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


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呢?

事情的起因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唐赛儿(女)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据《明史》及清代有关野史杂钞记载: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家乡蒲台(今山东滨州)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对抗朝廷。

这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因为规模小、持续时间短,且没有震动明朝政权,所以连历史教科书上没有记述,但当时的皇帝朱棣却“甚为震惊”,不但派出了“京营”五千精锐人马,还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用在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内”的架势。

朱棣在政治上完全是一幅“我是流氓我怕谁”的作派。

朱棣十一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并于二十一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

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

朱棣对待他的政敌,手腕可是流氓到家了。

对待方孝孺:令人“以刀抉其口两旁至双耳”。这意思就是,叫你嘴硬,我给你弄好大一张嘴!

对待兵部尚书铁弦:割其肉烤了,塞铁铉嘴里给他吃,还问他甜不甜-“甘否”。铁铉说当然甜了-“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

对待礼部尚书陈迪:割其子鼻舌,强塞给陈迪吃。这一手是跟商纣王学的,周文王被囚,就享受过此等待遇。

对待左佥都御史景清:剥其皮,草椟之,碎磔其骨肉。

最佳贡献者
2

为什么要捕捉尼姑那?原因就在于明朝时期注重道教,而压制佛教,道教在明朝算是第一大教,明朝时有几位皇帝十分不喜欢佛教。所以,朱棣才会大肆的去捕捉尼姑,而不是小范围的



有人说明朝佛教没被压制,姚广孝就是个例子,姚广孝作为佛学大师,不也活的好好的吗,而且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可是明朝上下几百年,你能找出几个姚广孝那?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在明代被列为禁书,就是应为里面有明显的佛教色彩。

那么朱棣抓尼姑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话说是因为一场农民起义引起的。朱棣本来就是靠搞兵变,把朱允炆打跑才登上皇位的,所以心中特别忌惮什么起义、叛乱这一类的事情。

说当时的山东境内,赶上连年灾荒,风不调雨不顺的,农民经常颗粒无收,马上就要饿殍遍野了,对于天灾,朝廷也是没有什么实质的办法解决,老天爷不下雨,你能怎么办那?



当时有一位白莲教的女教徒,名叫唐赛儿,别看是位女性,也颇有些本事,三言两语之间,就聚集了数千名白莲教教众,说话间就要搞他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了,并且把当地的衙门都给砸了,挺出风头,一时间各路豪杰,有不少人投奔唐赛儿而来。

朱棣听闻此事之后,龙颜大怒,心说我这刚“起义”完没多久,又来了一个想当皇帝的,还是个女的,气不气人!由于朱棣十分重视此次事件,朝廷上下的官员也都不敢怠慢,竟然派出了精锐兵马,没用几天,就把这场由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镇压下来。说是起义,其实规模并不大,这唐赛儿可能也是点儿不好,被朱棣扼杀在摇篮之中。各路英雄好汉也做鸟兽散,唐赛儿却逃的不知所踪。



因为唐赛儿传教的时候自称是“佛母”,所以朱棣迁怒于佛教,派了这么多兵马,也没擒到唐赛儿,指不定藏在哪座寺庙里当了尼姑呢!本来就不喜欢佛教,这回更有借口了,于是乎下诏全国,把庙里的尼姑全部抓到京城来,看看到底有没有唐赛儿,这回朱棣彻底是和佛教结下梁子了。

不过直至朱棣驾崩,这个唐赛儿也没抓到,不知道她是真当了尼姑,还是另辟蹊径,去当了女道士那?

3

朱棣下了一条奇怪的命令捕捉北京、山东境内尼姑及道姑。全国所有的尼姑及道姑,统统被捕捉到京师审问,验明真实身份。

明成祖为什么要捕捉这些尼姑呢?起因是一场农民起义,是发生在山东境内,山东发生了严重灾荒,官府不但没有发救济粮,还逮捕了大量向官府要粮食的农民,许多人被打死。唐赛儿以白莲教名义组织农民起义,以红白旗为号,起义军占领了很多地方,但是遭到了镇压。朱棣为何认为唐赛儿藏身于尼姑之中呢?首先佛门自古是清静之地,官府不能介入佛门之事,官府长期搜捕不到唐赛儿,朱棣就认为唐赛儿藏身于佛门。

朱棣嗜杀暴虐,抢侄子皇位,听说他有20个老婆,他死后吊死16余人殉葬,所以导致有人批判他是一个大流氓。

4

永乐18 年,朱棣正在为迁都北京做着最后的准备,举国上下一片繁忙,上至臣工,下至百姓,都在围绕着朱棣这个政治工作忙乎着。可突然间,朱棣下了一道旨意:“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朱棣这是怎么了,放着迁都这么重大的事不管,转而给尼姑杠上了?


(朱棣画像)

对于朱棣大肆捕捉全国尼姑这件事,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解释,说朱棣是在掩盖自己的亲生母亲。因为朱棣的母亲原为一民女,在和朱元璋发生一夜情后,生下了朱棣,后迫于各方压力,出家为尼了。朱棣在登基为帝后,不想让别人说自己的母亲是尼姑(如果是尼姑,朱棣就不是嫡子,皇位得来就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掩盖这一段历史,所以他大肆捕捉尼姑。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极为荒谬的。

首先,朱棣生于1360年,当时,朱元璋已是义军首领,正在统兵与陈友谅进行最后的决战。即使和一个民女有染,大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将其留在身边,又何至于让其出家为尼?而且,朱元璋后来还规定,皇后都必须选自民间。可见,朱元璋并不觉得和民女有染,是一件可耻的事。

其次,虽然朱棣的生母在历史上确实存疑,但只流传于野史之中。关于朱棣的出生,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明太宗实录》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樉,次晋王次上,次周定王橚。”

《明史》也载:“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明史》是清人写的书,清人多贬低明朝,却依然采用明朝人写的《明实录》的记载。显然,这件事是肯定没错的。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大肆搜捕尼姑呢?

原来,这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叫唐赛儿。

(唐赛儿)

唐赛儿何许人也?永乐年间白莲教的尼姑首领。白莲教的初衷并非是为了造反,它起源于宋代,提倡慈悲为怀,念佛持戒。立“五不”教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其成员多为社会底层人员,信奉通过修行,死后能入天堂,转世可成为富贵之人。但因其组织松散,成员普遍缺乏文化,往往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敛财或夺权的工具。唐赛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永乐18年二月,唐赛儿利用朱棣忙于迁都,无暇他顾之机,在山东境内纠结数千白莲教教徒,举白旗反抗朝廷。由于朱棣一时间腾不出手,所以唐赛儿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青州、诸城等数座城市。待当地官员将情况上报朱棣后,朱棣极为震惊,随即派出大军镇压,结果,唐赛儿的义军不堪一击,作鸟兽散状。而匪首唐赛儿就此失踪。

朱棣为斩草除根,于是下令,捉全国尼姑进京,进行甄别。期望通过这个手段,逮住唐赛儿。

这可苦了众尼姑,凡是被捕的尼姑,大部分被关押,少数和白莲教有关联的,统统被杀掉。几乎无一人平安返回原地。

《明史》对此事件有如下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

(白莲教剧照)

不过朱棣最终也没能逮住唐赛儿。“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5

尼姑乃出家之人,出家之人乃佛门弟子,佛又是天神的一种,而皇帝则是天之子,理论上二者是平级,所以佛门弟子不归皇帝管。历朝历代也都是如此,但是在公元1420年,出现了一个狠人,他便是朱棣大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不敬佛之人,下令抓捕天下之尼姑,一时间将佛门圣地搅的鸡飞狗跳。

朱棣为什么对佛门如此不敬,又为什么要大抓尼姑呢?

追根溯源,这跟一场农民起义有关,在追根溯源则与朱棣发动的靖康之难有关。朱元璋死后,其孙子朱允炆登基,而其等级之后立即着手削藩,朱棣见此便不干了,于是发动了历时四年的靖康之难。受此常战争影响最深的就是山东地区,常年战乱,加上繁重的税收,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更是没有活路,发动了一场起义,白莲教起义。

有人问了,起义归起义,跟尼姑有什么关系啊!问题就在,此次起义的首领名叫唐赛儿,其是打着“佛母”的名号进行的起义,而白莲教又可以称为是一种邪教,蛊惑百姓,反对朝廷。起初,白莲教的声势很盛,一时间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因此朱棣不得不重视,于是多次派兵镇压,终于历时三个月,方才将其镇压。

这次起义还有一个关键,正逢朱棣准备迁都北京,而这场突然发生的起义给朱棣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是打乱了朱棣的计划,二是朱棣认为这是不好的预兆,所以对发动这场起义的唐赛儿恨之入骨,即便挖地三尺势必也要抓住唐赛儿,而又正好这个唐赛儿最后不知所踪,如何也找不到。

狗急跳墙,病急乱投医,形容的可能不太恰当,朱棣找不到唐赛儿,一联想唐赛儿打着“佛母”的旗号进行的起义,所以其很有可能皈依佛门,掩人耳目。于是这便有了朱棣下令大肆搜捕天下尼姑之事,将尼姑庵搅的鸡飞狗跳,为的就是找到唐赛儿,可以说尼姑因此受了很大的无妄之灾。

我一向称呼朱棣为狠人大帝,朱棣完全的继承了其父亲朱元璋的狠辣,有过之而无不及,动则大面积杀人,酷刑更是家常便饭,像这种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抓捕尼姑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朱棣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会治国的皇帝,当上皇帝后进行一些列的改革,使明朝达到了最大的一个盛世,“永乐盛世”。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手指点个赞呦!

6

历史上的朱棣是一个十分残暴的皇帝,虽然此人很有能力,能够凭本事开创一代盛世,但是他在位期间,人心惶惶。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诛大臣十族的皇上,朱棣在杀人这件事上很有研究。即位后,他杀死了侄子的所有亲人。

唐赛儿是一个明朝的女起义者,永乐十八年二月,她在家乡蒲台(今山东滨州),通过路演的方式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来公然对抗朝廷。


虽然这个起义持续时间和规模都很小,也很快就被镇压住了,但是朱棣就认为宗教是聚众闹事的一大隐患,尤其是女人。于是,1420年,朱棣下令逮捕全国的尼姑和女道士,严刑拷打,逼死了许多人。

不仅如此,他对待大臣更是十分凶残,割耳剜鼻,扒皮抽筋这种事他都做过,能痛快的死去的就算是善终了。曾经有一次,因为自己心爱的妃子死了,他听闻可能是后宫某个宫女害死的那个妃子,于是下令将三千宫女全部杀死,朱棣的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7

明成祖朱棣当时大肆捕杀天下尼姑一事,完全是一个女人引起的,这个女人名叫唐赛,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明史》中有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 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 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 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 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起因是白莲教女教主,号称“佛母”的唐赛引起的。

唐赛是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永乐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率众起义。朱棣由于大兴土木,疏通黄河,征调山东民夫,致使民不聊生,唐赛的父亲和丈夫林三相继被折磨而死。唐赛忍无可忍,一呼百应率众起义。但起义坚持了仅仅三个月,就被朱棣的大军镇压下去了,唐赛自此下落不明。

按说这次以唐赛为首的白莲教起义时间短,规模小,教主唐赛逃脱也不是什么惊天大事,朱棣为何大动干戈呢?

首先我认为朱棣刚刚夺取了侄子朱允文的天下,江山还没坐稳,就出现了一个女人带头造反,这让朱棣很没面子,朱允文手下的那些文官反对自己也就罢了,就连老百姓都不拥护。更加令朱棣不能接受的事实是:孩子(朱允文)和女人(唐赛)这些看似柔弱的人都敢和自己叫板,这让一个“永乐盛世”的明君颜面扫地,这才出现开头一幕。

朱棣的震怒,下面的官吏自然有压力,虽然很快平乱了,但匪首没捉到,当官的为了交差,扩大搜查范围,抱着宁冤一万不放一人的原则,妄杀举国尼姑女道士一万多人,这些当官的认为唐赛号称“佛母”,觉得自然藏在尼姑庵里,所以才有大肆捕杀尼姑之事。

其实这件事看似不大,实则意义重大,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特别厉害,但就是不能把唐赛捉拿归案。朱棣不生气才怪呢?那些官员无限扩大搜索范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虽然兴师动众的搜索和排查,但唐赛就像朱允文一样不见踪影。史料记载:“赛尔卒不获,不知所终”。最后还是没有捉住唐赛。

(文/秉烛读春秋,??点赞点关注。)

8

明成祖朱棣为何捕捉与世无争的佛门弟子,而且是尼姑呢?

原来,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据《明史》及清代有关野史杂钞记载:山东发生了一场由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在蒲台(今山东滨州)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对抗朝廷。朱棣“甚为震惊”,不但派出了“京营”五千精锐人马,还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用在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上面。

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朱棣下令全国搜捕唐赛儿,可是没有任何进展。据说起义时有个“佛母”的称号,朱棣就打起了佛门的主意。

对此,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明史纪事本末》)于是,朱棣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统统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搜捕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甚至还逮捕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一直到朱棣病逝,他捉拿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

朱棣残忍凶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毫无一国之君的仁德。大量的佛门女弟子受到无辜的牵连。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政权对宗教可以亲之,可以灭之,甚至也不时辱之……

9

为“尼”者,乃为出家修行之女子,讲求的是六根清凈,四大皆空,自当在庵中修行,与朝廷素无瓜葛,却不想这明朝的尼姑却倒了霉遭了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

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突然颁下谕旨,命令各州各府将所有尼姑以及女道士,凡是头上没毛的,统统逮捕一并押赴京师审问,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一人。

天子旨意,哪个敢违,于是乎,便发生了唯独大明一朝才有的“大索天下尼姑案”。这一来,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世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

尼姑本是修行人,怎么偏偏成祖爷跟尼姑过不去,莫非当年跟尼姑谈恋爱被摆了一道?

雍正哪有这种福分,说起事件起因,原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一女子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在蒲台(今山东滨州地区)聚集数千白莲教徒,打起红白旗,叫嚣对抗大明朝廷。

此时传到朱棣耳中之后,他“甚为震惊",此时正值“迁都”前夕,朱棣绝对不允许这个时间段出乱子。再者自己的皇位来路不正,若是打起这个旗号,自己很被动。于是朱棣不惜兴师动众,迅速派出“京营”五千精锐前往剿灭,还把山东沿海“抗倭"之军调到剿灭唐赛儿反贼之上,大有“攘外必先安内"之势。

天兵一到,焉是你小小白莲教可抵御。朱棣所派人马人强马壮,皆是沙场老手,唐赛儿一众却是泥腿子出身,根本没有什么战略和战法之说,说了他们也不懂。

唐赛儿腹背受敌,寡不敌众,起义军不少人选择回家种田,这场坚持了不到三个月的起义以失败告终。明军抓获大小统领不少,但大头目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贼首逃遁,拿获小贼有何用,为了扫除余孽,为了杀一儆百,朱棣下令严察贼首唐赛儿之行踪,不惜任何代价找到此女子。但搜来搜去却没有任何进展。民间搜不到,莫非进了空门不成?于是朱棣下令逮捕尼姑进行甄别。

朱棣之所以这么做,是有一定原因的,唐赛儿起义之前,曾宣称自己为“佛母",既然是“佛母”当是与佛门有些牵连,另外历来有人犯事便会藏匿寺庙道观之中,或是僧或是道或是头陀或是女尼,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曾有之。于是乎,成祖爷下谕旨,命人捉拿女尼女道,务必抓获贼逆唐赛儿。

《明史纪事本末》对此事也有记载:“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混入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京师、山东境内尼及道姑,逮之京诘之……”

谕旨一下,京师、山东等地的尼姑、女道士统统被拿办严查。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任山东左参政,命令其务必找出唐赛儿。段明为了不负皇恩,命人将山东女尼、女道全部抓来,哪怕是还俗的也要或者头上没毛的都要拿办严查,非要找出唐赛儿不可。可查来查去,山东地界没有唐赛儿的行踪,这些女尼没有一个对的上号。段明怕自己掉脑袋,于是命人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女尼或女道全部拿办,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些女尼可算是遭了秧祸,被官军拿办之后,后受尽各种侮辱,被欺凌者,被打杀者大有人在。弄得庙也空、庵也空,秃头的都不敢出门上街。可找来找去,愣是找不到。

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时,蒲台贼逆唐赛儿反,寻贼逆不获,逮天下出家尼姑万人余……”

一直到朱棣殡天之日,他一心想要捉拿的唐赛儿也未曾抓到。得到的结果只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唐赛儿究竟哪儿去了?是否真有此人,许多年来,谜团仍未解开,这位巾帼英雄的最后归宿仍无定论。

10

朱棣抓尼姑是为了充斥后宫?但是上万的尼姑恐怕朱棣的后宫都装不下,那么为什么要抓全国的尼姑呢?一切都和一个女人有关。

这个女人叫唐赛儿,山东人,是个农民出身,山东那个时候穷,朱棣篡位之后又大修宫殿,山东人民苦不堪言,激起了民愤,并且唐赛儿的亲人在这次饥荒中死去了。

唐赛儿气不过,揭竿起义与明朝对抗,当时民间有个家喻户晓的组织叫白莲教,是从唐朝流传下来的,唐赛儿自称是白莲教的佛母,各处救济穷苦人家,深得民心。


并且唐赛儿在与明军对抗的过程中,杀了明朝的两个大将军,朱棣大动肝火,派重兵围剿,起义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唐赛儿等重要领导人却逃出来了。

由于唐赛儿绰号佛母,朱棣怕她隐匿在尼姑庵中,就下令抓捕天下的尼姑,但是都没有唐赛儿的踪迹,唐赛儿仿佛人间蒸发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