为后唐所迫自杀,时年36岁。
朱友贞(888年10月20日~923年11月18日) ,后梁末帝,朱温和张惠的嫡子,朱友珪弟。朱温即 帝位,封为均王,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梁乾化二年(912)郢王朱友珪杀死其父朱温,即帝位,朱友贞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次年,与赵岩等密谋推翻朱友珪,二月,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发动洛阳禁军兵变,友珪自杀。凤历元年(913)即帝位。改名为锽,后再改名为瑱。复用乾化年号(913年2月-915年10月)、贞明(915年11月-921年4月)、龙德(921年5月-923年10月),在位11年,被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嗣源围困而自杀,36岁。葬于宣陵附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朱友贞即位后,后唐李存勖集中全力要攻灭后梁,双方便连年混战。朱友贞因为信用赵岩,外戚张汉鼎、张汉杰等人,大将出兵也派他们随往监视。赵岩等人又仗势弄权,卖官枉法,离间将相,赏罚不明,致使忠臣退避,上下离心,前线将领自相残杀,所以,与后唐交战屡遭大败。
公元923年10月,后唐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率领大军逼近都城。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守兵不少人开了小差,众叛亲离,守军单薄,使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戊寅日,他对身旁的都指挥使皇甫麟说:“姓李的是我们梁朝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们,与其等着让他们来杀,还不如由你先将我杀了吧。”皇甫麟忙说:“臣下只能替陛下效命,怎么能动手伤害陛下呢!”朱友贞说:“你不肯杀我,难道是准备将我出卖给姓李的吗?”皇甫麟拔出佩剑,想自杀以明心迹。朱友贞说:“我和你一起死。”说着,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剑柄,横剑往自己颈项一挥,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着自刎而死。 后梁灭亡。朱友贞史称末帝。
全局形势
李存勖分析了全局形势,认为后梁此时由于西面的潞州刚刚归降,注意力已集中于西面,而东面准备不足,防守松懈,正可以趁机袭占郓州,动摇其军心。他派猛将李嗣源率领精兵五千从德胜出发,沿黄河北岸向东急行至杨刘,在雨夜的掩护下秘密渡过黄河,然后挥师直捣郓州城。梁军毫无戒备,在后唐精兵的强攻下大败而归。郓州拿下之后,后梁的腹心暴露无遗。从郓州到大梁已无天险屏障可守,后梁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李存勖召见康延孝
隆德三年(923)八月,李存勖召见了刚刚归降的后梁将领康延孝,康延孝为李存勖分析了后梁的形势:后梁的地域并不狭窄,兵力也不算少,但是朱友贞懦弱无能,致使政治腐败,贿赂成风,选才用将不以才德与战功为标准。将帅出征也要派近臣监视,主帅无法自己调兵遣将。所以后梁的败亡局势已定。最后康延孝向李存勖献出灭梁大计:\"梁兵聚集则势众,分兵则势薄,陛下现在应该养精畜锐,等其分兵之后,选择良机率精锐骑兵五千从郓州直趋大梁,活捉朱友贞,十天或者半月必然大功告成。\"
十月初二(11月12日),李存勖所部精锐从杨刘渡河南进,初三(11月13日)即进入郓州城,子夜时分跨过汶水后,命李嗣源为先锋攻击前进。初四早晨与梁军交火,大获全胜,并攻占后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此时,有的将领认为,虽然传言汴州空虚,但不知情报是真是假,主张稳妥用兵,先向东进攻,再寻机而动。康延孝则极力主张迅速发兵汴州,李嗣源也主张昼夜奔袭,趁梁军未知内情时先夺下汴州。唐军士气高昂,初四傍晚时分,李嗣源便奉命率军快速出击,趁夜急进。第二天,李存勖率部紧随跟进。在初七(11月17日)这天,唐军骑兵围攻曹州(今山东定陶西),梁军守将毫无防备,只得投降。兵不血刃占领曹州之后,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西飞驰前进,直逼汴州。
曹州失陷
朱友贞得到曹州失陷的消息后,惊慌不已,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众人无计可施。朱友贞日夜痛哭流涕,不知如何是好,召来老臣敬翔询问退敌之策,敬翔数落一番他用人过失后,说纵使张良再生也无法挽回败局了,抱定殉国的决心别他而去。
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守兵不少人开了小差,众叛亲离。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初八(11月18日),他对身旁的都指挥使皇甫麟说:\"姓李的是我们梁朝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们,与其等着让他们来杀,还不如你先将我杀了吧。\"皇甫麟忙说:\"臣下只能替陛下效命,怎么能动手伤害陛下呢!\"朱友贞说:\"你不肯杀我,难道是准备将我出卖给姓李的吗?\"皇甫麟拔出佩剑,想自杀以明心迹。朱友贞说:\"我和你一起死!\"说着,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剑柄,横剑往自己颈项一挥,血流如注,倒地死去。皇甫麟也哭着自刎而死。
初九(11月19日)早晨,李嗣源的骑兵到达汴州城下,守军开门献城投降。同一天,李存勖也率兵赶到,从西门领兵进城,后梁灭亡了。
杨师厚死后,他的双枪兵投靠了李存勖,导致梁,唐两边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倾斜,李存勖趁势灭了后梁。
唐未晋梁争霸的历史说起来比三国更精彩,特别是武将,可以说是中华帝国5000年来最名将倍出的时代。朱温的才华可以说不亚于曹操,前期压着李克用打。李克用死后,中国历史上最具军事才华的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就是李存勖。此人简直天生是为军事战争而生都怪胎,军事才能让人不可思议,如果在大一统朝代,完全不亚于霍去病苏定方。可以说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够打败李存勖。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