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成祖是一位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封建帝王,他一生的治政行为,都是在实现着远迈汉唐的壮举,所以迁都问题上,在遇到不少大臣的反对时,他愤而言日:‘’乌足达,尔等安知英雄之略也‘’。‘’乌足达‘’,蒙语是脏话。意思是,他妈的,你们这些人怎么知道我的长远构想呢?

首先,立国之初, 周边的形势对刚刚建立的明政权相当不利。虽然,朱元璋让蓝玉北伐残元在捕鱼尔海(内蒙贝尔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除元顺帝丶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外,余者悉数就擒。有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及大小官员千余人。但这只能说推翻了蒙古贵族在华夏的统治。推翻并不等于灭亡。元顺帝北逃塞外, 仍然能号令蒙古残余势力,并在一段时间里沿用元的国号, 控制着漠北,史称北元。 史学家谷应泰 在《明史纪事本末》所言:‘’顺帝北出渔阳, 旋舆大漠, 整复故都, 不失旧物, 元亡而实未亡也……引弓之士, 不下百万众, 归附之部落, 不下数千里也, 资装铠仗, 尚赖而用也, 骆马牛羊尚全而有野, 大举复仇, 卷土岂非异日” 显然, 北方蒙古对明政权形成了强大的威胁。因此,这个极其迫切的现实问题就落到了明成祖 手里。如果说朱元璋对残元所做的军事征伐是斩草的化,那么朱棣迁都北京则完全是政治意义上的除根行动。

由于连年战乱, 造成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土地荒芜, 人口锐减, 经济一片残败。为了解决北方存在的现实问题,朱元璋在建国后,就开始从当时经济富庶丶人口众多的山西移民于安徽、山东丶河南丶河北等地,到朱棣时,因为要把北京作为施政中心,所以加大了往北方迁移人口的力度,而且更加注重对靠近草原地带的人口数量的增加。这无疑是对长远的统治有着深根固本的作用。

当然迁都北京,不排除当初他作为燕王时的封地,有现成的统治基础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他要经营并且做大父辈留下的通过武力打下来的天下,显然,南京从地理位置上而言,偏于东南,完全不适合统驭多民族帝国,这一点,在明未的形式中得到了证明,所以迁都北京,在当时是明成祖非常英明的决断。

迁都后,北京实际上己经成为当时明王朝版图的中心。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江山,朱棣接二连三对北元分裂后的瓦剌丶鞑靼丶兀良哈大举清剿,犁庭扫穴,志在必得。在朱棣的强有力的打击下,蒙古诸部纷纷上表臣服,接受大明赐封,永作藩屏。

在这里,需要说说清朝乾隆年间回归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他们是瓦刺蒙古的一支,在明朝时期,他们主要游牧在今天新疆塔城以西的地区。但在明朝末年,由于蒙古诸部的争斗,迁徙到沙俄伏尔加河流域,由于不堪沙俄的残暴统治,于是东归清朝,首领渥巴锡向乾隆献上的宝物,就是当年明成祖朱棣亲赐瓦剌王的汉文印信。

因此,在明成祖统治期间,散居在朔漠的蒙古诸部完全是大明版图之内的存在。现在看来,‘’天下守边‘’的说法,对朱棣而言,是毫无道理的。产生的原因是北京靠近长城,而长城是防范异族劫掠的。但长城在朱棣时期己经失去了作用,只能作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联系的秩序界限而已。

总之,明成祖放弃南京,迁都北京,可以肯定说,完全是他不甘做守成之君的壮举。

最佳贡献者
2

感谢您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朱棣是一位非常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帝王。中国的北部外族常常侵犯我国,朱棣把国都建在北京,在祖国的北部建立起一道抵御外族侵犯的强大屏障,这是英明之举。

3

明成祖朱棣放弃应天府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包括一下几点:

1、明成祖朱棣的政治势力在北京。

虽经过“靖难之役”取得政权,南京毕竟是建文帝朱允文的中央所在,朝中大臣也多有对建文帝同情之人,并有传闻建文帝未死,朱棣一直生活在建文帝的政治势力之内,也食不甘味,难以安寝。

(靖难之役,图片来自网络)

且朱棣虽然宽宥许多建文帝旧臣,但也对许多支持建文帝的旧臣打压过甚,如诛方孝孺十族,铁铉在济南府与朱棣对峙,兵败后自己被凌迟,二儿子被虐杀,父母和长子被发配,妻女沦为贱籍;其他包括练子宁、景清、高翔等建文帝旧臣被虐杀等。

如果依旧定都南京,在建文帝下落不明,朝臣或心念旧主的情况下,朱棣怕也是住的不安稳,如芒刺在背。

2、南京作为首都,过于偏安江南。

朱元璋建国之初也仅是将南京作为“南京”而已,洪武年间,朱元璋曾定汴梁为“北平”,凤阳为“中都”,之后派太子朱标巡视长安、洛阳,希望迁都,但最终因洛阳、汴梁和凤阳屡经战乱,残败不堪,长安地处关中,自唐时就已经由于土地不堪重负,养活不了太多人。后来随着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年龄渐大,暂停迁都。

(明成祖营造北京,图片来自网络)

待朱棣起兵北京,靖难胜利后,迁都也提上日程,开始营造北京。

3、定都北京有利于稳定明朝在北方的统治。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在五代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一直到明朝驱除鞑虏,已经长达400多年脱离汉民族王朝的统治,所以定都北京也有利于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明成祖北征,图片来自网络)

且北京北邻蒙古草原,残元实力虽屡经打击,但实力依然强劲,北京处于抵抗蒙元残余实力的前线指挥枢纽,方便指挥,永乐年间,朱棣五次北征打击了漠北的北元残余势力,使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等部族向明称臣,缓和了北京周围的军事环境。

综上,可以看出 ,作为造反出身的朱棣来说,北京不仅作为“老巢”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平衡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同时也对北方草原实力保持持续的高压威慑。

4

北京城并非一片空白,燕王朱棣21岁之藩,王府就修建在北平(当时叫北平)。他于北京经营多年,在抵御异族的一线战场中磨炼出了帝王应有特质与实力,最后发动“靖难之役”可以成功,也多亏了其在北京城的多年经营。因此,北京城可以算是朱棣的“龙兴之地”,早就有了值得经营就基础。而朱棣选择放弃南京,转而迁都北京,是在恰当的时机,做了全面考虑后,希望获得实际利益的决策。具体说来,大概是看到了迁都北京在政治上稳固统治,经济上平衡南北,军事上固守国门的多重效果。

一、政治上:为了安抚人心,保证“靖难之役”后皇位的合法性

朱棣是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一路从北平打到南京,掀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以后得到的皇位。以暴力夺位,于理不合,所以他的统治注定会让很多人产生质疑。为了保证自身皇位的合法性,明成祖朱棣做了诸如改族谱、杀余党等诸多努力,迁都北京也是努力之一。

(一)迁都北京可以摆脱以建文为正统的观念,重新培植自己的执政基础

自洪武朝建都南京以后,至建文帝时,南京的朝廷组织机构已相当完备,再加上南京为数朝古都,已然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正统观念。因此,当时的江南士族都以南京为国都,建文皇帝为正统,拒不服从朱棣。而朱棣大开杀戒后,已然结怨于江南,再继续呆在南京做皇帝,就会失去执政基础,只能在建文帝的阴影下当皇帝。而北京南方亲建文帝的势力,又是他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将国都迁到北京,可以迅速消解前朝的遗俗,培植自己的统治势力:

“若就北平, 要之宫室不能无更, 亦未易也” 。——《明史》

迁都北京或许要大兴土木,百般谋划。但是不破不立,在经营北京城的过程中, 朱棣可以按照自身的意志将原来的政治集团系统彻底拆散、分解,以此打造利于自身的执政基础。

(二)迁都北京是完成朱元璋的遗志,可以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朱元璋早就有了迁都北京的心思,在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在南京和北京谁为都城上纠结过。他曾询问群臣:“ 北平建都 , 可以控制胡虏, 比南京何如? ”群臣答曰 : “ 胡主起 自沙淇 , 立国在燕 , 及是百年 , 地气已尽 。 南京兴王之地 , 不必改图 。 ”朱元璋认为,北京可以抵御异族,可以当做国都,但群臣认为以北京是元朝旧都,气运已尽的理由促使朱元璋定都在南京。

定都南京后,朱元璋就觉得南京不是很合适 。 因为它偏安江南,对控制辽阔的北方十分不利。 洪武元年,朱元璋下就有了在北方再建一个都城的心思 :

“ 江左开基 ,立四海水清之本;中原图治 ,广一 视同仁之心 。其以金陵 、大梁为南 、北京 。 ”——《明太祖实录》

大梁是今天的开封,朱元璋想建两都来加强统治,已然表现出其对南京为都的不满。因此,朱棣迁都北京,也是向天下表明他是在尽心竭力地完成其父的意愿,这是当年朱元璋希望太子朱标做的事,现在他做了,所以他就是朱元璋合理的继承人。

通过迁都北京,朱棣可以在摆脱建文余风,巩固执政基础的同时,标榜自身的合法地位,大大加深了其统治的合法性。

二、经济上:平衡南北,保持南方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繁荣

两宋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已然南移,南方的经济繁荣程度远超于北方。然而,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不能仅靠南方一隅之地,因此迁都北京是永乐朝平衡南北经济,增加国家经济活力的决策。

  • 首先,迁都于北京,就是将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南方摆脱了政治中心的职能,就能一心发展经济,实现新的突破。此外,北方是军事重镇,胡虏皆聚于北方疆界,将权力中心转移到北方,就是将抵御外敌的重任都交给了北方,这就给南方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北护南,保持南方的经济繁荣。
  • 其次,南方经济繁荣后,自然也能支持北方。明朝的边关政策大致使“南方出钱,北方出力”,南方将大量的财物输入北方,有利于发展北方的军事经济,以此缩小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实现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正如时人丘浚所言:

“文皇帝迁都金台, 天下万世之大势也。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 而金陵为其会; 戎马盛于西 北,而金台为其枢。并建两京, 所以宅中图治, 足食足兵,据形势之要, 而为四方之极者也。用东南之财赋, 统西北之戎马, 无敌于天下矣。 ”——《明会要》

可见,迁都北京,是朱棣保持南方经济,发展北方经济,以政治手段,将国家经济中心与军事中心巧妙结合的发展大计。

三、军事上:补充边防实力,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维护国家和平

(一)朱棣削藩后,北方边防空虚,迁都是为了补充边防实力

朱棣靠“靖难之役”夺取政权成功登基后,自然害怕有其他藩王效仿他,于是继续践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他将大量边地藩王迁往内地。譬如,拥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宁王被迁往南昌,谷王则迁往长沙,这就大大削弱北方的防御力量,造成了边防的空虚。为了加强北部边防,他采取了迁都北方就近指挥防御的办法,只要兵权在手,就能泰然处之,明朝特有的“天子守国门”局面由此造就:

“太宗靖难之勋既集, 切切焉为北顾之虑, 建行都于燕, 因而整戈秣马, 四征弗庭, 亦势所不得已也。 銮舆巡幸, 劳费实繁。易世而后, 不复南幸, 此建都所以在燕也。”——(顾炎武·《历代宗京记》)

迁都北京是为了有效加强北方边防,抵御异族,也是为了牢牢把握兵权,巩固统治。

(二)迁都北方是为了巩固边防,选择北京是因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为了巩固边防,所以迁都北方,而选择北京除了因为它是朱棣的大本营以外,还以为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增加边防效果。

永乐朝的北方边患主要来自蒙古的鞑靼部和瓦剌部的南下以及女真部落的骚扰,这些边患都自东北而来。尽管在北方城市中,适合建都的还有西安、开封等地,当能有效抵御东北边患的只有“控四夷创天下”的北京城了。

除了离敌较近以外,北京城四通八达,黄河环绕,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将指挥的战线前移,避免战火大规模蔓延。而发达的交通也 有利于南方大量物资的有效供给, 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北防的效率。

因此, 迁都于地处战略要地的北京城是朱棣牢牢把控军权,有效巩固边防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和平的维护意义重大。

四、结语

迁都北京是朱棣综合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考虑后的重大决策。应天府并未被其放弃,只是不再作为政治中心,转为以强大经济实力支持北方。北京城也并非空白,迁都北京城是在永乐十五年,但朱棣在永乐七年时便一直住在北京的行宫中为迁都做准备。总是,迁都北京城是精心谋划的结果,它有效实现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三中心的统一,为永乐一朝的强盛提供了新的凝聚力。无论从成祖个人统治还是整个明朝的长治久安来讲, 这种两都并行的政权运作方式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5

首先,朱棣迁都北京是相当英明的决定,我想,几十年后,站在北京城头的于谦应该也这么想,如果,大明朝当时的都城还是南京的话,等待明朝的只能重走北宋的老路。

朱元璋为了巩固太子太孙的皇位,把能征善战的将领消灭殆尽,其结果就是如果明朝没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大明朝是置于危险之中的。有一个假设,如果朱允文削藩朱棣不反抗,而是束手待擒,北方防务由谁来负责?北方是不是就暴露在危险之中了?朱允文又没有迁都的打算,没有出色的将领, 大明朝能顺利过度到下一批将领的出生吗?朱棣继位之后,曾经派大将丘福率十万精锐征讨北元,甚至朱棣在三劝他:如果有人告诉你敌人很好战胜千万不要相信。但最后的结果,丘福全军覆没。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主动承担起北方防务的责任,成就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美名。

当然,因为朱棣从小就藩北京,所以对北京朱棣也是十分有感情的,但朱棣是那种政治大于一切的人,他不会因为已经是喜欢一个地方,就做那种政治上让自己被动的事,迁都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大明王朝 !给了大明王朝培养下一代将领的时间,也保证了大明不会走北宋的老路。

您好,我是史争朝夕,我们一同学习、进步,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6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建都,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到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到北京,南京做了53年的明朝国都,那么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朱棣为何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一、朱元璋曾经也想迁都

朱元璋在位时曾经也有过迁都的想法

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朱元璋还派出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和洛阳两大古都进行考察。目的就是准备将国都迁往西安或者洛阳。不过可惜的是朱标在考察完回到南京以后没多久就生了大病,1392年,刚刚37岁的朱标就病死了。

朱标可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的,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本来希望他成为一代名君的,结果却先走了。老朱很伤心,迁都的事再也没心情去想了。他曾在《祀灶文》中提到过迁都的事,说“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 。6年后,朱元璋也带着遗憾走了。

朱棣登上皇位后迁都,或许有完成父亲遗愿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却没有迁到洛阳或西安,而是迁到了北京。

二、天子守国门

明初,对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还是逃亡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当初被封为燕王的朱棣在北元的较量中,对形势是很清楚的。登基之后的朱棣开创天子守国门的先例,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朱棣一生好攻伐,从后来的几次御驾亲征漠北就能看出来,他是不甘做一位只知道享乐的皇帝的,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有担当的皇帝。

三、巩固皇权

大家都知道朱棣上位并不是太光彩,虽然他打着“遵奉祖制”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这只不过是他出兵的一个幌子而已,并不足以让所有人都信服。他的侄子小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就说明,南京是有一批忠于旧主的势力,只不过暂时隐藏起来而已。这对刚篡位的朱棣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南京旧有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而他的根基在北京,要在南京扶持自己的亲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从不论是从个人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从皇位的巩固上来看,迁都都是最佳的选择。

另外,为防卫边疆,朱元璋在北方封有好几位手握重兵的藩王,从那位被朱棣绑架夺了朵颜三卫的宁王朱权的实力来看,其他几位镇守北部边疆的藩王实力均不弱。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藩王,避免再出现第二个朱棣,迁都至老根据地北京是朱棣不二之选。

四、地理位置优势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有大才。朱元璋能看出南京“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朱棣不会看不出。如果非要在南方选择一地作为国都,有长江作为主要屏障,四周也有些小山的南京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从地缘优势来看,南京相比北方的洛阳、长安、北京来说还是要差一些的。

山川作为屏障的优势要远大于河流,如果仔细看一下南京的地势,就会发现太依靠长江的南京有致命的弱点,一旦长江失守,南京则无险可守。虽然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是看看这些朝代:东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南唐、南宋、南明等等,普遍国祚不长,除了其他的因素外,南京不利于防守应该也有很大的原因。

不管朱棣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从结果上来看,明成祖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一次明智的,成功的选择。

7

你好,我是兴亡多少事,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1、政治原因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是夺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位置而当上皇帝的,本身来说这就是一次篡权,被称作乱臣贼也不过分,虽然说世上有成王败寇的道理,但是朱棣是怎么掩饰洗白也无法消除自身的污点,为了压制自己得位不正的声音,朱棣在攻入南京城后曾处理了大批不服的儒生,轻则砍头抄家,重则诛灭九族,甚至江南大儒方孝孺因为不肯对朱棣低头而被其诛灭十族,牵连了千千万万名坐下学生,在历史上如此残暴的行为也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明成祖朱棣坐上了皇位但并没有和江南的士族们搞好关系,而且他们势力盘根错节,很多都同情建文帝朱允炆,朱棣在这里当皇帝用一句话来说是坐在热锅上的蚂蚁。

而北京是自己的老巢了,朱棣是大明第一代燕王,北京是燕地的行政和军事中心,在北京生活二十多年的他不仅熟悉那里,燕王附对当地军政的掌控力他也是自信的,有群众基础。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江南的风景再好,北京的风沙再大,也要回去,回去舒心,不用再看那些士族的脸色,到了北京就是朱棣的主场,士族们要来京城做官也要变得小心顺从一些啦。

2、军事原因

在永乐初年,北元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经常进犯内地,朱棣在当燕王时就经常和他们打仗,履历战功获得封赏,也间接锻炼了朱棣和他的军队。朱棣在南京当上皇帝后也不忘北边的战事,对北元的军事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

不过南京偏安一地,离北方战场太过遥远,在古代通讯技术落后,朝廷发出命令来回要一个多月,作为一个喜欢靠前指挥,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君王,这样的情况是朱棣不能容忍的。

北京作为明处的军事重镇,本身就非常适合作为北方军事指挥的中枢城市,能够迅速联系战场。成祖起初迁都北京时,其实是打算暂时住在这里,并没有正式定都这里,但战事瞬息万变,为了应对庞大的后勤和政务,很多机构人员包括太子都来到北京支持前方的明成祖的丰功伟绩,再也没回去,久了顺理成章成为了大明正式的首都。

3、经济原因

你在问题里说北京城一片空白,应该是不准确的,北京城在成为大明首都之前经历了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和燕王封都等阶段,虽然中间经过很多战乱,不能跟南方城市相比,但建设仍然在几个北方重镇中算好的,朱棣在这里当了二十多年燕王,打下了很就好的基础,并不是一片空白。

北京城北部是燕山山脉,南部紧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平原腹地,附近又有运河沟通,物资运输通常,作为首都,不一定是最好的,但综合来看,的确还是比较适合的。

8

不请自来,我是不爱长篇大论的文史并蒂,谈几点我的看法。

朱棣转而经营北京城,确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首先,北京城是他的龙兴之地。朱棣20岁就藩北平,在这里生活了20余年,虽然最终攻破了南京城,在南京城登基为帝,但于他而言,南京始终不是自己的龙兴之地。

其次,生活在南京城,他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朱棣为了发动“靖难之役”,找了一大堆理由,但是这些理由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他害怕面对朱元璋,也黑怕朱允炆突然从哪个角度钻出来。

再次,迁都北平有非常急迫的现实需要。朱棣尚是燕王时,驻守北平城,能够守护这里的边境安全,如今他靖难成功,将驻军都带到了南京,边境防线松懈,北元残余势力又有抬头的倾向,需要他回去补全防线。

最后,朱棣想借此与之前做个切割。朱棣想要证明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君主,而在之前的基础上再进行发展,于他而言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找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才是最好。

9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朱棣已经占领了南京,为什么不愿继续定都于此,而非要迁都北京呢?因为有两个原因,促使朱棣不得不放弃南京回归老巢。

首先是避乱。朱棣本为坐镇北方的藩王,是在被建文帝朱允炆逼得走投无路之下,才不得不举兵反抗朝廷。

在经过了三年左右的拉锯战之后,朱棣终于寻找到南京兵力空虚的机会,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攻占了南京,致使建文帝从此失去踪影。

尽管天下已经被朱棣占据了,但是由于南京城里仍然存在反对朱棣的不稳定因素,而且许多人对朱棣口服心不服,仍然视朱棣为犯上作乱的乱臣贼子!

正是由于有这么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定都南京其实并不符合朱棣的利益。对于朱棣而言如果想坐稳天下,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归北京。那里才是他的基本盘,也是他的“龙兴之地”!

其次是安疆。对于中原王朝而言,从古至今始终存有一个梦魇。这就是绵延不绝、一直无法根除的“边患”!远有隋唐时代的突厥之乱,近有两宋王朝亡于金、蒙之鉴。因此,塞外胡骑终究是中原王朝的威胁!

具体到明朝而言,明朝虽然将蒙元逐出了中原。但却因受制于草原大漠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的限制,既无法一举消灭蒙元残部,又无法深入草原“扎根”。因此,蒙元余部依然能够对明朝产生威胁。

而对于蒙元余部来说,既然明军无法彻底摧毁其势力,就必然会给他们留下“春风吹又生”的机会!而且以草原之辽阔、大漠之深远,也足以为蒙元余部提供充足的战略回旋空间。

因此,朱棣唯有移都北京,才能避免因南京远离边疆,而造成的鞭长莫及的弊端。从而可以针对塞北的异动,做出及时、有力的反应!也唯有如此,才能借北京为大明首都之优势,完善整个北方防御的链条。使“实力还在心不死”的游牧骑兵们,难以在疗伤止痛卷土重来,再度深入中原大肆劫掠。

从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的效果看,应该说的确收到了“天子守国门”的奇效!不仅促使明朝历代皇帝,不敢漠视也不能漠视塞外强敌的窥伺,而且还将游牧骑兵的深入范围遏止在长城以南的局部地区,使其很难绕过北京大举南侵!

综上:朱棣迁都北京之举,既有其求安、求稳巩固统治的私心。同时也有防御边患,确保大明王朝边疆稳定的公心!

10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解放南京时所做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里面的“虎踞龙盘”指的就是南京城的地理形胜,典故有如下记载: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特指当时东吴都城南京),因睹金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吴录》,晋朝,吴勃著作)

这是诸葛亮看到当时的南京地形地貌后对这座城市的地理风水评价,也就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是可以作为王朝都城的地方。

南京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吴(西都)、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诸葛亮说的没错,南京确实是建都的好地方,不过有一个大缺点,在这里建都的王朝存在时间都比较短,也绝少有统一全国的王朝存在,明朝、中华民国例外,明朝很快迁都北京,中华民国则被新中国取代了。(明朝南京城城墙图,圈中为皇城,被称作“虎踞龙盘之地”)

一个王朝想要长治久安,王朝首都的选择是一个大事,这关乎一个国家的国祚。

朱元璋迁都的考量。

朱元璋其实早就想迁都了,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明朝建立之后,淮河以南的区域的发展迅速,而传统的中原地区则发展并不快,这对王朝的发展极度不利。

中原地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天下粮仓之所在,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只要稳定了粮食生产,王朝必然是稳定的。

而明朝建都南京导致南北方发展失去平衡。如明朝初期的科举中,南方人才辈出,而北方很少有人中进士,长此以往最终会传导到社会经济之上,导致南北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变乱顿生,明朝的末年的北方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为明朝敲响了丧钟。在科举制度上,朱元璋有意打压南方科举人员,增加北方考生中进士的数量,但是治标不治本,必须通盘考量。朱元璋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迁都。

朱元璋迁都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凤阳、开封、西安、洛阳,西安、洛阳是古都,历来为很多统一王朝统治者所钟爱,开封是北宋的国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

考察了这几个地方之后,朱元璋还来不及进行政治讨论,先是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了,六年后1398年他自己也挂了,迁都之事也就此搁浅了。

迁都问题宜早不宜迟,一旦形成巨大的京城周边既得利益集团,迁都就会成为泡影。很多既得利益者只考虑自身利益,基本不考虑明王朝的整体利益,进而阻止王朝迁都。赵匡胤迁都洛阳搁浅,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太庞大而终止的。(明代北京城图)

朱棣迁都北京只是延续朱元璋迁都的治国理念。

朱元璋在西北、正北、东北地区安排了众多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御蒙古军队的侵袭。而朱元璋选择的国都在基本都在中原地区,居中展望全国,也可以称之为上上之选。

朱棣真的是“天子守国门”吗?其实这事也即是说说而已,如果是天子守国门,他那么拼命北伐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拓展北京的战略生存空间,让国都置于敌人的攻击之下是那个皇帝也不愿意看到的。

靖难之役的成功为朱棣迁都带来了天赐良机,朝中的反对派基本上被清除了,迁都的阻力虽然不小,但已经不足道哉。

1403年,朱棣在登基之后就开始迁都的计划,将北平升级为陪都,设置北平府,后改为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遥相对应。

1406年,仿照南京故宫开始营造北京的皇宫和北京的城墙防护,这也就是朱棣决心迁都了。朱棣并不断的疏通北京周边的运河,接通大京杭运河的水路通道。(大运河沟通北京是迁都的前奏,会通河、通惠河在朱棣时期被修复沟通)

1412年,朱棣召集群臣商议迁都北京一事,结果有不少反对者提出反对意见,反对者或被免职、或被严惩,再也没人敢反对迁都之事。窃以为,朱棣已经就迁都一事进行了内部协调,达到了初步共识,那些反对者大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是“悍不畏死”的主。扫除政治上的障碍之后,朱棣在这一年正式修建北京紫禁城。

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也就三大点,其他都是细枝末节问题,不足为论。

第一,迁都北京能够更好的控制明朝全国的政治局势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北宋灭亡之后到明朝建立之间的250多年间,少数民族控制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得失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命运,每一个有志的皇帝都会极力控制中原地区,朱棣迁都就是基于此种理念而做的决断。

朱元璋、朱棣父子的政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其实这个原因也是王朝控制中原政治理念的延续。北方游牧民族一般走这样的路子,不断的骚扰、侵略中原王朝,夺取人口和财物,如果可以还扩张领土。通过以上操作不断壮大自己,然后时机成熟的时候进军中原,建立王朝。

几乎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建立王朝都是走这样的路子。

朱棣迁都北京就是将政治经济核心转移到华北地区,军事力量集中在北方边境,防御外地入侵。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度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控制王朝的军队。至于其他地方发生变乱,对王朝来说一般造不成致命的损害。

历史事实也证明,明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是蒙古,后是后金政权,最终被清王朝灭亡。(明朝奴儿干都司指挥使司形势图,1411-1434年,朱棣之后的皇帝不断收缩,撤销这一指挥使司,采取羁縻政策管理)

第三,迁都北京有利于发展北方

北方自明朝创立的过程之中,民众凋敝,百废待兴,建都北京有利于整个北方的经济发展,更加有利于对北方地区的开发。

朱棣意图彻底击败蒙古,然后大力发展长城以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发展潜力巨大。

基于以上的原因,朱棣不停的征讨蒙古,先后在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年、1424年进行北伐。但是蒙古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始终难以被完全击溃。

不过朱棣的努力没有白费,整个东北地区几乎都在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指挥使,管辖现在东北三省及其周边地区。

无奈朱棣的子孙并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奴儿干都司于1411年设立,1434年就被明宣宗朱瞻基撤销。设若明朝后世君主努力经营东北地区,何来后金(清朝)灭亡大明朝呐?

至于其他诸如朱棣害怕建文帝复辟大都可以看做细枝末节的问题,不足为虑。

都是明朝朱棣之后的那些守成之君、昏庸之主为自己的王朝灭亡埋下了祸根呐!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