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段历史给我一个很强烈的感觉:老天爷就是想要辽宋灭亡,想要金元崛起,这是注定的。但同时老天爷又懒得写一套精致的剧本,懒得编一套合乎逻辑的情节。所以只能让辽宋两家不断的出现奇葩人物,不断的犯不可理喻的错误,最终导致两家全部被灭。
辽国天祚帝、北宋徽钦二帝加个骗子郭京,这四个奇葩如果能分开几年,辽宋两国都不能亡。但没办法,老天爷没耐心,把这四位安排在一起出场,最终两国都亡了。而北宋和南宋的灭亡,老天爷也没兴趣安排合理剧情,只是让两宋在不断的重复犯同一个错误:背盟。不断的背盟,每次背盟都吃大亏,但吃完亏以后,他还继续背盟,最终一路背盟到灭亡。两宋非常奇葩,甚至是诡异,循环犯同一个错误,一直到把自己玩死。
当然,从南宋起,还有另外一个错误在循环,甚至一直循环到明朝,最终导致明朝和南明的彻底灭亡:内斗。南宋最起码是两个错误循环:背盟+内斗。南明的剧情则非常枯燥,内斗一直到死。清军追着李自成,李自成在前面和张献忠还打,张献忠跟明朝残余还在打。李张都灭亡以后,面对清军,南明自己内部一直在打。
如果抛开天命观,按照正常逻辑看,不但是元朝,即便是金朝,都是:意外。只要宋稍微正常一点,中国的历史都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就是不正常了,那谁都没办法。
北宋和辽朝有澶渊之盟,两国百年和平。后来女真人崛起。但这个时候的女真人充其量是地方武装叛乱,也就是车臣级别的问题。正常来讲,以辽朝的广阔和人口,能镇压下去女真人。但这时候辽朝的天祚帝就先失常了。不但没打过女真人,反倒是放弃治疗,全国自己乱跑,也不管事了。这就相当于车臣武装追,俄罗斯总统满西伯利亚跑,非常荒诞的事,但在辽朝就是发生了。按理说这也没事,以辽朝的体量在女真人面前不可能倒下去。但这时候北宋背盟,在背后开始捅刀子。
不过说实在话,北宋这是第一次背盟,可以理解,能接受。在历史、国际上常见。
北宋背盟,联合女真人撂倒了辽朝。如果北宋不背盟,而是在辽朝艰难的时候,以兄弟之邦的盟约,对辽朝进行支援,辽宋两家的实力,再差劲再差劲,也是完全能灭掉女真人的。北宋不出兵马,只提供钱粮,辽朝也能打过女真。不在背后捅刀子,也能坚持几十年。
灭辽以后,北宋又对金背盟,玩小伎俩,最终被金兵来个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如果北宋守约,辽不能亡、他自己也不能亡,金压根也立不起来。
徽钦二帝去金营献上玉玺,宋这个朝代正式灭亡。南宋在严格意义上是国,不是朝。南宋国主臣赵构......赵构在文书上要向金称臣。南宋称臣以后,和金有了新盟约,两家也渐渐恢复和平。
金国占据了当时长江以北的中国,体量很大。后来到了蒙古崛起,向金开战。这又得回到上面说的,如果北宋不背盟,辽不灭亡,辽朝继续控制蒙古高原,这个世界上还会不会有成吉思汗这个人诞生,还会不会有蒙古崛起,就很难说了。但还是没办法,辽和北宋相继灭亡,南宋搬到长江以南,金朝进入中原,在身后、侧翼的蒙古高原留下了发展空间,为蒙古的崛起提供了基础。
但金朝毕竟是女真健儿打造出来的,又有广阔的中原做基础,虽然后来有些昏聩,但也不是弱国小国。正常打,蒙古很难灭金。在这个关键时刻,南宋又背盟了。在金的背后捅刀子。
这次背盟明显不应该了。因为北宋就是因为这事灭的,前车之鉴,还是自己家的车,靖康耻的教训不可为不深。但南宋不长记性,联蒙灭金。如果南宋不背盟,不违约,不在背后捅金朝的刀子,以金朝的体量、实力,多坚持几年,蒙哥一死,蒙古人自己就分裂了。如果南宋有远见,再支援支援金,不会有后来的大元朝。
蒙古当时总兵力20万,如果南宋不捣乱,以金朝实力全力应付,能守住。熬到蒙哥死后,蒙古分裂成四大汗国,以忽必烈手下的四五万蒙古骑兵,怎么能灭金?如果南宋守约,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记得靖康之变,在金危难的时候帮一把,蒙古肯定是打不进来。金不是弱鸡,抵抗的很激烈,蒙古灭金也是拼了老命。如果南宋这只砝码加在金上,金就能挺住。
到忽必烈时期,蒙古分裂,那就彻底打不进来了。也就没有元朝了。
但金朝自身并不无辜,他也跟着抽风。金和西夏有盟约,在蒙古打西夏的时候,金朝背盟,没去救盟友。这一下子得罪了西夏。西夏也是刚烈的汉子,咽不下这口气,蒙古人走了,西夏开始跟金打。这哥俩打了多少年,耗尽了精锐。最后蒙古人再来,两家全收拾了。
西夏和金都是硬茬,他俩要是不内斗,维持盟约,互相帮助,蒙古还是打不进来。所以这段历史特别诡异,北宋、辽、金、西夏、南宋集体犯浑,而且就围着内斗、背盟绕圈,但凡有一家正常,历史都不这样。
如果金、西夏、南宋都守信用,都不背盟,而且能援助盟友,元这个朝代也不会立起来。所以在这里面最无辜的是西夏,他属于单纯的被盟友出卖,然后自己死硬扛蒙古,打到彻底亡国,非常惨烈。金灭亡也很惨烈,抵抗非常顽强,但有很大他自作自受的成分。
金当时占据着传统中原地区,南宋、西夏也都属于中华文明,面对蒙古进攻的时候,他们之间互相拆台,最后同归于尽,还是属于内斗到死。
不过即便是金和西夏都灭了,元朝能建立,按理来讲南宋这一支还是有可能保住,有可能。因为南宋是“国”,不是“朝”,在行政上,他和朝鲜平级。蒙古又是个大联盟,盟国,是一个合理合法的存在。所以,元朝一直保留了朝鲜,而且把皇帝的女儿嫁给了朝鲜国王。
当然,朝鲜国王的位子是拿朝鲜人民的生命换来的。朝鲜加入蒙古大联盟以后是坚决的执行盟约,积极拿自己的老百姓当炮灰,为元朝打日本充当主力。死了很多人,但也表现了“忠诚”,获取了皇帝的信任,国祚得以保留。
南宋则再次背盟,最后一次背盟。
南宋和蒙古是盟友,但灭金以后,南宋开始向事先划分好属于蒙古的地盘下手......人要作死谁也拉不住。历史和做人的道理一样,历史研究多了,人活久了,都只能信命。所以历史有国运,人有命运。犯的错误匪夷所思,按正常思维无法理解,只能说他气数已尽,该死了。
北宋背盟,联金灭辽。跟金背盟,招降纳叛,被打了到亡国。南宋联蒙灭金,再次跟金背盟。这些事没隔多少年,两宋谈不上什么信用可言。在这方面大家对他都很警惕,结果他又染指蒙古地盘,还是背盟,必定触碰到蒙古人敏感的神经。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宋,不讲信用。
而且当时蒙古后院也起火了,蒙古人也分裂内斗,结果又形成了辽、金的局面。辽、金、蒙在北方都有敌人崛起,背后又都有个习惯性背盟的宋。辽和金又都是因为宋在背后捅刀子而亡的,这是给蒙古人的前车之鉴,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所以当南宋违约背盟,对蒙古蠢蠢欲动的时候,已经坐实了他又要干老勾当的时候,忽必烈也下了决心,必须要除掉这个祸患。
忽必烈在北方和其他蒙古贵族打仗的时候,非常艰难,但依然坚持对南宋用兵。不敢再走辽、金老路。
辽朝灭亡,辽人最恨的不是金而是北宋。金灭亡,金人恨的也不是蒙古,是南宋。宋实际上是把长江以北的所有人都得罪遍了。元朝打南宋,几十万大军,问题是蒙古人才多少?分到忽必烈手下也就四五万,还得分布在全国各地。打南宋的几十万元军,主体是当年金辽故地的人组成的部队。
失信于天下,最后被围殴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