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回答,刘邦杀韩信等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下面以韩信为例,列举几条原因,供大家参考:

1、功高震主,军中分量举足轻重,韩信等人过于自负,不会低调处事。在战时连刘邦的话都不听,自行其是。一旦谋反,非同小可;皇帝是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皇权的,否则,必死无疑。

2、为后世捋下荆刺,刘邦年事已高,自己在能镇得住。死了以后,后代就不一定能行了。有一次刘邦发现,韩信从樊哙门前走过,樊哙竟然跪迎韩信。樊哙本是吕后的妹夫,刘邦连襟,对韩信如此。一旦刘邦驾崩,后世子孙自然是无法驾驭他们。所以,异姓王必须杀光。

3、大汉朝的天下是韩信等打下的,刘邦对他们心有余悸,但了如指掌。天下的将领除了听命自己外,对韩信也是唯命是从。一旦他们有不臣之心,后果不想而知。留下他们终将是个麻烦、祸害。

4、吕后为了自己日后专权。这些文臣武将一定会与外戚之间的矛盾的。这些人功劳大,能耐高,脾气倔,搞不好会与你对着来,甚至会引起叛乱,不如早除为快,以免后患。

5、这些人不识时务,不仅不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的道理。不知道像张良一样归隐自保。而且,还贪恋高位,狂妄自负,独揽大权。客观上为自己下了个套儿,为刘邦、吕后清除异己制造了借口。

6、韩信等人认为自己功高位重,没有自己就没有刘邦的今天。开始骄傲自满,并天真的想象刘邦会兑现当时的承诺,会与他们平分天下的。而这些想法,恰好正是刘邦会起杀心的原因之一,最终为自己埋下了祸患。

一句话,他们不识时务啊,不懂得明哲保身,飞扬跋扈惹的祸!你看谋臣张良是如何做的:留侯张良早就将刘邦看得很透彻,他首先不要分封,只求准许让自己云游四海,于是早早就逃了出来。摆脱了刘邦等控制,刘邦认为这样对自己没有威胁,也就顺水推舟了。

再说说刘邦为什么没有杀萧何。萧何在刘邦眼里,功绩是不亚于韩信的,甚至更高。同样,刘邦对他的猜疑也就更大。那么,萧何怎么又会免除一死呢?这是因为,萧何虽然没有张良的智谋和眼力,但要比韩信等人看得远很多,他早就看清了形势:还是举几个例子吧

公元前199年,皇宫竣工,萧何奏请御驾往视。刘邦于是从栎阳到咸阳,萧何接驾,导入游观了一番。特别是未央宫,高大气派、富丽堂皇。刘邦心里很满意。为了找萧何的茬,说:“朕之起义,原为救民。现今天下初定,民穷财尽,怎将这座宫殿造得这样奢华”?萧何当然明白就里,不慌不忙地说:“正因为天下刚刚安定,才好借机会多征发些人和物来营建宫室,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室壮丽才能显出威严,也免得子孙后代再来重建。。刘邦见萧何回答的如此得体,无法继续,便转怒为喜道:“如此说来,是朕未免错怪你了”?萧何赶紧接着说:“微臣此事虽蒙陛下宽宥,但来日方长,难免有误,尚望陛下有以教之”。弄得刘邦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汉书》记载: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后,刘邦对他恩宠有加。那天,萧何在府中摆酒席庆贺,喜气洋洋。突然有一个名叫召平的门客,却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大怒道:“你喝醉了吗”?那人名叫召平对萧何说:“公勿喜乐,从此后患无穷矣!”萧何不解,问道:“我进位丞相,宠眷逾分,且我遇事小心谨慎,未敢稍有疏虞,君何出此言”?召平说:“皇上南征北伐,亲冒矢石。而您却安居京城,不与战阵,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见淮阴侯韩信的下场吗”?萧何一听,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面见刘邦,力辞封赏,拿出许多自家财,拨入国库,移作军需。汉帝刘邦十分高兴,认为他很懂事。

刘邦亲自率兵在前方打仗(平定黥布的叛乱)。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会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押运粮草的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门客说:“公不久要满门抄斩了。你的位已经到百官之首,皇上还有什么可以再封给你的呢?您深得百姓的爱戴,百姓都拥护您,以此安抚百姓。现在皇上之所以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现在您为什么不以不贱价,强行购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为您制造一些坏名声。这样,皇上见您不得民心,才会对您放心啊”!

刘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乱,返回长安。百姓们拦路上书告状,控告相国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价值数千万之多。刘邦回到宫中,萧何前来拜见。皇上笑着说:“当相国的竟然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利”!把百姓们的控告信全部交给相国,说道:“你去向民众谢罪吧”!萧何乘机请求:“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的地很多,白白地抛荒,希望下令让民众进去耕种,收成后粮食归耕者所有,禾秸则不许收走,留下来作苑中禽兽的食料。”刘邦大怒:“你大收商人的财物,却来讨取我的上林苑”!于是就下令把相国交给廷尉拘禁起来,还给他上了刑具。

几天后,一位姓王的侍卫从刘邦,问道:“相国(指萧何)犯了什么大罪,陛下怎么突然把他关起来了呢”?刘邦说:“当年李斯担任秦始皇的宰相,办了好事归功于秦皇,有了错误就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接受那些下贱的商人们的金钱,却来为百姓求取我的苑林,想以此来讨好百姓,所以我要把他关起来治罪”。

王侍卫说:“要说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如果有对民众有利的事,就为他们向陛下请求,这本来就是宰相应做的事情,陛下怎么会怀疑到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贿赂呢?如果当初陛下与楚军交战,相持不下的时候。还有陈豨、黥布反叛时,相国留守关中,如果微存异心,只要稍有举动,函谷关以西的地盘就不属陛下你的了。相国不在当时为自己谋取利益,难道现在会贪求那些商人的金钱吗?再说秦皇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过错,而失去了天下的。李斯为主上分担过错的做法,有什么值得效法和称道的呢”?刘邦听了,尽管不高兴。但还是放出了萧何。

萧何后来还有几次下狱,最终逃过一劫。通过教训,萧何后来不得不故意贪污,贪恋美色。当然,如果不是刘邦认为他不过尔尔,因为刘邦坚信贪财好色之徒终究会难成大器的。否则,他才不会免去萧何一死的。

最佳贡献者
2

这其实是一个需要后见之明的问题,无数的理由可以凭借时间的优势解释已经被揭晓的谜题,而且都可以令人觉得的如此完美,以至于仿佛美国的股市---成功的预测了美国经济五次经济危机中的九次!所以,哪怕是后见之明也需要理清事实与臆想的边界。因此不妨从韩信、英布如何不容于刘邦来回看萧何之幸运在何处。

一、韩信、英布的不幸

韩信、英布以及彭越都是中途加入刘邦阵营“同功一体”的人物,战功之大足以让刘邦裂土封疆来回馈,垓下之战前刘邦不得的不用张良计许以封地才换的了韩信、彭越的支持,或许这也不过是让他们划定了较大的葬身之地。《史记》中对韩信和英布的被害都是突兀的指出“被人告发谋反”以至最后丧命,但是这里不能忽略的细节是韩信、彭越都直接死于吕后之手,只有英布是兵败后被长沙哀王吴回(吴芮之孙) 派人诱杀,与其说是刘邦不容韩信和英布、彭越,不如说是吕后不容此三人,尤其是彭越本已经被刘邦只判流放,却被吕后蓄意除掉。由此观之,韩信、英布所以见害大致归因如下:其一都是中途加入刘邦,不能与之产生更为密切的情感共鸣;其二都极具战斗力并富有战功,为刘邦、吕雉所忌惮,而且刘邦对韩信的防范应该是自始至终的;其三彼时项羽已除,大有“鸟尽弓藏”的意味,刘邦临终时吕雉问的是萧何之后谁可接替,但没有问周勃后谁可接替,很大程度可以理解为对武将的排斥至少是压制,而此策略应该更早的开始执行于项羽被除掉之后。

二、萧何的幸运

萧何至少曲折的避开了某些陷阱所以可以更长久的走下去,首先萧何与刘邦有布衣之好,刘邦到咸阳服役萧何赠款最多“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以至于刘邦大封功臣时刻意对萧何偏袒,这样的特遇是绝无仅有的; 其二萧何没有带兵的经历,其以小吏封侯甚至被司马迁所嘲笑“录录未有奇节”不容易引起刘邦以及吕后的忌惮,更为重要的是萧何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没有和吕后对立,不至于遭到吕后背后的嫉恨和暗算;其三是萧何懂得自污以自保,《史记.萧丞相世家》中多记记载了萧何自保的方法:刘邦带兵在外,萧何遣自己子弟随从出征以示忠诚;刘邦征讨英布,萧何故意收受贿赂以表无异志;刘邦欲除韩信,萧何不惜以自己的名誉为诱饵欺骗韩信踏进吕后的圈套;其四、萧何的理政能力为刘邦和吕后所依仗,不仅表现在战时萧何可以为前线输送源源不断的兵源跟是表现在吕后问计刘邦时,独独提到丞相如何选人,唯恐萧何留下的职位无人可以胜任;其五萧何对自己的处境有清醒的认识,在言及后世儿孙时,他说后世贤达就会学习我的简朴,不贤达有再多的财产也会为人所得,这虽是对后世的豁达态度也可看做是对其当前处境的忧虑。

当初刘邦下问自己何以和天下时,对高起、王陵批判项羽“得地而不予人利”的否定也许就注定了韩信等人命运---否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必然要重新划分原有的蛋糕以及享用蛋糕之人的归属。

3

早在刘邦是平民百姓之时,萧何与刘邦的关系就非常亲密,而刘邦起义之后,萧何对自己的定位就始终非常清楚——他就是要当二把手。

当刘邦攻克咸阳之时,别的将领都去争抢财物,只有他去秦朝丞相府搜集秦朝的律令、图书、地图等等。刘邦发动垓下之围消灭项羽之后,曾经想评萧何为第一功臣,而大臣们都不乐意,说我们整天披坚执锐,刀头舔血,凭什么让一个文职官员当第一功臣。

刘邦的解释是:“第一、像打猎时一样,追逐狡兔的是狗,指挥狗的则是人,你们是功狗,萧何是功人;第二、你们顶多带着两三个家人一起追随我,而萧何则在我身上押了全族数十口人的姓名;第三、我常常打败仗,但是萧何始终坚守关中之地,有他在,我才能在惨败之时仍然可以东山再起。”所以,刘邦最终把萧何封为酂侯,位居大汉开国第一功臣之位。

然而,刘邦和萧何这两个老战友,也曾经出现嫌隙——在萧何献计出掉韩信之后,就有人去他家吊丧,说他要大难临头了,在经过这个门客的解释之后,萧何才想明白——即便是生死之交,也难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决裂,于是他开始自污名节,想方设法让长安城的老百姓说他的坏话。刘邦虽然曾经囚禁萧何数日(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但其实是对萧何更放心了。

在汉初众多功臣之中,论名节萧何虽然比不上张良,但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4

刘邦杀韩信,有杀韩信的原因;斩英布,有斩英布的理由;放过萧何,自然也有放过萧何的依据。

对待古人,后人们常常有一些误解,以为刘邦功成名就,就要杀尽那些功臣,然后刘姓一家独大,这其实是天大的误会。

从心理层面而言,刘邦越不杀人自然越好,他并没有杀人的爱好,自己当天子,有诸侯守四方,他难道不乐得其成?他不也曾感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吗?

能够少杀一个人,便多一个守四方的猛士,何乐而不为?他也不是动不动就杀人,他也不是逮谁就杀谁,他杀人的原因,都是消除威胁,巩权固位,确保刘姓长治久安。

刘邦当了皇帝,自然希望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大家和睦相处,共享太平。然而,韩信有几个事情是让刘邦很早就起了戒心,并直接导致后来下手剪除。

当年,韩信齐地还没完全平定,刘邦在鸿沟与项羽对峙,正被项羽打得焦头烂额,满腹郁闷的时候,韩信伸手向刘邦要求封齐王,伸手要已经犯忌,还在这个时候要,让刘邦大怒,从此有了戒心。

刘邦打败项羽后,南面而王,从容称帝,随即着手清除项羽残余,而韩信不知就里,却收留项羽大将钟离眛在自己的楚王府,这不说他包藏祸心,有谋反之意,至少与刘邦的意愿严重违背,如果说韩信要求封王让刘邦有了戒心,那么,韩信收留敌人,便让刘邦起了杀心,最后被杀,韩信自身是有原因的。

而英布被斩,则是因为他主动反叛了,平叛杀头,很多帝王都是这么干的。

但萧何就不同了。萧何本来就是文臣,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这是他的工作,他手下并没有建制军队,所以对刘邦不会构成大的威胁。同时,萧何低调,懂得表忠。刘邦曾经几次怀疑萧何,萧何几次从容应对。

刘邦与项羽相持京索时,战斗激烈,刘邦却再三派者使回关中,“慰劳”萧何,表面慰劳,实则试探,表面关心,实则怀疑。

萧何在身边人的劝说下,将兄弟子孙侄中能够打仗的人全部送到刘邦军前效力,表明与刘邦同生死、共存亡的决心和忠心,刘邦大为高兴,危机迎刃而解。

后来,刘邦在外平叛的过程中,又十分突然地将萧何由丞相重用为相国,加封食邑,安排专门的卫队给他护卫,萧何知道刘邦又不放心自己了,不但推辞封赏,还捐出家产,作为军费,刘邦欣然笑纳。

为了消除刘邦的戒心,本来公正立法的萧何,甚至低价强买民田、民宅,还放高利贷,自损形象,让刘邦安心。

萧何为了让刘邦放过自己,也实在是殚精竭虑,煞费心机。让刘邦“独独放过”,确实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5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农民的身份,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抛开他自身的原因不谈,还有不小的原因是身边人的帮助,最出名的有韩信、萧何、张良、陈平等人,可是在刘邦称帝之后,设计处死了韩信,为何留下了功高盖主的萧何呢?

刘邦成年之后,在沛县的泗水担任亭长一职,和当时任县长吏掾的萧何关系处的很好,后来刘邦起义,萧何更是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来帮助刘邦,因为萧何精通律法,善于谋略,在外忙于征战的刘邦将他视为兄弟,留他在驻地服侍太子,发布命令,为前方将士提供粮草等,完全的把后勤方面交给了他。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不懂户籍、土地方面的问题怎么处理,萧何就主动请缨去处理这些事情,他先将秦朝的律法研究透彻,然后探访民情,改革了许多律法,且新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民生和国家发展的律法,这一举措赢得了百姓的一致赞扬,一时间萧何的名声高过了汉高祖刘邦。虽然刘邦是个有恩必报的人,但也是一个不允许别人背叛他的生性多疑的人,萧何的名声越来越大,都危及到了他的地位,这让他内心很不爽,一直都在暗中派人盯着他。

高祖十年的时候,夏阳候举兵造反,刘邦亲自率兵去镇压,留萧何在国内安稳后方,但就是在打仗的空档,都有眼线随时向刘邦汇报萧何的一举一动。而此时恰逢韩信犯了错,吕后在和萧何商议过后,设计将韩信处死了,刘邦对萧何又进行了大肆的赏赐,萧何很开心,觉得刘邦是在肯定他的做法,就欣然的接受了众人的恭贺。可是这一切被他的门客召平看出来了,劝他把赏赐都退回,更要闭门谢客,否则会找来杀身之祸,萧何虽然疑惑,但也照做了,果然刘邦知道之后很高兴。

高祖十二年的时候,刘邦再次出征去镇压造反,萧何留在国内一心为百姓做事,为百姓改善生活条件,百姓很是爱戴他,刘邦更生气了,觉得他这是在为篡位做准备,已经暗中做了准备,可是不久之后却收到了众多百姓联名举报萧何的陈情书,说是萧何压榨剥削他们,要求把他换掉,刘邦心里瞬间就平衡了,在百姓心中,自己才是那个可以为他们当家做主的人,瞬间就忘了要处理萧何的决定。

其实这两次能够安全脱险,主要还是归功于萧何爱惜人才的原因,手下诸多的门客都是一心追随他的,自然会替他认真揣测汉高祖的心思,为他出谋划策,这也是萧何能够在刘邦和吕后手下存活的最主要的原因。

6

英布天生反骨,韩信自命不凡。

反观萧何,自起事便不嫌弃刘邦草莽出生,死心追随,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全力助推刘邦霸业。

这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便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然而如何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这真的很难!但收起自己的锋芒,适时谦卑是一定没错的。

7

成语“成也萧何败萧何”虽然表达的是韩信悲催的一生,但也从中折射出萧何的是非价值观,他之所以大力举荐韩信,出发点并不只是看到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其中也包含了他个人的功利心态,而韩信后来的大放异彩,获益者除了刘邦,还有萧何,到了天下平定,刘邦在收拾功臣的时候,萧何为了自保,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忠心,他完完全全地配合吕太后,完成了对韩信的一举击杀。自古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害怕被清算的时候,萧何能够稳如泰山这不是侥幸,是他趋利避害,运筹算计的结果。


逢迎刘邦,随时猜测刘邦的小心思,顺着杆子爬

  • 作为刘邦微时的朋友,他十分清楚刘邦的为人,他也看到了刘邦是一支潜力股,所以即使刘邦耍无赖、身无分文,他也时时接济他,在刘邦担任亭长后,他就刻意逢迎,整天围着刘邦转,到了刘邦要押送犯人去咸阳的时候,别人都送钱三百,他独独送了五百,这就是萧何的聪明和阴险之处,他要让刘邦在心目中记着劝他的人情。
  • 在刘邦平定三秦的时候,萧何留在大后方,侍太子,治栎阳,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虽然他有处置权,但他从来不敢自专,事无大小都要先禀报刘邦,等刘邦同意了再开始做,即使来不及汇报,事后也会告诉刘邦,而他的这些行为,也让刘邦放下了提防之心,安心把关中的事情交给他。
  • 萧何营建未央宫,非常壮丽,刘邦看到后非常不高兴,斥责萧何说:“天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成败还不知道,你却建造这么壮丽的宫殿,是不是太嚣张了。”萧何回答说:“你打了一辈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天子富有四海,宫室不壮丽就不能体现你的威风来。”刘邦听到后非常高兴,也就不追究了。


功绩卓著,为刘邦争霸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刘邦曾经在一次酒会上肯定了萧何的功绩,说明萧何比自己厉害的地方: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刘邦之所以安心争夺天下,是萧何后勤源源不断保障的结果,所以在大封功臣而诸将争功劳的时候,刘邦直接把打天下的大将比喻为“功狗”,把萧何比喻为“功人。”把他的功劳定为第一,封为酂侯,然后给了非常特殊的待遇:“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这八个字,成为大臣的终极目标,也成为由大臣到皇帝的跳板,萧何的赞镶之功,让他在风起云涌的猜忌中,不仅保护了性命,而且延续了血脉。

刻意在刘邦面前展示自己的弱小

功臣之所以很难有好下场,一方面是帝王出于巩固权力、维护皇权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功臣骄矜自伐,藐视皇帝的表现,萧何都不属于这两类人,但仍然免不了受到刘邦的猜忌,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从维护自己维护刘邦的角度出发。做了以下几件事:

  • 刘邦让萧何镇守后方,但经常派人来观察情况,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派出自己的兄弟子孙跟随刘邦从军,这让刘邦非常高兴。
  • 韩信被杀后,刘邦增封萧何五千户,拜他为相国,令500个士兵一个都尉为萧何的护卫,在众人都为萧何庆贺的时候,萧何听从召平的建议,辞去了刘邦的封赏,并且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给刘邦作为军事用度。
  • 黥布谋反的时候,刘邦多次派人打听小萧何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萧何购买土地,收受贿赂,并且放高利贷,刘邦正在发怒的时候正好萧何来请上林苑空着的地方给老百姓用,刘邦大怒,逮捕了他,等到平定叛乱才释放。


萧何虽然一次又一次地逃过了刘邦的毒手,但这一辈子活得胆战心惊,自古伴君如伴虎,萧何与世长辞的那一天,应该是他最轻松的时刻吧!


8

刘邦也不是逮谁就灭。

韩信英布都是有封国的,比之赏给萧相国的不知大了多少。韩信英布有了自己的封国就容易跟刘邦生出二心,关系不好处,天天的你猜忌我、我猜忌你。别说异姓王,就是同姓王最后也要闹得不可开交。做王的唯恐皇帝的夺了自己国,皇帝则生怕做王的造自己的反。一边想,这几个都不老实呢,得控制。又一边想,怎么办,步步紧逼啊,不是我负他,原本就是他负了我,老子不要太被动,反了吧。韩信英布都是这么反的,就是结果都没干过刘邦吕后。

而萧何,那么老老实实,那么兢兢业业,一直力求与刘邦保持同心同步,这样一个人为啥要杀他呢。


9

从个人能力和经历上看,萧何虽然贵为丞相,执掌全国行政事务,但毕竟是个文吏,没有带兵打仗经验,危险系数相对比较低。而韩信,英布,彭越等,本身是非常优秀的将领,又先后称王,割据一方,是事实上的土皇帝,随时有可能宣告“独立”。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当然要先拿下“异姓王”。

从忠诚度上看,“异姓王”有向中央“要权”,接命令不执行的“前科”。而萧何跟刘邦是铁哥们儿,为了解除刘邦的怀疑宁愿“自黑”。

从社交能力看,萧何虽然总领百官,但是很受百官的支持,拥护,爱戴的。“萧规曹随”就是证明。但是以韩信为首的诸侯王就太狂傲,太不会做人了,刘邦把告密信一公开,没有一个人怀疑信的真伪,纷纷要求“坑竖子”,就是不会做人的恶果呀。

10

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萧何没有谋反的能力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萧何居中筹划、运筹帷幄是一把好手,但要说让他亲自带兵打仗,就有些难为他了。在刘邦斩白蛇起义,直到夺取江山的全过程,萧何都是以谋士、管家、文臣身份存在的。所以,在刘邦看来,萧何不带兵,造反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那也就没有杀他的理由。

二、萧何还有大用

刘邦打江山主要靠韩信、英布他们,但到坐江山的时候,就大量需要萧何这样的文臣谋士了。汉王朝建立后,正是靠萧何作为丞相,制定律法,里里外外治国理政的,萧何也深得刘邦的信任和倚重,所以这时候要除掉萧何,除非刘邦是疯了。就算狐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那也轮不到萧何。

三、萧何与刘邦关系非同一般

萧何与刘邦是在沛县时候的老乡,彼此知根知底,刘邦也特别信任他这班老哥们。从刘邦建国后杀功臣的情况看,基本都是后来才投靠他的,本身就桀骜不驯、自身还有一定势力范围的,比如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而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则自始至终都是刘邦的人。知根知底的老乡用起来总是放心的,杀了自己人,你用谁啊?

萧何月下追韩信

四、萧何懂得明哲保身

事实上,萧何很是懂得功高震主和鸟尽弓藏的道理的。当年刘邦在外征战,萧何留守后方的时候,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萧何的忠心。聪明的萧何便故意搞出一些贪污腐败的事情,破坏自己的名声,也让刘邦放下了对他这个大功臣的猜忌。还有捕杀韩信的时候,他也是积极配合的,不顾与韩信的旧情,这一点上也取得了刘邦的信任。刘邦吕后在世的时候,萧何一直毕恭毕敬、谦虚谨慎,没有居功自傲,这让刘邦更是满意,也就减少了猜忌。

时刻明白自己的处境,和上司始终统一思想,让自己始终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危害,知敬畏、懂进退,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正是萧何得以善终的原因。

参考:《史记》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