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是长平之战后,赵国最后的希望,素有“李牧死,赵国亡”的说法。关于李牧之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赵王迁胸无韬略,宠信奸佞,听信谗言。另一方面,由于权臣郭开卖国求荣,诬陷忠良对赵王迁杀害李牧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我认为赵武灵王被权臣囚禁致死的悲剧,也是致使赵王迁猜忌李牧的重要原因。因此,秦相李斯使出的反间计才正中下怀。
李牧为何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李牧伟大的功绩;北击匈奴,痛击秦国。
赵破匈奴之战,李牧名声大噪
在赵孝成王时代,李牧一直防守在赵匈边境,作为抗击匈奴的指挥官。李牧对付匈奴,长期使用防守战略,他驻守在雁门郡防止匈奴南下。李牧对将士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将令,匈奴南下,诸将迅速南撤守营,有胆敢出战者定斩不饶。从此,李牧军中一直是城门高筑,将士们每天都在营中操练,喝酒吃肉。面对匈奴的频繁骚扰,李牧绝不出战,对此赵王十分气愤,他多次痛斥李牧说他胆小怯战。但是回到营中的李牧,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不出。
赵王在朝臣的唆使下,找人替代了李牧,李牧因此抱病不出。赵王换将之后,赵军全线出击,结果被匈奴打得惨败,只得退回营中。赵王终于知道自己错了,于是请求李牧重新领兵。李牧向赵孝成王提出自己的条件;
- 第一,赵王不能过问自己的军事策略。
- 第二,雁门郡部分地区的税收,必须由自己掌管。
对于这些,赵孝成王通通应允,于是李牧重新掌兵。李牧依然采用之前的策略,坚守不出,等待时机。终于,匈奴十万骑兵南下,李牧等来了痛击匈奴的机会。李牧依靠地形,在代地设下重重的埋伏圈,然后用几千赵军佯装战败引诱匈奴。没想到,匈奴真的上了当,对几千疑兵穷追不舍,一步步进入了赵军的埋伏圈。李牧让农民赶着上万头牛羊,他们见到匈奴后,扔下牛羊撒腿就跑。匈奴骑兵见到肥美的牛羊,各个下马抓羊,于是匈奴骑兵乱作一团。这个时候,李牧对埋伏圈内的匈奴发起了总攻,匈奴王扔下十万骑兵向北逃窜,赵匈之战取得大胜,李牧自此名声大噪。
秦赵肥之战,大破秦军
李牧在赵国北境,先后经历了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两位国君。赵悼襄王去世后赵王迁即位,秦王嬴政派桓齮攻打赵国,斩杀赵军十余万人。赵王迁匆忙之中,从雁门郡将李牧调回,于是李牧开始直面秦国虎狼之师。桓齮知道,李牧一定会像当年的廉颇一样,坚守要塞绝不出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办法,秦军猛攻李牧防线周围其他郡县,迫使李牧出战救援。
当秦军不断骚扰赵国其他郡县时,郡守不断地催促李牧出战,但是李牧还是不出战,因为他在等待一个时机。当桓齮全军出动时,秦军的粮草辎重全部都在秦军大营,而此时的秦军营地并无多少兵力。于是李牧派司马尚进攻秦军营地,自己在半路设下埋伏阻击回援的秦军。就这样,秦军本想套路李牧,却被李牧套路,十万秦军回援时被李牧打了埋伏,主将桓齮逃亡燕国。这一战,赵王迁大喜,因为自从白起长平之战后,赵国第一次扬眉吐气,于是封李牧为武安君。番吾之战,再退秦军
秦赵肥之战秦军惨败后,秦王嬴政又派王翦出征攻赵。王翦总结了肥之战的惨败,认为应当兵分两路进攻邯郸,这样就可以使李牧顾首不顾尾。于是,一路秦军通过井陉南下邯郸,另一路秦军东渡漳水直扑邯郸。李牧针锋相对,派司马尚沿漳水设防,力求拖住东渡漳水的秦军。李牧亲自带兵打退了进攻井陉的秦军,于是,试图东渡漳水的秦军见势不妙急忙撤退。
这一战,让王翦认识到了李牧的厉害,只能撤回营中等待时机。秦王嬴政也着急了,攻打了两次赵国都吃了败仗,如此一来不仅灭六国的愿望难以实现,还会有损秦国的威严。在这个时候,李斯为秦王嬴政献上一计,昔日有范雎离间赵王与廉颇,从而获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今天亦可以故技重施。于是,李斯用重金收买了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务必在赵王面前进谗言除掉李牧。李牧含冤而死,赵国惨遭灭国
郭开仰仗赵王迁的信任,在赵王迁跟前不断地说李牧坏话。郭开告诉赵王,李牧虽然和王翦在战场上打得火热,但是私下里一直书信往来不绝,极有可能另有图谋。对此,赵王迁也半信半疑,一方面,他不相信两次痛击秦军的李牧会叛赵,另一方面,他又十分忌惮李牧的实力。于是,赵王迁派人去李牧军中调查,可是赵王所派去的都是郭开的亲信。赵王使者来到李牧军中时,正巧看到李牧在给王翦写信,一问李牧侍从得知李牧与王翦书信往来频繁,于是使者就回去禀报了赵王。经过郭开的添油加醋,赵王逐渐对李牧有所怀疑,于是派郭开夺了李牧军权并设下圈套杀了他。
其实,李牧与王翦的书信往来是李牧的缓兵之计。因为秦军劳师远行必然会消耗大量补给,秦军经过两次大战,很多粮草在肥之战中被赵军烧毁,又经过番吾之战的惨败,秦军如果拖延下去必然会因为供给不足而退兵,李牧的这一策略与当年廉颇当年如出一辙。李牧被杀后,王翦率领秦军长驱直入,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自此灭亡。赵王为何要杀掉战功卓著的李牧呢?
1.赵王没有主见,容易听信谗言
迁素无行, 信谗, 故诛其良将李牧, 用郭开。岂不谬哉。——《史记》
司马迁在《史记》中认为,赵王迁平时就没有操行,经常听信谗言。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赵王迁自己并没有什么主意,但是非常容易听信谗言,因此身边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另外,赵王迁此人不辩忠奸善恶,历来亲小人远贤臣,这也是造成李牧含冤而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郭开卖国求荣,诬陷忠良
郭开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先后担任赵悼襄王、赵幽缪王两代君主的丞相,受封建信君。郭开此人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贪财如命,只要是别人给了钱就会替别人说话。当廉颇久居家中时,赵王想知道廉颇还能不能带兵上战场,于是派人去看望廉颇。郭开因为收人钱财就收买了使者,让他说廉颇虽然饭量很大,但是频繁地上厕所,于是也就有了廉颇老矣的典故。面对李斯的收买,他又一次被金钱所打动,陷害了李牧导致赵国被灭。郭开先后陷害了两位赵国名将,是李牧被害的重要元凶。
3.赵武灵王的下场就是赵王迁的梦魇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明君,他以胡服骑射为引领,逐渐对赵国推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然后就是这样一位明君,最后却落得个饿死的下场,赵国权臣李兑就是赵武灵王之死的元凶之一。而赵武灵王的惨剧,在赵王迁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因此他对李牧有所忌惮。赵武灵王因为宠爱妃子吴娃,因而废掉了公子章的太子之位,传位与吴娃之子赵何。
此举直接导致了公子章的叛乱,公子成和李兑包围赵武灵王行宫剿灭叛乱之后,仍然不放过赵武灵王。因为赵法规定,包围国君宫室是灭族之罪,因此李兑铤而走险包围赵武灵王沙丘行宫,最终将一代英主饿死。对于赵王迁来说,赵武灵王的下场就是他所担心的,臣子拥有太大的权利,就会对自己的王位造成严重的威胁。李牧在军中一直拥有很高的声望,他素有爱兵如子的美誉,经过赵匈之战,秦赵之战的胜利,李牧在赵国备受赵人爱戴。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赵王迁怎么能不害怕呢?总结:
李牧死,赵国灭。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之死,不仅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而且给我们后世留下深深地思索。李牧之死,一方面由于赵王迁没有主见,容易宠信佞臣,听信谗言。另一方面,由于佞臣郭开的卖国求荣,诬陷忠良,是促使赵王迁下决心除掉李牧的重要原因。另外,赵武灵王被权臣囚禁至死的下场,也让赵王迁对李牧的权利和威望有所忌惮。
李牧之死,让长平之战后,好不容易积聚些许实力的赵国猝然崩溃,导致赵国再无将才可用,秦国大军长驱直入攻灭邯郸。虽然赵国公子嘉逃亡代地自封赵王,但这仍不能改变赵国被灭的事实。李牧之死,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感叹,赵王迁作为君主,亲小人远贤臣,致使忠臣遗恨,国破家亡,何其痛哉!
但是,从历史的趋势来看,历史进入到战国晚期,统一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维护裂土封侯的旧有格局终将失败。而秦国,自孝公商鞅变法以来,先后经历六代明君,前赴后继,继往开来,君臣携手以窥天下,东出函谷,逐鹿中原。于是,历史选择了秦国,选择了嬴政,李牧只能作为旧时代悲壮的英雄凯歌,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