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的角度而言,起初的他并没有“挟天子利令诸侯”的野心,他是真心诚意的希望能够“匡扶汉室,再造乾坤”。不然,他也不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的去刺杀董卓。若不是后来事态的发展已然超出曹操的预期,我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足以比肩伊尹和霍光的“治世之能臣”。更何况,曹操最初的政治口号也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此而言,曹操的初衷完全是纯正且可靠的。只不过人是社会的产物,终究所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再说,就当时汉末天下的实际情况而言,即便曹操登基继位,他也并没有亏欠汉室什么!
一:乱世出现,孤身犯险行刺董卓的曹操
公元184年,桓、灵二帝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声势浩荡的黄巾军起义,势成燎原的黄巾军彻底引发了沉积已久的政治矛盾和经济危机。大汉天下自此烽烟四起,国家社稷摇摇欲坠。而就在这天下板荡、社稷倾覆的危急关头,世受国恩、荣宠备至的世家大族和勋贵豪杰却纷纷趁势组建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盘剥割据,划地自守,俨然一方诸侯。
不久,青春正盛的汉灵帝溘然长逝,年仅十龄的废帝刘辩继位,当此母强子弱、主少国疑之际,
宫中宦官作乱,宫外外戚争权,之后,大将军何进又召回驻守边疆的董卓以为羽翼。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董卓入京之前,轻敌冒进的何进惨死宦官之手,如狼似虎的董卓则趁机以此为借口,率兵攻入京城,大举屠杀一众宦官,并趁此肃清敌对势力,成为汉室王朝实际上的掌权者。在之后,为了验证自己的权势,以此威慑百官,不惜擅行废立之举,拥戴十年不过十三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堂堂天子俨然成了董卓手中的玩偶,汉室江山摇摇欲坠。
眼见得“鹬蚌相争”而被董卓得了“渔翁之利”的中原士族自然对此颇有不满,于是在四世三公的袁绍的倡议之下,天下“诸侯”打着“诛奸佞、清君侧”的旗号合兵一处,浩浩荡荡的杀奔京城而来。但“不同心者焉能协其力”各怀鬼胎的诸侯纷纷顿兵不前、坐观成败而已。
当此之际,唯有年少热血,为报国家而不惜毁家纾难的曹操激于一腔义愤,不惜孤身犯险,欲行荆轲刺秦王的旧事,只可惜事情终究没能成功,只能孤身一人,亡命天涯。此时此刻,谁又能说曹操不是用心纯粹的护国忠臣呢?
二:奉天子以令不臣
就在袁绍等诸侯大军“置酒高会”的时候,董卓却已死在了司徒王允的计谋之下,见猎心起的各地诸侯于是纷纷起兵杀入京城,一座千古名城就此成为废墟一片,年尚幼弱的汉献帝因此而流落草野之间。
当此至尊飘荡流离,群臣百官争权夺利之际,曹操接受谋士荀彧“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决定迎天子于许都,并在此基础上,奉汉室之正朔,行人主之赏罚,征战海内心怀二志的逆臣贼子。彼时情形,一如曹操后来写的《述志令》所言: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换言之,就自黄巾军起义之后的天下形势而言,汉室江山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若不是后来曹操的苦心经营,哪来汉献帝近四十年的太平天子?在我看来,说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实在是低估了曹孟德的为人。毕竟,无论如何,谁都不能否认曹操亲征四方,再定乾坤社稷的勋功伟绩。
三:心怀异志的刘备和孙权
与曹操征战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的低调不同,号称皇叔的刘备和名为征虏大将军的孙权才真的是野心勃勃的人。毕竟,就曹操本人的所作所为而言,确实是兢兢业业的在践行者“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志向的。而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南下荆州,准备一举混一海内之际。
向以“正人君子”示人的刘备却和“阴谋叛逆”的孙权苟且媾和,宣言怒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打着“欲为圣明除弊事”的幌子,纠合士卒,划江自守。且不说他们暗自偷换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句话的居心何在,就说他们公然拥兵的行为,实际上就已经与袁术、袁绍等没有本质区别了。
再说即便当时曹操真的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但至少在名义上,他依然是汉室的丞相,行的也是堂堂之师,并没有什么不和常理之处。但当时同为汉臣的刘备和孙权却公然叫板,毅然举师,且不说他们的理由是否恰当,单就他们的行为而言,却已实实在在的构成了分裂国家的罪名。
换言之,若不是后人大抵拥刘而反曹,想来刘备和孙权也早已被钉在了叛国贼的耻辱柱上了,又哪里还有如今这黑白混淆的是非之辩呢?
我是狐笔春秋,欢迎大家批评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