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时期,南梁朝最著名的佛学皇帝。他为了学佛,曾四次出家,又被大臣用重金赎回皇宫。

为何这位皇帝如此不顾正业,出家闹着玩呢?

一,生于玄学环境

萧衍生于南朝宋孝武帝时期,是个贵族,他的父亲是南齐帝萧道成的族弟。

西晋时期,上流社会风气喜欢谈玄辩道,甚至在五胡乱华灭西晋后,那批“南渡衣冠”的士族们,依然不改清谈的本色。

这种社会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士族们整天标榜与众不同,不跟凡俗人一般见识,他们不屑于干实事,当官也不想勤勉(请参考陶渊明),他们觉得报不报效朝廷都无所谓啦,至于忠于家国皇帝,那好像不关他们事,他们只关心今天的“五石散”是不是够分量,好让他们继续沉浸在嗨的感觉中。

萧衍就是出生在这个大环境中,从小耳熏目染,亦不可避免的喜欢谈玄。见如下史料:

“高祖(萧衍)常于宴席问群臣曰:‘朕为有为无?’份对曰:‘陛下应万物为有,体理为至理为无。’高祖称善。”——《梁书*王份传》

这里的“有”、“无”,就是清谈玄学标准的辩道话题。

(士大夫清谈)

二,自我带头,改善社会风气

自王莽开篡位先河,曹丕接着学,然后司马家更是变本加厉,明目张胆的篡位、弑君。留下了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种篡位的思想,在当时的掌权者手中,感觉犹如家常便饭一样。

公元403年,桓玄攻入建康(今南京),篡晋建楚。不久被刘裕击败,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并把境内割据政权扫灭。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篡得来的位子,亦不长久。

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自立为帝,建立南齐。

公元502年,萧衍迫萧宝融禅让帝位给他,他篡齐建立梁朝。

(政权频繁更迭)

萧衍自己就是篡位者,所以在得位后,面对频繁篡位的社会局面,他煞费苦心的寻找根治人心贪恶的良药。

他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改变清谈玄学,而道家就是这些玄学理论的来源。于是,他大力扶持儒学和佛学,致力消除道家玄学的社会影响。

梁武帝的这个政治念头,记录在《全梁文》里,有三条是梁武帝亲自拒绝清谈会的《答皇太子请御讲敕》。

公元505年、508年两次颁布《兴学诏》,里面说要重重奖励学习儒学的学生,设立《五经》博士,允许这些博士自己开学校教学生。重开国子学,全国各州郡设立学校。并命令所有士族、公室弟子,二世祖等强制入学。

(学校)

不但如此,萧衍还在州、郡、县各设立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处溜达,看看哪里有著名有才干的大儒,并把这些大儒推荐到朝廷。

同时,他告诉手下人,你们要推荐到朝廷来做官的人选,必须“通经”。意思是候选人必须熟读《四书五经》中的一本,不然不准做官。

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梁书武帝本纪》

除了儒学他还大力提倡佛学。

三,中佛毒,痴迷佛学。

起初,他只是把佛学当作思想改造的工具,把社会上清谈玄学的风气给改移,致力营造一个不贪的天下。那样,手中有点权力的臣子就不会心心念念的要篡位了。

梁武帝在《净业赋》中说了这个观点:“自念有天下,本非宿志……谁知我不贪天下,唯当行人所不能行者,令天下有以知我心。”

(梁武帝剧照)

然而,随着他对佛学研究的越深,越是痴迷甚深,不可自拔。

这时候的梁武帝,早已偏离他用佛学来移风改俗的初衷。他渐渐的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公元504年4月8日,信佛甚深的梁武帝亲自颁布了《舍道敕文》:“……弟子经迟迷荒,耽事老子,历叶相承,染此邪法。习因善发,弃迷知反,今舍旧医,归凭正觉。……”

从此与道家一刀两断,皈依佛门。

皈依佛门后,他开始了骚操作,公元527年3月8日,梁武帝跑到同泰寺出家,令满朝大臣一头雾水,三天后,自己又跑回皇宫。

(跑去出家)

公元529年9月15日,他第二次私自跑到同泰寺,脱下龙袍,换上袈裟,再次出家当和尚,16日,他在寺里讲解《大般涅槃经》。25日,群臣知道了,他们凑钱1个亿捐给寺庙,赎回了皇帝。

公元546年4月10日,萧皇帝第三次出家,这次大臣们捐了2亿钱赎回了他。

公元547年,3月3日,梁武帝第四次出家,他在同泰寺住了一个多月。这次群臣不干了,他们不想凑钱了,于是在国库里拿了1亿钱,去寺庙里赎回了皇帝。

梁武帝虔诚极了,他规定,僧人不能吃肉,只能吃素。本来僧人是可以吃三净肉的,在他的规定下,佛教就变得不吃肉了。

他的晚年,深深沉浸在佛学的海洋,中了佛毒不可自拔,有一次接见印度来的达摩,在那次见面里,达摩想开悟梁武帝的,奈何他悟性不够,达摩只能渡江去少林寺面壁九年。

因为梁武帝晚年痴迷佛教,被候景作乱软禁而饿死。

最佳贡献者
2

萧衍出生官宦之家,其祖上是南齐皇室的远支宗亲。凭借家族背景,萧衍刚出仕时便担任南齐开国功臣、卫将军王俭的幕僚。王俭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颇为出众,于是提拔他为户曹属官。因为萧衍办事果断机敏,和同事以及上司关系融洽,不久又提升为随王萧子隆的参军。军旅生涯中,萧衍屡建军功,地位开始显赫起来,成为军中实力派。

南齐萧宝卷即位后,为人暴虐,即位后擅杀诸多大臣,使得朝野惊恐,人心离散,更是冤杀了萧衍的兄长、尚书令萧懿。萧衍闻兄长被杀,集诸将起兵,得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千艘,直发都城。由于萧宝卷不停地诛戮功臣武将,人人自危,很多大臣相继投降萧衍。萧衍又挟持南康王萧宝融为天子,连破竟陵、江陵,在湘中诸军相会,直压汉口,并攻克都城门户郢州,长驱直入,直抵建康。守城的王珍国等人挥刀就把萧宝卷这位皇帝的脑袋剁下,派人送给萧衍投降。萧衍进城,以宣德太后令废萧宝卷为东昏侯。公元502年,萧衍废掉齐和帝萧宝融,建立梁朝

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

萧衍之所以经常地出家舍身,经常地在经济上扶持寺院,甚至已经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将佛教定为了国教,其实更深层的含义是为了争取到佛教在一定程度上来支持政治意义,要获得僧侣这一庞大势力的信服包括支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巩固南梁的统治。

萧衍表面上是屈身往寺院待着,沉迷于诵经祈福,但其实心里面是看一看身边的大臣贵族有没有想造反的意图,看看这些人是不是真心的希望自己在重新回去执政。萧衍这么明显的突出自己对佛教这么的迷信其实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而装出来的,好依着这种政治表演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萧衍作为最痴迷佛教的皇帝,更是曾四次“出家当和尚”


一,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


二,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大般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三,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四,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广建佛寺,不听劝谏,这也直接导致了南梁的灭亡。

3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古代上崇尚佛教皇帝的代表。

在姚思廉所做的《梁书·武帝纪》中,对萧衍的基本信息做了介绍:“高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

也就是说,他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根据《梁书》记载,他是一个及其敬业的皇帝,对政事也十分的关心,书中说他“勤于政务,孜孜无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纠奸擿伏,洞尽物情,常哀矜涕泣,然后可奏。”然而这样一个敬业的皇帝,为什么要一反常态,跑去做和尚呢?并且梁武帝家世为道教世家,梁武帝受此熏陶一开始也信道教,对于阴阳与占卜也十分精通,那么以他这样的身世又为何转信佛教,放弃道教呢?

据史料记载,梁武帝萧衍一共出家了四次。而我们能够推测,这四次出家,不断的加深了他对佛学的敬重和信仰,加重了他对佛学的迷恋,让我们看看这四次出家都在什么时间。

第一次出家是在公元527年,萧衍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大多反对,最后争论不下,才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第二次出家是在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盘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第三次出家是在大同十二年(公元546年)四月十日,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第四次出家是在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四次出家,体现了梁武帝萧衍对佛教深深的信仰。不仅如此,他自己在皇宫归佛受戒,还热衷于佛事活动如集众讲经,建寺布施,使佛学在这一时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出现人人诵读佛经的情况,也出现了更多阪依佛门的人。

他出家的原因总共有以下几点:

根本原因:佛教文化在中国社会的适应性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以及社会背景的需要。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广泛的发展起来,发展的原因便是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人们因生存而陷入痛苦时,遍需要一种神秘的力量来缓解他们的精神需求,在一篇论文中把佛教说成是“良好的安慰剂”,这样一来,即使他们遇到再大的困难,对生活始终充满希望,从而赋予了他们的人生意义,改变了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看法,逆来顺受,由此统治便容易多了。

梁武帝自身对佛学的兴趣和个人经历促使他信仰佛教。

虽然萧衍出生于天师道世家,一开始信奉的是国教,但是他早年对佛学便很感兴趣。齐永明二年(484年),齐武帝的次子萧子良镇守西州,才华横溢,尚清淡,好讲佛法,而此时萧衍在王俭的推荐下也来到了西州,对佛学也有一定的了解。当时登上西邸是有才学的象征,不久,萧衍便和谢脁、王融、沈约、萧衍、萧琛、任昉、范云、陆倕并称为“西邸八友”。而其中也有好佛法之人,在此地,佛法的传播已经十分深远了,而关于佛法的大讨论也十分多,因此,萧衍受到过佛学环境的熏陶,且最感兴趣的是佛教的“精神不死学说”。

梁武帝的个人境遇促使他信奉佛教

萧衍在建立梁朝初期,曾经心中有抱负,想要一鼓作气统一全中国,于是在梁普通五年(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六月,趁北魏梁乘六镇起义,命豫州刺史(治今安徽合肥)裴邃为督征讨诸军事指挥各军北进,准备北伐。但是北伐却失败,而梁武帝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这次北伐,大大伤了梁朝的元气,使梁朝一时缓不过劲来,也加重的梁武帝的心理压力。

当然,梁武帝出家的原因还有其他,比如赚取朝廷赎他所缴纳的钱财,以此为佛教做贡献,比如他父母妻子的早逝让他思念亲人等等,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这些都是我们的推测,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及其巨大,不可磨灭。

4

原因有以下2点。

原因一 -- 对家人的失望

萧衍的六弟萧宏窝藏杀人凶手,萧衍得知后不仅不惩治反而还加封官职。不知好歹的萧宏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私通,同谋篡夺萧衍的皇位。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后处死,其大女儿自尽。萧衍一点也不怪罪萧宏。后来萧宏病死。


萧综是萧衍的次子,其母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过七个月就生下萧综。这事明摆着的,是东昏候的种。萧衍不歧视萧综,封他为王。吴淑媛失宠后,对萧衍怀恨在心,就把这事悄悄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萧衍疏远了。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去作战,萧综却投奔了北魏。

萧衍非常生气,撤销了萧综的封号,还把吴淑媛废成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萧综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又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给吴淑媛加谥号为“敬”。


原因二 -- 太聪明了,太能干了,给自己找个信仰

梁武帝萧衍从小就十分聪明伶俐,据史载,他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为“竟陵八友”之一。登临御座后,虽然日理万机,但始终没有忘记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彻夜苦读。他这种皇帝在整个历史上也算是凤毛麟角。

由于勤学刻苦,梁武帝在经学、史学方面的建树颇丰。在经学方面,他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200余卷;在史学方面,他主持编纂了《通史》,并为之作序。可惜的是,现在这些书均已失传。

他在音乐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创作出了不少乐曲,研制出新型乐器,丰富了我国传统乐器的表现力。

他的棋艺也非常高超,称帝前常常与人对弈到深夜,称帝后兴趣不减,不少官员与他是棋友。特别说明的是,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大伙让棋,是正南其北对弈,因为他下到尽兴之时,是不讲君臣礼数的。属全身心投入吧?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梁朝文化艺术事业达到了东晋以来的最高峰,甚至连肚里仅有些许墨水的武将们也能吟诵出好些不错的诗。

萧衍登临御座48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前期他十他勤政谋政、锐意进取,废除了宋齐的典签制度,增大分封诸王的权力,妥善处理士族和一般老百姓的关系,设立国学,招五馆生,建集雅馆和士林馆,不重出身唯才是举。

他一年四季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据史载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皇宫前设立两个函(即盒子),分别是肺石函和谤木函。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良才没有被使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一般的老百姓想要给国家提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信。


总结

从549年伊始,梁朝一直陷于内乱之中,557年,陈霸先进封陈王,不久受禅称帝,建立了陈朝,梁朝至此灭亡。萧衍凭他的聪明才智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尔后又由他的昏聩将其葬送。

对家人的失望,对生活感到无聊,让萧衍从此看破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几次入寺庙当和尚,讲解经书。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凭兴趣四处乱建佛寺,和尚“吃素不吃荤”,供奉菩萨和祖先只供素食这些规矩,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兴起的。皇帝也是人,是人精力就有限,萧衍整天忙于那些事,导制朝纲混乱,社会动荡,国库亏空。

5

每个人活着,无论什么身份,其实都有自己坚守的信仰,有的人信仰金钱至上,有的人信仰权力至上,而梁武帝后期的信仰是佛教,这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

那么,梁武帝是怎么走上崇佛之路的呢?

梁武帝早年其实信的道家,39岁即帝位,仍然以道教为本,但登上帝位不久后,梁武帝便正是宣布弃道归佛,于天监三年(504),四月八日,正式下诏舍事道法,皈依佛法。

梁武帝弃道归佛的时候,曾在诏书里这么说:

道有九十六种,唯有佛教才是正一之道,其余九十五种皆为邪道,我欲舍弃邪门歪道,而以事佛为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岁时如来弟子,但化痕既邪,止是世间之善,并不能革凡成圣。所以,事佛则心强正信,事老则心弱清信,故应弃清信而趋正信。

姑且不论梁武帝这番佛道理论有没有道理,但从里面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梁武帝弃道信佛,并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其思想上的变化所导致。简单点说,我们此刻看到的梁武帝,不是政治上的皇帝,而是哲学(或者宗教学)上的思想家。

抛开梁武帝皇帝的身份,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事佛,并且闹了两次要出家的笑话来。

首先,我们先追寻一下梁武帝最初的身份:他年轻时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跟当时南齐皇室是一个家族。本就是簪缨世家,加上他喜爱读书,素有文学天赋,所以这样的萧衍,或许没做皇帝,大概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诗人。

当然,没做皇帝之前,萧衍在建康文坛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他与沈约(史学家)、谢朓(南朝著名大诗人)等7位文人一同游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时称“竟陵八友”。

到后来做了皇帝,在萧衍的影响和提倡下, 梁朝的文化事业也达到了东晋一来最繁荣的二阶段,《南史》对此评述:“自江左一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

能成为诗人,写出优秀诗篇的萧衍,在思想上必然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钻研。萧衍有一首诗叫《述三教诗》,就很能说明他在思想领域的钻研以及对儒释道三教的见解:

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践言贵去伐,为善在好生。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妙术镂金版,真言隐上清。密行贵阴德,显证表长龄。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苦集始觉知,因果方昭明。示教唯平等,至理归无生。分别根难一,执著性易惊,穷源无二圣,测善非三英。

这首诗,是梁武帝总结自己一生学问的经历,展现了他自己从学儒、习道道崇佛的整个过程,也表明了他对三教的看法:他认为三教同源,但唯有佛教是圣英之教。舍弃道法而皈依佛教,是梁武帝本人信仰中心的转移。尽管这一转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但是,弃道归佛并不意味着梁武帝放弃了对道、儒的重视,抑或是用佛教排斥道、儒。

那么梁武帝在学问上的造诣有多深呢?

据载,梁武帝曾编造《制旨孝经义》、《周易讲疏》、《毛诗答问》、《春秋问答》、《尚书大义》、《中庸讲疏》、《孔子正义》?《老子讲疏》等著作二百余卷。还撰有《通史》六百卷及《金海》三十卷。

通过这些名目繁多的著述,可以看出来梁武帝不同于历史上一些封建帝王们对佛教或者道教的盲目信仰(求长生之类的),而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他信佛,是一种思想上的信仰,而非宗教上的虔诚。

总而言之,梁武帝“崇佛”,是个人信仰的转移,并非政治原因,也不是他疯掉了。或许有的人会说,信仰虚无缥缈,谁又知道一个人真正信仰的是什么,信仰又有多虔诚?

但信仰确实是存在的,我们今日之中国,不就是信仰坚定的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而换来的么?支撑他们不计名利,不惜性命的不是信仰,又是什么呢?

梁武帝是一个皇帝不假,但他也是一个人,也是有信仰的,不能因为他特殊的皇帝身份,就觉得他信佛这件事不可理喻,难以理解,又或者以阴谋论论之。

6

“汉皇置酒未央宫,梁帝讲经同泰寺”,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事也是名声在外了。梁武帝萧衍是个才能出众的统治者,但也正是生在乱世,尤其是生在南北朝帝王家族,南北朝皇家的荒诞,可以用魔幻主义来形容。

梁武帝萧衍不仅亲眼见证了那个可爱的时代,而且自己也经历了太多。最终决定出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女儿背叛

梁武帝萧衍经历了亲女儿的背叛,萧衍长女不仅与萧衍的六弟萧宏发生了不可描述,难以启齿的不伦之事。而且居然长女还帮助萧宏,刺杀梁武帝萧衍以求谋权篡位。一个是自己的亲闺女,一个是自己眼看着长大的六弟,二人不仅做出了有辱门风的丑事,而且还合谋刺杀自己,梁武帝萧衍怎么能够不受刺激。

儿子背叛

南梁与北魏开战,梁武帝萧衍派儿子萧综出征,谁知儿子萧综居然带着军队背叛了南梁,投靠了北魏。国之存亡面前,梁武帝萧衍遭此背叛,怎能痛心不已。虽然说萧综是否是梁武帝萧衍的亲儿子,还存在争议,但萧衍待他却是比亲的还亲。萧综叛逃北魏后,萧衍仍然对他思念甚切,盼着他回来,但是最终也没能看到浪子回头。萧衍也是失望至极。

可见,经历了这么多,难免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也是非常可理解的了。

7

前言: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一直没能占据中国的宗教主体地位,但到了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逐渐受到了封建专制统治者的重视,并逐渐开始繁荣起来。


南朝的发展到了南梁时期,梁武帝萧衍竟然因为崇信佛教,先后出家四次,这到底是他对佛教虔诚的表现,还是他自己表演的一场具有阴谋的政治作秀呢?

当我们走进南北朝风云变幻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不管是北朝,还是南朝,似乎都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梁武帝萧衍


上到皇帝,下到民众,对于佛教的崇敬已经达到近乎疯狂的程度,老百姓们纷纷出家,进入佛寺。后来事情竟严重到田地荒芜,因为无人耕地,国家因为战争缺损的兵员补不上,因为年轻的男子都出家当和尚了,和尚并不需要服兵役。

而且由于沙门僧尼不需要缴税,国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少,最后竟入不敷出,还使得经济倒退,百业凋敝,甚至导致政府不得已下达了灭佛的命令。

就是在这样一个佛教空前繁盛的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皇帝,他在位四十余年,在位期间曾经四次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这位皇帝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朝服像


这个梁武帝萧衍,从血缘上看,他和南齐皇室的关系密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后来他建立梁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萧衍刚出仕时便因为机警聪明,善于谋略担任了南齐的开国功臣王俭的幕僚,后被王俭举荐,当上了黄门侍郎。在此期间帮助齐明帝萧鸾,连续击退了来自北魏的数次进攻,被升为中庶子,颇受齐明帝器重。

但等到齐明帝去世,其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这家伙是出了名的暴虐昏庸,是一个著名的昏君,他弄得整个南齐朝廷朝野惊恐,人心离散。

萧衍看这位东昏侯离心离德,于是便召集自己的亲信们商量对策准备废掉萧宝卷,另立皇帝,众人都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萧衍便在大家的支持下举兵造反,最后政变成功,废掉了萧宝卷,大权在握。不久后便代齐建梁,改元称帝,是为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南梁的疆域


梁武帝即位后,一改萧宝卷时期的酷法苛政,他自己也吸取齐亡的教训,每天勤于政务,冬天时依旧不知疲倦地工作。他甚至为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在宫门前设置了两个盒子,这是专门是用来收集来自官员和百姓意见的盒子。

他本人也很节俭,史书记载“一冠三年,一被两年”,意思就是每天只吃一顿饭,很少吃肉,这样的皇帝在中国古代也算是出类拔萃了。他一生在位的时间很长,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在位初期还能勤于正事,到了后来就荒废懈怠,甚至开始迷恋佛教。


南齐后主东昏侯萧宝卷


公元527年,他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

第二次,又去同泰寺出家,并穿上僧袍,亲自讲解《大般涅槃经》,群臣从国库拿出一亿钱为皇帝赎身,皇帝这才还俗回宫。

第三次出家,群臣又用了两亿钱才将皇帝赎回

第四次,在同泰寺住了一个多月,国家又出了一亿钱才将皇帝请回宫里。

这一来一去国库的储备荡然无存,国家也日趋衰亡破败。这时,从东魏逃来的叛将侯景趁机发动叛乱,萧衍被囚禁,最后竟然活生生的饿死在宫殿里,这位对佛教如此崇敬的皇帝就这样凄惨离世。


佛教《大般涅槃经》部分残件


面对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唏嘘不已。但是,面对如此热爱佛教的萧衍,面对这堆积如山的帝王财富和国家最高的权力,他真的能够忍心放弃这些去做无欲无求的和尚吗?

接下来,将从梁武帝萧衍本人讲述,其四次遁入空门的背后真相。


梁武帝萧衍舍身同泰寺

  • 南朝佛教兴盛,萧衍确实有向佛之心,但却以四次出家来判断满朝大臣的忠心。

梁朝能够成功地建立,一来确实是南齐不得民心,再一个也是因为萧衍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也想登基称帝!

但是,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和头脑,背负背叛谋逆的罪名的勇气,往往是做不来这种事情的,但是萧衍他具有以上的全部优点。

所以,萧衍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面对突然降临的权利和财富,萧衍自己并不放心已经牢牢控制这些权力和财富,他担心这些南齐旧臣还有跟随自己起义的人是否真的对自己忠心耿耿。难道有一天他们不会密谋推翻我吗?

有鉴于两晋十六国时期政权更替和宫廷政变的频繁,于是萧衍想了一个办法来检测,萧衍决定借着南朝兴盛的佛教出家,主动放弃权力,地位和财富,看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于是萧衍四次出家弄得是满城风雨,而大臣们耗尽资财的一次次赎回他也证明了他们的赤胆忠心,但最终也耗空了国库,这是导致南梁灭亡的直接原因。

所以,萧衍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面对突然降临的权利和财富,萧衍自己并不放心已经牢牢控制这些权力和财富,他担心这些南齐旧臣还有跟随自己起义的人是否真的对自己忠心耿耿。

难道有一天他们不会密谋推翻我吗?有鉴于两晋十六国时期政权更替和宫廷政变的频繁,于是萧衍想了一个办法来检测,萧衍决定借着南朝兴盛的佛教出家,主动放弃权力,地位和财富,看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 萧衍篡位南齐,借自身对佛教的一片赤诚,推行佛教,实则为了愚民,降低人们反对的声音。

梁武帝萧衍曾经出家的同泰寺



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本土教派,而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并没有根基。并且,佛教讲究因果循环,换句话说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种主体思想在中国拥有了广大的受众。

萧衍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甚至以身作则,以四次出家的形式,向广大臣民证明了自己对佛教的虔诚。

但实际上,萧衍推行佛教,并不是因为对佛教虔诚,而是通过佛教,可以很好约束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萧衍本人地位的尊崇和封建宗法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宗教的影响力被他完全放大了,而这种因果的报应也就随着人的地位而变大,利用人们内心的恐惧,从而直接地降低群众造反的概率,因为他把他自己弄到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以此来控制老百姓的思想和行动,达到自己安全控制权力和享受财富的目的,其中的意义并不单纯。

  • 是因为全国僧尼沙门繁多,萧衍自己也惹不起,但信仰佛教会有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

当时在南朝,佛教的发展已然是相当的鼎盛。唐代杜牧曾写过一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便是南朝佛教兴盛的状况。


整个南朝,由于对佛教的尊崇,国家寺庙众多,僧尼沙门也很多,由于信奉佛教的时间相对较长,这些僧尼沙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股势力,而且在佛教思想的凝聚下变得十分团结,演变成了一股社会中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

如果一方的政治势力受到他们的支持,可谓是如虎添翼。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萧衍带头尊崇佛教,信仰佛教,做出了出家四次的“壮举”,赢得了整个宗教团体对他的认可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帮助自己掌控权力。

东魏叛将侯景画像


萧衍他正是借着对佛教的所谓谦恭和尊敬,来维护王朝的统治。他四次出家的行为看似荒诞可笑,但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权利提供保护伞那,他拉拢了僧尼沙门的势力,并控制人民群众的思想,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演一出戏,来给天下的人们造成一个假象。

他本人权力的游戏玩的是相当精彩,令人啧啧称奇,他本人也在位四十余年,享尽了天下的富贵荣华。

就在他为他的权利和财富做足了功夫演足了戏的时候,来自东魏的部将侯景发动叛乱,将梁武帝萧衍囚禁在皇宫中,长时间不理不睬,最后竟活活饿死。他死后,梁朝也日薄西山,没多长时间便灭亡了。

8

我是逐梦,我来解答。

现在来分析一个人做了某项决定,一定有其原因。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萧衍,在他的前半生文治武功史不绝书,但是到了后半生,他却对佛教异乎寻常的感兴趣,不仅多次舍身入寺,而且大力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

梁武帝萧衍作为南朝时期的君主,其为人雄才大略且文采过人,是当时难得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中国的南方获得了极大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条件胜过北朝;在萧衍的大力支持下,南梁也进入了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萧衍原先只是南朝齐的一名将领,因为其过人的才智及功勋受到重用。在和北魏对阵时,其多次击退孝文帝的进攻,多次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有次在其他将领们在战场上失利,即将导致整个战争失败之时,萧衍身先士卒,率军稳住阵脚,才使得此次战争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后来南齐皇帝萧宝卷昏庸无道,想要加害于他,他发动内战攻入建康,夺得帝位,建立南梁。

从现存的史料记载,梁武帝在文学上的造诣颇丰,他不经熟知儒家经典,还曾经编纂过《周易讲疏》《孔子正言》等书籍,在他的发起下,编撰成600多卷《通史 》。其在佛学上的也很精通,写过《大品》《三慧》《净明》这些著作。他的书法在当时也自成一家,同时还有音乐家和诗人之称,他的这些优点在未成为皇帝之时就受人称赞。在其长达半世纪的统治之下,歌舞升平,就连当时北边的高欢都羡慕不已,高欢曾说过:“江东复有吴翁萧衍,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

在这长治久安、歌舞升平之时,萧衍却突然间发生改变,将儒教传统抛至于外,接受了佛教,对于佛教他是无条件信任,宠幸到了极致,不惜为此放下政治。在公元504年,萧衍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下达了一份被现在称为《舍事李老道法诏》:

道有九十六种,唯佛一道是为正道,其余九十五种皆为外道。朕舍外道以事如来,若有公卿能入此誓者,各可发菩提心。老子、周公、孔子等虽是如来弟子,而为化既邪,止是世间之善,不能革凡成圣。公卿百官侯王宗室,宜反伪就真,舍邪入正。

他将佛教定为唯一的正道,将以周公、老子、孔子代表的儒教和道教称为外道。他敦促王公百官从邪道返回正道。不仅是下诏书而已,他还多次将自己“卖”到寺庙之中(“卖”就是“舍身”,佛教的专门术语),在公元527年,他在皇宫旁建立了一个皇家寺庙---同泰寺,这个寺庙就成了他以后舍身的场所。也是在这一年,他剃掉了头发,穿上僧衣,就像和尚一样吃斋念佛,持续了三天。这是他第一次舍身。后来又在这座寺庙中舍身3次,每次的舍身不仅耗费时间长、花费多,而且完全忽略了政事。

上面讲解了其舍身入寺的过程,但他为什么笃信佛教,“做和尚”,不惜花费巨大金钱和时间, 甚至连国家的气运也不关注了?

这其实也和佛教的发展有关,佛教成为中国的正统宗教,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并部署从萧衍时代开始的。佛教从东汉明帝时期开始进入中国,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视。等到晋氏衣冠南渡之后,佛教得地位才逐渐上升,成为主流的宗教。

知道东晋那时期历史的,都知道当时社会上主流的是玄学,那时的士人们喜欢诗酒流连,享乐主义盛行,专注于谈论玄学。佛教就是利用了这个契机,向玄学靠拢,借助玄学的外衣来推广自己,并宣传自己是和儒教、道教是等同的。

这些措施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东晋开始,无论是皇帝和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都成了佛教的信徒。代表的人物有东晋明帝、孝武帝、恭帝等等,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佛教的信仰者。特别到了东晋后期,权臣迭起,皇帝们的权力逐渐丧失,就纷纷选择堕入信仰之中,想要在这种信仰中得到解决方法或是心灵上的解脱。皇帝们投入佛教最初只是无奈的选择,但这种风气却影响到整个社会,使得当时社会阶层们也更加相信佛教。

这时的统治者们又发现了一种很好的控制思想的武器,他们发现当人们专注于谈论佛理时,忽略了自身所处的各项不适,反而向往虚无缥缈的来生。慢慢地,统治者们开始利用佛教。梁武帝萧衍在称帝之后,最初也是对儒教青睐有加,他本人也是深耕儒家经典,但是他发现,儒教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需要在这基础上增加谈理的内核,而佛教是最能谈理的,于是他致力于寻求改造的道路,儒教的各项礼仪仍是必须使用的规矩,但也在其中慢慢增加了佛教的因素,先让人们在理论上产生认可;另一方面,也将佛教政治化,给予统治者普度众生的名义。

9

历史上看,出家这个事情,一般有几种情况:生活所迫,仇家追杀,触犯刑律,宿债得偿,勘破红尘等!

梁武帝贵为天子,袞衣玉食,众星捧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却四次舍身佛寺,出家之举形同儿戏!

渠治国不能理政,为憎不愔佛法。终不能得大自在,又岂能知所以然?其心不入无生忍,其身何置三摩地?

故梁武帝虽与我佛有缘,但终为八苦所累,虽于史有载,也不过千秋笑柄,令人浩叹!!

10

历史上有一个被称为菩萨皇帝的人,就是南朝梁武帝。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所以出家当和尚是跟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密切联系的。梁武帝萧衍这个人崇尚佛教和佛学的行为实际上是当时的社会意识的人格表现。表面上看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是个人消极行为,实际上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状况。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战乱频繁,长期分裂,这实际上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这是不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的。人民群众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从动乱进入稳定。佛教的因果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是一种统治者加强皇权并稳定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维持稳固统治的一种现实和心理需求。

对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原因,总结如下:

首先,从政治上说,萧衍是什么人?皇帝。皇帝做一切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巩固统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期,改朝换代特别频繁,皇帝的更替也特别频繁。南梁就是在南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梁武帝萧衍的皇权是夺自于萧宝融。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梁武帝想不想巩固统治?当然想。佛教是有利于巩固统治的。

佛教成为了梁武帝萧衍巩固皇权的手段。让和尚改吃素的梁武帝萧衍并没有多么的高尚,他也不是一个有成就的佛学家,他只是一个有着强烈权力欲望的普通人,他只是一个皇权支配下的皇帝。在大分裂的混乱的社会秩序下,梁武帝萧衍需要利用佛教减少民间的反抗活动。

为了达到巩固皇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政治目的,梁武帝萧衍才一再作出了出家当和尚的举动。看似怪异,实际上在意料之中。

其次,从经济上说,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秩序可以推动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长期的分裂割据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小农经济还是商品经济都要求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稳定。如果长期战乱,没有人身安全的农民如何耕种?!如果长期战乱,没有财产安全的商人哪有心思经商?!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人民的需要,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怎样才能创造能够推动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呢?利用佛教。军队的将军人信了佛教就不会有判乱,政府的高官信了佛教就不会有权力阴谋,下层人民信了佛教就不会有反抗。如此,社会秩序可以稳定,经济可以发展。

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其实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而进行的一次政治秀,但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再次,从思想上说,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能够寄托人们精神的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

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实际上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从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儒家思想就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然而到了未经南北朝时期,单纯的儒家思想并不能完全稳定政治局势。于是,统治者就在儒家思想之外找到了佛教思想来进行统治思想的补充和完善。

未经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思想,并不是单纯的佛教思想,佛教思想也是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当然,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是在不断的彼此融合的。在彼此融合的状况下,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所以,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并不是完全信了佛教思想。

儒家思想是治国思想,佛教思想则可以控制下层劳动人民的意识。梁武帝萧衍用儒家思想控制掌握权力的大臣,而用佛教思想控制没有权力的人民。说到底,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实际上是想实现从思想上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的表演。

最后,从整体社会上说,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实际上是社会的自我疗伤的潜意识,是社会需要休养生息的具体提示。

梁武帝萧衍是一个皇帝,梁武帝萧衍也是一个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并不完全受控于自己的思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是受社会潜在意识的推动的。社会需要向哪个方向发展,就会推动人向哪个方向做工作。分裂的魏晋南北朝需要休养生息,所以梁武帝萧衍就出家当和尚。

战争已经严重损害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受伤严重的中国社会需要疗伤。如果当时的中国社会在继续流血,中华文明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不说别的,战争再继续下去,还会有充足的人口推动社会的发展并进行文明的建设吗?没有!所以,社会的修养生息是必须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自觉也是要有的。

社会的集体意识不能直接告诉人们社会的走向,但社会的积极意识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人的行为来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梁武帝萧衍不自觉地成为了社会集体意识的代言人和引导者。

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的控制权力实际上在门阀士族的手中。梁武帝萧衍并不能像后世的皇帝一样在国家大事上一言而决,而是需要于世家大族进行沟通和交流。尤其说皇帝是国家的统治者,不如说门阀士族是社会的掌控者。皇帝想从门阀士族手中夺权,于是就有了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这既是他夺权的一种行为,也是他夺权不成功后的一种放弃。

总而言之,梁武帝萧衍出家当和尚的行为是在社会集体意识的推动下进行的一次稳定皇权和社会秩序的政治秀,是一次隐蔽的夺权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梁武帝萧衍成为了休养生息的社会集体意识的具体执行者和代言人。人有自己的意识,但人的意识受社会意识的影响;皇帝有自己的行为,但皇帝的行为受到社会行为的推动。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可能摆脱社会及其意识和集体行为的控制。人在社会,身不由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