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基本上是没有的,首先,康熙皇帝太喜欢乾隆了,如果想让乾隆以后做皇帝,那就只能选择雍正皇帝,况且雍正也是很能干的一个人,选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其实各有好处,也可以说选谁都行,但是长远一些来看,乾隆皇帝就成了一个决定性因素。

再就是康熙皇帝施行的宽政,几十年中,已经积弊甚多,也的确需要一个雷厉风行的人来整治一下,因此康熙皇帝很可能考虑雍正皇帝多一些。

如果从兄弟排序上来看,在康熙帝废除了皇长子之后,他考虑的几个人中,四阿哥雍正也算是靠前的了,如果他选择八阿哥或者十四阿哥,那雍正势必不服,所以综合种种因素来看,康熙帝选择雍正的可能性都更大一些,只是他没有想到雍正的狠辣远超他的想象。

雍正继位虽然有疑点,但史学家们还是普遍认为康熙选的是雍正,之所以人们认为雍正继位是个疑案,大都是由于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夸张演绎

最佳贡献者
2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

这个问题,目前只能寻找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而不能保证这就是真实的答案。毕竟,历史的真相已经永沉史海,史学家和考古家迄今都没能找出篡位有否的铁证。

对封建帝国而言,皇位的继承乃是帝国的根本大事,康熙号称“千古一帝”、“世之明君”,自然认识到此事的重要性。所以,嫡长子胤礽刚满周岁,康熙就参照汉族封建王朝的“嫡长制”,将之册立为皇太子。

不过,康熙儿子很多(共有三十五个),在位时间很长(六十年)。则在漫长的岁月里,皇太子胤礽就遭到了其他意欲染指储君大位的皇子的围攻。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只好铤而走险,准备快刀斩乱麻,通过搞宫廷政变来抢班夺权,把生米做成熟饭,让其他皇子死心。结果,惨遭废黜(两次),彻底与皇位无缘。

皇太子被废,储位虚悬,众皇子的明争暗斗更为残酷、激烈。

其中,锋芒已露的有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允禵五人。

其余皇子如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五子胤禑、皇十七子胤礼等等则以前面五人为老大,各自站队,分开阵营厮杀。

皇长子胤禔看到唯一的嫡子已被废,认为储位必属长子,得意忘形,向康熙提出诛杀胤礽,以绝后患。

康熙气怒胤禔没有骨肉手足情,痛斥其“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是“乱臣贼子”。

皇三子胤祉于是在此关键时刻,对胤禔发起致命一击,揭发他曾用巫术镇魇皇太子胤礽。

胤禔因此被革去郡王,幽禁。

嫡长子胤礽、皇长子胤禔被除,皇三子胤祉以为论序当是自己得立,哪料势力最大、对储位欲望最强烈的皇八子胤禩急吼吼地冒出头,将他压了下去。

皇八子胤禩气势太盛,咄咄逼人,康熙不喜欢。

康煕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康熙在京师畅春园搞了一次选举皇太子的“官意测验”,要满汉文武官员在诸皇子中举奏一人为皇太子。皇八子党群庞大,很多官员都书“八阿哥”三字于纸。

康熙大出意料,大骂这些官员,说他们“殊属可恨”。

皇八子胤禩看见皇父出尔反尔,不遵照“官意测验”结果立储,还斥骂自己的死党,杀气大盛。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病重,皇八子胤禩挑衅似的给父亲进献了一只将毙之鹰,意存嘲弄。

康熙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愤恨怒骂:“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为了化解来自皇八子胤禩的危险气息,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任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授命西征。

康熙这么做,是鉴于胤禵和皇八子胤禩走得太近,因此调虎离山,削弱皇八子胤禩的实力,减轻京师的威胁,暂时消饵“兴兵逼位”的危险。

嫡长子胤礽之外,对储位虎视眈眈的五人已排除其四(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允禵),就只剩下皇四子胤禛了。

康熙虽然没有公开指定皇四子胤禛为储,但从种种迹象看来,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就是康熙心中的最佳继位人选。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以皇长子胤禔为代表的好几个皇子都喜形于色,向康熙提议要斩除掉胤礽。胤禛以骨肉手足之情出面为胤礽保奏。康熙圣心大慰,连连称赞胤禛,说他“性量过人,深明大义”“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

康熙重立胤礽,对几个成年的儿子一一作了点评,对胤禛评价极高。他说:“四阿哥(胤禛)是朕亲自抚育长大的,他在幼年时心性不定,但极能体察朕的意思,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至纯至孝。”

康熙忌恨诸皇子拉帮结党,先后清除了皇太子党、皇长子党,但面对势力庞大、朝内外盘根错节的皇八子党,只能哀嚎说:“此人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亦畏之。”当他得知胤禛的皇四子党有朝臣中大学士马齐等,还有封疆大吏中的川陕总督年羹尧等,非但没有气怒,反而多了几分欣喜,在第二次废储之后,将“眷注”集中于胤禛,多次予胤禛以重任:

一、康熙六十年(1721年)正月康熙“御极”六十周年的纪念日,安排胤禛率皇十二子胤祹等人前往奉天祭永陵、福陵、昭陵。

二、同年三月,安排胤禛率大学士等磨勘会试中式卷,进行检查。

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安排胤禛率诸大臣查勘仓库。

四、同年十一月初七,康熙患病,指定胤禛代行十五日冬至郊祀的祭天大礼。

……

康熙没有等到十一月十五日冬至到来,崩于十三日晚。

当日清晨,康熙自知大限已到,急召皇三子胤祉、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共七个皇子和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继位人选和继位事宜。

宣布完继位大事,康熙又命人到天坛斋所召回皇四子胤禛,改派镇国公吴尔占祭天。

胤禛从天坛赶到畅春园,短短一天里,被康熙帝召见了三次。

这个时候,皇长子胤禔被监守,次子即废太子胤礽被禁锢,五子胤祺因为冬至将临而被派往孝陵行祭礼,十四子胤禵正在西部领兵作战,而几位年幼的皇子十五子胤禑、十七胤礼、二十子胤祎跪在康熙帝寝宫外,没有聆听皇父谕旨。

当天晚上八点左右,康熙撒手尘寰。

即从康熙传位的过程来看,胤禛应该是属于正常继位。

但是,世人却对其继位产生种种猜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主要是胤禛自己有许多表现让人浮想联翩。

一、胤禛继承大统,改年号雍正,坐拥四海。但他的母亲乌雅氏却很不屑,异常冷淡地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新皇帝准备举行登极大典,先给皇太后行礼,乌雅氏不肯配合,说:“向我行礼?没那必要,也跟我毫无关系。况且先帝刚刚驾崩,我不穿丧服而穿朝服来接受新皇帝行礼,实在心中不安。”

新皇帝给皇太后上徽号,乌雅氏也不受,冷冷地说:“安葬先帝的大事正在举行,我心情沉痛,没时间考虑别的东西。”

随后又拒绝搬入由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或宁寿宫,一直住在当妃子时所住的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直到病死。

乌雅氏不受礼、不接尊号、不移宫等行为,让人猜疑雍正得位不正,甚至有“轼杀君父”之嫌疑;乌雅氏病死,人们更认为雍正还有“逼死母后”之嫌。

二、雍正帝继承皇位之日,就关闭京城九门六天,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待坐稳了龙椅,就逐次对诸兄弟下手。封废太子胤礽为理郡王,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之移居幽禁(一年之后,胤礽神秘死去)。对于皇三子胤祉,雍正以“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随后又幽禁于景山永安亭。先前争储风头最盛的皇八子胤禩最惨,雍正削其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将其折磨至死。皇九子胤禟是皇八子胤禩的死党,雍正革去其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其名为“塞思黑”,同样将之折磨死。皇十四子胤禵,与雍正一母同胞,雍正总算网开一面,仅将之禁锢于景山寿皇殿(乾隆继位后,才得开释)。

三、对待兄弟是这样的心狠手辣,对待拥戴他登上帝位的心腹大臣如隆科多、年羹尧等人,也有卸磨杀驴、杀人灭口之嫌。雍正在处死隆科多之前,先将之圈禁在康熙驾崩的畅春园附近。隆科多悲怆无限,说:“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而圈禁了一年多,隆科多就莫名其妙地挂了。

四、雍正即位不足一年,就急匆匆地开创了清朝秘密建储的制度——亲自书写储君皇太子名字后装于匣内,安放于乾清宫顺治皇帝所书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接着,别书密旨一道,藏于内府。这在世人看来,分明就是预防自己“轼杀君父”的悲剧重演。

五、在曾静案中,雍正颁行《大义觉迷录》,为“夺嫡”之说辩解,口口声声称自己有皇考遗诏,但始终没有示人,让人疑窦丛生。《大义觉迷录》也因此没有达到申“大义”而“觉迷”的目的,以至乾隆即位后,迅速把《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不许流传。

六、康熙生前在畅春园居住,雍正继位后,一直到死,都不踏入畅春园半步;康熙生前喜到木兰围场秋狝,雍正在位十三年,没行过一次秋狝;康熙与父亲顺治帝葬在清东陵(后来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也都葬在清东陵)。雍正上台后,没有把自己的陵址定在皇父康熙身边,而是在距皇父景陵600多里远的易县泰宁山下另开辟了一个新的皇家陵园—西陵。这些反常表现,这在世人看来,不是心中有鬼又是什么?!

……

雍正登帝位后,反常、且令人生疑的行为还有很多。尽管,每一项反常、且令人生疑的行为,他、或爱护他的人,都有一套事出偶然而貌似合理的解释,但若把所有反常、且令人生疑的行为堆砌在一起,则所有的偶然将不复存在,貌似合理的解释也变成异常苍白。

这,就是雍正篡位与否的争论至今仍喧腾不息的原因吧。

3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马巧玲

关于雍正继位的问题,很多人大概是深受近几年的清宫剧的影响,尤其是看到雍正继位后对于兄弟、异己的打死诛杀,无论这种杀戮是像影视剧中所说的为了某一位女子,还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回应母亲偏爱、不受父亲待见的冷淡待遇,总之在大多数人看来雍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篡位者。要是这皇位名正言顺,那么为什么继位之后这么大变化?

首先我们从清朝的诏书来说起。第一,清朝的诏书是采用墨笔楷书,满汉文字合璧,朱圈句读。诏文格式: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我们以道光皇帝颁布的诏书为例可以看一下皇室的遗诏格式。左边是满文,右边是汉文。

第二,很多人认为康熙晚年最喜欢的是四阿哥胤禵,况且无论是母爱还是父爱,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没有可比性。晚年的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个重兵在手,军权在握,另一个闲云野鹤,从康熙的重视程度上来说,十四更有继位的可能性。依旧是从诏书中来寻找,皇四子胤禵和皇十四子胤禛的满文是这样的,这是两者在诏书中的满文的写法的差别。

第三,就是大众所认为的诏书中有一个“传位十四子”,被雍正改为“传位于四子”,这个我们也要在这里说明一下,清朝清朝对皇子的称呼,一般不会直呼四子、十四子等,而是在这些称呼之前冠于“皇”字,称他们为皇四子、皇十四子。按照这一习惯,遗诏应写成“传位皇十四子”。那么如果将其中的“十”字改成“於”,就念不通了。第二,清代“于”、“於”二字是不通用的,传位给谁,应该用“於”字,用“于”字是说不通的。

以上三点是从诏书中可以说明雍正是没有篡夺皇位的。此外,所谓遗诏就是皇帝驾崩后大臣根据皇帝的之意写的,那么康熙晚年对于十四阿哥的重视要远远大于四阿哥,因为十四阿哥可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但是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皇帝们,哪个是因为在外征战回来因为军功而顺利得到皇位的呢?历史上仅有的几个军功显赫最后当皇帝的大都是手下本来就是文臣武将都有,况且皇帝重要的不是军功显赫会打仗,而是如何运筹帷幄,是管理朝政,掌控大局的能力。

4

雍正皇帝45岁登基,做了13年皇帝。在位期间雷厉风行,励精图治,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他的继位和暴亡至今还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顺利登上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11月,康熙皇帝病情加重,在畅春园静养,当时雍正奉命替康熙主持祭天大礼。13日,康熙病情恶化,才临时把雍正招到畅春园。在他来到之前,康熙将几个亲近的皇子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招来,向他们宣布立皇四子胤禛为皇帝继承人

雍正到来时,康熙还能够说话,意识清醒,并与雍正说了一阵话,随后当天夜里康熙就驾崩了。隆科多宣布遗诏,雍正听后哭倒在地,痛不欲生,众皇子及大臣们向雍正行君臣大礼,劝其节哀,雍正于是履行新皇帝职责主持康熙的丧事,处理朝廷事务。

争太子暗流涌动

康熙对接班人的问题可谓是大伤脑筋,早些年曾立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因其在朝中结党膨胀而被废,后来又再立再废,一番折腾后,让康熙大为恼火。而各位皇子见有机可乘,纷纷为成为太子而拉帮结派,各显神通,都想成为下一任皇帝,但最后却纷纷被强势的康熙皇帝打压而无所作为。

此时雍正却韬光养晦,不动声色,并逐渐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和喜欢。雍正先后22次代替身体虚弱的康熙参加祭祀,多次被召参与商议军国大事,表明了他已深得康熙的重视

如何上位众说纷纭。

雍正最终坐上了皇位,有人认为是康熙希望精明干练的雍正,能够接替自己,继续振兴大清王朝。也有人认为康熙钟爱雍正的四子弘历(乾隆皇帝),而传位于他。

流传最广的说法是隆科多和雍正篡改遗诏,有“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之说,但这种说法现在已基本被排除

因为按照清朝存档看,遗诏由汉、满、蒙三种文字写成,“传位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符合汉字书写的逻辑,但满文和蒙文都更改不了,而且遗招中汉字所用的“于”为“於”,根本不可能添加笔划更改。

但也有人质疑,遗诏是伪造的。因为雍正继位以后销毁了大量奏折手谕,对待能够对自已产生威胁的皇子,也是毫不留情,广泛打击清除隐患。

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始终存在争议,史学家们从各个细小之处,查寻证据,各说各的理,但也都存在疑点、漏洞。

时至今日,大多数人基本上认同雍正是合法继位的,因为篡位的一些证据确实经不起推敲,大都是无稽之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雍正在位期间苛严狠毒,杀戮过多,累积怨恨而遭受流言

包括他的暴死到现在也是一个谜团,但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在他当政的13年之中,大清的发展是顺畅的,通过他勤政务实治理,有力的推动了“康乾盛世”的繁荣。

雍正即位的合法性的争论还会延续,因为历史从来都是越辩越清,也许过不了多久,会有统一的定论,但现在,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5

雍正皇帝继位的正当性一直以来是清代的诸多谜案之一。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之中,唯独雍正皇帝的继位存在问题,的确值得人们深思。在探讨这个问题之时,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为什么雍正皇帝继位受人质疑。

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受人质疑的原因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康熙皇帝立太子引发的皇子夺嫡之争

在康熙朝以前,皇子继位也存在争斗,但并不明显,而且新君或因命运较好(如福临和康熙)或因威望较高(如皇太极),甚至清初因缺乏完善的立储制度,所以新君与其他皇子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是故几乎不存在篡位的问题。而康熙的诸皇子情况却有所不同,这主要与康熙皇帝立太子有关。

康熙朝是清朝建立以来第一个明确储君人选的朝代,这是康熙皇帝为仿照中原传统而设,也是清朝立太子制度方面的首创。但康熙朝立储制度以失败而告终,加之康熙皇帝在位时间过长,废太子之后,储位空悬的十余年,实际上给各皇子夺嫡创造了机会,使得其他诸皇子争夺储位之心蠢蠢欲动。

在康熙朝之后,历朝皇帝实行了较为健全的秘密建储制度,对于此事处理的较为完善,所以也没有新君继位合法性质疑的问题。因此,雍正皇帝继位合法性受到质疑与康熙皇帝立太子制度不健全有关,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

第二,雍正与十四阿哥均为康熙中意的阿哥

民间流传最广的便是将“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这种篡改之说。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不成立的。但从中也可看出,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应该是康熙朝后期皇位的最佳人选。

起初,太子党和胤禩党是夺嫡最主要的两股势力,其他皇子也有夺嫡之心,但表现的不明显。康熙朝后期,随着太子党和八爷党的倒台,康熙皇帝实际上并无立储之心了,但是在具体的行事过程之中,仍然有着自己比较中意的儿子,那便是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

胤禛为人低调,情商很高,因心知康熙厌恶结党夺嫡之事,所以他的结党是在暗中秘密进行的,不为康熙所察觉。他的党羽戴铎曾在致胤禛书中,劝他培植党羽,令门人皆显达,有助于自己成大事;宽厚待人,将目光放长远,不要贪念一时权贵。胤禛均将此奉为圭臬,行事十分缜密。而且康熙皇帝在后期十分重用胤禛,甚至赏赐给胤禛御园。胤禛在康熙面前更是表现的十分孝顺、能干和“不结朋党”,因此深得康熙皇帝的喜爱。

而胤禵最初是八爷党的成员,但是随着胤禩倒台,胤禵并未获罪,反而后期得到了重用,可见康熙对待胤禵的态度有所不同。特别是康熙朝后期,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实则是对他的一种历练。但是从此后的种种迹象来看,康熙似乎并未有心将皇位传于胤禵,特别是在自己临终之前,仍然派胤禵远赴西北,实际上已经表明了态度。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和四阿哥胤禛二者在康熙朝后期,是两股十分重要的势力,均不可忽视,这也成为质疑雍正继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雍正篡改遗诏可能性较大

在相关的史学界的考据过程中,满、汉两个版本的遗诏是不一致的。这就说明,雍正皇帝当时的确篡改过遗诏。这也成为史学界不认可雍正继位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遗诏的版本不同,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雍正皇帝是篡位的,但也可见此问题为雍正皇帝所在意,特别是继位之后,清除反对党;兢兢业业,唯恐落下话柄,也的确让人怀疑他皇位的由来。

第四,民间流传雍正篡位说

雍正皇帝在位的这些年,时常有人(曾静)出来指责雍正弑君杀弟等等,这也不免为雍正皇帝篡位染上了神秘色彩。

对雍正皇帝篡位之说加以总结的便是民国时期的小说《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其中将雍正皇帝篡位总结了三种可能:一是雍正皇帝的生父卫某(传说雍正并非康熙的亲生儿子)将“传位十四子”的遗诏中的“十”改为“于”;二是雍正进宫窃取遗诏将“十”改为“第”;三是,雍正将遗诏中的“十”改为“于”。如此一来,雍正皇帝继位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些传说是以历史小说的形式流传的,主要为了吸引读者,而且在民国时期反对满清政权的思想下,这种畅销小说也便形成了一股潮流。虽不能作为考证的依据,但无疑引起了人们对雍正皇帝篡位之说的关注。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胤禛的确是康熙比较中意的储君人选,尽管如此,仍无法确定康熙临终之前,已经完全确定了将皇位传给他。只能说明,胤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场夺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有能力,懂权术,赢得了皇位,而且事实证明,这个皇帝当得不错。

6

关于历史上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多么的难以确认,毕竟,有康熙的《遗诏》,同时所有的正史都没有“雍正篡位”的蛛丝马迹。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

在康熙传位给四阿哥胤禛的这件事上,最大的疑问,也是怀疑派的唯一的支持依据,就是康熙驾崩的时候,皇位继承人呼声最高的十四阿哥胤禵并不在康熙身边,倒是自称“散逸之人”的四阿哥胤禛在皇宫陪着康熙,并得到了传位诏书。

这个证据,或者说所谓的不正常,都来自于一个假设:那就是以康熙真的有意把皇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

问题是这个假设的可信度究竟有点大呢?

康熙朝后期,九子夺嫡已经白热化,看似形势混乱不堪,但是实际上在太子二次被废的时候,公认的皇位继承人的人选就只剩下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两个人了。

皇八子胤禩早在太子第一次被废、公开推举太子,他以压倒性优势脱颖而出之时就因为遭到了康熙深深的猜忌并由此产生厌恶而出局了,只是胤禩自己不觉得而已。同时这个皇八子的“庶出”身份以及生母地位的卑微,使得这位八王爷的竞争优势大打折扣。

九子夺嫡到最后变成了亲兄弟之间的“龙虎斗”。不过两位当中,弟弟十四阿哥胤禵自视太高而产生了“康熙有把皇位传于自己”的幻觉而已。

其实,仅就康熙病重之时并未急招远在西北的胤禵这个“抚远大将军王”这一点来说,康熙似乎并没有要把大位传给胤禵的意思。

把一个心中确认的储君扔到西北打仗是几个意思?

但是,在民间,还是一直在盛传“雍正夺权篡位”的故事,这些故事版本较多,讲的也很扣人心弦。

归纳一下大约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是“篡改遗诏”,第二个是“弑君篡位”。

篡改遗诏,有两种版本,第一种版本是将遗诏中“传位十四子”,攒改为“传位于四子”——改“十”为“于”。这个几乎是一个“现代的版本”,“于”和“於”在清朝康熙年间似乎还没有通用之说。

第二种篡改版本,是说把“传位十四子”攒改为“传位第四子”——把“十”改成了“第”,这个看起来更逼真一些。电视剧《雍正王朝》就采用了这个版本。

当然,篡改诏书一说,从本质上是不成立的,因为传位诏书是“满汉双语”书写,改了汉文,改不了满文。

看样子篡改诏书一说,最多就是文人们茶余饭后拿雍正出出气而已,没有可信度。

顺便说一句,篡改诏书,离不开一个人的配合,这个人就是隆科多,因为传位诏书就在他手里。

第二个故事,就是雍正在康熙病重期间用一碗下了毒的参汤毒死了康熙,然后伙同隆科多伪造了康熙的传位诏书,。

这个罪名在封建王朝可就打大了去了!弑君,矫诏篡位,这俨然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天下人得而诛之的暴虐之人!这个故事就比较狠了,当然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有戏剧性,增加了雍正之死的情节,安排了一个“吕四娘”把雍正给杀了——一个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局。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就是那些反对雍正的人都不相信,但是因为这个故事比较解恨,所以,这个故事就不仅仅是拿雍正消遣取乐,而是赤裸裸的“栽赃泄愤”了。

第一个故事,相信的人多是文人士绅和官员,第二个故事,相信的人就大多是普通百姓了。因为第一个故事更像是一个阴谋,而第二个故事则更像是一出大戏。

关于弑君一说,其实很好分辨其真伪,康熙皇帝不会随便去喝什么人进献的参汤,他的儿子们也不行。雍正进献参汤如果能到了康熙的嘴里,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手续,雍正很难一路买通。

但是雍正“谋权篡位”一说,并不是后人编排的故事,雍正本朝就已经传播的沸沸扬扬。这也是后来的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雍正这个皇位的确是“争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像雍正这样的既不是嫡长子,又不是皇长子的身份,全凭在“储君争夺战”当中靠实力,靠计谋杀出一条“血路”,最终登上皇位的皇子实在是“独一无二”。

这种背景下,失败的皇子,无论之前是哪党哪派,肯定是不服气,必然联合起来想方设法的要和雍正对着干,至少不能让雍正舒舒服服的当这个皇帝。事实上,在雍正登基之初,无论是“八王党”还是老十四,都是明里暗里的不合作,甚至背地里搞阴谋,搞破坏。尤其是在老八胤禩和他的同党被雍正彻底清除之后,他们利用家奴随从被发配云南的机会,开始沿途散播谣言,恶心雍正,其中“得位不正”就是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雍正登基之后,在不长时间里先后处置了在帮助和支持他登基的两位功臣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被赐死,隆科多被圈禁,在客观上也造成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不良影响,更加使得民间对雍正继承大统的背后的内幕“品头论足”的声音多了起来。

第三,雍正对他的亲弟弟,也是皇储之争的对手十四阿哥胤禵的态度和处置,也让大家感到疑惑。

固执的认为“储君”应该是自己的老十四胤禵,对于雍正最终能登上皇帝宝座很不服气,从西北回到京城开始,就表现出不合作,不服气,不服软的态度,雍正对此也是非常恼火,夺爵,软禁,做的也是相当绝情。似乎也在隐隐约约的佐证大家的猜测。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雍正推行的新政,既损害了士绅们的利益,也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雍正推行的“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剥夺了“考取功名”的文人特权,同时摊丁入亩的政策,也严重侵害了士绅们的切实利益。

中国的读书人大多都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的废物,但同时编几个儿恶心甚至是诽谤雍正的故事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在雍正朝就出现了大量的雍正“得位不正”的传说和野史。

7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是篡位无疑!但也不是民间传说中,的“于四”那么儿戏!因为雍正一直以“孤臣”自诩,无人帮衬,难以控制朝局。其即位之初,内有“八爷党”为患,外有老十四统十万大军在外。而年羹尧此人心不定,隆科多又不知心意属谁。而老四,更是无人无兵。若非老十三,他就算是当上皇帝,也根本稳不住朝局。是最后,老四稳住了天下但他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康熙深明政治法则,如果真的要立雍正他也会稍微给他平平路。至于两大证据1.传位诏书,难道就不能先伪造好了换掉。伪造颗印很麻烦吗?2.雍正代替康熙祭天。这往往被视为“铁证”,但我要说的是康熙当时别无选择。康熙当时不知自己命不久矣,所以他不可能让未来皇帝,自己心中的太子祭天,因为这会暴露他的意图。导至新太子步上废太子的老路。所以让雍正祭天,反而证明雍正并非康熙心中继位人选。雍正只是康熙心中那个太子的替身而己。让雍正祭天,只是因为老大、老二被废,老三公差在外无法返回而己。

8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的王朝,提起清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康乾盛世,可是在康乾盛世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还是雍正皇帝。如果没有雍正皇帝整治官吏、勤政于民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很难出现康乾盛世,乾隆皇帝也很难成为历史上比较舒服的帝王。

可是在一些民间传说中有雍正皇帝得位不正的说法,说是当时雍正皇帝篡改了康熙的遗诏,遗诏本来是传十四子被雍正改为传于四子。这个说法好像有利于据般的存在,让很多人都怀疑雍正的皇位是篡位而来的,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呢?

当时由于康熙几度废立太子和对待众位阿哥的态度,加上众位阿哥都有独挡一面的能力,如此之下出现了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在九子夺嫡中雍正皇帝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和实力,当时呼声最高的为八贤王和十四阿哥,也就是说雍正皇帝起初并不被人看好很难继承大统,可历史的结果雍正皇帝登上九五之位,成为一代君王。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虽然呼声高但并不符合康熙选择后世之君的条件,八阿哥虽然是一代贤王,可他的贤王之名是建立在官宦口中并非百姓之口,另外八阿哥当时想至太子于死地直接触动了康熙的逆鳞。十四阿哥也是呼声比较高的一位阿哥,其任大将军统兵一方,十四阿哥的性格注定不能成为一代明君。由于康熙晚年决策失误致使当时遗留了很多问题,加上太子逼宫一事,康熙需要一个真正为民和果断的后世之君,并且不能有结党营私和兄弟相残的想法,显然十四阿哥和八阿哥都不是最佳人选,只有四阿哥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史书中记载,康熙去世当晚在场的人并不在少数,其中有四阿哥和八阿哥还有一些臣子,康熙弥留之际确实说出四阿哥继承帝位,当时八阿哥在场,倘若康熙没有说出此言,想必雍正也很难登上九五之位。

按照清朝皇帝传位的方法而言,雍正皇帝也不可能篡改遗诏,清朝皇帝遗诏基本上是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而成,就算是汉字中的十改成于也很难改动,当时书写的十是这个拾字,还有满文的十无法改成于,显然雍正是没有办法篡改遗诏的。

除了以上以外,康熙传位诏书其实并没有丢失,现在博物馆内就有那份诏书,诏书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传位四阿哥雍正皇帝。出现这样雍正篡改遗诏的说法个人认为应该是当时不满清政府统治的人杜撰的说辞,或者是当时人们对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丢失皇位的痛惜,只能说谣言至于智者。

通过以上我们很容易看出,于公于私雍正即位对待大清社稷和百姓都是一件好事,历史的结果也告诉我们雍正真的不负康熙所托,不负天下百姓的希望,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有为之君。

9

雍正当皇子时肯定是有过夺嫡的行动。但如果说篡位为帝,我个人认为绝不可能。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皇帝到南苑打猎,没几天十一月初七就生了病回到畅春园,再过几天,十一月十三就死了,当时曾急召胤禛。急召虽然没明说是召来传位的,但也不排除这个很可能,很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急召来就是为了传位的。知道自己即将大行,最要紧的事就是传位,如果不是为了传位为什么要急召?如果传的不是胤禛,是别的皇子,那么对于其他皇子康熙应该暂时都隔绝不至于在皇储之前急召来。如果说康熙一直想传位为胤禛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那么胤禵远在西北知道自己身体有疾早就应该让他守在自己身边,不会一而再地把他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康熙知道自己不豫吗?肯定知道。五十四年十月就说过因为生病右手不能写字;五十六年也说自从废了太子胤礽就身体不如从前;五十七年又说自己稍稍早起就手颤头摇或者心跳。作为一个曾经废了皇储的皇帝,在继位问题上肯定加倍小心,绝不会让自己的继承人再出问题,所以一定不会是胤禵。

至于说到最直接的证据传位遗诏字迹潦草有涂抹所以让后人有所怀疑那就更不成立。如果雍正真是篡位的,肯定心虚,一定会把遗诏弄得看不出破绽。正因为不是篡位,遗诏上说的是实话,所以才没想着再弄一份,那样反倒落了造假的口实。

有可能是雍正的继位是康熙口头传位,然后雍正又让人把口谕写成了文字。这肯定不能算篡位。至于康熙为什么不早早准备好遗诏?很好理解,因为在继承人上出过大问题,两立两废,很怕再出问题影响自己的声誉,所以格外小心,不想过早形成文字,以至于事到最后已经不由人,就只能口头传谕。

10

个人观点雍正不属于篡位,种种迹象表明康熙临死之前并没有明确指定继位人,所以不能用篡这个字眼!但是从康熙皇帝病危到雍正继位之初的种种不正常事件判断,雍正皇帝的确是利用了手段,而这些手段对于雍正可以顺利继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便这样,在康熙没有明确继位人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儿子都有继承皇位的权利,即便雍正利用了手段,也不能叫篡位,更准确的是夺位,是一场残酷的政治斗争的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