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尴尬事很多,爹不得不给儿子磕头行礼就是其一。某一天,刘邦下朝去探望老父亲刘太公,“後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高祖大惊,下扶太公。”刘太公一反常态,搂着笤帚,站在大门口迎接刘邦。
刘邦大吃一惊,按照古礼,太公这个动作表示:我已为您执帚洒扫。这是一个奴仆对主人的礼节,爹对儿子行这种礼节,当然要把孝顺儿子刘邦吓一跳。
不是刘太公岁数太大,得了老年痴呆症,认不得儿子了,而是自己的管家(家令)对自己说了一番话:“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柰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皇帝虽然是儿子,却是天下之主,您虽然是爹,但也只是个臣,让人主给臣子跪拜行礼,哪有这个道理?皇帝的威仪何在?
刘太公一哆嗦,是这个道理啊。因为自己是爹,皇帝拜了,还有本家叔叔大爷呢,拜不拜?还有庄邻七姑八婶,拜不拜?都拜了那还叫什么皇帝!
反拜吧,刘太公也不愿意。司马迁说刘邦是刘老太太和龙生的,没刘太公什么事,可是刘太公没看到这个记载,他坚信这种事是他亲力亲为的。爹给儿子跪拜,自己的脸也没地方搁啊。所以,刘太公折中了一下,搂把笤帚侍立一旁,脸上阴得要出水。
这就是古代皇帝屡见不鲜的麻烦事:儿子当了皇帝,爹还活着,怎么办?
其实这种情况,又分为三种类型,不能一概而论:爹是皇帝,禅位给儿子;爹不是皇帝,儿子是皇帝;爹虽然还在,但已经不是儿子的爹。
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李渊与李世民、唐玄宗与唐肃宗、宋高宗与宋孝宗、乾隆与嘉庆等等。这种父子关系的礼节比较好处理,因为爹原来就是皇帝,退位后称太上皇。太上皇就是“太上皇帝”的简称,身份上依然是君,跟儿皇帝平起平坐。
既然社会所赋予的身份不落下风,血缘身份上,又“压”了儿子一头,自然太上皇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接受儿皇帝的跪拜之礼。
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刘太公与刘邦就属于这种关系。爹在社会身份上处于卑下的臣,儿子则处于尊贵的君,与血缘身份刚好相反,怎么办?
这种事以前没有先例,第一个帝制王朝秦朝,赢姓家族是按世袭制继承王位,兼并六国后,秦始皇换了名称而已。刘邦不一样,按照古代礼法,刘太公的身份就是平民。
此后每一朝开国皇帝基本都会遇到这个麻烦,不过,一般情况下,开国皇帝登基时,爹已经不在世了,不存在谁拜谁的问题。这事你也不能怪刘太公太能活,只能从法理上寻找解决方案。
这时候,历来看不起儒生的刘邦才发现,酸儒还是有点用的。这种事情自然难不倒大儒们,既然血缘身份无法变更,那就想办法提高刘太公的社会身份呗,于是历史上第一任“太上皇”隆重出炉。
从此刘太公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皇帝的跪拜了!刘邦创下的对上册封,就是后来历代开国皇帝,追封父祖三代(或五代)的先例。
有点拗口,意思是,爹虽然还在世,但是从法理上,他与当皇帝的儿子之间,已经断绝了父子关系。
哪个爹这么傻,跟儿皇帝断绝关系?这种情况,比前两种都要多。一般是皇帝驾崩了,膝下无子,只好从宗室子弟中选择一人,过继到自己名下为嫡嗣。嗣君从法统上就成了老皇帝的儿子,跟原来的亲爹断绝了父子关系。
古代每一个王朝,几乎都出现过这种情况。比如西汉汉哀帝和汉平帝,被过继给汉成帝、宋英宗被过继给宋仁宗、明世宗被过继给明孝宗、末代皇帝溥仪被过继给同治。
过去皇家子嗣太多,为了防止兄弟阋于墙,人为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嫡系万世不变的尊贵地位,不可断绝,庶系永远不能爬到嫡系头上。万一嫡系断了,哪怕从庶系过继,也要续上。
可是这么一来,就带来一个真正的大麻烦:亲爹跟儿皇帝什么关系?如何行大礼?
按照法理,被过继为嗣君的皇帝,与亲爹就不是父子关系了,比如明世宗嘉靖,只能管自己的亲爹为“叔父”,管伯父明孝宗为“爹”。所以,他与亲爹的关系就成了君臣关系。
这种关系下,父子相见怎么办?对不起,只能爹跪拜儿子!比如光绪皇帝的亲爹醇亲王奕譞,见了光绪帝,就必须行臣拜君礼。如果在后堂,光绪再还拜子见父礼,绝不能在公共场合出现。
因为这个不合理的规定,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皇帝对大臣们的反抗,比如汉哀帝追封生父定陶王为帝,宋英宗的“濮议之争”和嘉靖帝的“大礼仪之争”等等。
古人对礼仪的执著,在今天的人看来就是吃饱撑的,但是我们不能脱离环境说事,古代的“礼”就是根本大法,是皇家地位正统性和合法性的保障体系,非常重要,绝不是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