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历代帝王及嫔妃的皇家重地,被朱明王朝视为神圣之地。在当时,只有皇家身份尊贵的人,才有资格葬入这里。


但是有一个奇异现象:在明十三陵中,竟然有一座太监墓。那么,这位太监是谁?怎么会葬在这里?能葬入皇家陵园,可见在这位太监的身上,一定藏着非同一般的惊天故事。(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获得!)

首先,峰子哥来简单介绍一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大明王朝的皇家陵墓群,规模宏大,占地120多平方公里,坐落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这里共埋葬了明朝13位皇帝,由此而得名。(照片都只是冰山一角)。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称为“明孝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因其四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南京城破后,朱允炆不知所踪,所以没有帝陵。


于是,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史称明成祖。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五月,天寿山这一块地方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帝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以及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在总览图中,每个皇帝“某陵”字样,放大后都内容繁多)


其实,明十三陵埋葬了两位太监,一位有名有姓,叫王承恩;另一位太监姓名已无考,不知道是谁。而这个太监王承恩,他的身份和故事颇为详细,清朝帝王曾亲自为一个太监的他撰写碑文,还树碑立传。


那么,这个王承恩生前发生了什么?


其次,峰子哥来讲讲这个王承恩

在明代,宦官是一股盘踞于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核心权力人物皇帝们,朝夕相处,进而获得宠信,多是狐假虎威,权势冲天。

在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个个权倾朝野,有的甚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宦官专权、作恶多端的现象,在明朝也尤为常见,更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当然,其中也有载入史册的著名好太监,比如著名的“七下西洋”的三宝太监郑和,以及还包括峰子哥下面要讲的十三陵太监墓的主角——王承恩。

王承恩,是明朝最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太监。他的直属上司是就是著名的大太监曹化淳,王承恩为人忠心谦逊,深明大义,且无野心,算是一个特例,他完全不同于明朝历史上那些弄权、狡诈、满腹坏水的大太监们。


因此,忠心事主的王承恩,逐渐被提拔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代为“批红”大权,被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引为心腹太监,信任有加。王承恩,可谓已权倾朝野。



此时的大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644年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军,一路打到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


一直忠心跟随崇祯帝多年的太监王承恩,被崇祯帝委以重任,担任兵马提督大元帅一职。王承恩临危受命,亲自上阵督战,其间还亲发炮弹,与敌肉搏,誓于北京城共存亡!


其三,峰子哥来讲讲王承恩的结局

怎奈寡不敌众,大势已去。


当闯王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明朝很多大臣将领,纷纷选择了避祸,或冷眼旁观,或者投入敌人怀抱献媚。


公元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进攻京城。北京城内外喊杀声一片,即将城破,在这千钧一发的危亡时刻,还有一个太监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


据史载,崇祯帝是个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天批阅大量奏折,想努力挽救这搜即将沉没的巨轮,但怎奈大明王朝传到他手里时,已是积重难返,加之他虽拼命勤政但却能力有限,又有些刚愎自用以及个人性格原因,只能见王朝灭亡,而回天乏术!



19日京城被攻破,彻底绝望、近乎疯癫的崇祯帝,下达了最后一道圣旨:为后妃免遭闯贼凌辱,令周皇后等一众嫔妃全部自缢殉国。崇祯宁死不做俘虏,也不愿其他皇族沦为俘虏,于是崇祯帝持剑亲手杀死昭仁公主,刺伤长平公主,血溅后宫。


随后,龙袍尚残留飞溅血迹的崇祯帝,在太监王承恩的搀扶下,一步步登上了北京的煤山(景山)上。崇祯看着满城烽火狼烟,心如死灰,悲壮写下血书遗诏: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德薄匪躬,然皆诸臣误朕,致死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崇祯帝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上吊殉国,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死,明朝灭亡。


太监王承恩,以头撞地,痛哭失声,万念俱灰,向崇祯帝的尸体重重的叩拜数下后,亦上吊而死,追随崇祯帝而去。(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历史随时看!)

在崇祯帝生命危难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还誓死忠心跟随,不离不弃,而昔日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爱表忠心的满朝文武们一个个都不见了。


其四,峰子哥最后来说 王承恩葬入明十三陵的过程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全城搜罗崇祯帝的尸首,并发出悬赏通告:有找到崇祯帝尸首者,赏金封侯。结果三天后,才找到崇祯帝及周皇后尸首。

公元1644年4月4日,为笼络人心,李自成遂将崇祯帝和周皇后,草草归葬于田贵妃之墓,并改称“思陵”,并特地将一代忠宦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陵侧,让他永远守护着崇祯墓。



后来,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为王承恩此举震惊和感动,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特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亲自为一个前朝太监撰写碑文,碑首刻有“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御制旌忠”。



如今的王承恩墓,仍静静的躺在思陵的旁边,这里早已杂草丛生,鲜有人来,但峰子哥每次看到一幕,都感觉心生凄凉,不免在想:无论是王朝末路,还是帝王之过,都不是一个太监的错,他只是选择了忠于自己的角色,而没有见主人危难而吃里扒外。这里埋着一个忠魂,默默无闻。

【原创:峰子哥;点关注更多有趣历史!欢迎点赞、转发、评论交流!版权声明:原创版权、侵权必究。谢谢!】

最佳贡献者
2

在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很明显的太监陵墓,这座太监墓的主人是明末太监王承恩。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弄权、狡诈、满腹坏水,但是王承恩并非如此。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崇祯皇帝被迫在景山上吊自缢,而陪同崇祯皇帝一同自缢的还有这位太监王承恩,当年李自成几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很多将领都卸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后来,清朝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时,还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陵墓外,让他永远“守护”陵墓。

太监王承恩的陵墓至今保存比较完整,虽然陵墓本身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的三通石碑却保存的比较完整。王承恩的陵墓是坐西朝东的,在陵墓东侧的第一通石碑上刻有“王承恩墓”字样,有2米高;第二通石碑有4米高,碑首刻有“敕建”,下面紧跟着40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亲手题写的;紧靠陵墓的石碑,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下面同样刻有写着将近240字的碑文,这是清顺治帝营建崇祯帝陵墓时,为褒奖王承恩的忠义护主所题写的。

3

公元1644年,北京内城外响起了喊杀声,原来是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了进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当口,还有一个太监在带领最后的亲兵在城墙杀敌,这个太监就是王承恩,据史书记载:“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说成白话文就是李自成的军队用云梯疯狂的进攻北京城的西直门,平则门,和德胜门,企图杀进紫禁城,王承恩临危不惧,指挥着禁军用火炮轰击乱匪,竟杀死数名叛军,然而寡不敌众,终于还是城破了。

在三月十九日早上,禁军几乎都战死殆尽,崇祯皇帝拼命的在皇城内击钟,想着召唤文武大臣做最后的一搏,但此时来到崇祯皇帝眼前的却只有王承恩一人,大势已去,崇祯决定保持最后的名节,在杀死了后宫皇后嫔妃及女儿后,他跌跌撞撞的向煤山跑去,准备在一棵歪脖树下殉节,当他环顾四周,这时王承恩竟还陪伴左右,承恩哭着对崇祯说:老奴愿陪伴皇上。又一阵隆隆的炮声传来,叛贼又在攻城了,这时崇祯最后望了一眼眼前的紫禁城,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而王承恩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之上。

王承恩的死表现了其强烈的忠贞性格,外人闻之,无不赞赏其忠义悲壮,在李自成被清八旗赶出北京城后,新入主的清代皇帝顺治听闻此事后也对王承恩赞叹不已,于是下召把王承恩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死后也守护的主人崇祯。并给王承恩树碑立传,现在王承恩的墓碑依旧在崇祯思陵旁,依旧默默的守护着。。。

4

明十三陵中的思陵是崇祯帝朱由检的陵墓,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帝后与妃嫔合葬之墓;有一个陪葬的太监墓;没有守陵村。

它的特殊是由朱由检的死亡引起的,而这个太监墓属于朱由检身边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一般,能进入皇陵陪葬的都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那么,王承恩,他又是凭什么在死后陪葬思陵呢?这仍然和朱由检的死脱不开干系。明十三陵地处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是朱棣派人寻找到的一块风水宝地,专门用来安葬明朝的列为皇帝,但明朝自朱元璋建国到朱由检亡国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明十三陵,顾名思义,是由十三位帝王埋在这里,还有三位皇帝的陵墓去了哪里呢?

  • 朱元璋建国后,定都南京,在他去世后,就葬在了南京,为明孝陵;
  • 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了,也就没有他的陵墓。朱棣成了皇帝,迁都北京;
  • 土木堡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其弟朱祁钰成了皇帝,后朱祁镇回来做了太上皇被软禁,经过八年的努力,朱祁镇成功复位,认为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不承认他做过皇帝,而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所以才有了明十三陵,皇陵之中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妃嫔(有两个台子)墓,还有一个为太监墓,也就是王承恩墓。王承恩是河北省邢台市人,少时因为家贫做了太监,进入皇宫,成为曹化淳手下的一名小太监,在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了朱由检身边监视他,后来阴差阳错,朱由检有了机会做皇帝,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帮助朱由检登上皇位,并成为朱由检的心腹太监,后来更是成为秉笔太监,可谓权倾朝野。

王承恩一步步走上高位,心狠手辣,心机颇深,但他一直忠于朱由检,凡事以朱由检为先。如果是在和平年代,王承恩或许会有个安逸舒服的晚年,但朱由检和王承恩的时代,偏偏没有那么顺利。

朱由检登基后,勤勉政务,其勤奋程度可以和开国皇帝朱元璋相媲美。他继位之初,即下决心清除阉党,一步步剪除魏忠贤的党羽,然后向魏忠贤下手,魏忠贤死后,前后近三百名阉党被处理。然后平反冤狱,贤臣良将再次被启用,其中就包括袁崇焕。风雨飘摇的大明似乎有了新的希望。然而,朱由检刚愎自用又做事犹豫不决,多疑又决断不力,一次次做了错误的决定。

1628年开始,旱灾、蝗灾、鼠疫接踵而至,而百姓的赋税并未减轻,一时间,各地民变不断。1628年,朱由检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精简驿站,于是李自成成了失业人员,之后一系列的事件把李自成推到了明王朝的对立面。

而大明朝还有一个叫做后金的敌人。1629年,袁崇焕反击皇太极有功与朝廷,却被皇太极施以反间计,朱由检下令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大明失去了一员大将。之后的形势越来越坏。

1644年,战争达到了顶峰,大明朱由检、大清顺治、大顺李自成三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李自成率农民军率先攻向北京城。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逼近北京城,朱由检命王承恩领禁卫军迎战,是时,大势已去,城门守卫寥寥无几,李自成让士兵架起云梯,击中攻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王承恩见贼兵将至,开炮攻打,竟杀死数人,但毕竟兵力不足,抵挡不住敌军的进攻。

很快,北京城沦陷了,这天晚上,朱由检交代后事,让成国公辅佐太子,把儿子们都送走。然后让周皇后和袁贵妃自缢,砍伤了长平公主,刺死了昭仁公主,又杀了很多妃嫔,之后朱由检带着十几个太监试图冲出去却不得。十九日早上,朱由检鸣钟召集百官,试图做最后的努力,然而没有一个大臣前来,心灰意冷的朱由检登上了煤山,此时身边只有王承恩,朱由检在衣服上留下最后一段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然后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见朱由检已去,王承恩也不想独活,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三天后,两人的尸体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东华门,四月四日,朱由检同周皇后葬入田贵妃墓中。

顺治入关后,将朱由检改葬思陵,顺治感念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让其陪葬思陵,入了皇家陵园,继续守护朱由检,顺治帝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后来康熙帝也曾为他竖碑立传,褒奖他忠贞侍君的精神。

5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寝,自永乐七年(1409)明成祖建长陵始,至明末崇祯入思陵止。因明朝十六帝中有十三位皇帝葬于此,后世称其为“十三陵”。它坐落在今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占地面积达四十平方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皇陵建筑群。诺大的皇陵如果只有这十三位皇帝未免也太凄凉了,所以皇后与一些妃嫔死后也会葬于此。除此,十三陵中还有两位太子与两位太监。或许其他人葬在这皇陵都顺理成章,但是太监凭啥埋在这?他们到底是谁?

根据史料记载,这两位太监一位名叫王承恩,他是崇祯皇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另一位至今不知姓甚名谁,更不知为何有此殊荣被葬于帝王之陵。但王承恩陪葬在崇祯帝旁边确实另世人信服。

王承恩给我们演绎什么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承恩初入皇宫时,寄名在总管大太监曹化淳名下,后来因其机灵能干,深受崇祯喜爱,很快就被任为秉笔太监。即使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他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尽忠职守。崇祯四年(1631)七月,洪承畴巡抚延绥(今陕西榆林)时,山贼盛行,王承恩率兵破之。崇祯十一年,“谈雄破安塞,掳其城,王承恩等前来解围,谈雄最终被诛。”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克北京,皇城里的军官守卫见敌方气焰高涨纷纷丢盔弃甲,但王承恩仍顽强抵抗。崇祯派大太监曹化淳上前迎敌,没想到曹化淳非但没有作战反倒将城门打开。紫禁城大乱,宫中文武百官大多各自奔命潜逃,宫女们或仓皇逃离或投河自尽,可王承恩仍带领人马与敌人拼死作战。崇祯自知大势已去,但“士可杀不可辱”。他先命皇后自缢,接着亲自杀了自己的女儿和妃子,并将太子与其他两名皇子安排出宫。然后在王承恩的陪同下,他换装成太监准备逃出紫禁城到成国公朱纯臣府邸躲藏。可世态炎凉,无论王承恩如何声泪俱下,慷慨淋漓的求朱纯臣收留,最终还是被无情的拒绝。主仆二人心中愤然,但也力不从心。无处可藏的崇祯万念俱灰,最终选择了自缢。而王承恩到死仍对主子不离不弃,待崇祯上吊断气之后在不远处也自杀了。

这是何等的忠心!饱读诗书的朝堂大臣们大难临头各自飞,只有王承恩与君王相随。他不是没有机会逃,只不过他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李自成将崇祯葬在了田贵妃的墓里,取名“思陵”。后来清军入关,得知王承恩的事迹,顺治帝深受感动,便将王承恩葬在崇祯的旁边,还让朝中大臣秉承他的旨意,为王承恩撰写碑记,碑中写道:“顾见陵侧有邱岿然,为明故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墓,盖殉崇祯帝于万岁山者也。”

一直以来太监的名声都不太好,明朝更不堪。黄宗羲曾说“阉官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然而矛盾具有特殊性,有些太监不为邪风所染,讲究忠义。王承恩就是其中一员,所以最终他能被葬在十三陵,陪在崇祯身边乃合乎情理。

6



明十三陵是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在迁都北京后建造的皇家墓地。根据朱棣身边的风水先生说,天寿山这一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可以保朱家江山千秋万载。

明13陵从1409年开始修建,到1644年自杀的崇祯皇帝埋葬在此,230年间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其他的还有两个太子,一个太监。

皇陵埋葬太监,这很有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起,但也有可能是最后一起。



同时埋着皇帝和太监的这座陵墓叫思陵,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的陵墓,埋在他附近的太监墓的主人叫王承恩。

早在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王承恩就被派到崇祯的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后来明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也就是木匠皇帝死后,因为他没有儿子,按照兄终弟继的原则,崇祯幸运的当上了皇帝。

然而这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内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不断侵略的巨大压力。

自作聪明的崇祯皇帝,病急乱投医,整天瞎折腾,搞得已经生病的大明王朝奄奄一息。

崇祯在位17年,换了50多位内阁成员。对大臣和领兵将军们刻薄寡恩,毫不信任。稍有错误就被他革职甚至处死,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和崇祯皇帝离心离德,不愿意为他卖命。就这样,大明王朝走向了一条死胡同。



既是到了1644年,只要崇祯不犯错,明王朝还不会灭亡。怎奈不作死就不会死。

李自成不过是一个流寇,他并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他曾写信给崇祯皇帝,要求封自己为王,并且愿意率兵出关,与皇太极决战。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拒绝了他。

就这样,李自成率兵杀进了北京。急得团团转的崇祯皇帝也没有什么办法。如果当时迁都到南京,还有最后一线生机。然而优柔寡断的崇祯却把这个机会也丢掉了,最后只能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



当崇祯皇帝自杀的时候,身边跟随他的只有太监王承恩。

崇祯皇帝在死前对王承恩说:你逃生去吧,回老家也可以。王承恩哭着回答道:像我们这样的人,皇宫就是我们的家,皇帝就是我们的主子。如果皇上你死了,那我也不能独活。

崇祯皇帝吊死后,王承恩对着崇祯皇帝的尸体磕了几个头,在旁边的小树上也上吊自杀了。

1644年4月,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皇帝和他的周皇后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命名为思陵。并把王承恩埋葬在坟墓边上,让它永远陪伴着自己的主子。

清兵入关后,当时打的旗号是诛杀李自成,为崇祯皇帝报仇。因此顺治皇帝下令重新修建崇祯的坟墓。

顺治皇帝为了让汉族人效忠于他,特意表彰了王承恩的忠义,并且专门为他修墓立碑。甚至还为他撰写的碑文,表彰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

后来康熙皇帝也曾经下旨表彰王承恩的忠义精神,号召大清臣民向王承恩学习,学习他忠贞不二的精神,学习他不离不弃的劲头。最后康熙皇帝强调,只要大家精诚团结在康熙的周围,以王承恩的精神为写照,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富强的大清帝国。

7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忠义太监王承恩的陵墓。

王承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忠义太监。

本来,太监由于被阉割,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多少有些变态。

历史上,太监多半唯利是图,没有道德观念,当然这同他们受到社会歧视以及人生的悲惨遭遇也有关系。

少数太监如刘瑾、魏忠贤、赵高一样,有了权力就开始专权,甚至架空皇帝。

但王承恩恰恰相反。

从崇祯出生开始,王承恩就在身边照顾和辅佐他,成为亲信太监。

当时王承恩和魏忠贤的关系很好,但魏忠贤试图打击崇祯时,王果断和魏忠贤决裂,一心支持主子。

可以说,崇祯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没有送命,王承恩的功劳很大。

魏忠贤被杀、崇祯上台后,王承恩被重用,担任司礼监太监(是明代时太监的最高职位),权倾一时。

然而,王承恩却没有利用手中权力结党营私,更没有专权,而是忠心耿耿的为崇祯服务。


而崇祯最后几年有可怕的病态猜疑心理,此时王承恩又是秉笔太监。

秉笔太监的地位极其重要,负责帮助皇上处理政务。

实际上,崇祯只负责处理绝对重要的政务,其他不太重要的主要交给王承恩处理。

也就是说,王承恩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当时很多大臣认为王承恩权力太大,随时可能成为魏忠贤,应该除掉。

如果换成别人,崇祯早就下令将他杀了。

然而,崇祯犹豫再三,破天荒的选择信任王承恩。

而王承恩也确实值得信任。

北京城破以后,紫禁城的数千侍卫、太监鸟兽散,早就不管皇帝死活了。

而王承恩到了这个地步仍然跟在崇祯身边,没有私自逃走。

最终崇祯自杀时,王承恩也吊死在主子身边。

一般认为,崇祯命令王承恩务必稍后再次,一定要确认自己已死,防止被李自成活捉受到耻辱。

王承恩忠心的执行了主子最后一个命令,随后自杀殉主殉国。


可以说,王承恩这种太监从古至今很少见的。

为此,李自成下令打开田贵妃的坟墓,将崇祯帝夫妇葬了进去(贵妃墓因此改称思陵),并将王承恩附葬陵侧。

8

明十三陵是朱棣迁都北京后,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建立的陵墓园,异姓是没有资格在死后入葬的,何况是太监。可为什么十三陵中,却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谁获得这么大的荣誉呢?


(明十三陵中的太监墓)

这座太监陵墓的主人叫王承恩,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才被葬在了崇祯身边呢?

第一,铲除魏忠贤及党羽,帮助崇祯巩固帝位。

天启七年,遵明熹宗遗诏,朱由校继承了帝位,是为崇祯帝。

一向对朱由校忠心不二的王承恩,被封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朱由校继位时,朝中多是权宦魏忠贤的爪牙。魏忠贤为了继续一手遮天,也想控制朱由校,在朱由校入宫后,便以恭贺的名义送了他四个美人。

由于王承恩数次提醒,朱由检对这四个美人慎之又慎,后来果然在她们身上搜出四颗迷魂香。

从此,朱由检对王承恩更加信任。而王承恩也深知朱由检继位之艰,所以他建议朱由检先将祸乱后宫的客氏撵出皇宫,接下来把魏忠贤的党羽一一剪除,瓦解了魏忠贤势力后,才一纸诏书把魏忠贤打发到凤阳守陵,迫于形势的魏忠贤最后在绝望和恐惧中自尽而死。

干掉了魏忠贤,朱由检在朝中树立了权威,巩固了皇位。


(帮助崇祯巩固皇权)

第二、整顿锦衣卫,肃清吏治

锦衣卫在朱由检继位之前,一直听命于魏忠贤,为虎作伥,做了不少天怒人怨的恶事,在社会上声誉极坏。

王承恩升任司礼监总管后,并没有清除这支队伍,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纠正了他们以前的歪风邪气,使他们忠于皇帝,为皇帝服务。

另外,明朝到了朱由检继位的时候,已是贪官横行,吏治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缓解官民之间的矛盾,王承恩多次用计惩治贪官,整顿吏治,为朱由检分担了不少政务。

第三、缓解朱由检和朝臣的矛盾

由于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不断,朱由检万事都得亲手抓,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朱由检和朝臣之间极易产生分歧。每当双方发生争执时,王承恩总是负责从中斡旋,化解双方的矛盾。


(王承恩剧照)

第四、崇祯身边唯一一个陪到最后的人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向北京城发起了总攻。

此时朝中大臣躲的躲,投降的投降,已无可用之人,崇祯不得不任命王承恩为提督京师,据《明史》记载:“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尽管王承恩顽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没能保住北京城。

眼看大顺军就要攻入皇宫,王承恩又力劝朱由检效仿建文帝伪装出逃。朱由检却以“君王死社稷”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

万念俱灰的朱由检为了不让妻女受辱,命嫔妃们自尽殉国,而曾得他疼爱的公主也被他狠心砍杀而死。

此时的皇宫空空荡荡,唯有王承恩亦步亦趋陪伴在朱由检的身边,在他的陪同下,朱由检登上煤山,放眼京城,处处狼烟,哭嚎阵阵。


(生死相伴的主仆)

朱由检在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诏后,自缢于槐树上。

面对朱由检的死,王承恩没有一毫办法,他痛哭不止,对着朱由检的遗体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以至血流如注,行了三跪九拜之礼后,也自缢而亡。

攻破紫禁城的大顺军将朱由检及周皇后的尸体被葬在田贵妃的墓中(后来思陵),而王承恩也被草草地葬在朱由检的附近。

然而大顺军还没坐稳皇位,就被入关的清军打得四散而逃。清军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顺治掌权后,为了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安抚汉人,在听说了王承恩的事迹后,不光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还专门在崇祯陵寝的附近为他修建了一座陵寝,让他与朱由检生死相随,并亲自在碑上撰写“贞臣为主,捐躯以从”八个大字,以颂扬他忠心不事二主的精神。

这就是为何在明十三陵中会出现一座太监的陵墓的整个过程。

(参考资料:《明史》)

9

明思陵

明十三陵是北京一个重要景点,里面埋葬了明朝的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但是就是在这个皇家陵园内,崇祯皇帝的思陵前方竟有一个太监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陵墓属于崇祯皇帝的心腹太监王承恩,因为王承恩在明朝灭亡之时仍能忠心于崇祯皇帝,受到世人尊重,被安葬在崇祯皇帝身边。

王承恩于明朝万历年间进宫,在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身边照顾,陪伴着朱由检一路成长。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王承恩也是魏忠贤势力的一份子,但在魏忠贤要迫害朱由检的时候,王承恩选择帮助朱由检,最后在朱由检登基过程中立了大功。王承恩侍奉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大半辈子,任司礼监太监,但是从来不弄权,一心帮崇祯做事,是对皇帝最忠诚的人。

公元1644年明朝大厦将倾,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大学士李建泰、兵部尚书张缙彦、成国公朱纯臣等文臣勋贵纷纷投降;武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高杰、黄得功等人空有数十万兵马却狼狈而逃;江南地区的文武大臣已经抛弃崇祯,谋划另立新君。就是在这种危急时刻,王承恩对于崇祯皇帝生死相随,提督北京兵马和李自成大军拼死作战,最终和崇祯皇帝一起吊死于煤山之上。

在一个王朝灭亡之际,世受国恩、享尽荣华的文武勋贵纷纷投降,几十万兵马未战先溃,最终只有一个出身卑贱的太监王承恩誓死保卫皇帝,这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却突显出了王承恩忠贞性格,受到世人称颂。因此当满清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入关后为了收买人心,顺治皇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顺治、康熙两代清朝帝王还亲手为王承恩撰文立碑,称颂这位太监的忠君节烈、不事二主。

10

说起太监,大家对他们印象可能都不太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太监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误国蛊君的角色。例如,秦朝时,著名太监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嬴政遗嘱,改立秦二世胡亥为储,接着杀害长公子扶苏,迫害蒙恬、蒙毅等大臣,在大权在握之后,肃清政敌,血洗朝政,就连曾经的盟友丞相李斯也没有幸免,最后死于赵高之手。

东汉末期,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权倾天下,搜刮百姓,致使民间民不聊生;唐朝安史之乱后,太监走上政治舞台,特别是唐朝末期,太监的权力已经超过皇帝,甚至可以决定谁来当皇帝;明朝时,宦官势力更加猖獗,刘瑾、魏忠贤等人都是著名的祸国殃民之人。刘瑾尽自己所能,讨好明武宗朱厚照,使其沉迷玩乐,不理朝政。而魏忠贤呢,在明熹宗朱由校时期,皇上称为“万岁”,魏忠贤自称九千九百岁,大权在握之后,干预朝政,排除异己,使得出现当时人们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的荒唐景象。

在我国历代王朝中,太监大部分时间都是人们唾骂的对象。 但是太监也不只是只有祸害朝纲的害虫,当然了,也有因为对后世贡献巨大而名传千古的,例如蔡伦和郑和,以及今天要说的主人公—王承恩

崇祯十七年时,明朝山河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紫禁城成为了最后一道防守线。李自成率领军队,在紫禁城外驻营,诺大的紫禁城,此刻被死亡笼罩着,李自成一声令下,将士们冲锋陷阵,大有不破此城不罢休之势。而城内呢,只有王承恩,带着寥寥数兵,死守紫禁城,与城外将士拼个鱼死网破。最终,因为人数上的绝对碾压,紫禁城破,王承恩跌跌撞撞的跑到崇祯面前,誓死保卫崇祯,崇祯在处理一切后事后,来到煤山,此时,只有王承恩依旧在他的身边。

崇祯看着紫禁城血流成河,满目苍夷,感觉愧对自己的老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便在附近歪斜的老槐树上自尽了,王承恩在崇祯死后,也没有苟活,也吊死在旁边的海棠树上。在李自成被清军赶走之后,福临入关,将崇祯发丧之后,福临也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王承恩葬在崇祯思陵的旁边,让他世代守护他的主人。而纵观历史在我国历代王朝中,因“忠贞”流传千古的大有人在。

但是因忠贞而出名的太监,仅有王承恩一个,他与赵高、魏忠贤等奸邪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史上对王承恩的评价也相当高,他的忠贞品质在清朝时期在流传甚广。他随君而伴,与君相从,无论生死的行为,也许就是后代记住他的原因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