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泰公主本名李仙蕙,为中宗李显的七女儿,武则天的亲孙女。人如其名,永泰公主美的不可方物,无数大唐男人的梦中情人。然而,红颜薄命,虽为皇亲贵胄,但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十七岁时,永泰公主的如花生命就黯然凋谢。

(永泰公主)

永泰公主之死因,多数记载是由于背后说了张昌宗、张仪之兄弟几句闲话,结果让武则天脆弱的心脏很是难过,于是一怒之下将孙女处死。永泰公主的命在武则天眼中如此轻贱,让人唏嘘不已。

关于武则天杀孙女的事件在两唐书及司马光的大作中都有记载,均为被逼杀或杖毙。然而,正史中的言之凿凿却被一块墓志铭推翻。经当代对永泰公主的陵墓考古发掘,从她的墓志铭上发现了重要信息。

(武则天)

自蛟丧雄愕,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

从上述几句铭文来看,说明在丈夫武延基被杀后,永泰公主凄凉寡居。然而,接下来又说:

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调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篪曲,重碧烟而忽去。弄玉萧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难产而死。如果从墓志铭上推测,就是说丈夫被处死时,永泰公主已经有了身孕,而等到怀胎十月临盆时,又难产去世。那么墓志铭同正史记载到底那个可信呢?其实都有片面性。正史并不完全了解内幕,而墓志铭有掩盖事实、混淆视听之嫌。

(李显)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朝廷背景分析。永泰公主死于公元前701年,也就是她们从房州被召回京城的第三年。当时武则天虽然决定还位于李显,但是却迟迟没有行动,反而将朝政大权交由“二张”兄弟把持,并由二张代其发布号令。因此,当时最难熬的是李显,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的变数。

接下来,女儿永泰公主、附马武延基、及儿子李重润却给捅了炉子。几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意然在一起宣泄二张兄弟插手朝廷事务及同武则天苟且的不满。结果,由于二张耳目众多,很快得到遭“非议”的消息。但是他们不敢绕开武则天直接对几个孩子下手,于是跑到武则天面前哭诉委屈。当看到两个“心肝宝贝”梨花带雨的模样,武则天心如刀割般难受。

怎么办?武则天会亲手杀孙子、孙女吗?当然不会。但是她又不可能容他们挑战自己的权威。所以,武则天很有可能将难题甩给李显,毕竟“子不教、父之过”。而李显接过“烫手山芋”自然也很纠结,因为他既看不透母亲的心思,又担心处置“欠火”遭到武则天降罪。如果武则天生气,李显很可能被“打回原形。”如此一来,李显将很难再有出头之日。因此,李显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只能拿几个孩子的性命做了“投名状”。

所以,中宗复位后的举动很耐人寻味,他不仅追赠女儿李仙蕙为永泰公主,而且还以礼改葬,号墓为陵。因此,永泰公主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如此一来,代表规格与帝王相等。李显为什么要这样做,显然内心愧疚,通过补尝女儿,以求心里安慰。因此,又故意将墓志铭写的“云山雾水”,目的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

感谢朋友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永泰公主的死因,文献中是这样记载的,唐大足元年九月,永泰郡主因参与议论张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宫”,被奸佞所告发,为武则天所杀。

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就这么被杀死,如果是真实的,那武则天该是如何狠心啊。

对于永泰公主的死因,千百年来没有任何疑问,大家都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一块出土的墓志铭,让永泰公主的死因有了争议

武则天的老年,与很多统治者的晚年一样,都有些昏聩,这也是一个历史规律,武则天也无法幸免。她宠信“面首”,把大好江山的权力都交给小白脸去打理,武则天的登基都受到了诟病,更何况还要把权力交给两个小白脸了,那一定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永泰公主死于武则天之手,在两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新唐书·则天顺圣武皇后纪》中曰: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

这是正史中记录在册的,武则天不但杀了李重润、武延基,还把永泰公主一并处理了。

这个在正史记载中无可辩驳的事情,却随着一块墓志铭的出土,引起了大家广泛的争议。

这是一块于1982年在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墓碑,墓碑上有这样几句话,“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香,忿双童之秘药”。

从这段记录可以看出来,永泰公主是死于难产,非武则天所杀,当然墓志铭这个东西,也未必可以全信,有些主要是为了让墓主人的生平更好看一些,谁会在墓志铭上写上被皇帝所杀呢?再说,这是王室内斗,写上是谁难看呢?

但是考古学者,用事实证明,永泰公主确实有死于难产的可能,因为她的骨盆狭小,比一般的女性都不如,这样的身体结构,不要说顺产,就是剖腹产都会考验医生的技术,再说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也无法实现剖腹产。

永泰公主即使不是死于武则天之手,也与她有很大的关系

墓志铭中记载永泰公主难产,然后又继续说“珠胎毁月”,那就是说永泰公主没有立刻因为张易之的事件而被处理,而是之后死去的。

永泰公主本身身体娇弱,再加上夫君被杀,悲痛是可以想象的。

墓志铭上写道: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这几句点出丈夫死后,永泰公主的愁苦万分。

墓志铭是不会细说皇家之事,更何况作者是奉了唐中宗的命令去撰写的铭文,永泰公主死于亲人之手,皇家人也觉得这是一件无法启齿的事情。

而《新唐书》、《旧唐书》这些正史,都是禀承了事实,所以永泰公主即使不是死于武则天之手,也与她脱不了干系。

永泰公主生于皇家,本是金枝玉叶,享尽天下荣华富贵,却在一场政治斗争中香消玉殒,不得不说,生于皇家,是幸也是不幸。

3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来818这个问题。

永泰公主死亡之谜,是否真为女皇武则天所害?还是珠胎毁月?位于我国西安的永泰公主墓是大家到西安旅游经常回去看一看的著名旅游景点,它是在1960年被发掘的,墓葬内藏品丰富,出土了唐三彩,木俑,各种生活器皿以及壁画石雕等大量文物,十分珍贵。但是当很多学者看到墓志铭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关于她的死亡原因与史书的记载有很大不同,这在史学界引起了争论。

永泰原名李仙蕙,是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的第七女,死于公元701年,当时只有17岁,一开始葬在洛阳后来迁回长安,陪葬乾陵。关于公主的死亡经过,著名的《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资治通鉴》都有非常具体和明确的记载。

大体是在女皇武则天年事已高的时候,许多事情都要委派张易之兄弟俩来处理,可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公主以及她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议论此事,被张易之发现后告发到了武则天那里,女皇大怒,下令邵王李重润和永泰夫妻自杀。这是多部正史中明确记载的,史学家根本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然而伴随着永泰公主墓穴的打开,观看了墓志铭的专家们此时却对这件事情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史书中的记载和墓文有很大的不同,史书中在李重润一案上面有很多违异,例如三人死亡的时间,三本史书都不同,但是都和墓文上所写不同。学者们推论公主并不是和他的丈夫一同死亡的。

关于三人死亡的方式,三本史书有说杖杀的,直接处死的和缢亡的。综合上述几点,加上永泰公主墓文上所写珠胎毁月,十里无香等字样,学者们认为李重润一案并没有波及到永泰公主。在丈夫死后,她还活着,最终导致她死亡的是难产。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大多数学者还是坚持正史的记载,认为是武则天杀了永泰公主。在他们看来《唐书》和其他几部正史虽然记载有所差异但是可以忽略不计,并没有年月日的混乱,根据历法的计算,史书记载的时间和墓文上记载的时间仅仅差了一天。不能说明公主不是和李重润一同遇害的。在死亡的方式上,虽然记载不同,但是除了杖杀之外其余都是自尽,根据大唐的律例处死前是要进行杖刑的,这符合杖后行刑的惯例和国情。而李重润自幼娇生惯养受不了杖刑一命呜呼,这样史书中的杖杀也就不矛盾了。

最后的疑点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史书为何和墓文的记载不同呢?学者们都认为这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系,给一个遭杀害的人写墓志铭如果直接写上死因会给后代带来不好的影响和难堪,尤其这位还是和自己一个年代的人,贵为公主,写不好就会伤害到皇族的颜面,搞不好还会杀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开死亡的真正原因

4

我要阐明的是以武则天的手段与心思,永泰公主李仙蕙是被武则天杀死的可能性很大。李仙蕙(684年—701年)唐中宗李显第七女,母亲是韦皇后,公园700年封永泰郡主,嫁给了武承嗣长子武延基。

我们看看之后发生的事件,据历史记载大足元年(701年)李仙蕙和魏王武延基、邵王李重润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干政之事,被人告发,武则天知道后将李重润和武延基杖杀,李仙蕙是受惊难产而死。那么问题来了,李仙蕙是否真的怀孕?就算怀孕受惊后难产就一定会死吗?

李重润和武延基被杖杀史料《资治通鉴》、《旧唐书》和《新唐书》上确有记载,民间也有记载,这个时间符合事实,应该错不了,那么李仙蕙到底是怎样死的?依照推断肯定是被武则天诛杀。依据是:

一、其夫和兄长遭毒手,她会产生报复心理,以武则天的手段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二、因李重润和武延基是被诱杀,武则天担心李仙蕙泄露,故杀人灭口。

三、警告李显不要有复位的想法,敲山震虎,李显生性懦弱,惧怕母亲。

从上述分析来看,李仙蕙定是遭了祖母武则天的毒手无疑,当时的杀人过程应该是李仙蕙和武延基夫妇、李重润三人都被诱捕后杖杀,当时李仙蕙怀有身孕,杖杀时流产而死。为了封口武则天要求执行的人统一口径,最后将执行的人一并灭口。

所以, 当时永泰郡主李仙蕙,魏王武延基,邵王李重润都死于洛阳,李显复位后将三人的灵柩移至乾陵陪葬,武延基和李仙蕙夫妇合葬。追谥李重润为懿德太子,武延基为驸马都尉,李仙蕙为永泰公主。至于墓志上记载李仙蕙是死于难产有很大的原因是李显为了维护母亲武则天的声誉才没有如实记载。

5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孙女、唐中宗之女永泰公主李仙惠和其夫驸马武廷基、兄长李重润因私下议论其祖母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对他们恃宠专权而心生不满,为自己遭来杀身之祸。所以她连同丈夫、兄长全被其祖母下令杖杀,一尸两命、三位同悲,并不是死于难产。

6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室其实很难拥有真情,基本上所有人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算计别人,就算是不算计,也难保自己不被别人算计,哪怕是父子兄弟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乾陵的附近,发现了永泰公主墓,永泰公主就是武则天的一个孙女,只是她的死据说却是因为武则天造成的,这是怎么回事?为则天要杀掉自己的孙女呢?

乾陵附近的永泰公主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它于1960年被发掘,曾出土三彩骑俑、彩绘木俑、生活器皿、彩色壁画和石雕线刻画等大量珍贵文物。随着这些文物的发掘,尤其是当永泰公主墓志铭的出土,在史学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因为志文上对于公主死因的记载和史书上有很大的不同。

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和女皇武则天的孙女,中宗的第七个女儿。死于公元701年,年仅十七岁。初葬河南洛阳,公元706年迁回长安,陪葬乾陵。

关于公主死的经过,《》,《》和《》均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许多政事都委托兄弟办理。邵王李重润和他的妹妹永泰郡主以及郡主的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偷偷议论张易之,被张发现后,告到武则天处。武则天大怒之下逼令他们三人自杀。由于三部正史都把整件事情写得清清楚楚,所以,永泰公主死于李重润一案,一直以来史学家们都没有什么异议。

然而,自从1960年发掘永泰公主墓,出土了公主的墓志铭之后,逐渐有学者对公主的死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史书与志文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史书对于李重润一案在记载上有许多违异之处。例如关于李重润、李仙蕙、武延基三人的死亡时间,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的记载各不相同,有的记年,有的记年记月,有的则是年、月、日都记,与志文上刻的永泰公主的死亡时间有所出入。因此他们推断永泰公主并非与武延基等同时遇害。又如关于李重润一案遭杀害人数,三本史书也分别有三人、二人、一人三种说法。关于三人之死的方式的问题,三本史书有“杖杀”、“皆逼令自杀”、“令自杀”、“得罪缢死”、“缢杀之”、“杀”等不同的记载。综合以上三大疑点,加上永泰公主墓志铭上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和“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等字样,学者们推断李重润一案并未波及到永泰公主,丈夫武延基死后,她还孤单地生活,而最终导致她死亡的原因是难产。

学者们分析道,志文中有关永泰公主死因的隐笔一是:“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句。这儿蛟是指蛟龙,喻男性。锷是指利刃,古代名剑干将、莫邪有雌雄之分。鸾是指凤鸾,喻女性。这句是说武延基丧命于利刃后,永泰公主还孤单地生活着。槐火之典,当是取自《》外物篇:“木与木相摩则燃,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纭,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阴阳错行的火焚烧大槐,亦指武延基被杀。柏舟典出自《毛诗·鄘风》、《柏舟》篇,其序称:共伯早死,其妻共姜作《柏舟》诗,自誓不再嫁。是喻永泰公主守寡。这两句总的是说:焚烧大槐树的火即杀武延基的事,虽然没有波及,但她不久亦死去。同时说明永泰公主绝不是与武延基等同时遇害的。

墓志中有“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句。“珠胎”即怀孕。汉《校猎赋》有“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唐为之注解说:“珠在蛤中,若怀妊然,故谓之胎也。”公主怀胎,自然是贵胎、珠胎了。那么“珠”与“月”又是什么关系呢?当代学者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中说:“月亏而蚌蛤消,露下而蚊喙折。”古人把“珠”与“月”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这里指永泰公主怀孕,即“珠胎”遇到的不是“月满”或“明月”,而是“月亏”,故“珠胎”不能全,谓之“毁月”。至于“十里之无香”句,指中国素有伟人降世其胎异香经宿不散的传说,“无香”自然就有“怨”了。

墓志中有“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句。琼萼即琼花,古代把琼枝玉叶喻子孙。琼花春天凋谢,当喻永泰公主之早死。双童即二竖(病魔)。其典故出自《左传》,即“成公十年,晋景公病,梦二竖为祟……”“秘药”是指一种的药。这里志文作者用了更深奥隐晦的笔法,喻“双童”将“秘药”带给了永泰公主,使她无可救药。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以上的观点,也有学者坚持正史的说法,认为永泰公主的确为武则天所杀。在他们看来,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在三人死亡时间的记载上,只有详略的差别,没有年、月、日的混乱和矛盾,而且通过计算,史书所记的三人死亡时间(九月壬申,即九月初三)与墓志所记永泰公主之死亡时间(九月初四),相距仅一天,由此并不能推断出公主并非与李重润等同时遇害。关于死亡的人数,三本史书之所以记载会有不同,是由于同一事件在一本书中多次出现,作者为了行文的需要,有主次和详略的安排。所以,这也不能说是史书之间互相违异。至于三人之死的方式虽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是遭杀害这一点是一致的,而且除了“杖杀”之外,其余记载均属赐自尽的方式。他们还认为就有对罪犯在律外先行决杖的惯例。至于死刑,唐代也有先决杖,后行刑的惯例。所以,李重润以大逆之罪在被武则天赐令自杀之前先行决杖,是符合当时的国情的。而从小的李重润很有可能经不起杖打的痛苦,在行杖刑时就一命呜呼。因此,“令自杀”和“杖杀”也就不矛盾了。

排除了以上的疑点,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史书的记载为什么会和墓志铭的记载有所不同?学者们认为这与墓志铭的作者在当时的处境有关。给一个遭杀害的死者写墓志,如果直书死因,往往会给死者及其家属、后代带来难堪,尤其被害的人与自己是差不多时代的人,又贵为公主,若写不好,不仅牵涉到整个皇族的颜面问题,很可能自己的项上人头就要不保,所以作者只能采取避重就轻的办法,巧妙地避开死亡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是关键原因。永泰公主难产可能确有其事,因为她当时毕竟只有十七岁,身心发育也许都还未健全,而且据出土的永泰公主的尸骨看,她的身材也很娇小。但是并不能就因此断定她的死与武则天毫无关系,说不定她就是被武则天或明或暗的手段使得流产而丧身的。相反,难产只是永泰公主死亡的次要原因,其主要原因还是祖母武则天的迫害。

没有想到,一块墓志铭的出土竟会使原本的一段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究竟永泰公主是因何而,可能还要等待学者们更加有力的论证。也许有一天乾陵发掘后,有资料可以揭开这个谜底。

7

一个连亲生儿子女儿都能下手的魔鬼,孙女又能算的了什么?对这个问题有怀疑就是肯定是,所有问题都是如此。

8

你好!我是一泓秋水986,很高兴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武则天的孙女李仙蕙,即永泰公主是武则天所杀?还是墓志铭所说难产而死?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是直接杀手,武则天是间接杀手,李仙蕙被毒杀而死。

永泰公主的短暂人生

永泰公主出生在父亲李显的人生低谷期。683年,李显登上皇位,但一年之后被母亲武则天借不满人事任免而废黜,贬为庐陵王,流放到房州(现湖北房县)。

685年,永泰公主出生,取名李仙蕙。公主的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贬谪之地度过的。公主生得端庄美丽,并且非常聪颖,深得父亲李显的宠爱。

永泰公主

李仙蕙十四岁时,武则天召回了李显一家,重新立李显为太子。700年,李仙蕙被封为永泰郡主,食邑一千五百户。

也在同年,十五岁的李仙蕙嫁给了远房表哥“继魏王”武延基,武延基是武则天的娘家人,武承嗣的儿子,武则天的侄孙。

武延基的父亲武承嗣凭借裙带关系被封为魏王,官至宰相。武承嗣一心想当太子,教唆武则天屠杀了很多唐室子孙和不附和的大臣。698年,武承嗣忧郁而死,长子武延基承袭了他的魏王之位。

重新回到东宫的太子李显,这次非常注意讨天后的欢心,为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将自己的女儿永泰郡主嫁给武后的侄孙子武延基。

武则天画像

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记载,大足元年(701年),李仙蕙和魏王武延基,邵王李重润私下议论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干政及与武后之事,被二张告到武则天处,武则天大怒,逼令其三人自杀。永泰公主葬于洛阳,年仅17岁。706年,迁回长安,与丈夫武延基葬在一起,陪葬乾陵。

永泰公主的死因揭秘

正史都记载了,还有什么疑惑之处?1960年9月,出土永泰公主墓志铭,其死因又引起争议。不管怎样,从正史记载和墓志铭记载中,我们可以找到永泰公主的真正死因。

墓志铭记载公主的死因:

“自蛟丧雄锷,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泛,珠胎毁月,怨十里之无香;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女娥篪曲,乘碧烟而忽去;弄玉箫声,入彩云而不返。呜呼哀哉!以大足元年九月四日薨,春秋十有七。”

根据墓志中记载,公主死于九月四日,而她的丈夫武延基和哥哥李重润死于“九月任申”(九月三日),相差仅一天,结合“珠胎毁月”,说明公主当时已怀有身孕。在唐朝的法律中有规定:“诸妇人犯死罪怀孕当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最后都是要被处死的。

按照武则天的行事风格,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她的权威和底线,不论自己的女儿,更不要说孙字辈了。武则天深知,李显软弱,又是太子,把这件事抛给李显自己处理,给李显施压,这样,三人的死就不关我武则天的事了。在这特殊时期,李显一时摸不透母亲的心思,处理轻了不好向母亲交待,只有咬牙拿这不省心的三人开刀。自己的女儿虽可免于勒令自杀,但逃不过杖刑,最终也得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虽然公主并未与丈夫和哥哥同时被处死,当看到夫兄命丧黄泉,必定惊魂未定,伤心欲绝,对腹中胎儿自然影响很大,加之受到杖刑,导致胎儿流产,这便是“珠胎毁月”。

“琼萼凋春,忿双童之秘药”。“双童”指的是女皇男宠张氏兄弟,他们借慰问之名给公主送来了“秘药”,导致公主中毒而死。如没有武则天的授意,张氏兄弟是不敢这样做的。

永泰公主的死,对李显来说,都是一个永远的痛。他虽为太子,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因为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因为母亲是皇帝,她的权威和底线不容任何人挑战。

神龙元年(705年)一月,发生神龙政变,杀死张氏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武则天禅位给李显,唐中宗李显复位。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病逝,享年82岁。

唐中宗李显

神龙二年(706年),李显将女儿李仙蕙的遗体从洛阳迁回长安,陪葬乾陵,追封为“永泰公主”,以礼改葬,号墓为陵。撰写墓志铭,必经过李显亲自审阅,其中字词亦是李显心中想法的真实表露。

永泰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坟墓被冠称为“陵”的公主,规格与帝王相等。

综上所述,武则天借张氏兄弟之手间接毒杀死永泰公主,永泰公主生长在帝王家,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