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者,儒也。
中庸(社会规则)蒙蔽民众心志,道德(思想控制)禁锢民众思想,礼乐(行为标准)约束民众行为,强调阶级伦理(盲从性)的尊卑,推崇君子(道德标杆)之道,使民自治自律,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历朝历代都是两种手段治国,一种道德(修身),使民自律(违者口诛笔伐),一种法律(齐心),使民畏之(触者刑狱加身)。再补充一点,儒家思想的特点是,用道德伦理标准制造民众内部矛盾,提倡修身养性(自我安慰)以弱化对政治与社会的关注度和思考力(政治干扰)。故统治者读黄老之术(手段),民众行孔孟之道(规则),中间用法度(强制力)约束和控制加以平衡。
古代也是儒法兼治,并非全部用儒家思想。
很多人受了马克思和中学课本的毒害,认为古代的思想和宗教都是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大众的鸦片,儒家思想、佛教等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实大谬不然。
我们先来看看儒家思想是说给谁听的。无论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大学》所说的“大人”,还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其实都是指治国者,即所谓统治阶级。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对“君子”的要求不可谓不高,而且他认为当时很多治国者不过是“小人”。《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但主要是针对治国者而言的,即所谓“大人”,并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孟子眼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算是“大丈夫”。
尽管在孔子开私学滥觞之后,百姓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但一般而言,《四书五经》这样的书,普通百姓不可得而闻之,因此儒家的那些道德规范、克己复礼的要求,实际上都是说给为官者听的。如果儒学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为何要给统治阶级定那么多条条框框?搞得他们死去活来?说一些治国的方略、如何让百姓服服帖帖不就行了(就像法家那样)?
百姓(也就是儒家的“小人”)是利益至上的,儒家从未将对“君子”的高要求施加于百姓,相反,维护小人的利益正是君子的义务,所以《大学》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因为君子都是从小人成长起来的,所以有责任呵护小人,这也正是“亲民”之义。
儒家思想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本是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和做人的行为标准,能延续数千年的绝地偶然,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追捧,例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能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追捧,因为它的很多思想是为剥削阶级鸣锣开道,为统治者服务的。例如;一、封建等级制;人天生就有三六九等;君为臣纲,君是君,臣是臣 ,臣从与君,不得僭越。 官是官,民是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二、特权;对皇帝而言,人臣是木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对统治阶层来说,老百姓就是要管束的奴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三、思想囚禁;克己复礼,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些“礼”(规矩)一成不变,不允许思考辨别,只能盲从。
感谢邀请。
在这个问题中,首先需要明白,儒家思想,儒教,最初的儒家,汉代以后的儒家,宋的儒学和明清的儒学,实际上已经不是一种东西了。
孔子创儒家,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休,战乱不止。民众的生存,苦不堪言。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这乱世中苦苦挣扎。昨日王侯,明日就断头灭族。世间乃是苦海,人人都陷于其中不得脱离。
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动荡,让那些大智者们,都在思考为何会导致如此局面,如何才能结束这纷争地狱般的世道。
老子的小国寡民,绝欲清心。法家的严刑酷法,上下一心。兵家的征战强大,以力破局。纵横家的合纵连横,彼此相依。墨家的兼爱非攻,仁心救世。都是在当时局面下,这些智者们,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孔子面临这个困局,他希望用礼,来规范秩序,上下有序,人各有位置,并满足位置,自然就不会有战乱争斗。所以儒学的根基,是复礼。
可在乱世之中,礼毫无意义。约束人心者,只在刀兵,而非道德礼仪。
所以用法家的秦,最终结束了大争之世。而汉以黄老治国,休养生息,一直到了武帝。
武帝时,因一直的对外战争,内部又有诸王之乱。原本的治国核心,黄老之道很不适合武帝的需求。他需要更能安稳国内,也更能让帝国提供更多的财力,来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的新的治国思路方针。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已经将儒学原本的根基,复礼淡化,而是强化了其上下有序,天人感应这方面。强化了君权的天授,臣子的服从。对于当时的汉武帝而言,这是很适合的一个大方针。
而事实上,儒学确实对凝聚君权,稳定社会有非常优秀的表现。在农业社会中,确实没有比他更适合大一统王朝统治需要的了。
而在之后,隋唐开始的科举。却将儒学儒家,由学问,理念,由治理的学问,变成了官员选拔的最主要途径。简单来说,在科举出现后,儒学垄断了社会阶层流动。自此后,读书就成了中国社会中,超越一切的最重要核心体系。而儒学,则是读书的内容主体。自此后,儒学就开始向儒教发展了。
到了宋代,经历唐末五代的动乱,武人被大力打压,科举进一步发达。朱熹开始将儒学的三纲五常,进一步强化,理学成为了儒学的基本核心。
在之后,明将科举限定成了八股取士。王阳明在理学基础上,融合了佛家思想,提出了心学。更是将其宗教化到了巅峰。
儒学是一个从开始,就以不存在的目标为核心的学问。孔子希望复原的周礼,圣王,从来是不存在的。但是最初的儒学,就以教育为自己的核心发展。而且是一个根据社会状况,提出解决方案的讲究实物的学问。而尊卑有别,天人感应,又确实适合农业大帝国的稳定需求。科举强化了儒学教育考试的优秀,儒学到了儒教之后,其核心就一个。如何成为官员,但是如何治理,儒学却逐渐抛弃了其务实的一面。孔子的君子六艺到后来没人理会,只剩下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定义。
同时儒学是一个很有内部战斗力的体系,在农业大社会基础下,垄断了内部话语权和人员阶层流动的儒学,对于任何竞争者,都会近乎斩尽杀绝。从舆论到实际操作,将任何威胁儒学体系的竞争者灭杀。唐初还是出将入相为人杰,到了中唐,科举的兴盛,就已经出现目不识丁的认知。而到了宋代,东华门外唱名,已经成为民众上进的唯一目标。至于明清的八股,简直可笑的荒唐。
所以儒学后世越兴盛,儒教被捧得地位越高,其对社会的稳定作用越大,其僵化程度,既得利益者的把控力也就越大,其对外来力量的抗拒就越弱。到了工业革命的近代,泱泱大国变得完全没抵抗力,儒学说是第一罪魁祸首也没错。
因为经历了春秋战国的纷争,经过“百家争鸣”的实践,又经过许多朝代的更替,统治阶级最后一反思,就儒家学说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过去的许多学说,如法家思想,讲究“严刑峻法”,实行酷刑。这在战乱时非常管用,乱世用重典吗。但和平时期就无法繁荣起来,并且有可能引起新的混乱局面。秦始皇用商鞅,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造成陈胜吴广起义。
汉朝建立是时用黄老理论,讲究无为而治,其结果是刘邦一生都在平乱,先平异姓王,后平刘氏宗亲叛乱。
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地方王的实力,他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唯儒独尊”,开始搞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一套,很管用,同时为妇女规定“三从四德”这一套,也很见效,后来儒家思想慢慢的就变成了皇家正统理论学说,延续到后世。
一直到宋朝、明朝,宋明理学发展到顶峰,成为绝对的统治理论。
首先,个人不太赞同“选择”这个词。
“选择”分两种情况,即个体选择和集体选择。
一般来说,个体选择是高度清晰化、高度理性化的过程。集体选择则是比较盲目、充满偶然性的过程。这是因为,个体选择只需对自己负责,而集体选择需相互磨合、相互妥协,真正达成最大公约数,其中的理性成分已磨损惊人。
显然,所谓的“统治阶级”也是一个群体,不可能大家开一个会来商量“选择”什么,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偏好、习惯进行选择,经过互相斗争与妥协,最终在儒家思想上达成了共识。
所以说,这个“选择”结果带有两重含义:
1、历史“合理性”,因为“合理”,所以大家都这么选择。
2、解释宽度,足以容纳不同的见解。
如果我们拘泥于儒家原本的教义去理解这一历史过程,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儒家为何能成为共识
儒家成为共识的关键时期在汉代,但要注意,虽汉武帝同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汉代一直是“汉家自由制度,王霸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呈现出“外儒内法”“阳儒阴法”的特点。
原因不难理解:
1、儒家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不完全聚焦在实用上,而“以吏为师”,因生多吏少,无法被任用的学生因为高度熟悉制度运作的方式与缺陷,反而会成为挑战者。且“以吏为师”易形成裙带关系,致中央运作失灵,儒家知识多在实际应用之外,便于考选,评判标准清晰,有利于官僚体系的建设。
2、汉儒大幅度容纳了法家思想,体现出鲜明的荀学倾向,而法家专注实学,相对忽视宇宙观、生命观之类,故体量不大,很难包容儒学,儒学则因体量大,很容易将法家的应用纳入其中,成为“术”的补充。
3、古代中国源春秋战国而来,大动乱留下了深刻的心理创伤,如何避免权力失序,不仅在统治阶层,在平民阶层,也易达成共识,而儒家强调妥协、平衡、安定,契合了时代需要。
4、儒家带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性的基本感受,比较亲切,容易被接受。
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他学术思想基本被中断,难以形成传承,形成了到汉代以后,不“选择”儒家已不可能的局面,直到外来的佛教和近代科学冲击,社会思想才稍见多元化,“统治阶级”才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其三,思想未必是推动历史的核心动力
历史的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经济与科技,思想是它们的成果,不否认,思想会影响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甚至产生窒息作用,但近代以来,我们长期有一个误会,即过分夸大思想的作用,将儒家视为中国未能走向现代化的罪魁祸首,将推倒儒家视为实现社会变革的根本,这未必是正确的。
不否认,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
但人的现代化不是思想灵光一现的产物,而是社会充分发展后,特别是商业发达,使人与人的接触更频繁,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人们的眼界提升了,思想自然要改变。
回到大宅门的生活中,虽卢梭、孟德斯鸠,也是绝对想象不出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之类的。他们身处变动社会中,加上个人敏锐的洞察力,才有了不同的思想。他们思想的价值在于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进步,而绝不是发明了现代性。
没有现代生活的推动,只有思想的进步,那只能是空想。
作为现代人,当然不能再过度看重儒家那一套,但说它是糟粕,是历史的罪人,那也是不公允的。儒家在传统社会中可能是最好的学问,只是经古今之变,于今已基本没有生命力,因其根本已变,这种适应熟人社会的价值观与思想无法再与生人社会相匹配,但打倒它也罢,重建它也罢,高标它也罢,其实都是无聊人干的无聊事。毕竟这些只是在跳,不是在跑,与社会建设的本义离题万里。
都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
首先,儒家思想最初并不是这个目的,只是汉武帝时代由董仲舒改造后被武帝采纳成为了官方意识。由于儒家提倡君臣父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稳定与管理,因此被误认为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其实,真正的统治阶级思想是法家,法家学说,提倡势术法,这三者的前提都必须以权力为基础。因此,我国古代历来有阳儒阴法的说法,就是表面上利用儒家的道德做宣传驯化,实际上利用法家的铁腕统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